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选3篇)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选3篇)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选3篇〕篇1: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绘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局部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p 。

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绘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根本原那么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绘得到尽量的简化,可以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间隔。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途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绘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确实切位置。

比方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绘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那么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 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加法与减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功与能:功的定义、功与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势能。

2.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规律。

- 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3. 动力学- 重力: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

- 弹性力:胡克定律,弹性限度。

-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能量守恒与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能量转化: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 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

- 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振动。

- 波动: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横波与纵波。

- 干涉与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 光的反射:平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7. 电磁学初步-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

-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8. 热学基础-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

-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的计算。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重力弹力摩擦力1、力: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____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p="">(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地址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照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参照系是假设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系可否发生地址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同一运动,采用不同样参照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样,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定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方便原那么〔可任意选择参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平时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可是理想化模型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局部运动情况时;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能够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辰间的间隔;时辰: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时。

区分:“ 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 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辰。

五、行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经过的实质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地址指向末地址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地址指向末位置。

行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本卷须知及实验步骤: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凑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单位〔m / s〕1km / h1m / s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变换: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 t ;2.平均速率:行程S路与时间t的比值,标量,v率路S/ t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x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的分类-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力平衡的条件2. 摩擦力-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3.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常数- 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三、功、能和功率1. 功的概念-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2. 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功率-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率与能量的关系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杠杆的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力臂的概念2. 滑轮和斜面- 滑轮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 斜面的功和效率五、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基本概念-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的特点2. 浮力的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 浮沉条件六、功和能的综合应用1. 机械功的计算- 机械功的概念- 机械功的计算方法2.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的计算3. 能量转换和守恒- 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结束语以上是对高中物理必修一课程中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至关重要。

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此外,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能还会有其他知识点需要包含。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一、力学基础知识1. 质量和重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独立于位置的惯性有关;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时,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正交力,使力的分量之和等于原有的力。

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定律)。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变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F=ma)。

5.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与反作用力)。

二、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与位移矢量: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称为位移,位移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位移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趋近于无限小的时间间隔时,得到瞬时速度。

3. 加速度和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少。

4. 自由落体运动:没有任何初速度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匀加速度自由向下运动。

三、运动图象与运动分析1. 位移-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曲线的斜率为速度。

2. 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

3. 加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曲线表示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4. 初速度、末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若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at求解缺失量。

四、斜抛运动1. 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将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水平速度匀速不变,竖直速度受重力作用加速度a=-g,g为重力加速度。

2. 斜抛运动的轨迹:轨迹为抛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3. 抛体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的关系式:由抛体的速度分解和位移公式得出。

五、牛顿力学1. 惯性和惯性系: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系是观察物体运动时所处的参照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 引言- 课程目标-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2. 第一章力学基础- 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 弹力- 力的平衡条件-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3. 第二章直线运动- 描述直线运动的物理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 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4. 第三章牛顿定律的应用- 重力和万有引力-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 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 浮力的计算- 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第四章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 向心力的作用- 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 角速度和周期-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6. 第五章功和能-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 功率-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7. 第六章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 杠杆的种类和平衡条件- 滑轮和滑轮组- 斜面和楔子- 螺旋和齿轮8. 第七章压强和流体静力学- 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的压强分布- 马里奥特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 流体静力学的应用9. 第八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波的类型和特性- 声速和介质的关系- 共振和声波的干涉- 声音的强度和响度- 声音的利用和防护10. 结论- 必修一课程的总结- 物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11. 附录- 重要公式汇总- 常见习题解析- 实验指导和注意事项请注意,这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调整和补充内容。

在撰写文章时,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解释和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同时,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或其他文本编辑软件来撰写和编辑内容,并保存为.docx或类似的格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蛋糕回缩的解决办法
很多人喜欢上烘焙是比较喜欢烘焙的过程,当然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美味蛋糕会有一种成就感,尤其是当自己制作出来不同造型和口味的蛋糕时,更是有一种莫名的高兴。

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开始,在刚开始学习烘焙的时候,烤出来的蛋糕会存在比较多是问题,蛋糕回缩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原因一:没烤熟
解决方法:
烤制蛋糕一定要充分受热,彻底烤熟,否则肯定会塌陷。

在这儿提醒大家注意,由于每个烤箱都有自己的“脾性”,制作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食谱中的烤制温度和时间只是一个参考,具体还要依你的烤箱而定。

不过,初次尝试做蛋糕回缩了也不要着急,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次可能对烤箱的脾性摸得不是很透,多实践几次就好了。

原因二:烤过火了
解决方法:
典型的烤过火的表现是通过表皮颜色和厚度就可以看出来蛋糕受热过度,导致这种收腰塌陷的原因是因为内部组织被长时间高温烘烤,导致内部骨架结构变脆,就像骨质疏松一样,很容易就折断了,尤其是蛋糕外围受热严重,骨架脆的更厉害,支撑不住蛋糕体,所以从侧面收腰塌陷。

缩短烘焙时间或降低烘焙温度,及时用上述方法检查蛋糕的成熟情况,不要过火。

原因三:操作不当
解决方法:
出炉后可以将模具离开桌面一点,靠自由落体轻摔一下,轻轻的哦……目的是排气。

另外一定记得倒扣冷却。

开炉门检查是否烤熟时动作要快,且炉门开度尽量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冷空气进入烤箱中,影响蛋糕内部结构。

原因四:中途停火,打开仓门
有些朋友买的烤箱内部不带照明,因此有时为了验证是否烤熟了,中途停火取出烤盘用牙签试探,这样做是不好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蛋糕内部还没成熟,突然遇冷很容易造成蛋糕回缩。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定义: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1.2 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 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1.3 位置、位移和路程- 位置: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 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标量。

1.4 速度和平均速度-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平均速度: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1.5 加速度-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表达式:a = Δv/Δt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分类: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非接触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3 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4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表达式: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3.1 功和能量- 功: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 能量: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

3.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量和冲量- 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

- 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机械基础1.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力、运动、能量、热、电磁等等。

-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分析。

1.2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量,比如长度、质量、时间等等。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1.3 运动与力-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1.4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物体的动能(K)与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K = 1/2mv^2。

-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受力做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

- 功(W)可以通过力(F)乘以运动的距离(s)来计算,即W = Fs。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规律2.1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2.2 抛体运动-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抛体运动。

- 抛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要点知识高中物理必修一要点知识( 一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

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

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少认识,以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此把电称为电荷。

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

此刻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

明显电荷这一观点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离开了原子核约束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能够是自由电子,也能够是正、负离子。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掉电子或获得剩余的电子,进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

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本质是导体中有大批的自由电荷作定向挪动。

4、导体与绝缘体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导体简单导电是由于导体内部有大批能够自由挪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简单导电是由于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无绝对的界线,在必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变。

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特别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为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简单导电的物体。

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结电路元件使之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经常能够忽视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合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剩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进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供给连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余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停地使正极齐集正电荷,负极齐集负电荷,以连续为电路两头供给电压。

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挪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建立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平面内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空间运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如前2s内、第2s内(是指1s的时间间隔)。

5. 位移和路程。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为圆的周长,位移为零。

6.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单位是m/s^2。

-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高一物理新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新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新版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学1.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3. 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的特征- 牛顿力学中的简谐振动- 力学振动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碰撞实例分析5.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形式- 万有引力的计算方法- 行星运动规律的解释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热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2. 热传递-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传递规律及影响因素-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系统与热力学参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形式- 热力学过程与热机效率4.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熵增原理及其物理意义5.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的特点与分类 - 热力学循环的效率计算- 实际热力学循环分析三、光学1. 光的传播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 光的衍射与干涉2. 光的光学仪器-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3. 光的波动性- 光的波动模型与光的干涉- 光的相干性与相干条件- 光的干涉应用4. 光的电磁波性质- 光的电磁波模型与光的偏振 -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光的衍射与探测技术5. 光的粒子性质- 光的粒子模型与光的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与解释 - 光的粒子性质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概念与性质- 电场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电荷与电场之间的关系2. 静电场- 静电场的特点与性质- 静电力的计算与应用- 静电场在生活中的应用3. 电路与电流-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元件-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4.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与性质-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电磁感应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电磁波-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征- 电磁波的电磁模型与传播特性 - 电磁波的应用领域以上是高一物理新版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物理世界奠定基础。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1.1 牛顿三定律1.1.1 第一定律1.1.2 第二定律1.1.3 第三定律1.2 动能和势能1.2.1 动能的计算公式1.2.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2.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3 力的合成与分解1.3.1 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1.3.2 斜面上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3.3 其他情况下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二、热学2.1 内能和热量2.1.1 内能的定义2.1.2 热量的概念和计算2.1.3 内能和热量的转化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2.2 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2.2.3 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2.3 热传递2.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3.2 热传递的计算公式2.3.3 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对热传递的影响三、电磁学3.1 电荷和电场3.1.1 电荷的基本性质3.1.2 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1.3 电场中的电荷受力分析3.2 电流电路3.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3.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2.3 电阻和电阻率3.3 磁场和电磁感应3.3.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3.3.2 电磁感应现象3.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四、光学4.1 光的反射和折射4.1.1 光的反射定律4.1.2 光的折射定律4.1.3 高级定律和全反射4.2 光的成像4.2.1 凸透镜成像规律4.2.2 凹透镜成像规律4.2.3 光学仪器的应用4.3 光的波动性4.3.1 光的双缝干涉4.3.2 光的单缝衍射4.3.3 光的偏振现象五、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5.1.1 原子核和质子中子的结构5.1.2 原子的电子排布5.1.3 元素的光谱特性5.2 放射性和核能5.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5.2.2 核能的应用和风险5.2.3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结语:以上便是物理必修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是一门探求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且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 合力: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2. 力的分解- 分力: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

三、功、能和功率1. 功-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度,当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产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d × cosθ,其中W是功,F是力,d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3. 功率-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做功的速率。

-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最新
要学好物理课,首先要重视各学科的横向关联作用,比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就直接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1、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且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4、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总结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

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

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样。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6.注意:
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竖直上抛运动。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

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

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

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

说明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
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6、弹力(A)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