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表现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的概念不明确,药物治疗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以及用药流程中有脱节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杀手,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 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

我国有残疾人6000万,听力残疾占三分之一,其中60%~80%为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毒所致。

因此,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临床不合理用药形式多样,主要表现有:(1)无明确指征,选药不当,大处方,用药品种过多,组合不合理;(2)违反禁忌证与慎用提示;(3)剂量过大或不足;(4)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其中以选药不当、配伍错误最为突出。

2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2.1 医院管理方面:目前,医院管理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淡薄,药品收入所占比例过高,造成医药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不合理用药与药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大量药源性疾病产生。

如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静脉炎;激素使用过多,导致胃肠出血、高血糖、股骨头坏死、感染失控等;使用解热镇痛药不当,引起肠胃出血;脑梗死病人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低过快导致病情加重,有的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2.2 医师方面2.2.1 部分临床医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从技术的层面上也影响到合理用药。

关于药物方面的知识占到很小的比重,不了解制剂的成分,如对于酒精过敏者给予氢化考的松引起哮喘加重。

新、特药层出不穷,因而对其合并用药的不良作用观察、了解不够,导致用药错误。

2.2.2 药物剂量和疗程不规范。

每种药物都有其达到最佳疗效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推荐使用剂量和疗程,以及特殊情况下剂量、疗程调整等注意事项。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使⽤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09-23抗菌药品是⼀类能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物的药物,是临床上应⽤最⼴泛的药物之⼀。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泛使⽤,临床不合理⽤药的状况也逐渐增多,笔者就观察到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作如下探讨。

1⽬前使⽤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1.1⽆指征或指征不明显滥⽤抗⽣素病原学⽅⾯检测少,盲⽬⽤药机会增加,缺少针对性,经验⽤药很多。

对⼀些发热病⼈或⾮感染性发热者,往往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忽略了病原学检查,须知其中⼀些病毒性感染⽆抗⽣素使⽤指征,这样不但⼲扰了诊断,且延误了防治时间,为机会致病菌提供了感染机会。

滥⽤抗⽣素现象⼗分普遍,尤其是对病毒性感染患者使⽤抗⽣素。

⽐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为病毒性感染,常选⽤⼀种甚⾄多种抗⽣素与抗病毒药物合⽤,然⽽任何⼀种抗⽣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都是⽆效的,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才需要使⽤抗⽣素。

1.2联合⽤药考虑⽋周详由于经验有限,没有联合⽤药的明确指征⽽联合⽤药,联合⽤药只注意到抗菌药物的覆盖⾯,以及⼀些理化性质,⽽忽略了它们的作⽤机理、耐药性及药源性疾病发⽣等后果。

实际上,联⽤抗⽣素常常不如单⽤安全、有效[1]。

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素消费结构直接相关,⾼价位抗⽣素⽤药量越⼤,院内多重耐药的细菌⽐例和量也越⼤,因此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率和难治性越⾼[2]。

1.3给药⽅法不科学合理⽤药包括正确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滴注的时间等。

但临床往往不是按照抗⽣素的临床药物动⼒学特点和感染实际需要给药,如临床使⽤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给药多数医⽣采取1次/d⼤剂量的给药⽅式(如头孢噻肟钠等),⽽且在滴速、时间⽅⾯没有按照药品使⽤的要求严加控制。

临床对采取类似给药⽅式普遍默认,因为它涉及到病⼈⽤药的依从性、医护⼈员⼯作量及输液装置等问题,但作为医务⼈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半衰期、耐药性及毒副作⽤等因素。

1.4⽤量、⽤法及疗程等不恰当药物⽤量与控制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抗菌药物⾸次剂量应⼤⼀点,剂量的⼤⼩还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病程的轻重、感染部位和药物毒性的⼤⼩等来决定。

某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某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Cu r n t t s a d c u t r a u e f ir t n la tb c e i ld u s u e i r e tsa u n o n e me s r s o r a i a n i a t r a r g s n o
o s tl neho pia
【 b ta t A s c]Obe t eT n lz ert n l l ia ueo nia t a du si o ehs i li re rvd ainl r jci oa ayet a o a ci cl s f t c r l rg n opt ,nod r opo iert a v h i n a b e i n a t o
表 1 21 0 0年 5 1 ~ 1月 某 医 院 病 房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情 况
表5 2 1 0 1年 1 7月 某 医 院 门 诊 ( 药 房 ) 菌 药 物 应 用 情 况 — 西 抗
表2 21 0 0年 5 1  ̄ 1月 某 医 院 门 诊 ( 药 房 ) 菌 药 物 应 用 情 况 西 抗
某 医 院 1 科 室 中 , 产 科 处 方 中抗 菌 药 物应 用 高达 2个 妇 9 % , 伤 综 合 外 科处 方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比例 达 9 % , 外科 8 烧 5 脑
1 8 中 国 医药 导 报 CHIA ME C R L 1 N DIALHE A D
从表 1 3中可 以看 出 . 房平 均 每 张处 方 的药 物 品 种数 ~ 病
L U u a C I Xi y n HEN we Yu n
S h o fBu ie sAd nsrt n h n a gP ama e tc lUnv ri , io igPrvn e S e y n 1 0 6 Chn c o lo sn s miitai ,S e y n h r c uia ie st L a nn o ic , h n a g 01 , ia o y 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是当前医学界关心的问题,更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以下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及采取的措施给予一些探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1.1 药品因素为缓解病人的看病贵问题,国家在近几年连续多次对药品实行降价,特别是抗菌药物。

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抗菌药物的销售,为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稳定自己的利润,经常将抗菌药物的剂量加大,以保证药品价格的不便,如环丙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克拉霉素片等药品的单位剂量都由原来的0.2g、0.2g、0.1g增加到如今的0.4g、0.4g、0.5g,这样的单位剂量增加,易导致药品浓度过高、剂量过大,药品不易贮存,且高浓度、大剂量的药品,更易导致医师与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更易产生药品不良反应。

1.2 政策因素为缓解老百姓的看病贵问题,政府对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实行一味地降价,介这必然会导致药品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只会加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加深。

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行与财务补助尚未并轨前行,这就导致部分医疗机构仍然会在政策范围内选择高价抗菌药物,医师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3 药店因素自从国家将抗菌药物纳入处方药范畴,抗菌药物的滥用在零售药店上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最近几年,药店在追逐利润最大化时对抗菌药物等处方药实行假处方,先售药后自行补方,这导致了抗菌药物使用失控,重复用药不合理用药频繁发生。

1.4 医院因素在我国,公立医院是财政适当补助的事业单位,因此,这一性质从某种意义上将公立医院推到营利与非营利的边缘,特别是当很多医院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或少量的拨款不得满足医院的正常运营时,以药养医的局面就很难改变。

医院,特别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80%的收入来源于药品,而抗菌药物的收入又占了药品收入的一半以上,一旦对抗菌药物使用实行严厉地管制,就必然导致医院收入的大幅滑坡,医院就不能良性生存,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也将很难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医院陷于对抗菌药物控与不控的矛盾之中。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

1.3 治疗用药疗程过长:50例,占12.2%。

有些病人的感染已控制,既无症状,体温也不高,末梢血白细胞正常,继续用药数天,甚至用药两周以上直到出院才停药。

《指导原则》明确规定,抗菌药物的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常,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

持续应用抗菌药物对医生、对病人成为一种安慰,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疗程过长同样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菌群失调,浪费资源。

1.4 不必要的联合用药:32例,占7.8%。

本来一种药物可以控制的感染却开始就用了两种抗菌药物;个别病例预防用药竟用两种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有明确的指征,选择不同类别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通常以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合,以获协同作用。

避免繁殖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合可能产生的拮抗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的不用两种。

两联用药试验证明[6]:约25%产生协同作用,60%~70%为累加或无关作用,5%~10%呈拮抗作用。

重症感染、同时感染2种以上病菌或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才联合应用。

除抗结核、抗深部真菌感染外,一般细菌感染不主张三联、甚至更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7]。

临床多数细菌感染仅用一种抗菌药物就可以控制,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即使需要联合用药,一般二药联合即可,三药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1.5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手术过程中不用抗菌药物,32例,占7.8%;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114例,占27.8%。

临床医师未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8]:一是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二是清洁大手术、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乳腺癌根治术、门静脉高压症的门体静脉分流术、含脾切除的门奇静脉断流术、巨脾切除术等;三是使用人工材料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和人工血管移植术等;四是手术中污染不可避免的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中、大型手术;五是术前已发生污染的手术,如消化道创伤及其他部位的开放性创伤。

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表现及对策

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表现及对策

的较 多 , 以 写 药 名 付 生 品 更 常 用 。 磁 石 、 赭 石 含 微 量 砷 , 所 代 经 炮 制 后 砷 的含 量 降低 , 以无 特 殊 要 求 一 般 给 付 煅 制 品 。 所 7麻 黄 、 草 、 芪 不 用 说 , 方 写 药 名 给 付 生 品 , 方 写 、 甘 黄 处 处 炙 付 炙 品 , 能搞 错 。 不
抗 菌 药 物 不 合 理 应 用 乃 至 滥 用 造 成 了 医 药 卫 生 资 源 的 浪 费 , 导 致 了 危 害 人 体 健 康 的 不 良 后 果 。本 文 对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更 常 见 不 合 理 应 用 的 表 现 进 行 总结 , 综 述 如 下 。 现
1 抗 菌 药 物 不 合 理 应 用 的表 现 1 1 预 防 性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料 分 析 _ j 主要 表 现 为 : 药 . 资 l 其 选
内蒙 古 中 医药
白蒺 藜 等 。处 方 不 特别 标 明 生 , 应 付 炒 制 品 。 就 3 一 味 中 药 有 生 、 两 种 以上 炮 制 品 种 , 方 写 药 品 名 。 、 炒 处 调 剂给付 生品的有柴 胡 、 根 、 子 、 黄 、 苡仁 、 楂 、 曲 、 葛 栀 大 薏 山 神 槐 米、 黄、 蒲 白芍 、 合 、 实 。 百 芡 4 ~ 味 药 有 生 炒 两 种 以上 炮 制 品种 , 方 写 药 名 调 剂 给 付 、 处 炒 制 品 的 有 枳 实 、 芽 、 蚕 、 术 、 药 。 因 枳 实 能 破 气 消 积 麦 僵 白 山 化痰 , 痞 性 较 俊 猛 炒 后 性 变 平 和 , 蚕 息 风 止 痉 、 风 止 痛 、 除 僵 祛 化痰散结炒后 去除腥气 , 感风 热才生用 , 外 白术 、 药 炒 后 能 增 山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号:2013007 姓名:陈熙
基层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管理
——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前言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系统治理的工程,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等固然是“直接责任人”,但是由于它牵涉社会的各方面、各阶层,所以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机构、药监部门、医药销售部门、新闻导向、公民素质、医院管理等都可能在其中起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一、抗菌药物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的缺陷;
(1)抗菌药物无指征应用
(2)过大剂量使用和过小剂量使用
(3)溶媒选择,浓度与滴注速度
(4)长时间使用与序贯疗法
2.药剂人员没有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
3.药事委员会没有充分行使职能;
4.医院管理缺乏有效监管措施;
5.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6.药监部门把关不严;
7.医德医风不良;
二、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1、国家出台相应的药政法规
2、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建立抗菌药物干预小组
3.核心的、主动的干预措施:
4.不定期对医药、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5、持续评估和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是建立在医务人员良好的处方行为上的,管理者、医生在抗菌药物的管理上应该达成共识。

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掌握医院临床用药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笔者将医院门诊、住院两处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合理用药的几大状况,同时进行分类。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1.1 滥用或盲目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各科均广泛应用,使用率达70%以上,其中联用率高达40%,甚至出现二联、三联以上,最常见滥用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给予2~3种抗生素治疗。

1.1.1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这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普通感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在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用药。

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反而增加肝脏负担。

1.1.2 无指征的预防应用包括未合并感染的预防用药和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很多症状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

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附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应用”的原则。

1.1.3 选药不合理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用药物。

如:治疗新生儿脐炎选用头孢噻肟钠,一般新生儿脐炎轻者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严重者选用氨苄西林或哌拉西林静滴,滥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仅杀伤非致病菌,且使细菌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耐药性蔓延。

1.1.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使用禁忌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普通感冒使用利巴韦林以及维C银翘片,使用这些禁忌药物有可能导致致畸、致残等情况出现。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当下医疗领域面临的一大问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维持人类健康和控制感染病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药物效果下降等。

我院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首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滥用抗菌药物:患者在感冒等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滥用现象的出现。

2.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医生在面对不确定诊断或不及时获得病原学诊断结果时,容易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而非针对特定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3.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在没有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下,容易导致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进而培养耐药菌株。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抗菌药物、遵从医生的抗菌药物建议等。

2.完善诊断技术:提高病原学诊断技术和设备的水平,缩短病原菌检测和鉴定结果的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3.加强医师培训: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推广正确的使用方法。

4.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包括开展抗菌药物的处方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核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的追踪和监测等,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强化药学团队的作用:加强药学师在临床科室中的角色,参与抗菌药物的选择、监测和评估,提供给予临床医生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建议。

总之,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诊断技术、提高医师素质、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及调整药学团队的角色等管理对策,来解决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

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病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干预措施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干预措施
加 了药物 的毒 性 , 又无 法维持有效 的血药浓 度 , 不能充 分发挥 抗菌药物的治疗 效果 , 还极 易引起 细菌耐药。而如喹诺酮类和
验性用药 , 导致 了抗菌药物抗菌谱无法覆盖致病菌, 甚至部分医 生直接选用广谱抗菌药, 而并非针对可能致病菌选择最有效的抗
菌药物。另外 , 临床上还存在像氨曲南等只对 阴性菌有治疗作用 的药物作 为眼科 、 骨科等阳性茵感染机会偏多 的手术预防用药现
1 . 5 . 2 抗菌谱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 如克林霉素与 甲硝唑
联用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二者 的抗菌谱均包括厌 氧菌 , 对 其引起的感染均有效 , 联用会增加药物不 良反应 的发生 。 1 . 6 用药 时机不合理 为预 防手术 中感染 ,抗 菌药物 的 最佳使用时间是术前 0 . 5 h - 2 h ( 剖宫产手术除外 ) , 可 以保证手 术时药物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日 。而临床上围术期预防用药存 在术前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或术后使用等不合理现象 , 不仅预 防 手术切 口感染 的效果较差 , 还增加 了患者 的经济 负担 , 浪费 了
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等浓度依赖性药物 , 若选用小剂量分次给
药则就无法达到明显的杀菌作用 , 同时也会加重药物 的毒性反 应 , 无法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 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干预措施 2 . 1 加强行政 管理 ,提高认识 抗菌药物不 合理使用 的
药疗程过长 , 不仅浪费 了医疗资源 , 增加患者 的经济 负担 , 同时
者的经济 负担 , 加重 药物的不 良反应 , 更 重要 的是其 不合理使 用所带来 的细菌耐药现象。从 细菌耐药性 的发 展史 可以看出 , 医药学工作 者开发一种 新的抗菌药物需要 l 0年 的时 间,而一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对策

强抗 菌药物合理应 用与管理 已成 为我 国医疗卫生事业 的重
中之重 1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 11 无适应证 、 . 针对性 不强用药 : 门诊医师经常会 出现 习惯 性用药 和预 防性用药 的问题 , 这类问题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很 多不 良影 响 。 这类 问题在儿科 门诊尤为常见 。儿科 门诊 中最 常见 的普通感 冒以及毛细支 气管炎 9 %以上都 因病毒感染 0
亚基 , 如何二者联用会产生拈抗作用 , 降低疗效 , 增加不 良反 应 _。 3 ②2种抗 菌作用相 同的抗菌药物联用。 _ 门诊上常将克林 霉 素和 甲硝 唑联用 , 二者都 对厌氧菌有 强大杀菌作 用 , 无需
联用; 还有 白霉素 和克林霉 素对 细菌细胞 核糖 体 5 S亚单位 0 的作用机制相似 . 这样重复使用不仅 给患 者带来更 多的不 良
圄垫 』

旦笙 1 鲞箜 9 C i s R m d s li ,et br 02 o 1,0 2 期 hn e e ei &Cic Sp m e 1, 12 . e e ns e 2 V . N9
不 合 理 使 用 的 现 状 及 对 策
反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 。 还有 的联合应用会增 加对身体 的毒
性 作用 , 如氨 基糖苷类抗 生素和强效利 尿剂合用 , 氨基 糖苷 类 对具 有肾毒性和耳毒性 , 而强效利 尿剂可引起听力减退和
前者能抑制 茶碱代谢 , 使茶碱 血药浓度 升高 ; 易导致茶碱 中
毒_。如要合用 。 5 ] 应减少茶碱的剂量 , 最好能监 测茶 碱的血药 浓度。喹诺 酮类 药物与碳 酸氢 钠合 用 , 后者能影响前者 的吸 收, 且前者在碱性尿 中易析 出结 晶 , 因此二者应分开服用 , 且 不能过度碱化尿液 。 喹诺酮类药物与含铝离子 、 离子 、 铁 镁离

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策

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策
的难题 。
22 双重感 染发 生率 高 细菌 耐药 性 和 耐药 基 因 的 . 转移, 导致 院 内感 染 明 显 增 加 。一 些 严 重 疾 病 、 手 大 术、 婴幼儿 、 年老体 弱患者 更易 发生双 重感染 。新感染 的细菌 多数 为霉 菌 、 药 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和革 兰 阴性 耐 杆菌 , 引起伪 膜性肠 炎 、 菌性 肺 炎 、 菌性 败 血症 可 霉 霉 等 , 至危 及生 命 甚
由于抗菌 药物家族 的繁衍 更迭 , 用 、 合理 使 用 滥 不 抗 菌药 物现象时有发生 , 使用不 当产 生 的院内感染 日趋 增 多 我们就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的现象探 讨如下 。 1 使 用抗菌药物存 在 的 问题 及表现 1 盲 目使 用固定治 疗方案 1 有的 医生在诊 断 、 病原 学 、 染指征 不 明确 的情 况下 , 感 就盲 目使 用 固定 的联合 用药 方案 常用 的联 合 用 药有 青 霉 素 +链 霉 素 , 红霉 素 +氯霉素 , 青霉 素 +氯霉 素 , 霉素 或氨苄 西林 +庆 青 大 霉素等 。这些 方 案 对一 般 感 染有 肯 定疗 效 , 住 院 但 患者重症感 染大 多是耐 药菌引起 , 可 能混合感染 。 且很 如果不 做细菌培 养 和药敏 试 验 , 及 时获 得 准 确 的细 不 菌分离 鉴定结果 , 医生对细菌 耐药性 变迁 不熟悉 , 而采 用上述 治疗方 案 , 不仅 浪费 , 且会 贻误病 情。 而 12 使 用价格 较 高的抗 茵药 物 由于新 剂 型 、 效 、 . 高 广谱抗 菌药物 不断增 多 , 别 医生 片面追 求 抗 菌药 物 个 的高档 化 , 高疗 效 及 治愈 率 , 些 医生 使 用第 三 , 来提 一 四代 头孢类抗 菌 药物和新 型喹诺 酮类 已不鲜见 。有些 患者 由于缺 乏 医学 知识 , 求 使 用价 格 较 高 的抗 菌药 要 物 这在公 费 医疗 和工伤 事故病 例 中比较常见 。 13 盲 目预 防性使 用抗 茵 药物 有 的医 生把 使 用抗 菌药 物作 为预 防并发症 和术后 感 染的保 险措 施 , 意 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抗菌药物在临床运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健康,而且不利于卫生事业发展。

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期望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抗菌药物;滥用;问题;对策抗菌药物在治疗与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3]菌药物临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用药盲目在当前抗菌药物的使用中,盲目用药是最突出的问题。

具体又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没有选择性。

比如需氧菌与厌氧菌没有得到准确的区分;对不同患者没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区分等。

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没有选择性,导致在临床中“统一处方”现象较为严重。

其次,在用药中,医师更多地凭借经验决定用药,缺乏足够的标本培养、耐药实验,用药没有科学验证。

第三,对本地区的耐药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用药难以实现目的。

第四,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较好的了解,尤其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对它们之间的拮抗作用缺乏足够的了解。

1.2 药剂人员缺乏参与抗菌药物使用指导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第一,药剂人员的工作场所主要集中在药房,根据处方发药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药剂人员并不深入具体的治疗和临床科室之中。

第二,在目前的医药管理体制下,为了实现绩效考核目标,医师倾向于多开药、开贵药。

作为负责审方的药剂人员,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纠正,但是在绩效考核以及同事情面等因素的影响下,药剂人员的审方责任落实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第三,药剂人员和医师平日缺乏沟通与了解,也影响了合理用药的推动。

1.3 医院与患者难以有效监督抗菌药物的使用就医院而言,目前很多医院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制。

此外,在“增收”的影响下,院方也难以有效监管医师的用药。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并不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因此对医师存在盲目的听从。

临床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及对策

临床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及对策

目前,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面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其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多,并由此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引起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等,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1临床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分析1.1非适应证用药一般的上感、流感、咽喉炎、小儿秋季腹泻等疾病90%属病毒性感染,即使细菌感染也有自限性,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临床却常用抗生素治疗上述病毒性感染,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引起体内菌群失调、继发感染,造成耐药性增加,不利于疾病治疗;再有把抗生素当作退热药或给发热原因不明患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使用,会掩盖临床症状,使病原菌不易被检出,导致诊断错误和治疗失败;另据专家认为,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感染,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除特定病原菌引起的感染需用抗菌药物短期(如术前30min静脉给药至24h内,个别情况可延至48h)预防外,一般不主张预防性用药,但临床对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及昏迷、休克、中毒、心衰等常用抗菌药预防。

1.2撒网式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但临床突出表现之一是轻度感染立即使用广谱或最新抗菌药物;其二是部分医生不重视药敏试验和相关病原学检查,甚至不管哪种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轻重,单凭经验习惯性使用广谱抗生素,甚至2~ 3种抗菌药一起用,或超剂量、超抗菌范围应用;这种“药海战术”的治疗方法虽可以控制感染,但会导致多种细菌产生新的耐药菌株,给今后抗感染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3不规范用药1.3.1选药不当如某患者经化验检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升高,并发淋巴结炎,确诊为细菌性感染,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选择对致病菌种类敏感、有效的抗菌药,必要时配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某些医生偏选自己喜好的或新、贵的抗生素,完全违背抗生素使用原则。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抗菌药品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状况也逐渐增多,笔者就观察到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作如下探讨。

1目前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1.1无指征或指征不明显滥用抗生素病原学方面检测少,盲目用药机会增加,缺少针对性,经验用药很多。

对一些发热病人或非感染性发热者,往往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而忽略了病原学检查,须知其中一些病毒性感染无抗生素使用指征,这样不但干扰了诊断,且延误了防治时间,为机会致病菌提供了感染机会。

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对病毒性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

比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为病毒性感染,常选用一种甚至多种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合用,然而任何一种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都是无效的,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1.2联合用药考虑欠周详由于经验有限,没有联合用药的明确指征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只注意到抗菌药物的覆盖面,以及一些理化性质,而忽略了它们的作用机理、耐药性及药源性疾病发生等后果。

实际上,联用抗生素常常不如单用安全、有效[1]。

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消费结构直接相关,高价位抗生素用药量越大,院内多重耐药的细菌比例和量也越大,因此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难治性越高[2]。

1.3给药方法不科学合理用药包括正确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滴注的时间等。

但临床往往不是按照抗生素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特点和感染实际需要给药,如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给药多数医生采取1次/d大剂量的给药方式(如头孢噻肟钠等),而且在滴速、时间方面没有按照药品使用的要求严加控制。

临床对采取类似给药方式普遍默认,因为它涉及到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工作量及输液装置等问题,但作为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半衰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因素。

1.4用量、用法及疗程等不恰当药物用量与控制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抗菌药物首次剂量应大一点,剂量的大小还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病程的轻重、感染部位和药物毒性的大小等来决定。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份到2013年12月份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份,参照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等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用药指征不明确、疗程过长、剂量偏大、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等,通过措施干预,不合理用药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结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相应的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70-0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1]:“合理用药是指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剂量、用法、疗程妥当,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等),药品调配及提供药品信息无误,病人能遵嘱用药,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由于国内医疗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上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减少医疗纠纷。

我院针对存在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3年6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00份,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年龄为14-65岁,患者年龄为(30+--5.8)岁。

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卫生部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不合理抗生素处方的用法、用量、配伍、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

2.结果据调查发现我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200份处方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的患者共有68例,临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率为35%。

其中给药方式不当21例,剂量使用不当15例,药物选择不当8例,更换抗生素不合理9例,联合用药不当3例,无病原菌学检查或滞后3例,评估不及时或者无评估5例,外科手术期用药不合理1例,其他3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摘要:通过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观用药,较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等五种不合理用药表现。

找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所在。

提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解决办法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

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

近年来,频见报道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菌药物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

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

而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1.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

抗菌药物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治疗该类疾病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0%以上。

另外,抗菌药物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

1.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表现及对策
阮晓莉西北工业大学医院陕西西安710072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乃至滥用造成了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更导致了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

本文对抗菌药物临床常见不合理应用的表现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表现
1. 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据资料分析1-3], 口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当,选择高档抗菌药物,选用不恰当的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时间过长、过大,预防性用药时机与持续时间不当等。

1. 2无指征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发热待查等未明确诊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性用药,以致掩盖症状,耽误诊断及治疗[4]。

1.3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不合理
1. 3. 1经验性选择药物
医师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

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耐药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就有可能导致不合理应用,还可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5]。

1.3.2重复用药
一般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合用只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1.3.3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物理化学性配伍禁忌可出现沉淀、变色等。

不良相互作用则引起疗效变化, 使疗效增强或减弱从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1. 3. 4药物用量不合理
医师使用药物时用量偏大或偏小。

加大用量有睦反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

用量偏小,药物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起不到有效治疗作用。

药物的应用应给予适当的用量。

1.3.5用药次数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医嘱中不注明滴注速度和用药的先后顺序,亦不会注明是否在输液中更换输液管或冲管。

由护士凭经验操作,不适当操作可造成不良反应。

在控制滴速方面,护士应对患者明确交代,以避免患者因不了解控制滴注速度的意义,自己随意调控,从而发生不良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用时因输液先后顺序的不同,应用效果也有所不同。

药物联用时,应考虑先用杀菌药,再用抑菌剂[8]。

同组药物间无配伍禁忌,但与它组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药物经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静脉滴注,可造成不合理用药,产生不良反应[9]。

2防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对策
2.1设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医院可设立专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会商,通报抗菌药物使用悄况,对不合理用药提出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措施。

2.2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医院应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3举办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抗菌药物知识讲座:医院举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依法用药、合理用药水平。

2.4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抵御各种利益的诱惑。

2.5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体系: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为临床实现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在医师工作站、药房、护士工作站安装电脑,电脑安装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对临床用药实施实时监测。

2.6培养专职、专科临床药师:药师要真正走向临床,不仅要补临床相关医学知识,药学知识亦要不断跟进,因此有计划的选送人员至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专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2.7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或干预机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严格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规定执行。

根据本院耐药菌分布状况,抗菌药物适时采用轮换原则,可能是减少细菌耐药率的有效措施。

但是抗菌药物如何轮换LI前仅限于一些文献报道,无一定标准。

如陶西萍等[10]报道:对季度使用量连续3个月在前3位者停止使用。

张生皆等[11]则主张在购进抗菌药物时有计划地每次购进儿种同类同代的抗菌药物,6
个月交替1次。

2.8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用药警觉,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性。

2.9加强抗菌药购用及使用管理:贯彻落实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特别在购用及使用环节对抗菌药物加强管理。

3讨论
U前,我国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已达200余种,且仍以平均每年10种以上新抗菌药物问世的速度在增长[11],因此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我们以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积极有效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杜小莉,徐小薇,李美英等.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 , 26(10) : 1265-1267.
[2]钟晓祝,杨艳,舒承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前瞻性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 17 (3) : 317-319.
[3]苏颖杰,崔敏,刘晓琰等.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监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 6 (3) : 159-162.
[4]杨飞飞,朱利平,林必定等.发热伴CA125异常
升高的恶性淋巴瘤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 44(4) : 284.
[5]侯大鹏,杨凤霞,韩承河.经验性应用0-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 18(1): 86- 94.
[6]王荣梅.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9月.
[7]吴敏,覃开羽,梁陈方.泌尿外科5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山东医药,2009, 49 (10) : 81-82.
[8]杨向军.经静脉给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状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 : 92-93.
[9]张金花,金铉梅.应用全程质量控制方法减少输液管内药物配伍反应[J].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10):45.
[10]陶西萍,范旭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口标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18(6) : 834-836.
[11]张生皆,卜春莲•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8, 19(20): 1557-1558.
[12]王燕华.遏制滥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一一解析〃超级细菌〃之五大热点问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0,25(18) : 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