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2佛经翻译理论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安翻译理论之不足
• 一 “故知 ‘本’ 有非‘失’ 不可者,此‘本’ 不‘失’, 便不成翻译。……安言之以为 ‘失’者而自行之则不得不然, 盖失于彼乃所以得于此也,安 未克圆览而疏通其理矣。” -钱钟书
• 二 “译者以梵之‘质’润色 而为秦之‘文’,自是‘失 本’,以梵之‘文’损色而为 秦之‘质’,亦‘失本’ 耳。”—钱钟书
佛经翻译理论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 佛教初传与《四十二章经》 • 汉明帝求法(公元64年)
与迦叶摩腾、竺法兰译经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148-316)
• 东汉末年开始 • 早期著名翻译家 •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人。
“俊异” • 小乘佛教的翻译,以禅学及毗
鸠摩罗什的翻译风格
• “时有僧睿法师,甚为(姚) 兴(所)知,什所译经,睿并 参政。昔竺法护出《正法华• 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 天。’什译至(此),曰: ‘此语与域义同,但在言过 质。’睿应声曰:‘将非人天 交接,两得相见乎’?什大喜 曰:‘实然!’
• 什每为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 异,云:“天竺国俗,甚重文 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 凡觐jìn国王,必有赞德见佛 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 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 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 令呕秽也。”
二 反映了早期“质派”观点
三 说明我国译论从开始就植根 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早期译经特点
• 一 “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
• 二 “译场”
• 三 “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 圆共凿,金石难和,咫尺千里, 觌dí面难通”
• 四 “此土众经,出不一时…值 残出残,遇全出全,非是一人, 卒难宗理”
• 五 “审得本旨,了不加 饰”“弃文从质” “朴则近本”
•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 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 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 使合百王之下未俗,二不易也。阿 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 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十年,而 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 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自偈jì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 出者。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 (《法句经序》)
之谦的翻译风格
• “谦辞旨文雅,曲得圣意”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 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法句经序》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
• 一 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道安生平简介
• 东晋高僧、般若六家七宗之一 “本无宗”的代表。(314- 385)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 人。(今河北冀县)
• 钱钟书:“吾国翻译术开宗明 义,首推此篇。”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 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 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 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 委悉,至于叹詠,叮咛反复,或三 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 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 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 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 成,将更傍及,及腾前辞,已乃后 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道安的翻译风格
• 其序称:“赵郎谓译人曰:‘《尔 雅》有《释古》、《释言》者,明 古今不同也。昔来出经者,多嫌胡 言方质,而改适今俗,此政所不取 也。何者?传胡为秦,以不闲方言, 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文质是时, 幸勿易之,经之巧质,有自来矣, 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众 咸称善。斯真实言也。遂案本而传, 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 实录也。”
• 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于长安 大寺请罗什法师重译正本。什 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 寰中,又善方言,时手执胡文 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 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 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 之言,于兹显然。
• 法师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 释异音,交辩文旨。秦王(姚 兴)躬览旧经,验其得失,谘 其通途,坦其宗致,与诸宿旧, 义业沙门五百余人,祥其义旨, 审其文中,然后书之。
昙学见长 • “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
不华,质而不野”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
•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 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 小乘两大基本派别。大乘佛教追求普渡众生,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 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 争论不休。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 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 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 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 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 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 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 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信仰 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 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 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 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 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 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 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 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 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 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 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 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 “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 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 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 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 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中国称为大乘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 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 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 “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 要义理可言了。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317-617)
• 自东晋开始,到隋末结束,即 两晋南北朝
• 代表人物: • (释)道安;
鸠摩罗什; 慧远; 僧睿; 彦琮等
崇尚直译
• 梁启超: “新本日出,玉石混 淆。于是求真之念骤炽,而尊 尚直译之论起.”
• “或辞句出入,先后不同;或 有无离合,多少各异;或方言 训诂,子乖趣同;或其文梵越, 其理亦乖;或文义混杂,在疑 似之间。”--《合维摩诘经 序》
反对佛经删繁从简的经典比喻
• 道安:“将来学者审欲求先圣雅言 者,宜祥览焉:诸出为秦言,便约 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
• 《大涅槃经序》:“随意增损,杂 以世语,缘使违失本正,如乳之投 水。”
• 钱钟书:“雨果谓翻译如以宽颈瓶 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 必多;‘酒被水’、‘乳投水’言 水之出,而‘失本’惟均,一喻诸 质,一喻诸量也。”
鸠摩罗什主张“文饰”的原因
• 一 他的时代,佛经翻译传播 广泛,经验积累,开始注重译 文的藻味。
• 二 本人博学多文,通晓梵, 汉,对两种语言的文辞特点有 所了解,取舍变通较大。
• 三 对初期太注重“质直”的 纠正。
之谦的佛经译论《法句经序》
• 支娄迦谶 ,西域月支人,简 名支谶
• “辞质多胡音” • 之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
姓支。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 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 传实不易,……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 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 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祇 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 不用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 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 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
道安“质直”的原因
• 一 译经意识 • 二 僧人造诣 • 三 不通晓梵文与华文的特点
鸠摩罗什论西方辞体
• 鸠摩罗什,(Kumarajiva)后秦 僧人,华名童寿。祖籍天竺, 生于西域。
• 与真谛、玄奘、不空齐名,称 为四大佛经翻译家。
• 梁启超:“鸠摩罗什者,译界 第一流宗匠也。”
鸠摩罗什的翻译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