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原文
【】太阴阳明论篇讲的是什么呢?太阴,就是指足太阴脾;阳明,指的是足阳明胃,所以,本篇重点讲的就是脾胃之病,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黄帝内经》专门辟出一篇来讲脾胃,足见对其的重视。
精读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原因何在,在本篇了能得到答案。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溢,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点评】
①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指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它们之间互为表里。这里解释一下,足太阴脾为里,足阳是胃为表。如果不明白,看看自己的大腿上的脾胃经的循行路线就明白了。脾经位于大腿的内侧,而胃经位于大腿的外侧。
②更虛更实:更,此处读(gēng),更替之意,这里是指四季更替之意。“张介宾注:阳虚则阴实,阴虚则阳实,是更虚更实也”。春夏属阳,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属阴,太阴实而阳明虚。
③更逆更从:指太阴、阳明经气往来方向不同。《素问集注》:“阳刚阴柔,故阳道常实,阴道常虚。”足阳明经从头走足,下行为从。足太阴经从足走腹,上行为逆。
④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犯,侵犯,这里是指被侵犯之意。
者,人
阳受之,指阳经先接受外邪,之,是指外邪。下同。
⑤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不时卧,不能以时卧也。即不能按时入睡。
⑥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不用,不能受用。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不受用,也就是脾出了问题。
⑦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至经:《太素》作“径至”,可从。径至,直接到达。
⑧帝曰:脾不主时何也?:脾不主时,根据五行理论,五脏配五行,肝、心、肺、肾,分别主春、夏、秋、冬四季。脾脏属土,旺于每季后十八天,不独主四时之一,故曰脾不主时。
⑨帝曰: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古人还是缺乏现代解剖学原理。其实,人的名脏器,都是通过血脉相连,不只是有血管,还会有淋巴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循环系统,以输送津液。
【整段翻译】
黄帝问: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经,同属土,为什么发生的疾病却有所不同呢?
岐伯回答说:因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分别处于阴阳的不同位置,有时胃虚脾实,有时脾虚胃实,有时病发于脾,有时病发于胃,或者病从脾经来,或者从胃经来,由于所来的方向不同,所以病名也不同。(注:脾为阴经,胃属阳经,阴经在内阳经行于外,所以循行部位不同;春夏为阳,则阳实阴虚,秋冬为阴,则阴实阳虚,所以他们的虚实变化也不相同;春夏为阳而阴盛则逆,秋冬则从;秋冬为阴而阳盛则逆,春夏则从;阴在内为阳之守,阳在外为阴之使,秋冬从阴,春夏从阳,他们在四时阴阳变化中所属的也不一样,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
黄帝说,具体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岐伯说:阳经就像天气一样,循行在外,阴经就像地气一样循行于内。所以阳经多有余(实),阴经常不足(虚)。所以一般受到外邪六淫之气侵袭的人,都是阳经先受损,而由于饮食不当,起居不节而造成的疾病,多侵袭阴经。阳经受邪之后病邪容易传入六腑,而阴经受邪之后,邪气容易传至五脏。邪气传入六腑,则阴不潜阳阳气外浮,就会身体发热不能按时入睡,并伴有气喘;邪气传入五脏,则阴寒内盛,阴不和阳,就会腹胀痞满,伴有泄泻,或痢疾。喉为呼吸之道,通于天气;咽为水谷之道,通于地气。风性趋上,易袭阳位;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根据经脉的循行,阴经经气由下而上,阳经经气由上而下。手足三阳经由手上行极到头,再
下到足;手足三阴经由足上行极到头,再向下至手端。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极乃下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极乃上也。此阴阳不同,而风湿上下之病。
黄帝问:脾脏有病,四肢不能发挥他们的正常功用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四肢的正常生理功能都是依靠胃的腐熟受纳水谷功能,然而胃产生的水谷精微必须要经过脾的输布才能到达四肢,所以脾脏有病,则不能输布胃的水谷精微到四肢,四肢失养,所以精气衰竭,血脉不畅,筋肉骨骼没有营养物质,所以不能发挥他们的正常功用。
帝曰:脾不主时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说:脾属土,位于中焦,因为掌管胃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所以为五脏之长,在每一个脏主的时间里面,最后的十八天都是脾主治日共七十二日。脾脏掌管着胃中腐熟的水谷精微物质。土又是万物生长的根源,脾经胃经循行贯穿人体,由下而上,由头到足。综上就没有所主的季节。
黄帝又问:脾和肾之间不过是通过一层薄膜相连,怎么就能帮助胃传送水谷精微呢?
岐伯回答说:足太阴,一厥阴,而少阴,三太阴,它的循行属脾络胃,上面还联系咽喉。所以足太阴可以将胃中的水谷精微物质运送到手足的阴经;足阳明为足太阴之表,五脏六腑精气的源泉,通过足太阴经还可以将精气输送到手足三条阳经。五脏六腑都依靠脾经来输送胃中的水谷精微物质,所以正如上文所说,没有脾的输布,四肢痿废不用。
【总结】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一个人能活多久,既取决于先天的秉赋(肾),又取决于后到的调养(脾胃)。先天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而后天的东西,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人的寿命就像一个煤气罐,每个人生下来得到的煤气或多或少,但后天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显出很大差异来。有的人不爱惜身体,胡造,结果,煤气提前耗完;而有的人,小心翼翼使用,则会用很长时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猝死之人,那些英年早逝之人,都是胡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