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及其转喻机制

合集下载

名_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_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

名_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_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

11 引言早期对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主要是从语义(Jespersen,1942,Quirk et al.,1972;徐盛桓,2001)、语用(C l a r k & C l a r k,1979;高芳,2000;周领顺,2001)及修辞等方面进行的,近年来开始转向认知研究(Köv e c s e s & R a d d e n,1998;R a d d e n & P a n t h e r,2004;刘正光,2000)。

无疑,这些研究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名-动转类的实质及其运作机制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尽管在名-动转类的过程中涉及隐喻、转喻、凸显等种种认知因素,但随着转喻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注意到转喻在构词理据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学者将其视为与生态理据、继承理据、交际理据等齐名的认知理据中的一种(Radden& Panther, 2004)。

结合转喻理据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理论出发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进行具体而微的描述,试图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进一步验证“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Clark&Clark,1979;Taylor ,1989; Talmy, 2000)这一观点。

22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实质就是指转喻思维(陈香兰,2007:28-33)。

本文认为,转喻思维的实质是为实现转喻的运用而进行的思想运作过程,这一运作过程表现为:在我们的思维中,在转喻所涉及的事物的表象和概念基础上,对以一物代替另一物的现象所进行的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①何爱晶 河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摘 要:已有的研究表明,名-动转类的认知理据中最重要的两种是隐喻和转喻。

本文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理论出发,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进行说明。

我们的研究从三方面展开:(1)名-动转类的转喻思维;(2)名-动转类中的事件关系;(3)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转喻思维研究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转喻思维研究
Ab t a t T e d n mi a - e b s u t r s t e r s l o r c s n w ih n u s a e u e s sr c : h e o n l r t cu e i h e u t fa p o e s i h c o n r s d a v r v r s p r r n e s n a t u c in o e b . T e a t l r m h e s e t e o o n t e eb , e f mi g t y t ci f n t fv r s h r ce fo t e p rp ci fc g i v o h c o i v i l g i is i o d s u s t e f n t n o tn my o e o h mp r n o n t e me h — i u s c ,a ms t ic s h u ci f me o y , n ft e i ot tc g i v c a n t o a i n s , h r c s fn u s b i g u e sv r s ims i t e p o e so o n en s d a e b . n
借用上面的公式 , 2 这个 句子在语境 x下 , 例( )
可作 如 下 的理解 : C N 美 国政 府 ” 白宫 ” 据 此得 到 的转喻 语 Ox “ :
种心理操作过程使得语言中的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成 为 可能 呢? R sma os 供 的认 知 域 或信 息 oe r Wod 提 y



( )T eeaea o o tlgn ed i u i 1 h r r t fne i t a s nt s n— l i l e h i h
v riy e st .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相关名词解释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

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

语言科学 I SSN 1671-9484 CN 32-1687/G 2011年1月 第10卷第1期(总第50期)93-100[收稿日期]2009年3月17日 [定稿日期]2010年5月11日*本文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语用身份与语言交际 的部分成果。

感谢 语言科学 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建议。

1 meto nymy 目前有 转喻 、 换喻 和 借代 等译法。

本文采用 转喻 这一常见译法。

为提喻正名*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陈新仁 蔡一鸣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提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隐喻、转喻等传统辞格产生了革命性的新认识,而同属传统辞格的提喻除偶尔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当作转喻的一个下属分支外鲜被提及。

文章认为,提喻和转喻并不是纯粹的从属关系,它们的认知基础相似但本质上有所不同,提喻反映了一种相对独特的认知方式。

研究突破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对提喻的通常看法,依据认知语义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厘清提喻与和转喻的关系,认为从认知和修辞角度将提喻从转喻中独立出来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意义。

关键词提喻 转喻 隐喻 认知语义学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1)01-0093-081引言在修辞学中,隐喻(metaphor )和转喻(m eto nym y) 1 作为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而提喻(synecdo che)则鲜被提及,尤其是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未见有明确正名之举。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研究占据了显赫地位,转喻也成了研究热点,它们被视作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操作之一, 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赵艳芳2001:96)。

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提喻依旧遭到冷落,偶有提及,也只是作为转喻的一个下属分支。

英语一词多义的转喻认知机制 叶碧慧

英语一词多义的转喻认知机制 叶碧慧

第24卷 第4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Vol. 24 No.4 2011年7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ul. 2011——————————————收稿日期:2011 - 03 - 07作者简介:叶碧慧(1968-),女,浙江温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和英语教学。

E-mail: Yebh@英语一词多义的转喻认知机制——以head 为例叶碧慧(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摘要:根据转喻的认知原则、邻近原则和突显原则,“head”名词词义延伸义项存在三种转喻形式,即“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部分代部分”,“head”转化为动词主要涉及“主体代行为”、“工具代行为”和“方式代行为”转喻,形容词延伸义也体现了突显原则,因此“head”词义延伸存在转喻认知机制,认知转喻思维在英语词义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1)04 - 0068 - 04一词多义现象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由人类的认知机制决定的,而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能说明词义延伸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1]尽管有许多研究表明隐喻与转喻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一个连续统,但是隐喻与转喻有着本质的区别,隐喻的认知原则是相似性,而转喻的认知原则是邻近性。

在诸多探讨人体部位词一词多义的隐喻、转喻机制的研究中,存在概念比较混乱、没有突显隐喻的相似性原则和转喻的邻近性原则的问题。

转喻的认知研究表明,同一认知域中概念之间的邻近关系是判断语言现象是否为转喻的关键。

[2]因此,本文以邻近性为出发点,以“head”为例,分析词义延伸的认知转喻机制,并探讨认知转喻思维在英语词义延伸中的作用。

从范畴化看比喻型名名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

从范畴化看比喻型名名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

畴化后 重新范畴化之 前处于一种不稳 定的 中间状态 , 也 就 是说 在原 来 范 畴和 它即将 进入 的新 范畴 之 间会 存 在 模 糊 的 中间 范 畴 。 它 们 丧 失 了原 有 范 畴 的某 些 典 型 特
征 ,同时也获得 了新 范畴 的某 些特 征 。 1 9 : “ o ky 1如 dn e w r ” 中 “ ok y 已经 丧失 了它 原 属 的名 词 范 畴 的 典 ok dn e ” 型特 征 ,同 时也 获得 了形 容 词 范畴 的某 些 属性 。
号 : A 0 0 5 ) 的 阶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2 1 19
【 者 简介 】岳 好 平 ,湖 南 农业 大 学 国际 学院 院 长 ,外 国语 学 院教授 ,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认 知 语 言 学 , 作 国际教 育 ( 南 长沙 湖 4 0 2 );徐 静 ,湖 南农 业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南 长 沙 1 18 湖 4 02) 1 18
的 司机 ),按 照词 义 它是 “ 马路 猪 ” 。在 认 知 主体 的认
知模 式 中 首先 印入 我 们 脑 海 中最 突 显 的 特 征 是 “ 在 猪 马路 上 不懂 交 通规 则 ,横 冲直 闯” “ ; 鲁莽 的司机 ”最 突显 的 特征 是 “ 冲直 撞 ,不 顾 他人 ” 由 “ 横 。 马路 上 的 猪 ” 作 为 理 解 的 源 域 来 映 射 到 理 解 目标 域 上 , 比喻 “ 莽 而不顾 他 人 的 司机 ” 鲁 。两者 取 的属 性 上 的相 似性 。 “ o ”不 再 指 具 体 的 事 物 ,而是 突显 它 的特 征 与属 性 , hg 来喻指 “ 鲁莽 的司机 ” 。这 个复合 词 中第 二个名 词 的语义 发生 了抽象 、泛化 ,逐 渐丧失其指称 意义 ,即发生 了名词 的非范畴化——名词 形容词 化 ,从 而 构建 新 的范 畴 。 认 知 主 体通 过 积 累 在理 想 认 知模 式 中 的背 景 知识 , 把 “od 和 “ o ” 结合 起 来 ,形 成新 的 词 “ 路 上 ra ” hg 马 的猪 ” ,实 现非 范 畴化 ,再 由 “ 马路 上 的猪 ” 最突 显 的 特征 “ 在 马 路 上 不 懂 交 通 规 则 ,横 冲 直 闯 ”来 喻 指 猪 “ 鲁莽 的司机 ” ,完 成再 范 畴化 。这类 复 合 名词 也 很 多 ,

英语词类再范畴化的转喻认知机制

英语词类再范畴化的转喻认知机制

表达的是借用工具而进 行的整个行 为,或是 由动作主体所凸
显的整个动作意象等等 。 i e 认 为在事件图式中 , 了行 Dr n v 除 为动作 以外 ,还有行为主体 、 方式 、 结果 、 因、 间 、 原 时 地
点等要素 ,这些要素或 多或 少与整个事件相关联 ,其中突显 的参与成分可代替事件本身 。我们认 为行 为矩阵域就相 当
转喻和情景转喻 ,高层命题转喻 又叫做语法转 喻 ] 。转喻与 语法 关系密切 ,对语言结构有影响 ,并制约语法建构 。本文 以 Me d z O a 的域 内概 念映射理 论 为基础 ,研 究高 n o a& tl 层命题转 喻中词类再范畴化的 问题 。词类再范畴化指某一词 语无 需任何 前缀或 后缀 ,即可转 换成 另一个词 类范畴 的成 员,如名词可用作动词 、动词用作 名词等 。词类再范畴化直
二、名词与动词互为转换
英语 中典型 的名词 可用作动 词 ,名词转换 为动词 属于 “ 源域 寓于 目标域 ”转喻 。源域 往往 是 由名词构 成 ,是次 域 ,而既 是目标域 又是矩阵域 的整个行 为则由动词构成 [, 8 】
针对转喻的实质 问题 ,学者提 出了不 同的理论和阐释 , 如理想 化认 知模 型理论 】 照点理 论 同等 ,他 们认 为转 、参 喻主要 用于 指称 和替代 ,但都 未提 及转喻 和语法 的关 系 。
收 稿 日期 : 2 1 . 12 0 10 . 0
基 金 项 目:本 文 为广 东省 哲 学社 会科 学 十一 五规 划 项 目 “ 汉词 汇转 喻 的认 知 英
语 用研 究 ” ( 8 0 GK一 4)的 阶段 成 果 。 0
1 8 ,女 ,汉族 ,浙江 温 1 ,肇庆 学 院讲 师,硕 士;研 究 方 向:语 用学和 英语 教 学。 9 人 作 者 简介 叶 碧慧 ( 6 )

隐喻和转喻在名词动用中的体现和作用

隐喻和转喻在名词动用中的体现和作用

即名词不经过任何词汇形态 , 如时、 、 格等变化 , 体 态、 而直接应用为动词 , 获得动词的句法 特征及相应 的动
词意义。由于名词动用表现力强 , 简洁生动 , 符合当今 社会节奏潮流 , 使用频繁 , 引起许 多国 内外学者 的关
这种词性之间的转换过程是词汇在长期 的日常使用 中 慢慢发生 的, 且这种转化也是正常和必然 的, 我们现在
主体选择的注意点突显 出名词 的某个侧面 , 运用这种 替代关系即转喻, 就有可能使原有名词意义转化为动
然的崩溃使投资者损失 了数 以百万计 的金钱 , 安然 的 员工因此失业 , 多人 的退休金也成 了泡影 。在此句 很
词使用 。如 f grp在这句话 中:h nei is r n t i ei Se grp hs e i f ts a dl a l ecty i e .此处 , 了突显 出更为灵 敏 的触觉 和小心 为
中用作动词 , 使用了它的隐喻 , 表示祸害 , 破坏。 ( ) 三 拟声词 的动用 拟声词 由于声音意象更易于进行联想隐喻 。
( ) h r ea h s nd“ o”h r 1 T e o dbg t i ”a bo i f CW n o“ s m o
hsu s otma l ec n u t u es tu /o e . i n p r s ni o d c ,b th a nn vd k
成员具有一定 的共 同属性 , 即家族相似性 ; 有更多范畴
H g20 ) a (02 等的派生构词法 , 等等。
属性 的成员成为原 型 ; 范畴 内成员地位不 同。一个语
随着研究的发展 , 我们 发现仅从词 汇学词类转换 义范畴是 由“ 中心” 和模糊 边缘构成的具有不 同隶属 方面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涵盖名词动用的特征 。认知 度的成员 的内部结构。因此 , 一个词类范畴的发展会

概念转喻

概念转喻

(6)范畴及其特征之间的转喻 范畴定义通常反映其主要特征。因此,可以用整体范畴来表示其主要特征, 如用jerk表示stupidity这一特性;也可以用其主要特征来代替整个范畴, 如我们常用black转指black people。 (7)缩减转喻 这类转喻是用某一语言形式的部分来替代整个语言形式。最常见的例子就是 首字母缩写形式。 第二大类: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1)行为转喻 行为理想化认知模式含有施事、受事、工具、行为本身、行为结果、时间等,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行为转喻关系。例如: We summered at the seashore.此句中,用时间转指“度过夏天”这一行为。 John finally authored his third book.此句中,用行为施事转指“写书” 行为。 It is a scene no pen can finally describe.此句中,pen转指施事“作 家”。
“笔杆子”代“作家”,“水壶”代“水”,两者都毫无相似可言,只是处于 相互邻接的关系之中,才取而代之。隐喻和转喻都独特地提出了一个于己 不同的实体,而这个实体与本体之间是等值的。在隐喻“汽车甲壳虫般地 行使”中,甲壳虫的运动和汽车的运动等值,而在转喻“白宫正在考虑一 项新政策”中,特定的建筑和美国总统是等值的。广义地说,隐喻是以人 们在实实在在的主体(汽车的运动)和它的喻体(甲壳虫的运动)之间提出 的相似性或类比为基础的,而转喻则以人们在实实在在的主体(总统)和它 的邻近的代体(总统生活的地方)之间进行的接近或相继的联想为基础。 然而,人类的思维活动是极为复杂惟妙的心理过程,“邻接联想”与“相 似联想”可能交织在一起。例如,汉语的“笔战”和英语的“纸 战”( paper war) ,把“用文章来进行的争论”比作“战争”,这首先是 一种隐喻, 然后,“笔”和“纸”分别是“工具”和“材料”,指代“文 章”,这又是“转喻”。又如,英语中的“feet”指代长度单位“英尺”, 从长度的相似性这一点来看,可以视为隐喻。倘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 用“脚”这一工具去测量长度,而后借“脚”代所测出的长度单位,是否 也可以视作转喻? 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对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还没有定论,有些问题待探讨。 例如Achilles is a lion.(阿喀琉斯是一头狮子。)这是一个经典的隐喻 表达,即PEOPLE ARE ANIMAL;但我们也可以将PEOPLE&ANIMAL归入同一认 知域矩阵,即ANIMATE ENTITIES,利用Croft的区分 方法,此表达则为转 喻。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2. Panther等人转喻的分类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转喻可分为三类: 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 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 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 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referential shift)的 现象,转喻与指称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 (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
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 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 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 Ja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 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 征”之间的邻近关系。数十年后,随 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 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 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 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修辞和解 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 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 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 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 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 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
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
这个例子说明,转喻分析并不排除语用分析,相 反,语用明确义和隐含义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依 靠转喻进行的。语用推理常常是由事先存在转喻 原则(preexisting metonymic principles)所引导的。
3。对Panther等人转喻分类的补充
Panther 等人关于转喻分类的意义在于, 转喻并不局限在指称转喻这一类,对 转喻的研究应从更广的角度着手,这 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但他们 的分类不能涵盖转喻的所有类型。

浅析范畴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

浅析范畴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

浅析范畴 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
王洪 芹
( 南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江 苏 南京 2 10 ) 1 10
[ 内容提要] 一个新 的隐喻 、转喻形成后 ,或者会被人们经 常使 用,经久不衰 ,甚 至形 成新义,或者 在被 使 用几 次之 后,给人 以 “ 套 ”的感觉,不 再具有感染力 。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迥然不 同的结果 ?本文试 图从范畴 俗 理论和 审美疲 劳两个方面尝试做 出分析 。 [ 关键词] 隐喻;转喻 ;范畴理论 ;审美疲 劳 [ 中图分类号] H0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2 90 0 .2 0 872 2 1 )0 .130
第3 2卷 第 9 期 2 1 9月 0 2年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掌 报
J u n l f Be V i e st o r a Hu i o T Un v r i y
Vo .2, o. 13 N 9
S pe e. 0 ̄ 0


引 言
烦 。 ”
传统上 ,隐喻和转 喻被看 成是言语修辞格 ,也就是说 , 或 多或 少 地被 看 成在 修 辞 文体 中 使用 的 修辞 手 段 。而 自 L k f 和 Jh sn 开 创性 的著作 Meah r We Lv y ao on o t os ie B p ( 9 0 以来 ,国内外 ,特 别是国外对隐喻和转喻 已经 讨论 18) 得很多 ,而且 已经形成共识 :隐喻 、转喻都是人类 的一种思 维方式 ,是人认 识、理解 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 。而且 ,哲学 家和认 知语言 学家证 明隐喻和转 喻是我们 对世界 进行概念 化 的有力 的认 知工具 (认 知语 言学导论》2 0 :15 。这 《 09 2 ) 无疑意 味着 隐喻、转喻 不仅仅是 一种利用 语言手 段表达 思 想、 在风格上增加魅 力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对事物进行 思维 的方法 。 隐喻是属于不 同域 的两个概念之 间的部分映射 , 因此一 个概念 目标域是 以另一个概念源域 构建 或理解的 ; 转喻是包 含 在同一域 的两个不 同域 的概念 映射 ,是一 种参 照点现象 , 种突显 ,一种激活 。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关系 问题 ,学者们 做 了相当充分的讨论 , 这里 不再赘述 。我们需要认识清 楚的 是: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 , 其源概念 和 目标概念并非被孤立 的理解 ,而是被认为是处于 “ 认知模型 ”和 “ 文化 模型 ”之 中。也就是说 ,隐喻、转喻所转移 ( 映射 )的不只是各个概 念 内在 的属性, 而是整个认知模型 的结构 、 内部关 系或逻辑 。 在 实际应用 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 的发现 ,一个 新的隐喻 、 个新 的转 喻,发展 的前途将呈现两种情况 ( 转引 自陆俭 明 《 隐喻 、转喻散议 》一文 ) : “ 第一种情况是 : 个新的隐喻、一个新 的转 喻形成后 , 一 会经常被使用 ,经久不衰 ,即并不给人俗套 的感觉 。如 “ 老 狐狸 ” “ 、 榆木 脑袋”等 。正 因为常用不衰 ,所 以经常会促使 个新 的隐喻 、一个 新的转 喻形成后 ,使原词语产生新义 , 如 “ 硬件 ” 软件 ”等 ;甚至新义形成后 ,逐渐 的原义反不 、“ 为人知 了,如 “ 鼻祖 ”( 原义为始祖 ,有世系可考 的最初的 祖先 , 现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 的创始人或最早 出现 的某 事物 ) 。此外 ,也可 能会促使一种新的句法 结构 的形成, 如现代汉语里 “ 的”字结构 的出现 可能跟这有关 。 第二种情况是 ,一个新 的隐喻、一个新的转喻形成后 , 用一两次或者两三次可 以, 用多 了会给人 以“ 套”的感觉 , 俗 甚至会令人厌烦 。如 “ 画上 了一个 圆满 的句号 ” 形成 了一 、“ 道靓丽 的风景线 ” 等创 新的文学隐喻 、 转喻 , 刚开始使用时 , 人们觉得新鲜 、形象 ,用 多了,就觉得有点儿俗套 了,唤不 起 或者说引不起人们 的新鲜感 ,不再有感染力 , 甚至令人厌

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研究

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研究

通 常用作指称 的名词能 与副词搭 配并且其意义 能够被解构 的原 因何在呢?我们可 以利用范畴特性理想化认 知模 ̄( M I I ) C ) 2
及语法转喻对这一结 构的生成 和理解做 出解 释。 理想 化 认 知模 型 ( M) L kf认 知理 论 中 的重 要术 语 。 I 是 ao C L kf认为 , 的认 知模 型 以命题 和各种意象 的方 式贮 存在大脑 ao 人 中 , 知模型在人 与世界 的交往 中起着重要 作用 , 认 它不仅贮存信 息, 而且还对输入 的信 息进行重组 。I M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 的 C
指 属 性 ( A E O Y F RP O E T 的 概 念 转 喻 在 起 作 用 。 范 C T G R O R P R Y) 畴和范畴相关 属性之间 的邻 近性 (o t ut) cni i 是理解这一 结构( g y 副 名结 构) 的认 知 基 础 ( 洁 ,0 9 。 黄 2 0 )
堕 塾
N o. 8 T ME EDUCATI I ON August
副名 结构 中名 词再 范 畴 化 的认 知 理 据研 究
段 文 汇
摘要 : 名结构 中, 副 原型意义为指称 实体的名词再 范畴化为描述事物性状 的形容词 。名词的指称意义在概念转喻的驱使下获得 了 表属性 的 内涵意义。副名结构 中名词进 行转喻操作的动 因在于该结构的构式义对名词词汇义的语义压制。
1 引 言
《 代汉语 词典 》 “ 现 把 名词 ” 释为表 示人 或事物 名称 的词 。 解 认 知语 言学家 L kf&Jh sn(9 9 从原型范畴理论 出发 , 为 ao ono 19 ) 认 典 型的名词 是人 、 事物 、 东西的名称 , 是有定界 的物理性 的实体 。 名 词的典型 功能是指称 , 型意义是指称意 义( 延意义) 典 或外 。例 如, 汉语 的名词水 、 、 土 火分 别指称 自然 界中存在 的三 种物质 , 其

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研究

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研究

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研究副名结构,也叫复名结构,是一种形式上的定语结构,其中,副词和名词共同构成定语,并且副词和名词均为一词语,以此来强调句子的平衡性和紧凑性。

比如,中文中的“紧张起来”,英文中的“make up for”,都属于副名结构词汇。

副名结构是语言表达时以词汇形式展现的重点,其中有着诸多独特的表达特色。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副名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属性特质,即这种结构中的副词和名词属性外在有把握,可用作属性名称;二是范畴化特质,即这种结构中的副词和名词可以被被视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意义地进行范畴化。

在语言加工中,副名结构表达的信息量不仅比单个词大,而且它们也有着更强的认知意义,且副名结构的概念本身就具有范畴化的含义,可以促进语言理解。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通过实验验证副名结构中名词的再范畴化对认知语言理解的影响,从而研究语言的认知机制和加工过程。

为了研究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我们搭建了一个语义实验室,由受试者和实验组成,实施实验,以研究副名结构中名词的再范畴化如何影响认知语言理解。

实验设计采用双因子实验,双因子分别是副名结构形式和语境复杂程度。

实验分为四组,每组分别为“高复杂度+副名结构”,“中复杂度+副名结构”,“低复杂度+副名结构”,“低复杂度+非副名结构”组;实验内容则通过放映屏幕上的图片,由受试者根据片的环境描述,输入文字说明。

实验的实施,我们发现,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再范畴化显著影响语言理解,其中,采用副名结构形式,以及复杂程度较高的语境,对受试者理解副名结构中的名词有着突出的促进作用。

结果表明,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再范畴化对于认知语言理解有着显著的影响,可以有效提升受试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加强传递信息的效果,从而加深我们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副名结构中名词再范畴化的认知理据,而且还阐明了它们在认知语言理解中的重要性,更加彰显了语言表达中把握好复名结构的重要性,实验结果提供了副名结构在语言加工中的认知机制,对语言表达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但同时也有必要跟踪追踪,及时为语言表达的后续研究提供改进和补充。

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视角下转类词的转喻机制

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视角下转类词的转喻机制

b 、 法院判他还钱 , 他无赖就算了吗? 例( 1 ) a句 中的“ 无 赖” 做宾语 , 实现 为指称 。而 b句 中的 “ 无赖 ” 转用为动词 , 做谓语 , 以具有某种性质状 态的行为代 替 了某种性质状态的事物 。就这个 词语的固有表述功能看, 它属 于指称 。但就它在 b句 中的表述功能看, 实现为陈述 , 在旬 中
充当的是动词 的语义角色。 ( 二) 名形转类 名词 除了有直 接反 映 、 概括事物本 质的指称意义之外 , 还
在例 ( 3 ) 中, “ h o t ” 既具备其作为形容词表 “ 热 闹” 的情状色 彩, 又含有动词“ 变活跃 、 变剧 烈” 的动态意 味。通过 形动的转 换, 句子从静态的描写变成动态的过程 , 从而使 表达更加形象
关 系, 对转喻 思维在词类转换过程 中的运行机制进行 了初步的讨论 。研 究表 明, 词类转换是 建立在 外延 内涵的传承基础
之上 , 转类词的转喻机制 需要服从外延 内涵的传承规则。
关键词 : 转 类词 ; 转喻 ; 外 延 内 涵传 承 说 -
中图分类号 : H1 3 6 . 9

种语言使用的现 象 , 更是一种语言创新和思维创新 。主要包
( 一) 名动转类
在例 ( 2 ) 中, “ 男人” 这 一名词 与程度副词组 合 , 在副词 的 强制作用下, 其“ 阳刚之 气” 的 内涵意义得 以凸显 , 事物义隐藏, 只保留了性状义, 从而取得了形容词的身份 。 ( 三) 形动转类 英汉语言 中都有 一种现象 , 在特 定语境 中把表 示某种性
识, 体现 的是一 种性状义 。例如 “ 男人 ” , 让人很 容易想到 “ 阳
①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0 9

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

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

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摘要:动词名化是中国手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词类转换以概念转喻为认知理据。

动词名化发生在事件认知框架下,是动词触发的事件框架中不同元素的突显,具有认知突显性的要素为其他要素提供心理通道,其本质是以过程来转喻过程中的参与者。

基于突显观点和概念转喻理论的手语动词名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动作转喻施事,动作转喻受事,动作转喻结果,动作转喻工具,动作转喻移动者。

关键词:手语;动词名化;认知;转喻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4-0038-05(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23)一、引言在现代语言学中,词类转换也称为“功能转换”或“零派生”[1]。

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都存在大量的词类转换现象,包括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其中动词与名词之间的转换是最普遍的转换类型,这在转类法构词中是最活跃的方法之一。

在英语中,名词化是创造新词的常用手段[2]。

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词类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学家对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Jespersen 首先提出名词化并在语法研究的框架内进行讨论,解释英语名词化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3]。

Quirk 讨论了动-名转换中转类词与原生词的语义关系[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观察和研究认知的窗口,对语言的描述和解释必须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Dirven 从认知的角度对词类转换的现象尤其是动词转化为名词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词类转换过程主要存在于事件图示中,动词名词化是事件图示中一个参与者通过概念转喻机制被突显的过程,词类转换类构词都是转喻式的[5]。

卢卫中认为,转喻是英汉构词的重要方式,由事件要素之间转指而构成的转喻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6]。

在聋人手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包括动词转换为名词、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及名词与名词互转等词类转换现象,这些手语的构词都是,转喻式的[7]。

英语名词的动化——基于认知转喻和隐喻机制的视角

英语名词的动化——基于认知转喻和隐喻机制的视角

英语名词的动化——基于认知转喻和隐喻机制的视角刘静【摘要】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转喻和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名词动化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名词动化的认知过程,以及认知转喻机制和隐喻机制如何在名词动化过程中发生作用.【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名词动化;转喻机制;隐喻机制【作者】刘静【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2名词和动词是日常语言中的两个最基本且最普通的词类范畴,两者之间既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

近些年来,学者们大多从形态、语义、句法和语用角度对名词动化的类型、特点、意义、结构与语用功能等进行分析研究。

这些研究都侧重于分析这种语言现象及其发生的动因而未能说明名词动化背后的认知过程及认知机制。

隐喻和转喻理论是认知领域的重要理论,它被广泛应用在许多语言现象的研究中。

因此,本文将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与名词动化进行结合研究。

(一)名词动化的概念名词和动词是语法上的两个基本范畴,两者在功能分布上既有对立又有联系,处于词类连续统的两端,又可以相互转化[1]。

当一个通常被用作名词的语言单位出现在动词的位置时,它们的范畴则发生了临时改变。

如果这种临时用法出现的频率足够高时,它们则会在语言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语言结构同时属于名词和动词两个范畴的现象。

在构词法中,当一个词在不增加任何词缀的情况下转化成另一种词类范畴成员的现象称为转换法(conversion),或者零位派生(zero derivation)。

名词动化即是名词在不增加任何词缀的情况下转化为动词范畴的成员而在句法结构中充当动词成分的转化现象。

在名词动化过程中,名词被称为原生名词(parent noun),转化后的动词则被称为是名转动词(denominal verb)。

原生名词和名转动词的形态特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它们的语义和句法特征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语法化中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的转喻解释

语法化中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的转喻解释

语法化中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的转喻解释叶建萍;杨成虎【摘要】文章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解释英汉语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旨在提供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在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过程中,语法化促使词汇化,其功能上的改变可以用转喻来解释,并且在其演变过程中,不但有单重转喻,还有多重转喻.【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9)004【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主谓结构短语;转喻;语法化;词汇化;名词化【作者】叶建萍;杨成虎【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1一、引言对主谓结构的词汇化过程,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联系到转喻,王灿龙在谈论“恨不得”和“物色”的词汇化过程时,提出了词汇化是一种转喻过程[1]。

主谓结构短语在演变为基本词汇时伴随的是功能上的转变,演变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这个功能上的变化过程促使不同的范畴合并从而产生新概念,这个过程可以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进行解释。

Lakoff & Johnson[2]39,Lakoff[3]288,Lakoff & Turner[4]103-104对转喻及域理论给出了详细的论述。

Croft认为Lakoff的域理论是理解转喻的核心,通过域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转喻中可以整体代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域包孕(domain matrix)和域凸显(domain highlighting)[5]。

Croft研究域包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在对部分进行转喻解释时,整体起什么作用。

他指出一个句法单位所包含的成分都可以在一个域里进行解释,转喻解释可以调节句中各个成分域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能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域包孕里对句中意思进行理解。

Croft提出如果一个语义结构可以凸现很多概念,那么这个语义结构就可以被称为域,即域包孕是理解域凸显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及其转喻机制
一、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研究
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是一种以词汇概念为基础的
认知过程,其中识解者以有限的资源(如记忆和理解能力)构建一个概念,并将其转换为另一个概念,从而实现词汇的转喻。

研究表明,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讨论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及其转喻机制。

二、名词再范畴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名词再范畴化是一种概念的转换,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实例,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

它的操作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概念转换、转喻机制和实例转换。

首先,概念转换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实例,以增强人们对概念的理解。

其次,转喻机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一系列相关的实例,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

最后,实例转换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实例,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

名词再范畴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三、名词再范畴化的转喻机制研究
名词再范畴化是一种识解操作,它涉及将一个词的概念拓展到另一个概念范畴中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词汇,提高认知能力。

名词再范畴化的转喻机制研究是探索该过程的有效方式。

转喻机制是指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事物的过程,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抽象概念。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词汇的再范畴化过程,了解其转喻机制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