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七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七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复习准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
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7篇_1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7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合理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有什么联络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教学新课1、例3求12、16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学生自学完成。
3、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
4、注意: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要用三个数的公约数去除,然后再用任意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
最后的结果要两两互质。
5、试一试求15、30和60,3.4和7的最小公倍数。
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1〕其中一个数是其他两个数的倍数,那么最大的数就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三个数是互质数时,三个数的乘积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四、稳固练习书本第57-58页五、反应六、布置作业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在求出三个数的公约数后还要求出两个数的公约数。
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
小学数学教案篇2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理论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
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考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的:1.通过详细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考虑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3.在理论活动中对学生进展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整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知识,建构简单知识网格图。
2、历经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爱考虑,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再现知识1、谈话引入问: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教室里面有吗?你还在哪里见过?生: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3、梳理知识,主体内化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
学生先交流,后汇报结合知识网格图,集体完成。
二、综合应用,整体进步〔一〕根底练习整理完学过的知识,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法官?1、聪明小法官〔用手势来表示对错〕你们真了不起!很能明辨是非。
最近呀,廖老师想布置一、jy135、块迎新春的展板,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复习的知识和廖老师一起设计这块展板呢?〔能〕好,我们开场吧!2、首先,我们给这块展板的四周镶上花边,展板的长是28分米,宽是15分米,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呢?〔出示课件〕求花边的长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学生独立完成。
3、你们真是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是什么年吗?是的,我们在展板上贴上一幅年画好不好?假如给它镶上一个边框,会更美哦!它是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边框需要多长呢?小结:我们刚刚镶花边,上边框都是求什么?〔周长〕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来求。
假如给出周长,让你求边的长度,你们会吗?廖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二〕拓展练习4、为了展示你们的风采,廖老师想布置一个手工区。
如今,廖老师这有一条花带总长24分米,假如要布置手工区的长为7分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分米呢?请大家齐读题目,问题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怎么求?廖老师觉得班的同学真聪明,真喜欢你们。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主要教学内容㈠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梯形的认识》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1、观察梯形的特点,概括归纳出定义,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对所学四边形进行建构,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建构,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再现过程。
教学具:实物投影、剪刀、一张16k白纸、等腰梯形纸、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组梯形的题卡等。
教学过程:一、从经验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收集展示学生课前所画的各种四边形,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评析:学生对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为后面进行四边形的建构奠定基础。
)二、从需要出发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的需要师:凭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们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梯形呢?预设:生可能从以下方面回答:(1)定义(2)各部分名称(3)特性(4)特征师:那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评析: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教学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就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义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组梯形的题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汇总意见讨论。
(学生以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预设:小组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篇一:认识数字0-9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0-9,并学会正确书写和读取这些数字。
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和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认识数字0-9。
2. 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让他们能够独立书写和读取这些数字。
3. 提高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9各一个。
2. 黑板、粉笔。
3. 数字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0-9,请学生认识数字并大声读出。
2. 数字识别:使用黑板上的数字卡片,挑选一个数字,让学生上台辨认并说出该数字,全班跟读。
3. 数字书写:依次介绍数字书写的方法和顺序,黑板上演示后,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模仿书写,然后在空白纸上书写。
4. 数字填空游戏: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数字填空表格,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数字填写对应的数字。
5. 数字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让学生分辨出数字0-9的顺序。
6. 数字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数字之间大小关系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创造小数字卡片,每日固定背诵数字。
2. 带领学生参观周围环境中的数字(例如:教室门牌号、电梯按钮等),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篇二:认识几何图形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学会观察、比较与分类不同的几何图形。
通过图形拼贴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不同几何图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
2. 黑板、粉笔。
3. 图形拼贴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和介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名称并找出周围环境中相似的图形。
2. 观察和描述:依次出示不同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图形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7篇(优秀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
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
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先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
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样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
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师:这个办法怎样样生:也很合理。
(表扬,祝贺)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先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样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1. 教案一: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实践演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概念;- 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 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方法;3. 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题方法,培养合作精神;5.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案二: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 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利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出乘法和除法的概念;2. 针对乘法和除法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理解;3. 利用练习题进行分组竞赛,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4.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和运算法则;5.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教案三:分数的引入与认识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能够正确运用分数进行基本的计算;-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示和实物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意义;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3. 分组进行练习和竞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鼓励学生运用分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5.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梳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7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7篇)教案一:数数目标:通过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数数并掌握数的顺序。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数手指头,并齐声说出数字。
2. 游戏: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学生按顺序将卡片排列在黑板上。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数数练习,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4. 拓展: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物品数量。
课堂互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案二: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歌谣的学唱,并与手势动作配合。
2. 游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用实物进行加减法操作,比如通过拼图或小球进行计算。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的小练习,并互相检查答案。
4. 拓展: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加减法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课堂互动: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案三:数轴与数线段目标:通过图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并能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玲珑塔,让学生体会塔的高矮与人物的身高关系。
2. 图示:老师用数轴的图示来展示和解释数的大小关系。
3. 操练:学生进行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练习,找出数轴上的位置。
4. 拓展:老师提供一些数的大小关系问题,学生通过数轴进行思考和解答。
课堂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数轴运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的概念。
教案四:数的分解目标:通过操作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数的分解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答。
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字,例如:24,让学生找出这个数字的所有分解方式。
2. 练习:学生进行数的分解练习,找出更多数字的分解方式。
3. 操练: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分解和解答练习。
4. 拓展:老师提出一些有趣的数的分解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数学小学教案参考7篇
数学小学教案参考7篇数学小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试验版小学数学六班级下册第23、24页内容。
教学目标:“学会”目标:使同学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会学”目标:使同学把握从实物到抽象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乐学”目标:1、通过让同学动手实践,有利于培育同学边察看边思索的良好习惯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2、使同学在自动参加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及本领。
教学重点: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把握它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圆锥形纸筒、布、圆锥形实物、圆锥模型、木板、沙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1、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的外壳套住一个圆锥。
师:只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他有什么特征?2、现在老师用一块布遮住这个圆柱,倘若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渐渐的缩小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3、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4、师:这个物体叫圆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有关学问。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得)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同学提出问题,师一一板书)。
二、自学1、老师出示圆锥形实物图。
师:察看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同学回答后,老师适时激励,赞扬同学们有很好的察看本领)小结:看来圆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没花了我们的生活。
三、探究(同学自学课本第24页的内容后交流一下问题)小黑板出示探究的问题:1、圆锥有什么特征?2、怎么画圆锥的平面图?3、圆锥的高在哪里呢?他有多少条高?为什么?4、怎么测量圆锥的高?5、圆锥的侧面打开会是什么图形?四、交流展现预设课堂:1、同学:我们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构成,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同学边回答边演示实物)2、同学:我们组讨论怎样画圆锥时觉得不太难画,就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法?老师讲解画法,并示范,然后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可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以下是我准备的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口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3、运用乘除法关系,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二、教学重点: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口算训练:P-30第一题。
要求学生掌握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
B、计算训练:1、P-46第二题。
a、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掌握方法。
b、说一说你为什么算得怎么快?c、学生报得数,进行校对。
说一说你错误的原因。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P-46第三题的第一排。
a、抽三名学生板演,校对。
b、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求未知数P-45第四题。
a、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b、说一说每题计算的依据是什么?C、讲解应用题:P-46第五题和第六题。
1、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解题思路。
2、说一说时间、速度和路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
D、发展题:1、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是几?△-△=☆☆是几?△+△=○○=11.4-1=10.4□+○+☆=11.4△=()△=5.2E、布置作业:P-46第三题。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道发散题,重在发现学生的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小数乘除加减法的能力,在这一题的练习中,我先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
最后选择其中一题讲解思路。
效果不错。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篇2】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七篇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七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七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的: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拟纯熟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展验算,进步计算的正确率;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4÷2 4.8÷6 9.09÷98.24÷8 6÷5 1÷5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1〕7.44÷4 〔2〕7.44÷8〔3〕102÷24 〔4〕4.551÷5四道逐渐变难二、探究新知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刚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局部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老师一一给与肯定。
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历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
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历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展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门诊台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三、稳固练习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假如不对应该怎么订正?37.8÷6=63 7.4÷5=1.4 (4)2.计算并验算43.5÷29 18.9÷271.35÷15 207÷453.书第20页:7、8题四、课堂小结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开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才能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究积极学习的精神重短难点:掌握计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你小鸡吗?假如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二、合作探究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出示课件〕看图上画有什么?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7篇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拆分(适合一年级)本节课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学习如何拆分数字。
活动一:数的认识游戏1. 教师准备大量纸牌,每张上面写有一个数字。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接受挑战。
3. 教师随机出示一张数字纸牌,学生需要迅速识别并说出数字。
4. 所有组中获胜学生在纸板上写下这个数字。
活动二:数字拆分探索1. 教师准备一组小球与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写有一个两位数的数字。
2. 学生将小球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分组,了解数字的组成元素。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讨论他们拆分数字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三:数字图像的拆分1.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图像,例如一个房子。
2. 学生观察图像并说出图像中出现的数字。
3. 学生尝试用拆分数字的方式,在纸上画出图像中的数字,并用数字卡片代表每个数字。
活动四:数字对应的物体1. 教师准备一组小球或者其他小物件,每个物件上贴有一个数字卡片。
2. 学生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将物件进行分组。
3. 学生将每组物件按照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并用数字卡片标记。
二、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适合二年级)本节课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和减法,并学习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活动一:加法探究1. 教师准备一组小物件,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加法算式。
2. 学生根据算式,在物件的数量上进行操作,完成加法计算。
3. 学生将计算结果写在纸上,并进行验证。
活动二:减法游戏1.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2.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减法算式,学生需要迅速计算并按下计算器上对应的按钮。
3. 每组的学生通过回答正确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行比较和竞争。
活动三:数的拆分与运算1. 教师为每位学生发放一枚硬币。
2. 学生将硬币按照数字进行拆分,并用加法或减法算式来描述拆分过程。
3. 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
2024年小学数学教案实用(7篇)
2024年小学数学教案实用(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边和角)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小学数学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案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课件:春天来了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
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一:租车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
(大车、小车图)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3、研究租车方案温馨提示:(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
看谁的办法多!(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B、全班交流。
(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数学既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也是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精选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第二节。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同时加深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教学目标的确定:(1)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2) 学会动手实验操作,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初步懂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事物;4、教材编排的特点:教材的编排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首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过渡到运用学具实验操作观察探索总结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梯形的面积具有正迁移的作用。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通过实验操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二、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和激趣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7篇)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
2、老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教案大全篇2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联络详细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开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
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2。
〔1〕出例如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局部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应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你是怎样想的?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展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会灵敏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才能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考虑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敏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才能及擅长观察、勤于考虑、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老师导学一、故事导入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吃完,32个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16天吃完。
〔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2、提问: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方法,老师板书。
8÷2=416÷4=432÷8=464÷16=4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进展比拟,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一样的数。
〔扩大〕3、老师带着学生分别比拟。
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5、学生讨论,并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一样的倍数,商不变。
〔老师板书〕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一样”?可以举例子来证明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进展比拟,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一样的数。
〔缩小〕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三、总结: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个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48÷12=〔48×0〕÷〔12×0〕让学生判断。
四、稳固练习:书P87“做一做”五、总结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时”,“一样”。
〕六、作业:练习十七第6题、9题。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化简比。
2、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情趣(抢答式复习)1、60÷10 = 600÷( )= ( )÷1 = 0.6÷( )说一说:解答这两道题你用的是什么知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根本性质又是什么?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表示:a:b=a÷b=a/b)(二)导目的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根本性质,那么比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的化简。
(板书:比的化简)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课件出示目的)学习目的: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分组自学目的1(出示情景图)淘气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
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
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1、导学法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2、小组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40 :360 2:183、质疑问难直接比拟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能不能联络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想方法解决呢?小组讨论一下,该如何来计算并比拟呢?4、各组自学,交流汇报。
你们运用了什么好方法?都学会了什么?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0:360=40/360=1/9=1:92:18=2/18=1/9=1:95、小结:比拟的结果一样甜,由此可见,比的化简对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化简比是有必要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我们来看大屏幕。
6、导入“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比的前项与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也就是说,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出几个最简整数比吗?(指名答复)7、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最简单的整数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简得到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目的。
(出示目的)三、分组自学目的21、出示问题:化简比24:42 0.7:0.8 2/5:1/42、导学法学法指导:每组任选一题、分析^p 比的类型、个人独立解答、交流解题根据、组内总结方法3、各小组自学,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怎样学的?都学会了什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5、指导总结化简比的方法(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6、智力大比拼:总结比的根本性质你能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概括出比的根本性质吗?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根本性质也可以化简比:14:21 = (14÷7) :(21÷7) =2:37、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那么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别呢?(课件)四、练习(课件)1、化简比:15:21 0.12:0.4 2/3:1/2 1:2/32、连一连3、判断4、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5、解决问题五、回忆学习目的,进展本课总结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来化简比。
板书:比的化简a:b=a÷b=a/b40:36=40/360=1/9=1:92:18=2/18=1/9=1:9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的: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才能。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纯熟用8的乘法口诀进展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3.在合作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准备:挂图、小正方体、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画面: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
〕看,小朋友搭的各种形状的积木,多漂亮!这个小朋友搭了个长方体,每层搭7块,2层一共几块?4层呢?6层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把7的乘法口诀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评析: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既复习了7的乘法口诀,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8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
请小朋友们也来摆一摆,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块呢?〔学生操作后汇报〕2.考虑计算。
假如摆1个大正方体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可以用连加法计算〕3.填表找规律。
大正方体的个数小正方体的个数〔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再全班交流〕〔2〕能把表中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1×8=82×8=16……8×8=643.尝试编口诀。
你能看着这些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同桌试着说说,老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老师在乘法算式后空一段板书: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____。
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5.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规律。
〔1〕师生对答8的乘法口诀,提问: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他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同桌再互相背一背。
〕〔2〕.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有方法帮助他?〔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寻找方法。
如:怎样记住7个8是几?可以想:6个8是48,用48+8=56,或者用8个8是64,再减8得5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