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通用4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1】篇〗杨氏之子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读书贵在生疑,引疑为学,学而生疑,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教学设计,从题目引疑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以发现的眼光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使教学做到了以学定教。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制作教学课件。
3.搜集《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学生准备:阅读《世说新语》,搜集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题引疑1.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那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板书课题)2.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氏之子当时多大年龄?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故事中。
设计意图:开始就引导学生针对课题、主要内容或目标进行质疑,以疑带学,以疑引学,以疑问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尝试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教师强调:“诣”读yì,不读zhǐ;“梁”下边是“木”,不是“米”。
3.教师播放朗读动漫,范读课文。
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4.课件出示课文断句,学生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4篇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创设情景法;感情颂读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课时1课时板书10杨氏之子杨修杨梅透彻聪惠?未闻委婉应声敏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那我再问,你们能把话说好吗?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什么样的语言才受人欢迎呢?自读第47页第一自然段,寻找答案。
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将走进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学生说)板题:杨氏之子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了解作者、出处2、简介文言文。
3、理解“诣”、“聪惠”3、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师范读(3)指名读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同桌讨论。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7、表演背诵三、理解语言的妙处1、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具体表现能看出来?(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再读课文,背。
3、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四、拓展阅读鼓励阅读《世说新语》五、作业将短文变成小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反思《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初次学习古文,学生普遍感到很新鲜。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5篇1、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遥远,读起来有困难是正常的。
不过不要着急,老师有个小妙招介绍给大家。
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课文纸,读课文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文,课文里有两个小老师,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读通、读懂课文。
你找到他们了吗?一个是括号里的拼音,一个是课文下边的注释。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借助注释把句子读通,开始吧!(生自由朗读课文)2、一读就能明白,课文讲述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师:抓住了这两个人物,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
毕竟是古奥难懂的文言文,你们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要提醒大家注意?(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多音字,那我要考考你们,知道为什么读“wèi”吗?谁知道?你来说。
有些语言,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
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的?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课文里根本就没出现,这是我们联系上下文自己补充出来的,其实是把他们给省略了,这就是文言文跟我们现代文表达不一样的地方,它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
师:“为”在这里表示的是“给,替”的意思,所以我们根据它的意思确定它的读音wei,理解了这句话再读就不难了,谁来读?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们读准了吗?是“应yìng”声答曰,知道为什么读yìng吗?怎么样回答,就是刚问完问题就能马上回答,这就叫——应声答曰。
这就是根据它的意思来辨析它的读音,一起再来读这句话。
)3、只读准发音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停顿。
文言文之美,也全在停顿。
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还要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停顿。
这句话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补充:家禽在现代汉语中指我们家中的人工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等,而在古代,单字成词,是“鸟”的意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 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杨氏之子机智体现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杨氏之子机智体现在哪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杨氏之子故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小古文?(预设:《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同学们的课文积累很丰富。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小古文的大概意思吗?嗯,说的真好,抓住了重点。
今天,我们依旧来学一篇新的古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齐读。
2.板书课题,你知道“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吗?嗯,没错,就是姓杨人家的孩子。
“之”是“的”的意思。
你学过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还记得吗?(预设: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结合注释)同学们都有一套好办法,那这古文一定难不倒大家。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诣”的读音,“禽”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
1. 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惠”“诣”“设”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三句:1)引导学生理解“甚”“乃”等词的意思。
2)为谁设果?杨氏之子设果,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预设:为孔君平设果,这孩子非常懂待客之道)3)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五()的同学们,大家好。
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来自()小学。
你们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搞得那是有声有色,远近闻名。
而五()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在下早就如雷贯耳了。
现在咱们就来练上一练,怎么样?1、师:知之为知之……非淡泊……非宁静……书犹药也……老吾老……幼吾幼……2、师:像这样的语言,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积累,对吧。
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预设: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温故而知新。
小结:真是名不虚传啊!相信大家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精彩,是吧!上课教学流程预设: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
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
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3.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精选10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机智,有礼貌。
课前出示:(生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导课1、从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第三单元单元导读,读一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讲了什么?(师: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的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所以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这单元应从哪方面入手呢?(师:读懂每篇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在生活和学习中加以运用)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杨氏之子(板书)。
这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这里的杨是人的姓,“之”是助词,相当于“的”,“子”古代专指儿子。
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
(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比如嫁给了姓张的人就叫张氏,嫁给姓李的人就叫李氏)2、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和平时学的课文感觉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1、很短小,只有55个字。
2、难理解,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师:a、同学们好;b、同学们真可爱;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会语言的精妙。
接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
注意指导为、应的读音,注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
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我们来交流。
2、生读书自学。
交流。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孩子们,来咱们先进行一个听记练习,听好了,看谁听得准,记得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论语》。
2、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上课。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
板书:杨氏之子(齐读)这篇文言文选自哪里?板书《世说新语》。
师:《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一)朗读展示1、昨天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来展示自学成果。
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展示。
请先在三人小组内交流!师:注意,如果发现伙伴有字音读不准的,断句不好的地方,你们可以帮帮他,也可以讨论一下谁读得正确。
2、请看这两个多音字谁读读?为设果儿应声答曰3、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4、出示课文,指名读。
5、看着大屏幕上的标记,读好断句。
重点指导:a刚才我听出大家两个句子没有读好。
这一句应该这样读?谁来试试?b我刚才听你读时,你故意在“家”后面停顿了一下。
有的是把“家禽”连起来读?c既然大家读通顺了,我出两个句子考考大家。
按照这些停顿符号读是不是更有节奏感了。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精选12篇)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精选12篇)《杨氏之子》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理解“惠”、“曰”、“禽”三个生字;2、通过对比学生与教师读的不同处,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读通课文,理解意思;3、立足“未闻”、“应声答曰”的品味体悟,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4、在迁移运用中感悟古文之韵之味,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教学板块板块一:释题导入,迁移运用板块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学习生字,理解意思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板块三:探究停顿,读通课文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课文预设点一:孔君平诣其父引导学生明白“孔君平”是人名预设点二:孔指以示儿曰引导学生理解“孔”就是指“孔君平”预设点三: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从“孔雀”不是“家禽”这对矛盾中明白停顿3、再读课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板块四: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预设点一: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此是君家果——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水果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
预设点二: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1、感悟对答之巧,一叹“聪惠”引导学生理解杨氏子对答妙在以对方的姓做文章,能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身。
2、品读“未闻”之妙,二叹“聪惠”读出“未闻”隐含的礼貌与委婉,感悟言外之意。
3、感悟反应之快,三叹“聪惠”理解“应声答曰”,体会杨氏子反应敏捷。
板块五:美读古文,迁移改文,熟读成诵1、美读全文,读出韵味2、迁移改文,熟读成诵《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篇2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美的语言。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杨氏之子》优秀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杨氏之子》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篇1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
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3.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难读,难懂,精炼等)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
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
相机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
5、再指名读。
齐读。
(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古代笑话,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文章通过讲述杨氏之子孔君平与杨氏的对话,展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本课内容具有生动、幽默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代笑话的韵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古代笑话这类题材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笑话的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文言文,并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笑话的魅力,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古代笑话的幽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古代笑话的魅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方便学生跟读、模仿。
3.相关资料:搜集一些古代笑话,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笑话,故事中的人物非常聪明,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随后,教师逐句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故事,讲述了梁国杨家的儿子孔君平聪明机智,善于应对的故事。
课文以简洁的文言文表述,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本文通过讲述杨氏之子应对孔君平的三个问题,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谦逊有礼的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品质、学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于文言文的句式、词汇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学生应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谦逊有礼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杨氏之子的品质;学会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谦逊有礼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杨氏之子的品质;学会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技巧。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体会杨氏之子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文言文翻译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品质叫做聪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杨氏之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两个生字,会写“梁、诣、禽”三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回忆旧文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我听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了《自相矛盾》。
谁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2、揭示新课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来,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3、理解课题氏,姓氏。
之,的。
完整意思为姓杨人家的孩子。
4、了解出处《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义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是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
二、走近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预设:(1)夫子与孔君平的混淆。
夫子是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君平。
(2)杨父的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杨父有没有在场。
(3)__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出了杨家孩子。
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孩子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3、再读课文(1)自由朗读,试着将停顿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请同学分享停顿的理由,大家一起讨论是否恰当。
(3)纠正朗读,在文中划出正确的朗读停顿线。
(4)教师范读,尤其注意孔君平与杨氏儿的两句对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节奏。
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2. 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主题:口吐莲花。
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聪惠”两个字来感悟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内引外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面文言文。
教学设计紧扣单元主题“口吐莲花”,沟通课堂内外,拓展文本资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知、理解、品味、揣摩、想象、诵读,使学生与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文本展开对话,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领略文言文的节奏韵律美和杨氏子巧妙机智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1导入速读速记:1.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里特(古希腊)2.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玉外纳(古罗马)3. 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
——席勒(德)师小结:希望在今天的课上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天空,展开语言的翅膀腾飞。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课一开始,教师要补充读关于单元主题的资源。
这一环节,开启了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之路,也为后面让学生评价杨氏子,与杨氏子“对话”准备好了素材,为学生学以致用做好铺垫。
2初读文本,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美1. 指名读,请同学点评,师提示。
2. 师范读,生倾听并划分节奏。
3. 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读。
4. 出示隶书繁体写在竹简上的没有标点的原文。
(配乐:古筝)5. 指名读,师点拨。
生评价,自己在下面试一试,齐读。
6. 出示课件:句读(jù dò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提示学生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阅读由于时空的巨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和疏离。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直面文言文的节奏美和语言魅力,教师让学生由浅而难层层走进原汁原味的文本。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1.读老师准备好的统编教材中以前学过的文言文。
2.让学生说一说:今天诵读的内容有什么特点?(文言文)3.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题解题1.导人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解题。
课题是什么意思呢?(“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子”是指儿子,“之”的意思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3.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
学着课题的样子给同桌介绍一下自己。
二、初读,读通读顺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
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课文,指名读。
相机评价指导,指导“禽”的读音和书写。
3.重点指导朗读文中的两个多音字:“为(wèi)设果”“儿应(yìng)声答曰”。
3、指名朗读课文。
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①出示句子,指导方法: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后面停顿。
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
指导读好停顿。
②指导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禽”的古今异义。
③指导朗读“此是君家果”。
④出示课文停顿,学生练读。
5.指名读,评价。
6.挑战读:竖版文言文《杨氏之子》。
三、思读,理解意思1.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案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案5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课题: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依据解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觉、积存、运用奇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依据解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想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意图导入(8)分钟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相互沟通: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沟通古文:(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4)假如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导、培育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冲突》。
)5.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宝。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重点: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八单元的学习。
正如单元提示所说,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杨氏之子》,一起来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吧。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刘义庆撰写,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二、解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的题目。
“氏”在古时候是家族的意思。
“杨氏”就是杨家。
“之”是的的意思。
连起来看“杨氏之子”就是指杨家的孩子。
(师)同学们也可以想一想。
假如生活在古代,你可以怎么称呼自己呢?(预设)有同学说,我姓冯,在古代我就是冯氏之子。
有同学说,我是女生,在古代我就是闫氏之女。
三、初读课文。
1、了解了题目的意思。
围绕《杨氏之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由朗读)(一读)2、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小声的再读一遍。
感受词语之间的停顿。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二读)3、同学们读的真认真。
我们注意到课文结尾处“家/禽”两个字读的时候也有停顿。
想一想这和我们现在意义的家禽意思一样吗?(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到位,文中的家禽同我们现在意义的家禽,意思有所不同。
现在意义的家禽指人类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
而在文中,家和禽两个字独立表达意思,表示是家里养的鸟。
所以要有明显的停顿。
4、同学们根据停顿再来读一读全文吧。
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顺。
(三读)四、理解文意。
1、这篇课文虽然很短。
但是有些句子确实难读。
我们先一起来看这句话。
“孔君平诣其父”同学们知道句子中的“诣”是什么意思吗?(生思考回答)(师)有的同学答对了,是拜访的意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
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
全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先贤,感受言语智慧。
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争取当堂背诵。
2. 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古文,欣赏文言语句的表达艺术。
3. 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4.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释题活读,感受文言趣味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古时候一位孩子,他就是——读题“杨氏之子”,齐读课题。
杨氏之子的“之”是什么意思?那么杨氏之子就是指谁家的孩子?2.学以致用,你们能这样称呼自己吗?你们会这样介绍同学、老师和家人吗?【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有距离的,不是很熟悉文言的表述的。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文言特点,理解课题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读准节奏,体味文言味道学生自渎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文中的两个多音字(1)“为设果”的“为”读第四声为谁准备水果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
(2)“儿应声答曰”的“应”读第四声3.读好文言文,还得读准节奏,刚刚听大家读的时候,发现这两句话读得不准确。
怎么读?(1)孔指以示儿曰(谁指着什么给谁看?读正确节奏)孔/指以示儿/曰(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家禽”为家里的鸟,从而读懂节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放入文中同桌之间互读,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一、教学背景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能够进行基础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本节课将侧重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杨氏之子》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杨氏之子》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能够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主题和情节的理解; 2. 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 1. 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图片素材;2.板书内容:关键词、重点句子、学生互动环节设计;3.教学辅助材料:生词卡片、思维导图、学生作业布置。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有听说过《杨氏之子》吗?这个标题让你们想到什么?”第二步:阅读理解1.教师小组读段落,学生跟读;2.学生个人或小组阅读,理解文章内容;3.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人物性格等要素。
第三步:讨论互动1.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展开讨论,鼓励各种不同观点。
第四步:练习与拓展1.针对生词或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记忆;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文章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反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2.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并布置相关任务。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参与讨论的积极性;2.作业评价:对学生写作练习的评分和指导。
七、课堂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2.设计相关的手工或绘画活动,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通用4篇)第一篇:《杨氏之子》名师公开课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了解义庆的《世说新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
2.检查读通情况(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
)(3)反复熟读[设计意思:这是小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读正确是学习的重点。
]三、理解文意。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其父:他的父亲。
其,他。
(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
设,摆设,摆出。
(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
以,来,以便。
(4)此是君家果。
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5)未闻:没有听说。
未,没有;闻,听。
(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
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
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四、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
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
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对白,试着演一演。
[本次任务布置后,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并且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相配合,也可结合语文课、语文活动积极创造展示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第二篇:《杨氏之子》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杨氏之子》,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认真聆听:师: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
师: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师: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师:同学们,听懂了这个故事吗?师:没错,罗斯福就是如此巧妙的回绝了朋友的要求。
师:这,让你想起谁来了呢?师:没错,就是我们昨天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杨氏之子。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杨氏之子》二、初读字词师:首先,老师要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于上节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一起看PPT,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生字词整理到了PPT 上,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的站起来,为大家进行示范朗读。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
师:她读完了,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师: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师:那具体朗读的内容有问题吗?师:嗯,我听到有同学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那这个字我们应该读为——诣。
师:来,你再来读一遍。
这回记住了吗?非常好,请坐。
师:同学们,那这个“诣”是什么意思啊?师:没错,就是“拜见”。
师:除此之外啊,本文中还有一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老师要再给大家强调一次,对,就是这个“禽”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师:你的手都快举到天花板上去了,快站起来吧。
师:嗯,这个记忆方法可真实用,没错。
“禽”就是一个“人”加一个“离”,在写上面的部首“人”时,我们要写的大一些,盖住下面的离,这样啊,才会写出一个美观的“禽”。
出处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初步理清了文义,同时,对杨氏之子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师:那《杨氏之子》这篇文章,你们还记得出自哪里吗?师:没错,就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性格师:那作者是怎么形容杨氏之子的?师:没错,就是“甚聪慧”。
师:这个“甚”字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记得吗?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就你吧。
师:嗯,他说是“非常”的意思,那连起来解释就是?没错,就是说杨家的儿子非常的聪明。
师:一个九岁的黄口小儿,作者却给予他如此大的赞誉,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小学合作讨论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杨氏之子的“聪慧”体现在哪里?师:好,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师:嗯,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已经自觉的坐好。
你们找到了什么呢?师:哦,你们说杨氏之子的聪慧体现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中。
师:那你说说,未是什么意思?嗯,没有,那闻呢?师:是用鼻子闻?这好像就翻译不通顺了。
师:闻啊,其实是个古今异义字,在现代指用鼻子闻,古代则是指听闻。
也就是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禽类。
师:杨氏之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师:是的,因为前面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
”师: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啊?没错,就是杨梅。
师:那孔君平说杨梅是你家的水果。
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啊?师:哦,你说,这只是表层含义。
师:那它的深层含义是?师:是的,杨梅的第一个字是杨,而杨家也姓杨,所以孔君平就信手拈来,开了个玩笑。
师:那这能看出孔君平是个怎样的人呢?师:对,幽默,风趣。
师:那大家现在就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想想当时的孔君平应该会有着怎样的神态?师:嗯,笑着,就像长辈逗晚辈那种玩笑的样子。
师:那现在,大家再换个角度想一想。
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又是什么深意呢?师:是啊,孔雀的第一个字是孔,你也姓孔,却没见你俩是一家。
师:在这里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师:杨氏之子在回答孔君平时,是思索了很久吗?师:哦?回答的很迅速,这是从哪看出来的?师:对,就是这个应声。
说明他连思考都没进行,脱口而出就回答的如此精妙。
师:确实,他真的非常聪慧。
师:第三组,你们有什么想要汇报的呢?师:哦,你们觉得杨氏之子除了聪慧外,也是个很懂得礼数的孩子。
师:这是怎么看出来的啊?师:是啊,家里来了客人,9岁的小孩就想到拿出水果来款待客人,确实是个懂得礼数的孩子。
师:其实,在面对孔君平的玩笑时,杨氏之子也体现出了懂得礼貌的好习惯,因为他不但没有表示出反感生气,而且通过“孔雀”之名,既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又避免两家伤了和气。
三、小结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理清文义的基础上,深入的体会了杨氏之子的聪慧。
师:其实,历史上类似如此的孩童,还有很多。
师:课下,就请同学们搜集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神童故事。
师:好,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杨氏之子聪慧礼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第三篇:《杨氏之子》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布置】1~2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协助我们解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小朋友,才九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小朋友叫出来。
杨家小朋友为他陈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小朋友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家小朋友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馈:同学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
假如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