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1739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7.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人教版——必修一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5.病毒的相关知识: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c1a7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a.png)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
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氨基酸组成,具有四级结构。
3.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分为DNA和RNA,由核苷酸组成。
4.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由单糖、二糖和多糖组成。
5. 脂类在细胞中起到储存能量和构成细胞膜的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2.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活动。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物质交换的场所。
4.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进行有氧呼吸。
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6. 溶酶体:含有酶,能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外来物质。
三、遗传与进化1. DNA的结构和复制:DNA是双螺旋结构,通过半保留复制进行信息传递。
2. RNA的转录和翻译:RNA是DNA的复制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3.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描述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4. 进化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不断进化。
四、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等。
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无性生殖则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
2. 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器官形成。
3. 遗传与环境对生物发育的影响:遗传基因决定生物的发育蓝图,环境因素影响发育过程。
六、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平衡。
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污染、全球变暖等。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提纲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2d52b3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提纲一、细胞和细胞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细胞的基本构造1.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3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1.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过程2.1 细胞呼吸2.2 光合作用2.3 细胞分裂二、遗传与适应1. 遗传基础1.1 DNA的结构和功能1.2 RNA的结构和功能1.3 基因的定义和作用2. 遗传过程2.1 遗传的规律2.2 遗传的方式2.3 遗传的变异和突变3. 适应与进化3.1 适应的基本原理3.2 进化的基本原理3.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三、生物多样性1. 分类学基础1.1 生命的分类1.2 生物命名1.3 分类的基本原则2.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1 动物的主要分类2.2 常见动物的特征2.3 动物的进化3.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3.1 植物的主要分类3.2 常见植物的特征3.3 植物的进化4.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4.1 微生物的分类方式4.2 常见微生物的特征4.3 微生物的生态角色四、生态系统1. 生态学基础1.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2.陆地生态系统2.1 森林生态系统2.2 草原生态系统2.3 沙漠生态系统3. 水生生态系统3.1 海洋生态系统3.2 淡水生态系统3.3 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的联系4. 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4.1 损害生态系统的行为4.2 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4.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五、生物技术与社会1.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1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1.2 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1.3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2. 生物技术与农业2.1 作物改良和高产培育2.2 畜禽繁殖和疾病防治2.3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3. 生物技术与医药3.1 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3.2 药物研发和生物制剂3.3 生物医学工程和再生医学4. 生物技术与环境4.1 生物能源和生物降解技术4.2 污水处理和废物利用4.3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以上提纲总结了人教版高中生物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细胞和细胞学、遗传与适应、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高三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生物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f3a6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8.png)
高三生物知识点人教版高三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教版课本中整理出高三生物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生物。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着选择性渗透的作用,细胞质包含细胞器,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遗传和生命活动。
2. 细胞代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分解等过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最重要的细胞代谢过程。
3.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细胞分裂是细胞的增殖和再生的基础,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第二章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生物种群中基因和性状传承的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揭示了基因的离散性和随机性传递。
2. 遗传物质与染色体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3.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单位,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变异是生物种群中个体之间差异的产生,进化则指种群在环境选择下的逐渐改变。
第三章动植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1. 动植物的组织结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是构成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 动植物的物质吸收动物通过呼吸、消化和排泄等系统吸收营养物质,植物则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 动植物的物质运输动植物体内的物质通过管道系统进行运输,动物是通过血管系统,植物是通过维管束进行。
第四章生物体的能量代谢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能量的转换和储存方式。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有氧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生物的生殖有性和无性生殖是生物个体繁殖的两种方式,有性生殖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2. 动植物的发育动物的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个体生长,植物的发育包括植株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429df43bceb19e8b9f6bac0.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高考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考纲要求】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 简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机制3. 说明血糖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4. 说明体温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5. 说明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考点梳理】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1.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注意: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个体的角度即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2. 内环境与体液的关系体液是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液注意:口腔、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会与外界接触,如唾液、消化液、尿液、泪液等,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壁形成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要点诠释:1)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间可相互转化,其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直接相互转化(在表格中的图里二者之间为双箭头)。
(2)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4)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由于过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原因有: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②过敏反应:由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从而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生物知识点高三必考人教版
![生物知识点高三必考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2cc0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生物知识点高三必考人教版生物知识点高三必考(人教版)生物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高三生物知识点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的构成要素。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运输和排泄等。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自主代谢和自我繁殖的能力。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内个体之间基因信息的传递与变异的过程,包括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突变。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改变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系的生长、茎叶的分化、开花结实、果实的成熟等。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并受到植物内部激素的调控。
四、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包括营养、运动、呼吸、排泄、感受、繁殖等。
动物根据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展出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
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平衡维持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
六、人体的生命过程人体的生命过程包括消化吸收、呼吸交换、循环运输、排泄、感觉纠正、繁殖等。
人体生命过程的维持受内部调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七、生物科技与人类社会生物科技是利用生物体内的基因信息和代谢特性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技术。
生物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介绍了高三生物知识点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提供帮助。
同学们要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高考复习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文档资料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文档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1973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c.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文档资料总结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组成和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核的作用与重要性
- 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遗传与进化
- 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
-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 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生物代谢
-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 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其能量转换
- 代谢途径的调控和生物体内的平衡
4. 生物技术
-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
-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伦理问题
-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策略
6. 人体生理与健康
- 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协调
- 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疾病预防
-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 植物生长发育与繁殖
- 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发育特点
- 植物的光周期和开花诱导
- 植物繁殖的有性与无性繁殖方式
8. 动物行为学
- 动物行为的分类和特点
- 动物的迁徙、觅食和繁殖行为
- 动物行为的适应意义和进化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每个部分都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80ebcd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7.png)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
最全)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细胞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 遗传与进化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与隐性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三. 生物体的健康与环境
-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保护四. 生物技术
- 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五. 分子生物学
- 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 基因的表达调控
- DNA修复的机制和作用
六.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物种起源和演化
-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七. 生命科学的实际应用
-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 药物研发和医学诊断技术
- 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
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包含了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体的健康与环境、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与分类以及生命科学的实际应用等内容。
这份总结为高中生物学学习提供了最新最全的指导。
人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13cc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4.png)
人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生物是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
人教版生物教材是广大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物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1.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2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物发育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1.3 DNA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来传递遗传信息。
2. 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的分离与连锁等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通过遗传学可以解释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
2.2 DNA的复制与修复DNA的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DNA的损伤会引起突变,细胞通过修复机制来保证DNA的完整性。
2.3 自然选择与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环境对物种具有选择性作用,优胜劣汰是进化的驱动力,使物种适应环境的特点逐渐积累。
3. 生物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3.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细胞利用的能量。
3.2 物质的循环生物体的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这些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4.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4.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生物体通过神经和体液系统来感受和调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4.2 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调节免疫系统是维持生物体健康的重要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5. 生物技术的应用5.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农业的改良等领域。
5.2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利用细胞进行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faa4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a.png)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规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高考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生物知识,下面将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
第一节分子与细胞生物学1. 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基础。
(2)核酸:DNA和R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
(4)脂类:脂肪和磷脂是构成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的形态。
(2)细胞质:细胞内除核外的全部物质,包括胞浆和细胞器。
(3)核糖体: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4)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5)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6)内质网:主要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3. 细胞分裂和遗传(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2)减数分裂: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减数分裂,产生四个不同的子细胞。
第二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从个体到种群(1)个体: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能力。
(2)种群:由同一种类生物组成的群体,在适应环境变化中产生遗传变异。
2.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分离和自由组合两条规律。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3)性别遗传:男性有X和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4)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包括点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等。
3. 变异与进化(1)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2)人工选择:人类通过人为的选择,促使有用的性状得以传递和积累。
第三节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1. 体液和体液平衡(1)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液,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4b22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3.png)
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细胞与遗传物质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的摄取、消化、排泄、合成和分泌。
2. 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特点遗传物质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在细胞核内存在于染色体中。
DNA的特点包括遗传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DNA通过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在细胞分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基因与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特定序列,携带着遗传信息。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这些规律揭示了遗传现象的规律性和机制。
二、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1.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按照共同的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形成分类系统。
根据国际规范,目前常用的分类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分类系统。
生物的命名遵循国际统一的拉丁化命名法。
2. 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从共同的祖先逐渐发展演变为不同的物种。
进化是由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物种隔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3. 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差异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
三、生命活动调控1. 激素调节激素是生物体内的一类化学物质,通过分泌和传递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常见的激素有胰岛素、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激素的分泌和作用遵循负反馈调节的原理。
2.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突触等组成。
神经调节速度快,但作用时间短暂,多用于机体的应急反应。
3.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调节和抵御外界的病原微生物侵袭。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层面。
免疫调节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生物高三知识点大全人教版
![生物高三知识点大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2150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e.png)
生物高三知识点大全人教版生物高三知识点大全(人教版)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科学领域。
高三生物知识点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教版教材出发,全面梳理生物高三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1. 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物的分类和起源等。
2. 生物的分子基础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3.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包括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
4.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运载过程等。
5. 物质的能量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6. 遗传与变异这一部分介绍了遗传物质DNA、R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
7. 生物的进化主要讲述了进化论和生物进化的证据,解释了物种形成和进化的机制。
8. 生物多样性保护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9.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主要讨论了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0.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11. 环境问题与生物保护讨论了环境问题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和改善环境。
12. 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和交叉应用。
总结:生物高三知识点大全人教版主要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分子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培养出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努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备】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5db61182284ac850ad024291.png)
4a
4a
染色体数目(个)
2N
2N
2N
染色体单数(个)
0
4N
4N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同源染色数(对)
N
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 2N 个,未复制时 DNA 含量为 2a。
后期 4a 4N 0 4 2N
末期 2a 2N 0 2 N
1.15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理化因素
间期
过量脱氧胸苷 +
秋水仙素
低温(2—4℃) +
注:+ 表示有影响
前期
+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机理 抑制 DNA 复制 抑制纺锤体形成 影响酶活和供能
应用 治疗癌症 获得多倍体 低温贮藏
1.16 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类型 细胞质不分裂 个别染色体不分离 全部染色体不分离 染色体多次复制,但不分离 两个以上中心体
RNA 端粒酶含 RNA
2.2 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 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
A 酶1
B 酶2
C 酶3
D 酶 4 …… 酶 n 终产物
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 定了代谢的方向。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 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 r,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高考基础必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高考基础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6b8eab9e87101f69f3195be.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及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及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及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及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及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431a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b.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以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的大致范围: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基本单位
- 细胞膜与细胞壁
- 细胞质及其组成
-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能量与物质转化
- 细胞呼吸及其产能
- 光合作用及其效能
3.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物质的发现及其特性
-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遗传变异与遗传流动
- 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动植物界的分类与特征
5.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 植物的体细胞发生
-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 植物的生长调控与发育
6.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动物的生殖系统与生殖方式
- 动物的生殖调控
- 动物的胚胎发育与胚胎干细胞
7. 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适应与生存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8. 生命科学与社会:
- 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 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
以上仅是大致的范围,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参考教材和教学大纲。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2aaf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8.png)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半透性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染色体,能够进行DNA复制和基因转录。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它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双亲遗传、显性和隐性等。
3.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前,DNA通过复制过程,复制为两条完全相同的分子。
4.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控制遗传信息的单位,是DNA的一个片段。
染色体是长而细的结构,携带有基因。
5. 进化与演化进化是物种逐渐改变并且适应环境的过程。
演化是指物种的新种形成或新的特征在种群中流传的过程。
三、生物工程技术与应用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通过核移植等手段,将一个细胞或组织复制成与原始细胞基本相同的个体。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其表达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3.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不同物种的基因导入目标物种,从而改变其遗传特征。
四、植物生长调节与植物繁殖1.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或调节植物的节律,包括激素类和非激素类的调节剂。
2. 植物的生长对环境的响应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响应包括对光、水、温度等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开花、抽穗等生长阶段的变化。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产生新的个体,有性繁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五、人体生物学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和肺,负责气体交换和呼出二氧化碳的排除。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5b3a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e.png)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生物是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学习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组成与功能,培养科学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人教版的生物课程。
第一章细胞及其生命活动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组成和分类- 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运动、繁殖等2. 细胞的生物膜与运输-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细胞吞噬- 渗透、渗透压和渗透调节3. 细胞的能量转化- 细胞的能源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4. 细胞遗传与分裂- 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的组成和碱基配对规则-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和染色体结构 - DNA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RNA的结构和功能- 转录的过程和调控- 翻译的过程和调控3.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 回顾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历程-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章适应环境的生物1.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和方式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机制2.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路径和方式 - 植物的营养代谢:合成和分解反应 - 植物的生长调节和激素3. 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内环境稳态- 动物的神经组织和神经调节- 动物的体内环境稳态和内分泌调节 - 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行为习性4.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的周期和调节机制- 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和发育调控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与演化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证据- 麦克尔常见发生学和生物化石2.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物种形成和环境变化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3.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分类学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法则- 分类与进化的关系和思考- 进化树和分类系统的构建总结:通过对高三生物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74b125c1c708a1294a4400.png)
必修部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20 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概同样,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批元素(9 种);主要元素( 6 种)占细胞总量的 97%;①、Ca:人体缺乏会患骨融化病,血液中 Ca2+含量低会惹起抽搐,过高则会惹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 Ca2+拥有促使血液凝结的作用,假如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 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结。
植物中属于不可以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遇到损害。
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
植物中属于不可以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遇到损害。
③、Mg:叶绿体的构成元素。
好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B:促使花粉的萌生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样,致使心律失态。
在植物体内参加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N:N 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样酶的必需元素。
N 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固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 在植物体内能够自由挪动,缺 N 时,幼叶可向老叶汲取N 而致使老叶先黄。
N 是一种简单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 与 P 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大海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动物体内缺 N,实质就是缺乏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及 NADPH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 DNA 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进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 还参1 / 11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达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 也是简单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Zn:是某些酶的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部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①、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
很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
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 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去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风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次还有体液中其它物质如:组织胺、二氧化碳、H+等。
2、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受激素调节影响。
3、能全面体现甲状腺激素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实验研究是: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摘除成年狗、小蝌蚪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为什么不行?)。
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的实验现象有:水平放置的根弯向地面生长(茎的背地生长不可以),顶端优势,除草剂除去农田中双子叶杂草对农作物反而有促进作用)。
5、与垂体有关的动物行为有:性行为(促性腺激素)、泌乳和对幼仔的照顾(催乳素)。
6、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其特点是:快速准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持久广泛。
7、养鸡场夜间增加照明提高产蛋量的原因是:长日照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控制着垂体使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又作用于卵巢使排卵量增加。
8、油菜和黄瓜在开花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大量花粉被雨水冲走,为挽救损失,科研人员及时为两种植物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两种植物的产量是:前者减产,后者影响不大。
9、去掉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在其顶端放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将直立生长。
10、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小鼠对低温环境耐受力增强,对低氧环境耐受力下降。
11、与产热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12、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各种促激素、催乳素(泌乳、对幼仔的照行为)。
13、垂体对其它内分泌腺有调节、管理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14、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15、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属于反馈调节,类似的还有: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的变化、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等。
16、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神经突起和突触的数目将增多。
17、每种激素都有自已的作用对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性腺激素—性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全身组织细胞、胰岛素—肝细胞等,根本原因:只有该细胞中控制与该激素结合的糖蛋白基因能得以表达。
18、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导,有信号转化。
低温、高温、PH值、机械压力、化学药物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
19、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激素两种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
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1、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上整个基因增添或缺失、改变属染色体变异。
3、发生双受精时,参与受精的两个精子基因型相同,参与受精极核形成的两个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4、等位基因(D)与(d)的本质区别与D和A的本质区别是相同的:碱基对的排列序列不同。
5、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有: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基因。
6、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变成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7、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直接控制相应结构的蛋白质的合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酶的合成而影响代谢过程达到控制生物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8、人体能转运氨基酸的tRNA共61种,每个tRNA一端有三个未配对的碱基(tRNA不是只有三个碱基)。
9、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的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着丝点不分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基因重组)1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先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
12、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雌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②雄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雄配子的比例相等、③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⑤、样本足够大、⑥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