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措施及窒息救护
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背景介绍急性中毒是指人体接触毒物后,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症状的一种突发疾病,其中包括化学品、医药、毒蘑菇等各种物质。
急性中毒事故对人的生命和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现场处置非常关键,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救治伤者和清除污染源。
处置流程急性中毒事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现场处置方案,以下是一般处理流程:1.保护:在发现急性中毒事故时,第一步要进行人员保护。
对于事故发生的场所,要以快速而安全的方式撤离人员;对于着陆场等交通要道,要立即对交通进行管制,避免引起二次事故。
在撤离人员时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进一步污染。
2.救治:救治极为关键,要由具有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救助着重点是保障伤者生命,使其体内毒物减轻或消除,对症救治,迅速恢复。
同时宜对伤者进行标本采集,留存以作为后期调查和分析。
3.排除:排除污染源是减小事故范围、避免二次伤害的必要环节之一。
人员远离事故源,关闭污染源的出口,互相配合,避免在排除过程中造成二次中毒事故。
应捕捉、封装、转移或焚毁物质,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卫生和民众健康。
4.处理:处理事故本体是保证现场恢复和环境稳定的重要步骤之一。
事故后,要请环境保护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制定恢复方案,采取合理的方法予以处理。
如清洗、浸泡、扫除、消杀等方式均可。
注意事项在急性中毒事故现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防护措施:在处理现场时,需要配备防护设施,以避免自己进一步受到污染;同时要配备防护用品,如面罩、手套等。
2.优先考虑应急救援:在事故现场不应追究责任,应优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同时配合医护人员实施现场救治。
3.根据毒物性质调整救治方案:不同毒物造成的病症有所不同,应根据毒物的性质进行相应的救治,不能一概而论。
4.二次伤害的防范:由于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处理现场时需注意二次伤害的问题,如现场人员的中毒,污染物的再扩散等。
中毒和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04-2019

中毒和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风险分析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
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
不适用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与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公司生产活动中涉及清洁燃气、天然气、轻油、焦油、烧碱、洗油、酚油、粗酚、萘油、炭黑油等多种有毒物质,一旦出现泄漏,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作业人员及周边区域人员中毒或窒息:1)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及中毒。
清洁燃气、天然气、轻油、焦油、烧碱、洗油、酚油、粗酚、萘油、炭黑油、炭黑尾气等物质一旦泄漏可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其中炭黑尾气及清洁燃气中的主要含量是一氧化碳,轻油的主要成分是粗苯,均为高毒物,一旦泄漏极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由于设备设施内清洗不彻底,有可能残留有毒有害气体、氧含量过低等,若操作人员未做气体分析、氧含量分析、气体置换、未戴防毒面具等容易造成中毒窒息等事故。
3)焦油蒸馏装置中存在大量的轻油、焦油、酚油、沥青等毒性物质,若这些物质发生泄漏,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或收集人员未佩戴防毒面具,会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事故发生。
4)焦油蒸馏装置中的清洁燃气、天然气发生泄漏,不能及时发现进行处理,会造成操作人员中毒。
5)馏分洗涤分解装置中存在大量的三混油、脱酚酚油、酚盐等毒性物质,若这些物质发生泄漏,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或收集人员未佩戴防毒面具,会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事故发生。
6)工业萘蒸馏装置中存在大量的酚油、萘油、洗油等毒性物质,若这些物质发生泄漏,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或收集人员未佩戴防毒面具,会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事故发生。
7)焦油、炭黑油、洗油、轻油、酚油、粗酚、沥青、工业萘等毒性物质,因储罐、输送管线、连接法兰及其相关设施因制造缺陷或受到腐蚀,法兰密封连接不可靠和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发生泄漏,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毒面具,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事故发生。
急性中毒窒息应急预案6

急性中毒窒息应急预案61. 目的为确保在发生急性中毒窒息事件时,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施工现场发生的急性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理。
3. 事故特征3.1 事故类型- 化学中毒:接触有毒化学品导致的中毒症状。
- 窒息:因吸入有毒气体、蒸气或烟雾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
3.2 事故原因- 化学品的泄漏、溢出或意外释放。
- 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不当使用。
- 环境条件不佳,如通风不良。
3.3 事故后果- 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 环境污染。
- 财产损失。
4. 组织结构4.1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负责整个应急处理的总指挥,一般由公司负责人或其指派的负责人担任。
- 指挥员:负责现场应急处理的指挥,一般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紧急救援人员。
4.2 应急小组- 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初步救治和转移。
- 医疗救援小组:负责伤员的进一步救治和转运。
- 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现场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 信息报道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5. 应急处理流程5.1 发现事故- 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5.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迅速就位。
5.3 现场救援- 现场救援小组赶到现场,立即进行个人防护,展开救援。
- 对中毒窒息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迅速将受伤人员转送至安全区域。
5.4 医疗救援- 医疗救援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进一步救治。
- 根据需要,将重伤员转送至医院。
5.5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防止环境污染。
-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5.6 信息上报- 信息报道小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并向上级报告。
5.7 事故调查与总结- 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6. 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发现情况当发生施工现场中毒事故后,现场在场人员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对中毒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同时报告现场主管速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对负伤人员作必要的处理,处理后速送医院救护。
抢救措施见第三点。
2)报告现场主管最先发现现场中毒与窒息事故的从业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在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
3)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救援小组组长接到职业中毒事故情况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让伤员脱离中毒场所、恢复呼吸。
并做好如下工作:(1)当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对中毒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同时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其领口,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2)如果氧气方便,可以吸氧,以减轻缺氧。
(3)地下室外壁下的中毒、窒息者时应用安全带系好其两腿根部及上体,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4)抢救伤者时对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但病人呼出的气,急救者应尽量转过头去,避免毒气吸入。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5)组织人员对出事地点的范围进行现场保护及安排人员作警戒。
4.9.4抢救注意事项:在切断毒物来源之前,任何人未佩带防毒器具不准进入现场抢救。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有限空间事故类型:急性中毒、缺氧窒息。
1.2危险性分析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有限空间作业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
未确定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
未在有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有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未在当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可以准入并作业。
未提供合格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1.3易发生的地点锅炉烟道、收尘器、回转窑、预热器、煤磨机、煤粉仓等有限空间。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工作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如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先兆表现可以表现但不局限为以下症状: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等。
2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工作组组长:事发车间主任成员:事发车间副主任班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2.2工作组人员职责:应急工作组的职责:全面指挥负责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
并对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中毒、窒息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事发车间主任、副主任职贵: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负责中毒、窒息事故受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3. 1. 1报警现场操作人员一旦发现中毒、窒息事故,立即向班(组)长、车间主任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主要内容有: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时间、事故状态、人员伤亡情况等。
施工现场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措施

施工现场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措施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致使肌体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症。
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
并快速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后,及时转送医院。
从而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效率。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A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B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或密闭的仓库、化粪池等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
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施救人员在抢救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给氧面具,并在抢救和救治时加强通风及吸氧。
C食入毒物:如误食发芽的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钠和酒精等中毒,对一般神志清者应设法催吐:喝微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
对催吐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着口鼻,腰系安全绳由场外人控制、应急,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见食入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应尽可能送往设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流程及措施

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流程及措施一、现场处置。
1. 确保自身安全,在接触急性中毒患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2. 评估现场情况,对急性中毒患者的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剂量以及患者的症状等。
3. 呼叫急救车,如果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呼叫急救车,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窒息的情况。
5. 切断接触,如果有毒物质是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中毒,应立即切断患者与有毒物质的接触。
6. 清除有毒物质,将患者身上的有毒物质清除干净,避免继续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抢救措施。
1. 呼吸道管理,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
2. 氧疗,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维持呼吸功能。
3. 心脏监测,对于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随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4. 血液净化,对于摄入毒物后,应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
5. 给予解毒剂,根据中毒物质的种类,给予相应的解毒剂,帮助患者清除有毒物质。
6.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止痛、抗抑郁等。
7. 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8.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
三、转运与后续处理。
1. 转运至医院,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应及时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 医院抢救,在医院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器械辅助治疗等。
3. 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4. 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与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

中毒分为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苯)含量超标造成缺氧而发生的窒息及中毒现象。
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wei)险的途径。
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中毒现象。
中毒事故在企业中时有发生,特殊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提高劳动者对防止中毒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一、.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基本要求1、根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者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2、降低毒物的浓度。
控___物进入人体的剂量,生产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应从工艺和设备方面采取措施将毒物处于封闭的管道或者器具之中,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应有通风排毒设施,降低空气中的浓度,使其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且有个体防护用具并正确使用,尽可能减少毒物进入人体。
3、严格遵守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消除或者减少误操作,避免毒物外逸。
严格执行个人卫生保健制度,人体表面接触毒物以后,对污染部位进行必要的清洗处理。
4、革新技术,改造工艺。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
有可能时采用遥控乃至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亦可从根本上控___物的逸散。
5、通风排毒。
___通风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在毒物逸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
最常用的是局部抽出式通风。
在地下室和密闭房间作业以及储存油漆等有毒化学物品的仓库,都必须___ 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2. 先行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进一步中毒。
3. 如有可能,从窒息者口腔中清除异物,并进行人工呼吸。
二、急救措施1. 在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中毒者的安全。
2. 如中毒者尚有呼吸,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中毒者已明显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 如中毒者已停止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三、报告和通知1. 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2. 向中毒者家属、上级主管机关等相关方面通知事故发生情况。
四、事故现场的处理1. 封锁并清空事故现场,避免更多的人员接触有毒物质。
2. 确保现场的通风状况良好,以减少中毒物质的传播。
3. 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防止事故造成额外的伤害。
五、中毒者的处理1.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医院应根据中毒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3. 提供充分的病历信息给医生,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六、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1.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事故发生原因。
2. 收集现场相关证据,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3. 结合调查结果,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事故的后续处理1. 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给中毒者及其家属。
2. 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3. 定期跟踪中毒者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八、事故的总结和反思1. 将事故的经验教训总结起来,形成相应的文件和报告。
2. 开展事故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不断完善和改进事故处理预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事故。
九、事故处理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2. 维护中毒者和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获得应得的赔偿和救助。
十、事故预防措施1.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中毒与窒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中毒处置措施1)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扣和腰带,摘下假牙和清除口腔异物,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
2)在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拖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果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3)污染的衣着要立即脱掉,皮肤污染时,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根据毒物性质选择中和解毒的溶液)冲洗,应注意头发、手足、指甲及皮肤皱褶处彻底冲洗。
4)在急救药箱取用适当的急救药品就进行抢救。
5)化学物质进入眼内,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的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眼,至少15分钟。
冲洗时应将眼睑翻开,用缓缓流水把眼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掉,冲洗时要转动眼球。
洗后立即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检查和进一步处理。
6)如果误服,应让患者静卧,如患者意识不清,惊厥或昏迷,应禁止经口给予任何物质,如发生呕吐,则应使其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清醒者用温水充分嗽口,催吐。
催吐前先给患者饮温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起呕吐),然后用手指、棉棒或其它物刺激舌根部,即可反射性引起呕吐。
反复几次,直到呕吐出物纯系饮入的清水为止。
急送医院就医。
(2)窒息处置措施人员急救是指现场工作人员意外受到有毒化学物质伤害时所采取的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
现场及时准确处理对急性中毒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简单有效的措施常能使死者复活、重危者减轻伤害的程度,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1)基本原则充分重视个体防护,尽快把中毒者从中毒现场抢救出来,既要抢救别人,又要顾及自己,个人防护特别重要。
2)抢救方法①心脏复苏术心前区叩击术——发现心脏停止跳动后,立即用拳头叩击心前区(拳头力量不要太猛),可连续叩击3-5次,然后观察心脏是否起搏,若心脏恢复则表示成功,心跳不恢复应改为胸外心脏挤压术。
胸外心脏挤压术——通常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的压迫心脏,使血液建立有效的循环。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板上,施救者在患者一侧或跨骑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头部用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手掌交叉置于手背上,双手用冲击式有节律地向脊背方向垂直下压,压下约3-5厘米,每分钟冲击十多次。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1 事故特征2.1.1 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原料及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生产过程中若作业人员吸入有毒有害的液体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慢性健康影响,职业危害主要以麻醉性和刺激性为主,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此外,人员作业时疏忽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也有可能导致有毒物直接与人体接触,可能造成接触性皮炎或眼结膜炎,不过这种中毒机率比较小,严重程度比吸入蒸气中毒要低。
另外,本公司涉及的部分物料在燃烧、受热分解或遇禁忌物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若现场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发生中毒伤害的部位主要在投料、搅拌过程。
防止中毒伤害的主要措施是容器要加盖密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场所加强通风换气,现场作业人员配带防毒口罩等劳保用品。
同时,加强对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的监测,发现超标要立即采取治理措施。
窒息容易发生在封闭和狭窄的空间内,针对本公司的实际,窒息主要发生在有大量有毒液体泄漏环境下工作,例如堵漏、抢险,如果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会因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气体而发生窒息2.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1)可能发生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夏季发生人员中毒和窒息的可能性更大2)造成的危害程度中毒和窒息事故可造成人员昏倒、休克,甚至死亡。
2.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现场作业人员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2 应急组织与职责2.2.1 应急组织机构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如下: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
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如无现场负责人则由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结合现场员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2.2.2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现场处置;2)组织制定和实施现场处置方案;3)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4)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5)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6)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事故类型和危险性分析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的施工现场涉及煤气作业区,有的施工现场使用丙烷、氧气、乙炔等气体,有的施工现场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由于长时间焊接、气割作业可导致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烤炬、割炬接口处、气带漏气或作业后开关未关,长时间在有限空间进行涂装作业等,有限空间内氧气浓度过低,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内易造成缺氧窒息或有毒气体中毒。
因此,在有限空间内焊接、气割、打磨或涂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有毒气体泄漏,粉尘、油漆在有限空间内聚集,极易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和窒息等伤害。
2、事故征兆及条件:作业空间相对封闭、气体阀门损坏漏气、操作失误、气体泄漏后无报警装置、有相关气体气味、人员头晕等中毒迹象。
二、预防措施1、对处置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平安知识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处置作业的平安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在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3、有限空间作业时要按照危险作业流程进行审批,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业。
4、作业前,认真检查各类装备设施(使用防爆工具),确保平安可靠。
5、作业进程,要做好强制透风,包管足够的新鲜空气。
6、进入有限空间动火作业时,要在外面点火后再进入作业,作业完毕后要移出气带、烤、盘据和焊枪。
7、从事由中毒和窒息风险的作业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等个体防护用品。
8、有限空间内至少要有2人同时作业,要定时轮换,每人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9、要安排专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监护,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做好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1XXX10、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场地要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现场要进行封闭管理。
11、场地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焊接和涂装交织作业,严禁烟火并配备消防器材。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事故风险分析1.事故发生的原因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工品均不同程度具有一定毒性。
若生产过程及贮存中包装损坏发生泄漏、洒落,作业人员吸入挥发的蒸汽或粉尘,极易使人中毒。
生产过程中使用盐酸、蒸汽或烟雾及生产中产生的HCl、氧化氮等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
人体吸入上述有害气体将引发多种疾病,造成中毒危害,甚至中毒窒息。
在投料时作业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长时间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事故。
本厂检维修过程中使用乙炔气瓶,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乙炔(有限空间),可导致急性中毒。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生产装置、危险化学品库、储罐区、受限空间。
3.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装置运行过程中和受限空间检维修作业过程中。
4.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甚至死亡。
5.事故影响范围: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临近岗位人员中毒和窒息。
6.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装置管道阀门密封不严、锈蚀、损坏、受限空间违章作业。
7.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救援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
1.2应急工作职责1.2.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当班值班领导组员:当班岗位人员1.2.2组长职责(1)负责现场处置指挥工作和现场救援措施的制定。
(2)负责现场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调派。
(3)视具体情况,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4)当事故救援超出救援能力时,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请求启动公司级综合应急预案。
1.2.3组员职责(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使受伤人员脱离危险环境。
(2)听从现场负责人的调遣,负责应急处置措施的实施、人员救治、现场警戒等工作。
1.3应急处置1.3.1应急处置程序1.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人员受伤情况等。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下,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
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或灼伤;循环水管道、污水沟、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喷漆人员防护不到位、防护设施损毁等造成的急性中毒;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1.2事故类型中毒窒息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区域和地点1)施工驻地:包括经理部(工区)、作业队(作业工区)、施工点、拌和场、预制场、活动工棚等生活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其他有害气体、食物中毒,土体或其他物体掩埋、溺水,冬季取暖、火灾,密闭闷热场所等造成的中毒、窒息伤害。
2)施工现场:(1)各种正在施工的大型基础、深基坑、挖孔桩基等爆破烟尘、瓦斯泄露造成的中毒、窒息;(2)蒸汽养生,石灰消解过筛,沥青熬化,油漆或其稀料,其他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现场,焊接作业现场造成的中毒、窒息;(3)蓄水池、泥浆池、水井、化粪池、石灰消解池等场所造成的中毒、窒息;(4)水中或水下窒息。
3)周围自然环境:包括洪水、泥石流、坍塌掩埋等造成的窒息。
1.4事故特征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 应急处置2.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2现场应急应急措施(1)中毒、窒息伤害事故发生后,目击人应立即通知救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毒源、闸门,强制通风排毒,迅速确定人员伤亡情况。
(2)迅速确定中毒、窒息伤害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人员伤亡等情况,收集中毒者的饭菜及排泄物,以便于确定毒物性质、根据不同情况迅速进行处置。
(3)事故附近的其他人员,在采取可靠防护措施情况下立即将伤员移出到空气流通的空旷、荫凉地点,解衣宽带、保暖,进行人工呼吸、催吐、洗胃、导泻、冲洗、吸氧等临时救护,争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中毒窒息急救

中毒窒息急救标题:中毒窒息急救引言概述:中毒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的应对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毒窒息的急救方法,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中毒窒息的症状1.1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1.2 皮肤发绀: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患者的皮肤可能呈现发绀的现象。
1.3 意识丧失: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的症状。
二、急救措施2.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窒息症状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给予氧气:如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吸氧气,帮助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三、紧急救护3.1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的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2 使用呼吸器具:如有呼吸器具,可以使用呼吸器具进行呼吸辅助。
3.3 观察患者病情:在急救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四、送医就诊4.1 确认中毒原因: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尽快确认中毒原因,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4.2 送医就诊: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4.3 遵医嘱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遵守治疗方案。
五、预防措施5.1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注意安全防范。
5.2 学习急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5.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中毒窒息等急救情况的发生。
结语:中毒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了解中毒窒息的急救方法,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模版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模版一、引言中毒和窒息是常见的急救情况,对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中毒和窒息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提供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模版,旨在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安全。
二、中毒应急预案模版1. 事前准备1.1 组织内部应建立中毒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1.2 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1.3 购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将其放置在易于接触的地方。
2. 中毒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2.1 迅速判断中毒种类,避免误判。
2.2 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2.3 若中毒人员昏迷,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2.4 确定中毒人员所接触的毒物种类,并向医护人员提供准确信息。
2.5 若中毒人员有明显不适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 中毒事件后的处理措施3.1 对中毒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诊断,以确定所使用的解毒药物。
3.2 尽量与中毒人员保持联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
3.3 组织相关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找出中毒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三、窒息应急预案模版1. 事前准备1.1 组织内部应建立窒息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1.2 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窒息应急处理能力。
1.3 在易于接触的位置放置急救设备和阻塞物解除工具。
2. 窒息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2.1 迅速判断窒息程度,采取紧急救助措施。
2.2 若被困人员还能发声,鼓励其主动咳嗽。
2.3 若被困人员不能自行解决,应进行腹部冲击法。
2.4 确认窒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
2.5 若窒息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3. 窒息事件后的处理措施3.1 对窒息人员进行进一步诊断,以确定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3.2 保持窒息人员呼吸道通畅,提供所需的急救药物。
3.3 尽量稳定窒息人员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
3.4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件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并完善窒息应急预案。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1、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1)如为接触或吸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迁离中毒场所,脱去污染衣服,以温开水洗净皮肤表面的毒物。
(2)如有创面,应将创面洗净,敷药、包扎。
2、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1)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①、催吐:A 、适应症:神志清楚而能合作者。
B、禁忌症:昏迷、惊厥、进食强腐蚀剂、煤油、汽油等患者忌用;年老体弱、妊娠、高血压、心脏病、门脉高压等患者慎用。
C、方法:用手指或压舌板或用500ml凉开水加食盐60g灌服,连服3—4次,后刺激咽后壁,使患者呕吐,反复多次。
亦可用急救稀涎散(白矾10g、皂角9g)煎水至250ml,口服;或用0.2%—0.5%硫酸铜100ml—200ml口服,以催吐。
②、洗胃:A、适应症:昏迷和不合作者,应尽早进行,一般服毒后6小时再洗胃效果不佳。
B、禁忌症: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或强碱)中毒者忌用。
C、方法: 胃管法、注射器法和洗胃机洗胃法。
洗胃液可用绿豆(打碎)150g、甘草60g、煎水至1000ml,加凉开水至2000ml,亦可以用温开水、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者忌用)、生理盐水、茶叶水、1%碳酸氢钠(敌百虫中毒不宜用)。
如毒物不明,多用清水洗胃。
洗胃液应反复洗出至液体清亮、无味为止。
③、导泻:A、适应症:适用于服毒超过4小时,洗胃后。
B、方法:导泻可用明矾6克(先煎)、大黄6克(后下)煎水250ml,冲服;风化硝6克或番泻叶30克泡水冲服。
亦可用芒硝或硫酸镁20—30克,溶于温开水中顿服,或洗胃后从胃管灌入。
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理方案

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甲醇、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等危化品可刺激粘膜(上呼吸道),有的引起过敏反应或皮炎,有的造成急、慢性中毒,有的可以或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有的可危害男性生殖功能等。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表9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1.3可能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3.1 可能发生的时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具有突发性强。
1.3.2危害严重程度Ⅲ级状态:可能导致人员生产性急性中毒的设备、区域异常或有缺陷与泄漏现象,人员有不良反应;Ⅱ级状态:人员小面积灼伤或出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明显头痛、头昏等中度中毒表现;Ⅰ级状态: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1.3.3 影响范围发生中毒(窒息)可能波及到公司和影响相邻单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 空气中有刺激性或异常气味,眼睛、喉咙感觉不适,呼吸困难等。
1.4.2 有毒物质发生泄漏,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
1.4.3 发现作业现场有人晕倒。
1.4.4 进入受限空间未进行有效隔离、置换、通风、检测分析,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1.4.5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联系无反应等。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同时伴有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2. 应急工作职责2.1 组织形式应急工作由当班班长为组长和当班组全体员工为成员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
2.2 职责(1)组长职责①负责组织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②协助制定、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③对小组成员组织进行应急措施的学习、培训和演练。
④对救援装备进行配备和检查。
⑤协助配合事故调查,提供事故报告和处理意见,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2)成员职责①掌握事故应急救援措施②发现并汇报事故及隐患情况。
③及时对事故及隐患做出处置、判断并果断采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措施及窒息救护
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措施及窒息救护
(1)切断毒源,包括关闭阀门,加盲板、停车、停止送气、堵塞“跑、冒、滴、漏”,使毒物不再继续侵入人体和扩散。
逸散的毒气应尽快采取抽毒或排毒,引风吹散或中和等办法处理。
如跑氯可用废氨水喷雾中和,使之生成氯化铵。
(2)搞清毒物种类、性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既要抢救别人,又要保护自己,莽撞地闯入中毒现场只能造成更大损伤。
(3)尽快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松开领扣、腰带,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有毒物污染,迅速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水冲洗皮肤15分钟以上,或用温水、肥皂水清洗,同时注意保暖。
有条件的厂矿卫生所,应立即针对毒物性质给予解毒和驱毒剂,使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尽快排出。
(4)发生呼吸困难或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氰化物类剧毒中毒,禁止口对口人工呼吸)。
有条件的立即吸氧或加压给氧,针刺人中、百会、十宣等穴位,注射呼吸兴奋剂。
(5)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心脏注射“三联针”。
(6)发生3人以上多人中毒事故,要注意分类:先重者后轻者,注意现场的抢救指挥,防止乱作一团。
对危重者尽快地转送医疗单位急救,在转运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脉搏等变化,并重点而全面地向医生介绍中毒现场的情况,以便于医生准确无误地制定急救方案。
发生中毒窒息的救护方法
(1)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必须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给中毒者戴上,迅速把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
(2)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在清除中毒者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若心脏跳动也停止了,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急救,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3)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4)如果是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不太严重时,只要把窒息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地稍作休息,就会苏醒,假如窒息时间比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5)在救护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通知医生到现场进行救治。
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1.清除毒物无论是何种途径的中毒,当发现小毒后,都应尽可能地去除毒物,并使毒物不再进入人体。
如是呼吸道吸人中毒,应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环境,至空气流通处,并松开其衣服,注意保暖。
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现场,应裁防毒面具,设法断绝毒气****和排除环境中的毒气,同时与有关救险部门联系。
如毒物是经皮肤酞膜沾染引起的中毒,立即用清水(禁用热水)清洗。
碱性毒物可用醋加清水冲洗,或用3%的醋酸或柠檬酸冲洗;酸性毒物可用肥皂水冲洗,或用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如毒物是由口服引起的中毒,应立即催吐洗胃。
洗胃的液体可用大量清水,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2%一3%碳酸氢钠溶液等,对具有腐蚀性的毒物,为保护胃动膜,可用蛋清、牛奶、稠米汤、面糊等液体。
2.挽救生命严重的急性中毒,有时会很快引起呼吸、心跳骤停,此时应立即做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3.急送医院现场做一些紧急必要的处理后,应及时送往医院,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苦杏仁中毒的急救
苦杏仁中含有杏仁甙,生吃后,释放出剧毒物质氢氰酸,其毒性比甜杏仁高25~30倍。
它能很快破坏细胞的呼吸功能,使中枢神经麻痹。
生吃苦杏0.4~1g/公斤体重,即可中毒而死。
判断有食用苦杏仁的病史,常在中毒者的衣袋或场地发现有剩余苦杏仁多在食后1到数小时出现口中苦涩、头痛、头晕、流涎、恶心、呕吐、心慌、无力、四肢末端感觉迟钝,重则呼吸浅快、神志不清、瞳孔散大、面青紫、牙关紧闭、血压下降、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瞪目、昏迷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