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课程。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对高中阶段英语知识的梳理与巩固,重点强化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和听力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质,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在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熟练运用高中阶段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2)积累并运用丰富的词汇,达到高考要求的词汇量;(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准确理解作者观点;(4)提升写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类写作技巧,写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的文章;(5)提高听力水平,能理解日常英语对话、短文以及新闻报道等;(6)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5)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高人文素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1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 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五.拓展提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 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B 只适于乙C 只适于甲和丙D 甲、乙、丙都适用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二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三轮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__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具体措施1、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
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
教师要多作题,多参考资料。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2、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
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
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
考后及时巩固。
3、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
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4、二轮专题复习时间3月13日至4月30日,共分12个专题。
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
三轮复习时间5月1日至30日,这段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全面巩固,综合训练,深化知识,加强学生应考能力。
四轮复习5月30日至6月3日,进入考前知识再现阶段。
主要是回归基础和课本,教师答疑解惑,增强应考信心。
5、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6、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
高三一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确定学生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类:重点复习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诗词等;2. 数理类:重点复习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3. 英语类:重点复习阅读理解、写作、听力等;4. 历史类:重点复习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
三、教学步骤1. 分析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确定每天的复习内容和进度安排;2. 整理复习资料:收集、整理各学科的复习资料,包括教材、习题、参考书等,提供给学生参考和使用;3. 确定重点知识点:通过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和学科知识点的权重,确定每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并给予学生重点强化训练;4. 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根据每天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在家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复习效率;5. 组织集体复习活动:每周组织学科组织集体复习活动,利用小组讨论、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6. 设置模拟考试:按照高考时间和形式,设置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节奏和形式,并评估学生的复习情况和能力;7. 及时纠正差错:根据每次模拟考试和学生的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差错,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2.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3. 互动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综合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 引导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3. 考试评价:根据模拟考试和复习阶段的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一轮复习《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
例 1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以 下各 组 织 切 片 , 到某 一 切 片 中细 胞 . 在 看
减 数 分 裂 出减 数 分 裂 的 问题 驱 动 概 念 分析 概 念 中要 点 概念 并 找 出其
要点、 例 1 做
的染色体数 目, 的是该组织体细胞 的二倍 , 有 有的是正常细胞 的一 半, 但不可能出现该情况 的切片是 : ( )
从 而 主动获 取
知识
由于本届学生是高二开生物课 ,为了迎接 高中水平测试一年
中就学 习了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 , 学得匆忙 , 对细胞分裂 、 传的 遗 基本规律等内容虽有大致 了解 , 但学得不深不透。 以本节复 习至 所
关重要。
各 个 时期 染 色 体 ( 都有哪些行为 1() )2
世 界观 。 三 、 学 重 点 和 难点 教 1 学重 点 . 教
练结合 裂 比较
提 出 问题
区分 ?
l 、 减Ⅱ分裂图形。 做练 习加深理 结 对 比 总
。
:如 何 解 做 倒 4 ( ) 出规律 2
得
() 1减数分裂过程。( )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2教学难点 . () 1减数分裂各期特征。( ) 2 有丝分裂 、 I减 I分裂 图形 的 减 、 1
减 轻教 学工 作
() 1运用 电脑动画模拟减数分裂和有丝分 裂染 色体行为变化 。
与减数分 裂动 态 做题例 4( ) 提 高课 堂 效 1 量
区分表格。 益 () 2 运用表格 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 区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问题 驱 动 减 数 分 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同物质的规 律性 , . 认 树立辨证唯物 主义 与 有 丝 分 . 现有 丝 2呈 、 思考讨论总结 减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
XX省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XX省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转变情况,掌握合力的转变范围。
能力目标1.能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学建议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教法建议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但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加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关于?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二.新课引入: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指明:(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利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身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三.课堂小结探究活动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题目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XX省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2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2)理解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转变之间的关系;(3)能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4)能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传统意象的寓意。
能力目标:1.教会学生掌握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鉴赏的方法。
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
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民族语言的结晶。
我们先看“语文1”第一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一段话“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这说明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把握诗歌的情感是学习诗歌单元的重点。
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
二、引入主体内容(一)诗歌意象的内涵(给学生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景象,形象。
对于这种蕴含着深厚文化或诗人感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意象”,即意中之象。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有了“人”“花”“月”“鸟”“涧”等意象的组合,才有了静谧恬然的意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有了“月”和“江”的意象组合,于是就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宇宙畅想。
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概括常见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1、含蓄性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
以物喻人香草——君子恶禽——小人。
以物寄情杨柳——惜别圆月——思乡落花——伤春浮云——漂泊流水——惜时古迹——怀旧黄叶——悲秋莲花——高洁红豆——相思丁香——哀愁红药——悲苦羌笛——凄切芳草——离恨以物指事舟楫——引荐长亭——送别2、特定性在不同的诗句中,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1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集体备课组教研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针对上学年教与学的不足,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年级部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考点突破第一轮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扎实打好基础,积极备考。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续规范学生的学习语文行为,促进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语文。
2.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基础练习,改进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三、教学工作(1)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1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讲成语第2周:辨析并修改病句第3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4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5周:阅读评价中外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第6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第7、8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第9周:筛选文言文信息第10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11周:半期考试,分析总结第12周:翻译文言句子及文言语段断句第13周:鉴赏诗歌形象第14周:鉴赏诗歌语言第15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16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第17周: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18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19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20周:阅读鉴赏中外散文第21周:阅读评价中外传记第22、23周:作文专题训练及期终考试以上时间安排并非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作适当调整。
高三语文一轮教学计划(通用6篇)
高三语文一轮教学计划(通用6篇)高三语文一轮教学计划(通用6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教学计划(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语文一轮教学计划1高考语文主要测试五个方面的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
高考语文考试内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方面。
一、二轮复习计划1、指导思想:紧扣“考纲”,研究考题,把握方向,讲练结合,培养能力。
2、操作方法:采用切大块分小块复习的方法。
语言知识及运用:对这部分知识的讲授要本着简明、实用、高效的原则,要结合实例讲解。
耍根据“考纲”内容要求,将每点内容分解为若干测试点,将每个测试点配上5个左右的题目,强化训练,直到过关为止。
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本,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理解。
复习本部分内容,重点是选好例题与习题,最好是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题与练习题,紧扣“考纲”考点要求,讲练悟结合。
讲,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出规律;练,耍练出能力,练出信心,练出水平;悟,即让学生在自己练、教师讲的基础上,结合考点内容要求及例题,及时消化总结,真正转化为自已的能力。
3、复习要求: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要特别加强应用能力、理解能力等训练。
阅读理解部分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为难发愁思想。
写作部分要加强规范化训练,重视语言训练,追求个性。
二、今年语文复习应考可注意这么几点(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基本不等式一、教学背景分析1.高考考纲要求:①理解基本不等式及成立条件②能应用基本不等式判断大小和求最值③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掌握基本不等式并能理解等号成立的条件及几何意义(2)通过基本不等式的复习,能灵活比较大小、求有关最值等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体会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体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解题策略的构建过程(3)能体会例题的变式改变过程,达到灵活应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变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2)通过解题后的反思,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反思的习惯(3)通过高考试题与教材例题对比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基础,勿好高骛远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应用基本不等式进行判断和计算。
2.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应用。
四、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探索发现为主导,讲解练习为主线,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综合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0)a x b y a b x y 、已知=(,1),=(,-1)且⊥> 的最小值为__ 的最小值为__ 2y 的最小值为__ 的最小值为___ 12129,23,______.e e e y e 例3(月基础测试卷已知两单位向量的夹角为的取值范围是+=六、课后备注本堂课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关于“基本不等式”的一节复习课。
通过递进式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掌握能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
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5篇
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11、文化的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高三第一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和巩固高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了解高考考纲的要求,掌握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考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数学复习:(1)课程重点回顾: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等。
(2)解题技巧讲解:快速逼近法、巧用函数性质、逆向思维等。
(3)例题演练: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模拟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并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2.物理复习:(1)重点知识复习:电磁感应、电路、光学、力学等。
(2)实验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题型练习和解析:针对各个考点设置题目,进行练习和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思路和解题方法。
(4)名师讲解:邀请物理学科的知名老师进行讲解和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化学复习:(1)知识总结和巩固: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平衡、化学能等。
(2)题目分析和解题技巧:针对高考常考题型,分析解题技巧和思路。
(3)实验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实验操作和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知识拓展:扩展学生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实践中的应用。
4.英语复习:(1)语法和词汇总结:复习英语语法和常见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理解。
(2)阅读理解训练:针对高考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要求,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3)听力训练:提供高质量的听力材料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应试能力。
(4)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作文训练和改进。
5.政治复习:(1)政治基础知识复习:复习政治基本概念、制度和理论。
(2)政治实践训练: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能力。
(3)题型训练和解析:针对高考政治题型进行练习和解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复习知识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气环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大气环境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是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是研究大气运动相关知识及天气、气候知识的基础内容。
如果学生不能将其知识真正的理解肯掌握,会对今后的研究产出不利影响。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力求通过研究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而解释生活中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山谷风形成,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大气运动奠定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
进而在试题给出一地热力环流状况时,能够判断该地的气压、气温高低状况,海陆、山谷和城郊的分布状况;能够推知该环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海陆风、山谷风图,培养绘图能力;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和典型实例的成因的分析、描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研究、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重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因果关系的真确理解。
2.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等压面的弯曲情况。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产生错误。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一的研究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到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不清。
虽说提起来并不陌生,但是让他们具体分析问题,就表达的不是很到位。
拟利用多媒体举行知识梳理、讲解,加深学生对这局部知识的理解,能够解决试题中、糊口中的一些问题。
五、教学方法启发法、图示分析法、绘图法、讨论对比法。
6、讲授进程讲授流程教师活动学糊口动设想意图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感触所学知识与实际糊口联系密切了解所学知识在高中天文研究中的重要性,再次激发学生研究本节知识的求知许多同学都去过海滨城市,在那里感觉空气是比较潮湿的,但白天和夜晚是有区别的,白天空气潮湿,夜晚比较干爽?另外,我们家观看图片,引里为什么将冷空调、暖气安装在房屋的不同部起回顾、思考位?这些都与我们今天复的热力环流知识有关。
《铁及其化合物》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课程篇一、指导思想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力争通过化学学科思维、学科观念以及学科方法等的培养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植根于头脑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复习内容主要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中金属铁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梳理。
学生对于金属铁、铁的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整体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还没有形成,更不能从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去认识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铁及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思维模型;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感受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发现小药片中的大智慧,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过程引言:请大家通过观看图片介绍再来认识一下我们熟悉的金属铁(背景音乐)。
展示:近几年“铁”定出现的高考考题(非选择题)题目目录。
情景创设:“神明颜料———制作彩霞的指定颜料”,了解氧化铁的多彩用途。
【任务1】铁与氧气反应情况:铁→四氧化三铁;铁→氧化铁(吸氧腐蚀);铁→氧化亚铁(氧气顶吹转炉里过量高温铁水与纯氧反应生成氧化亚铁)。
展示:铁与铁的氧化物关系图问题:思考并找出哪些条件对反应产物的不同产生了影响?【任务2】铁与硫酸、硝酸反应情况展示:铁与Fe2+、Fe3+关系图: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铁与稀硝酸、铁与浓硝酸等。
设计意图:巩固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并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初步认识并构建了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物质转化观;逐步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思维模型。
过渡:从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中,能否再找出条件对其有一定影响的其他反应呢?【任务3】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反应的研究1.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铁与铁的氢氧化物关系[例题1]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2.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思考:(1)FeCl3水解时若“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并持续加热”,将生成什么?为什么?(2)配置FeCl3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盐酸?3.Fe3+水解生成聚合硫酸铁[例题2]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Fe2(OH)n(SO4)3-0.5n]m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高三一轮复习课第2课集合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课第一课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教材分析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正确理解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检点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三、教学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俩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集合相关的概念与符号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基础知识自查1、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关系,符号是:______________(3)集合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集合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_____或_____(2)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_____或_____(3)等集:A B ⊆且B A ⊆⇔_____3、集合间的运算及性质(1)并集:符号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2)交集: 符号语言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3)补集: 符号语言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4、集合的运算性质并集的性质:(1) A ∪A= ;(2)A ∪∅= ;(3)A ∪B=交集性质: (1) A ∩A= ;例1 是(. 考点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例2、(2010高考浙江卷)设{}4<=x x P ,{}42<=x x Q 则 A Q P ⊆ B P Q ⊆ C ⊆P ∁Q R D ⊆Q ∁P R分析:判断集合间的关系常转化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对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要抓住元素的属性,可列举出来或借助数轴、韦恩图或函数图像等手段解决。
高三一轮教学计划
高三一轮教学计划高三一轮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一轮教学计划(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一轮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使复习备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素质提高,应考自如,做到:(1)帮助学生构建并形成知识和能力网络体系;(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一)学情分析1、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快、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学生的迁移能力缺乏,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解题的规范性较差,学生还没有建立规范解题意识,或者说平时的要求松了点。
4、对实验重视程度不高,基本技能过关率不高,实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5、女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严重。
遇到计算题不认真分析、不结合平常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题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错选,实验题在没有搞清原理的情况下去解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因而我们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探求物理规律,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二)教情分析我校高三物理复习教师做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
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查补知识缺漏的能力。
复习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法,并初步构建了单元结构复习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单元梳理辨析运用深化在导入复习课内容后,通过梳理建立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运用,进而达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单元结构复习的重要环节,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的再加工,而通过运用和深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高中地理_高三一轮复习课: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考纲】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知识梳理理解锋面、气压系统的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锋面系统及其天气变化”和“气旋、反气旋系统及其天气变化”典型例题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知识整合的能力。
2.通过设置“能力提升—锋面气旋”,引导学生理解该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和青岛市的天气现象理解常见天气系统静态和动态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生活即地理的理念。
师生活动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判读教师:这是近期某一天的天气形势图,具体哪一天先卖个关子,稍后揭晓答案。
请同学们观察该天气形势图,结合课前预习讨论图中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学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点出台风这一特殊的气旋系统。
学生讲解绘制的锋面示意图,其他小组总结锋面的判断方法:合作探究一:【小结】锋面的判断方法·符号及锋面坡度(冷锋坡陡、暖锋坡缓)·看降水区的位置(均在冷气团一侧,锋后冷锋锋前暖锋)·冷气团运动方向(与暖气团同向冷锋,冷气团回转暖锋)教师:在图中标注出青岛的位置,请同学们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此时青岛的天气特点及原因?2.几天之前青岛的天气特点及原因?学生:此时青岛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几天前青岛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青岛经历了一场冷锋过境。
教师:现在揭晓答案,这幅图是10月8日的天气形势图,下面大家快速把镜头切换到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回想一下,天气如何?假期7天的天气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降温。
假期出现阴雨、降温天气。
教师:国庆假期恰好经历了冷锋过境,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也是锋面判读的另一方法。
【小结】·天气变化(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
教师:冷锋的形成是冷气团势力较强,冷气团推着暖气团走;而暖锋的形成则恰好相反,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准静止锋教师:请同学们以昆明准静止锋为例讨论中国四大准静止锋的成因是否相同?解释为什么贵阳“冬无三日晴”?学生:准静止锋的成因: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江淮准静止锋)、冷气团受地形的阻挡(昆明、天山、华南准静止锋)。
高三体育一轮复习教案(篮球)
高三体育一轮复习教案(篮球)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 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和战术;-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 篮球场地- 篮球- 训练服装和鞋子- 教学投影仪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篮球基本技能训练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篮球的基本技能,并进行示范。
3.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基本技能练,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
4.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训练,纠正他们的动作错误并提供反馈。
第二课时:篮球比赛规则和战术1. 教师向学生介绍篮球比赛的规则和基本战术,并进行详细解释。
2. 学生进行比赛规则和战术的模拟训练,分为两队对抗。
3.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规则和战术。
第三课时:篮球比赛实战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比赛实战训练,每组轮流进行比赛。
2. 教师扮演裁判角色,确保比赛公平,并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
3. 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之前学到的技能、规则和战术,进行实战训练。
四、教学评价- 学生的基本技能运用情况;- 学生对篮球比赛规则和战术的理解;-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程度。
五、教后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对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比赛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参与,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训练和比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关注学生个别技术差距的弥补,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同时,课程内容和步骤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理论水平。
六、延伸拓展对于篮球爱好者,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篮球教学资源和比赛视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篮球,并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动力学”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动力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理解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热力环流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 认识热力环流动力学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
- 高中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理想气体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模型。
- 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关键参数。
- 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应用案例和实践技巧。
3. 教学方法
- 授课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实际应用。
- 利用示例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和模拟技巧。
- 开展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介绍热力环流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 第二课时:讲解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模型。
- 第三课时:引入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参数。
- 第四课时:介绍热力环流动力学的应用案例和实践技巧。
- 第五课时:开展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
- 设计课堂实时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其合作能力和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 定期进行作业和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对热力环流动力学的掌
握情况。
以上为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动力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安排。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热力环流动力学的
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5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带来的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案1高考是以考查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的。
高考英语试题基本上是一套能力测试题。
目前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
高考复习首先要明确复习目的,理清思路。
高三复习的过程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串讲课文的方法进行复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复习目的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运用能力只-串讲课文是培养不出来的,特别是阅读能力。
因此,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兼顾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
针对高考英语侧重考察考生的语言和理解能力的显著特点,如何制定出一套较好的科学的英语复习方案,在最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尽量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成了大家甚为关注的问题,也常常是大家话题讨论的焦点。
本文主要谈谈在关于第一轮系统复习中我们的一些做法及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构建知识网络,落实双基——提高能力的保证既然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便于运用和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呢?这就是网络化的知识,这才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
如果学生的知识能形成网络,那么他们一定对所学的教材进行了层层挖掘,这必然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他们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累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
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复习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依据
(一)教学内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明确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的要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学生分析: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预习习惯基本养成能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希望在课堂上更多的展示自己,适合开展讨论和辩论活动。
近些年来,媒体曝光的社会生活中价值冲突的事例越来越多,如何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社会各界热议,关注度高。
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愿意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
另外,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考纲考点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4.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二)课程标准
4.12剖析生活实例,表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4.1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等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二)难点:1.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法
1.第一阶段—课前:预习自学,收集疑惑
2.第二阶段—课堂:(1)诠释目标
(2)预习纠错
(3)探究讨论
(4)展示点评
(5)当堂检测
(6)总结反刍
3.第三阶段—课后:学后反思,训练应用
(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体验,利用多媒体展示价值冲突与不同群体对改革措施的不同态度等图片、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开展讨论、展示、辩论、点评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学会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学法指导
1、联系社会生活中价值冲突的事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深刻领会知识。
2、训练法。
活用高考试题,挖掘高考真题的价值,落实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把握高考命题特点和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1.本课从社会热点事件入手,精心选择汕头高三学生扶秋老人反被讹、高考异地改革方案难产、司机停车等警察抓贼让众人苦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大量当前媒体上的信息,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复习课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创设多种价值冲突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展示、辩论、点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展示和辩论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目标达成度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高三一轮复习课立足考纲和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和时事,回顾高考命题,重视学法指导,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了高三复习课实效。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案
预习案
【考纲考点】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4.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
4.12剖析生活实例,表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4.1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等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教学难点】1.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构建知识体系。
我的疑惑:
探究案
合作探究一:异地高考高考方案为何难产?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
10月18日,一群请求放开异地高考的非户籍考生家长和京籍年轻人在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发生了对峙。
这是一场潜藏已久的交锋——京籍网民们时常在网上汇聚,痛斥外地人涌入给北京造成的道路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公交拥挤、医院爆满等问题。
沪粤两地,也发生过类似的交锋。
思考:1.影响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异地高考政策分歧是什么?
3. 你认为异地高考改革政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你的哲学依据呢?
合作探究二:广州一辆公交车在行驶中有乘客报称丢失了手机,为了防止小偷逃走,司机马上关门停车等待警方的到来。
但当时是上班高峰期,其余乘客对此很不满,甚至指责司机“凭啥限制自由”。
至于司机应不应该这么做,更引起了争论。
思考:你认为司机的做法对吗?当个人利益个他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又应该怎么做呢???
合作探究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高考回顾:
1.(2011·江苏)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2013·新课标全国卷ll)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
”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
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
”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3·福建)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
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
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课堂检测:
1.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状况,陕西部分政协委员强烈呼吁:“不能再让应试教育累坏孩子!”,作出这种价值判断()
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反映出局部利益与人民整体利益
的根本冲突③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得其大者可以兼小”这就需要我们①正确处理号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唐代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渔家生活的闲情逸致,而明代孙承宗的“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则写出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困苦。
这说明()
A.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C.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
D.价值选择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
4. “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
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是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
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们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法律和道德义务。
“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5.针对目前许多“红色经典”一再被恶搞丑化的现象,不少专家和教育者忧虑地指出,“红色经典”不容歪曲。
目前“恶搞”正在洞穿文化底线,对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⑴为什么说“红色经典”不容歪曲?
⑵简要说明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是什么。
我的收获:
训练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