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必修教材课时安排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2019年最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课时)第七章复数(8课时)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第九章统计(13课时)第十章概率(9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第四章数列(14课时)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课时)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详细章节内容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高中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4)集合的概念 (5)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0)集合的基本运算 (13)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7)阅读与思考几何命题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34)第二章一员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39)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40)基本不等式 (47)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53)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62)函数的概及其表示 (63)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78)函数的基本性质 (79)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 (90)幂函数 (92)探索与发现探索函数y=x+1/x的图象与性质 (95)函数的应用(一) (96)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100)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06)指数 (107)指数函数 (114)阅读与思考放射性物质的衰减 (118)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123)对数 (125)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131)对数函数 (133)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138)函数的应用(二) (145)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150)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对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60)数学建模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65)第五章三角函数 (170)任意角和弧度制 (171)三角函数的概念 (180)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 (189)诱导公式 (19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99)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 (206)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211)三角恒等变换 (218)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 (227)函数y=Asin(ωx+φ) (234)三角函数的应用 (245)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 (253)高中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4)平面向量的概念 (5)平面向量的运算 (10)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8)平面向量的应用 (41)复习参考题6 (62)数学探究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 (66)第七章复数 (70)复数的概念 (71)复数的四则运算 (78)*复数的三角表示 (86)复习参考题7 (97)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99)基本立体图形 (100)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110)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17)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27)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13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149)复习参考题8 (172)第九章统计 (175)随机抽样 (176)用样本估计总体 (195)阅读与思考大数据 (220)统计案例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 (221)复习参考题9 (225)第十章概率 (228)随机事件与概率 (229)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249)频率与概率 (254)复习参考题10 (266)新旧教材的异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验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总体是继承,删减了一些内容,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概述根据教育部新课标的指导,本文档详细阐述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核心素养,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

本文档将具体解析各学科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以及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别。

必修课强调基础性和全面性,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选修课则注重拓展性和特殊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必修课必修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十门学科。

- 语文:每周6课时,共计480课时。

- 数学:每周6课时,共计480课时。

- 英语:每周6课时,共计480课时。

- 物理:每周5课时,共计360课时。

- 化学:每周5课时,共计360课时。

- 生物:每周4课时,共计288课时。

- 历史:每周4课时,共计288课时。

- 地理:每周4课时,共计288课时。

- 政治:每周4课时,共计288课时。

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学等。

- 音乐/美术:每周2课时,共计144课时。

- 体育:每周4课时,共计288课时。

- 信息技术:每周2课时,共计144课时。

- 心理学:每周2课时,共计144课时。

教学目标1. 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国际交流打下基础。

4. 物理: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5. 化学: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科学探究技能。

6. 生物: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提升生命科学素养。

7. 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8. 地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和环境意识。

9. 政治:加强学生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0. 音乐/美术:发掘学生艺术潜能,培养审美情趣。

11. 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数学部分高一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单元内容重点难点第01次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第02次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第03次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全集和补集的概念能熟练运用集合语言进行集合运算第04次集合习题课集合的性质和运算准确、简练地集合语言的应用第05次1.2.1 函数的概念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及三要素函数的概念及y=f(x)符号理解第06次1.2.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解析式和画简单函数的图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第07次1.3.1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判定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和应用第08次1.3.2 函数的奇偶性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应用第09次函数习题课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函数思想方法第10次测试第11次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与指数幂运算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根式概念和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第12次2.1.2 指数函数及性质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指数函数定义理解、图像特征和性质第13次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定义、对数的性质和基本运算法则对数定义中涉及较多的难以记忆的名称以及运算法则的推导第14次2.2.2 对数与对数运算2对数公式及变形熟练对数运算第15次2.3.1 对数函数及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理解、图像特征和性质第16次2.3.2 幂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幂函数的代数特征与图像特征的对应联系第17次2.4 函数习题课进一步加深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图像、性质的理解掌握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第18次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第19次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基本思想的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的理解和概括第20次3.2.1 几类不同增长函数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和利用不同函数模型增长差异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21次3.2.2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第22次3.2.3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会恰当的建立常见函数模型培养建模思想物理部分高一物理(新课标人教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高中物理框架和重、难点及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2§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参考系科学抽象思维的建立3§1-2时间和位移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值定义法及极限思维的建立5§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瞬时速度的求解6§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意义7§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图象8§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公式、位移与速度的关系速度图象的运用9习题课运动规律解决问题恰当选择公式10§2-5自由落体运动§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科学的思维方法11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解题技巧与方法12第一章、第二章测试13试卷讲解查漏补缺科学的学习方法14§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的性质、重力的三要素重心15§3-2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弹力的方向16§3-3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7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18§3-4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的运用19§3-5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的建立20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的应用2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平衡条件2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运用平衡条件解题运用平衡条件解题23期末有奖测试(数理语化统一测试)语文部分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必修一、必修二)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新旧教材特点分析新课程知识点分析新课程知识点能力要求2《雨巷》通过意象把握意境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3《再别康桥》诗歌的诗情美和艺术美新诗的鉴赏方法4《堰河--我的保姆》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情"堆积"的句式和回环往复的结构5《兰亭集序》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特征6《赤壁赋》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7《赤壁赋》《记念刘和珍君》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依据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结构8《记念刘和珍君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重点搞懂其中难句的含意9《小狗包弟》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学习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10短新闻两篇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冷峻的语言特点11《包身工》报告文学的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细节描写特殊句式12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感受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一本怎样的书及人物形象13第一册测试第一册测试第一册测试14检验讲评《采薇》本节重点知识、易错知识点.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感知诗歌的爱国主题和艺术特色15《氓》总结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人物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16《离骚》屈原和楚辞的认识相关字词和文言文法运用17《孔雀东南飞》古文翻译训练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18《烛之武退秦师》先秦散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特征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19《荆轲刺秦王》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形象20《鸿门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1《鸿门宴》名著导读:《家》"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词类活用成分省略1.关于作者2.内容梗概3.主要人物形象及故事2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高考导向与语文基础》作者、内容梗概、主要人物及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高考思维训练与高考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化学部分高一化学(新课标人教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0-1高中化学教材分析新课程知识点分析对新课程知识点补充2§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操作方法3§1-2-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关系摩尔质量4§1-2-2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5§1-2-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1-2-4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n、Vm、c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n、Vm、c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7§1-2-5习题课物质的量小结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间的关系8第一章测试9检验讲评本章重点知识总结易错知识点讲评10§2-1-1物质的分类多种物质分类方法、酸碱盐间的反应条件胶体性质11§2-2-1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2§2-2-2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意义和书写方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正误判断13§2-2-3离子共存的判定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共存的判定14§2-2-4离子共存的强化离子共存类型常见离子间的反应15§2-2-5习题课离子反应小结相关知识应用16§2-3-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原子结构复习、化合价概念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7§2-3-2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用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18§2-3-3氧化还原反应(二)得失电子的表示方法电子得失数目的判断19§2-3-4氧化还原反应(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判断20§2-3-5习题课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总结相关知识应用21§2-3-6习题课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总结相关知识应用22本章重点知识总结易错知识点23数理语化期末统一有奖测试说明:河北省教育厅于5月底公布了我省9月份高一新生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用的版本其中数学为人教A版远方高一预备课程数学运行表已经进行了更新(彩色手册上数学按人教B版设计)化学教材我省六座城市(石张秦廊衡邢)使用人教版教材五座城市(承唐保沧邯)使用苏教版教材因二者区别很小所以远方高一预备课程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天津各科全部使用人教版教材)。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程也迎来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以下是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的详细内容。

首先,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必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必修一:代数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2. 必修二:几何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必修三:概率与统计,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必修四:微积分初步,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选修一:高等代数,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矩阵、行列式等高等数学知识。

2. 选修二:高等几何,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等高等数学知识。

3. 选修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高等数学知识。

4. 选修四: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还特别强调了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

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如下:1. 数学实验: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数学探究: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新课标高中数学一周课时

新课标高中数学一周课时

新课标高中数学一周课时
在新课标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一周的课时安排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师的教学计划都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课时安排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还能为教师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首先,高中数学课程通常包含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每周的课时。

在一周的教学计划中,通常建议安排5到6个课时。

每个课时可以是40到45分钟,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学习。

例如,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一个课时,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有数学课,保持学习的连续性。

在具体的课时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

比如,对于较为复杂的代数或微积分内容,可能需要更多的课时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而对于相对简单的几何或概率统计内容,则可以适当减少课时,留出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

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作业和自主学习时间。

在安排课时的同时,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后作业,进行自主复习和预习。

这可以通过减少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或者在课程中穿插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时安排。

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普遍的困难,可以适当增加课时,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总之,新课标高中数学的一周课时安排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计划。

通过合理的课时安排,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必修1(36节)第一章集合(5)§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2 集合的基本关系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2 阅读材料康托与集合论小结与复习1第二章函数(9)§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1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3§3 函数的单调性 1 §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2§5 简单的幂函数 1 阅读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小结与复习1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4)§1 正整数指数函数 1 §2 指数概念的扩充3§3 指数函数 3 §4 对数 2§5 对数函数3§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1第四章函数应用7§1 函数与方程 2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4小结与复习1必修2(36)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8节)§1 简单几何体 1 §2 直观图 1§3 三视图 3 §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2§5 平行关系 3 §6 垂直关系 4§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8节)§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8 §2 圆与圆的方程 5§3 空间直角坐标系3必修3全书目录第一章统计(16)§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2 从普查到抽样§3 抽样方法§4 统计图表§5 数据的数字特征§6 用样本估计总体§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8 相关性§9 最小二乘法第二章算法初步(12)§1 算法的基本思想§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3 排序问题§4 几种基本语句第三章概率(8)§1 随机事件的概率§2 古典概型§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6)§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2 角的概念的推广§3 弧度制§4 正弦函数§5 余弦函数§6 正切函数§7 函数的图像§8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阅读材料数学与音乐第二章平面向量(12)§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4 平面向量的坐标§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 向量应用举例阅读材料向量与中学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8)§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 半角的三角函数§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5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必修5第一章数列(12)§1数列1.1数列的概念 1.2数列的函数特性§2等差数列2.1等差数列 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等比数列3.1等比数列 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4书雷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解三角形(8)§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1正弦定理 1.2余弦定理§2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不等式(16)§1不等关系——2 1.1不等关系 1.2比较大小§2一元二次不等式——5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3基本不等式——— 33.1基本不等式 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4简单线性规划——54.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4.2简单线性规划 4.3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教育部发布:高中新课标下的课程和课时安排

教育部发布:高中新课标下的课程和课时安排

教育部发布:高中新课标下的课程和课时安排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教育部对高中课程进行了全面修订。

新课标下的高中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新课标下的高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新课标下的高中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层次。

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保障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和学科素养的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9门课程。

2. 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需求而设置的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修习。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等)等4门课程。

3.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

选修课程分为学术拓展课程、艺术体育特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三个系列。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修习。

二、课时安排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总课时为3440课时。

其中,必修课程占总课时的60%,选择性必修课程占总课时的20%,选修课程占总课时的20%。

1. 必修课程课时安排每门必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120课时- 数学:120课时- 外语:120课时- 物理:100课时- 化学:90课时- 生物:78课时- 历史:78课时- 地理:78课时- 政治:78课时2. 选择性必修课程课时安排每门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 信息技术:48课时- 通用技术:48课时- 体育与健康:100课时- 艺术:48课时3. 选修课程课时安排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根据不同学校、不同课程和学生需求进行灵活安排,最低不少于144课时。

三、实施建议1. 各学校应按照新课标要求,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教案新课标全文

高中数学教案新课标全文

高中数学教案新课标全文课程名称:数学课程内容:新课标全文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新课标全文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新课标全文的要点和重点知识。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应用新课标全文的概念和方法。

2. 提高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教学准备:1. 教材:新课标全文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 辅助资料:相关练习题、教学参考书等。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2. 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讲解(30分钟):通过讲解新课标全文的要点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4. 练习(2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馈:1.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提出改进意见。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复习和总结,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新课标全文的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

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

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概述教育部最近公布了高中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的相关信息。

这些新的教学大纲将对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的简要概述。

一、课程设置根据新课标,高中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

1.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和体育等科目。

选修课程将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修。

2. 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将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设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专业教育课程,如文科、理科、工科、商科等。

二、课时分配新课标还规定了高中课程的课时分配,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的课时分配如下:- 语文:每周12课时- 数学:每周10课时- 外语:每周6课时- 物理、化学、生物:每周4课时- 历史、地理、政治:每周3课时- 体育:每周2课时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时分配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以确保学生在选修课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兴趣培养。

3.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的课时分配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研究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结论高中新课标课程与课时分配的公布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及课时安排必修1(36节)第一章集合(5)§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2 集合的基本关系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章函数(9)§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1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3 §3 函数的单调性 1§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2 §5 简单的幂函数 1 阅读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4)§1 正整数指数函数 1 §2 指数概念的扩充3 §3 指数函数 3§4 对数 2 §5 对数函数 3 §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1第四章函数应用 (7)§1 函数与方程 2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4必修2(36)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8节)§1 简单几何体 1 §2 直观图 1 §3 三视图 3§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2 §5 平行关系 3 §6 垂直关系 4§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8节)§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8 §2 圆与圆的方程 5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3必修3全书目录第一章统计(16)§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2 从普查到抽样§3 抽样方法§4 统计图表§5 数据的数字特征§6 用样本估计总体§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8 相关性§9 最小二乘法第二章算法初步(12)§1 算法的基本思想§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3 排序问题§4 几种基本语句第三章概率(8)§1 随机事件的概率§2 古典概型§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6)§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2 角的概念的推广§3 弧度制§4 正弦函数§5 余弦函数§6 正切函数§7 函数的图像§8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阅读材料数学与音乐第二章平面向量(12)§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4 平面向量的坐标§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 向量应用举例阅读材料向量与中学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8)§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 半角的三角函数§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5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必修5第一章数列(12)§1 数列 1.1 数列的概念 1.2 数列的函数特性§2 等差数列 2.1 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 3.1 等比数列 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章解三角形(8)§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不等式(16)§1 不等关系——2 1.1 不等关系 1.2 比较大小§2 一元二次不等式——5 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3 基本不等式——— 3 3.1 基本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4 简单线性规划——54.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4.2 简单线性规划 4.3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纲要

高二数学课程纲要(必修5)胡书海课程类型:必修授课时间:45~60课时授课老师:授课对象:高二一、课程目标(一)解三角形1、在已知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基础上,经验探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过程,发觉新的三角形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2、驾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3、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4、培育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与推理运算实力。

(二)数列1、通过视察、分析,感受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是一种特别的函数,并感受等差、等比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特征,经验探究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过程,感受倒序求和、错项相减等思想方法。

3、驾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会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体会归纳、演绎方法,进一步培育推理运算实力。

(三)不等式1、通过详细状况,感受不等关系的广泛性,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与价值。

2、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驾驭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洁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相识、驾驭基本不等式,并会进行简洁应用。

5、通过简洁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联系。

6.进一步培育代数推理论证与运算求解实力(不等关系下的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实力)二、内容支配(一)内容、要求、课时安排(二)重点、难点分析1、解三角形(1)重点:(a)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度量;(b) 测量和计算实际问题。

(2)难点:(a) 探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b)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敏捷应用和实际应用。

2、数列(1)重点:(a)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b) 概念、公式、性质的应用。

(2)难点:(a) 探求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b) 有关学问的敏捷应用;(c) 数列建摸。

新课改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

新课改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

新课改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函数概念及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基本性质;
3. 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定义;
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3. 函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例题引出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基本定义及特点。

2. 讲解(15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奇偶性等内容,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说明。

3. 示例演练(20分钟)
教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函数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探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4. 实践应用(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评价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

引言
教育部新课标是指教育部在高中阶段对课程和课时进行调整和安排的标准。

新课标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的主要内容。

课程设置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如下:
1.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与健康等学科。

这些学科是学生必须研究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2.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育部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艺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课时安排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时安排如下:
1. 学年总课时: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中阶段学年总课时为1800课时。

2. 必修课程课时:必修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安排。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时较多,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能力。

3. 选修课程课时:选修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资源情况进行安排。

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求。

结论
教育部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课程与课时安排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过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同时,合理的课时安排能够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足够的研究时间。

教育部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教育部. (年份). 课程与课时安排标准. 中国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

一、背景介绍
教育部近期发布了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旨在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对新课标的主
要内容进行介绍。

二、课程设置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和地理。

这些课
程是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和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

2.普通必修课程
普通必修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技术
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3.学科拓展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包括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基础和社会学等。


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方向的研究机会。

三、课时安排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的课时安排做出了以下调整:
1.核心课程课时增加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新课标对语文、数学、外语、
政治、历史和地理的课时进行了适当增加。

2.拓展课程优化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科拓展机会,新课标对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基础和社会学等课程的课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3.实践课程强化
新课标强化了实践课程的地位,将实践课程纳入到了高中阶段
的课时安排中,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
教育部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2019年最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课时)第七章复数(8课时)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第九章统计(13课时)第十章概率(9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第四章数列(14课时)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漫衍(10课时)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详细章节内容高中数学材目录高中第一册高中第二册新旧教材的异同通俗高中数学课程尺度2017年版在尝试版的基础上作了订正,整体是担当,删减了一些内容,调解了内容的顺序,重视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团体内容更趋公道。

修订的课标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

这三种课程非常明确:1.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卒业的数学学生程度考试内容,当然也是高考内容。

假如学生只想高中卒业,那么研究必修课程就够了;2.选择性必修: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如果学生要参加高考就必须研究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3.选修课程:是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如果学生要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则必须根据自主招生学校要求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研究。

(一)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解为目前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解为目前的必选修内容;(二)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文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这一章里了。

新人教版高一下数学必课时安排

新人教版高一下数学必课时安排

新人教版高一下数学必课时安排一、函数概念与性质本单元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对称性等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打下基础。

建议安排8课时。

二、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本单元主要介绍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学生应能理解这些函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图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函数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打下基础。

建议安排10课时。

三、三角函数本单元主要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学生应能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图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建议安排12课时。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本单元主要介绍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分类,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应能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数列的分类和应用,并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命题。

建议安排8课时。

五、向量基础本单元主要介绍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运算和向量的应用。

学生应能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向量的运算,并能运用向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建议安排6课时。

六、立体几何初步本单元主要介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应能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建议安排10课时。

七、解析几何初步本单元主要介绍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曲线的基本知识。

学生应能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曲线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建议安排10课时。

八、概率与统计基础本单元主要介绍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学生应能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和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计划
“一对一”教学设计
必修一(约需34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集合(4课时)
1.2 函数及其表示(4课时)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指数函数(6课时)
2.2 对数函数(6课时)
2.3 幂函数(1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 函数与方程(3课时)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4课时)
小结(1课时)
必修二(约需36课时)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
一、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课时)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课时)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课时)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9课时,具体分配如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课时)
3.2 直线的方程(3课时)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课时)小结(1课时)
第四章圆与方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9课时,具体分配如下:4.1 圆的方程(2课时)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课时)
4.3空间直角坐标系(2课时)
小结(1课时)
必修三(约需34课时)
第一章算法初步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1 算法与程序框图(2课时)
1.2 基本算法语句(3课时)
1.3 算法案例(6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统计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1 随机抽样(5课时)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5课时)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4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三章概率
一、本章教学约需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3.1 随机事件的概率(2课时)
3.2 古典概型(2课时)
3.3几何概型(2课时)
小结(1课时)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2课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课时)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时)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课时)
1.5 函数的图象(2课时)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平面向量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课时)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课时)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课时)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课时)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课时)
小结(2课时)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一、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课时)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4课时)
小结(1课时)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课时)
1.2 应用举例(4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数列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课时)
2.2 等差数列(2课时)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课时)
2.4 等比数列(2课时)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课时)
小结(2课时)
第三章不等式
一、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课时)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课时)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课时)3.3基本不等式(3课时)
小结(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