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理论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 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 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童庆炳 “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 “审美反映论”、“文学审美特征论”(1982、1984)
相关文章 《关于文学特征的思考》 《文学与审》 钱中文
“审美意识形态论”(1987)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个 感情与思想的结合;它是一种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 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 目的性;它具有阶级性,但又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及全 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 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含义上的非文 学有可能变成文学。这正显示文学含义的不确定与变化 的特点。 文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从文化中既汲取资源又回头施加影响。尤其是现代先锋 作家,往往突破现有陈规陋习,从纷纭复杂的文化世相 中寻求新文学得以生长的因子。这就可能使文学的含义 出现新变数。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点,人 们常常会按这种观点去创造新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 学解读成文学,非经典阐述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 在演变中,血药历史的和具体的对待。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 有特殊的属性,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特殊性在于,它是审 美意识形态。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给文学下一个定义,似乎是文学理论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本课程的最开始,我们已经接触到在文学理论模式中存在的两大思维类型:一是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类型,即从一个先验的预设前提出发去推演出一个普遍的理论体系,企图以此去统摄与解释纷繁多样的文学现象;二是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建构类型,即重视文学知识生成的特殊性与历史条件。
同样,对文学的定义同样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两大类策略。
本质主义的文学定义方式寄望于以某一种或几种属性(如审美愉悦、形象反映、陌生化的语言形式等)贯穿人类所有的文学现象,把文学定义为体现这一种或几种特定属性的现象。
我们已经知道,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特定视野的产物,都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按照这样的定义方式,那些更符合某一理论家本质主义文学定义的文学活动就更容易进入他的法眼,而那些不符合这一理论要求的文学现象就会成为被排斥和被批判的,甚至从被这种理论划在文学活动的范围之外。
比如按照某种极端的浪漫主义文论,即认为文学就是对作家个体内心情感世界的表现的说法,在论述文学活动本质的时候,很多摹仿伦体系中的极具价值的文学活动可能就被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那些更多地表现作家内心的作品就会成为浪漫主义文论视野中的文学范本。
很显然,浪漫主义文论的思想基础是浪漫主义思潮。
相反,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看来,那些能够展示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能提供一种大多数人幸福生活前景的文学作品相对于只注重表现作家个体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就具有更高的价值。
而这种理论我们很清楚地就能看到它的阶级立场。
艾布拉姆斯认为:“一个有待探讨的领域,假如没有先在概念作框架,没有达意的术语来把握它,那么这个领域对于探索者来说就是不完善的——它或者是一片空白,或者是一片浑浊,使人无从下手。
我们常用的补救方法,就是寻觅一些物体,以其类似的特性来了解新的领域中感觉不明显的方面,以较为熟知的事物来说明相对陌生的事物,借有形的事物来论述无形的事物。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解释
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六、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七、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第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感觉则可以突破这种束缚来进行自由创造,其中就包括文学创造。
第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八、合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需要而设计的,就是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九、合规律性: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
十、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他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是指具有审美属 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小说、散 文、剧本等。至此,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 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指其中富有 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
(二)形象与理性
科学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以理论 的形式掌握世界;文学则通过形象以审美的方式掌 握世界。换言之,文学是以形象感人的,其特殊存 在方式是形象。 “形象”即艺术形象,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富 有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是文学作品的特殊内容所 采取的一种诉诸感觉的、感性的形式。黑格尔说它 “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 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
(三)情感与认识
从态度方面看,作为审美意 识形态的文学,它富于情感 性,又带有认识性。 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 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 喜怒、肯定与否定、斥责与 赞美、欢乐与痛苦等。是一 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 从业普遍性的情感。 认识有感性认识,有理性认 识,文学中的认识是感性认 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更多 的情况下是理性认识渗透到 感性认识中。
2、文学的文化意义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的含义不是指 今天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 指的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 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 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文学没有从政治、 哲学、历史、宗教或演讲术、一切文章等 一般文化形态或现象中独立出来。
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文化从一定 的意义上就是“人化”。 那么文学的文化意义就必然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 生存的意义、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境况以及人所憧憬 的理想密切相关。同时。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不 是孤立的,它不但与整个文化相联系,而且还必然 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文化意义的载体。一句话是与人 的精神关怀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 文化意义至少有以下四点:
文学概论
Chap41文学有哪几种含义?(3种)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文学的文化含义(广义上的文学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一种语言活动)。
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中西方都如此),但文学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已被觉察到。
文学的审美含义(狭义上的文学)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审美活动的含义规定:A情感性B形象性(或形式性)C无功利性中国魏晋时期(情感和形式)文学审美属性的独立,也能说明审美的无功利性文学的惯例含义(折中义上的文学)惯例: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诗的惯例:A分行(凡诗都分行)B具有形象(情感和想象)C传达意味意义(凡诗都传达无限的韵味)《便条》具有的特点:A分行排列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思考(我和你、梅子和冰箱、甜蜜和冰凉)C一种冷漠和焦虑的体验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观念体系,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他艺术。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特点意识形态意义变迁A对意识形态的肯定(法国思想家特拉西1754-1836)B对意识形态的否定(马克思认为是“虚假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虚假的合理性b虚假的普遍性c虚假的永恒性d虚假的目的性e虚假的观念支配性)C在中性的立场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1918-1983认为是一种“表象体系”)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文学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B文学具有反映的特点(文学反映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诗歌、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03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节文学的含义一、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所谓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主张此说者,如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云:“文学者,以有文字者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所谓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主张此说者,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所谓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主张此说者,如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首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所谓三变,指王勃杨炯一变,张说苏廷一变,韩愈柳宗元一变.王杨所作是骈文,张苏秘作是制诰文,韩柳所作古文.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传奇、书札、游记、史论等散文.从历史演变看,广义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4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专有的性质;狭义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折义文学概念从惯例角度接纳的难以确切归类的文学现象,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我们主张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吸纳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二、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学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演讲术)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如宋人蒋捷(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在度宗咸淳十年,即时1274年中进士.)的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作者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之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划得逼真逼肖,入木三分.其文字容量之大,表现手法之高,令人叹服.三、文学的审美含义所谓审美就是主体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的美的享受.审美对美的客体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多样性活动中的一项特殊活动,一般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欣赏活动及艺术欣赏活动,是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存活动、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精神享受活动.它是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美感的享受.审美活动的特征是:超功利性、主体性与感性.如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描写人生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阶段的“听雨”体验.四、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是美学意义.因为文学是审美的语言作品.⒈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丰富与发展,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⒉文学属于审美表现领域,它承担以语言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⒊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五、文学与非文学非文学指的是狭义文学和广义文学之间的现象,如某种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如一张便条,当它以以往的方式出现时,它只能是非文学性的应用文.而当把它按诗歌的形式排列时,它就变成了诗.如《便条》.从非文学到文学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⒈语言要有独特的表现力;⒉要呈现出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的特性;⒊要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要构成一个整体;⒋要留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意味深长.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⒈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特殊性质在于其审美意识形态性质.①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P61-63)②从方式看,文学以审美形象为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直觉去把握.(P63-66)③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智反映——认识.⒉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文学的双重性质指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文学是审美的,表明文学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性在于,文学对现实抱有无功利目的,它采取形象方式,表现主体情感评价.但文学同时又是意识形态的,它具有与其它意识形态相同的一般性质.这种一般性在于,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从而必然带有间接的功利目的、运用概念方式、具有认识因素.但在这种双重性质中,审美性质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而意识形态性质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P66-68)⒊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含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含蕴而独立存在.话语含蕴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话语包含五要素:⑴说话人——文本中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⑵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另一主体.⑶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称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即具有一定结构的语词和语词构成的句子单元——汉诗的七言绝句形式.⑷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如阅读作品后对作品中描写的形象、景象产生喜爱和眷恋的情感.⑸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①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从作者的创作来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从阅读和批评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②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本文的话语蕴藉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所谓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所谓含混则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理解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理解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理解1、文学概念“三义”——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2、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原始意象——按容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4、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6、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7、文学创造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8、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文学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9、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延伸阅读1、杰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的七种模式2、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3、伊格尔顿:文学、话语实践和修辞学4、阿多诺:艺术的双重性5、阿尔都塞:艺术与审美和意识形态基本概念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
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审美的语言作品。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
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节文学的含义一、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所谓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主张此说者,如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云:“文学者,以有文字者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所谓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
主张此说者,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
所谓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主张此说者,如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首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
”所谓三变,指王勃杨炯一变,张说苏廷一变,韩愈柳宗元一变。
王杨所作是骈文,张苏秘作是制诰文,韩柳所作古文。
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传奇、书札、游记、史论等散文。
从历史演变看,广义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4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专有的性质;狭义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折义文学概念从惯例角度接纳的难以确切归类的文学现象,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
我们主张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吸纳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学的结果。
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演讲术)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
如宋人蒋捷(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在度宗咸淳十年,即时1274年中进士。
)的词《虞美人•听雨》。
这首词,作者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之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划得逼真逼肖,入木三分。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字论略》“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
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论语》:文学为孔门四科之一诗有多方面作用《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古希腊”: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文学(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小结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文学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已被觉察到二、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中国魏晋时期文学审美属性的独立(鲁迅曾指出)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陆机:“诗缘情”钟嵘:“滋味”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查里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fine 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审美含义通行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文学的通行含义::::::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第三讲_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红楼梦研究20121211a
2、西方(16-18世纪) 诗——技艺——美的艺术(fine art) 1747年巴托将诗、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 辞纳入“美的艺术” 18-19世纪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与诗人 的创作实践。 3、小结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识到: 文学与一般的文化形态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审美属 性。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释名· 释言》:“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 红楼梦研究20121211a 成辞义,如文绣然也”。
2、西方 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研究与文明史研究关系密 切„„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和手抄的材料„„都是文学 研究”。 古希腊 艺术(实用的、审美的)
诗与演讲术、修辞学有关 以文字为载体的美的艺术(文学)与理智的艺术(哲学、 历史、演讲术不分)
3、结论 广义的“文学”观是古代的文学观,中国在魏晋以前, 西方在18世纪以前,都在广义的、文化学术的意义上使用 “文学”这一概念。如《论语· 先进》篇;如西方中古“语 文学”。 古代广义的“文学”观表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 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 获得独立地位,二是它还没有被赋予特殊的审美性质。 红楼梦研究20121211a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笔之分 所谓文笔之分,是对二类文章的区分,文是韵文,笔为非韵 文。 郭绍虞认为,应该从文体辩析去看“文笔”之分,这样一来才能明
确文学的性质,而不仅仅泥于形式。所以虽然他得出的结论中一部分与刘勰 一样:文是韵文,笔为非韵文,但是意义已不一样了,因为他还从文学性质 上分了纯文学(文)与杂文学(笔)两类。
红楼梦研究20121211a
•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通行含义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藏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四个门类: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2、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在于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的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文学观念总是在历史中不断变更的。
所以要历史地、具体地对待文学的含义。
3、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部分。
4、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5、文学具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6、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这是从文学的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出来的狭义文学观念。
7、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时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性、形象、情感等审美因素中包含着功利、理性与认识等非审美的意识形态因素,因而具有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
8、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的作用。
9、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部分。
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轲的研究,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语言方式。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4.
听雨楼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的通行含义是美学意义。因为 文学是审美的语言作品。
⒈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 类符号表意能力的丰富与发展,使 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从 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⒉文学属于审美表现领域。 ⒊文学是一门艺术。
四、文学与非文学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
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 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社会结构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 哲学意识形态 ➢ 政治意识形态 ➢ 法律意识形态 ➢ 道德意识形态 ➢ 审美意识形态 ➢ 宗教意识形态 ➢ 商品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 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 塑等艺术活动
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
文本的话语蕴藉常表现在两方面:
含蓄 含混
所谓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蕴 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 味无限。
文学理论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讲解
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 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含义上的非文 学有可能变成文学。这正显示文学含义的不确定与变化 的特点。
文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从文化中既汲取资源又回头施加影响。尤其是现代先锋 作家,往往突破现有陈规陋习,从纷纭复杂的文化世相 中寻求新文学得以生长的因子。这就可能使文学的含义 出现新变数。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点,人 们常常会按这种观点去创造新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 学解读成文学,非经典阐述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 在演变中,血药历史的和具体的对待。
文学与话语蕴藉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哲学话语、政治 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 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的特点,从而具体表 现为话语蕴藉。
何谓蕴藉
➢ “蕴藉” 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 状况
➢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 刘勰、张炎、贺贻孙、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俩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 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 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 用的,不便分开。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象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 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 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藉仿佛 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无限。含混,是文本 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象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 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关于文学特征的思考》 ➢ 《文学与审》 钱中文
➢ “审美意识形态论”(1987)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二)形象与理性
1 、文学活动的形象性 文学形象与科学形象的区别:情感化、虚构化、意义的丰富性 2、文学活动的理性 文学活动的理性与科学活动的理性的区别:存在方式不同(蕴藏于文学形象之中,存在于形象
的背后)、非概念性(不可言说、模糊性)
1、文学活动的情感性 2、文学活动的认识性
民国年间,军阀韩复榘斗大的字识不得一升。但他在任山东省主席时,却爱冒充斯文,到处发表 “演讲”。他在齐鲁大学的一次演讲,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奇文. 诸位、各位、在齐位: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确实是演讲的天气。来宾十分茂盛,敝人也实在感冒。 今天来的人很多咧,看样子大体有五分之八啦,来的不说,没来的把手举起来!
企业破产法
悄悄地
悄悄地
逼近了
生效期
国家
不再提供
不再提供
避风港。
三十万家
三十万家啊
亏损企业
将被淘汰,将被淘汰!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让他去死吧!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格式塔质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文学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但其通行含义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2、区分文学与非文学,要以审美含义为依据 3、在强调文学的审美属性的同时,要看到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文学与社会、历史、
哲学、政治等不可分割)
【四】文学与非文学
1、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变化的 2、区分的标准除了形式的因素外,还要有内容的考究。符号与意义构成单一对应关系,依然多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4.1 复习笔记一、文学的含义(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
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
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
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
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1.社会结构的构成要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了解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这是下层人民的歌谣,但那种表达恋人对爱情的忠贞这种感情,则不但属于下层的百姓,而且也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美好感情。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功能上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
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
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
当然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表现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不合道义的弊端的评价与认识;有的作品则表现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认识,许多浪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
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
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不包含对现实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文学概论第三讲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071015
威廉斯《便条》讨论与分析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原谅我 它们太好吃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卡勒的分析: 1)刻画两个对立面:日常感 官享受与违反社会礼俗。 2)诗成为调节力:一方面承 认社会礼俗重要,致歉;另 一方面呼吁感官享受不能少, 为这种体验留余地。 3)吃梅子行为的价值属超语 言价值,无法为诗把握,除 非以否定的形式。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威廉斯《便条》讨论与分析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原谅我 它们太好吃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讨论: 这首“诗”能叫诗吗? 哪些因素促成诗? 1)分行 2)语义对比:“我”与 “你”之间围绕梅子而展开 的虚拟式对话 3)意味:当代日常生活中 人际关系的甜蜜与冰凉感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作品5252号很多年号很多年5252很多年很多年屁股上拴串钥匙屁股上拴串钥匙裤袋裤袋里装枚图章里装枚图章很多年很多年记着市内的公共厕记着市内的公共厕把钟拨到把钟拨到77点点很多年很多年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的冬菜面的冬菜面很多年很多年一个人靠着栏杆一个人靠着栏杆认得认得不少上海货不少上海货很多年很多年在广场遇着某某在广场遇着某某很多年很多年从从1818号门前经过号门前经过门上门上挂着一把黑锁挂着一把黑锁很多年很多年参加同事的婚礼参加同事的婚礼吃吃糖糖嚼花生嚼花生很多年很多年箱子里锁着一块毛呢箱子里锁着一块毛呢衣料衣料镜子里他默默无言镜子里他默默无言很多年很多年靠着一堵旧墙排队靠着一堵旧墙排队新杂志翻翻新杂志翻翻很多年很多年送信的没有来送信的没有来铁丝上铁丝上晾着衣裳晾着衣裳很多年很多年人一个个走过人一个个走过城建局城建局翻修路面翻修路面很多年很多年有人在半夜敲门有人在半夜敲门忽然忽然从梦中惊醒从梦中惊醒很多年很多年院坝中积满黄水院坝中积满黄水门背门背后缩着一把布伞后缩着一把布伞很多年很多年说是要到火车站去说是要到火车站去说说是明天是明天很多年很多年鸽哨在高蓝的天上飞鸽哨在高蓝的天上飞过过有人回到故乡有人回到故乡5252很多年很多年屁股上拴串钥匙屁股上拴串钥匙裤袋里装枚图章裤袋里装枚图章很多年很多年记着市内的公共厕所记着市内的公共厕所把钟拨到把钟拨到77点点很多年很多年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的冬菜面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的冬菜面很多年很多年一个人靠着栏杆一个人靠着栏杆认得不少上海货认得不少上海货很多年很多年在广场遇着某某在广场遇着某某很多年很多年从从1818号门前经过号门前经过门上挂着一把黑锁门上挂着一把黑锁很多年很多年参加同事的婚礼参加同事的婚礼吃糖吃糖嚼花生嚼花生很多年很多年箱子里锁着一块毛呢衣料箱子里锁着一块毛呢衣料镜子里他默镜子里他默默无言默无言5252很多年很多年靠着一堵旧墙排队靠着一堵旧墙排队把新杂志翻翻把新杂志翻翻很多年很多年送信的没有来送信的没有来铁丝上晾着衣裳铁丝上晾着衣裳很多年很多年人一个个走过人一个个走过城建局翻修路面城建局翻修路面很多年很多年有人在半夜敲门有人在半夜敲门忽然从梦中惊醒忽然从梦中惊醒很多年很多年院坝中积满黄水院坝中积满黄水门背后缩着一把布门背后缩着一把布很多年很多年说是要到火车站去说是要到火车站去说是明天说是明天很多年很多年鸽哨在高蓝的天上飞过鸽哨在高蓝的天上飞过有人回到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1、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什么?①文学的文化含义(广义文学):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②文学的审美含义(狭义文学):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③文学的通行含义(折中义文学):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按上述三义,文学分别是作为文化、审美和惯例被认识的,难以统一。
解决办法: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的和文化的文学观念及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起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2、对文学活动四个阶段进行论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文学活动作为活动是一个过程,是历史性、阶段性的,对它进行分割具有可行性,同时在文学活动中,涉及到世界(社会生活)、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
那么从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来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照,这是对文学活动进行多个层面、多个阶段论析的基本着眼点。
并且在对文学活动四个阶段论析中,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理论涉及到四个要素的观点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四个要素分别是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这与我们对文学活动四阶段的论述也基本吻合。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文论史上关于文学的反映说、表现说、形式说和读者的接受理论中找到具体的理论材料。
文学活动作为人通过语言媒介来创造和欣赏艺术的活动,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它所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只具有相对的可分性,在实际的文学活动过程中,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
我们只有在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中,才可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它的本质特征。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通过使用文字来表达情感、思想和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审美形式。
文学可以将世界表达得流畅、生动,而审美意识形态就是文学所表达的审美观念、文化特征和价值观的集合体。
传统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包括几个属性,例如情节、语言、格调以及文学中的文化内容。
情节指的是文章由开始到结束的整体发展,故事结构围绕着主角的行为变化,在审美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叙事,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语言表述指的是作家在文章中使用的华丽、有针对性的语言,来表现主角的思想感受、情绪变化,也可以表现情节中角色之间的关系转变。
格调是指作家在表达文章内容时使用的方式,可以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而文学中的文化内容则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文化主题、思想以及现实社会现象等。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具有主题性、激情性和实用性,并且在情节表述、语言表述和格调表述中都具有创新性。
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炮儿》等小说,表现出了它们所表达的人物思想和情绪变化,以及个性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洞见等;《青年》杂志则以报告文的形式表现出了文章的实用性,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现实社会的发展变迁,从而启发人们改变现状,作出新的选择。
总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可以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上表现出所表达的人物思想和情感,以及时代语境中
的文化主题和社会观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受和价值取向,为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