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在库养护
药品保管养护制度

药品保管养护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卫生院药剂科所有人员
三、内容
(一)按《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库房、药房药品进行养护。
(二)药品保管养护人员应掌握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保管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做到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
(三)药品应按不同贮存要求分别存放于冷库(柜)、阴凉库、常温库,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危险品严格与药品分库房存放,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中药饮片要按照其性质、性状分类保管,易虫蛀、霉变的必须特殊保管。
(四)药品应合理堆放,留有规定的间距,不倒置,不混堆,各仓库都应配置地架,货架。
(五)库房应保持整洁卫生,认真做好防蛀、防霉、防鼠、防潮、防热、防冻、防火等工作。
(六)在库药品要按效期远近、批号顺序依次堆放,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使用。
近效期药品应催报使用。
(七)药房、药库要配置温湿度计,每天定时(上午9:00,下午3:00)观察并记录,根据温湿度情况及时采取通风、防潮、
降温、保温等养护措施。
在库药品应定期进行循环检查养护(养护周期:药房每月一次,药库每季一次)。
中药饮片应做到勤查看、勤晾晒,定期进行循环检查养护(检查养护周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对易生虫、霉变的重点品种应每月检查一遍。
(八)药品养护记录应及时、真实、规范。
(九)经常对各种养护设备设施进行保养检查。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是指在药品储存、运输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效价得以稳定,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以下是具体的药品养护措施:
1. 环境控制:
- 温湿度管理:根据各类药品的要求设定适宜的储存温度(如阴凉库、冷藏库等)和相对湿度,并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确保仓库内温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 光线防护: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对光敏感药品应存放在避光容器或用遮光材料包裹。
2. 设施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与保养通风设备、除湿机、空调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维持良好的储存环境。
- 对于特殊要求的药品,如需要防震、防潮的药品,要提供专门的储存条件。
3. 分类储存:
- 按照药品的理化性质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需单独隔离存储。
- 根据药品有效期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定期盘点并及时清理近效期药品。
4. 质量监控:
- 定期开展药品质量抽检,包括外观检查、水分测定、微生物检测等,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处理。
- 记录药品养护情况,包括温湿度记录、养护检查记录、药品进出库记录等,并按要求保留一定期限的记录档案。
5. 人员培训与管理:
- 药品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药品特性和养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实施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药品储存区域,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 应急预案制定:
- 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电力故障、设备损坏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减少药品损失。
通过以上全面的药品养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药品品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库房管理
1. 药品库房应位于通风、干燥、无污染、光线适宜的场所。
2. 库房内应配备恰当的温湿度检测设备,并定时检测温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3. 药品库房内应有明显的货架标识和分类管理,确保不同种类的药品互不混淆。
4. 库房内应定期清理、消毒,确保无尘、无蛆、无霉。
二、药品储存管理
1. 所有药品应有清晰的标识、标签,包装完整,未过保质期。
2. 药品在储存时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3. 药品库房内应根据药品性质和储存要求,合理使用储存设备和容器,例如普通药品和易碎药品应分开储存。
4. 药品库房内不得储存易燃、易爆药品及其他有害药品。
三、药品养护管理
1. 库房内的药品应定期检查、清点和清理,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渗漏、无损坏。
2. 定期组织对药品进行整理、搬运,避免长期放置导致变质。
3. 药品库房内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和受潮变质。
4. 库房内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药品。
综上所述,《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对药品储存和养护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药品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遵守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在库养护规程

目的:制定药品在库养护操作规程,不断改善药品储存条件,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安全。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药品在库养护的全过程。
责任:养护员、保管员、储运部、质管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操作规程:1、养护员必须履行职责,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
经常检查并努力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指导和督促保管员按照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与作业。
2、养护员应当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调控、监测:2.1养护员应掌握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各测点终端的位置,能熟练地通过主机采集、记录、处理及报警功能,实时监控库房温湿度数据;2.2当药品储存环境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养护员应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2.2.1.温度过高,采取各种降温措施来调节:用排风扇等通风设备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通过窗帘防止阳光直射,库房遮光降温;开启空调降温;2.2.2.温度过低时,采取保温防冻的措施来调节:关闭窗户,悬挂门帘;开启空调;2.2.3.湿度过高时,采取防潮除湿的措施来调节:通风除湿;开启除湿机,保持仓库相对封闭,经常移动除湿机的位置,达到全面除湿的效果;2.2.4.湿度过低时,采取的措施如下:可利用湿拖把拖地;可采取喷雾器喷雾;3、根据库存药品的质量特性采取具体的检查、养护措施:3.1由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定期自动生成养护计划,提示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养护;3.2对验收合格药品入库三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养护检查(周期性不得少于3个月一次),每季度循环检查一次所有在库药品;3.3不定期检查:一般汛期、梅雨季、高温、严寒或发现有质量变化苗头时的随机性检查;3.4检查的内容包括药品包装、外观、性状、有效期等;3.5在库的冷藏、冷冻药品由专人负责进行重点养护检查;3.6检查时注意事项:养护员在打开药品内包装进行检查时,必须在符合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检查完毕后必须恢复包装原貌,确保不因检查对药品内在质量和外观带来质量影响。
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药库及各药房3.定义:药品养护指在药品储存过程中,对药品进行科学保养的技术性工作,是保证药品在储存期间保持质量完好的一项重要措施。
4.内容:4.1 从事养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在库存储药品的性质与储存养护要求,以便对在库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保管。
4.2 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10~30℃,阴凉库≤20℃,冷库2~8℃,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
根据温湿度(储存普通品种药品的库房按照阴凉库标准,温度保持在10~20℃,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见附件1)。
4.3 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性质特点、储存要求等建立重点养护品种(如: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见附件2),按月进行养护,并建立药品养护档案(见附件3)。
养护记录应保存至少二年。
4.4 药品储存需做好防鼠、防虫,有粘鼠板、老鼠笼等防鼠防虫措施,并做好记录(见附件4)。
4.5 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药品有效期登记表”。
4.6 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药品与屋顶墙面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空调(风机)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
4.7 需冷藏药品放置在冰箱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应冷冻的药品结冰。
药品码放时,应与四壁间留有1~2厘米的空隙,药品间也应留有空隙,不得混放,防止妨碍空气流通。
4.8 药品与非药品分柜储存,内用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
药品应按药理、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储存,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药品仓库保管养护方案

药品仓库保管养护方案药品仓库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对于医院的运营和医学救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品在仓库中的保管和养护工作是保证医院药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面就介绍药品仓库保管养护方案。
1. 仓库管理人员培训:确保仓库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仓库管理系统,了解药品管理法规和标准,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 清洁消毒: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特别是在存放过期药品的区域更要加强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药品分类存放:根据药品的性质、剂型和保质期等因素,将药品分门别类进行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同时,在存放过期药品时要注明“过期”,并进行封存。
4. 温度湿度控制:仓库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可安装温湿度监测仪器,及时监测和调节仓库的温湿度。
5. 防潮防晒:仓库内要做好防潮和防晒工作,避免药品受潮变质或遭受日光暴晒。
可以装修防潮、防晒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
6.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和流程,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药品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及时淘汰过期、破损、变质的药品,防止误用。
7. 药品监管:定期进行药品巡查,对存放区域、药品标识、防火安全和药品封存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建立药品使用台账,加强对药品的监管和管理。
8. 废弃药品处理:对废弃药品进行分类、封存和妥善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可以委托专门的废弃药品处理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以上是药品仓库保管养护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可以提高药品仓库的管理水平,保证药品的安全和质量,为医院的药品使用提供保障。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药品储存要求1.药品的存放地点应该干燥、通风、温度适宜;2.药品的储存区应设有专门的货架,不同种类的药品要分开存放,保持分类整齐;3.存放的药品要符合有效期限的要求,过期的药品不能使用;4.要定期巡查存放区域,维护储存的药品,及时处理损坏或变质的药品。
二、药品养护要求2.防潮、防尘、防虫是药品养护的重要步骤;3.药品的存放要按照冷藏、常温、避光等特殊要求进行处理;4.遵循药品使用前的准备要求,比如需要摇晃、稀释等特殊操作,必须按照要求进行。
三、药品安全管理1.药品储存和养护区域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2.要建立药品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所有的进出流程都要有记录,并进行核对;3.对重要药品的储存区域要设置监控摄像,保障药品的安全性;4.定期组织对药品储存和养护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药品灭菌管理1.对于需要灭菌的药品,必须按照灭菌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药品的无菌状态;2.灭菌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有效的灭菌效果;3.灭菌药剂要符合规定的药物储存和养护条件,避免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药品库存管理1.要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计划,有计划地进行药品的采购;2.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数量和有效期限,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处理;3.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药品库存过期和浪费;六、药品使用管理1.要建立健全的药品领用和申领制度,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取得合适的药品;2.对使用过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二次使用或混淆。
以上是一份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制定并执行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药库、药房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____,全面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财产免受损失。
2、药库、药房均应配置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还应配置必要的防盗或防护设施。
3、合理使用库容,做到五距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所有药库的药品存放区均应配备底垫或货架;药房应配置适宜药品陈列的货架或货柜,摆放整齐,无倒置现象,并设置拆零专柜或专区。
根据药品的性能和储存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4、养护员坚持以预防为主、养护为辅的方针,每季对药库、药房药品全面检查一次,将易变质的药品、储存时间长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以及不合格药品的相邻批号等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必须酌情增加养护次数。
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室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并暂停调拨或使用。
5、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药库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实行专库存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2)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实行专库存放。
(3)根据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7、做好药库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开摆放,即:(1)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2)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
(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
(4)化学原料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8、药房药品的储存实行分房或分区摆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药房或分区摆放。
(2)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3)药品按用途与功能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4)拆零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5)特殊管理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仓库药品养护员日常操作流程

仓库药品养护员日常操作流程
仓库药品养护员是负责仓库药品的保管、管理和养护工作的人员,其日常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入库检查:药品从供应商处到达仓库后,养护员需要对药品进行检查,比如检查药品是否有破损、过期等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药品分类存储:养护员需要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将药品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区域或货架上,以便于管理和取用。
定期巡查药品:养护员需要定期巡查药品,检查药品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比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药品出库管理:当药品需要出库时,养护员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核实药品的数量和品种,并记录相关信息。
在出库前,还需要对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要求。
废弃药品处理:废弃药品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护员需要严格执行规定,确保废弃药品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药品库存管理:养护员需要对仓库药品的库存进行管理,比如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制定合理的补货计划等。
仓库清洁卫生:养护员需要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药品的卫生和安全。
仓库药品养护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做好仓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4篇)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是医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和安全。
良好的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药品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减少药品的变质、失效等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二、陈列管理制度1. 陈列区域划定根据药品种类和特性,将药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放置在相应的陈列区域,避免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同时,应对陈列区域进行标识,方便查找和取用。
2. 陈列位置安排将不同种类的药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在陈列区域内的位置。
例如,对于易受热的药品,应将其放置在远离阳光直射和热源的位置,以免造成药品成分的变化。
3. 陈列货架规划根据药品的大小、重量和数量,合理规划陈列货架的数量和结构,并确保货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固性。
陈列货架的高度和层数应适中,方便取用和检查。
4. 陈列方式将同种类的药品按照规定的方式陈列,例如,将同一种药品的不同剂型进行分区陈列,方便用户查找和选择。
同时,要定期对陈列的药品进行整理和摆放,保持陈列的整洁和美观。
5. 陈列标识管理对于陈列区域内的药品,要对其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产地和有效期等信息。
标识应清晰可见,易于辨认。
并及时更新药品的标识信息,防止过期药品的出现。
三、储存管理制度1. 储存环境要求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例如,储藏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要求。
应定期监测和记录储存环境的数据,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和合格性。
2. 药品储存方式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例如,将易受潮的药品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受潮变质;将易受热的药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防止热量引起的变化。
此外,药品的储存应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发生混淆和交叉感染。
3. 储存区域管理储藏室的区域划分要合理,根据药品的种类和特性,将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对于易受光照的药品,应放置在避光柜或遮光物下,防止光照引起的药品变质和失效。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制度(标准版)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
1.库房、药房的药品分类摆放。
外用、内服、针剂、片剂、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柜或分架摆放。
对易挥发和发散异味的药品另行存放。
2.在库药品实行分区管理。
发药区、待验区、退货区和药品存放区分开,并有标识。
3.在库房、药房电脑上设置药品效期管理的预警。
对效期在六个月内药品退回公司和调节使用。
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原则上不上药房货架,确需要使用的,应向患者讲明药品的效期。
过期失效药品及时回收,统一作报废处理,决不能让过期失效药品流入患者手中。
4.加强在库药品的管理。
确保药品储存期间的质量。
为患者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
5.库房、药房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要保持完好,正常运转。
对各个不同要求的储存药品区的温度、湿度计,要每日观察,并做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药品仓库、药房应做到地面平整、墙壁光洁、门窗严密、环境干净卫生、无污染物。
并设置配备防火、防尘、防冻、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霉、等设施。
7.药房按药柜责任到人,各人对自己的责任区的药柜药品质量负责。
要定期检查药品质量,过期、失效、变质、破损的药品及时下架。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在库养护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药品在库养护,保证药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药剂科。
3.责任:药剂科涉及药品在库养护人员。
4.内容:
(1)养护员应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持证上岗。
(2)养护员负责检查库存药品的储存条件,指导保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
(3)对陈列药品每三个月进行养护检查,重点养护品种每月养护一次,发现问题
及时上报药房质量管理负责人。
(4)药品养护内容包括:药品储存条件、药品储存设施、药品包装、药品有效期
等。
(5)养护员在检查中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应立即下架并放入专柜,挂暂停发货
黄牌,质量管理员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销售。
复检确认不合格的药品,做退货处理。
(6)调剂室和库房内要设干湿温度计,做好温湿度的检测和管理,库管员应将药
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常温库:0~30 ℃,阴凉库不高于20℃,冷藏库为2~8℃,相对湿度为45%~75%)。
每日上午9:00下午3:00各一次对温湿度进行记录。
如调剂室、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即时采取通风、防潮、避光、降温等养护措施,做好养护记录,确保药品质量。
(7)养护员协助库管员完成药品有效期的检查,到效期药品,养护员及时将药品
下架。
医疗药品仓库养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药品仓库养护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养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严格检查,及时处理;3.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三、养护范围1. 药品库房内所有药品;2. 药品库房内所有储存设施设备。
四、养护职责1. 药品养护员负责药品库房的日常养护工作,包括药品储存、检查、记录、异常情况处理等;2. 仓库保管员负责药品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药品入库、出库、搬运、摆放等;3. 仓库负责人负责药品库房的综合管理工作,对养护员和保管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考核。
五、养护措施1. 药品储存:(1)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温湿度要求储存,常温库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冷藏库温度控制在2~10℃,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
(2)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条件要求分类整齐陈列,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与其他药应分开摆放。
(3)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保持库房、货架和柜台内药品的清洁卫生。
2. 药品检查:(1)药品养护员应每季度对在库药品进行一次检查养护,对近效期药品、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应每月进行一次养护检查。
(2)检查内容包括药品外观、包装、有效期、生产批号、储存条件等。
(3)发现问题及时悬挂黄牌,填写《药品停用通知单》,通知保管员暂停发货,并在养护系统中反映该问题药品,开票员暂停开票,同时上报质量管理部复查处理。
3. 药品记录:(1)药品养护员应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对库房、营业厅的温、湿度进行记录,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2)药品养护员应每季度对在库药品进行一次检查养护记录,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药品养护记录本》上。
六、奖惩1. 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显著的养护员和保管员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药品质量问题的,依法予以处理。
药品在库养护制度

药品在库养护制度一、制度背景在医院中,大量的药品需要存放在药库中,而药库是药物储存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清洁和整齐都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因此,建立药品在库养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药品在库的养护与管理,确保药品质量,避免损失和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药库。
三、养护内容1.温度和湿度养护药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因此,在药库中需要保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记录温度和湿度值,确保在规定的范围内。
2.光照养护药品一般是应在避光、干燥的地方保存,光照會造成药品的退化,并降低药品的活性。
因此,药库中的存放区域要尽量避光,避免阳光直射。
3.通风养护药库中会存放大量药品,药品含有病菌、霉菌等微生物,如果通风不良,不仅会影响药品的质量,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药库要保持良好通风。
4.归还和淘汰药库管理人员要及时清点库存药品,按药品的有效期限进行分类管理,对于过期或失效的药品及时予以淘汰。
对于需要退还的药品,要按规定程序归还,防止浪费和损失。
四、养护标准1.温度和湿度标准药品的稳定性和活性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因此,温度和湿度标准非常重要。
药品的存放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药品使用说明,记录药品存放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每日检查并记录一次。
特别注意存放易受潮和易受热的药品,以免药品质量受到影响。
2.光照标准药品在避光条件下存储,避免受到阳光直射,特别是对那些光敏感的药品。
药品存放区域要避光,如有必要关闭药库通道中的天窗和日光灯。
3.通风标准药库必须保持清洁和卫生,并要求物品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存放其他杂物。
药库通道应保持通风良好,通风口应清洁,方便通风。
五、管理实施1.药库保管员应制定养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药品,共同保障药品质量。
2.药库保管员应定期检查温湿度计和灭菌器的工作情况,保持测定结果准确。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药品储存制度1、药房、药库药品应按药品的性质、剂型分类保管,注意室内温湿度、避光、通风情况及药品的有效期,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应储存在冰箱内,防止霉变、虫蛀、鼠咬等;2、药剂人员对药房、药库内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性状等应每周抽查一次,对药品的养护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经负责人批示后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3、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1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冷库:温度保持在2℃~10℃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2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3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4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5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其中:黄色:为待验药品、退货药品;绿色:为合格药品;红色:为不合格药品;6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4、药品保管人员应按照药品养护有关储存方面的指导,掌握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药库温、湿度管理记录,正确储存药品;对于销后退回药品,应按退货药品的管理规定做好退货记录与存放、标识等管理工作;5、药品保管人员每月底应定期做好库存盘点工作,做到货、帐、卡相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2.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医药或相关专业学历,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3.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在库储存药品的性质与储存养护要求,以便指导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在库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保管;4. 经常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做好仓间温、湿度的检测和管理工作;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一次定时对库内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内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5. 养护人员应按照药品在库养护检查操作规程定期对在库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查处理;6. 检查中,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和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应报请质量管理机构抽样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7. 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部予以处理;8. 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进行养护;9. 负责养护用仪器设备、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在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的维护、检定等管理工作;。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为加强在库药品的养护检查,确保储存药品的质量,管理安全及药品的正常运转,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实施条例》、《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此制度。
二、药库应与生活区域分开,做到环境整洁、无污染物。
有防虫、防鼠、防霉变的设备。
有避光、通风、除湿设备。
三、药库必须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立常温、阴凉和冷藏库,储存药品的设施与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药品堆垛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其中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得小于30厘米,与外墙、地面的间距不得小于10厘米。
四、药库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以黄底白字标明,并设有退货登记本;合格药品库(区)、有中药饮片配方的零货称取库(区)以绿底白字标明;不合格药品库(区)以红底白字标明,并设有不合格药品登记本。
五、按照药品的储藏条件储存药品,包管药品质量。
六、药品养护人员应当做好药库的温度、湿度的监测和管理。
温度、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当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三时各记录温湿度一次,分别记录调节前和调节后的温湿度。
储存药品的冷库(柜)温度该当坚持在2-10℃,每天要坚持查看,并记录;阴凉库温度不应超过20℃;常温库温度该当坚持在10-30℃;药库的相对湿度该当坚持在45-75℃。
7、储存药品该当按品种、批号分类堆放。
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等该当分别储存、分类存放;过期、蜕变、被污染等药品该当安排在不合格库(区)。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专库或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专帐记录。
八、每月对药品进行检查养护。
九、养护过程中发现有质量疑问的药品应立即上报,确认有问题时,将药品放入不合格区,并举行记录。
10、对半年以内的近效期药品和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该当视情况收缩检查周期,对近效期药品要及时使用。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5篇)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1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确保储存药品质里,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情况等。
5养护人员应配合仓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
6根据库存药品流转情况,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7对效期不足____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8对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销售,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查处理。
9定期汇总、分析养护工作信息,并上报质量管理部。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2)是指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药品使用单位中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和管理要求,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用药的权益。
下面将从药品养护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药品养护的意义药品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药品是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撑,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通过建立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药品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性。
2.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要求对药品进行合理的保存、使用和维护,避免药品在贮存、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提高药品的药效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在库养护原则及工作流程
一、药品在库养护原则 贯彻“以防为主”的原则 二、药品在库养护工作流程
1.药品养护工作应贯彻“以防为主”的 原则
2.药品养护工作流程为:制定养护计划 →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在库检查与养 护→做好养护记录→汇总→建立养护 档案
第二节 养护员岗位职责
养护员岗位职责
➢ 1.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 ➢ 2.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 3.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 ➢ 4.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4.抽样送检
(二)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1.温湿度系统与设备
(二)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与设备
(二)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1)测点终端的设置:
(二)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2)系统的监测、记录要求: ➢监测要求:
什么情况下?要求2 分钟记录一次
•1分钟测一次,30分钟记录一次
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 ➢ 5.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
当进行重点养护
养护员岗位职责
➢ 6.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 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 7.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 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 染
➢ 8.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 (1)检查的内容
➢ 5)库房的防潮、防尘等安全养护措施 ➢ 6)养护设备、仪器及计量器的运行情况 ➢ 在检查中要加强对质量不够稳定、出厂较久的药品以及包装容易损 坏和规定有效期的药品检查和检验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2.检查内容. 和要求
(2)检查的要求:
• 一般品种按季度检查一次,特殊要求的药品则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并填写《库存药品养护检查记录》,要求查一个品种、规格记录一 次 • 依次详细记录检查日期、药品存放货位、品名、规格、厂牌、批号 、单位、数量、质量情况和处理意见等,做好详细记录,做到边检查 、边整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养护员本着“以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GSP要求进行药品养护,认 真履行药品在库养护重要环节的工 作职责
第三节 具体工作任务
具体工作任务
一、制定养护计划,确定重点养护 品种
一、制定养护计划,确定重点养护 品种
(二)确定重点养护品种 重点养护品种:
1.与时间有关: 近效期、有效期较短、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 2.与质量有关: 质量不稳定、近期出现过质量问题的品种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3.有质量. 问题药品的处理 ➢按《药品储存养护过程发现问题的办法》进行处理, 内容如下:
➢(5)经检验结果证实不存在质量问题后,应摘除黄牌, 恢复正常的发货出库 ➢(6)经检验结果证实质量问题属实,则应按《不合格药 品管理规定》对在库的该批号药品进行标识与处理;按规 定追回并做好相关性记录
一、制定养护计划,确定重点养护 品种
(二)确定重点养护品种 重点养护品种: 3.要求类的:
首营品种、特殊管理的药品、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4.其他条件要求: 有温湿度、避光等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品种
一、制定养护计划,确定重点养护 品种
二、在库检查与养护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1.检查时间和方法
➢ (1)日常检查:一天两次
第五章 药品的在库养护
作者:覃琳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附属中等卫生学校
第一节 药品在库养护原则及工作流程 第二节 养护员岗位职责 第三节 具体工作任务 第四节 药品在库养护相关知识
1.掌握药品在库养护原则、工作流程 2.熟悉药品在库养护的岗位职责及养护检查工作内容 3.了解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4.熟练掌握库房温湿度监测与调控技术;学会应用温湿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3.对有问. 题药品的处理 ➢按《药品储存养护过程发现问题的办法》进行处理, 内容如下:
➢(1)悬挂黄色标志牌,暂停发货,并填写《药品质量复 查通知单》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查处理 ➢(2)质量管理部人员到仓储现场进行复查核实 ➢(3)不存在质量问题,则应摘除黄牌,恢复正常的发货出库 ➢(4)异常问题暂不能确定时,应抽样送检。签发暂停销 售通知书,传真通知有关顾客
➢ 2.检查内容. 和要求
➢ (1)检查的内容
➢ 1)药库内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 2)药品储存条件及药品是否按库、区、排、号分类存放 ➢ 3)货垛堆码、垛底衬垫、通道、墙距、货距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 4)药品的外观性状是否正常,包装有无损坏等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
➢ 2.检查内容. 和要求
•准确度应符合温度±0.5℃,相对湿度±5%
(二)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学前导语: ➢药品在库养护是药品仓储作业流程的中心环节,也是 保证药品在库期间质量的重要环节。温、湿度对药品有 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药品的在库温、湿度的管理工 作,是做好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本章将学习药品在库 养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药品在库养护温、湿度的监 测、调控工作
第一节 药品在库养护原则及工作流程
度自动监控系统完成相关操作,并能进行各种表格的 填制
➢药品在库养护原则、工作流程 ➢药品在库养护的岗位职责及养护检查工作内容 ➢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库房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相关操作 ➢ 养护检查工作 ➢ 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的组成 ➢ 库房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相关操作
➢情景描述: ➢2014年12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进行全省范 围的药品质量抽查中,检出多个批次氯霉素滴眼液不合 格。据药监局进一步核查,该批药品为正当渠道进货, 手续齐全。在省药品质量公告之前,该局针对市场上的 氯霉素滴眼液进行跟踪抽查,发现药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是温湿度的影响,使得滴眼液中部分成分出现了质量变 异
➢ 分别是上午(9:30~10:30)和下午(3:30 ~ 4:30)
➢ (2)定期检查:
• 月份检查:重点养护的品种
“三三四”循检法 ?
• 季度检查:采用“三三四”循检
➢ (3)动态检查:
➢ 一般是在汛期、梅雨季、高温、严寒或发现有药品有变质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向的时候,临时组织工作组进行全面或局部检查
(一)药品的在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