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憾(hàn)舆论(yú)胸脯(pú)B.泄气(xiè)溃退(kuì)覆灭(fù)C.歼灭(xiān)区域(yù)阻塞(sài)D.封锁(suǒ)大厦(shà)纤维(x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3.选文《消息二则》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4.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C.“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藐视敌军,赞扬我军的思想感情。
D.“……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巧妙地交代战役的结果,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_________________。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二、语言运用6.下面一段文字是由明明同学读完本文后搜集、整理而成的,请按照题目要求修改病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kuì) 荻.港(dí) 摧枯拉朽.(xiǔ)要塞.(sài)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qiān(签)订xiè(泄)气dū(督)战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
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解析:A项中“是……还是……”是选择疑问句,中间连接的标点应为逗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解析:A项搭配不当,“提高”应改为“转变”;C项成分残缺,应在“达不到上场”后加“的要求”;D项成分赘余,“近”和“左右”应删去一个。
)4.填空。
(1)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2)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3)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5.2017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8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经过四个要素。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标题交代了渡江兵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使读者对当时整个渡江战役的概貌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3. C 【解答过程】 C 解析:C项为议论,其他三项均为记叙。 故选:C。
4. D 【解答过程】 ABC.正确;
第1页 共3页
D.有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一句说明了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 原因; 故选:D。
5. D 【解答过程】 A.缺少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B.语意重复,删掉“逾”或“以上”。 C.谓语“讲述”后面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故事”。 D.正确。 故选:D。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4. (3分) 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 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 大。
A.韶山山歌入选省级“非遗” C.韶山山歌获得银奖
B.韶山山歌曲调优美,令人叫绝 D.韶山山歌面临失传
第2页 共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
语文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B
D
C
D
D
A
B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
1.1 消息两则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阌.乡(wén)阻遏.(è)逃窜.(cuān)绥靖..(suíjìng)B.荻.港(dí)阻塞.(sè)区域.(yù)踞.点(jū)C.泄.气(xiè)业已.(yǐ)纤.维(qiān)要塞.(sài)D.溃.退(kuì)管辖.(xiá)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要塞业已被浮B.泄气协定衷心C.前峰阻遏二十八宿D.丝豪逃窜管辖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芜.湖(wú)业已.(yǐ)锐不可当.(dāng)B.荻.港(dí)泄.气(xiè)摧枯拉朽.(xiǔ)C.签.订(qiān)督.战(dū)纷纷溃.退(kuì)D.要塞.(sài)歼.灭(qiān)殷.家汇(yīn)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区域泄气业己毫无斗志B.占领阵地扩展冲破敌阵C.督战协定突破马革果尸D.巩固丝豪拒绝横渡长江5.下列词语中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锐不可当(dǎng阻挡、抵挡)B.馈退(kuì馈败)C.歼灭(jiān消灭)二.填空题(共3小题)6.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歼灭溃退督战摧枯拉朽阻遏要塞泄气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摧.枯拉朽.:溃退..:荻.: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荻.港摧枯拉朽.要塞.歼.灭锐不可当.qiān订xiè气dū战。
三.基础知识(共1小题)9.字音字形。
芜.湖kuì退荻.港殷.家汇锐不可当.qiān订dū战xiè气歼.灭要塞.四.语言运用(共1小题)10.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绥靖..阻遏.锐不可当.五.综合读写(共1小题)11.下面这则启事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四处并改正。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芜.湖( )泄.气( )kuì( )退荻.港( )dū( )战歼.灭( )要塞.( )锐不可当.(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国命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_________;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二、选择题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B.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C.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D.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的宾语中心语是“敌阵”。
B.“溃退”是动词,“敌阵”是名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芜.湖()溃.退()荻.港()锐不可当.()泄.气()督.战()歼.灭()要塞.()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摧枯拉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军队增了兵,并确定了他们溃退..的日期,再留给联合国六个月的时间去控制局势。
B.当你泄气..时,当你失落时,你要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
C.北京时间3日晚,德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4比0狂胜阿根廷队,昂首挺进世界杯半决赛。
D.经过数月的苦练,这支少年篮球队的气势锐不可当....,他们对于这次比赛志在必得。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安排的。
6.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句表现新闻威力的句子。
新闻起先像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同步当堂训练含答案
1消息二则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第1课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课消息二则【知识积累】作者档案作者毛泽东生卒年1893—1976 字润之籍贯湖南湘潭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作品风格毛泽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散文以政论散文为主,具有极强的思辨性、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代表作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
重点字词生难字荻(dí)港溃(kuì)退歼(jiān)灭xiè(泄)气要塞(sài) 督(dū)战锐不可当(dāng) cuī(摧)枯拉朽多音字横当形近字重点词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欣赏有关战争的古诗词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同步练习】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è) 泄气(xiè) 业己完成B.芜湖(wú) 溃退(kuì) 毫无斗志C.督战(dū) 歼灭(qiān) 封琐控制D.荻港(dí) 横渡(hènɡ) 和平谐定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小镇上,一个倒卖假酒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风头锐不可当,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
C.李天佑英勇善战,戎马一生,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D.未来一定不会只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战,不起丝毫作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1 消息二则(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1 消息二则课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遗憾(hàn)舆论(yú)胸脯(pú)锐不可当(dāng)B. 泄气(xiè)溃退(kuì)覆灭(fù)摧枯拉朽(cuī)C. 歼灭(jiān)区域(yù)阻塞(sài)要塞(sè)D. 封锁(suǒ)大厦(shà)纤维(xiān)签订(q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封锁企图业已纷纷馈退B. 管辖策略占领甚为微弱C. 拒绝泄气功势万船齐放D. 惨败豫北坚决和平胁定3.下列词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要塞(sè)顽强(wán)锐不可当(dāng)B. 芜湖(wú)签订(qiān)摧枯拉朽(xiǔ)C. 歼灭(qiān)督战(dū)毫无斗志(dòu)D. 荻港(dí)横渡(hèng)风平浪静(píng)4.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 标题主体结尾B. 标题导语主体C. 标题时间正文D. 标题时间人物5.选文《消息二则》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 记叙说明B. 记叙议论C. 议论抒情D. 说明议论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乱局中见定力,演变中有演进。
这一年,人们在求索未来,世界面临_______还是分裂、开放还是_______、合作还是_______的重要抉择。
人们在变局中看见,疫情中有情义,治理中有真理,_______中有转机。
A. 团结封闭抗拒危险B. 封闭团结对抗危机C. 团结封闭对抗危机D. 封闭团结抗拒危险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 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C. 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D.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那一把曾刺破“三八线”的“尖刀”,今时今日,仍然锐不可当。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课后习题新人教版[修改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课后习题新人教版1 消息二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域泄气业己摧枯拉朽B.占领 C.督战 D.巩固阵地协定鉴订扩展突破拒绝冲破敌阵风平浪净横渡长江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冲在最前面) ....B.他决心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D.谣言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对症下药,谣言就不堪一击!(形容力量十分薄弱) ....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4.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例句,用“从……中,我听出……”的句式写两句话。
例一: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例二:从“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中,我听出了汤恩伯的骄傲自负和毛泽东对敌人的嘲讽。
(1)从“”中,我听出了。
(2)从“”中,我听出了。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1.常识填写。
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该消息的导语。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8、语言运用: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个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个天使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第二位天使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奇怪的是第三位天使去了整整一年,依然没有回音。
上帝把他找回来,厉声训斥:“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使命,你却迟迟不归?”那位天使非常委屈,据理申辩:“尊敬的上帝,你想,一个人外貌的美丑,;一个人才干的大小,;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
”9、能力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1 消息二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度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芜.湖(wú) kuì(溃)退荻.港(dí)(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度江”,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渡江”。
(3)“摧枯拉朽”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国民党反动派被迅速摧毁。
(4)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这一文体从狭义来讲又称消息,它最基本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其中,前三部分是主要部分。
(2)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3)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从兵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来概括全文的。
3.2018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9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十分顺利?战斗英雄:【示例】总体上我们的渡江过程是非常顺利的,但是战斗也十分激烈。
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战斗英雄:【示例】渡江作战当天,我们全体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乘着木船,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地跨越长江。
(能描述当时的场景即可) 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当回想起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
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战斗英雄:【示例】在这里我要向在渡江战役中英勇战斗、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友们致以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2)班委会拟组织全班同学到安徽名人馆参观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1消息二则基础知识巩固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荻.港(dí)诸.城(zhū)溃.退(kuì)B.瓶塞.(sè) 要塞.(sài) 督.战(dū)C.泄.气(xiè) 歼.灭(qiān) 纤.维(xiān)D.区域.(yū) 芜.湖(wú) 执.行(zh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A.经营巩固摧枯拉朽万船齐发B.泄气抵抗风平浪静锐不可挡C.封锁签订英勇善战毫无斗志D.拒绝控制和平协定横渡长江3.选词填空。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坚强顽强顽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激战战争战斗)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4.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又称为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5.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长江。
..敌阵,横渡“冲破”一词,鲜明生动地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横渡”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气势。
6.学习了毛泽东的《消息二则》后,同学们对我国的解放战争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此,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话说解放战争”的主题班会。
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拟写一条标语。
示例:难忘历史,珍惜和平。
(2)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我国解放战争的诸多情况?(至少说出两种)示例:①上网查相关资料;②翻阅一些关于解放战争的报刊和书籍;③走访老革命军人或参观革命遗址。
(3)请你列举出解放战争中的两次著名战役。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同步训练新人教版20180709158
1消息二则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_消息二则》1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歼灭________
锐不可当________
qiān________订
xiè________气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战。
7.填空。
(1)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业已:已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B.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C. 甲 丁 乙 丙
D. 丙 甲 丁 乙
【点拨】 【甲】段开宗明义,直接把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写了
出来,是这则消息的最重要事实。【丁】段是对【甲】 段内容的具体叙述,【乙】段是与【甲】段内容相关的 补充性材料,【丙】段是【甲】段中未说明的事实,也 是事件的后续动向。故选C。
返回
5. 下列有关新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新闻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 会意义的事实。 B. 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 的新闻,专指消息。 C. 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 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D.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点拨】 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
分,其中背景和结语只是辅助内容,并不是必要部分, C 项表述有误,故选C。
返回
6.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将其写成一句话新闻。 本报北京8 月16 日电 (记者杨昊) 记者16 日从共青团中
央获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在防 汛救灾中因公牺牲的冯振、张郅昭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 章”。决定指出,冯振、张郅昭同志在防汛救灾工作中逆行 奔赴、勇毅担当,深入灾情严重、抢险困难、群众需要的第 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 生,展现了消防救援人员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信任,彰显 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情谊,是广大奋战一线、 脚踩泥泞、心系群众的优秀青年的典型代表。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 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 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 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 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 之势迅速推进,27日下午,常熟解放。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题;共29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ú xiǔkuìdí________湖摧枯拉________ ________退 ________港【答案】芜;朽;溃;荻【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音近字字形辨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常用字词的识记能力。
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
故答案为:芜;朽;溃;荻【点评】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读准字音,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泄气(xiè)要塞(sài)锐不可当(dāng)B. 签订(jiàn)歼灭(qiān)摧枯拉朽(xiǔ)C. 芜湖(wú)荻港(dí)纷纷溃退(kuì)D. 区域(yù)督战(dū)封锁长江(suǒ)【答案】B【考点】常用字字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解析】【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B项改为:签订(qiān),歼灭(jiān)。
故答案为:B【点评】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并熟练掌握拼写规则。
能力层级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督战封锁业已B. 负隅顽抗拒绝协定功势C. 排山倒海策略占据管辖D. 横度长江豫北惨败企图【答案】C【考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解析】【分析】A项“挡”应为“当”;B项“功”应为“攻”;D项“度”应为“渡”。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声字的准确区分情况。
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981217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 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荻.港(dí) 溃.退(kuì) 阻遏.(è)B. 歼.灭(qiān)经营.(yíng) 区域.(yù)C. 绥.靖(suí) 要塞.(sài) 摧枯拉朽.(xiǔ)D. 预.定(yù) 无锡.(xī)锐不可当.(dāng)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B.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
)C.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
)D.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执行:实施;实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史蒂芬·威廉·霍金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D. 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4.下列有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的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胜利南渡长江”点明了渡江已取得胜利。
B. 电头也称“消息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报道地点和报道时间。
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C. 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其中“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表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等表现了敌军的顽强抵抗。
D.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息二则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部分:
1、常识填写。
(2分)
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
了,“胜利南渡”点明
了。
(2分)
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结果:
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2分)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也该消息的导语。
(2分)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3分)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8、语言运用:(3分)
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个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个天使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第二位天使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奇怪的是第三位天使去了整整一年,依然没有回音。
上帝把他找回来,厉声训斥:“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使命,你却迟迟不归?”
那位天使非常委屈,据理申辩:“尊敬的上帝,你想,一个人外貌的美
丑,;一个人才干的大小,;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9、能力综合:(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第二部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0.画出消息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11.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2分)
1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分)
经营:
1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
14.给这则消息拟个恰当的标题。
(2分)
15.学习这则消息,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3分)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
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6.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2分)
17.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3分)
18.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9.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2分)
20.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⑴标题、导语、主体;⑵用事实说话
2、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
3、依次为: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4、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⑵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5、⑴加点词语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⑵“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说明人数多,两个词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6、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7、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8、只消一眼就能看出;也只要几件事就能分辨;却需要长久考察啊
9、如:自强不息、苟且偷安、流水不腐10、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
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11.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12.本义经手管理,此为经心营造。
13.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14.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
1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感悟与启示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6、第1、2句1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8.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19.这八个字写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20.议论;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