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的生平经历
![苏轼的生平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1324720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3.png)
苏轼的生平经历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还游览金山寺时,看着自己的一幅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的《自题金山画像》诗。
他用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连遭贬。
可以说这首诗成为了苏轼在最后时光里,对于自己的一生,最贴切、也是最为真实的诠释。
纵观他几十年的人生,几起几落,风风雨雨,失意坎坷,一生入狱一次,多次被贬。
一贬再贬,一次比一次远,真可谓是倒霉的一生。
当初,他与弟弟苏辙一同进士及第时,东坡才22岁,可说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又得欧阳修等名人赏识,一时间名声大噪,可以说风光无限。
然而正当他意欲大展宏图之时,一个噩耗从故乡传来——苏母去世,他只得回乡守孝。
期满才回到京城。
也是命运多舛,刚做了几年官,其父苏洵又故去,又回乡守孝三年。
待重回到京城,形势已发生了变化,王安石新党当政,以前的恩师欧阳修和相交的朋友都受到了排挤。
当时的形势对苏东坡相当不利。
他如果“识时务”也许成了“俊杰”,可原本就任性豪侠的东坡,心中对这一切很是不平。
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看到了新法的弊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变法方案,搞得王安石很是愤怒,并就此遭到王安石一派的排挤。
无奈,只好自请外放为官。
他如触到霉头一般,从此开始了一路坎坷的人生旅途。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历时百余日的狱中生活,终于告一段落,苏东坡得以重见天日。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e57d87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2.png)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摘要:1.苏轼简介2.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3.苏轼诗歌的主题与风格4.苏轼总结一生的诗概述5.分析苏轼总结一生的诗中的意境与哲理6.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对我们的启示正文:苏轼(1037-1101),原名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
在苏轼的众多诗歌中,有一首诗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感悟,对人生哲学进行了深刻探讨。
这首诗名为《题西林壁》,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轼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坎坷之后,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反思。
在这首诗中,他以庐山的景观为寓意,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诗的主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通过描绘庐山的千姿百态,告诉我们,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超脱红尘、追求真理的愿望。
这首诗的风格独具匠心,以景寓情,寓意深刻。
苏轼将自己的人生哲理融入诗歌之中,给人以启迪。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壮美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这首诗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人生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
最后,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之,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他总结一生的诗作,寓意丰富,哲理深刻。
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
![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1f9b86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f.png)
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苏东坡,北宋文豪、艺术家。
其散文、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创作赏析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
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苏东坡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
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
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创作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东坡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东坡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efbe6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f.png)
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文大意:我的内心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
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我自认为那就在黄州、惠州和儋州。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对沉浮荣辱保持旷达、冷静的态度,这在他的诗词中多有体现。
但是此诗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符,但是在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后,不难理解这是诗人此时真实的心理写照。
诗人在经受三番五次的打击后,对官场、对功名、对荣辱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看淡空花尘世,放轻昨日浮名”,是诗人当时非常自然的一种心理状态。
政治上的身不由己,身体上的力不从心,让诗人生出了这样一种心死之哀。
也许冥冥之中诗人预感到了生命即将走都尽头,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
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膺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
多数时间,诗人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
所以,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写到了一生中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
但是,苏轼一生豪放旷达,在此暮年之时,他真的会在哀愁中沉沦吗?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又找回了从前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苏轼。
诗人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礼部员外郎时,更不在杭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做过知府)。
恰恰在被贬谪的黄州、惠州、儋州。
也许诗人已经认识到了,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在政治上,而是在文学创作和造福百姓方面。
恰恰是在他三次被贬谪的时候,他的文学创作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而每到一地,他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造福当地百姓,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这才是最大的成就。
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也许苏轼自己也没料到,这首诗竟成为了他生命的绝响。
用苏轼的诗词描绘苏轼的一生
![用苏轼的诗词描绘苏轼的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7f91e6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8.png)
如果把苏轼的一生,浓缩为十首诗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苏轼的十首诗词,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走一回!《初发嘉州》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22岁,才情满腹,名动京城。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4岁,初入仕途,前途坦荡。
《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6岁,批判变法,自请出京。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0岁,梦见亡妻唯有泪千行。
《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2岁,遭遇多重家境变故。
《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45岁,乌台诗案贬谪黄州。
《临江仙·送钱穆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47岁,情韵理趣,旷达洒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49岁,淡泊名利,清欢寡欲。
《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坐岭南人。
59岁,人间烟火中的小确幸。
《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64岁,再回首,几起几落长叹息。
读罢这些诗词,体会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你有什么感慨呢?沿着时光的河流,溯源他生命的来处,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天才命运与情感的开始,原来是这样的隐喻不言,细入无间。
又是那样的豁然开朗,温情有光。
而想到它曾被朝廷伤害,困顿失意,在深井一样的乌台牢狱里,回忆故乡的阳光和江水。
曾白发如霜,知交零落,在瘴气丛生的岭南,想起故乡的人情与美食,我们就会明白,那一份来自童年时代的伟大馈赠,直到生命的终点,他都未曾失去过。
十首能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的诗
![十首能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2a4a29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6.png)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依然乐观向上,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本文通过十首诗来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篇11.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密州任职时一次出猎的场景,是他早期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3. 《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三国时期英雄的敬仰之情。
4.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5. 《东坡志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认识的深刻思考。
6.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别好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无奈。
7.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8. 《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首诗是苏轼在夜游承天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寂静之中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
![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08fc68e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3.png)
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
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译文: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
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2、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译文: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译文: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译文: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5、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译文:驾着小船从此离去,就到江海中度过未来的岁月吧!人在失意或是对眼前生活感到厌烦时,总会盼望脱离旧环境,到一个新地方去享受一下自由逍遥的人生。
总结苏轼一生的一句话
![总结苏轼一生的一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5a78950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f.png)
总结苏轼一生的一句话总结苏轼一生的一句话::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一、苏轼苏轼,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二、人物经历进京应试嘉祐元年,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嘉祐二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自请出京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被贬黄州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
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元丰七年(1084年),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
,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
元丰八年,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
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
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苏轼人生经历的诗句
![苏轼人生经历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9ea1f4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1.png)
苏轼人生经历的诗句《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一、衍生注释:1.“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
2.“飞鸿踏雪泥”:比喻人生所经历的事情就像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爪印一样,很快就消逝。
3.“老僧已死成新塔”:老僧指奉闲和尚,苏轼兄弟上次赴京应试时曾在渑池的寺庙中住宿,如今老僧已死,只留下埋葬他骨灰的新塔。
4.“坏壁无由见旧题”:寺庙的墙壁已经坏了,再也看不到以前题的诗了。
5.“蹇驴”:跛脚的驴。
二、赏析: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将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新奇而又深刻。
雪泥上的爪印只是偶然留下的,很快就会消失,就像人生中的许多经历,虽然留下了痕迹,但又难以长久留存。
颔联进一步阐述,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
颈联通过老僧的去世和旧壁题诗的消失,具体地展现了世事的变迁。
尾联回忆往昔的崎岖经历,在感慨之中又带有一种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富有哲理,意境深远。
三、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
苏轼的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在旧地重游的时候,看到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我就感叹啊,“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你看啊,曾经的回忆就像那雪泥鸿爪,虽然存在过,可是现在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这就像我们的人生啊,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前觉得重要的事情,现在可能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是,也正是这样,才让人生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慨,不是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传》阅读感想
![《苏东坡传》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11a1c3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d.png)
《苏东坡传》阅读感想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宋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六十六岁的苏轼在从被贬之地海南岛儋州回中原的途中,经过润州(镇江)的金山寺看到自己的画像时,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遗憾的是,苏轼在写完这首诗两个月后便逝世了,因此,这首诗也成为了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总结。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两句诗道出了苏轼对自己一生功绩的总结。
他一生的功业,不在于在朝堂做大官时的政绩,也并非他在三个地方做知府的功绩,而是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被贬谪的经历。
苏轼为何会有这样的总结?这要从苏轼的贬谪经历说起。
在被贬谪期间,虽然是苏轼仕途最为失败的阶段,也是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磨练,成就了一种伟大的人格进退自如、超然洒脱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苏东坡传奇的贬谪经历。
1. 初贬黄州,朝堂重臣变成东坡居士在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
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初到黄州,苏轼心中充满了恐惧与忧愤。
他曾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在盛世却无法施展才华抱负的忧愤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因此,他常常借酒消愁,无法面对此时的境遇。
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未容他为仕途坎坷失意而买醉。
由于团练副使是个闲职,没有工资,加之一家老小在黄州居无定所、朝不保夕,苏轼不得不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以种田来解决温饱问题。
他还筑起居室,并亲自写上“东坡雪堂”四个大字,自称东坡居士。
从此,那个朝堂重臣已然成为东坡上耕种的农夫,其中既有无奈,亦有凄凉。
幸运的是,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帮助。
淳朴的民风让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他逐渐与百姓成为朋友,不再封闭自己。
当他面对赤壁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时,我们似乎听到了苏轼从纠结、悲哀中超脱出来的感叹。
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
![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d8294b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a.png)
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那么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欢迎阅读参考!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篇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赤壁》)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5.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2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前赤壁赋》27.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28.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诗》29.无心但因物,万变岂有竭。
醉醒皆梦耳,未用议优劣。
——苏轼《和陶影答形》3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富含哲理的诗句篇2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表达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
![表达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df8ea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d.png)
表达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豁达乐观,以下是一些表达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意思: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是我们应该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享受旅途中的美好风景。
2.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意思: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他认为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
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意思: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由和豁达的追求,他认为人生应该自由自在,不被外界的束缚所限制,即使遇到风雨,也应该坚定地走下去。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意思: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而人生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把握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5.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意思: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认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安定下来,就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这些诗句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时,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平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给后人带来了启示和鼓励。
苏轼自述一生的诗词
![苏轼自述一生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e34ba4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0.png)
苏轼自述一生的诗词
以下是为你创作的内容:
诗句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出自《自题金山画像》)
意思就是说:你们要是问我这辈子有啥功业呀,那就是在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地方啦。
例子:哎呀呀,这不就像咱这辈子去过的那些特别的地方嘛,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呀。
就好比我曾经待过的那个小村子,虽然没啥大成就,但在那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珍贵的回忆呀!你说是不是?
诗句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定风波》)
这意思是呀,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得胜过骑马呢,有啥好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例子:哇塞,这多潇洒呀!就像咱有时候面对困难,哼,咱才不怕呢!管它什么风风雨雨,咱就大大咧咧地往前走,那感觉,爽!就像那次我非要去挑战爬山,别人都说难,我可不怕,最后不也成功登顶了嘛!
诗句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说的是就算在这荒蛮的南方差点死了九次我也不怨恨呀,这次游历那可是我一生中最奇特最了不起的呀。
例子:哇哦,这是多么豁达的心态呀!就像我之前经历过的一次冒险,虽然过程很艰难很危险,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棒的经历呀!人生不就是这样嘛,要勇敢去尝试,去经历那些奇奇怪怪又特别的事情呀!
我的观点结论:苏轼的这些诗词真是太有魅力啦,把他一生的经历和心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敬佩又感动,真希望咱也能有他那样的豁达和勇气呀!。
苏轼的诗句大全
![苏轼的诗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48fa2b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d.png)
苏轼的诗句大全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其中诗的成就极为突出。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他喜爱登临游览,写景自然灵动。
刘克庄评价他的诗: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用西施之美来形容西湖之美,独具匠心,“遂成西湖定评”。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
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只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下雨,苏轼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苏轼 感叹人生的 诗句
![苏轼 感叹人生的 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8c28f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3.png)
苏轼感叹人生的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其豪放洒脱的文风和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如今也被后人传颂不衰。
在苏轼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感叹与思考,下面就来看看苏轼感叹人生的诗句。
苏轼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生离死别的感叹。
他在《东坡吟》中写道:“少年听唱兰亭集,一宿清愁如许留。
学道那堪千载别,言间悲欢两素修。
”这两句描绘了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但也透露出离别之痛。
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们不断地遭遇离别,感叹时光匆匆,不能永恒停留。
苏轼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和诸文士谒聪公屡值过从退》中写道:“主人犹恐见游人,酒盏唤破五更尘。
花迎软玉朝凌晓,赋入甘棠夜不宁。
”这里他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但也表达了对世俗繁华和功名利禄的厌倦。
苏轼认为,人生并非只有功名利禄,追求物质享受和虚名虚利只会让人迷失方向。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写道:“一尘不到真公子,道上行人皆可为。
我不祝福人间世,肯把悠悠日月诛。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虚幻与浮华的认知,认为真正的公子并不在人间,世俗的功利并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苏轼主张超然物外,追求内心的自在与清净。
苏轼的诗句无不饱含着深深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以豪放洒脱的文风将自己的心声倾诉于诗中,启迪着后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或许在苏轼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找到关于人生的一些启示,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让我们一同倾听苏轼的感叹,领悟人生的真谛。
第二篇示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坛巨匠。
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苏诗三百首”中的佼佼者。
苏轼的诗风率直豪放,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叹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苏轼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他看淡人生,却又感慨其中的无常。
苏轼总结人生的诗,短短24字概括全面,讲述一生夙愿,堪称奇绝
![苏轼总结人生的诗,短短24字概括全面,讲述一生夙愿,堪称奇绝](https://img.taocdn.com/s3/m/af9aef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8.png)
苏轼总结人生的诗,短短24字概括全面,讲述一生夙愿,堪称奇绝大家好,我们的思淼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一首宋朝大诗人苏轼笔下著名诗篇,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自题金山画像》,从这首诗的名字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得出来,这首诗应该是诗人描写自己的诗篇,具体点说便是描写自己画像的诗篇,这类诗篇在我国古代诗歌历史长河当中可是极不多见的。
公元1101年三月,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人苏轼从虔州出发,一路上经历了南昌、当涂、金陵,最后在本年的五月份来到了他的目的的真州,六月份诗人再次经过润州来到了常州居住,今天为大家介绍这首诗篇便是出自诗人在真州浏览金山龙游寺诗所创作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好好地欣赏一下这首诗中的绝妙之处吧。
《自题金山画像》大图模式宋代: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大图模式当我们初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会发现这首诗所运用文字确实十分的少,这在苏轼浩如烟海的诗歌当中也是并不多见,虽然这首诗篇并没有多少个字符,但是诗中所描述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此时诗人内心仿佛就是那烧成灰的木头,身体更像是没有缆绳束缚的小船。
最近总是会有人问我,我今生的功绩到底在哪里,我想应该就是在那黄州、惠州以及儋州吧。
我想诗人创作这首诗篇的时候应该已经到了晚年,所以才会对自己拥有如此透彻心扉的感悟吧。
大图模式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这首诗篇当中诗人主要运用了自我嘲讽的口吻,来述说着自己到处漂泊的人生,自己的功绩也只不过是连年的贬谪。
如今诗人面对着当年自己留下的画像,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分,在我们看来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对自己目前年老体衰的描写,也有着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正是这些复杂而又重感情的感受交织在了一起,才使得我们感到了诗中所抒发出来一种苍凉、悲伤的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大图模式其实了解诗人的读者们都会知道,苏轼的诗风往往都是非常豪迈的,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独具一格的。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59d12f4e009581b6bd9ebfc.png)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1
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2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苏东坡和妻子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妻子27岁去世,这对他是个非常大的打击,虽然已经过去10年了,但心中的沉痛依然沉重。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译文: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苏轼官场失意,将人生比喻成旅行一样,把自己比作行人,显示出苏东波的豁达!
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出了作者为思乡之苦,只好通过煮茶来自我调解思念之情,“诗酒趁年华”的意思是要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同时表达了作者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作者要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同时凝聚了苏东坡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译文: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道理,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慎重地获取精华,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作者用景说理,我们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局限。
游山是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7.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
苏东坡以琴声为例,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因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8.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译文: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
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9.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
人间。
苏东坡与友人久别重逢,既开心又有一丝感叹,时光荏苒,一晃就是三年,虽然和友人分别好久,但是感情依然如故!
1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译文: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今年中秋,苏东坡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但是明年呢?表达了作者相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