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两则)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约(时间、国家)寓言作家。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集。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为主的讽喻故事,相传为伊索所作。
㈢合作探究
⑴研读第一则寓言
提问:
1、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可是这个善良的农夫为什么没有得到好报呢?
2、怎样理解农夫临终所说的话?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仅仅限于这句话?
2、怎样理解农夫临终所说的话?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仅仅限于这句话?
3、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为什么?
㈡研读第二则寓言
提问:
1、文中妻子讲话前后农夫对蛇的态度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蛇的话?
五、比较辨别
思考讨论:
两则寓言写作上的共性有哪些?
六、拓展提高
思考:
1、你想对第一则寓言中的农夫说些什么?对蛇这样的恶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2、第二则寓言是在宣扬“冤冤相报”的思想吗?面对仇和恨,你持什么态度?请借助名言警句或俗语来回答。
七、谨记寓言,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八、布置作业
奇思妙想,故事新编。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事。
九、板书
十、教学反思
《农夫和蛇》(两则)导学案
㈠课堂目标导航:
1、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理解寓言的哲理性和教育性,体会多重寓意。
3、提高分辨善恶是非和敢于同恶人作斗争的能力。
㈡自主学习: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或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和。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和等表现手法。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集。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讽喻故事,相传为伊索所作。
三、走进课文
1、点名朗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复述、概括故事。
3、讨论:这两则寓言中的农夫和蛇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合作探究
㈠研读第一则寓言
提问:
1、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可是这个善良的农夫为什么没有得到好报呢?
《农夫和蛇》(两则)教案
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⑵理解寓言的哲理性和教育性,体会多重寓意。
⑶学习课文想象的新异以及动物喻人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想象的合理和巧妙,用精读法理解文章的内容,体味每则寓言所寄寓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两则寓言揭示的道理,分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蛇为话题导入新课:当有人说蛇,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能说出哪些含“蛇”字的成语?
3、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为什么?
⑵研读第二则寓言
提问:
1、文中妻子讲话前后农夫对蛇的态度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蛇的话?
㈣比较辨别
两则寓言写作上的共性有哪些?
二、自主学习方案检测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