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教师职业角色
![浅谈教师职业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81e7fe6cdd88d0d232d46a01.png)
浅谈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教师的角色1、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职业特征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他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己任,这是这一职业有别于其它职业的重要标志.2、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就是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向学生展示合乎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
教师肩负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使命,其榜样作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
教师作为学生榜样角色,对其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很高,也就是必须具备相当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基础,堪称学生的榜样。
因而他不仅仅是对思想、品德规范的认识,而是要把这些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
3、课堂纪律的管理者教师还应充当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维护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应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有了这种习惯,当教师不在时,学生也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4、班集体的领导者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技巧,积极地加以引导。
5、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这些障碍、问题若不消除,轻者影响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严重者影响其身心健康。
因此,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中教师一般来说阅历丰富、知识广博、了解学生,能理解学生的焦虑和挫折,能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安心地学习,愉快地学习。
6、父母的代理人在儿童心目中,学校里的教师是父母的化身,他们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教师,并且期望教师也象父母那样爱护和理解自己。
实践证明,在学校教育中,大凡有成效的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学生父母代理人的角色。
二、教师的素养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塑造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素养。
如何看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f5723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d.png)
如何看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区别受教育者的“喜好”和“主体性”,重视教师的作用并能正确对待,给予应有的地位。
当前保护教师的身心健康是社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某所中学的一次师生大会上校长提出“学生就是上帝,你们对教师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从教师的角度想这是多么让人寒心而担心的话。
寒心的是我们的教师是不是由孩子们的喜好去工作,多少双眼睛有多少个意见。
担心的是这样的引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
现在,社会上有像这位校长教育观点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并不少见,他们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如何培养他们混为一谈。
如果过于偏重受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两要素就违反了教育规律,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为目标和学生应如何鞭策出一位“好”教师,哪个应该起主要作用,哪个应该是辅助作用,这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失去目标成为一片混乱。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下从两方面做论述。
一、从学生的角度人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变化发展的事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陈中永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有以下几项:1.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的过程。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方向、有顺序的过程。
3.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进程。
4.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成人即18岁不同年龄段其身心发展和发育的程度是不同的。
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1)信任对怀疑(出生到18个月)(2)自主对惭愧(18个月—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友爱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结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2576280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e.png)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结合提纲: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能不能转变陈旧观念,接受最新理念,决定着能鳆否胜任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拟就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作些浅谈。
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这一思想有它的客观必要。
二、必须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老师和一切教育环境都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起决定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必然会体现出来,学生进入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肯定与老师的巧妙引导分开。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径直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明确干什么,并以极大的热情、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习主体产生巨大作用。
• 浅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都对新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体系,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设备的水平等等。
在众多因素当中,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各种观念中又以学生观、老师观和师生观为主,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教育质量,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前途。
应该说,我国的教育观念一直在发生变化。
我国教育传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导,儒家经典更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强调了师道尊严。
近几十年来,专家提倡师生民主平等的合作研讨学习,变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形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变化是巨大的,但教育观念本身是动态的,会不停地发生变化。
本文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作些探讨。
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论中对“学”的重视、研究不够,并不等于对教师主导作用讲多了或抬得太高了,从而应该少讲一些或贬低一些;恰恰相反,要真正重视并切实搞好学习还必须强调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教育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小学教育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1fdd2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b.png)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教师职业的产⽣与发展教育是与⼈类共始终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原始社会还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
⼈类进⼊奴⾪社会后,出现了⽂字和学校,脑⼒劳动和体⼒劳动的分⼯也有了发展。
在奴⾪社会初期,掌管⽂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他们从事专门的⽂化整理、研究和教学,也在政府担任⼀定的官职。
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复杂和规模的扩⼤,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近代科技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产中⼴泛应⽤,不但需要培养有⽂化懂技术的劳动者,⽽且需要培养⼤批有创新能⼒的科学技术专家。
这时不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且中等和⾼等教育都有了迅速发展。
随着教育结构更趋复杂和教育规模更趋扩⼤,专门培养教师的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和⾼等师范教育应运⽽⽣,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部门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也将⾼技术化。
科技创新是发展⾼技术产业的基础,培养⾼质量的有创新能⼒的科学技术专家,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这就必须⼤⼒发展教育和提⾼教师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因此,⼈类将进⼊学习化社会,成⼈教育、继续教育将不断发展。
这就必将造成教师职业的进⼀步扩⼤,教师质量的进⼀步提⾼。
(⼆)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被称为“⼈类灵魂的⼯程师”。
古往今来,有不少思想家、科学家都从事过教师职业。
他们⼀⽅⾯从事⽂化研究和传播,⼀⽅⾯培养⼈才,对⼈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作给予了很⾼评价,主张给教师以崇⾼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应尊重教师。
中外历处于上升或进步阶段的统治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般都很尊重教师。
徐特⽴(1877—1968)我国近代杰出的⽆产阶级教育家。
曾创办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省⽴第⼀⼥⼦师范学校、长沙⼥⼦师范学校等学校,并担任校长。
*时期担任湖南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农*动讲习所主任。
中国教师地位变化的认识及所感
![中国教师地位变化的认识及所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efd2a61a37f111f1855ba6.png)
中国教师地位变化的认识及所感中国教师地位变化的认识及所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在整个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如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程度,也反映出一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下面就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发展变化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教师社会地位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以及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经过相关文献的查询和整理,把中国建国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变化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解放前后。
1、解放前,由于整个国家处于战争的动乱之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要办好教育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就是不可避免的。
2、解放后。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1956,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反映小学教师“三低(待遇低、地位低、质量低)”情况的简报上曾批示“应予以解决”,同年4、5月间,在教育部起草的《关于提高小学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报告》中提出:“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某些干部轻视小学教师的错误观点。
根据‘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的工资原则:(1)确定小学教师的工资地位。
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同等程度的其他部门人员,应当实行‘教龄律贴’的工资制度。
(2)对有特殊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特级待遇。
(3)各类教师一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应定期举行优秀教师代表会议。
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提高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应积极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各级党委应加强对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的领导。
”以上三个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起到了显著地作用。
(二)文革十年。
十年动乱中,反革命集团以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为幌子,全面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
否定党对中小学教育的领导,否定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浅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浅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65893cd80b1c59eef9c7b465.png)
浅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一)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的不同观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是“学生中心论”,一派是“教师中心论”。
为了正确认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这两派观点作一番考察和分析。
1.“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以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
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
同时他们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他们还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
因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例如,杜威就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看守者”(watcher)和“助手”(helper),他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
“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做教学过程的一称自变量,看做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
从哲学观来分析,他们较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定外因的作用。
从心理观来分析,他们比较倾向于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不需外力帮助便可展现出和谐的社会行为。
他们的学习理论极为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
他们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作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
这些人大多对教育问题持理想主义态度,一般不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家而是教育思想家。
2.“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
赫尔巴特坚决反对18世纪启蒙时期出现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把人交给自然,甚至引向自然,并在自然中锻炼只是一种蠢事”。
教师职业定位
![教师职业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11b9d9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9.png)
教师职业定位教师职业是一份举足轻重的职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的人。
因此,教师职业的定位十分关键。
一、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任务。
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将深厚的学识传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使命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并将其正直、道德和道德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专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科研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以示范为人师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三、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成长教师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进修学习、参加教育培训、参与教学研究等方式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教改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担任学校行政职务和参与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四、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教师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教师的辛勤工作和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五、教师的职业挑战与发展前景教师职业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质量的教育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具备较高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教师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
同时,教师职业也需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f035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f.png)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是老师把知识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去。
所以,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运动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头。
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到跑完我们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人。
跨入21世纪,进入知识爆炸的年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向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学生是教师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因此,教师的专业道德中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教育服务的公共性,还要求教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容许教师出于个人的好恶不公平地对待任何学生。
学生们是在成长中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我们不但要接受学生的优点更要接纳学生的缺点我们班有一个有名的差生,经常打架斗殴。
我没有整天对他板着面孔或者不闻不问,反而我觉得这学生内心是孤独的,作为教师应该让他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学生有一个特点,对于老师讲的话言听计从。
针对这一点我首先动员全班同学不要孤立他并和他做朋友,与其家庭联合共同给他以温暖,并采用不同渠道、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帮助他,最终使他改变了“破罐子破摔”的观念。
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必要时常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向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
浅论教师教书育人的地位和途径
![浅论教师教书育人的地位和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a7232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f.png)
浅论教师教书育人的地位和途径
教师教书育人在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其作用不仅
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教师教书育人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向学生传授
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精心
设计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创新、独立思考
等品质,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和素质教育方面全面发展。
2. 规范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传递良好的行为表现和社会道
德观念。
建立起严格、有原则、有规律的纪律制度,使学生成为伟大
的社会人。
3. 德育课:德育课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
开展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形式的德育课程,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教师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艺比赛、科技展览等活动,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文化娱乐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师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其职责和使命是对社会
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
教师应当时刻保持使命感和责任感,积
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为培养有德有才、具备全面素质的优良学生不断
努力拼搏。
教师职业的优势
![教师职业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a1d4ac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c.png)
教师职业的优势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教师职业的优势:1. 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之一,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作为教师,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出有知识、有素养、有担当的新一代。
2. 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可以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方式和社交能力。
他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持续学习的机会:作为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4. 职业稳定性: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职业保障。
在大多数国家,教师是受到尊重和重视的职业,享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教师拥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假期,相对较低的工作压力,能够保持一定的工作生活平衡。
5. 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师徒情深的联系。
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并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指导和支持。
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不仅对学生有益,也能够给教师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6. 职业发展空间:教师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可以通过进修、研究和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有机会晋升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校长等职位。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咨询、教育评估等相关职业。
7. 社会认可度高: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引路人,他们的工作备受社会认可和尊重。
教师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他们的工作成果也会被社会所关注和评价。
教师职业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b370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8.png)
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地位。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对学校的体育教育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并负责落实和监督体育教育活动。
在学校内部,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体育教师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体育教师通过有计划的体育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此外,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常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
再次,体育教师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体育教师在学校中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还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体育教师还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最后,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工作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体育课程具有活泼、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学生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机会。
体育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体育教师还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俱乐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榜样。
体育教师通过体操以及身教言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5bd7e149649b6649d7470a.png)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新课程学习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 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 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活力。但是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 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 识结构也不完善,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 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师 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要求 教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 让火把能燃烧起来,而且变成熊熊大火。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例如“丢三 落四”是许多孩子常见的问题。到了学 校,才发现没带作业,该带的早餐盒还在 餐桌上,该带的水壶放在门口的柜子上 ……不管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用品,到 了孩子手里就不知所踪。如果作为老师 可以这样做:可以教他用自己的方式记 住一些事情,比如给物品贴上他自己喜 欢的小贴画;需要带什么,请他在自己的 小本子上贴上标签,出门时按照这份小 清单好好检查一下。
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评价要 从多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 评价要有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生在学 习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教师评价作为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 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与文本 进行深层次对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时地运用教师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的重要手段。
例如,巴金作品《鸟的天堂》一文中, 描写大榕树时有这样的句子:“……似乎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动。”教师问学生: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 的 生 命 ,读 这 句 话 ,你 想 到 了 什 么 ? 学 生:绿叶子可以生出小绿叶子,有新的生 命。师:似乎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就 说明绿叶会生长小叶子?你认为这里有 一个“新”字,对吧?生:“新的生命”说明 大榕树在旺盛的生长。师:非常好,茂密 的叶子也体现了大榕树茂盛的生长状 态。这是一种理解。生:作者在这里用 了一个“新”字,表明叶子很光鲜、翠绿。 有活力。师:绿叶很有活力。也说明大 榕树很有活力。为什么说是“新”的生命 呢?生:新的生命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一 样。师:为什么说新的生命在“颤动”呢? 生:因为叶子可能在有风的情况下,会发 生颤动。师:是风吹叶子的颤动吗?生: 新的生命更有活力,“颤动”一词很好地 表 达 了 新 生 命 的 活 跃 状 态 。 师 :是 啊 。 作者说整株大榕树“好像把它全部的生 命展示给我们看”,作者描写绿叶的时候 用了“新生命”“颤动”这些词汇,突出了 叶子富有活力的生长状态,作者写大榕 树富有生命力的叶子,向我们展示了大 榕树生命的旺盛与繁茂。读来让我们体 验到一种生命旺盛的活力。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fe689cd59eef8c75ebfb352.png)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一)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的不同观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是“学生中心论”,一派是“教师中心论”。
为了正确认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这两派观点作一番考察和分析。
1.“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以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
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
同时他们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他们还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
因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例如,杜威就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看守者”(watcher)和“助手”(helper),他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
“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做教学过程的一称自变量,看做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
从哲学观来分析,他们较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定外因的作用。
从心理观来分析,他们比较倾向于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不需外力帮助便可展现出和谐的社会行为。
他们的学习理论极为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
他们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作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
这些人大多对教育问题持理想主义态度,一般不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家而是教育思想家。
2.“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
赫尔巴特坚决反对18世纪启蒙时期出现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把人交给自然,甚至引向自然,并在自然中锻炼只是一种蠢事”。
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迎接挑战与机遇
![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迎接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b64036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0.png)
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迎接挑战与机遇1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具有重要意义和责任的职业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阐述教师们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
一、教师职业的现状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教师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其次,教师们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巨大压力。
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期望也越来越高。
这使得教师们承受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需要尽力满足各方的需求。
另外,教师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虽然教师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未来趋势教师职业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步。
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也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教师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
另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为教师们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师们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教育交流中,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这将有助于教师们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迎接挑战与抓住机遇面对教师职业的挑战和机遇,教师们需要有一定的思考和行动。
首先,教师们应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
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重要性
![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29207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3.png)
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重要性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地位和价值似乎有些被忽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丰富多彩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奥秘。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航行。
正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他们的引路人和朋友。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支持。
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教师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和推动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通过教育,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尽管教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他们在现实中却常常受到一些困扰和挑战。
首先,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虽然教师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巨大,但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并不高。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人才望而却步。
其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教师需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以及社会的各种变化。
这些压力常常使得教师感到疲惫和无力。
最后,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晋升通道较为狭窄,让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感到无奈。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e278b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1.png)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活动则是教育的核心环节。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引导和指导的角色。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知识的引导和学习的指导。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培养和发展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还扮演着激发和激励的角色。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育的激发和激励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还扮演着评价和反馈的角色。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教育的评价和反馈作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形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因此,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4cfe0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5.png)
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作为一门崇高而重要的职业,承载着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责任。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专业素养的提升、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研修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改革,深入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水平。
二、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样,可以选择晋升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处主任等行政职务。
这些职务将给予教师更大的管理权威和指导权,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深入学术研究领域,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进行博士后研究,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进修或者转行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比如教育咨询师、教育培训师等。
三、意识到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职业发展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非常重要。
教师作为国家的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其职业发展的良好状态不仅对于个人有利,也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师职业发展的优势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教育事业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而教师职业发展的不足,将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结: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且意识到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职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为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贡献力量。
同时,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本文总字数:453字)。
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的地位
![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cb9be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2.png)
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道德品行不仅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职业的声誉,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道德品行应该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言行举止到处事原则,以身作则,无不体现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责任和担当。
一、教师道德品行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师道德品行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教师的职业操守、道德规范、道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教师的职业操守要求教师始终以教育为己任,尽职尽责,忠诚教育事业,不谋私利。
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遵守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做到诚实正直、守信守约。
道德情感要求教师发扬仁爱精神,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教师道德品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师的道德品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养成。
作为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深入学生的心灵,在模仿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次,教师的道德品行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最后,教师的道德品行对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精神引领者,其道德品行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的建设。
二、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教师道德品行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
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将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始终保持教育的纯粹性和公益性。
教师应该推崇勤劳、诚实、守信、尊重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教育教学工作放在人民群众利益之上。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践行道德规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始终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要遵守法律法规,言行举止得体得当,避免说脏话、讲黄段子等不良行为。
教师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违背道义,不以权谋私,不以权欲谋取私利。
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作。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他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对实践对象学生所起的主导作用。
教育是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具有主导作用是必然的,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意味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失去了内涵、对象和归宿。
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师中心论”显然是错误的。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世界经济概论(公共选修)”课程期末考试
提示:答案以电子文档形式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论述题(每题不少于400字。
每题50分,共100分)
1、论述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跨国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经济体。
当然它并不是惟一进行跨国界投资的组织,在它之外还有个人以及国际经济组织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所进行了的对外直接投资。
但跨国公司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为主体。
只要是跨国界进行直接投资并且获得控制权的企业就叫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出现,同步发展的,依照界定,跨国公司理应被视为进行跨国界直接投资的主体,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必要途径。
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产生跨国公司,没有跨国公司,全世界90%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发生,二者是分不开的。
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来说,它们拥有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等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扩散者,而给东道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好处,对世界经济的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影响
1、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新发展的影响,主要并不在于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贸易”(实际是母公司和了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调拨),而在于它们通过其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各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其内部的“贸易”也是在其海外直接投资和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把生产企业分布在所选定的适当地区和国家,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进行生产。
这些产品可能是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生产的;也有的不过是在不同国家分别生产某一产品的各种零部件或某一产品的不同工序,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集中运往一地,进行最后的组装,直到成为最终产品。
当前的产业内国际分工还越来越多地由跨国公司组织多个其他公司作为其供应商(或承包商)来实现。
而这些供应商或承包商,有的是本国公司,也有他国公司。
如果是后者,就自然形成了产业内的国际分工。
因此产业内分工的加速发展,标志着国际分工的更加深化细化,从而使国际分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对世界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