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黄疸
黄疸中医内科学
contents •黄疸中医内科学概述•黄疸的中医诊断•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黄疸的预防与护理•黄疸的中医研究进展•黄疸的病例分析目录黄疸的定义黄疸的分类黄疸的定义与分类黄疸的病因黄疸的病机黄疸的病因与病机黄疸的治疗原则03020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合参辨病识别黄疸的病因、病程、病理变化等。
辨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环境等因素,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以及所属证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胆腑郁热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右胁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腻或糙腻,脉弦数或弦滑。
综合分析,确定证型湿热内蕴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精神疲倦,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或秘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腻,脉濡数或弦数。
脾虚湿困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精神萎靡,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小便淡黄,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濡滑。
肝脾不和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秘结,苔白厚腻,脉弦滑。
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适当调整中药配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辩证施治根据黄疸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包括茵陈、栀子、大黄、赤芍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口服中药患者需按时口服中药汤剂或丸剂,以达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目的。
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适当调整针灸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随症加减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护理方法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病情监测中药新药研究总结词详细描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在黄疸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详细描述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对改善黄疸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红细胞原因
血液疾病(如贫血, 地中海贫血)和 血液疾病相关的异常,会导致红血 球在衰亡时释放出大量胆红素, 从而引起黄疸.
黄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常见症状
肤色黄染, 尿液变深, 粪便颜色变浅, 粘膜(眼球或口唇)也可能变黄.
诊断要点
身体检查, 检查血液和尿液中胆红素水平, 检查肝功能, 腹部超声.
结论和要点
1
黄疸有很多原因
包括肝病,胆汁淤积和血液疾病应注意黄疸症状并及早就医.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治疗黄疸的原则是标本兼治,以个体化治疗为主.
3
护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黄疸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调节身体,避免损伤.
连翘解毒丸
疏散肝胆,解毒退黄. 适用于肝胆 胰脾疾病引起的黄疸.
黄疸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饮食安排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多吃水果,蔬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 保持健康
合理运动和休息规律,维护充足睡眠时间,预防暴饮暴食和长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
3 避免损伤
哮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肝脏炎等疾病加重,或感冒发热期间注意保暖,避免 剧烈运动和大汗淋漓。
黄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生成和/或排泄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引起的. 胆红素积累在血液和组织中时会 导致黄疸的表现.
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内原因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 肝病), 肝脏损伤和其他唤醒肝脏 细胞死亡的因素, 会导致肝细胞 破坏, 从而引起黄疸.
胆道原因
胆管阻塞(如胆管结石, 胆管肿瘤) 会阻止胆汁流向小肠, 导致胆红 素的从肝脏进入小肠的过程被打 断, 因而胆红素积累在身体内.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
中医内科学
黄疸的发生,主要是湿邪为患,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既可从外感受,亦可自内而生。 外感湿热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病后脾运失职所产生之湿, 则由内生。其病机是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 溢。
中医内科学
病位在脾、胃、肝、胆,脾胃运化失健,既易使外湿内阻中焦,又 可使湿自内生;胆汁的正常排泄有赖于肝之疏泄,肝失疏泄可致胆 汁疏泄失常,发生黄疸。黄疸的病理属性有寒有热,与脾胃阳气盛 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湿热为患,则为阳黄;中阳不足, 湿从寒化,寒湿为患,则为阴黄;湿热兼疫毒而致者,则发为急黄。
【诊断】
(一)诊断要点
中医内科学
1.临床特征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睛发黄为主。目白睛发黄是 出现最早、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常伴胁痛腹胀、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
2.病史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接触肝炎病人、使用药物及胁 痛、癥积等病史。
3.相关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黄疸的程度,结合胆红素、非结合 胆红素对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肝功能、肝炎病毒、腹部B超、CT、 胆囊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病因病机】
黄疸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 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
1.感受湿热
中医内科学
疫毒湿热之邪自口而入,蕴结于中焦,湿郁热蒸,胆汁外溢,使身 目小便俱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重伤人,其病势暴急凶险,具有传 染性,表现为热毒炽盛,伤及营血的危重证候,称为急黄。
2.饮食所伤
预防调护中医内科学?平时注意食物饮水的卫生及营养均衡调情志劳欲适度丌熬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丌直接接触黄疸病人及使用病人的飠具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黄疸
郁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使身目小便俱
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袭人,病势暴急凶险,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伤
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
病
2.内伤伙食劳倦 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损伤脾
因
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发黄。过食生冷 或长期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均可导致脾胃寒湿内生,困
原
邪人营血,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治疗时还应注意热重者应顾护阴液,不
则
可利湿太过伤阴:湿重者应化湿护阳,不可苦寒太过伤其阳。
阳黄
1.热重于湿
分
证候: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如橘,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恼,脘腹痞满,
证
纳呆食少,口干口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
论
弦数。
治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 34.1μmol/L),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 、结膜、体液等黄染。当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但<34.1μmol/L时无 肉眼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黄疸。
黄疸的论述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其日:“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目黄者曰黄疸”东汉张仲京《五匯安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将黄疸分为“黄疸 、谷疸、酒疸、女劳疸”五种,以月贝家所傅,从湿得之”,强调湿邪是黄疸 的主要病因,提出黄疸的具体治法与方剂,创立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栀子 大黄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中代韩祗和《伤寒做官论·明黄证》除论述黄 疽的阳证外,并详述了阴黄的辨证论一代朱丹溪创制了治疗阴黄的茵陈附子干 姜汤。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指…身热,不大便,友页有,治用仲景茵 陈蒿汤。身热大便如常,小便不利而发黄者,治结五苓散。身热大小便如常而 发黄者,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加茵陈”,“皮肤凉又地欲卧水中,而呕,脉几 细无力前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对于黄疸临床辨证治目有提纲撃领的作 用。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黄疸》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 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清沈金 鳌《沈氏用生书·黄疸》有"天行疫,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的记载,对黄疽的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黄疸中医内科学
中成药
选择具有祛黄、护肝作用的中成药 ,如甘草酸制剂、茵栀黄制剂等。
西药
根据黄疸的病因,选用相应的西药 治疗,如病毒性肝炎可选用抗病毒 药物。
针灸推拿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可改善黄 疸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辨病与辨证结合
病情监测与评估
在中医辨证的同时,需辨明病名、病因、病 机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黄疸的中医辨证
阳黄
以湿热为主,伴有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情况,可分为肝胆湿热型、脾胃湿 热型、热迫大肠型和热入营血型。
阴黄
以脾虚寒湿为主,可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脾虚型和气滞血瘀型。
黄疸的中医治疗原则
1 2
清热解毒
针对阳黄,以清除湿热为主,可用茵陈蒿汤、 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健脾和胃
2023
黄疸中医内科学
目 录
• 概述 •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 • 病例分享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黄疸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中,目黄即眼睛巩膜呈现黄色;身黄即皮肤黏膜呈现黄色 ;小便黄即尿液呈现黄色。
黄疸分类
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以湿热内蕴、胆汁外溢为多见, 可由湿邪内蕴、脾虚肝郁、瘀血阻滞等因素引起;阴黄以脾 虚寒湿、瘀血阻滞为多见,可由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等因素 引起。
总结:中药治疗急性黄疸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黄疸
01
02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对于重症黄疸患者,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 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利湿退黄等,以达到改善肝功 能、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同时配合 西医的保肝、退黄、抗病毒等治疗措 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黄疸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黄疸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黄疸细目一:概述一、黄疸的概念及源流 1. 黄疸的概念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重要特征。
2. 黄疸的源流《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金匮要略》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探讨。
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
《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二十八候。
《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
两书都记述了黄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
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又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治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
《景岳全书》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1/ 8之瘟黄,杀人最急的记载,对黄疸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二、黄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证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如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
凡出现黄疸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黄疸的病因内因: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
外因:外感湿热、疫毒。
二、黄疸的病机及转化黄疸的病位在脾胃肝胆。
基本病机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
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
湿热交蒸,发为阳黄;寒湿瘀滞,发为阴黄。
病理因索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
中医内科学: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一.病机转化
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或酗酒过度,酿生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之阳黄,可因热盛伤阴而致阴虚湿阻,也可因苦寒药过用伤阳或素体阳虚致湿邪寒化,寒湿困脾,转为阴黄。
脾胃肝胆湿热之阳黄,还可因湿热阻滞气机致血行不畅而出现肝胆血瘀;湿热互结化毒,充斥脏腑,可转化为热毒炽盛;热毒不解,深入心营,内陷心包,转化为热毒内陷证;热毒伤正日久可致肝肾阴阳衰竭。
感受寒湿或阳黄转阴之寒湿困脾阴黄证,可因阳气受遏,进一步致脾肾阳虚,也可因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瘀滞两胁,肝血瘀阻。
二.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
均有身黄,二者的鉴别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1)黄疸:病因多为感受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砂石、积块瘀阻有关,病机为湿滞脾胃而致肝胆失疏,胆法外溢所致;以目
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
(2)黄疸:病因是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萎黄的病机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
以身面发黄且干萎无泽为特征,双目和小便不黄,伴有明显的气血亏虚证候,可见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等。
2.黄疸与黄胖
二者的鉴别也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1)黄胖:多与虫证有关,久之耗伤气血,脾虚生湿,致肌肤失养,水湿渐停,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但眼目不黄。
黄胖多肿,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
(2)黄疸:眼目皆黄,无肿状;黄疸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5
黄疸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黄疸的诊 断标准逐渐明确,包括血清胆红 素水平、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方法
除了传统的中医疗法,现代医学 还引入了光疗、药物治疗等手段 ,针入研究黄疸的发病机制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深入挖掘黄疸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治疗方法
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探索黄疸治疗的创新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黄疸研究的进步,为全球患者 带来福音。
THANKS
疸。
病机
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侵犯脾胃,导致运化 功能失常,湿热内蕴,胆汁外
溢。
气血瘀滞
湿热邪气侵犯脉络,导致气血 瘀滞,影响胆汁正常排泄。
正气虚弱
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湿热邪 气侵犯,引发黄疸。
肝脾失调
肝脾功能失调,影响胆汁正常 排泄,形成黄疸。
诊断标准
尿黄
尿液颜色加深,呈 现黄色或深黄色。
肝功能异常
感谢观看
避免感染
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注意个人卫 生,加强免疫力,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黄疸症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 ,如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更应加 强体检频次。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
用药指导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 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医内科学黄疸(案例教学法)
●(2)湿阻和瘀热病机:《伤寒论》提出了阳明和太阴发黄,是 由外感、饮食和正虚引起,病机为湿热、瘀热、寒湿,涉及脾胃 肾等脏;治疗包括泻下、解表、清化、温化、逐瘀、利尿等多种 退黄法;并创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方。
黄疸
您照亮了我前方的路,您开启我智慧的门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导读 第二部分:案例导读 第三部分:调护概要 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一
第一部分:理论导读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病证解析】
● 1.病证定义 黄疸是指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的以目黄、身 黄、
● 3.流行病学 黄疸以青壮年居多。历代医家对本病均有记述,现代因肝胆疾病的发 病率增高而呈增高趋势。
【学术沿革】
1.病名及发病特点
●《黄帝内经》已有黄疸之名,并对黄疸的病因、病机、症状等都 有了初步认识,《素问 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 疸……目黄者曰黄疸。”指出黄疸病的三大特征。
2.发病与治疗溯源
1.案例一 热重于湿
●(1)案例导人:邓某,男,23岁。2005年3月12日初诊。因 “身目尿黄2周,乏力纳差1周”入院。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平 常未定期检查及治疗。2周前,家人发现患者皮肤、目睛发黄, 但未予重视。近1周来患者自觉乏力、纳差,进食量仅为平常的 1/3 ,厌油腻,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ALT:723U/L , AST:564U/L ,TBIL:534μmol/L ,予维生素B₆静滴治疗,症 状无明显改善,遂住院治疗。
●予护肝、退黄、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乏力及双下肢浮肿有 所改善,但黄疸未见明显消退,遂求治。患者入院时形体消瘦, 面色黧黑如烟熏,眼轮深黑,口唇发绀,身目黄染,乏力,胃纳、 睡眠差,小便少,双下肢浮肿。舌黯淡、边尖齿痕、苔黄白相间 而腻,脉沉弦滑。人院诊断:黄疸(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西 医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后查肝功能:ALT 158U/L , AST 226U/L ,ALB 24g/L ,TBIL 153.2μmol/L。予肝安针 护肝,丹参针静滴活血,白蛋白静滴提高血浆渗透压,螺内酯口 服利尿,中药用利湿化浊、活血退黄方药。方以茵陈五苓散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黄疸
一、概念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
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
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
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
4.化源不充,血不荣色
三、诊断要点
l.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
2.有肝炎接触史、服用对肝有损伤药物史,或酗酒史等。
3.相关血液生化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四、鉴别诊断
1. 萎黄
相同点:症状: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
病机: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
不同点:萎黄:症状:皮肤萎黄不华,且目睛不黄。
病机:重在血虚。
黄疸:症状:目睛发黄。
病机:重在血败。
2.黄胖病
相同点:症状:皮肤色黄之症。
病机:气血耗伤之相类病机。
不同点:黄胖:病因:气血耗伤源于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
病机:以致血虚不华于色。
表现: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
黄疸:病因:湿邪、疫毒。
病机:胆汁泛溢、气血之败,血不华色。
表现:身、目、小便黄。
五、辨证要点
1.阳黄、阴黄、急黄、虚黄
2.湿热轻重
阳黄——湿热所致,有偏重于热、偏重于湿之分,辨湿、热之重轻。
3.阴黄之寒湿与淤血
阴黄——脾胃虚弱,寒湿内阻与肝郁血瘀,胆液失泄两类。
六、治疗原则
阳黄——清热利湿为主,通利二便是驱逐体内湿邪的主要途径。
阳黄证无论湿热之重,苦寒攻下法的应用均有利于黄疸的消退,但须中病即止,以防损伤脾阳。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择用攻下、开窍之法。
阴黄——依据寒湿或血瘀的病机特性,分别采用温化寒湿、化瘀退黄之法。
虚黄——健脾生血柔肝。
黄疸的中末期治疗应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以防黄疸转生积聚、鼓胀,而先安未受邪之地。
七、分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湿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可兼见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胁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苦寒以清利三焦之热;
大黄——通导阳明之积,使湿热从大小便而去。
2.湿重于热
主症:身目俱黄,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可兼见头身困重,脘腹痞闷,食欲减退,呕恶,便溏。
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
桂枝——通阳化气以利小便;
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
白术——健脾燥湿。
急黄
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兼见高热烦渴,腹满而痛,吐血、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手足抽搐,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或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犀角散。
犀角(以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解毒;
黄连、栀子、升麻——清热解毒;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阴黄
1.寒湿阻遏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可兼见脘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体乏,畏寒肢冷,大便溏薄。
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
茵陈——利湿退黄;
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以化水湿,且可制茵陈寒凉之性;
白术、甘草——健脾胃以利湿浊。
2.血瘀肝郁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可兼见胁下或有症块,或疼痛如刺,或隐痛不休,皮肤可见蛛丝纹缕,或见手掌赤痕。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或白或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鳖甲煎丸。
鳖甲——滋阴软坚,以柔肝之脉络,是为方中主药;
桃仁、丹皮、紫葳、芍药、桂枝、鼠妇、蛰虫、蜣螂——活血祛瘀,通络软坚;
葶苈、石苇、瞿麦——通利水道;
柴胡、黄芩、半夏、厚朴、乌扇——清热疏肝解郁;
大黄、赤硝——通导积滞;
人参、阿胶——补血气之虚;
灶中灰——主癥瘕坚积;
清酒——以行药势。
诸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行气解郁,活血通络,软坚消症之妙。
虚黄
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兼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脘腹不舒,纳呆便溏,或见胁肋疼痛,腹中结块,或夜间小便如浓茶。
舌质淡,苔白。
脉濡细。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
方药:小建中汤。
饴糖——甘温入牌,温中补虚;
桂枝——温通;
芍药——酸柔;
桂枝配生姜、大枣——辛甘而化阳气;
芍药配甘草——酸甘而生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