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1)

合集下载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PPT课件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PPT课件
3
日美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951年9月,《日美安全保障 条约》签订,日美结成战略同盟。
1960年1月,《日美共同合作 和安全保障条约》签订,加强同 盟关系。
1979年11月,两国发表《日美防 卫合作指针》 将驻日美军与日本 自卫队在战时的合作具体化。
1981年5月,《联合声明》发 表,宣布两国为同盟关系。
• 第三,从经济上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外来资金、技术和市 场,日本经济的发展需要外来能源和其他资源,需要广阔的 海外市场。
• 第四,从政治上看,中国为争取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周边国际 环境,和谐的中日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 国,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获得中方的支 持。
• 第五,从历史经验看,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8
2003年6月6日,上千名日本市民在国会前举 行游行示威,抗议国会通过“有事三法案”。
9
加快政治大国进程
1992年版的外交蓝皮书第一次明确提出: “日本必须向国际社会阐明它争取建立什么样 的世界,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并且发挥与国力 相称的领导作用。只有通过这种努力,日本在 国际社会中才能够占有‘光荣的地位’ 。”
92年外交蓝皮书
10
二、世纪之交的日中关系
11
1.日中关系的回顾
二战后,日中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 (1)从战争结束到60年代的相互对立时
期; • (2)70-80年代的友好发展时期; • (3)90年代初以来的摩擦显现时期。
12
中日关系主要障碍
二、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80年代确定中日关系四原则
谁都友好”。 • 1978年~1980年,大平首相实行“综合安全保
障战略”。
5

中日关系历史复习课件

中日关系历史复习课件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5.【2019江西中考】下面年代尺中的“①”处,标注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大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C 1971 1972 1979
6.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指出:”中日两 国有这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 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 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 好合作的新道路.”
顶峰
僧人赴日本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 政府派戚继光抗倭。
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加重; 通过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
19
世 纪 时间: 1868年 明 治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维 新 影响 :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摆
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
割台湾”。这首诗写于C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2019江苏苏州中考】“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
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
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然而 ,中日关系发展很不顺利, 你能说出阻碍中日之间关系发展的事件吗?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19 年起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篡改历史教科书等事 件说明什么?

中日关系史PPT课件 通用

中日关系史PPT课件 通用
1、近代以来,美日在侵略中国问题上既勾结 又斗争。试用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有关 事实加以说明。
2、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国关系 的基本特征怎样?20世纪70年代以后,三国 关系有何重大变化?
3、现代社会中日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拓展问题 探究 例2
唐朝时,中国的强大、繁荣吸引着一批 又一批日本人来中国。但那时从海上来中国 是极为危险的,简直是一种把生命作为赌注 的行为。因为当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均不 发达,而且航海中尚未使用指南针,并且日 本近海在大部分时期内又是台风季节,因此 航行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危险。请你根据 地图大致设计出当时能够到达中国和返回日 本的路线及时间,并简述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反攻阶段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中日关系史 PPT课件 课件 通用

中日关系史 PPT课件 课件 通用

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3、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C.进行了积极抵抗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基础问题 探究 例1
结合唐代 史实分析古代
——《近代中日关系的特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 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期间日本不断 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 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期间日本不断 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原因。
日本 日本地理条件
中国
军国主义特征
落后 妥协
默许

国际社会 纵容

建 大社 大会 加的 强过 了渡 中。 国同日本的
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友谊。
结合唐代史实分析古代中日两国 友好交往对两国各产生的影响。
日本
1、友好交往的影响是相互的。
2、但主要是中国文化对日本 中国 的影响。

结论
基础问题 探究 例2
“从1894年到1945年这52年内,日本在 华军事行动共计10次,前后共历时35年。 换句话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 半个世纪期间,30多个年头是日本以武 力反对中国。 ”
1、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 献的人物是:
A.义净和玄奘
BB.吉备真备和鉴真
C.吉备真备和玄奘 D.义净和鉴真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
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 主要国家。回答1-3题。
2、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

中日关系史料辑

中日关系史料辑

日本政治与教育
在政治方面,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元至元二年(1336年),日本将军足利尊另立天皇,日本分裂为南北朝,相互攻战。溃兵败将,流亡海岛,与冒险商人结合,至中国沿海走私及掠夺,史称“倭寇”。明太祖朱元璋曾三派使臣至日本交涉,均无结果。为此,洪武、永乐年间,明廷不断加强海防:建立强大水军,加强海上巡逻,针对风汛及倭寇活动规律,春季舰队出海,分路巡弋,相机歼敌,秋季返航;建立沿海卫所,筑城驻军戍守,根据水文、地形,在倭寇可能登陆位置及战略要地,修筑城塞台堡。从辽宁至广东沿海,设50余卫,100多所,1000余寨堡营垒,50余水寨及200余巡检司。戍守卫军及弓兵30余万,装备战船2000余艘。由于拥有强大舰队,所以采取了“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的近海歼敌海防战略方针;“倭来则大船薄之,快船逐之”,使其“欲为内寇不可得”;如进至海岸,则水军与旗军密切配合,协同歼敌。因海防体系严整,又有较大纵深,故倭患损失甚小。至嘉靖时,国势衰微,海防废弛,屯卫制度破坏。舰船十存一二,卫所缺员过半,现存旗军亦多老弱,军官又多世胄纨绔,不习军事。而日本正值战国时期,各方诸侯均拥兵自重,支持倭寇向外掠夺,以补军费。因而中国沿海倭患复炽,又因大批海盗及地方豪绅富商亦与之暗结,致倭寇更为猖獗。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日文化关系PPT课件

中日文化关系PPT课件
1.中日文化交流的 必然性
2.中日文化交流 的重要性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苏菜:即江苏菜系。由徐海、淮扬、南京和苏南四种风味组 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国宴仍以苏菜为主。
粤菜:即广东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种风味组成,在中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粤菜馆。在国内、海外影响极大。
闽菜: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 味菜为主形式的菜系。以闽东和闽南风味为代表。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 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 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 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 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 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 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 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 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 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 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 所。
八大菜系特色菜赏析
肉末海参
一品寿桃
麻婆豆腐
鱼香肉丝
金寿桃 狮子头
清炖蟹粉
烧片槽鸡
剁椒鱼头 叫花鸡
古老肉 西湖醋鱼
中日服装文化看点
1.服饰也能说话 2.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3.服饰代表民族文化的形象,着装
是民族思想的象征。 4.服装文化具有人际传播的功能 5典雅舒展的气度美
服装文化
旗袍:
日本宗教信仰: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 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 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日本共 有神道教信徒10523万人,佛教 信徒9419万人,基督教信徒 174.5万人,其他宗教的信徒 1021万人,合计共有各类宗教 信徒209273063人。

中日关系PPT

中日关系PPT

“从隋朝到唐 朝初期,日本对华 遣使时多为政治目 的,而且带着一种 骄傲态度,甚至是 傲慢。”
------北京大学中国 古代史研究中心教 授王小甫
日本遣唐使纪念碑
遣唐使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 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 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 修好,从制造、建筑到典章 制度,全面向中国学习。自 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 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 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 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 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选自旧版《历史》教科书
二、明清时期的倭寇问题
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
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 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 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 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所以被统称为“倭 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 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逐 渐减少。
致力于和 平与发展的 友好合作伙 伴关系!
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签署
2006“破冰之旅”
2007“迎春之旅”
2007融冰之旅
2008暖春之旅
1978邓小平出访日本
2008胡锦涛出访日本
胡锦涛抵达日本开始国事访问
2008年5月6日 中国国家主席 胡锦涛,当地时 间六日下午约一 点四十分,乘专 机抵达日本东京 羽田机场,开始 对日本进行为期 五天的国事访问
日本天皇明仁在皇宫内广场为胡锦涛访问日本举 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 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 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 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 人民永享太平”。

中日关系PPT课件.ppt

中日关系PPT课件.ppt
赵微身穿日本 军旗拍时装秀, 你对此是如何 看待的?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朝皇帝赐一个封 印给日本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 材料一:
《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等。
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 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 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 1日、日本首相小泉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教科书问题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的教科书不提日本首先 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而用暧昧的“日清两军发生冲 突,日清战争开始了。”
--1895年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日 本发动了九一八事 变,侵占东北三省, 发动七七事变,开 始全面侵华战 争……
中日关系的现状
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 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 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属经济 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 逼我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等,致使 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
韩国国会议员金永镇在东京永田町国会议员会 馆前静坐绝食示威,抗议日本文部科学省审议 通过歪曲历史事实的教科书。
2001年版的日本新教 科书使用率只有0.036 %,这次日本右翼希 望达到10%,但是我 估计到不了 ……
——为本学会 常务理事--林治波
关于南京大屠杀,新的教科书在《日中战争》一节 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 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 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

中日历史关系资料

中日历史关系资料

一、中日两国历史关系回顾:(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日关系1.历史回顾(1)东汉以前(火种与土著)日本原是个岛国,可是其土著民族并不发达。

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大陆移民带来的新技术影响下,生产力逐步发展逐渐行成小的王国和势力。

传说中的徐福东渡就是这个时期,给落后的日本带去了文明的火种。

(2)东汉到南北朝(天朝和蛮夷)这一时期日本多次入朝进贡中国,请求册封,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3)隋唐时期(老师和学生)这一时期日本却不再求取和接受册封,而是多次派遣隋(唐)使和许多留学生及留学憎,来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由于不喜欢倭这个蔑称,日本的名字便是在这时应运而生。

由于中日之间的交往密切,所以日本在许多方面都受中国影响很。

(4)唐末到近代以前(卫士与强盗)唐末,随着王唐朝的衰弱,而日本决定废止遣唐使,取而代之的是商船通商和倭寇入侵。

而他们从中国宋以后开始就不承认中土文化的先进性和正统性,只追求经济利益。

而同期中国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也曾先后发动过对日本的侵略活动。

这段时期可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5)屈辱清朝(鱼肉和倭刀)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在政府的扶植下,很快产生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但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又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且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需要广阔的市场、资金和资源。

为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明治天皇政权,只有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军部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发动战争的主要推动者。

187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台湾的战争,迫使清王朝与之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以五十万两白银的赔款作为日军退出台湾的条件。

此后,日本逐渐形成以“征韩侵华”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1876年强迫朝鲜订立《江华条约》,攫取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等。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款白银二亿两及开埠通商等特权,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ppt课件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ppt课件
其次12月关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顽固态度在东亚峰会上中国拒绝在各种场合安排中日领导人会1011中日间的军事关系12公映许可证电审数字2012第38号13级药学一班第二组电影管理局1315日中国各界继续对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的举动表示强烈谴责世界多地华人华侨支持中国捍卫领土主权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济 出只有日本政府坦诚面对自己所犯的
关 错误,勇于承认并承担应有的责任才
系 会赢得世人的谅解。但是,日本政府
的 所持的态度不能不说让人感到遗憾。
Hale Waihona Puke 展 望 基于此,中日关系的平稳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日本政府。
中日的政治关系
中日政治领导层及政治军事形势现状中 日政治领导层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方 面,而历史问题则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根 本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日本争当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日本教科书 等问题,在北京、上海、广州爆发了大 规模涉日游行。其次12月关于日本在历 史问题上的顽固态度,在东亚峰会上, 中国拒绝在各种场合安排中日领导人会 晤。
13级药学1班第二组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其中一条 内容便是允许日本
在中国设立工厂,这对我 国当时的经济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的关系因日本政府将钓鱼岛“ 国有化”,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对于一 个极度依赖出口的国家而言,日本没有理 由不担心,一旦双方经贸关系恶化,其正 在谋求的贸易战略将再受打击。
中日间的军事关系
公映许可证 电审数字[2012]第38号
13级药学一班第二组电影管理局
15日,中国各界继续对日方对钓鱼岛及 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的举 动表示强烈谴责,世界多地华人华侨 支持中国捍卫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周 六亦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 地理坐标,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此外,日本政府单方面行为在国际社 会上也引起很大关注。多国媒体和专 家学者纷纷批评日本政府的这一做法。

中日关系解读.ppt

中日关系解读.ppt
34
东海问题
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 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 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 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7个油气田。 东海地区资源丰富,东海油田蕴含石油250亿吨,可供 中国用80年,天然气8兆4000亿立方公尺,储量巨大, 被中国视为“国家兴亡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源自给 率只有4%的日本也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图谋将东 海地区囊括在自己的版图里,以取得国家能源战略的 先机,这就注定了中日联合开发东海的谈判难度。
韩国民众5日在日本驻韩使馆 前示威,抗议日本声称对独岛 拥有主权,修改历史教科书美 化日本侵略史。图为一名韩国 退伍老兵欲在日本使馆前自杀。
25
游行示威
26
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涉及我 民族感情。从日本国内情况看,历史问题 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短期内难以 根本解决。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识也不可 能像德国对邻国那样彻底和明确。我们不 能忘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 必须始终坚持原则。我们的出发点是积极 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是为了努力实现中日两 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伟大目标。
南京大屠杀 樱花
日本电器 侵华日军 靖国神社
2005 2006 2007
仍然是历史印记和经济文化符号混杂,微妙的变 化在于经济文化符号排位略有前移
41
中日关系的前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很乐观
比较乐观
比较悲观
很悲观
05' 06' 07'
对中日关系的未来乐观的人超过悲观的人
42

中日关系史

中日关系史

古代中日关系史古代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长期的友好经济文化交流。

汉朝西汉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小国与汉朝有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给“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入日本。

20世纪初,日本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唐朝1、“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原名晁衡)。

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

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

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做诗相酬赠。

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空海与鉴真和尚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

他于804年(贞观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

3、政治和教育在政治方面,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至;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4、语言文学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记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片假名”,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

5、日本生活习惯在生活习惯方面,唐人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

茶叶;唐服在节令方面,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6、文学艺术文学方面,唐朝著名作家的诗文集相继传入日本,其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的白居易诗,尤为受到喜爱。

而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橘逸势等人对中国的诗文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

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

高三历史中国史专题复习之中日关系热点整理课件

高三历史中国史专题复习之中日关系热点整理课件
m
• 4、 思想文化上:
• 全面侵华期间,日本在沦陷区推行愚民 同化政策,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 民族意识反抗意志,实现同化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 关系
• 现代史上的中日关系经历了两个时期 • 1、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 • 此时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
• 原因是中国政府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一切特权,对日本在华财产采取一 律没收的政策。日本则坚持与中国人民 为敌的态度,加入美国的对华包围圈, 拒不承认新中国。
抗 概况:台州战役,1565年基本肃清沿海倭寇 倭
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和 评价: 社会经济的发展,戚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戚继光治军严谨,军队纪律严明。
3、其他抗倭将领的支持
m
• 1、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日本侵 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 •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 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的战 争,实质上也属于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 一 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野 蛮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南京大 屠杀。
m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Hale Waihona Puke 倍晋三中日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友好交往时期:西汉~宋元时期 特征:中日交往日益密切,日本全面向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 化在各方面对日产生深远影响 对抗和友好并存时期:明后期~清朝晚期 特征:明后期倭患严重,中国人民抗倭,肃清其势力;清朝晚 期,大量留学生留学日本,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日本侵华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特征:日本大举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中日发展关系PPT幻灯片课件

中日发展关系PPT幻灯片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目录
一 、 中日关系历史回顾 二 、 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三 、 理性认识当前中日关系 四、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
2
壹 近代中日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到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 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 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5
歧,在特殊问题上甚至还
可2以.8 采取“搁置争议”的
2
态度。
另一方面,也要作好自身的军事准
备,以应付我大陆地区的“周边事
态”。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让步,但
在策略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国家利益灵活
应对。
19
肆 中日关系未来展望
1、双边经济互惠 (1)以“互利”为特征的经济利 益; (2)双方所在的地区合作利益; (3)非物质形态的共同利益等方 面。
22
谢 谢观赏 23
2006年10月8日,国家
4.3
4.5 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
3.5
倍晋三。安倍为
第一个出访的对象国,
踏上了中国的领土和中
国的领导人进行会晤 ,
对两国关系转变具有重
要作用。
7
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对日本 进行了正式访问。访日期间, 温家宝总理与安倍晋三内阁总 理大臣举行了会谈,还会见明 仁天皇,在日本国会发表演 讲,并与日本各界人士进行广 泛接触。
17
2、就历史认识问题本身来说,它显然不可能在 两国隔绝的状态下获得解决,而只有通过两国间 不断交流与对话、通过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与深 入,才能使历史认识问题不仅在领导人的表态 上,而且在两国广大人民的心里真正得到解决。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共83页PPT资料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共83页PPT资料
(2)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 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3、气候
(1)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北部属温带季风 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 洋影响大,降水丰富。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 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 林、水力资源丰富。
福建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兵最多 和索取赔款最多的国家
《辛丑条约》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根据《朴茨茅斯 和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殖民机构
忆一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 北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 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允设厂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 和“势力范围”
国家 德国 沙俄 英国 法国 日本
租借地 胶州湾
旅顺、大连 新界、威海卫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长 城 以北 长江流域 广东、广西、云南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战争:刀使劈人—屠变—杀成中砍“国杀魔百训杀鬼姓人练”比赛
南京南大屠京杀大期屠间杀,中日被军杀目黑害辎的重儿兵童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京江下关边长的江尸边体尸体堆积的场面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潘家峪惨案
日军占领南京后,日军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

中日关系 (1)

中日关系 (1)

从局 部侵 华到 全面 侵华。 阴谋 破产
知识梳理
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冷战对立:(1949-1972年) ——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2、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关系一波 三折
合作探究:
考考你的分析总结能力:
2.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72周年,纪念 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亚洲 人民以至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拼死厮杀的战场已经 沧海桑田,苦难的伤口只在阴天隐隐作疼。当我们用 一个民族的诚意铸剑为犁,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在往伤 口上撒盐:靖国神社、教科书、钓鱼岛、潜在的核大 国,昨日的侵略与今日的扩张,我们不能遗忘!请你 以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结合你所学所知的历史知识, 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劝戒他们“历史不容忘却”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古代、近代中日关系如何? 你能说说其中原因吗?
分析归纳
古代中日关系:和平友好交往是主 流。 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进的 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 近代中日关系: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推行侵略扩张, 中国政府的腐败落后。中日关系恶化 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 待。“摩擦中求发展”
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忘国耻, 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现代化强国。
回眸中考:
难题真的没什么!
1(山东)日本的大化改新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照了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B 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政治改革 C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D 体现了日本民族善于学习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近代化”:日语中至今仍单纯使用“近代化”,不使用“现代化”概念。

所谓“近代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化,即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

它包括生产技术、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

※罗荣渠的“现代化”定义:以工业化为核心和主要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嬗变并引发经济、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重建的大转变历程。

(《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1993年版)北京大学历史系已故罗荣渠教授的遗著《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1997 年),认为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经过了三次模式的转变。

一、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历程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运动大体上都经过了从低层次改革到高层次变革两个发展阶段。

所谓低层次的改革,就是在生产技术、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而高层次的变革则是国家政冶经济制度的改革,其核心是改革派或革命派参与以至掌握国家政权。

近代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大体上都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进行的。

但发展的进程及其成果却有很大的不同。

1、日本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天保改革:日本天保年间(1830—1843)德川幕府和西南各雄藩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

由于连年饥荒,各地民众不断暴动,为加强幕府的统治力量,幕府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于1841-1843年推行改革,由于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故收效甚微。

而各雄藩同时期的改革却取得了一定成就。

长州藩于1838年压制豪商,保护中下级武士,开展往来大阪的海运贸易,改善了本藩财政。

萨摩藩拖延偿还债务,控制糖的收购和销售,充实了本藩的海军力量。

肥前、土佐等藩也进行了改革。

通过各藩的改革,中下级武士及部分豪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各藩的实权,为西南四强藩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安政改革:1853年培理舰队入侵后,为应付外国侵略,幕府和西南各藩在安政年间(1854—1859)进行的改革。

幕府在首席老中阿部正弘主持下进行了幕政改革,如创办洋学所,翻译西书,吸收西洋文化;编练新式海军,加强海防等。

在幕政改革的同时,长州、萨摩、土佐、肥前等藩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如,破格提拔有才干的武士参与藩政,发展藩营企业和对外贸易,鼓励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创办军火工厂,购炮练兵等。

改革进一步增强了西南各藩的实力,为未来的倒幕维新运
动创造了条件。

※1863年8月后,“尊王攘夷运动”转变为武装倒幕运动;1868年初明治新政权的建立,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下级武士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及第二年国会的召开,确立了皇室、财阀、军部等特权大资产阶级掌握国权政权的日本式的君主立宪政体——近代天皇制,标志着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向资本主义近代国家的转型。

至此,日本早期现代化的高层次变革大致完成。

2、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的垮台,标志着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高层次变革的初步实现。

二、中日早期现代化运动一成一败的原因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机能有所不同。

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和日本,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社会,但两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所不同。

中国自秦汉以后,土地所有有制的基本形态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由买卖,土地占有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日本则是近似于西欧的领主土地所有制,领主的土地由长子继承.不能买卖和分割,相对地较为稳定。

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对两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后果。

第一,中国土地所有的流动性与开放性造成了地主土地制度的稳定性,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容易分化出革新势力;而日本封闭性的土地占有结构,则容易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反对派。

日本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以及下级武士从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地主阶级对农民无限制的榨取,造成了农民特别贫困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日本幕藩领主对农民有限度的剥削,使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商品经济在农村中的发展都远胜于中国。

第三,中日两国的封建主阶级,对城市商业和高利贷资本依赖程度有弱强之别,从而使商人在中日两国的地位和作用完全不同。

(二)政治体制不同:中国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而日本则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幕藩体制。

中国统治阶级内部很难出现反叛力量和从事革新运动的根据地。

日本的幕藩体制:
□幕藩体制:日本德川时代一种政治统治与经济剥削相结合的统治制度。

幕府将军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统领各藩国的二百六十多个大名,以一般武士为统治基础,统治与剥削广大的农工商等级。

※总之,中日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即有无可能从统治阶级内部更多地分化出有组织的反对派,有无实行革新政策的政治据点,是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成败的原因之一。

(三)中日两国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不同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成败,同两国长期以来在吸收先进文化方面持不同态度有很大关系。

开国前西学在两国的传播已出现重大差异,开国后在学习西方、推进本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日两国也存在不同的心态,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1、中国方面:
初步开国到现代化运动正式启动前,林则徐编写了《四夷志》、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采用西方的工业技术以至科学来巩固中国的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及“圣道”。

戊戌维新派是在“托古改制”的古旧形式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加之维新派过分依附于传统的权威,从而使维新运动未能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

“托古”和“尊皇”依然制约、影响了西学传播的深亡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主张与西方典型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民族主义。

总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无论是洋务派、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现状的主张和口号,并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实践。

尽管他们对西学的认识程度不尽相同,政治主张各有差异,但都未能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未能迈开全面学习西方的步伐。

2、日本方面
19世纪50年代初步开国后,“兰学”转“洋学”。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更明确宣布要“破除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公开表达了向西方学习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1871年11月,岩仓使团前往欧美考察学习。

遍访了欧美12国,不仅使明治政府领导人开阔了眼界、坚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心,而且吸收了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经验,确定了学习的样板和目标。

通过对开国后中日两国学习西方文化的历史过程的回顾,不难看出有一个重要差异,即日本吸收近代西方文化采取“共时性”方式,而中国则采取“历时性”。

前者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并举,后者就是则伴随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在不同方面分阶段地吸收。

“历时性”的方式,就使中国在不同时期所吸收的西方文化处于割裂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四)两国早期现代化关键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有所不同。

从低层次改革转向高层次变革是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高层次改革的成边与否与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1 9世纪60年代末发生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与19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距虽然仅为30年,但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则截然同,前者遇到的是各种“助力”,后者则为强大的“阻力”。

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国际环境十分有利。

第一,中国是当时西方列强争夺的重点,而位于远东边缘的岛国日本,因领土狭小,资源贫乏且战略价值不高而尚未引起西方列强的足够重视。

第二,19世纪中期爆发的伊朗的巴布教徒起义、中国的太平天国滔运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等亚洲各国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者的力量,使其没有余力扩大对日本的侵略;亚洲人民的反抗斗争,也促使殖民者改变了他们对日本的策略。

第三,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各国的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均无暇顾及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