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合集下载

〖中医佳方〗腰腿痛特效方

〖中医佳方〗腰腿痛特效方

腰腿痛多由瘀血凝聚,经络阻滞所致。

笔者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理论,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药热敷疗法,达到舒筋活血,温补散瘀,消炎止痛之目的。

此法简便易行,疗效颇佳。

患者不妨一试。

【配方】:处方:续断、杜仲、宽筋藤、牛膝、当归、丹参、羌活、海桐皮、姜黄各30克,防己、赤芍各20克,细
辛lO克。

【用法】:将药捣碎,用醋淋湿后,放布袋内蒸30分钟,
用毛巾将其包裹敷于患处,待稍降温后可将药包直接放于皮肤上。

每日2次,每次约40分钟,6天为一疗程。

药包用毕放阴凉通风处,可连用3天。

老中医:推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

老中医:推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

老中医:推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杜仲续断汤组成:杜仲20g,川续断20g,秦艽20g,木瓜10g,川芎10g,乳香10g,炙川乌6g,苏木6g,甘草6g。

方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质增生多由肝肾亏虚所致,故本方以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杜仲善治肾虚腰膝酸软疼痛、筋骨无力之症。

川续断亦能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软乏力之症。

杜仲、川续断配伍则功效益彰,补肾益精,强壮腰脊,是骨质增生的治本之法,为君药。

骨质增生症患者,往往被外邪侵袭,合并痹痛存在,或因外邪而诱发,因此用秦艽、木瓜、川乌祛风除湿,散寒除痹,疏经解痉以治标,为臣药。

同时,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时日较长,久病入络,使经络气血瘀滞不畅,所以本方用川芎、乳香、苏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络通则痛止,为佐药。

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可补中益气,增强治本之功,为使药。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质增生(肝肾亏虚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加减身痛逐瘀汤组成: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当归9g,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6g,赤芍15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甘草6g。

方解: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肝主筋,不通则痛,故我们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亏虚,标实为瘀血内停。

在外伤引起的腰腿痛急性期当以标实为主,治宜活血通络止痛。

本方以桃仁破血行滞润燥,红花活血祛瘀止痛为君药。

赤芍、当归、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为臣药。

佐以乳香、没药、五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络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寒湿腰痛汤组成:独活9g,地龙15g,全蝎5g,蜈蚣7g,桑寄生12g,杜仲12g,牛膝15g,细辛5g,秦艽9g,防风9g,川芎6g,甘草6g,当归9g,赤芍12g。

方解:本方证乃因风寒湿痹证日久不愈,经络阻塞,闭阻不通,不通则痛。

治宜祛风湿,止痹痛。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腰腿痛方》老中医压箱底的方子,有人花重金求得,今日公之于众。

口服方配制及用法:【配方】:生川乌,生草乌,川木瓜
,川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防风,秦艽,全蝎,白术,杜仲,蜈蚣。

【用法】:将上药,白糖白酒同时装入能装4~5斤水的,
里外有釉的坛子里,用干净布封口,口向上放入锅里固定牢,加水淹住大半截坛子,用文火煮一小时,端出,立即放入事先在屋内潮湿处挖好的抗里
,碗扣住坛口填土,踩实。

24小时后即可取出服用,每日3次于饭后服,每次一小盅。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半身不遂!
【疗效】:用本方治愈后不复发,轻者半剂重者一剂即可痊愈。

【禁忌】:高血压病人忌服。

【保存】没喝完的药酒可以长期保存,但贮存时要去渣
后装入瓶内密封。

【使用】:每个人体质不同,用法用量不一样,有需要请咨询中医师,辩证指导。

?。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脚踝扭伤等。

【配方】:当归,红花,乳香,没
药,伸筋草,急性子,透骨草,血竭,鸡血藤,苏木,接骨木,千斤拔,刘寄奴,防风。

用粉碎机粗粉一下。

【制作】:做一个大小适宜的布袋,将
上面药粉,装入放水中煎熬,滚20分钟后,再加入1斤陈醋,接着滚15分钟。

【用法】:用煮好的布袋蘸热汤,热敷患处。

【病例】:袁某某,
男,56岁。

因腰痛、腰困,左下肢憋、胀、酸、麻、困、痛、无力。

导致不能上班,不能日常劳作。

自行服用止痛药半月无效。

前往医院做腰椎C
T检查。

报告显示:1.腰椎退行性改变。

2.腰2/3、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

3.腰5/骶1椎间盘钙化。

在医院牵引,按摩,针灸,拔罐,理疗。

效果不好。

经人介绍转来我处。

我用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袋,配合内服中药,10天病情大为减轻,30天后症状全
部消失,患者高高兴兴的上去了。

随访一年半无复发。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1. 方案一: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补血活血,缓解腰腿痛。

2. 方案二:桂附地黄丸组成:桂枝、附子、生地黄、山药、白芍、川芎、牛膝。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改善腰腿痛症状。

3. 方案三:姜蒜煮酒组成:生姜、大蒜、白酒。

制法:将生姜和大蒜切碎,加入适量的白酒煮沸,每天喝一小杯。

功效: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减轻腰腿痛。

4. 方案四:乌鸡炖老母鸡组成:乌鸡、老母鸡、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耆。

制法:将乌鸡、老母鸡及药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2小时,每天分2次食用。

功效:补益气血,温经活血,减轻腰腿痛。

5. 方案五:藿香正气水组成:藿香、荆芥、苍术、白芷、防风、广藿香、甘草。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缓解腰腿痛。

6. 方案六:川芎茶组成:川芎、红糖。

制法:将川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每天饮用1-2次。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减轻腰腿痛。

7. 方案七:艾叶贴敷组成:艾叶、生姜。

制法:将艾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生姜捣烂,敷于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8. 方案八:葱姜炉组成:大葱、姜片。

制法:将大葱剁碎,姜片切薄,放入锅中煎烤,烤热后敷在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9. 方案九:通络活血丸组成:桃仁、红花、丹参、牛膝、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腰腿痛症状。

腰痛中药方剂

腰痛中药方剂

腰腿痛(腰痛或腿痛)常用中药方剂一、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近期腰部扭伤史,舌暗红或有瘀斑。

临床主要用于筋骨伤痛,如腰肌劳损、肌肉肌腱、韧带拉伤。

方药:舒筋活血汤组成: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加减:淤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乳香、没药、元胡以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气滞重而痛甚者,加川芎、香附、郁金以增强行气止痛。

二、风寒痹阻: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淡,苔白滑或腻。

方药: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加减:寒胜加干姜、炮附子;风胜加秦芙、羌活。

三、湿热痹阻:腰腿腿痛,肢体烦热,遇热或雨天痛增,恶热,口舌干,小便短赤,大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

方药:四妙散组成:威灵仙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 4.5克。

加减:湿重加车前、茵陈;热重加大黄、知母。

四、肝肾亏虚: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加重,肢体麻木,沉重乏力,肌肉萎缩。

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

方药:阳虚,右归丸;阴虚,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右归丸: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左归丸:大怀熟八两(24g)、山药(炒)四两(12g)、枸杞四两(12g)、山茱萸肉四两(1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9g)、菟丝子(制)四两(12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12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12g)。

六味地黄丸: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中医伤科腰腿痛验方(二十):腿痛方,肾着汤,健步虎潜丸

中医伤科腰腿痛验方(二十):腿痛方,肾着汤,健步虎潜丸

中医伤科腰腿痛验方(二十):腿痛方,肾着汤,健步虎潜丸腿痛方【来源】郭氏家传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9克红花3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羌活9克桂枝6克木瓜9克独活12克威灵仙9克杜仲9克川牛膝9克川断9克醋炒香附6克醋炒知母3克【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前服用。

【适应证】臀部及大腿疼痛,风寒湿痹等。

【方解】四物汤为补血主方,益肾补虑亦用此为主。

桂枝、红花、羌活、独活、香附、木瓜祛风活血,和胃通络,川断、杜仲健骨,知母入肾,是谓佐使,又能防止本方偏于温燥之弊。

【歌括】腿痛方中四物加,仲断灵仙牛膝瓜,、二活知红桂香附,臀风腿痛效可夸。

肾着汤(甘草干姜苓术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甘草9克干姜9克茯苓9克白术30克制附子10克【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前服。

【适应证】身重,腰中冷痛,如坐水中,肢体微肿等.【方解】肾受寒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

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肢体浮肿,都是寒湿着肾而阳气不行之证。

本证病位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府,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为特征。

跌打损伤,更易患之。

方以甘,姜、苓、术健脾利水,温水散寒,附子温肾助阳,祛风止痛,冷痛自止矣。

【歌括】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白术甘草襄,附子温肾治寒痛,腰冷肢肿用此方。

健步虎潜丸【来源】《伤科补要》【组成】龟胶、鹿角胶、虎骨、何首乌、川牛膝、杜仲、锁阳、当归、熟地、威灵仙各60克酒炒黄柏250克人参、羌活、白芍、白术各3Q克制附片45克陈皮6克干姜3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或为水丸。

【服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空心淡盐水冲服,冬季用黄酒冲服。

【适应证】跌打损伤后期,血虚气弱,腰部及下肢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方解】《素间·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肾气热,则腰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损伤后期,肝肾亏损,阴血不足,而致肝肾有热,筋骨失于濡养,而腿足瘦削,步履乏力,成为筋痿、骨痿。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一、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年龄:45岁主诉:腰腿痛,伴有酸胀感二、病情描述李女士自从一年前开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每天早上起床时感觉腰酸背痛,同时伴有腿部酸胀感。

活动一段时间后,腰腿痛的症状会稍有缓解,但仍然感到不适。

李女士之前曾到过医院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

三、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可以判断李女士的腰腿痛属于肾虚型。

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殖与生长发育,肾虚则表现为腰腿酸痛、腿部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四、治疗方案方剂:金匮肾气丸【组成】肉苁蓉15克,山药12克,熟地15克,枸杞子10克,杜仲12克,巴戟天15克,牛膝12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6克,水煎服。

五、配合方案1. 调理作息:建议李女士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 适当运动:推荐李女士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活血化瘀,缓解腰腿痛。

3. 注意保暖:建议李女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特别是腰部和腿部。

六、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背酸痛感减轻,腿部的酸胀感也明显减轻。

继续治疗一个月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李女士感到身体恢复了很多。

七、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2. 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八、总结名老中医通过针对肾虚型腰腿痛的辨证施治,采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配合调理作息、适当运动和保暖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一案例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更多人关注和应用。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以下是名老中医治疗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1. 逐痰通络汤加减:牛蒡子9g,僵蚕9g,白芥子9g,炙地龙9g,炙地鳖9g,络石藤12g,制南星9g,浙贝母15g,丹参15g,当归12g,川牛膝12g,生甘草6g,柴胡15g,黄芩9g,竹茹12g,白芍12g。

2. 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白芍30g,炙甘草30g,炮附子15g,黄芪30g,当归12g,怀牛膝15g。

3. 大剂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30g,黄连15g,黄芩15g,生甘草6g,滑石30g,秦皮9g,黄柏9g。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

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案例一:腰腿痛缓解方组方:桂枝汤加减【方剂组成】桂枝(9g)、白芍(9g)、芎藭子(9g)、甘草(6g)、生姜(6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缓解,促进气血畅通。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气血不畅所致的疼痛。

案例二:腰腿痛疼痛加重方组方:四逆散加减【方剂组成】附子(9g)、桂枝(9g)、生姜(6g)、甘草(3g)、白芍(9g)、半夏(9g)、黄连(6g)、黄耆(9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疼痛加重,温通寒凝。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寒湿内阻所致的疼痛。

案例三:腰腿痛伴寒湿方组方:温阳胃气汤加减【方剂组成】干姜(9g)、附子(9g)、白芍(9g)、甘草(6g)、厚朴(12g)、苍术(9g)、木香(9g)、茯苓(12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寒湿,温中祛寒。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寒湿内阻所致的疼痛。

案例四:腰腿痛伴肾虚方组方:四物汤加减【方剂组成】当归(9g)、川芎(9g)、熟地(15g)、白芍(9g)、干姜(6g)、生姜(6g)、甘草(3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肾虚,补益肾气。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肾虚所致的疼痛。

案例五:腰腿痛伴湿热方组方:黄连阿胶汤加减【方剂组成】黄连(6g)、阿胶(15g)、生地(15g)、茅根(9g)、白芍(9g)、甘草(3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湿热,清热化湿。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湿热内蕴所致的疼痛。

案例六:腰腿痛伴气滞方组方:活络通痹汤加减【方剂组成】川芎(9g)、桃仁(9g)、红花(6g)、丹参(9g)、三七(9g)、当归(9g)、白芍(9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气滞,活络通痹。

〖中医配方〗颈肩腰腿痛效方

〖中医配方〗颈肩腰腿痛效方

〖中医配方〗颈肩腰腿痛效方
【中医配方】颈肩腰腿痛效方颈肩腰腿痛效方:【方名】:温经止痛散【配方】:大青盐1000克,三七10克,当归、制乳香、没药、生川乌、生草乌、
川芎、桂枝、木香、杜仲、防风、千年见、钻地风、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元胡、川牛膝、红花各30克,丹参、羌活、独活各40克,生
南星、生半夏、生马钱、麻黄、薄荷、细辛、白芷、干姜各20克。

【用法】:研为细末,装入布袋。

加热后置于患处。

如果温度大高可以在患处加
一层白布隔热。

温度消失后,还可以再加热敷。

【主治】: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膨出、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足跟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膝骨性关节炎等一切寒性疼痛均效。

【来源】:此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方。

肩腰腿痛的神奇秘方,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根尽除

肩腰腿痛的神奇秘方,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根尽除

肩腰腿痛的神奇秘方,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根尽除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神奇秘方:独活15 寄生10 制川乌5 制草乌5 麻黄10 红花10 灵仙15 桃仁15 当归15 川穹15 秦汣10 地龙10 熟地40 桂枝15 羌活15 土元15上药共为粉做蜜丸5克,白水送服。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固腰汤由白术40-120克,薏苡仁30-90克,芡实30-60克,川断20克,桑寄生15克,组成。

方中药量必须足量才可以取效。

量小则差。

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治本,芡实既可以健脾利湿,又可以益肾固精,川断,寄生补肝肾有可以去痹痛,因此本方治疗脾肾两亏之腰痛最为恰当。

固腰汤加生杜仲15克,加土鳖虫10克打粉蜜丸。

中医沈绍功治疗腰痛的基本方由桑寄生,川断,生杜仲,白术四药组合,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辩证加入复方中应用,白术一般应用30克以上。

脾虚便溏,用炒白术。

便干或正常者,用生白术。

疼痛较严重还可应用苍术,但是此药不可以大剂量使用,一般30克足矣。

另外肾阳虚明显,腰部怕凉,可以加入黑附子10克。

效果会更好。

搜风散寒定痛散:搜山虎20g 红孩儿10g 七星剑10g 翻天印10g 见血清10g 九牛造20g八爪金龙20g 仙桃草10g 闹羊花10g 铁牛皮3g打细粉蜂蜜调敷患处,每次适量。

此方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收效甚佳。

(南宫门秘方)《养筋汤》速治颈肩腰腿痛组成:白芍、熟地、麦冬各30克,炒枣仁、巴戟天各9克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效:补肾养心,滋肝舒筋。

主治:肝肾不足,心阴亦虚,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手臂酸麻,遍身疼痛。

疗效: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根尽除。

骨病通治方:【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

老中医:青娥丸,老人腰腿痛的补肾良方

老中医:青娥丸,老人腰腿痛的补肾良方

【名方出处】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历史】约800年。

【主要成分】杜仲(盐炒),补骨脂(盐炒),核桃仁(炒),大蒜。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主治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典型征象】腰间似有物重坠。

【禁忌人群】湿热或寒湿痹阻及外伤腰痛不宜;外感或湿热内胜者不宜服用;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孕妇忌服。

青娥丸是古代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药,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青娥在古代是指年轻的女子。

既然这味药是为男人补肾而用,却为何在命名时用这样一个少女的称呼呢?说到这个缘由,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首古诗:三年时节向边隅,人见方知药力殊。

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

这首诗中夸赞了一个药方,意思是说如果坚持服用此药,可以让人恢复青春,强壮筋骨,疏通血脉,行房的能力也会变强,即便是年轻的女子,也不会嘲笑白发人没有用处了。

这个药方便是古人的补肾良方——青娥丸。

青娥丸最初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来治疗肾气虚、风寒湿及劳役过度引起的腰痛,对五脏虚损也有显著疗效。

青娥丸为古代名方,最初记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虚、风寒湿及劳逸过度引起的腰痛,对五脏虚损也有显著疗效。

青娥丸的出现与唐朝时的一名官员有关,下面就为大家细细说下这个故事:郑姻,字文明,在唐宪宗时期,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据相位四年而罢。

唐元和七年,他以五旬之身,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

岭南地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哪里承受得了这种侵扰,于是上任没几天,他就身染数疾,而且病情迁延不愈。

虽然他也服用了不少滋补名药,但病情总不见好转,身体也日渐羸弱。

这时,一位来自诃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李摩诃前来探望,并向郑姻献方上一味据说可以补肾壮阳的良药。

起初郑姻不信,奈何李摩诃苦苦劝他服用,于是就这样服药七八日后,他便感觉病情开始减轻,身体清爽许多,于是又接着服用,最后获愈。

3年后,郑姻任满回京。

〖中医验方〗特效腰腿痛方

〖中医验方〗特效腰腿痛方

〖中医验方〗特效腰腿痛方
【中医验方】特效腰腿痛方特效腰腿痛方:【主治】: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急慢性的腰腿痛。

【配方】:当归10克,黄
芪20克,丹参20克,泽兰10克,赤芍10克,杜仲10克,金毛狗脊15克,鹿角片18克,地龙10克,苏木10?克。

【用法】:水煎服
,鹿角片先煎30分钟。

【加减】:下肢痹顽萎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10克,木瓜10克,五加皮10克;舌苔白腻,口不喜饮倦怠乏力者加萆薢
10克,苍术10克,防己10克;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生地,疼痛甚者加乌药,三七;游走窜痛者,麻木不仁者加
威灵仙20克,防风6克,秦艽10克。

【疗效】:效果相当不错。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效验方。腰腿痛。一、寒湿型。二、湿热型。三、肾虚型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效验方。腰腿痛。一、寒湿型。二、湿热型。三、肾虚型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效验方。

腰腿痛。

一、寒湿型。

二、湿热型。

三、肾虚型【处方】独活20克、杜仲15克、年健20克、乳没20克、金毛狗脊20克、制川乌12克、萆解20克、毛姜15克、五加皮15克、寄生15克、秦艽20克、土鳖12克、田七2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蜈公4条克、全虫10克、伸筋草20克、姜黄15克后来这个病人把单子告诉了周围一些腰痛、腰腿痛的病人在我这抓药,疗效确切,所以从那以后只要是腰腿痛的病人我都以此为基础方,辩证加减每获疗效。

此药方虽然贵点,但效果好!病人可以接受。

【百张图解舌诊】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一、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白芷12克制草乌10克独活12克续断15克牛膝15克三七粉15克防风15克威灵仙30克秦艽15克川加皮15克防己15克海风藤杜仲15克土萆解15克何首乌15克桑寄生15克当归12克骨碎补15克红花10克千年健12克赤芍12克桂枝12克扑热息痛每次1颗【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驱风。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规格】每粒装0.3g(含扑热息痛0.1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饭后服。

【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胃肠不适者慎服。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治疗腰腿疼的祖传秘方

治疗腰腿疼的祖传秘方

治疗腰腿疼的祖传秘方六十年代,河北省张家口军分区副政委吕盛远经动员其岳母在提高觉悟后将系数代祖传之秘方贡献给社会。

该方系祖传专治腰疼及癫痫(羊角凤)以及各种风症。

此方效果很大,特别对偻麻质斯症,治疗效率达百分之百。

药物组成:川牛膝甘草苍术麻黄乳香没药全蝎僵蚕以上八味,每药各一两二钱,生马钱子十两,每味各自包装,并分别注明药名以免弄错。

配制方法:1将牛膝、甘草、苍术、麻黄、僵蚕、全蝎、用砂锅炒成黄色,可避免炒的过度。

2.将乳香没药用瓦炒(注意将瓦洗净,药本身含的油经炒被瓦吸去),炒至不起泡沫时为止,但不要炒焦,以免损失药力。

3,马钱子用砂锅煮,内放一把绿豆,绿豆开花时即为煮好,然后剥去黑皮,用刀切成纸薄的药片(切时注意边扒边切,以免硬化),经两三天干后,再用砂锅掺土炒至重黑色(扒下的皮要处理好,因系药毒,以免毒害家禽)以上各药经炮制后合在一起,用要碾碾成细末,即可服用,作成丸子也可。

4.服用及定量:1要根据身体强弱和年纪大小来定,强壮人每服六至八分,最强壮人每服不得超过一钱,年轻人每服不的超过五至六分,一周岁左右孩子,每服不的超过豆粒大一丸,六七岁的小孩,每服二至四分。

2过量后容易发生牙关紧闭和四肢发抖,一旦发生也勿惊慌,只要给患者灌上几口温开水很快即可好转。

3服用方法,每天一次,最好在每晚睡前空心服下,药引用黄酒二两,如无黄酒白开水也可,不过白水消减药力,服此药时头部稍有影响(有时稍感头疼)。

服药后静坐半小时再睡。

4服药期间至不服药的三四天内要忌腥荤,茶叶,生冷,绿豆,并要避风和禁用冷水。

肌体生疮或有破伤处,在未愈前禁用此药。

此药对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很好,尤其对腰间盘突出效果神速。

一定严格按要求剂量服用,在临床中要掌握宁可少服,不可多用的原则。

2、腰突症效方介绍一效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镇院之宝,约20万人用过,现已制成脊痛消胶囊。

3个骨科一天至少15个腰突病人,30多年多少病人自己算。

几组有效的腰腿痛方

几组有效的腰腿痛方

几组有效的腰腿痛方1 腰腿痛方本方是我一名老中医用的方子,每天他那都有人吃这种药。

并以这方治腰腿痛而出名。

处方:徐长卿15G 地龙10 G 土鳖虫10G 僵虫10G 全虫6G 蜈蚣1条田七4 G 继断10G 制川乌3G 草乌3G 桃仁10G 红花10G 杜仲10G 狗脊15G 益智10 G 锁阳10G 三棱10G 莪术10G 小茴6G制法:上方研粉(上方是5天的用量)用法:一次吃一平匙,用开水冲服,一般吃半个月就不会痛了。

吃上三个月可愈。

2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治疗腰腿疼方治疗各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酸、麻、疼痛、触电感。

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拨(草药)15 骨碎补15 威灵仙15 狗脊15 川断15 甘草6本方药性平和,临床各症状均可运用。

临床疗效满意,以供各位好学者共参3 一个好方子,大家讨论一下狗脊50威灵仙50乌蛇30乳香20没药20蜈蚣20全蝎20土鳖虫20混合为面,装胶囊.每服5克,日三次,黄酒送服.另马钱子面1克,为一日量.亦黄酒送服.主治腰疼,腰腿疼,坐骨神经疼.4 自己私藏的治疗腰腿痛的秘方当归30,川芎20,牛膝20,红花15,灵仙30,元胡15,小茴(盐炙)20路路通60,制川乌(煎透)10.独活30,桂枝12,川断30,杜仲30,狗脊30,狗骨(黑狗前茎骨)50,对个种顽固腰腿痛都有效.1 通络壮骨散(外用+内服)颈肩腰腿痛为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给无数家庭罩上阴影,一人得病,全家不安,轻者疼痛难忍,生活不便,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为解除风湿类疾病患者的痛苦,我在大量阅读古今医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研制成“通络壮骨”治痹系列方剂,仅供大家参考试用:通络壮骨散{外用}、通络壮骨散{内服}功能:祛风散寒,除湿痹、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颈肩腰腿痛等风湿类疾病。

用法:外用每包30克,贴于疼痛的部位或相应穴位上,每次贴60--90分钟,十天贴一次。

一张古方“麻黄汤”,赶走寒邪,适合腰痛、腿疼、坐骨神经痛

一张古方“麻黄汤”,赶走寒邪,适合腰痛、腿疼、坐骨神经痛

一张古方“麻黄汤”,赶走寒邪,适合腰痛、腿疼、坐骨神经痛有句俗话:“十人九腰疼”。

毫不夸张的说,我接触到的患者中也确实如此。

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写过的医案故事,腰疼腿疼的,多以45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为主。

就比如我在前两年,接诊的万先生,51岁,工地工人,常年待在工地上从事体力活。

由于万先生之前有过腰伤,偶尔疼几下他也不在意,结果一次他干活的时候,用力过猛,直接疼进了诊所。

结果呢?他在诊所躺了两天,用了不少膏药和中成药,但效果甚微。

没办法,换地治!到医院联系上我之后,我给他仔细看了看:他舌苔白,手脚冰凉,一问得知,畏寒怕冷的情况比较严重,冷风一吹,就疼得直哼哼。

综合辨证之后,我给他开了一方:麻黄、桂枝、炙甘草、附子,后续随症加减。

结果如何呢?万先生十分幸运,服药期间天气一直比较晴朗,不到一周,就主动反馈怕冷的情况没了,身上感到很温暖,腰疼明显减轻。

随后继续用原方加减,巩固二诊之后,腰痛完全消失。

你看,这个患者舌苔白,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再结合他之前有过腰伤,这不就是明显的寒邪郁滞吗?中医讲,痹症一半源于寒邪,一半源于血虚。

寒邪是外界因素,主要就是受到外界风寒侵袭所致。

而血虚则是内因,通常跟年老体衰、机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外感寒邪。

所以用药的首要原则,就是散寒。

再来说说配伍,只有麻黄、桂枝、炙甘草、附子,简简单单四味药。

但它其实就是古方“麻黄汤”的化裁,出自《伤寒论》。

其中,麻黄和桂枝,是散寒解表的“主力军”,能将体内郁滞的寒邪之气散出去;去掉杏仁,加入附子。

这是因为附子,可以温阳散寒止痛,加强全方的散寒之效。

最后一味甘草,调和诸药,还能防止麻桂过汗伤正。

就这样,等患者外感的风寒散去,阳气得充,他的太阳经恢复了正常,其腰腿痛自然就减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本人治疗此病年数达10年,每遇腰痛不治向下肢放射,小腿胀痛、脚趾麻木着无数,按照常规治疗都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疗效不很理想。

直到2009年遇到一位本地的移民(湖北巴东的),因腰痛、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一周,在医院CT为腰3-4腰突、腰5--骶1腰膨,来我这里治疗按照常规,牵引、针灸、中药治疗一周,疗效不显。

患者症状无改善就没有来了,半月后患者再来,可以行走自如(还以为是我的功劳),不料患者说在我处治疗效果不显,就回老家去了,在县医院一位老中医开了3剂中药,喝完疼痛就减轻了,再进3剂可以劳动了,这次过来是配药的,方子如下:
【配方】:独活20,杜仲15,年健20 ,乳没20,
毛犬20,制川乌12,萆解20,毛姜15,五加皮15,
寄生15,秦艽20 ,土别12,田七20 ,桃仁12 ,
红花10,蜈公4条,全虫10,伸今草20,姜黄15 。

单位:克
后来这个病人把单子告诉了周围一些腰痛、腰腿痛的病人在我这抓药,疗效确切,所以从那以后只要是腰腿痛的病人,我都以此为基础方,辩证加减每获疗效。

药贵点但效果好!病人可以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