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制度史
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1)汉代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
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
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
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
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
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
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
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
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
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
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
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
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
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
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
(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
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中国封建高等学府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
评
中价
国制
胡 延 新 姜 旭 刘 素媛
202 ) 5 0 3
不
封度 摘 要 :中国是 世 界 上 最 先 实行 考 试 的 国家 , 不 同的 历 在 建的 些 变革 也 影 响 着 中 国 大学 教 育 度也 在 不 断 改革 和 变迁 , 同时 这
史时 期 . 国的 考 试 制 度 , 中 包括 高 等 学 府 的 考 试 与 评 价 制 中 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其
与启
宗 时 期 , 安 石 任 宰 相 时 非 常 重 视 大 学 教 育 , 把 学 生 分 为 王 他 三等 : 人太学为外舍生 , 舍升内舍 , 初 外 内舍 升 上舍 。升 舍 时 , 学 生 要 通 过 正 式 考 试 . 时 参 考 其 平 时 的 行 艺 。 格 者 才 能 同 合 升 舍 。 为 了 避 免 徇 私 舞 弊 等 不 良现 象 的 出 现 , 舍 考 试 由政 升 府 委 派 大 员 主 考 , 学 教 官 不 允 许 参 与 。太 学 实 行 的 考 试 制 太 度 中也 是 平 时 成 绩 与 考 试 成 绩 并 重 , 试 制 度 严 格 。 高 年 级 考 学 生 可 以参 加 学 校 管 理 , 生 在 参 与 教 学 行 政 管 理 工 作 过 程 学 中得 到 锻 炼 , 和我 们 现 在 的毕 业 生 实 习差 不 多 。可 见 在 中 这 国 的 封 建 社 会 的 高 等 学 府 里 , 生 实 际 工 作 能 力 的 培 养 就 受 学
教育评价的历史和发展
唐宋以来,由于政治的需要,统治者越来越重视 科举,学校为其左右,日益成为科举的附庸, 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必须适应科举的 需要,考试制度更是如此,尤其考试方法,几 乎完全依照科举考试。
1897年,美国人莱斯——一位教育行政 官员,发表了著名的拼字测验
2、开拓期(1900—1915年)
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了《精神与 社会测量学导论》,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标志着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始 ,桑代克被称为教 育测量运动之父。他提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 有数量,凡是有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一 命题虽言过其实,却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测量 的广泛兴趣及探索的热情。
1、西方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 个阶段?
2、教育评价起源于哪里?说明理由
3、教育测验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其产生的 标志是什么?
4、把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是从什么 时候开始?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评价运动”发 生?
5、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6、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尽管如此,在1300年的时间里,学校的考试制度还是取得了 一定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宋朝出现的积分法,以及至元、 明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积分制。
如明朝国子监规定,在高年级的孟、仲季月分别进行一次考 试,每次试卷分三等,文理俱优者得一分,理优文劣者得 半分,俱劣者不得分向定量评价的开始,在我国 教育评价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第一,无法准确地测量人的社会态度、审美情趣等重要 的人才素质。测量只关心数量,因人格发展方面的许 多因素是无法完全数量化的。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剖析
明清时考试 内容与形式发生很大 变化 ,以八股 文为取
展我 国的现代考试制度。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考试制 度 ;历史演变;特 点 中图分类号 :G 00 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1 20 ) 4O6 -3 0 86 7 (06 O - 60 O
中国考试制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对世界诸多国家都 有 着重大影响 。研究考试制度 ,梳理一个 清晰的考试历 史
在 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以其层层选拔任用人才而 形成制度 ,构成魏 、晋 、南 北朝 时 期 官僚 队伍 和士 族 阶
级,但这种主观性的选士制度缺乏人才的合理竞争和优胜 劣汰的竞争体制,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一种考试制度。
I )隋唐 以后 的科 举选 士制—— 考试 制度的完瞢 三
即授以官职。即使太学学生亦须经过考试,才予以官做。
第8 卷第 4期
中国古代考试 制度的历 史演 变及特点剖析
厉 志 红
( 河北 大学 教 育学 院 ,河北 保定 0 1 2 70 ) 0
摘 要: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汉代到晚清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形成 了一套完整的考试制度体
系。在我 国 日 渐成 为 “ 试社会 ” 的今 天,对考试 制度的历 史进行 考察 ,剖析其 特点 ,有 助 于完善 与发 考
思 是对 官员进 行考 核和 试用 。因此 ,可 以说 “ 中 国政 在
度的一个进步。但此时的考试还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检验
手段 。
( )魏 、晋、 南北 朝 时期 的 “ 晶 中正 选 士 制 ” 二 九
— —
治传统 上 , 考试和选举是有 同样 的用 意和同样 的功能 的”
。
考试制度 的缺 失
历史趣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发展演变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发展演变史
导语: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
生活常识分享。
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科举制度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 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 与政治几乎无缘。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 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 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由于 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 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以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 重问题,出身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 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 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 入仕途。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 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它 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
3、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简史
1954年颁布了向联邦政府雇员提供人寿保险福利的《联邦 雇员团体人寿保险法》 1958年,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公务员培训法》 1959年,颁布了想联邦政府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福利的《联 邦雇员健康福利法》; 1962年,颁布了《联邦薪酬改革法》; 1970年,颁布《联邦薪酬平衡法》;
2、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文官制度发展的历史表明,现 代意义的文官制度是资产阶级工业竞争
的产物,是议会政府制度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较为典型、较为
完备的一种用人制度。
美国政府雇员(公务员)制 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3、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简史
美国联邦公务人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联邦政府 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在其一份长 达300多页的文献《一种理念的传记:联邦公务员 历史》中,把自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至今的200多 年联邦政府公职制度发展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
选举与科举 中国考试制度史
选举与科举中国考试制度史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汉朝,但真正大规模的选拔制度则是在隋唐时期开展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和学者的考试制度,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的晚期。
科举制度以其公正、公平、精英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特色之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和学者,考试内容涵盖经义、史书、文学、算术、礼仪等多个领域。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达到了新的高峰,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和文学作品。
同时,科举制度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只会应试而不会实际应用,同时也导致了贿赂、舞弊等问题的出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的社会需求的出现,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逐渐被废除,被新的选举制度所代替。
选举制度是一种通过选举产生官员和代表的制度,它具有民主、公正的特点,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选举制度的实施,使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选举舞弊、利益集团等问题。
总之,选举与科举都是中国考试制度发展的重要历程,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它们的优缺点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 1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作者:鄢彬华黄俊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1期摘要: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
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古代考试制度选士制察举制科举制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起源——周代“选士制”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实行“选士”制度,这种选士有明确的要求,有简单的程序,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
在文化教育上,西周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
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西周社会这种状况造成了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教育。
西周的考核制度,在《学记》中有所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
[1](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兴起——汉代“察举制”两汉时代,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汉代的“察举制”,是一承先启后的任官制度,并奠定了后来科举取士的基础。
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①。
所谓“察举”,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汉代的“察举”,实开后世任官考试制度化的先河。
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到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34年,即元光元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当时就设计了众多的察举科目,其中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博士等。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鄢彬华黄俊摘要: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
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古代考试制度选士制察举制科举制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起源———周代“选士制”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实行“选士”制度,这种选士有明确的要求,有简单的程序,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
在文化教育上,西周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
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西周社会这种状况造成了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教育。
西周的考核制度,在《学记》中有所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
[1](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兴起———汉代“察举制”两汉时代,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汉代的“察举制”,是一承先启后的任官制度,并奠定了后来科举取士的基础。
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①。
所谓“察举”,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汉代的“察举”,实开后世任官考试制度化的先河。
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到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34年,即元光元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当时就设计了众多的察举科目,其中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博士等。
古代文化常识之三科举制度
古古代文化常识之三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中国考试发展史
中国考试发展史中国的考试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中国考试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古代科举制度:战国时期至汉朝初期:早期的考试主要以贵族子弟为主,注重礼乐、德行。
汉朝中期:实行乡试,选拔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立了进士科,选拔官吏。
2.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繁荣:宋朝:考试科目逐渐扩大,科举制度日益完备。
元朝:考试取士制度仍然延续,但受到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明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士人分为进士、举人、贡士等等。
清朝:继续沿袭明代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进士为最高等级。
3.科举制度的危机和终结:19世纪末: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问题,社会变革的需求逼迫改革。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正式结束。
4.新时期的考试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进行教育改革,试图建立现代教育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1977年:恢复高考,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高考“中断”时期。
21世纪:高考制度不断调整,各类考试制度逐渐建立,包括职业资格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5.当代考试制度的挑战:公平性问题:高考压力大,考生普遍感到竞争激烈,社会呼吁更公平的选拔制度。
应试教育:存在过多应试教育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
多元化选拔:越来越多的招生机构尝试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不仅看重成绩,还注重综合素质。
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多元化选拔方式,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
考试不仅是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的发展史
高考的发展史高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具有现代特色的高考始于20世纪初。
以下是高考的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 古代考试制度(公元前1046年-公元1905年)古代考试是用来选拔官员、选拔才能的制度,它存在于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且是显赫的社交地位象征。
唐代开始出现科举制度,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直到清朝被废止,这一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2.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194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们提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推动了现代高考的萌芽。
1923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平政府发布了全国学科考试制度,之后发展成为全国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49年-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改革的重建,高考制度也随之变革。
1952年,国家统一公布全国高校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范围,以此使各地学校的高考方式趋于统一。
到了1953年,国家首次如期组织全国高考,而70年代,高考改为单科考试,即政治考试,同时,也诞生了内容完全相同的考试和复试系统。
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高考改革进入新时期。
在此时期,中国社会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促进了高考制度的改革。
1985年,推出了“3+1模式”改革,1991年实行“7+3模式”,1999年又推出“3+2模式”。
2001年,中央决定清理不符合高考制度和标准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和地方政府设立的独立高等院校。
2004年,高考最后一次改革,由在高中考试中考查考生自身素养的科目改为在历史、自然与文化三个方面遴选已故文人及文化遗产的文字选材考试。
如今,高考仍然是中国教育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每年有数百万考生参加高考,高考的成绩决定着他们能否被顶尖大学录取。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高考制度仍将会有所变化和改革。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创立_流变及时代意义
这种武举不定期举行, 不像科举那样 每 年 经 济 、军 事 、社 会 、文 化 和 教 育 等 各 方 面 都 定 化 使 其 成 为 文 化 专 制 主 义 的 工 具 , 尤 其
定期举行。现存二十四史中的《新唐书》用 产生了 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这种选 拔 官 是 八 股 文 的 出 现 , 更 是 禁 锢 了 学 者 的 思 想
“ 顺 气 ”, 使 民“ 和 而 不 流 ”、“ 齐 而 不 乱 ”; 对 “君子”, 注重的不 是“乐心”而是“道志”, 是
修身养性。这进一步说明,“乐也者, 治人之 成 者 也 ”, 把 音 乐 的 功 用 仅 仅 归 结 为 “ 治 人”, 即对人的教化作用。
3.顺“ 天 理 ”灭“ 人 欲 ”。 这 里 的 天 理 即 指符合封建统治要求的理, 符合儒家审美 标准的理, 要灭的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其 他思想。运用音乐的教育功能, 以“乐”感化 人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使人在潜移默化 中接受儒家的仁义礼道, 从而成为君子。作
…………
lis hiyiye lis hiyiye
历
流、 官员的选拔, 中国古代社会在经历了禅让、
世官、察举、九品中正等制度后进入了科 举
有。这个时代实行的是选贤禅让 五年( 公元 595 年) ,“举秀 才 , 试 策 高 弟 。 ” 制, 被推选担任重任的人, 都是有 ( 《北史·杜铨传》) 到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
宋 朝
山
人东
绘理
制 的
工
科大
举学
考
试
图王 淑
霞
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下五千年!, 创 造 了
□
中 国 科 举 考
考》一文中就阐释此说。二是唐代 法制为原则, 君主根据血缘关系 的 亲 疏 远 说。何忠礼先生在《科举制起源辨 近, 分封诸侯、卿、大夫等职。这些诸侯、卿、 析》一文中断言此说。三是创立于 大夫等则或父死子继 , 或兄终弟及, 世 袭 其 汉代。徐连达、楼劲在《汉唐科举 职, 世受其禄。察举制是汉武帝使用的一种 异同论》中坚持此说。上述说法的 革新的用人制度。元光元年十一月, 汉武帝 谁 是 谁 非 , 只 能 以 现 存 文 献 的 记 “ 初 令 郡 国 举 孝 廉 各 一 人 ”( 《汉 书·武 帝 载 来 说 话 , 用 科 举 制 度 的 特 征 来 纪》) , 由此可见, 孝与廉分属两个科目。孝, 判断。为此, 十分有必要弄清科 主要是笃于礼义, 孝事父母; 而廉则主要是 举考试前的中国古代几种选官 品行清正。汉代除实行察举制外还同时采 制 度 的 情 况 。选 贤 禅 让 制 在 中 国 用征辟制。“征”是指皇帝下诏征聘,“辟”则
历史解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导语: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
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科举制度开始于历史哪个朝代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考试制度是沿袭了古代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新中国高考制度史研究综述
新中国高考制度史研究综述一、内容综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政府于195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65年,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实行“群众路线”,取消了原有的推荐制,改为统一招生考试。
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选拔模式。
高考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通过高考制度,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使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高考制度还具有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等多重功能。
高考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考试组织、考场管理、评卷录取等方面。
在管理层面,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考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管,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此外为了保证高考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强基计划”、“双一流建设”等方面旨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多元化的招生选拔方式,如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高考制度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升学压力较大等。
因此对于高考制度的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辩证的,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高考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高考制度应运而生,成为选拔人才、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考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的官制史上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在中国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各种方式,建立过各种官吏制度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均为血缘世袭关系,难以得其优秀人才,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老百姓的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汉朝的“察举”和“征辟”制替代了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位,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一个进步。
但仍是地方长官的意志和朝廷的意愿,人为因素很大。
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徇私舞弊,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出身底层的好人才还是不能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由政府选派有声望的官员到州、郡任大小中正,品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等第。
各州大中正,各郡中正官将其所管辖的地区的人才品德和家世定位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推荐给朝廷,任用官职。
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为所欲为,受贿私营的状况,到是选拔出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但是,中正官到后来却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
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品的唯一标准。
从而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之官场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考试制度史
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科举制度在隋朝(581年-618年)引入,唐朝(618年-907年)进一步发展。
它旨在基于个人能力而非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选取官员。
科举制度有三个层次的考试:县级、省级和国家级。
县级考试每年举行,对已年满21岁的所有人开放。
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
省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参加国家级考试。
国家级考试每三年在首都举行,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
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1644年-1911年)末期。
它在戊戌变法期间于1905年废除,但后来又被恢复。
然而,在清朝的新政策期间,它最终于1906年被彻底废除。
考试制度在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们提供了获得政府高级职位的机会。
它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
总之,中国的考试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人们基于能力提高社会地位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