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发展。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就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应该加强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而且要根据特定的文学背景和文学常识,确定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并调整授课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内容和把握文学的主要观点。
其次,应该突出英国文学的历史传统。
英国文学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文学不仅包括文学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领域。
所以,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的同时,应该着重讲授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第三,实施活动化教学。
活动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该大量使用活动化教学,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探讨文学主题、尝试模拟文学作品事件等,以学习体验为主,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
最后,做好国外文学研究。
英国文学是由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组成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英国文学的时候,应该能够做好正确的文学分析和总结,并参加学术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观念,以期让学生在文学知识积累上更有所提高。
总之,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要加强教学计划的制定,突出英国文学的历史传统,实施活动化教学,并做好国外文学研究,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英国文学的教育一直刻印在中国学者的心中,受到了许多中国学子的喜爱。
随着文学教育的发展,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英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英国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简单来说,英国文学课程的改革是指根据文学发展状况及学生实际需求,对英国文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首先,要根据文学的发展状况,提出新的课程安排,以更有效地诠释英国文学发展的历程。
课程安排要能够把握住文学发展本质,突出其脉络和发展特点。
具体来说,可从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文体、技巧、意象等方面提出新的课程安排。
其次,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革。
教师可以把英国文学作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体会出文学作品的真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深入,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英国文学课程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
完善课程体系,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文学作品质量及文学发展特点等方面考虑,综合这些因素,完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学习成效。
同时,英国文学课程的考核也有必要改革。
有必要制定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同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
学习成果。
总之,英国文学课程的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促进中国学者对文学研究的深入探究。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究改革,才能使英国文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英国小学怎样教语文
英 国小 学 怎样 教 语 文
听说读 写 的能力并不是孤 立的, 时一个 教学活动 中就包含 有 了所 有 的 能 力 训练 。
距离英 国教育 》 者: 唐彩斌 张影 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英 国 的 学 制 与 我 国有 所 不 同 , 小学 入 学校的教学纪律 比较散漫 , 是来到英 国 但
具 有 相 当 大 的 自主 权 。 从 课 程 的 时 间 上 故 事 的 过 程 中停 下 来 , 学 生 复 述 ; 时 请 有
来说 , 学校教师 可以根据 国家课程 目标 和 在学生与教师进 行一对一 的交 流时, 师 教
国 家 教 学 策 略 自行 安 排 。 国 家 课 程 规 定 故意做 出一些没有认真听 的姿 势, 让学生
语 ” 习 与 数 学 , 另 两 门 课 程 — — 信 息 手 指 、 鼻 子 等 )或 者 没 有 任 何 表 情 的 回 学 与 挖 , 技 术 和 个 人 发 展 成 为 四 种 核 心 课 程 。英 应 ,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不 礼 貌 的 听 讲 行 为 。 都
国的学校对 于课 程 的设置与 教材 的选择 有 时 老 师 为 了检 查 学 生 听 讲 的 效 果 , 读 在
在 英 国 , 家 规 定 的 课 程 一 共 有 1 说 话 的人 。 怎样 的 眼 神 、 样 的坐 姿 是 表 国 l 怎
门法定学科 , 分别是语文 ( 英语)外语 、 、 数 示对说话 者的尊重 , 都有 明确指 导。在听 学、 艺术 、 体育 、 历史、 理和社会、 地 健康与 讲 的过程 中, 如果 随意 打断 , 眼睛 四处 张 幸福 、 科学 与技术 。注 重听 说读写 的 “ 英 望 , 身体斜坐 , 用手做些不雅 的小动作 ( 抠
关于英国文学教学的几点意见
关于英国文学教学的几点意见
关于英国文学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重视实况演练。
英国文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课堂上不能只以简单的讲解就结束,而应该把课文进行大量的实况演练,让学生们通过演练来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思想,并加深印象。
其次,重视课文赏析。
英国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文学美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美感,就需要老师结合两人分析等方法,给学生一个赏析课文的机会,能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的精髓。
再次,强调课文的实际运用。
英国文学作品中往往都蕴含着深沉的思想,学习课文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累积,而应该学以致用,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去影响自己,去批判身边的社会现象,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课文中得到精神上的温暖。
最后,突出文学知识的联系。
英国文学是一种传承,它包含了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每一个时代,学习课文时,要把课文中的知识联系到整个英国文学发展史,让学生对文学有一定的宏观角度,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而言之,英国文学教学要重视实况演练、重视课文赏析、强调实际运用,突出文学知识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之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当代英国中小学母语教学的特征及启示
I谦"教学I!"#$%&'(上/"O2I/&6053■■■■■■■■■II课堂教学当代英国中小学母语教学的特征及启示◎吴庆霞吴庆霞,%徽学文学院研究生。
在当今世界交流日益频繁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之下,要促进语文教学的本土发展,就要与全球各国母语教学进行沟通,通过交流借鉴的方式,给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机。
英国作为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我国可以对其母语教学在阅读、写作及口语三方面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解,探索出英国母语教学的主要特征,从而借鉴学习,我国的语文教学的学性和前沿。
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英国阅读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会,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的特点。
“英国中学的阅读教学,学生作为读者对的阅读心,在阅读发,来生和工作的需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使得阅读与教学在教师的。
“阅读与教学学生的发展和与,注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关❾,英国学流行的、、、阅读与教学的化。
例如,英国中学剧,学生进行。
在过学生可以的进行,学生的与和我在这一过的展现。
另外,阅读与反应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阅读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来阅读,可以在阅、讨论进行比较、析;,阅与反应教学还调学生在阅要切身会,从而学生可以在阅断培养思维。
我国的阅教学在教指下的阅,教在讲解中偏于对文章内容、结构及字词的解,利过多的讲授及析替了学生的理解与。
所以,我国的阅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阅读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结构、表手法、词句等进行思考、比较和析的特点。
这就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字词及结构的理解,没做的深挖及维的扩散。
因此,我国阅教学在学生思维发展和展现上有待提高。
通过对两国阅读教学进行比较,我国在阅教学减少教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活动,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位,视学生的并培养学生的维能力。
英国写作教学倡主命题,尊学生主性,让学生发写作话题。
为学生能够发现写作的话题,教师往往会通过写作笔记本、话题库方培养学生选题。
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
英 国 的中学教 育 与考试
根据英 国课程大纲 , 5 从 岁人小学到 l 岁义务教育结束 , 6 共分为 四个阶段 , 称为四个 “ 键期 ” K ySae : 到 7岁 ( 关 ( e t )5岁 g 小学一 年级 和二 年级 ) 为第 一关 键期 , 7岁到 1 ( 1岁 从 小 学三 年级 到六年 级小 学毕 业 ) 为第二关 键期 ,1 到 l ( 年级 到九 年级 ) 1岁 4岁 七 为第 三关 键 期 ,4岁 到 l ( 1 6岁 十年级 和 十一年 级 ) 为第 四关 键 期 。十一 年 级 的学 生要 参 加普 通 中 等教育证 书考 试 ( eea C rfaeo ScnayE uao , 文简称 G S ,普 通 中等教 G nr eict f eodr dctn 英 l t i i CE“ 育” 在下文中简称为“ 中” ① 标志着义务教育结束 。l 普 ), 6岁至 1 岁的高中教育 , 8 称为高 级水平教育( dacdLvl简称 A Lv1, A vne ee, —ee) 主要 目的是为未来的大学教育打基础。 与 51 — 6岁阶段的义务教育不同, . 岁高中阶段的教育不是强制性的 , l1 68 而且还有人 学要求 。普 中证 书考 试成绩 从最 好 到最 差 分为 A,、 B C、 E、 G共 八 级 , 中 D 至 l A、 、 D、 F、 c 其 G级相当于国家资质框架② 的第一级 , 至 c相 当于第二级。高中入学要求一般为 c以 A 上。大部分学生在完成普中证书考试后, 或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 或参加一些职业培训 , 为 就业做准备 , 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高中。 20 以前 , 中证 书考试 的 核心课程 ( 04年 普 即必考科 目) 有英 语 、 数学 、 学 和现 代 外语 科 四门。 自20 04年 9月起 , 代 外语 不 再 作 为必 考 科 目, 心 课 程 只剩 下英 语 、 学 和科 现 核 数 学。除核心课程外 , 还有数十门其它科 目可供学生选择。传统上 , 国中学的主流外语有 英
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英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有突出的特点: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促进人人发展的分层教学。
关键词: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启示英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英国政府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经济发展,以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成就了今天的英国基础教育,其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管理策略和教育绩效给我们正在发展中的基础教育以诸多启示,尤其是它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对于改善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1.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
为了弥补这一现代教育制度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英国中小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始终保持着课堂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
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英国中小学,任课教师从每学期开始,根据课程要求,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征得校长或专业组长的同意后实施。
但教师很少按部就班按教材上课,而是根据自己对课程要求的理解,灵活地选择授课材料,设计课堂教学。
报刊、杂志和因特网、广播电视等都是教师们选择材料的来源。
3.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英国的教育,很难找到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实施的主渠道就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因此,为了体现这一思想,一方面在英国中小学的教材编写上充分体现科学与价值的原则,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一堂导出来的交际式外语课——英国中学外语课堂教学观察有感
何为 课题 , 何为 论文 , 国外 语 教师无 从 回答这 英 类 问题 。何为 教法 , 为学 法 , 何 他们没 有太 多 的相关 概念。 在笔 者提 供 的“ 任务 驱动法 ” “ 发式 教学 法 ” 、启 、 “ 际教 学法 ” , 交 中 他们 倾 向于 “ 际 教学 法 ”, 交 而且 是“ 自然 交 际教学法 ” 。学 外语 是 为了交 流和交 际是 英 国 中学 生 和外语 教师 的共识 。教 学 的一 切活 动都 围绕交 际而展 开 。不利 于语 言交流 和交 际 的一 切活 动 都被摒 弃 。 ( ) 语 课 堂教 学是 以“ 际 ” 目的 , “ ” 二 外 交 为 以 导
给每位 学生 。学生 很积 极地 做这种扔 接小 动作 。 ( ) 学 生 一 起 逐题 探 讨 答 案 , 学 生 争 论 答 2与 让
( )课前 观察 一 外 语 教学 环 境 的布 设 与使 用 。在 英 国 , 师 和 教 教室 是捆 绑 的 ,每间教 室 都 由一位 教 师 固定使 用 。
三 、 评 简 ( ) 一 外语 教学法 是 自然 为之而非 专 张课 桌上 , 3 5分 引导 学 生 自由争议 答案 , 师根 据情况 用法语 作适 当提 示 , 教 逐
步 引 导学 生 自行 得 出答 案 。在 此期 间 , 师 抓 住 每 教
堂 教学 环境 的布设 与使 用及课 堂教学 的评 价等 方面作 了调查 。 通过 与我 国外语 教学 的情况 比较 , 而得 出有 从
益 的启 示 。
关键 词
导 ; 际式 ; 堂教学 交 课
一
、
英国 外语教 学背景
英 国 中小 学 阶段学 制 与我 国大体 相 同 , 学 六 小
年 ( Y al到 Y a6 ,中学 五 年 ( Y a7到 从 er er ) 从 er
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
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在英国的小学教育中,英语语文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的特点。
首先,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会学习如何写作各种文体,如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其次,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
教学内容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在语法方面,学生会学习基本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
他们会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在词汇方面,学生会学习各种常用的词汇,并通过词汇练习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在阅读方面,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本,如故事、新闻和诗歌等。
他们会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文本,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写作方面,学生会学习如何组织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观点。
他们会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教学大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会学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整理学习材料和解决学习问题。
同时,教学大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会学习如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人。
总之,英国小学英语语文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大纲的特点包括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谈英国中小学汉语体验课教学——以英国赫尔地区为例
谈英国中小学汉语体验课教学——以英国赫尔地区为例摘要:为了推动汉语的发展,英国赫尔大学孔子学院在东约克郡地区的中小学课堂上推出了一系列语言文化体验活动(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Workshop)。
汉语体验课作为体验汉语的重要一环,是零基础汉语学习者接触汉语的第一步。
汉语体验课一般以一个课时为单位,由任课老师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指定的教学素材,教学形式更加自由多样。
汉语体验课遵循“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在‘玩’中学”、“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学习语音、词汇、会话、汉字以及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让学生对汉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吸引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进而推动赫尔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体验课;教学;英国中小学课堂一、英国赫尔地区推动汉语体验课的背景汉语博大精深,是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独特的语言符号。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希望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
但是对西方人来说,“汉语难学”已经成为一种刻板印象,完全陌生的语言体系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
虽然“汉语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际上的推广情况却不容乐观。
[1]以英国赫尔地区为例:赫尔处于英格兰的东约克郡地区。
东约克郡地区的汉语发展状况并不理想。
赫尔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赫尔孔院”)目前只在Howden Middle School成立了孔子课堂,并且只与Hymers College,Snaith School,Market Weighton School三所学校合作开设了汉语兴趣课。
生源少、影响力有限是赫尔孔院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汉语,扩大与当地中小学的合作范围,赫尔孔院推出了以“语言文化体验工坊”、“语言文化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汉语文化体验活动,为东约克郡地区的汉语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汉语体验课教学原则汉语体验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对外汉语课堂,依旧应该秉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理念。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由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必要对英国文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革的措施包括增加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并利用网络视频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本文通过对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环境,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改变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传统的英国文学课程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目前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固化,注重传统文本的学习,缺乏新颖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部分:改革措施针对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应该做出以下改革措施:1.增加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和技巧:英国文学课程应该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加入更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如新闻、网络文本、小说、诗歌等,发挥各种技巧的作用,如比较、分析、解释等。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通过实践和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注意有创意的思考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通过把握文本的主题和结构,加强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4.利用网络视频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通过使用网络视频,实时传输知识和文本,节省课时,并且运用数字技术,研究传统文本和习作中关键词的使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部分:效果分析上述改革措施有助于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认识,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
此外,通过改革,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更全面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打造更完善的英国文学学习体验。
第四部分:总结从上文可以看出,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应该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如增加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并利用网络视频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国文学的效果。
浅论对英国中小学生国际汉语教学法的选择
浅论对英国中小学生国际汉语教学法的选择导言随着中英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英国中小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满足他们学习汉语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英国中小学生国际汉语教学法的选择进行浅论。
选择基于学生的需求英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因人而异,因此选择教学法时应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并进行个性化教学。
有些学生可能更关注汉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注重汉字的书写能力。
对于前者,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情境进行真实对话练习;对于后者,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依次教授汉字的基本笔画及组合规则。
引入游戏化教学法对于英国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常常是全新的体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引入游戏化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任务,如角色扮演、拼图游戏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游戏化教学法还可以增加学习汉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汉语教学中常见的方法。
对于英国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多媒体的接触已经非常普遍,因此将多媒体融入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供大量的语境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知识。
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英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必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进行分组对话、模拟情景对话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汉语。
同时,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成长。
评估和反馈评估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当代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析
展望未来,英国成人教育改革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 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成人教育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一趋势, 英国政府需要继续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 性。还需要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推动英国成人教育 的持续发展。
总之,英国成人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英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继续努力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和挑战。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英国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谢谢观看
课程设置与改革
在当代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与改革是核心内容之一。英 国政府认为,教育应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其综合素质,因此大力推动课程改 革。
目前,英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学 校还开设了许多综合性课程,如“科学”、“艺术”、“体育”等。这些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此外,英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经济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 壮大,他们对传统教会经济特权的抵制和对世俗利益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同时,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 上帝的信仰也逐渐减弱。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王开始 推行宗教改革,以摆脱教会对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4、家长反馈:家长定期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为 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学生评价改革对学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全 面地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避免了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其次,评价改革有 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 学习效果。最后,评价改革还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英国文学课程作为英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先,要实现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推进课程学习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在课程更新方面,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英国文学古典经典及其产生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之外,还需要囊括英语世界其他流派,如现代文学、新表达主义文学等,以扩大学生文化视野。
其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文学分析和批评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此外,在英国文学教学改革中,要强调双向交流的培养,这不仅要求教师的解释技能,还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时,要求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发现文本中的隐含信息,以及独立思考等,这些技能能够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要加强教学环境的充实和改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策略,采用视听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也要多元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学讲座、阅读会、文艺表演等形式,更好地运用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和体验,进而加强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英国文学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推动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而复杂的过程,要改革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因材施教,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双向交流,以及加强教学环境的充实和改善,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宏伟目标,更好地提高英国学生的文学素养。
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在英国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在英国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中英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英国的汉语教师们开始采用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是指以主题为核心,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英国汉语课堂中,教师们通常会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兴趣相关的主题,如家庭、食物、旅游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为每个主题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家庭主题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家庭活动的描述以及家庭文化的介绍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此外,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会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技能。
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在英国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教师会引入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传统节日、中国美食和旅游景点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差异和习俗。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还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主题式内容型教学模式在英国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有趣和实用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同时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中英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英教育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
《海外华文教育》2009年第3期(总第52期)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赵 杨提要 本文将汉语教学放在外语教学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介绍英国语言趋势和汉语教学调查结果,揭示了英国中学汉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
文章认为,汉语教学虽然在英国中学教育中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但与法语等优势语言相比,仍有很大距离,课程时间、学习难度和教学人员是制约汉语教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汉语教学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英国 中学 汉语 教学英国是最早开展汉语教学与研究的西方国家之一。
1825年,英国汉学家罗伯特·莫里森在伦敦创办研习所,开始教授汉语,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汉语教师。
1838年,伦敦大学学院设立汉语教授席位,成为英国大学汉语教学的开端(周守晋,2005)。
著名的汉语注音体系———韦德 吉尔斯音标体系(简称韦氏音标)的发明人托马斯·韦德(ThomasF.Wade,1818-1895)和赫伯特·吉尔斯(HerbertA.Giles,1845-1935)也是英国人。
尽管英国很早就开始了汉语教学,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语一直是作为神秘东方的异族语言来教授和学习的,学习人数很有限,而且集中在寥寥几所大学内。
直至近年,这种状况才得到彻底改变,而改变的标志之一,就是汉语逐渐进入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一 英国的中学教育与考试根据英国课程大纲,从5岁入小学到16岁义务教育结束,共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个“关键期”(KeyStage):5岁到7岁(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为第一关键期,7岁到11岁(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毕业)为第二关键期,11岁到14岁(七年级到九年级)为第三关键期,14岁到16岁(十年级和十一年级)为第四关键期。
十一年级的学生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eneralCertificateofSecondaryEducation,英文简称GCSE,“普通中等教育”在下文中简称为“普中”)①,标志着义务教育结束。
英国语文改革教育的感受
英国语文改革教育的感受
感受一:
探寻到了英国语文改革教育的意义,古典语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文人学者,也不是为了培养口才出众的演说家或天才的作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提高文化修养。
在西方这种定位是古老的,但不失其现实意义。
感受二:
改革后语文教材选文应当怎样适合英国教育。
古典语文过于关注名家名篇,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
其实,语文教材不应只选名家名篇,凡是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都应让学生有所接触。
仅以名家名篇作为范文,无形中向学生不停地传递一个信息:只有名家名篇的写法才是最好的,作文写到名家名篇的水平才是好作文。
这种对小学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写作要求,会挫伤学生写作的信心。
而且,名家名篇所反映的生活离小学生的实际太远,所表达的感情离小学生的生活感受有很大距离,所表达的思想深度更非小学生所能及。
文学作品不应该是学生崇拜的偶像,而只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不是全部。
从某种意义上,以名家名篇为主要范文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语文教材以名家名篇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范文无可非议,但过分以名家名篇为阅读和写作的范文却有失当之处。
这要求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材分开编排,相对独立。
感受三:
英国语文教育改革后的改革方式有较大的转变,古典语文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复古、语法和名文,以至于语文教育缺少生气,死水一潭。
要减少繁琐的语法分析、过多的名人名篇,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中国小学语文课程中关于语法知识、名人名篇等内容,虽然也有要求,但项目和内容比英国少得多,而且明确提出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进行文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目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
从语文教育看,尽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母语教育,也有相通之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有利于用全球视野观照和展望我国的语文教育。
英国作为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及地位的认识上,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以及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科目考评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了解与借鉴英国语文教育的经验,会给我国的语文教育及改革以诸多启示。
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多样性英国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多有不同。
“个人发展观”着眼于学生,强调语文在儿童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交叉观”着眼于学校,强调语文课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是其他学科传授知识的工具。
“成人需要观”着眼于校外,强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语文在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需要的责任。
此外,“文化遗产观”强调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欣赏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文化分析观”强调通过语文课帮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认识世界和文化环境,了解信息传递过程,学会透过传媒表象抓住实质内容。
如此等等。
面对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英国采取了宽容的做法。
英国的教育法令没有硬性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没有强制规定某种观点为“一尊”,而是列举出各种观点供教师参考。
这一作法带有鲜明的英国特色,也是自20世纪初以来,英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同并不影响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英国,从国家课程的确立到调整,都把语文课程放在突出的位置。
英国以前没有全国的统一课程,直到1988年才开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全国中小学统一课程,共10门,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课,一类是基础课。
由于语文课有助于其他基础课的学习而被归为核心课程。
1994年实施国家课程调整,拓宽了基础学科,其结果之一是“超过1/3的小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未能达到期望的成就水平”。
因而2000年,英国再次调整课程基本结构,从提高学生基础学力出发,特别强调加强对本国语的指导。
同时,英国最新提出的发展“交流”基本技能的观点也充分体现出对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最新国家课程目标提出发展六项基本技能的要求,包括: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其中,交流技能居六大核心技能之首,而交流技能又以语文课为主要培养渠道。
可见,英国把语文教学放在“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全面细致的语文教学目标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入及语文课程地位的提高,英国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英国的语文教学目标中,听说、阅读和写作占有重要地位,比重大致相当。
如初中年级的教学目标规定,听说、阅读、写作比重相同,各占1/3。
高中年级听说比重略有下降,为20:40:40。
在听说读写中,英国给予口语教学以重要地位。
在口语教学目标中,特别区别了事务性交际用语与日常交际口语,明确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有明确交际目的的事务性交际用语,区别于日常交际口语,从而对口语教学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加深了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口语教学的地位。
注重文学教育及读写结合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首先,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文学教育要求。
学生除阅读现代作家作品外,必须学习和赏析至少包括两部莎士比亚作品在内的古典作品,并为学生提供两份1914年前的作家和诗人名单,供学生选择。
同时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使学生阅读并欣赏完整的小说、剧本、诗歌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提出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结构,即模仿-分析-衍生模式。
要求学生先模仿,规定必须学习散文、诗歌、戏剧三种文学体裁,学习掌握“详尽分析”与“广泛阅读”两种必须的阅读能力和方式。
然后分析,向学生提供文学理论知识及运用理论,并指导分析的模式。
最后要求“衍生”,注重学生的自我感觉,用写作方式报告个人反应以及表达自己感受到和想像出的东西。
这种由浅入深,由阅读到写作的教学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充分体现出英国教育注重文学素养和文化陶冶,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特点。
英国的语文教学目标也非常注重落实,他们把每个教学目标都细分为十级,把听说读写的要求具体化,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达到何种水平的标志。
在2000年新国家课程调整中,对听说读写又制定了更为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思维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1997年,英国教育部发表白皮书,建议将思维教育纳入国家课程,2000年正式实施。
采取把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到普通课程教学的形式,并提出了渗透思维教育的教学要求,即“明确目的—鼓励表达—强调教师中介—把学习与经历联系,使学习富有情景性与实践性—自主评估—倡导元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同时还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思维教育模式,以利于教学实际操作。
包括:课前准备—开始“下水”—活动指导—共同管理—深化拓宽。
其中,开始“下水”指当学生开始活动就开始思考;共同管理,中学生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深化拓宽,要求学生解释他们得到答案的理由,并思考所在场景中能否使用这种方法。
思维教育教学要求和教育模式的提出确立了思维教育在英国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把信息和交流能力融入语文教学目标之中英国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在英文书写中能够利用与任务相应的信息手段,如打字机、计算机图表、电脑打印、艺术字体等。
最新英国国家课程要求又进一步提出,以新的“信息和交流技术”(ICT)要求取代现有的“信息技术”(IT)要求,规定将ICT运用于语文教学,通过ICT的作用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
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远程距离交流能力,学会怎样与人包括本校的、外校的、本社区的、本国的、世界各国的人维持交流,共享信息。
这是作为现代英国人必备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价值观及精神道德教育是英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0年国家课程进一步强调语文的教学目标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并提出了四项发展目标,即精神、道德、社会、文化。
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传递国家政治形态的核心价值,而居于中心地位的是自我确定的价值。
正如《GCSE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的那样,“道德的发展包括明辨是非、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和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能够、愿意去思考行动之后果,学会如何善待自己和别人。
发展做出负责的道德决策并付诸实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品质、态度。
”也就是说,道德不仅仅针对国家而言,对他人的态度、行为也是道德的表现。
人的意志、知识、技能、理解等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具体内容的教育入手指导学生发展道德。
语文课程作为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无疑担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任,语文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揭示出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道德与学生个体和未来生活的关系。
由于对道德发展的含义有了明确界定,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更有利于把握教学方向,在课程活动和其他过程中体现这些价值。
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在全面细致的语文教育目标指导下,英国的语文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英国没有统一的语文教材,也没有任何教材的审定和认定制度。
因此,英国语文教材种类繁多。
民间教科书出版社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究机构的课程研究成果或中等教育毕业资格考试的要目来考虑教科书的编写。
选择教科书的权利在学校校长和教师手中,学校校长经过与教师的协商之后决定教科书的使用。
如果学校或教师对教材不满意,也可以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或根据教学目的及要培养的技能需要,自己准备教学材料,可以在浩瀚无边的书本上选材,也可以在现期报纸和杂志上选材,还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材。
同时,编排形式的多样也体现了英国语文教材的多样化特点。
一般讲,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教学目的和实际需要来定。
比如有的以听、说、阅读、写作四种言语活动和能力结构为线索编排,每单元配有各种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实现文学与文章两大领域的交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
有的则以文学种类和语言应用活动作为两部分合编在一册课本中。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各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考试,还可以完全以听说读写能力为序编排课本,用于指导学生通过课本的各项练习,为升学作准备。
英国语文教材的特色还在于强调学生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
编著者采用不同色彩、不同大小的字体和各样图形标记各种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如用红三角、红圆点标志不同的活动项目,用矢号(→)标记言语作业程序等。
为避免实践活动的盲目性,教材中还安排有指导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的指导。
英国语文课本中还包含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最集中地体现在生活化的“专题”课文中。
这种课文本身就是练习,作业是课文的一部分,是生活型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包含了很多内容。
如在“我们在岛上的生活”专题中,编者用具体形象的文字为学生提供了荒岛生活的情境,如旅伴的性别、年龄、性格优缺点介绍,多个岛屿的信息等,用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所提供的信息按课文中的要求设想自己在荒岛的生活。
其中包括了思维训练,如“根据荒岛的有利、不利条件和伙伴情况决定小组应选哪个岛屿”。
包括了写作训练,如“写段简短文字,说明你组选择该岛的理由”,“在岛上写日记,描写上岛时发生了什么情况,同时也要描写其他成员到岛上时的感受”。
包括了说的训练,如“口头说明你在岛上选的六种必需品是什么,为什么选它们?”此外还包括了对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
这种“专题”强调以学生为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诸多内容,大大开拓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这种半独立性的专题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挥教师特长,又可以开拓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及时反映社会及科技发展,还可以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
在安排生活化专题课文的同时,英国语文教材也选有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选取多种诗歌及戏剧文学剧本作为课文。
这与英国语文教学目标中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呼应,也源于英国历来所具有的文学教育和崇尚古典文学的传统。
四、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和丰富多样的教材,英国语文课堂展开了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教有反馈,学生学有所获。
反映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即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建构教学模式,以“阅读与反应”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英国的语文教学模式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语文教学的社会性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一是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机会,二是强调教师有足够余地结合自己个性和知识结构,依据自己职业判断力,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