课题3离子的形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表示方法、意义及形成的原因,掌握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1、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离子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意义,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离子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灯片1)问: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化学变化中具有怎样的电子变化趋势?

引导提问:原子得失电子之后会形成什么呢? (灯片2)板书:离子的形成 二、新授

(灯片3)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引出离子的相关知识

(灯片4)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1 2 8 1

失电子

+11 2 8

+17 2 8 7 +17 2 8 8

得电子

Na

Cl

Na +

Cl -

带正电

带负电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灯片5)3、离子结构的特点

明确:最外层均为稳定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图

(灯片6)4、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标上“n +”或“n -”,即用数值加“+”或“-”表示,当n 为1时可以省略。如:钾离子 K + 硫酸根离子 SO 42-

(灯片7)5、离子符号的意义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n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

(灯片8)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

(灯片9)7、以氯化钠为例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11 2 8

Na +

+17 2 8 8

Cl -

+11

2

8

Na +

+17 2 8 8

Cl -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原子

阴离子

(灯片10)思考:己知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明确:原子、分子、离子

聚集

氧气、氢气、水

结合

氯化钠氧化镁

电子

金刚石汞氦气

三、课堂小结(灯片12——14) (灯片12)

Na

Na + NaCl

不显电性

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分类: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的结构特点:外层均为稳定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用“n+”或“n-”表示。 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n ”表示离子所带 的电荷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 原子与离子的转化关系

(灯片13)离子化合物的形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的。 (灯片1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见第4页)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 书本P80第1题 六、下课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