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练习题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练习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
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
”作者意在说明(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解析】选D。
根据材料“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可知作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故选D。
【补偿训练】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的态度,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解析】选B。
“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选B。
3.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练习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2年题组1.(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2012·浙江文综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2012·上海单科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011年题组1.(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2.(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同步训练2-word文档资料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2.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主张体谅百姓B.主张恢复周礼C.否认”天命论”D.强调贵贱有”序”3.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5.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主张体谅百姓B.主张恢复周礼C.否认”天命论”D.强调贵贱有”序”6.《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7.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这实质上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社会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8.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习题
第1课【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A和谐的人际关系B礼貌待人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2.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4.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学习思考相结合D择优而教5.称誉孔子为“万师世表”的皇帝A汉武帝 B唐太宗 C康熙帝 D乾隆帝6.孔子的思想言论主要保存在A《书经》 B《礼经》 C《论语》 D《春秋》7.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8.《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段话体现了其A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思想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D以柔克刚的思想二.问答题9.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贡献分别是什么?(1)思想方面: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仁”,“仁即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提出遵循“忠恕”之道实现“爱人”。
其思想核心之二是“礼”,主张通过“克己”实现“复礼”,他理想中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2)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教育方面: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对学习方法上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把学与思相结合等。
(4)文化事业: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过关习题及答案
[过关习题](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体系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历史概念的正确解和把握能力。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并不是指一百家,所以①错误。
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所以③错误。
答案:2.(2012·苏州检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人的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B.儒、法、道.法、儒、道D.道、法、儒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各派强化训练本观点的解。
“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人”与儒家“仁”的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主张;“归服自然的隐士”符合道家思想的要求,清静无为,知足寡欲,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法家提出“法治”,主张君主专制,是“专制君主的参谋”。
答案:A3.孔子是儒家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A.教育的内涵要丰富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教育适应现实需要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历史知识的解与认知能力。
“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没有贵贱之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
答案:B4.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解析:本题要求生能依据漫画材料再现史实分析判断问题。
图一体现了“威武能不屈”出自孟子的言论,属于儒家;图二体现了“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
答案:B5.某同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随堂练习
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练习1.中国古代法家传统表现为“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和“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
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A.制度变革 B.国家统管 C.富国强兵 D.改革创新2.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最一致的是A.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B.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C.兼相爱,交相利D.我无为,而民自化3.战国时期已有儒学为“世之显学”的说法。
其相关文献出土已涉及南至曾被视为“蛮夷”之地的楚地;北到狄族的中山国,西到曾被视为法治传统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秦地。
由此可见,当时A.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求B.诸候国采纳儒学思想成为风气C.儒学思想的社会传播较为广泛D.儒学已经成为统治的正统思想4.司马谈在《史记・论六家要旨》中写到:“《易大传》日:‘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皆务为治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有不省耳。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A.积极进取,务实求真B.既相互争鸣,又包容共存C.面对现实,服务社会D.虽主张不同,但追求一致5.《墨子·亲士》中记载“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这反映墨子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B.尚贤C.尚同D.为政以德6.《晋书》记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
”材料表明的观点是A.否定佛教传播B.肯定道教影响C.主张正视儒学D.主张三教合流7.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习题(4)
专题八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2017江西南昌三校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A.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B.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C. 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 该组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2.(2017福建漳州高中第二片区教研联盟联考)下图是一幅反映英国退出欧盟的漫画。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退欧公投”,次日公投结果出笼,英国宣布退出欧盟。
英国是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时(即1973年)加入该组织的。
英国加入时,该组织A. 正式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B. 已经成立了立法机构“欧洲议会”C. 由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实体D. 完成了“欧共体”到“欧盟”的转身3.(2017广东清远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有学者说:“不受节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似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更大更长期的危害。
”这是因为“区域自由贸易”A.以抵制全球化为主要目的B.不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C.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倾向4.(2017广东茂名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反对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年11月,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B.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C.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D.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5.(2017江苏扬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
SDR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解决国际金融市场美元供应不足而进行的一种补充货币,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因此被称为“纸黄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同步训练1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2.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这表明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3.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B.《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C.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D.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4.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加强个人修养D.公民意识5.《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6.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练习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巩固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A.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B.出现学术下移的现象C.官办学校在逐渐消失D.思想控制在日趋加强,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学术开始下移,思想领域日趋活跃。
但是在这一时期,官办学校仍然是教育的主体。
因此,A、C、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主要是由于(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各国诸侯的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这显然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
5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可知荀子提出了君臣之间舟水关系的论断,故选C项。
6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思想基本主张家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刚”与老子思想中的相互对立事物会相互转换的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加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
中作用巨大
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
悠久
10.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
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
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
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③④
B.④
C. ②④
D.①②③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1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1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保况复护进杂层行设防自备腐动与跨处装接理置地,高线尤中弯其资曲要料半避试径免卷标错调高误试等高方,中案要资,求料编技试5写术卷、重交保电要底护气设。装设备管置备4高线动调、中敷作试电资设,高气料技并中课3试术且资件、卷中拒料中管试包绝试调路验含动卷试敷方线作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管避系架免统等不启多必动项要方高案式中;,资对为料整解试套决卷启高突动中然过语停程文机中电。高气因中课此资件,料中电试管力卷壁高电薄中气、资设接料备口试进不卷行严保调等护试问装工题置作,调并合试且理技进利术行用,过管要关线求运敷电行设力高技保中术护资。装料线置试缆做卷敷到技设准术原确指则灵导:活。在。对分对于线于调盒差试处动过,保程当护中不装高同置中电高资压中料回资试路料卷交试技叉卷术时调问,试题应技,采术作用是为金指调属发试隔电人板机员进一,行变需隔压要开器在处组事理在前;发掌同生握一内图线部纸槽故资内障料,时、强,设电需备回要制路进造须行厂同外家时部出切电具断源高习高中题中资电资料源料试,试卷线卷试缆切验敷除报设从告完而与毕采相,用关要高技进中术行资资检料料查试,和卷并检主且测要了处保解理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一、选择题1.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2.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4.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5.《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6.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7.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称为‚仁—礼社会‛,其中‚礼‛的作用是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等级秩序C.建立新的社会秩序D.维护地主阶级利益8.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当时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先秦、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C.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D.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
13.《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根据甲骨文研究结果,《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享利贞”中的“贞”字就是“占卜”的“占”,此卦为大吉大利的好卦,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B.《周易》年代久远导致认知偏差
C.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9.在曲阜孔府大门前,看到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历史必修三练习题第一课
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4、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A.系统的“仁政”思想B.“民贵君轻”的思想C.“人性本善”的思想D.轻徭薄赋的思想5、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7、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8、“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9、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法家学派——韩非子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10、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 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 重义轻利B. 民贵君轻C. 天人感应D. 正心诚意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 进步史观B. 天命史观C. 循环史观D. 英雄史观7.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兼爱尚贤B. 主权在民C. 以民为本D. 道法自然8.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练习题
课时训练题一
一、选择题
1.在 2006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佛教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
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3.某同学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他可以引用的名言是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
B.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C.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墨家思想成为显学,备受统治者推崇
5. “视人之国若视己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的说法反映了墨子思想中的
A. “兼爱、非攻”
B. “节用”
C. “尚力”“尚贤”
D. “节葬”
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
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
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
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
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 甲—道、乙—墨、丙—法、丁 --儒
7.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三段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判断,参加了这次
辩论的学派依次是①“兼相爱、交相利”②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③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A. 墨家、儒家、法家
B. 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道家、法家
D. 墨家、法家、儒家
8.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
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9.假如你是一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一员,下列诸子百家中的言论不利于你的发展的
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实禄”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0.( 2007 广东)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11.(2007 年北京文综)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 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不正确的是:
A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12.( 2009 年山东基本能力 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
合道家思想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
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 .①②
B .③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了
A. 统治阶级的利益
B. 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 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15.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A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 .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人定胜天 D.选举贤能,让贤能的人做天子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
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
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
(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
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依
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
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
例。
第 2 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CDDDA 6 — 10.BCABA11 — 15.ADDDD
二、非选择题
16.( 1)民本思想
(2)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的观点。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4)继承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