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重点、考点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重点、考点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重点、考点提纲人教版初中物理考点提纲一、物理学基础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分支学科以及发展历程。

2. 掌握物理量及其单位,理解物理公式和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3. 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力和运动1. 理解力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掌握力的图示法和计算方法。

2.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能够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

3. 理解力的平衡和相互作用,熟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

4. 了解动量、冲量和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

三、密度和压强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密度与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熟悉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应用。

3. 了解液体和气体的压强,掌握帕斯卡定理和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四、流体和浮力1. 理解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压强和高度、速度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熟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理解伯努利方程在流体中的应用,掌握飞机和火箭的升力原理。

五、机械和功1. 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了解功、功率和能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六、热学基础1. 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温度、热量和热能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了解物态变化和热平衡的概念,掌握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基本原理。

3.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七、光学基础1. 了解光的本质和传播特性,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的规律。

2.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熟悉透镜和棱镜的应用。

3. 了解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掌握激光的特点和应用。

八、电学基础1. 了解电荷、电场和电势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方法。

2. 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初中物理总结归纳课程纲要

初中物理总结归纳课程纲要

初中物理总结归纳课程纲要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运动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物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的现象,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与测量1.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状态的描述2. 运动的基本量和导出量的引入及其测量方法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4. 相互独立运动的合成运动与分解运动第二章: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1.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惯性系3.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第三章:简单机械1. 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引入和应用3. 升降机和斜面运动的分析和计算第四章:能量1. 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能量转化2. 功的定义和计算3. 功和能量的关系4.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第五章:压力和浮力1. 压力和物质的模型2. 压力的计算和压力公式的推导3. 浮力的概念和浮力公式的推导第六章:光的传播1.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线的传播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光的色散和透镜的成像原理第七章:电流与电压1. 电流的概念和电荷守恒定律2. 电压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第八章:磁与电的相互作用1. 磁性和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2.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3.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第九章: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声强的定义2. 声音的传播和声波的特性3. 声音的反射和共振总结: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规律和现象,从而增强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和计算的练习,他们也将培养出科学实验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掌握这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基础科学,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周围的世界,而且为将来学习更高级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大纲总结: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 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运动图象的理解和分析2. 力的作用- 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重力、摩擦力、弹力的介绍- 力的合成与分解3. 力与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4.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 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斜面和楔的原理5. 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 液体压强的特点- 浮力的产生和阿基米德原理6. 功、能量和功率-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势能的转换- 机械能守恒原理-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2. 物质的相变- 熔化、凝固过程- 沸腾、凝结过程- 升华和凝华现象3.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初步介绍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的描述- 折射定律- 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3. 光的散射和干涉- 散射现象的解释-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基本概念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和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和电场的概念-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计算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形成和电流强度-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 磁场- 磁场的概念和磁力线- 电磁铁和磁铁的磁场- 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4. 电磁波-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电磁波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的应用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物理本质和产生机制 -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3. 声波的应用- 声波在通信中的作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大纲总结,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教学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教学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教学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教学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ƒ)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深圳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深圳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深圳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位移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 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3.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4. 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和共点力合成5. 力的单位:牛顿(N)6.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7.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8.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的概念: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2.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3. 速度的单位:米/秒(m/s)4. 加速度的概念: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5.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v-u)/t6. 加速度的单位:米/秒²(m/s²)三、力的作用1. 力对物体的影响:改变物体的速度、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形状等2. 力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产生位移、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等3.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四、机械能和功率1. 功的概念:力在作用点上的位移所做的功2. 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3. 功的单位:焦耳(J)4. 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总和5. 动能的计算公式:E=1/2mv²6. 势能的计算公式:Ep=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8.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9.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10. 功率的单位:瓦特(W)五、热学1. 温度的概念: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2. 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开氏温标3. 热量的概念: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4. 热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热辐射5.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热辐射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8.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热机的工作原理六、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成像原理4.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 光的色散现象6. 光的波动和光的粒子性7. 光的速度七、电学1. 电流的概念: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的现象2. 电流的计算公式:I=Q/t3. 电流的单位:安培(A)4. 电压的概念: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5. 电压的计算公式:U=W/Q6. 电压的单位:伏特(V)7.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欧姆(Ω)8. 电阻的计算公式:R=U/I9.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10.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11. 电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电路中消耗的能量1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大纲总结,包括了力和压强、速度和加速度、力的作用、机械能和功率、热学、光学和电学等内容。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的详细纲要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的详细纲要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的详细纲要初中物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一、机械能1.能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

3.能的分类:机械能:动能与势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三、内能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物体含有的物质越多,内能越大。

)四、物体的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

(做功改变内能的多少,不但与做功的多少有关,还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五、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kg℃)或J/(g℃)。

(注意单位的统一。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同学注意不要认为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与体积成反比。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水的比热容很大为4.2×10³J/(kg℃)。

(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质中最大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和分解3.平衡和不平衡力,力的效果4.重力和弹力的概念5.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6.惯性和质量的概念7.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8.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压力的传递和压力的应用二、机械能和能量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原理5.功和功率的概念6.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7.能量转化的应用三、波的性质和光的反射1.波的性质和波的分类2.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3.波的传播和波的干涉4.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5.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6.镜面反射和镜像的性质7.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应用四、电和磁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电场的性质和电场的计算方法3.电流和电路的概念4.电流的性质和电流的计算方法5.电压和电阻的概念6.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7.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8.电磁感应的概念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9.磁场和磁力的概念与计算10.电和磁的应用五、定向运动和力学运动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3.初速度、末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4.牛顿第二定律和斜抛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6.力学运动的应用六、温度和热量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度的测量3.热量的传递和热平衡4.相变和热量的计算5.热量和温度的应用七、学科交叉1.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物理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为初中物理总复习的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全面地回顾和巩固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帮助更好地应对考试。

初中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距离与位移
2.速度与加速度
3.运动图像的表示
二、力与运动
1.力的作用
2.牛顿三定律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摩擦力和弹力
5.重力和万有引力
三、机械能与动能
1.功与机械能
2.动能定理
3.动能转化与守恒
4.机械工作和功率
四、压强与浮力
1.压力与压强
2.浮力的产生与原理
3.密度和浸没条件
4.浮力定律和阿基米德原理
五、电与磁的基本概念
1.电荷与电场
2.电场强度和电势差
3.电流和电阻
4.电路和欧姆定律
5.磁场的产生与磁力线
六、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自感与互感
4.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
5.光的反射与折射
七、声音与光的基本特征
1.声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性质和特征
3.光的产生和传播
4.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八、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
1.凸透镜、凹透镜和平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和使用
九、核物理和能源
1.核反应和核能
2.原子能的利用与安全
3.能源与环境保护
以上是初中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的提纲,涵盖了物理基本概念、运动、力、机械能、电与磁、光学、核物理和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每个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展开,详细讲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物理知识。

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提纲总结

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提纲总结

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力和压力1. 动力学基本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2. 力的合成及分解3. 重力- 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特点- 重力的计算方法4. 压力- 压力的概念- 压力的计算方法- 压力的应用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动能和势能- 动能的概念- 动能的计算方法- 势能的概念- 势能的计算方法2.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的概念-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三、电学基本概念1. 电荷和电流- 电荷的概念- 电荷的计量单位- 电流的概念- 电流的计量单位2. 电阻和电功率- 电阻的概念- 电阻的计量单位-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表述- 欧姆定律的应用四、光学基本概念1. 光的传播- 光传播的方式- 光传播的速度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特点3.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 介质对光的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4. 光的色散- 光谱的组成- 光的三原色- 颜色的形成及其原理五、热学基本概念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 温度计的使用- 热量的概念- 热量的计算方法2. 热传递- 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递的计算方法3. 热膨胀- 热胀冷缩的概念- 热胀冷缩的应用六、声学基本概念1. 声的产生和传播- 声的产生方式- 声的传播方式及速度2. 声的特性- 声波的特性- 音高、音量和音质的区别3. 声的反射和衍射- 声的反射定律- 声的衍射现象和原理。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1.物理基本概念1.物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质的分类与性质3.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4.物理实验与观测方法2.运动学1.位移、速度与加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4.合成运动及合速度3.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与性质2.弹簧的弹性力与胡克定律3.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4.牛顿定律与力的合成5.平衡力与力的分解6.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4.压强与浮力1.压力与压力计2.大气压力与气压变化3.浮力与浮力原理4.水中物体的浮沉5.力学的工作与能量1.力的做功2.功和能量3.动能与势能4.能量守恒定律5.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6.机械波动1.波动的概念和性质2.机械波的传播与速度3.声波的特性与传播4.声音的产生与接受5.光的传播与速度7.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与像的成因3.光的折射定律与像的成因4.光的折射现象8.光的色散与光学仪器1.光的色散与光谱2.光的成像原理与应用3.眼睛的调节与视力9.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压4.欧姆定律与电功率5.并联与串联电路10.磁学基础1.磁性材料与磁场2.磁感应强度与磁力3.线圈磁场与电磁感应4.电磁感应定律5.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1.物理光学1.干涉现象与干涉定律2.衍射现象与衍射定律3.原子与光谱分析4.激光与光通信技术12.热学基础1.温度与热量2.热能与功3.热传导与热对流4.热辐射与黑体辐射13.热学中的气体1.理想气体定律2.气体状态方程3.理想气体的压力与温度4.气体的压强与密度5.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14.热力学中的功与功率1.功的概念与计算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3.水的蒸发与沸腾4.平衡与稳定15.题型总结1.选择题专项训练2.填空题专项训练3.解答题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3、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4、噪声的控制(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二、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反射光仍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3、光的折射(1)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

4、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4)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5、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后方,佩戴凸透镜矫正。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以下是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的提纲:第一章: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和特性2.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表示3.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4.摩擦力和重力5.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第二章: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2.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简单机械的应用第三章:相互作用力1.弹簧的弹力2.弹簧的变形与恢复3.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4.弹簧的串联和并联5.引力和普适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波1.机械波概念及其特性2.纵波和横波的区别3.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的计算方法4.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5.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五章: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2.反射、折射和光的折射定律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成像的公式和计算方法5.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第六章:电流电阻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方法2.电阻的概念及其特性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4.线路中的串、并联关系5.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第七章:电的化学效应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2.电解和电解质的电解程度3.电量和电荷的关系4.阳极和阴极反应5.电化学等式和电解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第八章:动态学1.动力学的概念和基本量2.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3.冲力和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4.反作用力和动量定理5.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规律第九章:蒸汽和气体1.蒸汽的生成和热力学规律2.蒸汽压和饱和蒸汽压的计算方法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4.理想气体的变化过程及其计算方法5.气体的压强、密度和温度的关系第十章: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1.热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方式2.热能和机械能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3.热能和机械能的守恒定律4.热能传递和传导的方式5.热能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各章节的重难点提纲,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提纲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自然科学,它包括广泛的领域,从微观颗粒到宏观天体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作为初中学生,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为我们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梳理出七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提纲,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运动和力学
1. 运动的概念和描述
2. 运动的种类: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
3. 力的概念及作用:推力、拉力、重力、摩擦力等
4. 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二、热学
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2. 物质的状态变化:凝固、熔化、汽化、冷凝
3.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4. 热学方程的应用
三、光学
1. 光的概念和光的传播
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镜子和透镜的成像原理
4.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四、电学
1. 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电路图
2. 电阻、电势差和电功率的计算
3. 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用途
4.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计算
五、物理实验
1. 物理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物理实验的基本设备:尺子、计时器、电表
3. 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4. 物理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以上是七年级物理知识点提纲的梳理,这些内容只是物理知识的基础,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这份提纲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尽早掌握物理这门科学的精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ƒ)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5.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7.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第五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附:计算相关体积换算1m3=103 dm3=106cm31L=103ml 1L=1dm31ml=1cm3第六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7.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七章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7.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9.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