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及效果

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及效果

16 l 3 m ,身高 和肺 活量 的 P值均 大
于 00 .坐位 体前屈 多 0 c .5 . m,但 6 没有显著 性 ,只有 10 00米进步且 呈显著性差异 。这说 明实验后实验 组 的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指
标 没有 显 著 性 差 异 ,但 有 向好 方 向
出协调一致 ,都
实施 。初步建立 了我校体育与健康 校本课程开发 的模式 ( 图 1 。 见 )
由表 1 知 .实验后实验组学 可 生 在 行 为 认 知 (59 ) 情 感 体 7. 、 7 验 (36 % ) 行 6. 8 、
学生及 家长对其 的期待和关注程度 日益提 高 。其结果见表 2 。
和 乒 乓 球 项 目作 为 我 校 校 本 课 程 进 行 开 发 ,根 据 斯 基 尔 贝 克 的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相 关 理 论 ,经 过 多 次 反 馈 与
学生进行 了体育锻炼态度 的量表测
试 ,测 试 结 果 对 比如 下 表 1 。
表 1 实验前后学生体 育锻炼态度 的对 比
有 氧 能力 。
促 进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发展 和个 性 的 培养 。
发 能 力
参 与课 程 开 发能 为教 师 提 供 接 触 课 程 理 论 并 探 究 课 程 问题 的 机
二 、教 师 的发展
1 发 展 了教 师 的 课 程 意识 .
会 ,促使教师阅读大量理论 ,厚实 了教师 的文化底蕴 ,促使 教师教育
广

说课课 例 ,参加了海 珠区
“ 珠 杯 ” 评 比 : 由苏 水 明 生 老 师 执 教 的 《 乒 乓 球 在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体 育 思
表 2 实验 前 后 学 生 体 能 的 对 比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开发前先弄清楚几个概念
什么是“校本教材”?——(自己编写的教
材。与校本课程相配套的教材):一般是 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 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 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 制定一些基本的教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 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校本开发前先弄清楚几个概念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注意的 一些问题 。 1、克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专家至上倾 向”。 2、不能把“省市课程”作为唯一的地方课 程进行开发。 3、地方课程的开发不能仅仅理解成是搞一 些活动。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4、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资源。体育的地 方课程开发是以各地所拥有的丰富的 体育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的。 5、教师是开发体育的校本课程的主体。 6、校本课程要采取“开发一实践一总结 一提高”的循环式开发模式。
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是指 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 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 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评价的 各种专业活动。
为什么要搞校本课程开发
弄清楚什么是“三级课程管理体 制” ? 三级课程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怎样贯彻落实 “三级课程管理” 体制 ?
解开对校本课程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六:课程就是教材。 误区七:教师备课、上课也属于课程开发。 误区八: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师的事。 误区九:教师自编教材的过程就是课程开 发的过程。 误区十: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重编新教材。 误区十一:课程资源开发就是校本课程开 发。
解开对校本课程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十二: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也是校 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 误区十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由的无 限制的过程。 误区十四:新创编的课程才算得上是校本 课程开发。

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

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

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扬州市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朱军225819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郑金洲教授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体育类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体育教师,但不是教师个人。

体育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再由体育教师用。

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模式是实践—评估—推广,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目前,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体育校本课程它的利用主体是学生。

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是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实现学生对体育参与是体现体育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同时要有可探究性并对学校、地域特色十分清楚,还要探索身边有什么相关体育资源,才能考虑如何开发,怎样有效。

笔者对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思考,具体思路如下,不正之处敬请指正:必须明确,学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人,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体育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体育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体育课程。

一、让体育教师学会主动地和创造性地进行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因为,体育教师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开发各种体育资源是有利于教学与自身的发展:1、可以满足体育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凸现出来,也给体育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不但可以表达自己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权力评价体育课程,甚至可以自己编制体育课程,所以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展示了体育教师的智慧,实现了体育教师人生价值。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重要议题。

二、目标确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内容应该多样化,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除了传统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等外,还应加强健身操、瑜伽等非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五、设备和场地为了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应配备足够的体育设备和场地。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区体育场馆等合作,扩展教学资源,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六、评估方法评估体育课程的目标达成程度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外,还可以通过体能测试等客观指标来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后续课程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七、师资培训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

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八、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学校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和活动。

此外,建立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机制,例如成立运动俱乐部,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愉快的习惯。

九、家校合作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学生的体育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体育课程的开展和进展。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观体育课程,增加互动和理解。

十、学校文化建设体育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注重体育文化的建设,在学校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目标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应当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内容1. 综合体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篮球、足球等,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力。

2. 健康教育:通过教授健康知识、饮食指导和生活习惯养成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 突破课堂:通过户外运动、探险活动等,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锻炼勇气、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体育游戏:通过各类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5. 体育文化:通过了解体育历史、名人故事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体育审美能力。

6. 体育艺术:通过舞蹈、器乐等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课程安排1. 周定时课: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 跨学科串联:将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活动,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选修课程:提供不同特长和兴趣的选修课程,例如篮球、足球、游泳、健美操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教师培养1. 增加体育专业教师数量。

2. 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教学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创新。

五、资源配置1. 增加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提供良好的训练和比赛环境。

2. 购置适当的体育器材和教具,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3. 与社会体育组织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

六、评价方式1. 定期体测:通过体测,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

3. 项目成绩:对参加比赛和比赛成绩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技活动。

七、家庭参与1. 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发展情况。

2. 社区活动:组织家庭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等,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作者:邢敬华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06期课程开发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目标模式、动态模式、环境模式等。

一、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即具有明确而集中的目标指向,以及具有完成目标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还应具有检验目标的评价机制。

通俗地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a.为什么教b.教什么c.如何教d.自我评价以跳绳运动为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练习花样跳绳,掌握多种跳绳方式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

内容形式:正反摇跳、互换跳、交叉腿跳、正打腿跳、侧打腿跳、正反摇编花跳、蹲跳。

学习评价:反摇跳时,摇绳要使绳子接触地面,防止摇得过高而兜脚失败。

待熟练后,将单摇跳组合为联合动作,逐步提高运动规格。

学习目标:学习双摇跳绳,在熟练掌握单摇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在训练学生弹跳力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内容形式:正反摇跳双脚摇跳、单脚双摇跳;正反摇两脚交换跳、编花双摇跳。

学习评价:用绳短一些为好,不宜过长;上体保持正直,不要过分前倾;两手摇绳,保持在身前侧方。

目标模式,要求这些阶段组成一个依次递进、循环往复的系统。

在诸阶段中最重要的是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形式是课程开发的方向与指南,同时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二、动态模式动态模式强调把课程开发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不必拘泥于直线式的步骤,可以跳跃或灵活选择。

课程开发从设计到实施,应该有一个实践到修正的过程。

它允许课程开发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编制的流程作调整、充实。

但必须注意动态流程的有效性,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以“校园探宝”定向运动为例,说明“动态模式”的教学流程。

案例:定向运动。

A.准备24个乒乓球作为“宝贝”,一组四个编号A、B、C、D,把它们分别藏到6个不显眼的角落里;B.上课时给学生分发学校平面图,并训练如何辨别方向和找到目标在图中的位置;C.讲解校园探宝规则,必须按照顺序寻找“宝贝”,全队统一行动,不透露别组的“宝贝”;D.物色四个小组长,由组长保管寻宝图,并带领小组统一行动,同时要监督同伴遵守寻宝规则;E.派出几名督查者远远地全程查看,对不守寻宝规则的小组酌情加时;F.教师发令出发,并查看各组的活动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创新模式研究

关 于 体 育 校 本 课 程 创 新 模育部 2 0 9 ) 上 0 0 0
学 校 体 育 工 作 作 为 学校 工 作 中非 常 重 要 的 一 环 , 发 展 情 况 其 如何 , 是关 乎 学 校 总 体 发 展 的 关 键 因 素 。探 讨 我 校 体 育 校 本 课 程 的创 新 模 式 , 提 升 我 校 体 育 教 育教 学工 作 质 量 , 而对 整 个 学 校 对 进 教 学 将 会 起 到 非 常重 要 的作 用 。
1 体 育 校本 课程 的 内涵 校 本 课 程就 是 由学 生 所 在 学 校 的教 师 编 制 、 施 和 评 价 的 课 实 程 。我 国学 者董 翠 香 认 为 , 育 校 本 课 程 是 以学 校 体 育 教 师 为 主 体 体 , 具 体 实 施 国 家《 育 与 健 康课 程 标 准 》 在 体 和地 方《 育 与 健 康 课 体 程实施方案》 过程中 , 过 对本校学生体 育需求进 行科学评 估 , 的 通 在 充 分 利 用 社 区 和学 校 体 育 资 源 的基 础 上 , 设 计 的 旨在 实 现 体 所 育 与健 康 课 程 目标 的 方 案 。 首先 , 本课 程 开 发 是 针 对 国 家 课 程 与 地 方 特 色 不 和 谐 的 局 校 限 性 而 采 取 的 一 种 拟 补 不 足 的 方 式 , 必 须 以 国 家 课 程 纲 要 的 基 它 本精 神 为 指 导 , 教 育 制 度 内资 源 重新 配置 的过 程 。其 次 , 本 课 是 校 程 的开 发 是 学 校 根 据 本校 的教 育 目标 , 据 学 校 所 处 地 域 环 境 , 依 根 据 自身 条 件 以 及 可 利 用 和开 发 的 资 源 量 身 定 制 、 自主 进 行 的适 合 本 校 特 点 和 需求 而 开 发 的 课 程 。第 三 ,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是 国家 课 校 程 开发 的 补 充 而 非 替 换 , 目的 是 为 了满 足 本 校 学 生 学 习需 求 而 其 开 发 的课 程 , 动 态 的 而 不 是 一成 不 变 的 , 随 时可 以改 进 和 完 善 是 是 的过 程 , 因此 , 含 有 创 新 的 因 素 。 它 2 我 校体 育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意 义 由 于校 本 课 程 是 在 国家 课 程 纲 要 的基 础 上 , 据 学 校 自身 条 根 件 以及 可 利 用 和 开 发 的 资 源 量 身 定 制 、 自主 进 行 的 适 合 本 校 特 点 和 需求 而开 发 的课 程 , 因此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来 讲 ,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体 的 意义 在 于 : 服 国 家课 程 的弊 端 , 挥 校 本 课 程 的 优 势 。 克 发 21 拟 补 国 家课 程 的 不 足 。 自 l7 年 将 体 育 课 纳 入 高 等 学 . 99 校 的 教 学体 系 , 为 一 门 必 修 课 , 2 世 纪 9 年 代 , 国高 校 体 成 至 0 0 我 育课 程 逐 步 向多 元 化 的 方 向迈 进 , 特别 是 素 质教 育 的推 行 , 高 校 使 体育 教 学 改 革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 随 后 20 年 教 育 部 颁 布 的 02 《 国普 通 高等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指 导 纲 要 》 为 大 学 构 建 个 性 化 全 , 的体 育 课 程 模 式 提 供 了 自由 的空 间 和 创 新 的 思 路 。 然 而 , 国 幅员 辽 阔 , 地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 推 广 国家 课 程 我 各 在 的过 程 中 , 若 按 照 一 个 尺 度 推行 , 必 造 成诸 多脱 节 以及 严 重 不 倘 势 平 衡 的现 象 , 难 保 障 课 程 的顺 利 实 施 。在 此 背 景 下 , 本 课 程 出 很 校 现 了, 它是 以地 域 特 色 为 依 托 , 以学 校 和 教 师 为 主 体 , 发 展 学 生 以 个 性 特 长 为 目的 、 样 的 、 供 学 生 选 择 的 课 程 , 以拟 补 国家 课 多 可 是 程 不 足 为 前 提 而提 出 的 , 疑是 对 国家 课 程 顺 利 实行 的 良好 补 充 。 无 2 体 现校 本 课 程 的 优 势 。在 拟 补 国家 课 程 不 足 的 前 提 下 , . 2 校 本 课 程 自然又 体 现 出其 本 身 的 优 势 : 先 , 本 课 程 更 具 地 方 特 首 校 色 , 能 凸现 本 校 的 特 色 。其 次 , 本 课 程 更 能 满 足 学 生 的需 求 , 更 校 更 能 令 学 生 满意 。从 教 师 角 度 来 讲 , 够 比较 充 分 地 把 握 校 本 课 能 程 的 教 学 目的 , 而 获得 工作 的满 足 感 和 成 就 感 , 助 于 提 高 教 学 从 有 质 量 。 总之 , 校本 课 程 的实 施 和 评 价 过程 中 , 校 现 有 的 人 力 资 在 学 本 被 充分 利 用 , 进一 步促 进 了学 校 工 作 的 顺 利进 行 。 3 我 校 体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创 新 模 式 所 谓 模 式 即 “ 种 事 物 的 标 准 形 式 或 使 人 可 以 照 着 做 的标 准 某 范 式 。我 国学 者 董 翠 香 将 体 育 校 本 课 程 归 为 五 类 : “ 修 + 选 以 必 修 ” 目为 特 色 的体 育 校 本 课 程模 式 ; 项 以传 统 体 育项 目为 特 色 的 体 育 校本 课 程 模 式 ; 以新 兴 体 育 项 目为 特 色 的体 育 校 本 课 程 模 式 ; 以 大课 间 活 动 为 特 色 的体 育 校 本 课 程 模 式 ; 开 发 社 区体 育 资 源 为 以 特 色 的体 育 校 本 课 程模 式 。 我 校 体 育 校 本 课程 开发 的 创 新 模 式 , 指 在 常 规 模 式 的 基 础 是 上 , 据 我校 课 程 资 源 优 势 和 客观 条件 , 地 制 宜地 设 置 的具 有 地 根 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5篇)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5篇)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5篇)第一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

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楚的过程。

是我们在学习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

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1、双语游戏课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够进行分组学习。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以其民主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一)、技能发展的可替换性任何知识体系或技能体系均存在着逻辑和并列两种关系。

在知识课程中,逻辑关系是主要的。

技艺类课程则不然,虽然基本技能和高难动作技术之间反映了技能转移的逻辑关系,但是动作和动作之间在其实现的功能方面是可以替代的,项目和项目之间也是可以替代的,这种替代就表现为一种以并列为主的关系。

不同项目如果两者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有相同的功能,两者就完全可以替代,或学习其中一种,而舍弃另一种。

正是这种技能发展的可替代性特征,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研究表明,人的身体素质受遗传、生活环境、早期训练等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其个体差别明显高于智商差别。

这就给我们引出了以下的课题:身体发展的非同步,而针对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却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进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情意发展的非客观性知识课程学习的是客观世界,其规律是必然的、有序的。

而情意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包括许多偶然的无序的因素。

情感冲突中,包含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理智与直觉各种领域,而这些情感的升华中,有时会表现出偶然和无序的发展状态。

情意发展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正是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正是作为体育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由于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

《棒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棒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棒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棒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帮助学校
引入棒球运动教育,丰富学生的体验和体育知识。

目标
1. 引入棒球运动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项运动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反应能力和策略思维;
4. 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棒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 课程设置
- 将棒球运动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安排在体育课表中;
- 开设多个级别的棒球课程,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

2. 课程内容
- 引入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包括击球、投球、守备等方面;
-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交流和沟通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比赛和小组活动,体验棒球运动的竞争和乐趣。

3. 教师培训和资源支持
- 为参与教授《棒球》课程的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
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
- 提供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4. 设施和器材准备
- 学校需要提供适合实施棒球课程的场地,如棒球场或室内体
育馆;
- 配备必要的棒球器材,如球棒、球、手套等。

评估和调整
在开设《棒球》校本课程后,学校可以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学
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结论
通过引入《棒球》校本课程,学校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行和实施。

浅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19 9 9年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在 《 于 深 化 教育 改革 全 关 面 推进 素质 教育 的决 定》 中指 出 : 基础 教育 的课 程要 实 行 国 家课程 、 方课 程 与学 校课 程 相结 合 。 因此 , 础 地 基 教 育 的决策 权部 分下 放 到 了学 校 。从 学校 体育 课程 来 看 , 9 2年颁 布 的< 19 中小学 体 育 教 学 大纲 》 开始 大 幅度 维普资讯 张 家 口医学 院学报
20 0 2年
第 l 9卷
第 4期
浅析 学校体 育校 本 课程 的开 发
The De e o m e f t x bo k o ho — a e u r c u v lp nt o e t o f Sc ol —b s d c r i ul m
从 形 式上 , 校 体育课 程 体制大 致 可分 成 三大 类 : 学

me t是针 对 国家 课 程 开 发 的 局 限 性 而 采 取 的 一 种 与 n)
国家课 程 开发 相对应 的课 程开 发 策 略。
类 是 一元 化 课程 管 理 体 制 , 调 教 育 的 同 一性 和 统 强 性, 强调 所有 的学 校使 用统 一 的大 纲 , 用相 同的 教 使
索性 活 动, 在我 国 更大 范 围 内推广 , 要 尚有 许多 问题 需
要 进 一步 研究 。
1 学 校 体育 校本 课程 开 发 的必 要性
1 1 学 校 体育校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是 我 国基 础 教 育 课 程 . 管理 体制 改 革的 必然要 求 课程 体 制是 课 程研 究 中最 重要 的领 域之 一 , 程 体 制 主 要 是 指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课
关键 词 学校 体 育 ; 校本 课 程 ; 开发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评 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
以上述某市中学为例,该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通 过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学生的运动时间明显增加,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次, 全校师生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最 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有助于形成 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民族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特定民族的 文化和精神面貌。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2、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参与。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6、成效与影响:通过多年实践,石林一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得到了改善。
谢谢观看
4、文化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个案研究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石林一中位于云南省石林县,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近年 来,该校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某市一所中学率先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并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一校一品”特色活动项目,扩大篮球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对学生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篮球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

二、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一)我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这难得的机会,开发好篮球校本这门课程。

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的体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有关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篮球课程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

第34卷第4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4N o.4 2013年08月J ournal of Ji l i n M edi cal C ol l e ge A ug.2013文章编号:1673-2995(2013)04-0317-03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鲍九枝,郭磊,高扬,许美艳(吉林医药学院军事体育教学部,吉林吉林132013)关键词:高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体育课程改革是关乎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将对提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进而对整个学校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体育校本课程的概念和内涵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开发的多样化体育课程。

这一概念包涵三层涵义:首先,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针对国家统设课程不和谐的局限性而开发的,是教育制度内资源的重新配置。

其次,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环境、自身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而量身定制、自主设置的适合本校特点和需求而开发的课程。

第三,校本课程是国家统设课程的补充而非替换,是为了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而开发的。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继承与革新并存的动态过程。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满足程度。

如果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当作客体,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生、教师、学校等)都看成是主体的话,那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即就是要考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鲍九枝t1978一),女(汉族),讲师,硕士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对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研究

对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研究

对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研究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方式,旨在通过探究体育教育的本质和要素,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和运用方法。

1. 目标制定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建立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目标。

在制定目标时,首先要对每个学生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他们的年龄、性别、体型、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目标。

同时,还要考虑课程目标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2. 课程设计初中体育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应该围绕所设定的目标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体态。

在课程设计时,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适应性,既能够照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也要体现出科学性与有效性。

3. 教学评估评估是评判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标志,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检查运用的方法和策略,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

评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和自评估等,在课程开发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和目标进行选择。

1. 多元化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旨在从具体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发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和网上交流等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社区资源开发社区资源开发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环境,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公园、场馆和运动中心等场所,举办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力。

3. 资源整合与创新资源整合与创新是指在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利用各种资源,创新体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可以将“大课间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引入授课中,采用装备或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创意发展。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目录一、前言...................................................................................................................................... - 1 -二、体育校本课程.................................................................................................................... - 1 -三、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 1 -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 2 -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作用.......................................................................................... - 3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一、前言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浅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以其民主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一)、技能发展的可替换性任何知识体系或技能体系均存在着逻辑和并列两种关系。

在知识课程中,逻辑关系是主要的。

技艺类课程则不然,虽然基本技能和高难动作技术之间反映了技能转移的逻辑关系,但是动作和动作之间在其实现的功能方面是可以替代的,项目和项目之间也是可以替代的,这种替代就表现为一种以并列为主的关系。

不同项目如果两者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有相同的功能,两者就完全可以替代,或学习其中一种,而舍弃另一种。

正是这种技能发展的可替代性特征,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研究表明,人的身体素质受遗传、生活环境、早期训练等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其个体差别明显高于智商差别。

这就给我们引出了以下的课题:身体发展的非同步,而针对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却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进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情意发展的非客观性知识课程学习的是客观世界,其规律是必然的、有序的。

而情意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包括许多偶然的无序的因素。

情感冲突中,包含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理智与直觉各种领域,而这些情感的升华中,有时会表现出偶然和无序的发展状态。

情意发展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正是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正是作为体育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穷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穷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穷在当前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在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中,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创新模式,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提升体育教育水平为目标,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重要的一环。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每个高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需先了解本地体育课程的需求和优势。

基于学校本来的体育特点和地理优势,在教师的带领下,建立研究小组,思考本地“校本体育教育”方案的制定,并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规划中,以确保其落地和实现。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根据确定好的开发方向,对课程的内在内容和教学要求做出明确规划和制定,纳入教学计划中。

这不仅是一直思考和调研的过程,还需要集思广益,整合各方资源,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以发挥本地特色,营造自己的校本课程。

三、构建多层次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协作,然后建立符合本地教育体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按照学段编排、科目落地,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教师们需要制定年级间过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的流动,以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通过课程的逐步培养和逐步深化参与,激发其体育兴趣及持续性。

四、定期检查、评估校本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开发需要周期性的评估,以便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和优化。

教师帮助学生效率最大化、建立一个好的基础,通过考核和反馈,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不断高效推进课程的进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高校应注重发掘本地传统体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体育教育模式,创造出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教育模式。

同时,推动和引导学校和家庭合作,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为社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

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地方高校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发展稍显滞后,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则被认为是提升地方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创新模式的研究出发,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开发具有自主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一、制定课程开发计划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制定详细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制定开发目标、确定开发课程、制作课程材料、培养课程开发人员等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确定好开发的方向和重点,遵循逐步完善的原则。

二、结合本校国情、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地方高校需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国情和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简单地从其他学校抄袭,而是要把握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和创新,使得开发的课程能充分体现本校的特色和风貌。

三、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实际应用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地方高校需要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实际应用,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通过设置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了解、掌握课程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

总之,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需要在制定开发计划、结合本校特色、加强实践环节和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小学教学教海泛舟・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邢敬华
课程开发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目标模式、动态
模式、环境模式等。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即具有明确而集中的目标指向,以及具有完成目标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还
应具有检验目标的评价机制。

通俗地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a.为什么教b.教什么c.如何教d.自我评价
以跳绳运动为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练习花样跳绳,掌握多种跳绳方式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

内容形式:正反摇跳、互换跳、交叉腿跳、正打腿跳、侧打腿跳、正反摇编花跳、蹲跳。

学习评价:反摇跳时,摇绳要使绳子接触地面,防止摇得过高而兜脚失败。

待熟练后,将单摇跳组合为联合动作,逐步提高运动规格。

学习目标:学习双摇跳绳,在熟练掌握单摇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在训练
学生弹跳力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内容形式:正反摇跳双脚摇跳、单脚双摇跳;正反摇两脚交换跳、编花双摇跳。

学习评价:用绳短一些为好,不宜过长;上体保持正直,不要过分前倾;两手摇绳,
保持在身前侧方。

循环目标模式,要求这些阶段组成一个依次递进、
往复的系统。

在诸阶段中最重要的是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形式是课程开发的方向与指南,同时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二、动态模式
动态模式强调把课程开发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不必拘泥于直线式的
步骤,可以跳跃或灵活选择。

课程开发从设计到实施,应该有一个实践到修正的过程。


允许课程开发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编制的流程作调整、充实。

但必须注意动态流程的
有效性,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以“校园探宝”定向运动为例,说明“动态模式”的教学流程。

案例:定向运动。

宝贝”,一组四个编号A.准备24个乒乓球作为“
A、B、C、D,把它们分别藏到6个不显眼的角落里;
B.上课时给学生分发学校平面图,并训练如何辨别方向和找到目标在图中的位置;
宝贝”,C.讲解校园探宝规则,必须按照顺序寻找“
全队统一行动,不透露别组的“宝贝”;
D.物色四个小组长,由组长保管寻宝图,并带领小组统一行动,同时要监督同伴遵
守寻宝规则;
E.派出几名督查者远远地全程查看,对不守寻宝规则的小组酌情加时;
F.教师发令出发,并查看各组的活动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最后,为各组计
时并作出评价。

这种“动态模式”的特点为学生的“定向”运动设置
了情景,寓教于乐,体现了课程的弹性。

以上案例是对
传统的耐力跑项目的成功改造,变围绕操场的单一的绕圈跑为“寻宝”情景中的定时
和定向跑,并富有强烈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应该认为,耐力跑的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并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环境模式
环境模式的先决条件是指教学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即可利用的教学场地和运动器具,
以及教师的素质等。

它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特点。

这种模式有时于甲校适宜,于乙
校不宜;于某教师适宜,于某教师不宜。

因此,它受学校环境的制约,受教师素质的影响。

环境模式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a.环境分析b.目标制定c.计划制定d.实施计划e.评价。

在环境模式中评价
的范畴比较宽泛,不仅包括对学习情况的评价,而且包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不仅包
括终结性评价,而且包括形成性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而且包括对课程本身
的评价。

环境模式”的以“仰卧起坐”情景教学为例,说明“
教学流程:
环境分析。

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都已形成了规模办学的新格局,
现代化教学设施基本到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日俱增,学生的运动素质普遍提高。

这就为体育情景教学创设了优良的条件。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利用
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内容和信息整合起来,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景,形成生动活泼、趣味
盎然、情意浓浓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去体验,愉快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目标制定。

通过情景设计,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学会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增强形象
思维的能力。

计划制定。

教学“仰卧起坐”在《让我们荡起双桨》。

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乘音乐伴奏下,教师启发学生:“
上小船,比一比,谁的桨儿摇得最快,最富有节奏感。

”以和谐的旋律来诱发学生丰
富的想象,以轻松的仰卧动作来感受荡起双桨时的欢快心情,以你追我赶的竞争心理来激
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来加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实施计划。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做好运动前的有关准备动作,并渐入情景,进入角色。

必要时,教师要加以示范。

并且,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评价。

这里重点讲一讲对课程资源实施的评价。

创设的情境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
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既要适时,又要适度。

教师要引导学生渐入情景,渐入角色。

情境教
学应将学习的动作通过形象的模仿,在活动中进入角色,并且要符合锻炼身体的科学性。

整个教学流程既要体现传统教学手段的实用价值,又要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作
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北兴桥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2008/6C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