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发展脉络

合集下载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五言古诗为主,题材广泛,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

其中,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开创了唐代骈文的先河,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以丰富多样的题材、雄浑壮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杜甫以其悲愤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名,他的《月夜忆舍弟》、《登高》等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李白则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静夜思》、《将进酒》等作品被誉为唐诗的经典之作。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七言绝句为主,题材相对较为狭窄,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情的诗意而脍炙人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而广为传诵。

总体来说,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的开创、盛唐的繁荣和晚唐的衰落。

唐诗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诗歌发展脉络

诗歌发展脉络

初唐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 代诗歌的影响。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 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 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 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崔颢
作家 李白
杜甫
称号 诗仙
诗圣
文学成就
唐代五、七言绝句之最 律诗为唐律之最,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
影响最深远的诗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作家 盛唐
中唐 晚唐、五代
南唐 北宋前期 柳永、苏轼
周邦彦 李清照 辛弃疾 姜夔
词的发展过程/代表 民歌
民间词 花间词(温庭筠、韦庄)
冯延巳、李煜 晏殊、欧阳修 柳永慢词、苏轼题材广泛 解音律,善创调,讲究谋篇
诗 歌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诗先秦诗歌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原始歌谣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

"这可能是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

这是诗、乐、舞的结合。

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经》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标志是公元前6世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先秦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的篇章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楚辞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极具楚文化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屈原是楚辞的代表诗人,创作了《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篇章。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15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 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 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 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 么联系?
16
参考答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 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唐 崔护《题城南》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 《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 风·静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
《秦风·蒹葭》:男主人公因失恋而惆怅,营造出一 幅秋水蒹葭、伊人道殊、可望不可即的萧索画面,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2
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从今天开始,我带领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情呢,因为古诗词鉴赏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多古诗词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就一首诗读一首诗,这样的鉴赏总会是肤浅而片面的。

今天先从先秦诗歌说起。

我国的文学发展是沿着两条路走的,一条是现实主义道路,一条是浪漫主义道路。

虽然中间会有一些穿插,但是整体来看,两条路线还是比较清晰的。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产生于中国北方的《诗经》。

对于《诗经》,我们是必须了解全面而准确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音乐曲调之意,又称15国风。

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辖各地域的民间歌谣,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共160篇,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风和屈原《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即“正”,又与“夏”通。

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

“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

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我们知道,《诗经》中价值最大的是“十五国风”,那么这些诗歌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呢?都有哪些题材呢?其实《诗经》价值的很大一方面就是它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广。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题材: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

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

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采薇》等。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一、先秦时期:1.《诗经》: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305 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楚辞》: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1.汉乐府诗歌: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2.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的姓名。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萧统编纂的《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冲破绮靡诗风的牢笼。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唐朝
盛唐
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 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 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3. 以李白(诗仙)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 以杜甫(诗圣)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唐朝
中唐
1.主流是现实主义: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 府”运动,《卖炭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 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2.刘禹锡:怀古诗、政治讽刺诗; 3.李贺:想象奇特,诗境诡谲; 4.韩愈、孟郊:不平之鸣; 5.柳宗元: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 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6.建立词碑——苏轼: 1.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词体的 作用; 2.提高了词的品格; 3.开创了豪放风格的词作; 4.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成为一种 独立的抒情诗体。
后期: 1.秦观:创造了凄迷伤感的意境; 2.贺铸: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 婉约二派之长; 3.周邦彦 :开创了格律派,婉约派集大成者。
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先秦、两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西晋、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南宋、南齐、南梁、南陈)、隋、唐、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两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先秦
《诗经》: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元朝 明、清
1.小令,又叫“叶儿”。 2.前期: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质朴自 然,比较接近民歌; 3.后期:张可久、乔吉,风格趋于典雅工丽, 讲究格律辞藻,内容远离现实。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我国诗歌发展脉络上溯到先秦,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和《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源头,发展到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和建安文学,发展到唐代的诗歌鼎盛,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宋元明清继承了诗歌发展成就,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苏轼、辛弃疾、龚自珍等;到宋代,词成为诗歌的主流,出现了有相当影响的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元代出现了散曲。

诗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流派中的诗人的艺术风格比较接近,代表的流派有:建安七子、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大历十才子、豪放派、婉约派、江西诗派、四灵派等。

诗有古近体之分,古体诗一般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较自由,其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近体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有严格限制,其形式为五言、七言,根据行数,八句的为律诗、四句的为绝句。

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组成;近体诗对押韵也有严格的要求。

词有词牌,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散曲包括小令、套数,每个曲子都有宫调、曲牌,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也不同等。

古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教师要引导考生对它们的储存。

如,抒情的手法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抒情、直抒胸臆;以及托物言志、虚实相生、渲染、衬托、时空转换、联想想象、用典、修辞等。

古诗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的特点,绝句的第三句往往有转折的作用等等。

古代诗歌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要准确快速的进行鉴赏的确难度大,但我们还是可以了解、掌握一些古诗人常写的内容。

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登高等。

涉及语言风格的,不能只会形象、生动、清新、自然,还要了解隽永、雄浑、典雅、含蓄、绮丽等。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上古——口头歌谣 上古——口头歌谣 —— 先秦——诗歌发展 先秦——诗歌发展 —— 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 春秋《诗经》 春秋《诗经》 静女》《 》《氓 《静女》《氓》 浪漫主义源头: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 后期《楚辞》 后期《楚辞》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 星〉) 魏晋南北朝—— ——1 建安文学: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短歌行》 曹植、 三曹(曹操《短歌行》、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两晋文学: 3、两晋文学: 西晋: 东晋: 陶渊明: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园田居》 《归 园田居》 )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 登池上楼》 派 《登池上楼》 )
5.隋唐五代 隋 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 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 照邻、 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诗仙:(李白)、 )、诗 盛唐 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 维)、孟(孟浩然) )、孟 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李颀、 李颀、王昌龄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 故生于深宫之中, 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 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非常丰富和复杂,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1. 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主要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和自然景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采用了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其中《离骚》最为重要。

思想上忠君爱国,采用了香草美人的意象,语言上长短不拘和有楚地方言,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古诗词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然而,在汉朝时期,古诗词开始复苏,出现了以司马相如、贾谊等为代表的汉赋。

同时,古琴曲也开始出现,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古诗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曹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了这个时期诗歌的最高水平。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诗词的鼎盛时期。

唐代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隋唐时期也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发源地。

5.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古诗词也有很大的发展。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作品成为了宋词的代表。

元曲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有王实甫、关汉卿等。

明清时期的古诗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长恨歌》、《红楼梦》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脉络一、先秦诗歌:前1066~前206年1. 时间:西周(前1066~前771年)→东周(前770~22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2. 成就:(1)《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收集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105篇,十五诸侯国民歌)、雅(40篇,周直接统治区音乐)、颂(160篇,宗庙祭祀歌舞曲)”三部分,表现手法赋比兴。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战国后期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二、汉代诗歌:前206~公元220年1.时间: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公元25~220年)2.成就:(1)汉乐府诗:乐府采取和加工的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五言为主,中国诗歌语言形式一次创新。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陌上桑》《上邪》。

(2)《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收入萧统《文选》,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三、三国诗歌:220~280年1.时间:魏(220~265年)、蜀(221~263)、吴(222~280)2.成就:(1)建安文学:“三曹”和建安七子,他们诗作富有现实内容,情怀慷慨,爽朗刚建,被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成就最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被钟嵘誉为“诗中之圣”b.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等c.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魏晋易代时期,政治黑暗,诗作多愤世嫉俗,隐晦曲折。

四、两晋诗歌:265~420年,同期十六国(306~439年)1.时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2.成就:(1)左思:西晋人,《咏史》诗八首,明则“咏史”,实则“咏怀”。

诗歌发展脉络

诗歌发展脉络


五言诗
古代诗歌体裁,汉代以前,没有完整的五 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 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陌上桑》比较成熟。《古诗十九 首》标志着五言诗以达到成熟。,建安和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已“居文辞之要” 表达灵活,句数灵活,可押韵也可不押汉代无名氏所作 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 特点的一种诗体,现存30多首。
诗歌发展脉络
1、《诗经》(四言诗) 2、《楚辞》(骚体诗) 3、两汉乐府诗歌(五言、杂言) 4、汉代文人无名氏古诗:“诗母”,见书 下 注解,使 诗歌由不自觉而开始转变为自觉的文学作 品。言近、意远、语短、情长。开建安文 学之先声。

脉络之二
5、建安文学: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形成 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的高 潮。(三曹、建安七子)。 6、正始文学:魏齐王曹芳的年号,(阮籍 嵇康) 7、两晋诗歌:陶渊明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 四字句为主,重章叠唱.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 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 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 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代孟— 浩—然宋《诗夜重归边理鹿趣门塞歌》诗) 派:高适《燕歌行》、岑参、李颀、王昌龄 月中明国星 古稀典中,诗乌歌唐鹊南:飞,韩绕树孟三匝(,何韩枝可愈依?、山不孟厌高郊,海—不厌—深。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这郴次江第 幸,自怎绕一郴个山愁,元字为了谁白得流!下(潇湘元去。稹、白居易(《长恨歌》)——诗歌的风 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关于汉乐府
•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 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 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 志》记: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 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 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 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 章, 以供娱乐。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 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口头歌谣。

2.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和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3.两汉:乐府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同时也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4.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确立了“建安风骨”的诗歌美学典范,代表作家有曹氏三父子、建安七子等人。

这一时期,也有正始文学和两晋文学,分别以阮籍、嵇康和陶渊明、谢灵运等人为代表。

南北朝时期则以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为代表。

5.隋唐五代: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开启盛唐的诗歌高潮,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成为盛唐诗歌的两个主要流派。

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中国古诗的高峰。

6.中唐:韩愈、孟郊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奇崛险怪的风格,而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则以平易直白的语言风格为特点。

7.晚唐: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歌创作具有哀艳的风格,而温庭筠的诗歌则以哀艳的风格为特点。

8.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创作以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为主要特点,江西诗派和“诚斋体”、“陆游等则分别为宋诗的不同流派。

9.元代:杨维桢等人创作出具有元代特色的诗歌。

10.明代:高启等人与前七子、李攀龙等人与后七子共同推动明朝的诗歌发展。

11.清代:江左三大家、国朝六家等诗人创作出具有清代特色的诗歌作品,同时黄遵宪等人则进行了“诗界革命”。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的发展脉络清晰,各个时代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非常悠久,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古体诗阶段:在先秦时期,诗歌和音乐紧密结合,主要作品有《诗经》和《楚
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是现实诗歌的源头,采用了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个阶段的诗歌形式自由,不讲究押韵。

2.乐府诗阶段: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诗),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的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其他言的古体。

3.近体诗阶段:近体诗又称格律诗,通常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韵律,包括绝句、
律诗、排律等。

近体诗在唐代达到巅峰,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近体诗的格式严格,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如李白的《静夜思》等作品。

4.词阶段:词又称长短句,兴起于唐代,繁荣于宋代。

词的格式较为固定,通
常由上下两个句子组成,上句称为上片,下句称为下片。

词的押韵和节奏都比较复杂,有着独特的音乐美。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起源和早期发展:古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采用了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则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其中《离骚》最为重要。

楚辞采用楚地方言,风格浪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诗歌在北方中原地区以《诗经》的形式继续发展,同时南方则出现了长短句的《楚辞》。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形式逐渐丰富,开始出现五言诗、七言诗,甚至六言、八言、九言。

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有曹植,他在诗中开始寻求独立音乐之外的文字本身发音规律。

同时,诗歌的音律发展迅速,沈约、周颙等人提出“四声八病”,成功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之中。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诗发展的高峰期。

在唐朝,诗歌达到了平仄格律的基础,讲究韵律和节奏,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登高》。

宋朝则出现了“宋词”,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

宋词以长短句为特点,风格婉约或豪放,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力。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诗的晚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既有对前人形式的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

明代出现了“明诗”,清代则有“清诗”。

这些诗歌作品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诗人和文学家,如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纳兰性德等。

他们的作品既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有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的发展脉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各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