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d079691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2.png)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
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
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1.酮病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
预防酮病发生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根据体况确定饲料能量水平,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要过瘦。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适中,可约占16%。
舍饲奶牛按每千克产奶量给精料约3千克。
2.产后瘫痪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低于20克,钙磷比例控制在2∶1范围时,可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3.胎衣不下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
主要因钙、维生素E和硒缺乏,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引起。
因此,孕牛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4.产后截瘫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过程中,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而引起。
应给予高度重视。
5.皱胃移位由于分娩的应激使血钙浓度降低,肌张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位。
据报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4.8倍。
子宫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
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4—5千克时,本病年发生率(0.12%)显著降低。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1.产前30天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的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体重66-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的精料配方为:玉米52%和44%、豆饼34%和48%、麸皮13%和37%、食盐均为1%。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147937dd36a32d737581c7.png)
对营养不良的干乳母牛除给予优质粗饲料外,还要喂几公斤精饲料,以提高其营养水平,一般可按每天产10-15kg乳所需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喂,日给8-10kg优质干草,15-20kg多汁饲料(其中品质优良的青贮料约占一半以上)和3-4kg混合精料,粗饲料及多汁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压迫胎儿,引起早产。
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掌握好常乳(或代乳料)与
犊牛料之间的过度,出生后15天内就应开始补饲犊牛料(粗蛋白20%),当采食量达到0.75-1.0kg时可断奶,达到2.0-2.5kg时可改喂混合料。
犊牛期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精饲料供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整个犊牛期禁止喂青贮等发酵饲料。在管理方面,首先做好断奶牛过渡期的饲养管理,按月龄体重分群饲养。饲养方式采取散发饲养,自由采食。另外注意保持犊牛圈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粮蛋白水平达到12%。(2)19月龄-预产前60天:日粮干物质进食量控制在11-12公斤,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头2.5-3kg,日粮粗蛋白水平12-13%。(3)预产前60天-预产前21天:日粮干物质进食量控制在10-11kg,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日粮粗蛋白水平14%,混合精料每头日3kg。(4)预产前21天-分娩:该阶段奶牛的饲养水平近似于成母牛干奶前期。采用过渡饲养方式,日粮干物质进食量10-11kg,日粮粗蛋白水平14.5%,混合精料每头日4.5kg左右。
一、奶牛阶段划分
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令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cda478f121dd36a22d82b5.png)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农村由于奶牛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为引导农民科学养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现将奶牛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方法1、牛犊:新生牛犊按常规方法接生,即用消毒毛巾擦洗去牛犊口鼻部黏液,在距腹皮4指处断脐,剥去软蹄,待牛犊站立后称重、登记。
饲养方法:牛犊自1周龄改为喂常乳;2周龄时训练牛犊吃粗饲料。
常乳哺乳期一般为100-150天。
总喂奶量300-400千克。
喂常乳的方法是:每天喂2-3次,奶中可掺25%-30%的温水,每头牛犊的喂量按其体重的8%计算。
管理要点:保证牛犊充分运动,生后3-5天即可赶到运动场,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每天刷拭牛体2次。
2、成牛、青年牛:6月龄至配种为育成牛,配种至产犊为青年牛。
此间应根据月龄、性别、体重及畜舍情况及时分群,实行定位管理。
管理要点:每天刷拭牛体2次。
对母牛从12月龄开始每天抚摸乳房,怀孕后每天2次按摩乳房,但不得挤奶。
16月龄左右,体重达375千克开始配种。
妊娠3个月后,注意观察食欲及生理变化,膘情不宜过肥。
3、成年奶牛饲养要点:每百千克体重喂给青贮饲料3-4千克,干草1千克以上,青料11.5千克。
日粮饲喂应按“粗→精→粗”顺序。
分娩后护理:母牛分娩后,应立即给母牛饮温麸水1-2桶。
同时在产床上铺垫褥草,供母牛饮水后休息。
并认真检查产后母牛乳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原则1、夏季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冬季不喂冰冻饲料,不饮冰凉水。
2、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
运动场粪便应及时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
3、投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营养平衡。
4、固定饲喂程序,稳定饲料品种。
无论先粗后精,还是先精后粗,饲喂程序应该固定,不要随意变更。
各龄期奶牛的饲喂
![各龄期奶牛的饲喂](https://img.taocdn.com/s3/m/288df33aee06eff9aef8075d.png)
3 1 2月龄 育成 牛饲 喂 奶 牛是高产动物 , 饲喂奶 牛 2
质 应达 到 0 . 6 0 ~ 0 . 7 5 k g 。
4 1 9 ~ 2 4月 龄 育 成 牛 及 干 奶 牛
饲 喂 、
的饲料应品种 多样 、适 口性好 , 但 不 能 为追 求 产 奶 量 而 给 其 过
一 7
2 0 1 Βιβλιοθήκη . , z 期 . 总 第 z 期
各龄期奶牛的饲喂
孙 建 军 ( 山东省莒 南 县畜牧 局 , 山 东 莒南 2 7 6 6 0 0 )
申图分类 号 : ¥ 8 2 3 . 9 1 5 . 4
文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8 9 6 4 ( 2 0 1 3 ) 1 2 — 0 0 3 8 一 O 1
达到 0 . 4 5 ~ 0 . 6 0 k g 。
3 l 2 1 8月龄 育成 牛饲 喂
素含量 要适 当控制 , 此时优质苜
蓿 可 作 为犊 牛蛋 白质 、矿 物质 、
维 生 素 及 易溶 碳 水 化 合 物 ( 糖 及
混 生牧 草虽 可满 足妊娠 后 期 母 牛 的营养 需要 ,但 必须控 制 日 粮 体 积 和 营养 浓度 , 要 适 量饲 喂
量 苜蓿干草 , 8周龄 以后其对 苜 蓿的采食量大幅增加。 犊牛 8 — 1 2 周龄 阶段 瘤 胃尚 未 发育 完 全 , 其
瘤 胃容 积 有 限 , 故 饲 料 中的 纤 维
草, 使干物质进食量达到 5 ~ 8 , 后 期可利 用 青刈饲 草 与青 干草搭
配饲 喂 , 使 干 物质 进食 量 达 到 5 ~ 8 k g 。 此 期奶 牛 日进 食 蛋 白质 应
饲喂奶牛宜划分为五个阶段
![饲喂奶牛宜划分为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ef0fd62228ea81c759f57887.png)
饲喂奶牛宜划分为五个阶段在奶牛生产中,常根据母猪生理和生产性能特点,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五个阶段进行饲养。
根据奶牛在各阶段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日粮配合,以提高饲料报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围产期围产期包括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
在产前15天,应逐渐增加精饲料饲喂量,但总量不能超过奶牛体重的2%。
提供充足的优质粗饲料(占干物质的60%~80%),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占干物质15%左右)。
为防止产后瘫痪,采用低钙日粮,每天钙喂量50克,磷喂量30克,并于产前一周肌注维生素D3,控制食盐喂量。
产后15天母牛消化机能弱,生殖器官和全身机能状况逐渐恢复,食欲差而奶牛产奶量逐渐上升,进食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处于负平衡,体重下降。
因此应逐渐增加精料喂量。
精粗料比约为55∶45,但一般不能超过60∶40。
2 泌乳盛期产后16~100天,母牛产奶量迅速上升,并达到高峰,此期产奶量约占整个泌乳期产奶量的40%~45%,是夺取高产的重要阶段。
日粮配合要求"饲料领着产奶量走",即逐渐增加饲料量,直至产奶量不再上升或奶牛呈饱感为止。
精饲料喂量维持在奶牛体重的2.3%左右,但精粗饲料比不能超过60∶40,应尽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以确保适时达到产奶高峰。
3 泌乳中期产后100~200天,奶牛体况开始恢复,体重也开始增加,逐渐减少精料喂量,增加粗料喂量。
到第150~180天时,精粗料比达45∶55为宜。
4 泌乳后期产后201天到干奶期,母牛产奶量下降较快,已进入妊娠后期,也是母猪体重恢复较快阶段。
应根据奶牛食欲、膘情和产奶量,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粗饲料喂量,精粗料比维持在40∶60为宜。
5 干乳期是妊娠奶牛产前40~60天到停止挤奶的时期。
这个时期为下一个泌乳期正常产奶做必要的准备。
干乳有利于改善奶牛营养状况,使乳腺组织得到更新,也利于母牛给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奶牛日常管理
![奶牛日常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3d6f34b4daa58da0114a3c.png)
干乳期 停止挤奶至分娩前15天,日粮应以 优质青干草为主,并喂以适量青绿、 块根饲料和精料,精料饲喂不宜过 量,一般混合精料为2.5公斤左右。 干乳后期需增加日粮营养,降低混 合精料中钙的喂给量,以适应奶牛 产后需要。此阶段精粗料喂量比确 定在3∶7左右为宜。 围产期 分娩前后各15天内,临产前母牛应 逐渐增加精料喂量,但最大喂量不 宜超过牛体重1%(对产前乳房水肿 严重的奶牛,不宜多喂精料),同 时减喂食盐,防止母牛便秘。分娩 后补饮热麸皮及盐钙汤10~20公斤 (麸皮500克,食盐50克,碳酸钙 50克),以利母牛尽快恢复体力和 排出胎衣。产后1周内钙磷比调整为 3∶1。
(4)药物预防。 应激发生时,抗应激药物能削弱应激因子对机体的 作用,降低奶牛对应激的敏感性,减轻反应症状,提 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使奶牛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在 预测可能产生应激因子的情况下,及时应用药物预 防,以减少应激给生产上带来的经济损失。 高温热应激时,应在每吨日粮中添加200克维生 素C。另外,可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氯化钾,这对于 提高奶牛的饮水量大有益处,用量应视日粮中钾的含 量而定。另外,还可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有关抗应激 添加剂。
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 )
此阶段奶牛采食量增大,饲喂精料量应较前期 减少,精粗料比为4∶6,干物质进食量可达体重的 3.5%~4.5%。期间奶牛产奶量稳中有降,月减少5 %~7%,所以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使产奶 下降缓慢些。
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乳期前)
此阶段奶牛产奶量已大幅度下降(每月递减8%~1%), 精料给量应适当减少,精粗比以35∶65左右为宜。但在干奶 前1个月左右精料给量应增加1公斤左右,以确保满足胎儿发 育所需营养。 犊牛饲养期(产后1~6月龄) 犊牛出生后1~2小时内应让其吃上初乳,喂量不少于1公 斤,哺乳期每日喂乳量10~15公斤。犊牛出生7天以后可开 始训练采食特制精料和优质柔软的青干草、青贮料,至犊牛 每天能吃到1公斤左右的开食料时便可考虑断乳。一般犊牛 长到3个月左右即可断奶。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494b5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奶牛的分阶段饲养和管理--牛业之光
![奶牛的分阶段饲养和管理--牛业之光](https://img.taocdn.com/s3/m/ace713b71a37f111f1855b9c.png)
奶牛的分阶段饲养和管理2012-01-16 13:50:19 来源:牛业科技之光浏览:24次奶牛阶段饲养是根据奶牛不同泌乳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按其泌乳曲线划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饲养的方法,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有效措施。
发达国家应用奶牛阶段饲养技术,荷斯坦母牛创纪录个体的胎产奶量高达25000kg以上,高产群体平均头年产奶8000kg~11000kg。
把中国荷斯坦产奶母牛整个泌乳期划分为4个阶段。
1:泌乳盛期(90天):日粮干物质按体重的3.4%~3.8%,每千克含NND2.20、DCP10%、Ca0.80%、P0.55%、粗纤维17%,每头每日在泌乳上升时可多预付精料0.5kg~1.0kg,精粗料比为45∶5 5。
2:泌乳中期(90天):日粮干物质按体重的3.2%~3.5%,每千克含NND2.10、DCP9%、Ca0.75%、P0.53%、精粗料比为40∶60。
3:泌乳后期(125天):日粮干物质按体重的2.8%~3.2%,每千克含NND2.00、DCP8.5%、Ca0. 70%、P0.50%,精粗料比为35∶65。
4:干乳期(60天):日粮干物质按体重的2.0%~2.5%,营养浓度与泌乳后期日粮相同,精粗料比为30∶70。
临产前两周日粮干物质按体重的2.5%~3.0%,每千克含NND2.0、DCP9%、Ca0. 30%、P0.26%。
逐步增加混合精料至产犊时约占体重的1.0%~1.5%,分娩后Ca0.80%、P0.55%,精粗料比为40∶60,逐渐过渡到泌乳盛期日粮。
(母牛临产前7天到产后8天列为围产期饲养。
)饲养管理按常规饲养管理,散放饲养,日喂3次挤奶。
采用先粗后精、自由饮水的饲喂方式。
干乳期日粮以青粗料为主,按营养标准给料,停乳前作隐性乳房炎测验,每天观察乳房情况,放牛运动要慢,防止外伤性流产。
分娩前7天进入产房,逐渐增加精料到体重的1.0%~1. 5%。
分娩后1~2天供给易消化的饲料,优质饲草自由采食。
奶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750d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8.png)
doi:10.19369/ki.2095—9737.2021.01.021奶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方法徐帮奎(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服务中心,黑龙江安达151800)摘要:奶牛的生产周期可以分为泌乳期和干奶期+不同的生理阶段,奶牛的生理特点不同,对营养物质和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在泌乳初期,奶牛刚经历分娩,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使体质尽快的恢复,提高奶牛的各项机能,在泌乳盛期奶牛的产奶量增加,并达到了泌乳高峰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到了泌乳中后期则要使泌乳量逐渐的减少,保持奶牛适宜的膘情。
干奶期则奶牛得以修整,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打好基础。
关键词:奶牛;泌乳期;干奶期;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23.8文献标识码:B1泌乳期的饲养管理1.1泌乳初期1.1.1生理特泌乳前期是指母牛产后2〜3周,此阶段奶牛的生理特点是刚经历分娩,体质较为衰弱,处于气血两亏的状态,并且产道还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生殖道没有复原,恶露也没有排干净,并且乳房还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泌乳前期的奶牛通常抵抗力较差,并且消化机能还没有恢复,食欲较差,采食量不高,但是此阶段乳腺功能却进一步的加强,产奶量开始逐渐的增加,不足的采食量与较多的产奶量会导致奶牛在泌乳初期易发生能量负平衡。
因此,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使奶牛的体质得以快速的恢复,消化机能逐渐的提高,使采食量增加,从而满足奶牛逐渐增加的产奶量的营养需求+并且,此阶段还要使奶牛的生殖系统得以恢复,促使恶露尽快排尽,保持奶牛良好的繁殖性能+1.1.2饲养管理在饲养方面,奶牛产后不宜立即喂料,要先喂适量的?皮红糖水,在产后3天再提供优质的青干草,在8〜5天后逐渐的增加青饲料和青贮料的饲喂量,使奶牛在1周后食欲和消化机能恢复正常,精料则每隔2〜3天增加0.5〜1kg,直至正常的饲喂量为止+在饲料的恢复上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对于奶牛的健康不利+在管理上则要注意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和牛体的卫生,防止产后奶牛感染病菌而患病+为了避免奶牛发生产后瘫痪等文章编号2095—9737(2021)01—0083—01疾病,在最初几次挤奶时不能将奶一次性挤净,通常第一天挤奶量满足犊牛需要即可,在第二天挤1/3,第三天挤1/2,在每次挤奶时要将第一把奶弃掉,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在每次挤奶前都要使用热毛巾进行热敷+1.2泌乳盛期1.2.1生理特泌乳盛期一般在产后15天到3个月左右,此阶段奶牛的生理特点是乳房的水肿已消退,体质也基本恢复正常,产奶量逐渐的增加,并在产后80天左右达到了泌乳高峰期,但是采食量却没有达到最大,一般在产后80〜100天达到最大采食量,此阶段奶牛机体的代谢率较高,母牛大多数会出现掉膘严重的现象,有的奶牛甚至会减重80〜50kg。
奶牛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4aad661eb91a37f1115c17.png)
质粗料任其 自由采食 , 切忌喂给劣质霉变的饲料 。 犊 牛 每次 哺乳 完 毕 后 , 应擦 去 嘴边 的 乳 渍 , 以防
犊 牛互 相 舔 吮 , 胃内形 成 毛球 , 响 发育 。 防止犊 在 影
牛舔吮脐部 、 乳头等部位 , 以免造成这些部位发炎 。
时 , 造 成 仔 猪 初 乳 摄 人 不 足 , 猪抗 病 力 不 足 , 会 仔 易
奶 牛 不 同 时 期 的 饲 养 管 理 要 点
宋 飞 1 犊 牛
犊 牛 是指 从 出生 到 6月 龄 以 内 的牛 ,是奶 牛场
曲丽萍 2
( . 疆 阿勒 泰地 区畜禽繁 育 中心 860 ,. 疆 阿勒泰 地 区疾病 防 治与控 制 中心 8 60 ) 1 新 3502新 350 混合 而成 , 粗蛋 白含 量在 1%左 右 。2周 龄后 可添 加 8 青 贮 饲 料和 青 干草 等 , 样 可促 进 瘤 胃早 日发育 , 这 逐
对 有乱 舔 恶 癖 的犊 牛 ,应 隔 离 或戴 上 口笼饲 养 一段
时 间后再 混 群散放 。
可在 1 5日龄左 右进 行 去 角 , 角后 的牛 比较温 去
为主 , 数量 应逐 渐增 加 , 以每 天 I — . . 20千克为 限 。优 5
初乳 中含有大量抗体 、 维生素 、 矿物质等营养成 份, 对增强犊牛体质 、 提高抵抗力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 用 。犊 牛在 出生后 I2小 时 内吃到初 乳 , 1 - 第 次喂 量
在 1 ~. 克 , . 1 0 5千 以后 逐 渐 增 加 , 乳 喂 至 5 7天 后 初 可改 为 常乳 或混合 初 乳 。 随 着初 生 犊 牛 的成 长 ,单 靠 牛 乳 满 足不 了营 养
奶牛不同生产时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不同生产时期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87ab61af1ffc4ffe47accf.png)
道, 在同样 的饲养条件下 , 无干奶期连续挤奶 的牛 比 有干奶期的牛第 2 胎产奶量下降 2 %, 3 5 第 胎则下降 3%, 8 随胎次的增加 , 产奶量下降幅度增大。 可见干奶 期对提高产奶量和保持母牛健康是非常重要 的。 产后 7 0天 为 泌 乳初 期 , 在这 个 时期 , 牛 干物 奶 质进食 量 仍未完 全 恢复 , 比泌乳后 期低 1 %。 约 5 产后 几天食欲最差 , 进食量也很低 , 而泌乳量则天天增加 ( 产后 4 8星期 出现泌乳高峰 ) ~ ,造成养分人不敷 出。为了供给产奶所需能量 , 奶牛会消耗脂肪 , 同时 抑制体脂 的合成 。据报道 , 这段时期一般母牛体重约 降低 3~ 0 5 5 千克 , 每天平均降低 50 70 0 — 0 克。 一般最 高 日产奶量出现在产后 4 8 ~ 星期 ,而最高干物质进
食 量则 出现 在 产后 l~ 4星期 。 因而造 成 了泌乳 初 O1
千克 , 青贮 1 9千克 预混
料 03 .8千克 。
泌乳 中期泌乳量逐渐下降 ,胎儿生长发育缓慢 和母牛体重下降的特点 ,饲养 的任务是保持产奶量
高峰的持久性。 在饲喂上要坚持 “ 多产多喂”、 少产 “
少喂” 的原则 , 要做到 “ 以奶定料 ” 。
推荐干奶期牛 日粮组成配方为 ,玉米 2 千克 , . 6 豆饼 07千 克 , 麸 05千克 , 草 65千 克 , 贮 1 . 麦 . 干 . 青 2
千克 , 00 克 , 混料 06千 克 。 盐 . 5千 预 . 围产 期 必须 精 心饲 养 ,分 娩 前 2星期 必 须 给予
精料加工成 3  ̄ 的热粥 ,可提高 1%产奶量并增强 8C 3 牛体抗 寒 能力 。粥 的做法 为 , 用少 量水把 粉状 精料 先
奶牛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变化分析
![奶牛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28f1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2.png)
奶牛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变化分析奶牛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是其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奶牛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奶牛的体重、体型、代谢能力和生产目标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其营养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下面将对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变化进行分析。
1.幼年期:幼年期是指从奶牛出生到断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奶牛主要通过母乳获得营养物质。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能满足奶牛的生长需求。
但是,幼年期奶牛的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需要额外添加一些补充饲料来提供足够的能量。
常见的补充饲料包括饲料浸泡后的青贮料和浸种后的谷物。
2.青年期:青年期是指从奶牛断奶到第一次妊娠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奶牛的身体开始迅速发育生长,骨骼和肌肉需要得到充分的营养。
因此,青年期奶牛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常见的饲料包括高蛋白质的饲草、优质的浓缩饲料和矿物质盐块。
此外,青年期奶牛需要每天的运动和适度的日晒,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强化。
3.成年期:成年期是指奶牛完成第一次妊娠后或开始产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奶牛需要更高水平的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高产奶量。
成年期奶牛的能量需求较高,需要摄入更多的粗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饲料包括优质草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如玉米、大豆粉和酵母等。
此外,成年期奶牛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等微量元素,用于支持骨骼和身体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奶牛的生长和发育,其营养需求会发生变化。
所以,养殖户和饲养员应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方和供给量,以确保奶牛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另外,不同品种和个体的奶牛可能会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奶牛泌乳前、中后期及日常饲养管理
![奶牛泌乳前、中后期及日常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f4de22915f804d2b16c144.png)
泌 乳潜 力 大 、 奶 量 高 时 , 当 多加 ; 产 适 若奶 牛食 欲 不 好 , 能勉强 。此期 饲养 的 目的是使奶 牛 能安全 大量 不 的采 食 、 早 满 足 泌 乳 需要 , 可 能 减少 负 平 衡 , 尽 尽 为 高 产稳 产创 造 条 件 。随 着产 乳量 的增加 而增 加精 料 喂 量 。但增 料 不宜 过 快 , 防止 消 化不 良 , 天 或 隔天 每 增 喂 05 1 .— . 0千克 为宜 , 还要 注意 保 证优 质青 饲 料 和 粗饲 料 和多 汁 饲料 的供 应 。当增 料 产奶 量不 再 增 加 时 , 将多余 的料降 下来 , 奶 料平衡 为止 。 应 使
多余 的养分用于恢复产后失去的体重 。若奶牛获得 养分平衡 , 子宫恢复正常 , 则奶牛可正常发情 , 故此 阶段 喂 给全 价饲 料 非 常重 要 。泌 乳 的最后 5个 月 是 泌乳后期 , 时奶 牛 已经进 入妊娠 中后 期 。 此
在 泌乳 中后期 , 牛在 生理 上发 生 一 系列 变 化 , 奶 如 雌激 素 的分 泌 、 周期 恢 复 、 性 出现 发情 、 配种 受 孕 。
况 及早 得 到恢 复 ,这 对 奶 牛健 康 和高 产稳 产 都 有 好
增加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 为 了饲养管理 和生产的方便及避免混乱 ,必须 给 每头 牛编 号 。牛的标记 方 法有耳 标 法 , 用耳 号钳 在 牛 的耳 部 钳上 金 属 或塑 料耳 标 ,耳标 上 有 不 同 的号 码。剪耳法 , 用剪耳钳在耳上剪成缺 口以表示牛号 。 液 氮 冻号 法 , 先 将 烙 号 部 位 剪 毛 , 涂 以酒 精 , 首 并 作 为冷却的介质 , 然后将金属烙号器浸于液氮中 , 使之 达 到 一 9  ̄ 在 奶 牛 的臀 部 烙 号 , 般 维 持 3 16E, 一 0秒左
奶牛饲养各阶段的管理要点
![奶牛饲养各阶段的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b7b9ece009581b6bd9ebf2.png)
要 体膘 , 为此所有饲料都要 挑选优质 的 , 特别是 粗料 和精 料 的选择 。根据食欲逐渐增加精料 的供给 , 每天精料 增加不 但 超过 05g 防止瘤 胃酸中毒。需补充维生索和微量元素 , . , k 添 加缓冲剂如小苏 打等 , 以缓解高产带来的代谢病 。 日粮浓度
1 干 奶 期
草 食 动 物
奶牛饲 养各 阶段 的管理要 点
郭会 玲
( 龙江省 孙 吴县畜 牧兽 医局 。孙 吴 1 4 0 黑 2 0) 6
D l 0 3 6 M . SN. 6 — 0 72 1 0 .3 O : .9 9 I 1 S 1 71 6 2 .0 2.20 4
阶段饲养法是提高牛群产乳量 、 高经济效益 的有效方 提 法, 无论哪种管理 方式都应实行 阶段饲养 , 特别 是对高产 牛
在这个 时期 多数母 牛产乳 量逐 渐下 降 ,母 牛已怀孕 , 其
营养需要 比泌乳 盛期 有所 减少 。泌乳中期采食量 达到高峰 , 食欲 良好 , 饲料转化率也高 。因此在这一 阶段要充分利用 牛 的生理变化特点 , 时调整饲料 , 及 让其多吃粗饲料 , 防止精料 浪费 , : = 0 6 。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抓好母牛体况恢复 , 精 粗 4 :0
制食盐喂量 。 分 娩 后 , 喂 以麸 皮 汤 ( 皮 lg 红糖 2 g 矿 物 质 添 加 应 麸 k、 k、
胎 牛 还应 考 虑 生 长 需 要 ,
般 2岁母牛可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按饲养标准增加 2 %, 0
3岁 牛 增 加 1%) 0 。
5 泌 乳 后 期
泌乳 中后期是指产后 2 1 35 , 0 ~ 0 d此时大多数奶牛 已再次
应尽早使母牛停止泌乳 , 乳房恢 复正常。在满 足母 牛营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五个时期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五个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1f4a1ee6c5da50e2534d7f11.png)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五个时期干乳期: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一段时间。
这一时期的饲养对产奶量、产奶期代谢组织的再生及体内能量、蛋白等的贮积颇为重要。
一般干乳期为60天~75天。
在干乳期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比其它阶段都低,应控制精料、多汁料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精粗料比为1∶4,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禁喂甜菜渣。
围产期: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这一段时间。
围产期是提高整个泌乳期产奶量的关键,这一时期奶牛所需能量和粗蛋白量较干乳期略有增加,其中粗纤维含量最高,钙量最低。
分娩前两周,可逐渐增加精料喂量,但不得超过体重的1%,钙的喂量必须减少,以防高钙诱发乳热病。
母牛分娩后应立即驱起,以免流血过多,并准备好温麸皮汤(20℃~30℃)给母牛饮用。
分娩后1~1.5小时进行第一次挤奶,但不要挤净,同时观察母牛的食欲、粪便、反刍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分娩后1~2天,可逐渐增喂精料,每天增喂0.45公斤,青贮、块根喂量必须控制。
分娩两周后,在奶牛食欲良好、消化正常、乳房生理肿胀消失后,日粮按标准喂给,逐渐加喂青贮、块根类饲料。
精粗料比为2∶3,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3%。
泌乳前期:指母牛分娩15天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16天~100天。
泌乳前期奶牛所需能量、粗蛋白以及磷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
必须饲喂高能量饲料,并使奶牛保持良好食欲,尽量多采食干物质和精料,但不宜过量。
为了预防代谢病,获得高产、稳产,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由3次改为4次或5次,多喂品质优、适口性好的饲料。
在沙乳高峰期,精料中可混入草粉2公斤,以提高奶牛的食欲。
全天要均衡饲喂,以稳定奶牛瘤胃酸碱度,减少消化道疾病。
实践证明,泌浮前期采食干物质不足或饲料品质不好,高产奶牛容易发生酮病等代谢病,甚至引起卵巢机能不全,不发情,降低繁殖性能。
高产奶牛产后70天左右配种,一般不超过90天,对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应及时检查,并从营养和管理方面找原因,如有病变,及时治疗。
泌乳期牛的三阶段饲养法
![泌乳期牛的三阶段饲养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0d1d8e8e9951e79a892773.png)
泌乳期牛的三阶段饲养法据统计,奶牛产犊后到120天,所产奶量约占全泌乳期总奶量的60%~65%。
在生产实际中,由于每阶段奶牛的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量有明显差别,因而不能把不同泌乳阶段的牛均用同一种日粮去饲养。
7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提倡采用阶段饲养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阶段饲养法共分三个阶段,即泌乳初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以后则进入干乳期。
一、泌乳初期奶牛从产犊开始直到产后70天,为泌乳初期。
在此阶段,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因食欲未完全恢复而比泌乳后期还低15%。
产后最初几天食欲最差,进食量很低,而泌乳量则天天增加,造成养分入不敷出,致使母牛不得已而动用体脂来产奶。
在此期间,一般母牛约减体重35~50千克,平均每日减500~700克。
个别情况下,体重平均每日可减少2~2.5千克。
每减少1千克体重,约可生产6.86千克标准乳。
体重用于产奶时,可动员的体蛋白质少于体脂,仅为能量的8%,在此期间约有15千克体蛋白质用于产奶。
最高日产奶量一般出现在产后4~8周;最高干物质进食量则在产后10~14周,因而出现了泌乳初期母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
泌乳初期的日粮组成、精料配方及饲养方法如下:1.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地区所用粗料,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其精料配方应为:玉米45%、熟豆饼(粕)19%、玉米高蛋白18%、蔗皮10%、鱼粉(或酵母饲料)5%、骨粉1.7%、碳酸钙0.4%、食盐0.8%、强化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0. 1%。
2.日粮组成产后0~30天的泌乳牛,每日每头采食精料6.5千克、啤酒糟8千克、玉米青贮10千克、干草(羊草)4.5千克。
产后31~70天的泌乳牛,每日每头精料10千克、啤酒糟12千克、玉米青贮15千克、干草4.5千克。
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按干物质计算,分别约为55%:45%和60%:40%。
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产奶净能(兆焦/千克于物质)为7.28~7.53,粗蛋白质为18%,粗纤维为15%,钙为0.81%,磷为0.58%。
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
![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8cd06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3.png)
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奶牛是一种高产动物,在保证营养全价平衡的前提下,要力求饲料品种多样化和适口性好,但不能因为追求奶产量而过多添加精饲料。
其日粮一般要由3~4种以上的青粗饲料(干草、青草、青贮饲料等)及3~4种以上的精料组成,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如下:奶粉期(从奶粉到产前15天)目标:尽早使母牛停止泌乳,乳房恢复正常为此,在满足母牛营养需要前提下尽量不喂青绿多汁饲料和副料,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在保持适宜的纤维摄入量的基础上搭配一定的精料,精料给量根据粗料品质及体况调整,一般在3~4公斤。
精、粗饲料比为25∶75,日粮物质应占体重的2.0%~2.5%,对于体况偏瘦的母牛,可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饲料,增加优质粗料对于体况偏肥的母牛,可限制精料用量,增加中等质量粗料的投入,但要注意矿物质平衡。
围产期(产前至产后15天)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2.5%~3%,精、粗饲料比为40∶60。
分娩前15~34天,因采食量较低,但所需营养因胎儿的急速增长而增加,为此,应提高饲料浓度,增加蛋白质与能量的供应。
产前一周根据食欲慢慢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增加0.5公斤,使瘤胃适应产后高精料的饲喂,以优质的粗料为主,产前一周肌注维生素d3,15毫升/头,并加强运动增加光照,可防止产后胎衣不下及瘫痪等疾病的发生产前采用低钙日粮,严禁日粮突变,控制食盐喂量,分娩后,应喂以麸皮汤(麸皮1公斤、红糖2公斤、矿剂100克、温水10~15公斤),以缓解产犊疲劳及分娩所失水分,还可预防胎衣不下及瘫痪。
对健康正常的分娩牛,应让其自由采食青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青贮玉米料从分娩后第4天开始,配合精料按每日0.5公斤递增,使奶牛以后的11天内,日采食精料量达到10公斤,这样不仅能减缓分娩母牛在产后15天内体重的下降,而且对提高产奶起到促进作用禁止饲喂副料、块根料及绿料,以优质粗料及精料为主。
根据食欲逐步增加精料,每天增加0.25公斤,掌握精粗比55∶45,不得超过6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篇一: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奶牛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奶牛是一种高产动物,在保证营养全价平衡的前提下,要力求饲料品种多样化和适口性好,但不能因为追求奶产量而过多添加精饲料。
其日粮一般要由3~4种以上的青粗饲料(干草、青草、青贮饲料等)及3~4种以上的精料组成,各个生理阶段的饲喂要点如下:干奶期(干奶到产前15天)目标:尽早使母牛停止泌乳,乳房恢复正常为此,在满足母牛营养需要前提下尽量不喂青绿多汁饲料和副料,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在保持适宜的纤维摄入量的基础上搭配一定的精料,精料给量根据粗料品质及体况调整,一般在3~4公斤。
精、粗饲料比为25∶75,日粮物质应占体重的 2.0%~2.5%,对于体况偏瘦的母牛,可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饲料,增加优质粗料对于体况偏肥的母牛,可限制精料用量,增加中等质量粗料的投入,但要注意矿物质平衡。
围产期(分娩前至分娩后15天)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2.5%~3%,精、粗饲料比为40∶60。
分娩前15~34天,因采食量较低,但所需营养因胎儿的急速增长而增加,为此,应提高饲料浓度,增加蛋白质与能量的供应。
产前一周根据食欲慢慢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增加0.5公斤,使瘤胃适应产后高精料的饲喂,以优质的粗料为主,产前一周肌注维生素D3,15毫升/头,并加强运动增加光照,可防止产后胎衣不下及瘫痪等疾病的发生产前采用低钙日粮,严禁日粮突变,控制食盐喂量,分娩后,应喂以麸皮汤(麸皮1公斤、红糖2公斤、矿剂100克、温水10~15公斤),以缓解产犊疲劳及分娩所失水分,还可预防胎衣不下及瘫痪。
对健康正常的分娩牛,应让其自由采食青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青贮玉米料从分娩后第4天开始,配合精料按每日0.5公斤递增,使奶牛以后的11天内,日采食精料量达到10公斤,这样不仅能减缓分娩母牛在产后15天内体重的下降,而且对提高产奶起到促进作用禁止饲喂副料、块根料及绿料,以优质粗料及精料为主。
根据食欲逐步增加精料,每天增加0.25公斤,掌握精粗比55∶45,不得超过60∶40。
泌乳早期(产后16~100天)泌乳早期产奶量上升,以"料领着奶走",到产奶量不再上升或食欲饱感状为止。
精粗比从55∶45逐渐过渡到60∶40左右,但不能超过60∶40,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5%以上。
这一时期产量最高,但牛的采食高峰来得较晚,故有一段营养负平衡、体膘下降时期。
这一时期,既要产量又要体膘。
为此所有饲料都要挑选优质的,特别是粗料和精料。
根据食欲精料逐渐增加。
但每天精料增加不超过0.5公斤,防止瘤胃酸中毒,这一时期需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缓冲剂如小苏打等,以缓解高产带来的一些代谢病。
日粮浓度要稳定,强调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适当供应副料、块根料及绿料,三种饲料总量不超过40公斤/头/天。
在运动场适当放粗料和矿物盐,同时,在舍内外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这一时期,一方面多数奶牛产奶量开始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达到高峰。
为此,这一阶段应根据奶牛的产奶量、体重,每周或隔周调整精料喂量,逐步达到精、粗饲料比为40∶60。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3.2%。
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强运动,以及正确的挤奶方法和乳房按摩。
泌乳后期(产后210~305天)泌乳中后期,奶牛大多数已受孕,由于受胎盘激素和黄体激素的作用,产奶量开始大幅度下降。
这个时期应按体重和泌乳量隔周调整精料喂量一次。
日粮尽量以粗饲料为主,精、粗饲料比为30∶70。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3.2%。
为使产奶量下降慢一点,体膘恢复上去,饲料的用量应跟着产奶走,即营养水平始终要超过需要量。
在干奶前半个月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治疗,同时做好与保胎有关的工作。
篇二:成奶牛各阶段的饲养要点成奶牛各阶段的饲养要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情况复杂,乳牛的饲养条件和饲料资源不同,造成我国目前饲养模式不一;目前对适合我国的奶牛饲养标准等基础研究工作也比较薄弱,理论与生产实践有些脱节,数据多是出自实验室或借鉴国外标准,而不是从规模化实验场和生产实践中得出;另外我国对现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也不太理想,所以我国目前的饲养模式总体比较落后,饲养管理水平低下。
去年笔者对我国数百个规模不一的牛场日粮进行了分析,普遍存在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不到位(应每批次粗精料检测),奶牛日采食量不清,重精料、轻粗料,重蛋白、轻能量,重大宗、轻微量,重概念、轻细节,重数量、轻质量,重饲料、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等一系列问题。
借此,笔者把国内外一些科学实用的饲养技术要点介绍给读者,供同行们参考。
1干奶前期(停奶至产前16d)饲养要点1.1确保奶牛得以运动,牛舍清洁卫生,集中饲养;1.2停奶一周前做好乳房炎的检测和治疗,确保无乳房炎(隐性)方可停奶,仔细监控干奶期的乳房变化;1.3保持奶牛在整个干奶期直至分娩的体况(理想体况3.5-3.75分);1.4日粮以禾本科干草为主,视膘情辅以青贮玉米(5-10kg/头·d)和精料(2~4kg/头·d),日采食干物质占体重1.8%-2.2%;1.5足额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围产前期(产前15d至分娩)饲养要点2.1因生理和激素的变化,奶牛食欲下降,干物质采食量仅占体重1.4-1.8%;2.2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口性,使日粮粗蛋白达14%-15%,泌乳净能达2.1NND;2.3此期应饲喂低钙(45~55g/头.d)、低钠及低钾的低阳离子盐日粮,停喂小苏打等瘤胃缓冲剂,防止代偿性碱中毒,若高钙及阳离子盐高可添加阴离子盐,降低血液pH值(可检测尿液pH值以6.2~6.8为宜),刺激甲状旁腺素在产前分泌,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增加奶牛采食量,为产后奶牛健康、高产、稳产打下基础;2.4适当逐渐增加青贮玉米和精料的饲喂量(可达占体重1%),这样能使瘤胃适应产后高精料日粮。
3围产后期(产后至15d)饲养要点3.1饲喂目标主要是尽量克服分娩后DMI不足和能量负平衡;3.2配制新产牛日粮时,应优先考虑满足其对纤维素及蛋白质的最低需求量,同时使能量摄人达到最大,平衡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间的比例;3.3喂给优质适口性好的精粗饲料,含水份高的副料应少喂;使奶牛干物质摄人量达到最大;3.4有条件可饲喂全混日粮,视奶牛食欲、消化、恶露、乳房等情况,可渐增加精料的喂量(日增0.25kg),精粗比为50:50;3.5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日粮干物质中含CPl7%-18%,NND2.4-2.5,钙1%,磷0.6%,干物质摄人量达占体重2.5%-3%。
4泌乳前期(分娩后16d至120~150d)的饲养要点4.1这是奶产量上升和平坦期,以“料领着奶走”的饲喂方法,逐渐增加精料的喂量,产奶高峰期精粗比可达60:40;4.2日粮营养浓度增至每公斤干物质中含CPl6%-17%,NND2.3—2.4,钙0.9%,磷0.5%,脂肪5%-6%,干物质摄人达占体重3.2%-3.8%,NFC少于42%;成乳牛各阶段日粮的主要营养指标表谷物类精料不足,粗蛋白或过瘤胃蛋白缺乏,粗脂肪过高等造成,可适当增加精料和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喂量及提高日粮的过瘤胃蛋白含量;若过低(低脂高蛋),则表明可能是谷物类精料过高,粗饲料过低,有效洗涤纤维不足,存在酸中毒,应增喂优质干草、瘤胃调控剂等;4.4根据牛只产奶量的持续力(本次奶量/上次奶量),可判别饲养是否到位。
持续力一般为产后0-70d,头胎牛为112%,成母牛为106%;71—200d,头胎牛为98%,成母牛为94%;产后>200d,头胎牛为92%,成母牛为88%。
5泌乳中后期(120—150d 至干奶)的饲养要点5.1此期为产奶量逐渐下降,采食量增加,能量正平衡,是控制体膘的最好时期,以“料跟着奶走”的饲喂方法,精粗比一般为40—45:55—60,在停奶前半月左右,把体膘控制在3.5—3.75分;5.2日粮营养水平逐渐下降,日粮干物质中含CPl3%—15%,NND2.0—2.2,中性洗涤纤维> 38%。
篇三: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令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
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
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
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
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一)犊牛期饲养管理犊牛期饲养分为断奶前和断奶后两个时期。
1、断奶前犊牛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让母牛舔干身上的羊水,利于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果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在距腹部6-8cm处用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干脐带内血液,然后充分消毒。
新生犊牛在一个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的初乳,饲喂量为2-2.5kg,温度39OC℃,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饲喂3天初乳,如果母牛患病或头胎牛,可饲喂分娩日期相近的其它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
3天后饲喂混合奶或犊牛代乳料,每次喂完后擦干嘴部,一周后训练吃草料,逐渐增加喂量,尽量提高日增重,日增重不低于700克。
犊牛出生10日内,打号、谱系登记。
犊牛出生后20—30天,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
出生后2—6周去副乳头,最好避开夏季。
到60日令时,结束哺乳期,全期喂奶量约为350-400公斤,测量体重后转入断奶群,并做好断奶阶段的饲养。
2、断奶后犊牛早期断奶可以节约大量鲜奶,降低培育成本,由于提早补饲植物性饲料,促进了消化器官的发育。
我国早期断奶的时间确定为4-8周,此时消化能力已接近成年断奶早期生长发育及被毛光泽性可能差一些,但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决无影响,由于犊牛具有消化器官和生长发育的可补偿性,后期增重优于断奶迟的犊牛,成年产奶量无疑比断奶晚的牛高。
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掌握好常乳(或代乳料)与犊牛料之间的过度,出生后15天内就应开始补饲犊牛料(粗蛋白20%),当采食量达到0.75-1.0kg时可断奶,达到2.0-2.5kg时可改喂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