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简介

合集下载

2020年(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2020年(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工程范围本工程所在的宝山区顾村镇菊太路住宅基地位于顾村镇西部的刘行地区,其范围:东起刘行中心河,西至规划长白山路、彭家泾,北起宝安公路,南至沙浦河,规划用地面积约130hm2。

本次排水工程设计范围同道路工程:即规划菊太路(规划长白山路~刘行中心河),全长约1280m;规划联杨路(宝安公路~沙浦河),全长约1120m。

二、河流水系概况本工程菊太路基地内的零星宅沟通过周边的骨干河道:刘行中心河、彭家泾、沙浦河、老彭家泾等向外排水,排水方式以适合农村地区的自然排放为主。

该段沙浦河已完成整治,河口宽22~24m;刘行中心河已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拓宽工程,河口拓宽至20m。

基地所处的嘉宝北片河网控制水位(上海吴淞零点):外河最高控制水位:3.90m常水位:2.60~2.80m低水位:2.00m根据宝山区水利规划及保利顾村基地水系调整方案,菊太路基地周边主要河道包括:南北向的刘行中心河、彭家泾,东西向的沙浦河、周家浜;基地内部保留一条彭家泾,原有的老彭家泾结合保利顾村基地调整为新开景观河。

根据宝山区水利规划的推荐方案,顾村地区最高除涝控制水位在3.90m左右。

三、排水现状(一)排水系统现状西干线作为上海市六大污水治理片区的主要输送总管,由南向北途经顾村镇的东南部,将市区的部分污水输送至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长江口。

顾村镇域范围内现有二处地块的污水纳入西干线,一处为共富新村,接入管径为DN600;另一处为顾村东片,污水干管沿顾北路、富联路、水产路敷设,由水产路顾村1#污水泵站提升后纳入西干线,接入管径为DN1000。

为解决顾村基地一期地块的污水出路,在基地外已实施了污水配套工程,从陆翔路起敷设有污水干管,由北向南至沙浦河北侧防汛通道DN800污水管,再由西向东穿越沪太路,经已建1.23万m3/d 的顾北路污水泵站提升后,穿越荻泾接入顾北路原DN800~DN1000污水管中,途经富联路、水产路,由水产路上已建3.6万m3/d的顾村1#污水泵站提升后,纳入西干线。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3.07.17•【字号】沪水务〔2023〕507号•【施行日期】2023.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3〕507号宝山区水务局:你局《关于报审〈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的请示》(宝水建管〔2023〕17号)及规划文本(以下简称《雨水排水规划》)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范围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北至蕰藻浜,东至南泗塘,南至长江路-长江西路,西邻北杨铁路,服务面积4.11 平方公里。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和排水标准同意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采用强排模式和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排水系统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初期雨水截流标准为≥5毫米。

三、关于规划方案雨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

原则同意《雨水排水规划》提出的排水系统规划方案:提标方案:通过新建排水系统,实现5年一遇排水标准。

自铁力路呼兰路交叉口沿铁力路向北敷设DN4000雨水总管至规划雨水泵站前池。

规划上钢一厂雨水泵站的规模为37.56 立方米/秒。

泵站、调蓄池总用地约9400平方米,其中泵站用地约5800平方米。

控污方案:规划与上钢一厂雨水泵站合建初雨调蓄池,调蓄池用地约3600平方米,位于规划保留的油罐建筑物西侧。

调蓄水量1.24万立方米,调蓄池规模1.36万立方米。

初期雨水通过DN600专管就近接入系统内铁力路-呼兰路规划DN800-DN1000污水管道,利用该污水管道排放至江杨南路现状DN1000污水管道,最终进入合流一期干线。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一)请你局按照《〈宝山区上钢一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专业规划〉专家评审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雨水排水规划》,与《宝山区城镇雨水排水规划(2021-2035)》《吴淞创新城雨水排水规划》进行充分对接,确保规划方案充分落实区级雨水规划分配的达标建设指标要求。

上海的排水体制

上海的排水体制

上海的排水体制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文章目的二、上海排水体制概述1.排水体制定义2.上海排水体制的演变三、上海排水体制的组成部分1.排水设施2.污水处理设施3.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四、上海排水体制的运行管理1.管理部门及其职责2.排水设施的运行管理3.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五、上海排水体制的成效与挑战1.成效表现2.面临的主要挑战六、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政策规划与战略2.技术创新与应用3.环保意识的提升七、结论1.上海排水体制的特点与优势2.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排水体制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上海排水体制的构成、运行管理及成效与挑战,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上海排水体制概述1.排水体制定义排水体制是指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及维护等方面的总体规划和制度安排。

它包括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等。

2.上海排水体制的演变上海排水体制经历了从传统排水模式向现代化排水模式的转变。

早期主要依靠自然排放和简易设施排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增长,逐步发展为以排水管道、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为主体的现代化排水体系。

三、上海排水体制的组成部分1.排水设施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排水管道、雨水篦子、泵站等。

它们负责将污水、雨水从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

2.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等。

目前,上海已建成了若干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的分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主要包括雨水收集井、雨水管网等。

它们负责收集、排放和利用雨水,以减轻城市内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四、上海排水体制的运行管理1.管理部门及其职责上海市水务局是全市排水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排水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管。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7.08.08•【字号】沪水务〔2017〕960号•【施行日期】2017.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17〕960号徐汇区建交委:你委报送的《上海市徐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申请报送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项规划修编方案的请示》(徐建〔2017〕102号)收悉。

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WS5单元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以下简称《雨水规划》)提出的规划范围,即东起黄浦江、西至龙吴路南起中环线(上中路)北至龙华港,总用地面积约439.1ha,与WS5单元范围一致。

二、关于规划目标、排水体制及规划标准(一)规划目标同意《雨水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远期2040年地区雨水排水标准达到5年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近期2020年,实现新建地区雨水排水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已建地区雨水排水标准不低于1年一遇。

(二)排水体制同意WS5单元的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

(三)规划标准同意地区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雨水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不低于30年一遇。

同意新建地区和全面改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控制在0.5以下,部分改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控制在0.6以下。

初期雨水截流标准5mm。

三、关于排水系统规划方案(一)规划布局1、原则同意《雨水规划》提出的龙华机场和龙华南路排水系统联合提标的规划方案。

(1)龙华机场排水系统服务范围调整为龙华港—天钥桥南路—机场河—丰谷路—云锦路—龙耀路—黄浦江围合区域,服务面积约130ha。

现状龙华机场雨水泵站规划保留,规模15.8立方米/秒,系统总管沿云谣路—瑞江路敷设,管径DN1000—DN2700。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年)上海市水务局二零零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规划修编的背景 (1)第二节主要结论 (2)第二章城市概况……………………………………………………。

7第一节自然条件 (7)第二节城市性质 (8)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 (9)第三章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0)第一节水资源现状 (10)第二节水(环境)功能区划 (10)第三节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2)第四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第四章规划总则 (16)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6)第二节规划依据..........................................................。

16 第三节规划思路与原则................................................。

.16 第四节规划范围及规划对象.. (17)第五节规划年限和目标………………………………。

17第六节规划标准.........................................................。

18 第七节规划需求分析 (19)第五章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0)第一节系统分片布局......................................................。

20 第二节规划污水量预测.................................................。

20 第三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1)第四节中心城区分散污水厂规划去向55 第五节初期雨水的治理55 第六节粪便污水处置方案58 第七节污泥处理与处置59 第八节上海市保留工业区污水规划去向62 第九节实施效果64 第六章近期实施计划 (65)第七章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 (67)第八章说明和建议 (68)附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规划修编背景1999~2001年,为配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上海市水务局组织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浦东雨污水规划简要本

浦东雨污水规划简要本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规划依据 (1)第二节污水系统现状概况 (1)第二章污水系统规划原则 (3)第一节指导思想 (3)第二节规划目标和年限 (3)第三节规划范围 (4)第四节排水制度 (5)第五节规划标准 (5)第三章规划方案 (7)第一节污水规划方案 (7)第二节雨污水管网混接改造措施 (12)第三节工业废水污染源改造措施 (13)第四章规划实施效果 (14)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规划依据一、《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2001年12月30日)二、《上海市浦东新区雨污水专业规划修编工作大纲》和评审意见(2000年2月)三、《上海市浦东新区污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评审报告》(2001年8月)第二节污水系统现状概况一、新区现有城市污水管道约350km,其中市政管理部门管辖有220.7km;开发区管辖有111.26km;四大城镇(川沙、高桥、杨思、北蔡)管辖有18.11km。

整个城区污水管道比雨水管道少,使污水管道不配套地区污水就近排入河道或接入雨水管,严重造成水环境污染和市容环境。

二、据浦东新区排水管理署不完全调查,现有污水泵站42座,污水输送量28.10万m3/d(不包括南干线、合流一期、污水二期输送泵站)。

三、环卫部门管辖的16个地区的化粪池共4720只,蓄粪池211只,倒粪站225只,小便池159只,其中化粪池上清液均排入雨水管。

四、生活小区及住宅公寓大厦,设置地埋式处理装置的约有185个,正常运行使用率极低,严重影响居住区周围的环境条件。

五、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34.3万m3/d,其中符合排放标准32.4万m3/d,达标排放率约为94.5%。

六、污水系统服务水平浦东新区现有城市污水量83.65万m3/d,其中直排水体52.26万m3/d(由于雨污混接直排水体20.37万m3/d),全区可利用污水治理设施能力约为160万m3/d。

新区城市污水管覆盖率59%,污水纳管处理率37.6%,设施利用率19.6%,整体污水系统服务水平较低。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浦东新区新场镇镇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浦东新区新场镇镇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浦东新区新场镇镇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06.05•【字号】沪水务〔2024〕254号•【施行日期】2024.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浦东新区新场镇镇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4〕254号浦东新区水务局:你局《关于审批〈浦东新区新场镇镇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的请示》(浦水务〔2023〕90号)及规划文本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范围与新场镇惠新港以南的城市开发边界范围一致,覆盖古镇北单元、古镇西单元、古镇风貌区单元和古镇东单元四个城镇单元,总面积约为602公顷。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及排水标准同意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水模式采用自排模式。

同意规划排水标准,即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3年一遇;综合污水量指标采用290升/人·日,地下水渗入量按照日均旱流污水量的10%计。

三、关于排水规划方案(一)雨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原则同意规划范围内雨水提标方案,即规划范围内雨水就近分散自排河道,古镇北单元、古镇西单元、古镇东单元、和古镇风貌区单元(除东后老街-南四灶港-南五灶港-东横港合围区域)均采用按规划新建、翻建DN1000-DN1650雨水管和控制地坪标高等措施实现提标,道路最不利点标高按不低于4.5米控制;东后老街-南四灶港-南五灶港-东横港合围区域无市政道路,地块内雨水自流进入周边河道,地块标高按不低于4.4米控制。

原则同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采用加强源头雨水污染控制和污染物拦截等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二)污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原则同意本次规划污水量测算,即分别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分类指标法进行测算后取大值,规划范围内2035年预测污水量约为2.59万立方米/天。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临平排水系统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临平排水系统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临平排水系统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0.07.03•【字号】沪水务〔2020〕434号•【施行日期】2020.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临平排水系统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0〕434号上海市排水管理处:你处《关于上报〈临平排水系统专业规划〉的请示》(沪排管〔2020〕20号)及《临平排水系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收悉。

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临平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现状虹镇排水系统(即四平路-大连路-通北路-周家嘴路-虹口港合围区域,约2.44平方公里),二是将原溧阳排水系统北块(即沙泾港-临平北路-欧阳路-四达路-甜爱支路-四川北路-东江湾路合围区域,约1.06平方公里)纳入临平排水系统,总服务面积约3.5平方公里。

溧阳排水系统服务范围调整为原溧阳排水系统南块,即临平北路-欧阳路-四达路-甜爱支路-四川北路以南区域,约1.43平方公里。

二、关于排水体制及排水标准同意临平排水系统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雨水排水采用强排模式。

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规划综合径流系数取0.6,初期雨水截流标准11毫米;综合污水量指标采用315升/人·日,地下水渗入量取日均旱流污水量的10%。

三、关于排水系统规划方案(一)同意排水系统方案。

1.临平排水系统通过新建临平泵站、扩大服务面积实现雨水排水提标,废除现状虹镇泵站及现状临平泵站。

溧阳排水系统通过缩小服务面积实现雨水排水提标,保留利用现状溧阳泵站及现状横浜泵站。

2.系统总管沿大连路-三河路-虹镇老街-虹关路-东沙虹港路及欧阳路-临平北路-天宝路-天虹路敷设,收集雨水、污水纳入新建临平泵站,管径为Φ1500-Φ4000,总长约6.82千米。

雨水经提升后排入沙泾港;截流污水提升后接入规划曲阳路拟建Φ1500截流管,进入现状临平路Φ1650截流管,最终经周家嘴路两港截流总管—污水三期干线进入竹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年)上海市水务局二零零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规划修编的背景 (1)第二节主要结论 (2)第二章城市概况……………………………………………………。

7第一节自然条件 (7)第二节城市性质 (8)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 (9)第三章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0)第一节水资源现状 (10)第二节水(环境)功能区划 (10)第三节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2)第四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第四章规划总则 (16)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6)第二节规划依据..........................................................。

16 第三节规划思路与原则................................................。

.16 第四节规划范围及规划对象.. (17)第五节规划年限和目标………………………………。

17第六节规划标准.........................................................。

18 第七节规划需求分析 (19)第五章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0)第一节系统分片布局......................................................。

20 第二节规划污水量预测.................................................。

20 第三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1)第四节中心城区分散污水厂规划去向55 第五节初期雨水的治理55 第六节粪便污水处置方案58 第七节污泥处理与处置59 第八节上海市保留工业区污水规划去向62 第九节实施效果64 第六章近期实施计划 (65)第七章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 (67)第八章说明和建议 (68)附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规划修编背景1999~2001年,为配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上海市水务局组织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3.04.28•【字号】沪水务〔2023〕280号•【施行日期】2023.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沪水务〔2023〕280号各区水务局: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文件和法规要求,推进市、区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落地,为本市城镇防汛和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提供规划保障,现就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根据韧性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的要求,推动排水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和水环境质量,牢牢守住城市运行安全底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一)雨污同步,系统统筹。

结合国土空间控详规划,编制城镇雨、污水详细层级规划,坚持雨水系统提标与污水系统完善协同理念,系统统筹收集、输送及处理各环节,并做好与供水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的衔接。

(二)科学评估,优化比选。

根据市、区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目标和指标要求,科学评估现状情况,开展蓝、绿、灰多种雨水提标方式以及“合改分”、初雨调蓄等多种控污路径方案比选,选择经济合理的规划方案。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以全面推进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落地为重点,按轻重缓急逐批完成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

易积水、污水排水不畅、放江污染严重等问题区域以及城市更新、重大项目开发区域,应优先编制。

(四)智慧赋能,长效管理。

加快排水模型构建,全面应用于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和排水能力评估。

建立详细层级规划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规划成果集中统一归档,规划信息及时入库,实现详细层级规划的动态更新。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修编要点讲义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修编要点讲义

强条
3 7
1 11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
GB50015‐2003(2009年版) 章
5热水及饮水 供应 5.1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 质 5.2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5.3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 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5.4 水的加热和贮存 6 21 3 25 2
全面修订征求意见稿 强条 章
6热水及饮水 供应 6.1一般规定 6.2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6.3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6.4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 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6.5 水的加热和贮存 6.6 太阳能、热泵热水供应 系统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
• 2 术语
2.1.1建筑给水排水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新增) 建设基地红线范围内的生活给水、排水、雨水等。 2.1.42 厨余垃圾排水 kitchen waste drainage (新增) 厨余垃圾泛指的是餐后所产生的垃圾经厨房垃圾粉碎机产生的排水。厨余垃 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等。 2.1.74 污水提升装置 Sewage lifting device (新增) 集污水泵、集水箱、管道、阀门、液位计和电气控制组成一体用于污水提升 的成品装置。 2.1.85 线性排水沟 linear drainage ditch (新增) 将地面雨水沿程连续收集引入排水沟,此种成品排水沟称线性排水沟。
三、主要修订内容简介
• 3.10.15 使用臭氧消毒时,臭氧应采用负压方式投加在过
滤器之后或之前的循环水管道上。(新增) • 3.10.16 加氯间应设置防毒、防火和防爆装置,并应符合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原3.9.14 修改,取消瓶装氯气消毒) • 3.10.24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进水口、池底回水口和泄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西岑科创中心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西岑科创中心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西岑科创中心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西岑科创中心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西岑科创中心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西岑科创中心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3.10.09•【字号】沪水务〔2023〕770号•【施行日期】202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西岑科创中心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西岑科创中心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3〕770号青浦区水务局:你局《关于〈西岑科创中心供水系统专业规划〉〈西岑科创中心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西岑科创中心雨水排水专业规划〉报请行业审查的请示》(青水〔2023〕53号)及规划文本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范围北至岑卜路、南至港悦路、西至培漾路(含动迁基地),东至华为科研基地,总面积约225.72公顷。

研究范围北至岑卜路、南至港悦路、西至培漾路(含动迁基地),东至泽青路,包含华为科研基地,总面积约408.87公顷。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及排水标准同意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模式采用自排模式。

同意华为研发中心地块雨水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10年一遇,其余区域采用5年一遇。

居民生活污水量指标采用144 升/人·日,除居住用地,其他用地污水量按用地指标法测算,污水量按用水量90%计。

三、关于排水规划方案(一)雨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原则同意雨水规划方案,即结合道路工程新建或改建DN800-DN1200雨水管,雨水就近自流排入石塘港、新虹港、张联村港、慢惜圩港等河道。

为保证地区防汛排水安全,应做好竖向高程设计控制,在绿地、公园、学校操场等各类公用设施内因地制宜设置绿色调蓄设施,并要求各地块满足降雨外排径流峰值在开发后不大于开发前水平。

原则同意初期雨水治理方案,即通过源头径流控制措施,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二)污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原则同意污水规划提出的污水量预测、污水出路和系统布局方案。

陆家嘴御桥科创园排水系统专业规划

陆家嘴御桥科创园排水系统专业规划

陆家嘴御桥科创园排水系统专业规划摘要:以陆家嘴御桥科创园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为例,从地区概况、雨水排水规划、污水排水规划的论述几方面出发,重点分析了地区雨污水出路、管网布置方案及对下游接纳管道及市政设施的影响。

同时,对新理念在规划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雨水排水规划,污水排水规划,低影响开发措施1. 地区概况1.1 规划范围陆家嘴御桥科创园地处浦东新区中环沿线和中部产业带。

规划范围为沪南路、锦绣路,康花路、华夏西路围合区内。

包括原御桥工业小区、北蔡楔型绿地局部用地以及康桥工业小区局部用地,其规划面积约244.51 hm2。

1.2 地区规划规划范围内沪南路以东地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在康士路、康花路交界处设置康桥--御桥地区公共中心。

沪南路以西以产业功能为主。

其中康杉路东侧、御桥路两侧发展大型商业、专业市场。

康杉路西侧、御桥路北侧规划为研发用地。

东起康杉路—康安路,西至康意路、南起御南路,北至临御路的规划范围内将建设陆家嘴御桥科创园,园区规划为总部经济、产业区配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域。

1.3 用地及区域排水现状1)现状用地规划范围大部分为农田、空地、水域等非建设用地。

其中:沿沪南路西侧、御桥路两侧已建大型专业市场,包括汽车城、汽车4S 店、超市、家居广场等,这些公共设施已形成一定的专业市场商业氛围,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积聚了较高的人气。

规划范围内西侧为现状御桥生活垃圾处理热电厂,是我国首座千吨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北侧现状已建220KV(500KV)高压走廊;南侧隔区界河为现状康桥工业小区和康桥镇的康桥村。

2)现状排水设施为了配合地块开发,在陆家嘴御桥科创园范围内的临御路(康安路~沪南公路)、御北路(康安路~沪南公路)、御桥路(康凌路~沪南公路)、康杉路(临御路~御桥路)、康士路((御北路~御桥路)下按2009年1月编制的《御桥地区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调整)》敷设了Φ600~Φ2400的雨水管道和DN300~Φ800的污水管道,从运行情况看,管道排水畅通,除御桥路沿线大部分雨水管道和沪南公路部分雨水管道可以保留利用外,其余路段雨水管道因排水标准调整,需予以废除重排。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南大北块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南大北块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南大北块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6.01.28•【字号】沪水务〔2016〕154号•【施行日期】2016.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南大北块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行业审核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16〕154号宝山区水务局:你局《关于报审〈南大北块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修编)〉的请示》(宝水务〔2015〕232号)收悉。

我局对《宝山区祁连敏感区雨水排水专业规划》(以下简称“原规划”)开展过行业审核(沪水务〔2012〕430号),为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和《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设施规划和设计指导意见》的雨水排水提标要求,开展规划修编是必要的。

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范围为:北起走马塘,南至南大河,西至S20外环高速,东至桃浦河,总面积约271ha,与原规划一致。

二、关于雨水排水规划(一)排水标准同意规划范围内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大场路以东地区综合径流系数经计算约为0.6,大场路以西地区绿地径流系数采用0.15,区域内新建、改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应按不高于0.5控制。

(二)规划方案原则同意规划范围以大场路为界,东侧区域采用小区强排水模式,西侧区域采用缓冲自流排水模式,与原规划一致。

东侧区域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主要沿大场路-南大路和大场路-葑厚路,至汇丰路纳入拟建雨水泵站,经提升后排入走马塘。

雨水泵站拟选址于走马塘以南,汇丰路以西的地块内,泵站规模为26m3/s,用地需6470m2。

西侧区域内绿地应通过海绵城市相关措施,就地消纳、净化和排放雨水,仅在南大路(外环高速-大场路)敷设雨水管道收集路面排水,就近自流排入河道;为保证地区防汛安全,地区建设时,应控制地区的竖向高程,南大路(外环高速-大场路)道路标高应控制在4.5m以上,绿地内地面高程可适当降低。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前言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暨“十五”计划》和《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指导下进行的上海市水务系统专业规划之一,是《上海市污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1999年)》的延续和推进,是新一轮上海市城市发展及“给水、排水、水利"一体化的需要.本规划将成为上海市污水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性文件。

规划特点一、在水资源和水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理清和核实了本市污水系统的现状.二、从水务一体化的角度,科学预测污水量,优化了截污治污处理设施的布局.三、从效益的角度,完善收集系统,发挥现有设施效益,减少污水直排水体污染。

四、从安全的角度、科学、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体景观水平和水源地的安全。

五、从现状的角度,实行分流制为主体与合流制并存的排水体制.六、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妥善处置污泥,减少二次污染.七、从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体现了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水平。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指导思想为实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服务,“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系统,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持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综合发展环境,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二节规划方针以“三个提高、二个加强、一个利用"为核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处理设施利用率,实现工程效益,体现服务水平。

加强水源保护力度、加强中心城区河道治理力度,确保水源地安全,改善城市水域的景观水平。

科学、合理、适度利用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治理污水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第三节规划范围和服务对象全市范围,总面积6340.5 km2,其中河湖面积532.47 km2.规划重点区域是中心城、郊区(县)的新城、“一城九镇”和水源保护区.本污水系统专业规划服务对象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

第四节规划年限和目标规划年限和目标见下表。

上海市城镇雨水系统专业规划

上海市城镇雨水系统专业规划
上海市城镇雨水系统专业规划
一、规划背景
本次雨水专业规划的修编是《上海市雨水系统专业规划(1999 年)》
的延续和优化,是新一轮上海市城市发展及 “安全、资源、环境” 水
务一体化、发挥整体优势的需要。修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满足上海城市发展、确保防汛安全,优化城市排涝方式,
为城市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
在此期间,风暴潮三碰头概率较大,为挡潮而影响内河泄洪能力情况 时有发生,尤其是中心城区。
3、条块分割,措施单一 受原有体制上城乡分离、行业分政、部门分割的影响,以前中心 城防汛设施的建设在如何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合理解决陆域排水与水 系的蓄洪能力、优化排水方式方面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结合地 区环境的建设,通过增加绿化、停车场、水面积率、调蓄等措施来降 低泾流量,消减峰值流量,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标准。解决城市排水措 施往往局限于增大管径、提高泵站规模等着手,措施比较单一。 三、发达国家在城市防汛排涝方面的经验 (一)较为完善的雨水系统是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的调蓄措施为提高标准创造了条件。 (三)重视雨水排放对水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 (四)从单纯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向重视工程措施与管理(法规)、 养护并重方向转变。 四、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确保城市防汛安全为主线,以改 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前提,树立“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思想, 形成 “布局合理、蓄排结合、高效安全、水清景美” 的、与上海国 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的防汛保安体系。
(二)是发挥体制优势,进一步优化规划水平的需要;
(三)是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现状及特征
(一)强排水模式现状
1、中心城城市化地区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松江区九亭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松江区九亭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松江区九亭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10.09•【字号】沪水务〔2024〕425号•【施行日期】2024.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松江区九亭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4〕425号松江区水务局:你局《松江区水务局关于〈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镇域级雨水排水规划〉报请行业审查的请示》(沪松水〔2024〕142号)及《松江区九亭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文本收悉。

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原则同意本次规划范围为镇域边界-G15沈海高速公路-沪松公路-小涞港围合区域,面积约24.54平方公里。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及排水标准同意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水模式采用自排模式,规划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3年一遇。

三、关于雨水规划方案原则同意规划范围内雨水就近自排河道,通过按规划标准新建和翻建雨水管道、控制地坪标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新增提标调蓄设施等措施实现提标。

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地块和道路标高控制要求。

原则同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采用加强源头雨水污染控制和污染物拦截等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一)请你局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沪水务〔2023〕280号)要求和技术审查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

建议复核蒲汇塘以北、沪松公路以南地块的现状排水能力,补充细化排水方案和地块高程控制要求。

建议补充规划范围内新增的雨水提标调蓄设施的具体规模和位置。

(二)请你局对接区规划资源部门,在本规划基础上,对重要排水设施用地和排水管道管位进行控制。

(三)请你局联合区建管委和区房管局,在各地块的海绵城市设计工作中,通过优化竖向高程、增加海绵城市要素等措施,实现各地块内雨水的蓄滞能力达标,从而满足规划范围内雨水排水能力提升和初期雨水污染控制要求。

上海市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解读

上海市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解读

上海市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解读发表时间:2020-06-16T09:28:02.40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第7期作者:姚磊[导读] 目前上海市暂无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由于资质不同、水平不一,编制深度深浅不一,水平差距大摘要:目前上海市暂无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由于资质不同、水平不一,编制深度深浅不一,水平差距大,对雨污水排放方案分析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对于关键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影响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排水情况的判断。

导则在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条例基础上,主要对排水设计方案的基础资料调查、编制内容、工作程序、方案设计和评估等进行规范化规定,弥补了此类方案编制导则的缺位,为管理部门的审核和监管工作提供一定依据,为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导则;排水与污水处理1背景上海市是大型城市,人口水量大、密度大,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应较大,对城镇排水设施造成巨大排水压力。

上海市自实施排水许可制度以来,虽然建设单位编制了排水设计方案,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对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的分析评价并不全面。

由于编制单位水平不一,编制深度深浅不一,水平差距大,对雨污水排放方案分析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对于关键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影响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排水情况的判断。

由于缺乏统一的编制规范和规定,编制管理较为混乱。

随着国家对排水许可制度提出了新规定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对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的编制进行规范[[[] 谭琼.上海市排水许可申请的规范性技术要求简介[J].给水排水,2014.]]。

2编制原则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府办发[2018]4号)的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本市建设项目排水工作的开展,提高核发排水许可工作效率,达到可操作、可监管的工作目的,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上海地区的实践经验,参考和引用了国内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简介200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了我局编制的《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当时的规划体现了“保护水源、优化布局、体现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为上海水环境整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原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对水环境治理的量和质的需求,必须对原有规划进行修编。

本次规划修编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更加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②更加注重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与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的协调,③更加注重对初期雨水的治理,④更加注重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污水截污纳管要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发挥综合治理的效益)。

一、污水治理现状1、污水处理系统的框架逐步形成。

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由“九五”期末的100万m3/d发展到了“十五”期末492万m3/d,其中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到471万m3/d,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格局的已逐步形成。

2、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十五”期间新建完成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九五”期末的44%发展到了70.2%。

3、规划先行,指导水环境治理建设有序开展。

对全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起到了指导作用,使全市水环境治理得以科学、有序地开展。

虽然近几年来在资金投入、工程规模、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社会效益和城市面貌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建设、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水基础设施面临偿还历史欠帐和满足新增长需求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原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满足不了城市经济社会、人口发展需求,开始显现新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存在差距,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深度还达不到国家颁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问题还比较严重,合流制地区初期雨水截流倍数过低,影响了水环境治理的效果。

郊区污水设施规模滞后于区域发展,郊区污水厂的建设与污水管网建设不同步,影响设施效能的发挥。

污水污泥处理不同步,污泥稳定化处理的程度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二、规划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以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安全可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提供保障。

实现二个同步:一是要加强城乡统筹,确保区县在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方面与城区建设同步。

二是要加强污泥的处理处置,与污水处理同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大黄浦江上游和长江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

二是要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促进苏州河、黄浦江两岸重点区域和临港新城等地区的开发。

三是进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力度,为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夯实基础。

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专业规划相结合,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

二是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要与区域水环境的功能相结合,突出治本,兼顾面源污染的治理,使水环境的质量得到恢复。

三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发挥综合治理的效益。

四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城市化进度相结合,远近结合,避免重复建设。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全市,总面积6340.5 km2。

规划年限远期为2020年,规划期末服务人口约2000万人。

四、规划目标(一)近期(201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满足处置要求。

(二)远期(2020年)在规划期内形成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满足处置要求。

五、系统规划(一)布局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心城大部分地区及郊区东部地区将形成石洞口、竹园、白龙港、南汇中北部、临港、奉贤东部、奉贤西部、金山东部(新江)等八大集中污水处理系统;中心城部分地区、郊区西部地区的污水将采用“分散处理”系统。

最终形成“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与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相协调,中心城区结合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分别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旁配置污泥处理厂;郊县则采用集约化方式,分别在各个郊县设置1~2座集约化的污泥处理厂,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益。

污泥厂的建设遵循近远期结合,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处理的方法以消化、干化、堆肥、焚烧为主;处置则结合污泥性质、成份以填埋、综合利用为主。

至2020年,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将形成2166的格局,即全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人口2000万,产生的污水量约1000万m3/d左右(1050万m3/d),由石洞口、竹园、白龙港、杭州湾、嘉定黄浦江上游、崇明三岛6大区域内的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经60余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污水系统布局详见表1。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一览表表1(二)中心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去向为了适应今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本次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环境为重、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精神,对上一轮规划中保留的分散污水处理厂结合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进行了布局优化,对处于中心城区比较敏感地区的分散污水处理厂,在规划上保留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并在集中处理系统设施规模上预留了这部分的流量;对地处中心城区边缘的污水处理厂,则在规划上做长久保留。

废除后的污水处理厂原则上考虑用于初期雨水的治理,为地区的水环境改善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三)初期雨水的治理初期雨水的治理根据排水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合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其排放污染负荷量的控制将与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放的污染负荷量相当。

采取相当于降雨强度为4~5mm/hr.km2降雨量,基本能达到与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放的污染负荷量达到相同的水平。

采用的手段是管道截流加调蓄方法。

对分流制排水系统,其初期雨水截流的规模需考虑已建截流总管的容量,按20%的旱流污水量考虑,对地面径流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还应结合河道的整治,沿河设置调蓄设施或在雨水泵站采取调蓄等工程措施,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除了工程措施外,还应加强管理,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模式,在提高合流制旱天排水管网输送能力和雨天调蓄能力上挖潜,减少排水管道泥沙沉积,减少雨天溢流污染水体。

六、实施效果2010~2020年COD污染削减情况汇总表表2七、近期实施计划(一)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厂规模220万m3/d )中心城区:完成竹园、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建白龙港污水厂80万m3/d,新建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50万m3/d 。

建设竹园和白龙港污泥处理厂。

郊区:新建嘉北、白鹤等10座污水处理厂, 续建金泽、叶榭等9座污水处理厂, 扩建安亭、松江等8座污水处理厂。

(二)污水收集系统中心城区:完成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完成西干线改造工程,建设白龙港南线东段和黄浦江过江管工程。

继续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污混接改造。

郊区:同步完成与污水厂相配套污水管网系统。

上海市城市雨水系统专业规划本规划是在《上海市中心城雨水排水系统现状评价》和《上海雨水综合管理方案研究》两个基础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清和核实了本市雨水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上海市雨水排水设施服务水平低、设施配套率不高、水质受降雨影响大、重要地区标准偏低等特征,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和在21世纪初期要把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整个规划要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防汛保安体系,体现了““布局合理、蓄排结合、高效安全、水清景美”的治水理念,为上海防汛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规划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从系统的角度,融入了水利分片规划等内容,内容更趋完整,技术更为合理;规划重点由原来的以中心城为主向郊县延伸,覆盖更为全面,为上海市城市发展提供了防汛安全保障。

(二)从效益的角度,紧密结合水利分片规划,优化城市排水模式,降低了治水成本。

(三)从环境的角度,注重生态环境,加强对初期雨水的治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从科学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排水模式的概念,对不同的排水模式适用条件进行了界定。

一、雨水排水现状1、雨水排水系统的框架已经形成。

中心城区采用强排,郊区采用缓冲式排水格局基本形成,雨水排水设施的规模由“九五”期末的1720m3/s发展到了“十五”期末2150m3/s。

2、雨水排水系统的覆盖率和达标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十五”期间新建和续建完善了29个排水系统,完成3个低标排水系统改造,中心城系统覆盖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了71%和65%。

虽然近几年来在排水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排水设施的服务水平仍然较低,中心城仍有16个设计标准低于1年一遇频率排水系统,有些排水系统虽然总管、泵站均按规划标准实施,但收集系统往往是解放前或解放初期建成的,不达标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河道的调蓄能力与受纳的排水量不匹配,影响防汛安全。

二、规划思路:以“三提高、二确保、二利用、一推广”为核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提高:①提高城市化地区雨水管道、雨水泵站达标率;②提高合流制区域截流倍数;③提高各水利片外围排涝泵站达标率;改善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环境质量。

二确保:①确保在设计重现期内,排水畅通,不积水;②确保在超过设计重现期时,退水快,积水时间短。

二利用:①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绿地、室外大型停车场等场所,作为超标准降雨和低标准地区改造措施的临时调蓄池,以降低投资成本,体现工程效益;②科学、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作为绿化、道路冲冼及对水质要求不高用水水源。

一推广:积极推广渗透性强的材料作为人行道、停车场的表面层,以减少降雨径流,入河水量。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全市,总面积6340.5 km2。

规划年限远期为2020年,规划重点是中心城区和一城九镇地区。

四、规划目标至规划年限末,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和分布在城区的河网共同组成的城市化地区的排水除涝体系全面形成。

一般地区一年一遇、重要地区三年一遇、特殊地区五年一遇的城市雨水排水标准基本达到。

中心城排水系统的达标率达到90%以上,排水系统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五、系统规划(一)排水模式第一类:城市小区强排水模式表现形式: “管线成网,集中排水”。

排涝模数:5~6 m3/s/km2。

适用范围:水面积率底、河道分布不匀的中心城区。

第二类:圩区缓冲式排水模式表现形式:“控制内河水位,分散多点,就近入河”。

排涝模数:1~3 m3/s/km2。

适用范围:水面率高,河网分布较为均匀的低洼地。

第三类:区域缓冲排水模式表现形式:“控制区域水位,分散多点,就近入河”。

排涝模数:0.5~2 m3/s/km2。

适用范围:水面率高,河网分布较为均匀、地高潮差大的地区。

排水模式的确定取决于水面率、水位、地面高程、河网的密度、排水体制等因素(二)系统布局按城市区域除涝规划分片原则,分成14个片区和一个市中心区,每个片区的城市化地区由若干个强排水系统或若干个缓冲式排水系统的河网、水闸、泵站或区域排涝的河网、水闸、泵站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