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3】清新俊雅:欣赏“诗化小说”的气韵

合集下载

古代诗词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古代文学赏析

古代诗词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古代文学赏析

古代诗词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古代文学赏析古代诗词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古代文学赏析古代文学是中学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中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之一。

诗词以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本文将通过古代诗词的欣赏,来推广中学语文学科中的古代文学赏析。

一、唐诗的韵律之美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以其严谨的韵律规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被世人推崇。

不同于现代散文的随意自由,唐诗在表达形式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每首诗都要求在字数、韵律、平仄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例如,五言绝句是唐诗的一种常见形式,每首诗都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且其中的平仄韵律要求非常严格。

这样的限制表现出了唐诗在形式上的完美之处,并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韵律之美。

二、宋词的豪放之美与唐诗相比,宋词则以其豪放自由的风格而闻名。

宋词常常以小而精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感悟。

在宋词中,许多词人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样的描述不仅是对月亮的艺术描绘,更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宋词在情感描写上的独特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豪放之美。

三、元曲的戏剧之美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元曲是古代戏曲的代表之一。

元曲通常以音乐和舞蹈为基础,通过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情节的发展,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观念。

例如,在《浣纱记》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女主角柳如是在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变化。

元曲在艺术形式上的多样性,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中享受到戏剧之美。

四、明清小说的细腻之美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红楼梦和西游记则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

这两部小说以其精细入微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其中,《红楼梦》以家族兴衰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之间的矛盾。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整体把握小说三要素【基础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它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等,从而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小说《百合花》,完成下列任务1、自读《百合花》全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全文共59个自然段。

2、阅读时找到以下词语。

(1)给加点字注音撂.下(liào)讷讷..(niǔ)(ní)讪讪..(shànshàn )瞟.了一眼(piǎo)..(nè)忸怩氛.(fēn)围憎.(zēng)恶(2)、解释词语张皇:惊惶不安的样子讷讷:说话迟钝、不连贯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3、关于人物:小说中一共写到 7个人物,其中小通讯员、新媳妇是主要人物,团长、“我”、担架员、医生、卫生员是次要人物。

4、关于情节:第一部分(1段——23段):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第二部分(24 段——43 段):通讯员和“我”去向新媳妇借被子第三部分(44 段——59 段):通讯员(人物)牺牲(事件),新媳妇(人物)执意将新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脸上入殓(事件)5、关于环境这篇小说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犯。

我华中野战军三万余人奋起迎战,举行了苏中战役。

小说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这篇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出现在课文的第 4 、11 、45 、47 段。

任务二阅读小说《哦,香雪》,完成任务1、自读《哦,香雪》全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全文共82个自然段。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 ——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清新旷达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喜欢温皓然的文字,是因为她的长篇小说。

北大著名学者孔庆东在其微博称温皓然的长篇小说是“方圆几万光年之内的矫矫不群之音”,文学评论家、鞍山师范学院教授赵晓虎也曾写文章说:“读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竟如同读一部妙通造化、天籁神品的史诗一般……出神入化,妙不可言的文字描述,几乎俯仰皆是。

在我本人的阅读历程中,温皓然的文字功力,当属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佼佼者。

”我以为,这些评论都是十分中肯的。

一位好的作家,成熟而精妙的语言不仅是其艺术风格的外在标签,还是其文化品质的内在保证,温皓然笔下的文字之美,和其深厚的艺术涵养密不可分。

近些年,随着我对于温皓然的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的逐步增多,其清新旷达、卓然不凡的风格气韵,真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无论是律诗,还是长短句,也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怀人,她的作品首首都别出心裁,通脱飘逸,笔下无一丝尘俗之气。

我们且来看一看她的《七律·琴曲》回文诗:湘清映月冷光蟾,看尽风烟晚识愁。

梁上燕来归意急,雨随龙去返心幽。

凰潜泽巘惊鹴鷟,赑出潭渊隐鹭鸥。

央未夜歌渔海畔,沙平宿雁落悠悠。

回文:悠悠落雁宿平沙,畔海渔歌夜未央。

鸥鹭隐渊潭出赑,鷟鹴惊巘泽潜凰。

幽心返去龙随雨,急意归来燕上梁。

愁识晚烟风尽看,蟾光冷月映清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实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温皓然的这首回文诗,属于“通体回文”。

也就是说整首作品不单正读要独立成篇,且从诗的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需另成一首新作。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七律,作品正读倒读都要独立成章之外,还需要正读倒读之下都要符合律诗所特定的一切格律要求。

除了形式难得以外,这首回文诗的意境之深美,语言之清雅,非天赋异禀、兰心蕙质者,是很难完成并达到这样的水准的。

我们再来看看她的词——《菩萨蛮》的回文:《菊》骨仙羞列群芳阙,阙芳群列羞仙骨。

津远染清芬,芬清染远津。

浅浓神会遍,遍会神浓浅。

清绮浅净——论潘岳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位)

清绮浅净——论潘岳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位)

湖北社会科学人文视野作为西晋文坛的重要作家,潘岳虽未像陆机一样把自己的文学思想诉诸于理论著作,却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念0他的作品的辞藻往往以声色~事典~骈对的精工巧丽见长,语辞的 精工巧丽"与情感的内敛细腻柔婉相呼应一致,使作品充满着精巧辞藻中的韵致,但也不乏融合气势美和辞藻韵致美,自然平易地抒写出自胸臆的种种性情的作品0一!炼字浅净两晋文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尚靡铺张~重技巧雕琢,遣言贵妍是两晋诗赋的共同风尚0房玄龄等人在<晋书>中评张华: 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十六> 评陆机: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卷五十四~列传二十四D 评左思: 貌寝口讷,而辞采壮丽"(卷九十二~列传六十二D 对潘岳的评价是: 美恣仪,辞藻绝丽"刘勰称当时的文风 结藻清英,流韵绮靡"(<文心雕龙>D,沈约则概括为: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D,这些评价揭示了西晋作家注重辞藻华丽的共同特点0潘岳不仅 胸中书多",而且 才高辞赡",他直接受曹植 辞采华茂"的启发,通过大量创作实践,形成了 清绮浅净"的语言风格,显示出了太康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区别,使诗歌的文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0潘岳 清艳",首先表现在对词句之刻炼上,这在潘岳的写景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0用精美的词藻来描写自然景物,是西晋文坛的一个重要特色,大量造句工整的景句,是构成太康诗歌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的风貌的重要因素0在这方面,潘岳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的地位0他的诗中多有优美的景物描写: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0归雁映兰畤,游鱼动圆波0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0"(<河阳县作>之二D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形象生动,色彩鲜明0其中,对动词的锤炼极为警策0 冒"字承曹植<公宴诗>之 朱华冒清池"而来,传达出水气蒸腾的动态 惊"~ 激"二字状波浪激岸之势,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0此外, 归燕"一联,情韵优美, 映"字以光写影,构思巧妙0 游鱼"一句刻划雨水相激的回旋动态,极尽工巧0<诗品>认为郭璞诗 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1](p247)指的正是这类辞句0潘岳其它类诗作中也颇见他文字的功力0如<悼亡诗之一>以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两句作为首联0开始便用了 荏苒"的双声词,唤醒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而带来的微妙的心理感觉:无声无息,不知不觉0一个 忽"字则更精细地表现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仓促~匆忙0 流"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隐隐点出了时间如水流的不可挽留的不可逆性0接下来在深邃的时间背景下,诗章渐渐展开: 之子归穷泉0重壤永幽隔0" 重壤",写自己和亡妻,一个在地上,一个落黄泉,相隔的空间之遥,一个 永"字点出两颗相爱的灵魂永无相见的时间距离,和人在这种时间~空间阻隔下无能为力的无限遗恨0于是,我们仿佛看见了两个飘零无依的身影,一种寂寞孤独的苦况0又如<悼亡诗之三>中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一句, 凝"写 朝露", 厉"状 西风",与作者的心情相符,给人一种黯然神伤~愁苦悲凉的感受0再如<内顾诗>: 引领讯归期,沉思不可释0"中 引领"一词形容思念之情极为精彩0潘岳文字驾驭得十分娴熟,在赋作中也有所体现0如<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报夜光以清游0烂若飞电之宵逝,暳似移星之云流0动集阳晖,灼如隋珠0熠熠荧荧,若丹英之照葩 飘飘频频,若流金之在沙0载飞载止,光色孔嘉0无声无臭,明影畅遐0这段文字不仅辞采华艳,而且善用比喻,用 飞电"~ 移星"作比,既写出了萤火虫轻盈的身姿,又点出了它能带来光明的特点,可见作者在字词上的用心雕琢0又如<莲花赋>: 舒绿叶,挺纤阿,结绿芳,列红葩"中, 舒"状 绿叶", 挺"写 纤阿",不仅贴切形象,而且赋予绿叶和白莲花以人的品格0作者简介:刘志毅(1954!D,男,中国民用航空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0刘志毅(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天津300300D摘要"潘岳的语言风格用 清绮浅净"概括较为准确0 清绮"是指语言清新秀丽 浅净"是指造语通脱易晓0从语词锤炼~用典~对偶三个方面来看,潘岳的作品是炼字浅净~用事无迹~对偶精工0关键词"潘岳 清绮浅净 语言风格中图分类号"-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6D 12-0136-04清绮浅净---论潘岳作品的语言风格~!"#~潘岳的作品既通过选词炼句9表现了他辞采华茂的一面9但他又尽量地摒弃硬语僻字的使用9选择浅显平易的词语9崇尚的是一种浅而绮"的风格0<北芒送别王世胄诗朱镳既扬9四辔既整0驾言饯行9告离芒岭0情有迁延9日无余景0回辕南翔9心焉北骋0"语言精练质朴9却又韵味十足9将送行时的情景和依依惜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O 再如<内顾诗二首静居怀所欢9登城望四泽O春草郁青青9桑柘何奕奕O芳林振朱荣9渌水激素石O初征冰未泮9忽焉振絺绤O漫漫三千里9迢迢远行客O驰情恋朱颜9寸阴过盈尺O夜愁极清晨9朝悲终日夕O 山川信悠永9愿言良弗获O引领讯归云9沉思不可释O 独悲安所慕9人生若朝露O绵邈寄绝域9眷恋想平素O尔情既来追9我心亦还顾O形体隔不达9精爽交中路O不见山上松9隆冬不易故O不见陵涧柏9岁寒守一度O无谓希见疏9在远分弥固O 用语浅净而不失生动9 寸阴过盈尺 9将无形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测可量的尺寸长短9造语平易却新警形象O全诗没有过分的涂泽夸张9也没有腴辞腻句9纯以其沉郁深挚的情蕴动人O又如<悼亡诗之一中如彼翰林鸟9双栖一朝只O 如彼游川鱼9比目中路析O比喻极为通俗9但由于情深和语浅彼此统一9成功地抒发了悼念亡妻的真挚~深切的感情0读罢全诗9一个悲凄的诗人形象惨然地浮现在读者眼前0潘岳诗文中所具有的绮丽表现出他与同时代文士的共性特征9是西晋遣词贵妍的文风渲染下的结果9而浅净则体现出潘岳语言风格的个性特征0据张国星阐释浅净说浅乃指情致的充实明朗和造词的通脱易晓;净乃谓其篇章没有繁冗不茸的枝蔓和为骈偶而敷衍的赘句9辞采清绮不腴0[2]<p38>潘岳作品语言流畅又锻炼工巧9流畅既是浅净9锻炼工巧既是清绮9这也正是潘岳和陆机不同的地方0以上面举的<在河阳县作之二为例归雁游鱼鸣蝉时菊 9用字平易9着眼于景物之自然状态9较之陆机<招隐诗之轻条密叶兰林秀木的堆垛藻饰9潘诗写景绮密而不显雕琢之痕9这是潘胜于陆之处0潘岳清绮浅净是因为他善于言情的缘故9他的文词绮丽而含情9所以刘勰称其锋发而韵流 9[3]<p506>词旨和畅 0[3]<p700>就语言的清新流畅而言9潘岳作品的成就实际上是超过了陆机的0二!用事无迹创作诗文辞赋时援用古语古事被称作用典隶事0先秦两汉时期9多民歌9出语天然9用事很少0汉代文人诗9也只偶尔用之0自建安至西晋9诗中用事已大大增加0曹操曹植阮籍陆机左思等人诗中用事9已不少见0从应制诗来看9西晋武帝太始四年268年 9晋武帝游华林园9命群臣赋诗9应贞作<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一首9大量引用古事古语9全诗雍容典雅9时人认为此诗最美 O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文选李善注引<宋书七志曰 h高祖游戏马台9命僚佐赋诗9瞻之所作9冠于时O谢瞻的<张子房诗李善注引王俭<七志曰高祖游张良庙9并命僚佐赋诗9瞻之所造9冠于一时O考察谢瞻这两首冠于一时之作9也都用典不少O可见9自魏晋以来9以用典富博为美的风尚己渐渐形成O 文人用典经历了一个从粗简到繁细的发展过程O正如刘勰所论观夫屈宋属篇9号依诗人9虽引古事9而莫取旧辞O唯贾谊鹏赋9始用鹖冠之说9相如上林9撮引李斯之书9此万分之一会也O及杨雄百官箴9颇酌于诗书;刘歆遂初赋9历叙于纪传9渐渐综采矣O至崔班张蔡9捃摭经史9华实布濩9因书立功9皆后人之范式也O[4]<p615>与前人相比9潘岳用典的密度加大O据洪顺隆先生的统计9在潘岳现存的作品中源自五经 <诗经 ~<春秋 ~<礼经 ~ <书经 ~<易经的语言出现频率极高9与贾谊~司马相如~扬雄~鲍照~江淹~谢眺等人的赋作相比9潘岳对五部经书中每一部的引用频率均居榜首O[5]<p271>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事类篇中云一用古事9二用成辞9用古事者9援古以证今情也;用成辞者9引彼语以明此义也O据此9潘岳作品中的用典大致可分为三类1.是援引古事9即借由历史故事来表白作者的心境~愿望及感悟O如<河阳县作之二朱博纠舒慢O楚风被琅邪O用汉代朱博之典9朱博担任琅玡太守9大力纠正齐地官民的迟疑陋习9楚~赵官员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波及琅玡O而位同单父邑9愧无子贱歌O用宓子贱治单父之典O单父9古邑名~县名O邑指邑宰9即县令O子贱即宓子贱9春秋末年的鲁国人9名不齐9曾为单父宰O<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9弹鸣琴9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O这两个典故的运用都表明了潘岳勉励自己勤于政务O2.熔铸新语9脱化新句9此为用典之最高境界O作者根据自己需要9将典故进行一些改造9使典故原有的内容与新增加的内涵有机统一起来9不见拼凑~堆砌的痕迹O如<秋兴赋龟祀骨于宗祧兮9思反身于绿水O且敛衽以归来兮9忽投绂以高厉O其中龟祀骨的典故源于<庄子秋水篇 9庄子钓于濮水9楚王派两名大夫往聘9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9死去已有三千年9被留骨供奉在祖庙里9 此龟者9宁其死为留骨而骨乎?宁其生而曳尾途中乎?两大夫的回答当然是后者9庄子语吾将曳尾于途中矣 O这个典故正好表达了潘岳宁愿无拘无束地去过隐居的生活9也不愿受人们的白眼而宦海沉浮O全篇所兴也就一下子脱口而出且敛衽以归来兮9忽投绂以高厉O且让我们收藏起官服归来吧9快扔掉那官印用高风亮节激励自己O再如<金谷集作诗中绿池泛淡淡9清柳何依依两句9化用<诗经中昔我往矣9杨柳依依O 既是写园中实景9又很含蓄地点明了饯行的主题9用典十分贴切生动O3.即征经典语9用古人语O潘岳将散于原典中的词语进行集中~浓缩O以他用典最多的<西征赋为例分析之O当休明之盛世中的休明二字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9 匪择木以栖集中择木二字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9 率士且弗遗中率士二字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9 异奉辞以伐罪出自<书经大禹谟 9 思文后稷9厥初生民前句语出<诗经周颂思文 9后句出自<诗经大雅生民 O潘岳或者从原典中截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9用以概括或代替该典中所包含的意思O如<河阳县作之一引领望京室9南路在伐柯O 其中伐柯语出<诗经豳风伐柯伐柯9其则不远O此取不远之意9言河阳离洛阳不远9抒发了他极其盼望回归故乡而不能如愿的愁思O我们可以将潘岳的上述用典与其之前的用典对比一下O 如徐幹<室思人靡不有初9想君能终之 9出于<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9鲜克有终 O前句基本上保持了<诗经中句子的原样O嵇康<述志诗之二斥鹃擅蒿材9仰笑神凤飞O 坎井鳍娃宅9神龟安所归 9这两句诗较为完整的转述了<庄子中<逍遥游和<秋水的两个寓言故事O总之9他们引用前人言语9多是直接移录或只稍加改变;引用历史故事9往往较为完整地把原事梗概叙述出来O这样9一个典故在文中占篇幅较多9用几句话叙述一个典故是常见之事9用典密度自然!"#就小于潘岳0潘岳尽管用典繁多9由于其用典形式方法极富变化9未见有堆砌之病0具体而言9潘岳作品中用典的手法有明用暗用借用活用反用等多种0明用典故9即对古事旧辞不加藻饰或剪辑而直接使用9让人一望而知用典9如悼亡诗之二上愧东门吴9下愧蒙庄子一句使用了两个典故0东门吴9古人名9 列子力命魏人有东门吴者9其子死而不忧0蒙庄子9即庄子9宋国蒙人9相传庄子妻死不哭9鼓盆而歌0在这里9潘岳是说自己不能像东门吴和庄子那样达观9因而感到惭愧9十分巧妙委婉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悼念0再如河阳县作之一中齐都无遗声9桐乡有余谣0前半句用齐景公之典9齐景公身为国君9不行德政9死后没有留下好名声0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9死之日9民无德而称焉0后半句用朱邑之典0汉代朱邑虽任桐乡啬夫小官9而称颂他的歌谣却广为流传0汉书朱邑传朱邑字仲卿9庐陵舒人也0少时为舒桐乡啬夫9廉平不苛9以爱利为行9未尝笞辱人9存问耆老孤寡9遇之有恩9所部吏民爱敬焉0及死9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9民果然共为邑起冢立祠9岁时祠祭9至今不绝0潘岳用这两个典故勉励自己要关心百姓9留下美名0活用典故9是指对典故进行断章取义地变更翻新9而不拘时空限制9灵活运用9如寡妇赋中少伶俜而偏孤兮9痛忉怛以摧心0揽寒泉之遗叹9咏蓼莪之余音0蓼莪 9为诗经小雅篇名寒泉 9出自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9在浚之下 9二诗皆哀父母伤孤怜9此处暗用诗意9言简意丰0反用典故者9即对典故反其意而用之9如寡妇赋荣华晔其茂兮9良人忽以捐背与天凝露以降霜兮9本叶落而陨枝0两处反用诗经卫风氓意9以寄寓失夫之悲怨0暗用典故者9是将典故融解在句中9不露痕迹9这种用典手法使古事古辞普通名词化9最足以说明潘岳用典的出神入化0如悼亡诗其一中之子归穷泉中之子出于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9宜其室家及召南鹊巢之子于归9百两御之 9两诗描绘的都是新婚场面0潘岳取之子与归之语9当是从妻子之永逝追忆其初婚之来归0抚今追昔9生死幽隔9更增私怀之怆痛0又如在怀县作之一徒怀越鸟志9眷恋想南枝0化用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9越鸟朝南枝之意9既写了思乡9又写了对帝京的眷恋0再如河阳县作诗之一徒恨良时泰9小人道遂消0化用周易泰卦语句9抒发了小人不得其志的愤慨0猥荷公叔举9连陪厕王寮0在这两句中称贾充为公叔 9是用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9曰可以为文矣事0把自己与贾充的关系9比作春秋卫国公孙文子与其家臣大夫僎的关系9这就巧妙地借用孔子称扬公孙文子的话给贾充以极高的赞扬0借用指借用古人词语9而又不限于原文之意9类似于修辞格上的比喻0如为贾谧作赠陆机诗鹤鸣九皋9犹载厥声两句语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9声闻于天句9意谓仙鹤虽然在深泽里鸣叫9但它的声音却传得很远9用以比喻陆机贤能9虽未出仕却令名远扬0由于手法的巧妙与多变9潘岳把用典据事以类义9援古而证今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9其作品语言也因之形成言约意丰富于比况和兴寄的风格0而这样的语言9正合于潘岳作品主观抒情性的需要0除了用典密度加大9手法灵活多样外9潘岳的征经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9即依情用典0六朝作家诗文用典大多为文用典9而很少能为情用典9这既与当时绝大多数作家地位较高而又缺乏切实生活情感有关9又与艺术功力的深浅相关至要0潘岳一生经历坎坷多艰9而他本人又敏感多情且才华盖世0因此9他能作到依情感而用典0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9梁侯乌椑之柿9周文弱枝之枣9房龄朱仲之李9靡不毕植0这里连用四典张公大谷之梨9相传洛阳人张公9住在大谷9家有夏梨9海内唯此一树梁侯乌椑之柿9相传梁国侯家有一颗罕见的柿树9名为乌椑周文弱枝之枣9相传周文王时有枣树名弱枝9枣味甚美房龄朱仲之李9相传房龄有一个叫朱仲的人9家有一颗罕见的李树9名叫缥李0对这几种水果的铺写充满了喜悦的真实感情9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0又如寡妇赋结尾写道蹈恭姜兮明誓9咏柏舟兮清歌0终归骨兮山足9存凭托兮余华0要吾君兮同穴9之死矢兮靡他0恭姜9人名9 诗经鄘风柏舟诗序云柏舟恭姜自誓也0卫世子早死9其妻守义9父母夺而嫁之9誓不许9故以是诗以绝之0这里表现了女主人公誓死不嫁9死后与君同穴的决心9既写出了感情发展的必然9又与上文遵义方之明训兮9宪女史之典戒遥相呼应0典故的运用使潘岳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典雅明丽的面貌9使文辞的表意涵量更扩大9而且由于剪裁适当9不露痕迹9这使得读者即便不能理解典故9在对赋作的接受上也不觉晦涩0而且由于使用得当9使文章增加了含蓄不尽的诗意0潘岳作品的大量用典与潘岳自身的才颖分不开的0潘岳熟读五经9在闲居赋中便称自己傲坟素之长圃9步先哲之高衢 9对五经思想内容的熟悉9使他对其中的典故能轻松驾驭0其次9这和当时的时代风气的渲染也不无关系0罗宗强在论及西晋社会时说名士群体中人9虽言必玄远9但真正超然物外的实在也没有0西晋一朝世人9更大的特点便是转向关心自身得失9用石崇的话说9便是士当身名俱泰9何至瓮牖哉'这便是当时世人普遍信奉的人生准则9便是他们心态的主要倾向0他们求名求利保身放荡以及追求飘逸情趣等行为9都可以从这一心态中得到圆满解释0 ]<p8O 81)西晋初期9全国统一后9海内晏然9不像三国时有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9于是通过文学来获取名声9成为他们最便捷9最有效的方式0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文之由9不外两途一感于物9一本于学0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才学9须要游文章之林府9加丽藻之彬彬倾群言之沥液9漱六艺之芳润收百世之阙文9采千载之遗韵 9总之要努力收采古人的作品9汲取其中的营养9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0这种观点得到了当时文人的普遍认同9为博文名9潘岳在作品中即大量用典9这也成为他显示才学的一个手段0三!对偶精工对偶又称对仗偶对9刘勰称之为丽辞 0对偶在我国古典文学当中可以说是运用最广泛意蕴最丰富的修辞方法9也是沉淀汉民族审美心理最深厚9最能体现汉文学古典美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0出于汉字单音节的优势以及中国人讲求对称的传统审美心理9中国文学自源头起便在无意中自然求对9力图构建一种和谐整饬的建筑美0古人通过对对偶艺术这种修辞方式的开拓9把古汉语的美感特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0在文学实践上9对偶句的运用有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9也就是从先秦诗经的偶有对句9到齐梁新体诗的通篇对偶现象0诗经中许多诗句如昔我往矣9杨柳依依9今我来思9雨雪霏霏0句式整齐9字!"#字相对0<楚辞>中对句比比皆是,如采薜荔兮水中,擎芙蓉兮木末夕石漱兮浅浅,飞龙兮翩翩0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0 (<九歌湘君>>此外,诸子散文中的对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0等等0这些对偶率然而成,虽显得简单,然而句句相俪,婉转相承,在自然成对的语言之外,让人感受到了汉语表达的美妙之处0但是,这些用对的表现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传统审美心理习惯的不自觉表现0刘勰首先指出了对偶产生的自然规律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0[7](p435)到了汉代, 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0至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厘0[7](p436)在两汉的文赋中,对偶成了文学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0贾谊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等人的作品中有意识地追求对偶的使用的特点都表现得很是突出0到了建安时期骈对已十分整齐0在诗歌中,曹丕曹植等人也有意结构偶句,如曹植的<白马篇> <公宴>等诗中均可以见到一些整齐的对偶句0到了太康时期,对对偶的重视渐成风尚0这一时期对偶的特色是比建安更为整齐,语词妍整流丽,音节华净流畅0潘岳作品中的对偶,与前人比较,手法日渐成熟,对偶的运用也大量增多0正如元代祝尧云在<古诗辨体>中所说建安七子独王仲宣辞赋有古风,至晋陆士衡辈,<文赋>等作,已用俳体,流至潘岳,首尾绝俳0 潘岳的赋作大部分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骈丽化0例如<怀旧赋>,是典型的骈赋作品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0晨风凄以激冷,夕雪皓以掩路0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沍0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0仰睎归云,俯镜泉流0前瞻太室,傍眺嵩丘0东武托焉,建茔启畴0岩岩双表,列列行楸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以达晨0独郁结其谁语,聊缀思于斯文0全赋从头至尾基本上两两相对,绝大部分为四六句式,中间偶有个别五言句式,句式句意对称整齐,正如祝尧所言首尾绝俳 0潘岳的诗也大部分讲求对仗,如白水过庭激0绿槐夹门植0 (<在怀县作之二>>, 通衢列高椅0瓜瓞蔓长苞0姜芋纷广畦0稻栽肃芊芊0 (<在怀县作之一>>, 春草郁青青0桑柘何奕奕0芳林振朱荣0渌水激素石0初征冰未泮0 (<内顾诗之一>>正如许学夷言陆世衡潘安仁张景阳五言,其体渐入俳偶0[8]9p92)其次,潘岳也力求对偶形式上的灵活多样0言对事对正对反对长对等,在潘岳手中都能运用自如0言对只求文辞对仗,而不求运用事例0正对是用相似的事说明相同的意思0潘岳诗文中的言对正对比比皆是0事对,是指假借历代人事以成对偶;反对,是上下两句虚词词意相反的对偶0这两类对偶相对前两类较有难度0纵观潘岳诗文,言对正对最多,事对则较少0运用事对的例子如<家风诗> 鹤鸣匪和,析薪弗荷0借用<左传>和<周易>中的事例,用以说明对继承祖父广大事业的担忧0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悼亡诗之二>>用东门吴和庄子之典,以表示自己的丧妻之痛0即使不了解出处,单凭字意也能理解潘岳的用意0潘岳作品中亦有不少成功的反对,如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0 (<悼亡诗之一>> 情有迁延,日无余景0回辕南翔,心焉北骋0 (<北芒送别王世胄诗>>潘岳作品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山水自然景物的描写多用对偶手法0这样的例子很多,主要表现在他的哀情类述志类咏物类等诸多篇章中0如<登虎牢山赋> 崇岭骉以崔崒,幽谷豁以窙寥0路逶迤以迫隘,林廓落以萧条0 <沧海赋> 阴霖则兴云降雨,阳霁则吐霞曜日0写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气魄宏伟奇丽0而且潘岳不仅在赋中用对偶句式表现自然景物,在诗歌创作中也明确而又大量地用对偶句式写景0用对偶技巧表现自然景物,<古诗十九首>等汉末文人五言诗有所运用,但多作起兴,其景物没有独立的审美意义0潘岳诗作中的对偶大量出现0如<金谷集作诗> 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0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0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0前庭树沙棠,后园植乌椑0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0和<在河阳县作><在怀县作>一样,表现出善于描绘的特色,生动勾画出一幅士大夫们悠然观景宴饮的行乐图0潘岳的<杨氏七哀诗> <内顾诗>等都有这样的特点0潘岳作品中的对偶句式的运用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是人类审美规律使然0另一方面也与当代的时代风气有关0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随着人们创作的日益自觉,对偶这一修辞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魏晋又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言玄清谈不只是讨论玄理,有时还兼有展示口才的目的,尤其是到了西晋,玄谈几近于一种特别的娱乐文化0正如罗宗强先生所指出西晋清谈,与其说是在探讨玄理,不如说在从事艺术创造,追求一种生活情趣的满足0此时虽有郭象裴頠出来,对玄学加以发展;然名士清谈,着眼点实不在玄理之创立,而在清谈的审美之价值0据<世说新语>记载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0张令共语0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0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0荀答曰日下荀鸣鹤0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0兽弱弩强,是以发迟0张乃抚掌大笑0又如<荀氏家传>描述 (荀>隐与陆云在张华坐语,互相反覆,陆连受屈,隐辞皆美丽,张公称善云世有此书,寻之未得0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陆云与荀隐所共语者多丽辞骈句,并非所谓的常语 0而张华之所以令其勿作常语 ,乃是因为他们并有大才 ,故令其充分展示才华与风采0陆云荀隐互相反覆 ,精彩至极,张华抚掌大笑 0由于丽辞美丽 ,故张华称善 ,且当时竟有书记录这一文坛嘉话盛事0由此可见,丽辞对偶,作为一种语言修饰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艺术,受到了当时社会多么普遍的重视0太康文学中丽辞对偶艺术的高度发展不仅是文学发展的自觉规律,也更是由于当时玄谈活动的适时激发,这也正是染乎世情,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0这种时代风气自然也影响到潘岳0参考文献![1]钟嵘.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张国星.潘岳其人与其文[]].文学遗产,1984,(4>.[3]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5]洪顺隆.辞赋论丛[M].天津文津出版社,2000.[6]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7]刘勰.文心雕龙丽辞[M].山东齐鲁书社,1995.[8]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邓年!"#。

湖南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综合题

湖南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综合题

湖南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综合题(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缭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① 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图画过的。

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② 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节选自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有改动)1.有人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缭亮”应写为“嘹亮”B.“开启”应写为“开起”C.“骋”应读为“chěn”D.“储”应读为“zhù”2.文段中①①两处漏掉了标点符号,你认为这两处补上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

①,B.①;①。

C.①;①,D.①。

①。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这句话是病句。

B.“唯独”“唯唯诺诺”这两个词语中的“唯”意思相同,表示独一无二的意思。

C.从短语的结构形式来看,“重大失误”“羊肠小道”“世界万物”结构相同。

D.“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 a 。

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qiū;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

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fù,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 b 。

初一语文古代诗词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欣赏

初一语文古代诗词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欣赏

初一语文古代诗词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欣赏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在初一的语文学习中,对于古代诗词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欣赏也应该予以关注。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表达手法以及审美欣赏的角度,探讨初一学生如何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

一、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主要集中在形式美、意境美和音韵美三个方面。

形式美:古代诗词在形式上要求音律优美,节奏感强烈。

通过特殊的诗体结构,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使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兼具一定的韵律美。

意境美:古代诗词以意境为重要表现手法,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抽象的意境表达,使读者产生联想和共鸣。

在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古代诗词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韵美:古代诗词注重音韵的把握,通过押韵、对仗和平仄的处理,使诗词的语言更加优美动听。

音韵的处理也有助于强化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古代诗词的艺术表达古代诗词通过多种手法进行艺术表达,主要包括意境的塑造、状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意境的塑造:古代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丰富的意境。

通过细腻描写自然景色,如山水、花草等,使读者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之中。

同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如风花雪月、闺怨佳人等,表达情感和塑造意境。

状物的描写:古代诗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展现出动态和静态的艺术之美。

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物象,使表达更具生动感和力度,如描写一朵花开的姿态、一片叶飘动的场景等。

情感的表达:古代诗词通过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和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三、古代诗词的审美欣赏在欣赏古代诗词时,初一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验和理解。

欣赏形式美:注意诗词的格律和韵律,体味不同诗体的独特韵味。

例如,五言绝句的短小精悍和七言绝句的细腻柔美。

领略意境美:细读诗句,品味其背后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

2 丁香结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丁香结)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

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doc

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doc

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概念,只是大体上指和形似相对的神似、气韵等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而王士祯提倡神韵,本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的诗歌,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歌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优秀诗歌所共有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歌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歌的“化境”和以空空为主旨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倶空”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的逸品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着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主旨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 “清奇” 三品,而不提“雄浑” “劲健” “豪放” “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提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提出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化小说的语言特色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化小说的语言特色课件

二、视觉上的画面美 例如:《麦子》“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 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 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 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 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 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 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 的地方。”
2.运用象征手法 文章以“麦子为题”,“麦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麦
子”也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文中这样描① 单写击他此们处,添加“文老字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
儿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 的豹子”,“② 老单击头此儿处端添加着文簸字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 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 老头儿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 粗壮的黑影头③落单到击此地处上添,加文随字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
“团团芳香”,香气是无形的,这里运用通感、比拟手法,通感可以表现出 语言的音乐性。通感,就是打通各类感觉之间的屏障,将各类感官之间的感觉 交汇杂糅,作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王敏芝在《语言与结构背后》评 论红柯的小说语言是“通感性语言”,她认为:“在这些富有想像力的句子中, 我们感觉如飘扬的音乐般精致。”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表达,通感也正是一种审 美情绪的表达,在红柯的小说中也是这些通感的句子使作品更加富有了音乐性。
“榆树叶子油汪汪的”此时的叠词是ABB式,与前面的AA式(团团、哗 哗),与后面的AABB(窸窸窣窣)形成语言节奏的层次感,让句子更灵动, 赋予了音乐的变化。
“麦子哗哗响起来”,“哗哗”这个拟声词,是对老婆婆走过麦田声音的模 仿,让读者身临其境,给人一种空阔、旷远的感觉。而后面的“窸窸窣窣”声 音变得细腻柔和,前后对比,形成一种音乐的顿挫感。而这样的描写恰如其分 地烘托了老婆婆极具有驻守边疆女人的韧性与粗犷,也有作为女人的温柔与细 腻。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的艺术特色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的艺术特色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的艺术特色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首先要品味小说的语言:一是要品味作家在语言风格上的个性化风格,如鲁迅的刚毅冷峻、孙犁的清新秀美等。

二是要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其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红楼梦》的语言极有个性,如贾宝玉语言的温和、奇特;林黛玉语言的机敏、尖利;王熙凤语言的得体、动听;薛宝钗语言的圆融、平稳等。

汪曾祺的作品就像一阵清风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刮过,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小说语言如同铺在池底的鹅卵石一般,干净清爽,十分圆润。

他在小说中,将家乡的俚言俗语与现代白话文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又从古典文学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错落有致、亦庄亦谐、文白杂糅的“大白话”的语言风格,这种类似于长短句的大白话,浅显直白,却又充满古典韵味,字里行间都浸透着一种淡泊超然的气韵。

汪曾祺把“大白话”写得清新独到,俗而不鄙,雅而不涩,即使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婚丧嫁娶,极其平常,也能写得韵味无穷。

在《侯银匠》中他写道:“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

两块从连万顺买来的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

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一封书’样式的银簪子上的(他记得的唐诗本不多)。

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段文字洗尽铅华,尽显朴实。

这些句式都非常地短小,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流畅如小河流水,给人以一种音乐感、节奏感。

1.鉴赏一:题目(1)一般小说选题方式:①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②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③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④以主要人物为题。

⑤以特定环境为题。

(2)答题方式:手法+题目本义+内涵(揭示人物特征、揭示情节安排、引领读者思考)。

2.鉴赏二:人称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①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直接抒情。

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距离。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张家口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接发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

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凯歌(kǎi)契约(qiè)弧度(hú)千钧之力(jūn)B.竭力(jié)吟唱(yín)余晖(huī)意趣盎然(ǎng)C.偏僻(bì)倔强(jué)嗔怪(chēn)妇孺皆知(rú)D.绽放(zhàn)执着(zhuó)涵养(hán)接踵而至(zh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蔼亲合力以身作则焕然一新B.应衬关键词崇山峻岭取义成仁C.稠密发祥地开卷有益海阔天空D.信服弄潮儿微不足到迥乎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微型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戛然而止,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B.毕业典礼筹备会上,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C.在“向来来”演讲比赛中,他得意忘形地说:“要让青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D.“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济南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打造齐鲁样板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5.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要求做到准确、简明、生动,最恰当的一项是()最美四月天,济南迎来新发展。

中央文明办近日公布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济南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连续四年位列该组别第一名,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开门红”,标刻出济南城市文明新高度。

中国文学的文学气韵

中国文学的文学气韵

中国文学的文学气韵一、文学气韵的定义文学气韵是指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是文学作品在表达内容、形式构造和审美价值上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风格特点、情感表达和审美取向等方面。

1.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美主要体现在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格律和音韵规律,古典诗词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散文的意境美中国散文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怀等手段,创造出一种韵味悠长的艺术境界。

3.小说的人物形象美中国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统一,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戏剧的冲突美中国戏剧以京剧、昆曲等为代表,其冲突美主要体现在剧情矛盾的紧张激烈、角色之间的性格冲突以及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色。

5.文学流派和风格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文学流派和风格,如唐代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词派、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等。

这些文学流派和风格各具特色,丰富了文学气韵的内涵。

6.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中国文学作品强调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作者通过作品传达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

7.文学与哲学、道德的关系中国文学与哲学、道德密切相关,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

8.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学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文学气韵得以延续和发展。

例如,近现代文学的白话文运动、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等,都是中国文学创新的体现。

三、文学气韵的意义1.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气韵使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2.丰富文学创作手法文学气韵为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手法和技巧,使文学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学气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3.《百合花》、《香雪》欣赏“诗化小说”的气韵课件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3.《百合花》、《香雪》欣赏“诗化小说”的气韵课件

(1)《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红岩》等战争题材 小说/《亮剑》、《八佰》、《长津湖》等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
(2)《乔厂长上任记》、《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等有关 改革开放的作品
战争题材作品特征:场面宏阔、色调阴暗、残酷血腥 改革开放题材作品特征:宏大叙事、成长蜕变、艰巨拼搏、命运 浮沉
欣赏“诗化小说”的气韵
——以《百合花》《哦,香雪》为例
预习要求: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圈画动人片段,为动人片段做批注。 3、梳理文章主要人物,用2—3个词概括人物形象。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局)P28
任务一 联系“主流作品”,比较差异
1、在你印象中,有关战争和改革开放的作品有何特 征?试列举几部。
这两篇小说与上述作品相比,有何特点?
特点:淡化沉痛、切口较小、干净质朴、诗情画意
任务二 聚焦“诗化描摹 ”,细腻品析
这两篇小说在具体的场景描摹中如何体现诗意?请 举例分析 提示:人性之美
抒情之美 含蓄之美
共同特质
任务三 概括“诗化特征”,整体理解
用几句话简要概括“诗化小说”的特征。
“诗化小说”有着普通的人物、纯美的人性、平淡的 情节、丰富的情感、诗化的隐喻、舒缓的节奏、空 灵的景致、抒情的语言等特色,作家既坚持现实主 义,又追求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
竹打石板
扣人心弦
心安处
是吾乡啊
——
任务四 感悟“诗化之因”,透视关照
作家这样“诗化”地处小说源于什么原因?
孙犁认为,人性美的、善的力量应该比战争中痛 恨的、罪恶的走得更远。
任务五 改写“诗化小说”,体悟韵味

诗化小说欣赏

诗化小说欣赏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 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 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 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 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 够了。谁要这个!”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 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 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 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 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 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 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 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 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诗体小说是具有小说特点的一种 叙事诗。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小 说,与一般叙事诗比较,它不仅 篇幅长,更主要的是它像小说那 样,要比较细致地描绘人物性格, 有完整的情节结构。但它是用诗 的语言描写的,能抒发更强烈的 感情,而描写又往往不如小说细 致具体。
外国文学中著名的诗体小说甚多,拜 伦的《唐璜》,普希金的《叶甫盖 尼·奥涅金》,弥尔顿的《失乐园》, 荷马史诗的《奥德赛》《伊利亚特》, 以及现今流行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语言富有韵味,清新雅丽,婉约流畅, 都是诗体小说的典范。
在中国现代文学长廊里,鲁迅、 沈从文、孙犁、萧红、废名等作 家,以清新朴素的语言,细腻逼 真的刻画,和浓郁的抒情气息, 在现代文坛上把“诗体小说”推 向了新的高峰。
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 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 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 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 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 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 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深夜中独自躺在床上, 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过去一年中 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我并没有曾经从 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 小小的家庭。

刷尽文章色相的诗心雅韵

刷尽文章色相的诗心雅韵

刷尽文章色相的诗心雅韵论苏轼黄州文(中国香港)陈冰清*苏轼黄州时的散文创作主要有文164篇(包括赋三篇),书信约270篇①,其中杂文小品文占了约90篇㊂这些文章题材广泛,巨细并存㊂同前期相比,公文(表㊁状㊁制等)和政论性的文章明显地减少或没有了㊂文章多为描写日常生活或表现自己一时的心绪㊂且因为此时是个 闲人 ,能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创作中,故此时的文能体现他独特的风神个性㊂我们把黄州时的文章作一统计②:此时共有文164篇(不包括书信),其中少于100字的极短篇文章有84篇,占总数的51.2%;少于200字的文章有51篇,占总数的31.1%;超过500字的文章只有6篇,占总数的3.7%,若我们稍加归纳,如下表:ɤ100字101 200字201 300字301 400字401 500字501 600字篇数845181236所占51.2%31.1% 4.9%7.3% 1.8% 3.7%比例*(中国香港)陈冰清,女,北京大学中文系1998届硕士毕业,现为美国八达科技企业亚太区总监㊂①根据‘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统计,丁永淮㊁梅大圣㊁张社教编注,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㊂②同上㊂刷尽文章色相的诗心雅韵虽然如此分法可能不太科学,但我们从此表中大致可看到苏轼黄州时期是偏向极短小篇幅文章的写作的 少于二百字的文章占了全部文章的82.3%㊂这种 小 的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章功用的改变㊂苏轼此时的作品多为一时心绪的展露,是一瞬间意境心灵的真实记录,非为作文而作的,因此它们都相当短小,而同时亦相当真挚,相当感人,充满了怡然㊁悠然㊁超然的情调㊂一黄州散文的丰厚内涵在黄州期最主要的记游和闲居生活感受两类文中,处处皆见苏轼的真我性情㊂作品中的内容极为丰富,如‘前赤壁赋“中的睿智哲思,‘后赤壁赋“中的旷逸情怀,读之令人情思渺渺;‘书清泉寺词“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句 门前流水尚能西 充分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而‘记游定惠院“则可看出作者的怡然情怀;再如‘书雪“中的民胞物与的胸襟;‘二红饭“中不屈于生活压力的人格自信;‘书田“中的知命达观的心胸;‘书赠何圣可“中的诙谐㊁幽默,在这些文章中,苏轼的襟怀得到了全面的披露㊂虽说此时的文并非高文大册,但其蕴含的丰厚内涵,是他黄州时期的思想从矛盾㊁冲突到解脱过程的很好体现,并在精神思想的发展之中展示了他文章诗化的特点㊂‘前赤壁赋“①作于元丰五年,这一年他作了很多出名的作品,如①‘前赤壁赋“,(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1,中华书局1986年整理本,第5页㊂弦诵集诗中的‘寒食雨二首“,词中的‘念奴娇㊃大江东去“‘定风波㊃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㊃山下兰芽短浸溪“,文中的前㊁后‘赤壁赋“‘雪堂记“‘书清泉寺词“等㊂这些作品有的沉痛,有的超旷,充分表现了他此期思想的矛盾性,此赋就是基于这种矛盾和解脱而写的㊂此赋一开始便写乐,因 饮酒乐甚 ,遂 扣舷而歌之 ㊂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㊂这段 歌 的意思比较复杂,所谓 望美人兮天一方 并不单指美人,其中蕴含着颇深的感慨, 美人 自屈原以来,就有指君㊁指朝廷的意思,是用世之心不忘的表现㊂抑或指作者理想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澄明而清冷的世界㊂总之 渺渺兮予怀 的 怀 极深沉,用世的理想惨遭没顶,而理想世界又是那么遥远,欲出世寻求却又舍不下世间红尘㊂接着以客的箫声引出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㊂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㊂哀叹人生苦短,欢乐难得㊂接着作者便从 变与不变 的角度加以开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又指出山间明月㊁江上清风皆是可永享不尽的宝藏,不要强求得不到的:。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诗化特征(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诗化特征(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诗化特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一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

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新俊雅:欣赏“诗化小说”的气韵【专题解释】
本专题通过联读《百合花》《哦,香雪》《荷花淀》三篇带有诗化特色的小说,让学生体会小说的诗意之美和诗化之因,以此领略作家独有的艺术风格。

【预习任务】
梳理主要人物——概述中心事件——摘录动人片段——诵读动人片段——为动人片段作批注,为课堂探究风格特质的细节品读做好准备。

【学习任务】
任务一联系“主流作品”,比较差异
1.在你的印象中,有关战争和改革开放的作品有何特征?试列举几部。

比如:《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红岩》等战争材小说,《亮剑》《敦刻尔克》《血战钢锯岭》等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整体上给人场面宏阔、色调阴暗、残酷血腥、动荡离乱之感。

《乔厂长上任记》《平凡的世界》《人生》《大江东去》(改编为电视剧《大江大河》)等有关改革开放的作品,大多反映成长蜕变、艰难拼搏、命运浮沉、生活变化等特点,有着宏大叙事、波澜壮阔之感。

2.这三篇小说与上述作品相比,有何特点?
特点:干净质朴、诗情画意、淡化沉痛、切口较小,于淡雅中饱含诗情,是一曲曲深情的咏唱,可称为“诗化小说”。

3.何为“诗化小说”?
有诗一般的抒情风味,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散发出特有的乡土气息的小说。

(此处可在课堂设疑)
任务二聚焦“诗化描摹”,细腻品析
这些“诗化小说”在具体的场景描摹中如何体现诗意?请举例分析
可从感受人性之美、抒情之美、含蓄之美三个方面分析。

(1)形象特质——人性之美。

(2)诗化景致——抒情之美。

《百合花》中,“雨后赶集”“天目山拖毛竹”“故乡中秋”三个片段,将战争空间拉向富有生活意味的乡村空间,表达了“我”对小通讯员的亲近感,体现了他年轻、平凡、勤劳、纯朴的特质,扩大了人物活动的虚实空间,唤起了熟悉的历史想象,实现了情感的无限延伸,更是增加了叙述的抒情意味。

《哦,香雪》中,香雪换回铅笔盒后,在三十里归途中发现的“山间秋景图”,具有童话般的诗意境界。

通过“一轮满月”“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柔和的晩风”等意象描摹再加以景物之上美好心灵的熨帖表达,普通夜晚的大山风物也显得真挚感人,触动心灵,具有诗意之美。

《荷花淀》开篇,水生嫂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云彩”上编席的场景,给人无限联想。

夏夜的淀中、皎洁的月光、干净的院落、薄雾与凉风、荷叶与荷香、潮润的苇眉子,女人静默守候,等待归人——有声有色有光有味有诗有画还有爱——在具有古典诗境的韵味中感受“荷花淀派”的诗意与唯美
无论是《百合花》中家乡的风俗画卷,还是《哦,香雪》中大山褶皱里动人的夜晚景致,亦或是《荷花淀》中弥漫着温润、朦胧气息的水乡风物,都凝聚着“诗化小说”隽永、抒情、柔和、唯美的诗意言说。

(3)表现手法——含蓄之美。

①以小见大。

情节上,护送借被、以物换物、夫妻话别等均为日常小事;物象上,被子、铅笔盒、饼干等均为日常小物;人物上,大多是只有青春符号而没有姓名的小人物;题材上,以日常生活作为切口;主题上,表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改革开放这样宏阔背景下的人情、人性。

上述的共同之处是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散发着特定年代中爱与美的柔和光芒。

②象征隐喻。

《百合花》中的“百合花”不单指绣在被子上寓意“百年好合”的花朵,更象征着纯洁美好的心灵,简单质朴却饱含浓烈的情感,体现了茹志鹃“清新俊逸”(茅盾语)的诗化风格。

《哦,香雪》中香雪意欲征服的不仅是黑夜与大山,更是落后与闭塞;火车带来的不仅是陌生、新鲜的清风,更是裹挟着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荷花淀》中的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斗争的力量与精神,象征着子弟兵正如“铜墙铁壁”般保卫着家乡,情绪高昂、情感充沛,具有诗的隐喻性。

任务三概括“诗化特征”,整体理解
用几句话简要概括“诗化小说”的特征。

“诗化小说”有着普通的人物、纯美的人性、平淡的情节、丰富的情感、诗化的隐喻、舒缓的节奏、空灵的景致、抒情的语言等特色,作家既坚持现实主义,又追求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

除了以上三个维度——人物、景物、手法之外,也可以从情节结构、散文笔法、抒情节奏、主题表达等角度加以探讨。

但本质上,“诗化小说”是以对抒情味极浓的语言的精雕细琢构成小说诗化的风格特质。

任务四感悟“诗化之因”,透视观照
三位作家这样“诗化”地处理小说源于什么原因?
孙犁:从战争观念看,孙犁认为,人性美的、善的力量应该比战争中仇恨的、罪恶的走得更远;从生命姿态看,战争中“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曾深深地感动着他;从情感投射看,因为想念家乡、冀中、父母、妻子,于是写出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从女性写作看,孙犁认为女孩子的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美德”,故而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她们;从文学底色看,不仅与学生时代对词的青睐有关,更与母亲、结发妻子的影响有关;再者,孙犁的文士局限——没有真正打过仗,亦是制约其审美理想的一大原因。

茹志鹃:《百合花》与《荷花淀》堪称“现代诗化小说双璧”,茹志鹃受孙犁风格影响颇深。

在以英雄、革命、无性别文本为主的“十七年文学”中,她清新的风格拓宽了战争文学的审美边界,具有了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除了作家的学识修养、
艺术能力与价值取向外,茹志鹃对生活的认知亦是重要原因——她因时代、家庭的变故导致的“焦虑”在诗化的审美中获得了填补。

铁凝:与茹志鹃一样,铁凝自觉地继承了“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孙犁称赞《哦,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铁凝说孙犁是真正告诉她文学本质是什么的人。

当然,铁凝所处的文化环境更为宽松,也就有将宏大叙事和日常琐事结合得更好的可能性。

艺术的本质是诗。

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灵魂深处的深情,没有善良与悲悯,没有对人性真善美诚挚的呼唤,是绝不能表现出诗意的。

三位作家在不同的时代氛围中,坚持独具特色的文学守望,从边缘文学努力实现风格定位,为清新雅致的“诗化小说”争得了一席之地。

任务五改写“诗化小说”,体悟韵味
理性的意蕴浸润在语言之中,让我们回过头来再去品读诗化小说”的语言,运用作品中的文字改写成属于你的小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