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纲打印稿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中外教育史纲第一章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如何起源?P1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一)神话起源说1.代表人物:最古老,宗教,我国古代。

2.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由神创造,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根本错误,非科学。

(二)生物起源说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

1.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2.观点:教育为生物学现象,教育过程为本能的传授活动。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3.评价: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三)心理起源说1.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专家保罗.孟禄2.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3.评价:忽视了教育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四)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1.代表人物: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其职能是传递劳动中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评价:劳动虽然在教育的起源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的作用,但它只能是教育起源的外因,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因。

需要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杨贤江。

(五)其他起源说文化起源说、军事训练说、生活需要说、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说等。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P2(一)教育性质:儿童公育(二)教育内容:1.生存技能的教育2.生产劳动的教育3.原始宗教与教育:图腾4.艺术与教育(三)教育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

06(2)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1

06(2)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1

中国教育史部分习提纲一、基本常识(举例)1、《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2、西周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

一般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3、西周学校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4、西周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5、礼记·文王世子》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

6、儒家私学、墨家私学并称“显学”。

7、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8、《论语》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9、《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10、孟子认为人生有三大乐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历史上首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11、孟子确定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的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13、《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4、《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15、书院是中国自唐末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16、王应麟《玉海》以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

17、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

18、1862年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最早的洋务学堂19、1866年创办于福州的福建船政学堂是最早的海军和船舰制造学堂20、“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21、1901年废除武科举;1905年废除文科举。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一、名词解释1、君子: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和理想人格。

2、虚壹而静:虚,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壹,就是专一,不分心;静,就是宁静,不要胡思乱想。

本词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

3、苏格拉底产婆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

4、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靠自己去思考问题,即依靠“自知”。

教育者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重在启发学生自己去求取知识,教育者要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后,才能调动他求知的欲望,自觉地追求知识。

5、本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具体的讲,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身体即质料,而灵魂则相当于形式,两者和谐统一。

6、鸿都门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科艺术学校。

这是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

7、蒙学教材:唐宋时期是蒙学教材逐步繁荣时期。

这是时期除沿用前人教材《千字文》外还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教材编写的经验编写了大量的启蒙课本,例如,唐朝人所编的《太公家教》宋人所编的《三字经》《百家姓》《童蒙训》《少仪外传》等启蒙教材。

8、北宋时期最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分别由当时的理学大家朱熹、吕祖谦、陆九渊主持。

9、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这种价值的核心在于对人自身的关注,而不再是对神的关注,如对人生意义的积极肯定,对人的智慧、能力及其潜力的信念,对人的活动的赞赏,以及对自我的强调。

正是这种新的时代精神,被后人成为“人文主义”。

10、4R:即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和宗教(religion)。

11、导生制:即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者充任导生,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在代替教师的职责,转教其他的学生。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是一本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的轨迹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的教材。

它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中外教育史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实践的发展,理解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外教育史纲》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介绍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如孔子、孟子等的教育思想,以及古代印度的学校等。

2.近代教育思想和制度:介绍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如夸美纽斯、洛克等的教育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3.现代教育思想和制度:介绍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如杜威、皮亚杰等的教育思想,以及现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4.比较教育:比较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分析其异同和优劣。

5.教育史研究方法:介绍教育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

总之,《中外教育史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教育思想和制度,还可以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
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外教育史纲_三章

中外教育史纲_三章
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了解选士制度的发展 认识宗教和西方教育的关系 中西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封建(帝王时代)官学教育的序幕—稷下学宫 (一)兴起 养士和经济基础 1、性质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也 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学下的私学联合体。 2、办学特色 第一,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第二,“不治而议论”,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批评时政,起到咨 询或智囊团的作用; 第三,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门户开放 第四,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第五,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以加强学生 管理。 3、影响 首先,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黄老学派、阴阳学派、 荀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其次,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二)、汉代的官学







汉代的官学 汉代的官学分中央和地方二种。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地方官学主要是郡国学校,还 有一所特殊学校即鸿都门学。 (一)、太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 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称仆射,东汉改名为祭酒。其人数由汉武帝时 的7人到宣帝时已达14人,元帝时为15人。博士的任用,西汉以名流充当,采用考试 的办法,并且还要写保举状。 太学教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汉代儒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前者附会谶 纬,多迷信色彩,直接为当时封建政治服务。后者重本源,详考据,有烦琐、保守的 倾向,汉代太学主要由今文经学垄断。 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所谓“师法”是指专经大师所讲的经说; 所谓“家法”是指对经义的发挥创新,自立一家之言。师法重传授,明本源;家法重 立说,争派别。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 太学的教学形式有所创新: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 级学生的形式,所以使50个学生发展到后来的三万多人。 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 职。初年是每年一次的岁试,方法是“设科射策”(抽签考试),设有甲、乙二科, 后改为上、中、下三等。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① 太常直接选送。 (以德才为主) ② 郡国、县、邑、道选送。 ③ 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中外教育史纲打印稿.

中外教育史纲打印稿.

中外教育史纲1.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概念: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它的发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只能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

但是随着奴隶主阶级的日益腐朽,六艺教育也逐渐变质,失去了务实的精神,以射、御教育为例,它改变了实战的实质,蜕变为进行礼乐教育的形式。

2. 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部分组成。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揭露出对方观点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可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它不是建立在阅读大量文献和观察实际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因而这类讨论也很难深入。

3.鸿都门学是汉代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

创建于东汉末年灵帝光合六年(公元178),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又借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的缘由,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鸿都门学虽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 科举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优点:科举作为一种程式、标准化的选士制度,它使封建社会选拔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

与学校教育相比少了门第、身份的限制,因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由于科举是以文取人,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推行,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文化知识(尤其是儒家经典文化)的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学习纲要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是给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先驱。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拓荒者。

西汉之前,儒家学说与诸子百家之学处于平等的争鸣地位,自西汉武帝听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一、孔子论教育作用孔子继承了周公以来的古代先哲们重视文化教育的光荣传统,积极兴学育才。

孔子把发展教育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

因为在他看来,教育无论对改造社会,移风易俗,还是对发展个人的天性,改变个人的命运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上,孔子的论述颇多,但颇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二条: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通过与冉有的谈话,孔子从正面阐发了如何在正常的情况下富国教民的问题。

孔子已经直观地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庶”,即有充足的劳动力;二是“富”,必须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在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实施社会教化,发展文教事业;三是“教”,“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教育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社会教化,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有效地巩固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社会秩序,创造更辉煌的经济成果,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子贡问政”的时候,孔子则从正反两个方面特别回答了如何在特殊的情况下保国教民的问题。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2.秦汉时期3.唐宋时期4.明清时期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2.古罗马教育3.中世纪教育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20 世纪后的教育发展六、中外教育比较1.教育理念的差异2.教育体制的差异3.教育方法的差异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外教育史的主要阶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教育以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主张教育无论贫富贵贱都应有机会接受。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教育制度也逐渐完善。

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日趋成熟,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书院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教育改革呼声四起。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新式学堂逐渐兴起。

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清末民初,近代教育改革兴起。

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推广义务教育。

蔡元培、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的出现,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斯巴达注重军事教育,培养战士;雅典则强调人文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的公民。

2.古罗马教育古罗马教育以共和时期的贵族教育和平民教育为主。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修辞、法律等。

3.中世纪教育中世纪教育以教会教育为主。

修道院和教堂学校是主要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以神学和拉丁文为主。

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近现代,西方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精华版]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

[精华版]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由孔子提出的,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等级、种类、国别,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一视同仁。

2、自然后果法:在道德教育方面,卢梭反对口头说教,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体验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后果法”。

3、雄辩术原理:是由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昆体良编写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这部书被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认为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4、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

提出以下重要原则: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5、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资产阶级教育理论。

它标榜以“科学”的新方法来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反对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证论”。

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7、苏格拉底教学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创制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它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基本分为三步骤: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

3、助产术。

所以它又被称为“产婆术”。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8、六三三制:是指壬戌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中小学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分段的根据,具体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制”。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1. 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

中外教育史纲旨在探讨中外教育发展的历程,比较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和演变,并分析其对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影响。

2. 中外教育史的起源2.1 中国教育史的起源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的修养,强调“仁爱”和“孝道”。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为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人的品德。

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并对后来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西方教育史的起源西方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素质和思辨能力,强调体育和音乐的培养。

古罗马的教育则更加实用主义,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

这些教育理念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学校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3. 中外教育体系的比较3.1 中华文化与儒家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中华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中国的教育体系在传统中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师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西方教育体系的特点西方教育体系强调个人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它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大学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3.3 中外教育体系的异同中外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华文化和儒家教育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而西方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华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与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

4. 中外教育发展的演变4.1 中国教育的演变中国教育在近代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现代教育的引进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

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外国教育史(课程代码:01282)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编古代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一节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二节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第二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古巴比伦第二节古埃及第三节古印度第四节古希伯来第三章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三节古希腊的教育思想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第一节古罗马的教育制度第二节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早期教育活动第三节古罗马的教育思想第二编中世纪教育第五章中世纪前期西欧的教育第一节基督教修行主义与修道院学校第二节查理曼教育改革及其影响第六章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第一节拜占廷的教育第二节阿拉伯的教育第七章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教育第一节骑士教育第二节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第三节新型市民阶层的教育第三编近代教育第八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教育第二节人文主义学校教育第三节人文主义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第九章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一节新教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节天主教改革与耶稣会派的教育第十章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活动和著作第二节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第三节论普及教育第四节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第五节论学前教育第六节教学理论第七节论学制第八节论道德教育第九节论教育管理第十一章启蒙运动与教育第一节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第二节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第十二章17-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的教育第一节英国的教育第二节法国的教育第三节德国的教育第四节俄国的教育第五节美国的教育第十三章卢梭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和社会政治观点第二节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第十四章 19世纪英国的教育第一节初等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节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与大学推广运动第四节斯宾塞的科学教育观第十五章 19世纪法国的教育第一节拿破仑教育改革第二节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第十六章 19世纪德国的教育第一节国民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机构第二节三种类型中学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第三节柏林大学的创建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第四节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洪堡的教育思想第十七章 19世纪俄国的教育第一节 19世纪俄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二节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第十八章 19世纪美国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第二节公共学校运动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第三节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确立第四节贺拉斯.曼的教育观第十九章 19世纪日本的教育第一节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教育发展概况第二节日本近代教育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第二十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与教育活动第二节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第三节论和谐发展的教育第四节教育理论及其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一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第一节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第二节教育目的与过程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第二十二章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第四编现代教育第二十三章 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第一节欧洲新教育运动第二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第三节欧美实验教育学第四节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第二十四章 20世纪前期英国的教育第一节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伙伴关系”的形成第二节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第三节罗素和沛西·能的教育思想第二十五章 20世纪前期法国的教育第一节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加强第二节统一学校运动与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第三节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十六章 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第一节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第二节纳粹时期的德国教育第三节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第二十七章 20世纪前苏联的教育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二节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调整第三节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第四节凯洛夫的教育思想第二十八章 20世纪前期美国的教育第一节中等教育大众化及公共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第二节初级学院运动及高等教育的扩充第三节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第二十九章 20世纪前期日本的教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的整顿与扩充第二节战时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崩溃第三十章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教育是什么第三节教育的目的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论第五节道德教育第三十一章 20世纪后期英国的教育第一节 1944年《巴特勒法》的实施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的调整与发展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期的教育改革第四节 21世纪初期英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第三十二章 20世纪后期法国的教育第一节《郎之万-瓦隆计划》与二战后法国教育的重建第二节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第三十三章 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第一节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的重建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第三节两德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第三十四章 20世纪后期苏联与俄罗斯的教育第一节二战后苏联教育的调整与发展第二节 20世纪60——80年代的苏联教育第三节 20世纪后期苏联的教育理论第四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十五章 20世纪后期美国的教育第一节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第二节《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四节 20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五节新世纪的教育改革第三十六章 20世纪后期日本的教育第一节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的重建第二节经济迅速增长时期日本教育的发展第三节成熟化社会时期日本教育的改革第三十七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第一节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分析教育哲学第三节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第四节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第五节社会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第六节终身教育思潮第七节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第三十八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第一节印度的教育第二节埃及的教育第三节巴西的教育第三部分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外国教育史》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本专业自学应考者应具备的外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常识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而设置的基础知识课。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人类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无论是中外,教育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简体中文的方式,概述中外教育史的重要里程碑,并探讨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古代教育。

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以尚书为主导的教育体制,并为后来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到了封建社会的周朝,教育主要是面向贵族子弟的仕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政治和文化精英。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主要承袭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理性能力。

天主教的教育传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修道院成为了教育的中心。

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教育机构的发展,大学和学院开始涌现。

到了近代,中国教育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清朝的科举制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却导致了知识范围狭窄和知识结构僵化的问题。

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并在被称为“百日维新”的时期引发了对教育改革的讨论。

新式学堂和西式教育理念的引进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近代的欧洲也在经历着教育领域的革新。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欧洲带来了更加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传统的宗教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17世纪的启蒙运动更加强调个人的理性和自由,并对教育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加速了教育的普及,各国开始建立普遍义务教育制度。

20世纪,中外教育发展迅速,不断演变和创新。

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诞生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西方,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各国普遍推行义务教育,并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下,教育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总结起来,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古代的传统教育到近代的现代化教育的转变。

尽管中外教育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价值观,但它们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

外教育思想概述复习提纲一、中国部分1、论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2、概述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3、选择某一古代蒙学教材进行分析。

4、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5、结合实际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6、陈鹤琴活教育思想7、《学记》名句解释并结合中国教育现状分析论述。

8、对照《学记》中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找出自己的差距。

二、外国部分1、P34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概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3、P56述评苏格拉底问答法4、简述你对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

5、简述夸美纽斯对教育的历史贡献。

6、P210试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7、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简述之。

8、蒙台梭利主张的“有准备的环境”有什么标准和要求?请描绘一下你将来可能为你的孩子(某一年龄阶段)准备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详见教材)9、P366述评蒙台梭利关于自由与纪律的观点。

10、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理解。

(详见教材)11、请根据杜威“思维的五步法”(教材P381)设计一个教学案例。

(或你所见过的一个教学案例,老师课堂的举例除外)12、自选“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某一教育理论或某一理论中具体的主张,结合你个人的受教育经历,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三、中外结合部分1、请摘录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教育家的一句教育名言,并结合实际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2、结合见习(或家教、义教等教育活动)的见闻和感受,谈谈某一教育家某个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或欠缺)。

四、小组专题研究部分部熟悉本小组研究专题或本人阅读的著作的思想精华。

五、课堂听课部分回顾老师课堂上曾提到的现实话题、提问或讨论过的某些教育问题。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填空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

国学的科目:乐教、三德、六艺、六仪、六舞。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

西周学校教育特点:形成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为官有器的现象,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

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是理想国家应有的四项基本原则。

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在其中他陈述了:理想国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每个人灵魂包括三个部分:理想、智慧和欲望。

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论述的是对雄辩家(即演说家)的培养和要求。

太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

三舍法,是王安石主持兴学时实行的一项改革措施。

它将大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科举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

考试方式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

宋代增加殿试,建立锁院制度和糊明、誊录制度。

书院的兴盛是在宋代。

北宋时期最著名的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教会控制下的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教堂学校、教区学校。

中世纪大学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有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英国初等教育机构:星期日学校(主日学校)、导生制学校、幼儿学习。

1776年美国独立。

182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法。

1821年,公立中学出现。

公立中学的主要职能是为生活做准备。

1918年幼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标:健康、掌握基本方法(即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好的家庭成员、职业本领、公民资格、善用休息时间、良好的道德品格。

《学制令》是日本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日本政府被迫在1918年公布是、町、村义务教育费用国库负担法。

中外教育史纲打印稿

中外教育史纲打印稿

中外教育史纲1.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概念: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它的发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只能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

但是随着奴隶主阶级的日益腐朽,六艺教育也逐渐变质,失去了务实的精神,以射、御教育为例,它改变了实战的实质,蜕变为进行礼乐教育的形式。

2. 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部分组成。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揭露出对方观点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可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它不是建立在阅读大量文献和观察实际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因而这类讨论也很难深入。

3.鸿都门学是汉代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

创建于东汉末年灵帝光合六年(公元178),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又借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的缘由,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鸿都门学虽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 科举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优点:科举作为一种程式、标准化的选士制度,它使封建社会选拔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

与学校教育相比少了门第、身份的限制,因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由于科举是以文取人,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推行,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文化知识(尤其是儒家经典文化)的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一、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一)教育起源及学校产生:五帝时期大学—“成均”(二)夏商西周官学的建立商--瞽宗;西周--学在官府;天子所设大学—辟雍;诸侯设大学—泮宫;国学的教官—大司乐(大乐正)西周国学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三)汉代学校发展状况(汉代官学标志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公元前221秦—吏师制度】董仲舒(向汉武帝)三项文教政策:“独尊儒术”、“罢拙百家”;“兴教化”、“正万民”;“建立太学,改革选士制度”。

1.太学: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2.鸿都门学—东汉灵帝,中国古代最早传授书法绘画艺术专科学校—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场所3.地方官学:文翁兴学—西汉最早地方官学(汉景帝曾嘉奖)(四)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特点西晋—国子学;北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五)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1.中央官学特点(简答/论述):第一,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宋代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

第一次是“庆历兴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范仲淹为整顿太学,专派人去湖州总结著名教育局胡瑗的“苏湖教法”,设“经义”、“治事”两斋实行分斋教学;第二次是“熙宁兴学”,是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人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三次是“崇宁兴学”,是宋徽宗年间,蔡京极力主张太学、州学、县学三级均推行“三舍法”。

第二,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第三,学校类型多样化。

第四,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第五,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2.地方官学特点:【元—首创社学】(简答/论述)第一,加强了地方官学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宋徽宗崇宁二年创设“提举学事司”。

第二,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第三,学校经费获得稳定来源。

第四,学校分布地区更广远,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一、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

中外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社会,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探讨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发展脉络,从而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读者呈现一份完整的中外教育史纲。

二、中外教育史的发展概况1.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商周时期的家族教育和官学教育。

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教育为先”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儒家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核心。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宋明清等朝代陆续兴办了学校、书院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完整的封建式教育体系。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近年来又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 国外教育史国外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教育,这是古代西方教育的雏形。

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学教育为后世的天主教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欧洲出现了现代大学教育。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国外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发展,现代学校体系逐渐形成。

三、中外教育史的比较1. 教育理念比较中国教育一直强调“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培育,强调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

而国外教育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育制度比较中国传统教育注重集体化教育,儒家教育强调师生之间的师徒关系,学校教育以传授经典为主。

国外教育强调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式交流。

3. 教育发展比较中国教育始终受到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影响,长期保持传统教育方式,直至近代才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而国外教育受到思想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四、中外教育史的启示1. 尊重传统,借鉴发展中外教育史的比较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教育理念和制度的长处和短板,从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融入到中国传统教育中,推动中国教育的综合发展。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课程编码:16A04041 学分: 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于洪波等.简明中外教育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参考书目: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王雪峰.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沈红.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现代性经历[M].北京:万卷出版社,2006.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二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三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教育史的理论与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教育史研究的专业基础。

(包括1次期末考试)。

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绪论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学科地位;理解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内容;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探讨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揭示其规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西方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理解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核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而定。

五、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1.教学资源:本课程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推荐读物: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纲1.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概念: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它的发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只能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

但是随着奴隶主阶级的日益腐朽,六艺教育也逐渐变质,失去了务实的精神,以射、御教育为例,它改变了实战的实质,蜕变为进行礼乐教育的形式。

2. 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部分组成。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揭露出对方观点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可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它不是建立在阅读大量文献和观察实际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因而这类讨论也很难深入。

3.鸿都门学是汉代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

创建于东汉末年灵帝光合六年(公元178),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又借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的缘由,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鸿都门学虽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 科举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优点:科举作为一种程式、标准化的选士制度,它使封建社会选拔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

与学校教育相比少了门第、身份的限制,因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由于科举是以文取人,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推行,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文化知识(尤其是儒家经典文化)的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缺点:由于统治者重取士轻育士,科举制度又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障碍,学校几乎失去其育才的功能,而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依靠科举制度的方式不仅很难选拔出真正的政治人才,而且还形成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的导向。

科举制度也是一种以利禄劝诱人读书的制度,它使得知识分子读书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科举制度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死记硬背,八股盛行,极大的束缚了士子的思想,败坏了学风,科举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

5.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

为“循序渐进(所谓渐进,就是不求速,逐步渐进的意思)、熟读精思、虚心涵泳(不因庸人而废言,不因圣贤而盲从)、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是指思想高度集中,专心致志)”。

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

6.王守仁的教育思想①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王阳明把人心中的天理称为“良知”,良知是心的本质,即是非之心。

它是不学而能、心中固有的“灵明法宝”。

有了良知便能先验地判明是非善恶,知道天地一切事物的道理,觉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他认为,人的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但是却可能受到习俗和私欲的影响而被蒙蔽。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掉后天与外物接触所生的各种“昏蔽”,以恢复良知,达到良知的极致,也就是“致良知”。

总而言之,教育的作用便是致良知,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

致良知的重要方法便是格物。

②名人伦之外无学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名人伦”,即教育人们恪守五伦。

③“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观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观知与行是齐头并进的,是相互渗透的知行的推移是循环的,有时知在行先,有时知在行后④论儿童教育教育儿童应该顺应儿童的性情,鼓舞儿童的兴趣,以遂其自然发展7.导生制学校(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即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者充任导生,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再替代教师的职责,转教其他的学生。

这种制度节省师资、花费少,在英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班级之间进行竞争。

但它不能给儿童以系统、充分的知识,也有机械、生硬的毛病,只注重学生的外部动机,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实行体罚,所以只能满足民众对低水平初等教育的要求,不可能适用于各种教育程度。

8. 洛克-绅士教育#述评#①白板说洛克在认识论方面反对天赋观念论,信奉经验论,提出人生“白板说”,他认为儿童是在他生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环境中得到的一切感觉都会在他的心灵“白板”上留下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洛克坚持教育应该遵循儿童心灵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在游戏中进行教育和教学。

②绅士教育洛克认为,作为一位绅士,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之精神富于健康之身体”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缺一不可。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重视道德教育的“及早实践”,提出必须从小就要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并注意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

洛克所要求培养的绅士是有才干的,是善于处理世务的人,因此就必须使他们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并使其聪明、智慧和学问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洛克提出,教育者首先应重视培养儿童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反对强制性学习;其次,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再次,善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洛克不仅重视博学,更重视心智的发展,主张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并从教学实际中总结出许多教学方法方面的见解,这在当时对于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具有进步意义。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资产阶级各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都有极大的影响。

8.卢梭教育思想①“自然教育”的目的论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

其基本思想,便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顺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种不同于封建社会教育的“新人”,或者说“自然人”,卢梭所要求培养的自然人,并不是脱离社会的“超人”,卢梭所要培养的人,还是符合天性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人。

②“自然教育”的儿童观卢梭强调应尊重儿童的特点,他认为教育应从儿童的本性出发,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促进儿童主动发展。

卢梭认为,教育中要贯彻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首先要求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儿童观,第三,应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

③“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自然适应性”原则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它的含义是指教育应当遵循成长中的人发展的自然进程,按照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0~2)、儿童期(2~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成年)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残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9.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内涵及影响内涵:“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影响:在向西方学习的初期,应该承认它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要在封建主义文化弥漫天下的社会里塞进近代西方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较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外,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主张。

同时,“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设影响很大,它一方面否定了传统教育制度与课程的效仿,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西方科学技术及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加以效仿但是,“中体西用”在理论上、逻辑上是不通的。

简言之,以“体”、“用”关系来调和中学和西学的矛盾,它实际上只能阻碍教育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

11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述评#①造就“健全人格”的教育主张造就“健全人格”(或“完全人格”)是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一贯主张的资产阶级教育目的。

蔡元培把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为隶属于统治者,它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以追求现象世界的幸福为目的;一为超轶于政治者,它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为目的。

“五育并举”成为蔡元培的培养“健全人格”者而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

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蔡元培主张,无论是何种学派的学说,只要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言,且尚不至于遭到自然淘汰的命运,即使彼此相反,就也应让它们并存和自由发展。

理由:1)这是与他的造就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紧密相连的2)这个办学方针也是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的3)这个办学方针也是符合学术繁荣昌盛的要求③民主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上,蔡元培反对独裁统治,他借鉴西方大学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教授治校”的管理主张。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

五育并举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12.杜威教育思想 #述评#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①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首要理论基础。

他认为,存在即被经验。

在他看来,人的主观经验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基本前提。

或者说,没有主体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客体的存在。

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的一切都是“被经验到的东西”,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②“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杜威认为社会乃是由具有原来的人性诸如本能、习惯等等的个人联结而成的。

杜威把这种教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③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2)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3)关于教育的论述杜威所说的教育以内的目的是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