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

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

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诺贝尔奖评委会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1点在瑞典学院宣布,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

下面,就由yuwenmi小编给大家分享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希望各位同学喜欢!名人故事:20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鲍勃·迪伦(Bob Dylan)。

时光追溯到1961年,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如此遥远的年份,那也是鲍勃·迪伦开始红得发紫的时候,距今半个世纪。

最伟大的文化符号、民谣摇滚教父、反战英雄、音乐界传奇……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人们给予了很多标签。

但是,鲍勃·迪伦说这些标签“没有一个是靠谱的”,他公然不屑。

而对主流文化,他也很警惕,认为是“骗人的把戏”。

正如他的成名曲《答案在空中飘扬》,他一直没有停下步伐。

关于他的故事要几十年前说起,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上,人们过着简单而乏味的生活。

男孩Robert Allen Zimmerman 在这里长大,那时,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电台广播,那里间或会传来一些流行歌曲和彼时方兴未艾的摇滚乐。

而当这个男孩第一次听到乡村音乐时,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片刻,在一瞬间他萌生了与此有关的巨大梦想。

这个男孩疯狂地练习演唱和乐器,他因此成了校园明星也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女生的心。

但他无法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着外面的世界,他要走出这里。

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那个小镇,和别人一起组成乐队,到处表演。

不过很快,他就又厌倦了那种缺乏内涵的音乐。

等到上大学时,他已经完全无心学业,醉心于弹琴唱歌。

那时他还迷上了,甚至因为崇拜威尔士诗人 Dylan Thomas 而改了自己的名字,新名字叫作 Bob Dylan(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一块桀骜不驯的滚石

鲍勃·迪伦:一块桀骜不驯的滚石

鲍勃·迪伦:一块桀骜不驯的滚石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年第08期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属于75岁的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

这是该奖项首次颁予一位音乐人。

他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暴雨将至》《像一块滚石》风靡全球,他以诗意的音乐才华和不羁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全社会的关注。

在写诗、唱民谣时,他拒绝被贴上“民谣代言人”的标签;他给吉他插电,嘶吼摇滚时,对“背叛民谣”的声讨不屑一顾;他冲破低迷期、重出江湖玩起布鲁斯音乐时,又向世界展示开启全新旅途的从容;正当他声名鹊起时,他却搬到海边,开始隐居,积蓄能量,之后佳作迭出。

正因为他自由、勇敢的个性魅力与无与伦比的才华,让全球的音乐人及粉丝为之折服。

对了,他同时还是一位小有成就的作家、演员和画家。

押题例文题目:请以“标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撕掉凡·高身上的标签雷蒙德在我们的看法中,艺术家就应该是长头发,天才总是和疯狂脱不了干系。

凡·高就是这样的例子。

他为人古怪,精神敏感,时常幻听,无法跟朋友正常相处……这些就是我们给凡·高打下的标签。

很多人了解他,都是因为他怪诞的性格,疯狂的行径,诡异的画作以及其作品令人咋舌的成交价。

据了解,单幅凡·高作品的售价至少都在三千万美元以上。

慢慢地,这位生前穷困潦倒的画家逐渐被我们的口水和眼泪注解成了一个虚幻的图腾。

我们在消费着凡·高的苦难,却不愿意认真看看他的作品。

一次,当我对凡·高赞不绝口的时候,一位学画的朋友突然问我:“你看过他的画么?你知道他的《星夜》要怎么看,效果才最好吗?”我当场呆住,哑口无言。

尽管我很了解他的八卦野史,但他的画对我来说,只是一团厚厚的颜料,我能看出什么呢?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是的,他是一个画家啊。

“不要人云亦云地评价别人,有空看看他的画吧。

画才是他真正的救赎。

”删去我们对凡·高的传统印象,我开始重新认识他,重新观察他的作品。

跨界诗人鲍勃·迪伦

跨界诗人鲍勃·迪伦

跨界诗人鲍勃·迪伦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一位享誉全球、备受尊敬的诗人、音乐人和唱作人。

作为美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成名,并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横溢的创作能力获得了众多粉丝和荣誉。

除此之外,迪伦还是一位擅长写作的文学家,他的歌词和作品都深受世人喜爱和赞赏。

今天,我将为大家谈论一下迪伦的诗歌才华以及他在音乐和文学领域的贡献。

鲍勃·迪伦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杜卡苏当。

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但是这并没有压垮他的求知欲和兴趣。

迪伦的成长背景深深影响了他的音乐和写作方式。

尽管他在学校时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迪伦在文艺方面有着很强的自学能力,他曾经饱读诗歌和音乐方面的书籍,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着深入的了解。

他喜欢到各地游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和世界。

在迪伦成名之前,他在各种音乐酒吧和茶馆表演,不断地寻找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发展方向。

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成名之后,迅速成为了一位崭露头角的诗人和音乐家。

他的音乐和歌词创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社会关切,旋律深邃而又富有感染力,甚至直接影响了许多现代的音乐流派。

迪伦的音乐才华和巨大的影响力引起了文学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迪伦的歌曲和歌词并没有直接被称为诗歌,但是他的文字深刻有力,措辞生动,富有情感力量,好比一首首高峰拔地的诗歌。

特别是迪伦在60年代中期的经典作品《Like a Rolling Stone》(犹如滚动的石头)中,造句精炼,戏剧冲突强烈,堪称一种“长诗形式”,不仅直击了当时的文艺风尚,更为后来的流行音乐开发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和思路。

除了音乐才华之外,迪伦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他写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并深受读者喜爱。

这些作品充满了社会批判、思想深刻和对世界的独特领悟。

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参与了美国反战运动并写下了一些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的文章。

他还在文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发表小说《塞堡之王》(Tarantula)和自传体小说《音乐之路》(Chronicles)。

高中材料作文:00定的文章。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少年时期便表现出音乐天赋,时他

高中材料作文:00定的文章。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少年时期便表现出音乐天赋,时他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定的文章。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少年时期便表现出音乐天赋,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演出。

1961年,鲍勃·迪伦从大学辍学,开始致力歌唱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文化甚至全世界的文化。

因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师王津被网友赞为“故宫男神”。

进故宫修复钟表40年,他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成为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

但他坦言,年轻的时候也没什么规划,进入故宫工作之后,他越做越喜欢这份工作,后来发现修复钟表就是他的梦想。

“生涯规划”是最近十分流行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这两个人的“生涯规划”不同,你认为谁的对你有更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职业生涯规划之我见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

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

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如今,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环境恶劣。

大学生很多,现在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更何况像我们这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人就更难找到工作了吧!因此,我们应该认清现实,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要知道,一份科学的职业人生规划在其成长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效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的精彩让我不断地渴望“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求知、探索,实践、起步,成就、发展,收获、享受,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和经历,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得到收获的欢欣,有的却废然而返。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他的作品,虽然是音乐形式,但蕴含着深厚的诗意,完全可以当做诗歌来品读。迪伦自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在各种乐队中表演,对音乐有着浓厚到了“垮掉的一代”年轻作家以及现代诗人的影响。他的作品将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佚名
【期刊名称】《中外诗歌研究》
【年(卷),期】2016(0)4
【摘要】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诺贝尔奖官网公布,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称其“为美国音乐传统增添了创造性的诗意表达”。

迪伦被认为是西方主流摇滚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歌手之一。

大多数著名作品来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谣,也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尽管他自己否认这一点。

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产生着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总页数】1页(P4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9
【相关文献】
1.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J], ;
2.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J],
3.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兼论鲍勃·迪伦获诺奖对当下文学的启示 [J], 张敏
4.鲍勃·迪伦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 [J],
5.“文学文化”与“新人”的塑造——从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起 [J], 杨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背景介绍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每年由瑞典学院评选和颁发,以表彰在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

自1901年设立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为了文学界的殿堂,被公认为是文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鲍勃·迪伦(Bob Dylan),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鲍勃·迪伦简介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出生于1941年5月24日,是美国著名的民谣歌手、诗人和作曲家。

他以其深情的歌词和抒情的演唱风格而闻名于世。

迪伦的音乐创作深受美国民谣、蓝调、摇滚乐和乡村音乐等各种风格的影响,他的作品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创造出了独特而多样化的风格。

迪伦的歌词富有哲理和社会评论,抨击了战争、种族歧视、社会不公等问题,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批评家。

他的创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自由、宗教等,而他对音乐和歌词的创新也使他在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颁发给鲍勃·迪伦的诺贝尔文学奖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有人认为迪伦的音乐作品确实有着深度的歌词和社会批判性,他的创作为整个音乐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同时,迪伦的歌曲被广泛地演唱和传唱,他的创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也有人对这一决定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奖励的是纯文学作品,而不是音乐作品。

由于迪伦的创作是音乐和歌词的结合,有人认为他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奖励标准。

这一争议也引发了对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的讨论。

有人主张扩大文学奖的范围,将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纳入考虑范围,以更好地反映当今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坚持纯文学作品的评选,以保持诺贝尔文学奖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迪伦获奖的意义不管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持何种观点,迪伦获奖无疑对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2016

诺贝尔文学奖2016

诺贝尔文学奖2016概述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年由瑞典学院根据诺贝尔遗嘱的规定,颁发给那些在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鲍勃·迪伦(Bob Dylan),这是第一个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摇滚音乐家,也是近年来较为有争议的一次颁奖。

鲍勃·迪伦简介鲍勃·迪伦,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是一位著名的美国音乐家、诗人和作曲家。

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歌词而闻名,被誉为摇滚乐坛的传奇。

迪伦的音乐涵盖了民谣、摇滚、布鲁斯和乡村等多种风格,他的歌曲往往揭示了社会问题、民权运动和个人自由等重要议题。

迪伦的音乐影响了无数的音乐人,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颁奖背景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摇滚乐不应该被认为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因此迪伦并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标准。

然而,瑞典学院的决定是基于迪伦的歌词被认为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对于流行音乐作为文化表达形式的认可。

此外,瑞典学院还指出,迪伦对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歌词具有诗意和文学价值。

这一决定引发了关于文学奖项定义的讨论和反思,也推动了对流行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

鲍勃·迪伦与文学界的关系尽管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引起了争议,但鲍勃·迪伦与文学界的关系却不容忽视。

许多学者将迪伦的歌词与诗歌相提并论,并强调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迪伦的歌词以其独立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许多歌曲被视为反映了60年代社会运动和政治动荡的重要文化遗产。

迪伦的歌曲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常常具有寓言和象征的意味,可以被视为流行音乐中的诗歌。

他的歌词通过动人的音乐表达出了人性、爱情和社会问题等普遍主题,让人深思。

影响和争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迪伦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民谣先锋感受鲍勃迪伦的文化意义

民谣先锋感受鲍勃迪伦的文化意义

民谣先锋感受鲍勃迪伦的文化意义民谣先锋感受鲍勃·迪伦的文化意义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一位传奇的民谣先锋,他的音乐深深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他的歌曲不仅在音乐领域创造了新的风格和潮流,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通过感受鲍勃·迪伦的音乐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当代社会和艺术的影响。

一、音乐风格的创新鲍勃·迪伦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作曲手法,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民谣音乐风格。

他的歌曲融入了美国民间音乐、蓝调、摇滚等元素,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框架。

他的歌曲中充满了钢琴、吉他、口琴和歌词等元素的重叠和交错,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音乐风貌。

这种风格的创新使得他的歌曲独一无二,让人耳目一新。

二、词曲融合的艺术表达鲍勃·迪伦的歌曲不仅音乐风格独特,也以其深刻的歌词而闻名。

他的歌词充满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传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他的歌词常常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希望和自由的渴望。

这种词曲融合的艺术表达让他的歌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力,使得听众们在歌曲中找到了情感的出口。

三、时代精神的体现鲍勃·迪伦的音乐和歌词不仅仅代表了他个人的创作成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动荡、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时代,迪伦的音乐正好迎合了这一时代的潮流。

他的歌曲中抨击不公和暴力,呼唤和平与正义,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共同心声。

迪伦的音乐被认为是反文化运动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四、跨越国界的影响鲍勃·迪伦的音乐不仅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的音乐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听众。

他的歌曲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迪伦的音乐不仅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东方国家引发了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

他的音乐超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了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近日,鲍勃·迪伦荣获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在全球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如果你是鲍勃·迪伦的粉丝或者喜欢文学作品,那么你一定会想要了解一下他获奖的原因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鲍勃·迪伦获奖的原因。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表示,迪伦获奖是因为他“在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并在当代文化中具有了巨大影响力”。

鲍勃·迪伦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粉丝的喜爱,在文学领域他也有着巨大的创作成就。

评审团认为,鲍勃·迪伦的诗歌作品是“具有先知性的”并且“能够捕捉到美国社会的复杂性”。

其次,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鲍勃·迪伦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考、反思和批判式的风格为主。

他以他的音乐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种振奋人心的、颠覆传统的音乐风格。

他的歌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从歌曲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鲍勃·迪伦在其音乐中提倡自由、和平和爱,这些理念延伸到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中,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先驱。

在他发行的专辑《Highway 61 Revisited》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歌中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人生经历,以此阐述了人生的起伏和波动。

总之,鲍勃·迪伦的获奖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美国文化的一种肯定。

他的音乐和文学作品将继续影响着人们,并成为了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未来,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艺术家和作家受到他的影响并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将人们带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诺贝尔文学奖通常颁发给作家、诗人、剧作家或小说家等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人物。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位音乐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美国民谣传奇鲍勃·迪伦(Bob Dylan)。

在2016年,鲍勃·迪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这也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

迪伦以其深厚的歌词创作和音乐才华闻名于世,他的歌曲广泛涵盖了社会、政治、人性等主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虽然歌曲本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迪伦通过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使得他的歌曲被认为具有文学性。

因此,迪伦的获奖被视为对音乐创作与文学之间界限的模糊和突破。

以下是鲍勃·迪伦创作的一些经典歌曲:
- "Blowin' in the Wind"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Like a Rolling Stone"
- "Mr. Tambourine Man"
-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 "Tangled Up in Blue"
- "Hurricane"
这些歌曲展示了迪伦独特的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他对歌词和音乐的创新运用。

尽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非常罕见,但鲍勃·迪伦的获奖为音乐在文学领域的认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得主:鲍勃·迪伦
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像一块滚石》、《时光慢慢流逝》
获奖理由: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歌手、词曲作者和作家鲍勃·迪伦(Bob Dylan)。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首次将奖项授予一位主要以歌曲创作为职业的艺术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奖理由中提到,鲍勃·迪伦获奖是因为他在流行音乐领域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鲍勃·迪伦的作品主要是他的歌曲,其中许多歌曲都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他的歌词以深刻的意象、隐喻和社会评论而闻名,影响了几代人。

迪伦的一些著名歌曲包括《Blowin' in the Wind》、《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Like a Rolling Stone》等。

此外,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政治、社会问题、哲学和个人感悟。

鲍勃·迪伦的获奖引起了文学界和音乐界的广泛讨论,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应该如何定义“文学”的讨论也随之增加。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迪伦的歌词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扩展了人们对于诗歌和文学的传统理解。

中国人眼里的鲍勃·迪伦

中国人眼里的鲍勃·迪伦

当鲍勃·迪伦的嗓音从音箱里飘出来时,朱敏被震住了。

他拿起磁带,认认真真地记住了这个歌手的名字。

很快,他便知道了这个人在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也知道了这张专辑的意义。

《重访61号公路》是迪伦在1965年发行的第一张摇滚专辑,也正因为这张专辑,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歌迷们在演出现场大骂他是民谣的叛徒。

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便是在流行音乐史上声名大噪的《像一颗滚石》。

“所有中国的摇滚乐,今天那些还拿着吉他在唱的人,无论大家承认与否,接受与否,鲍勃·迪伦或多或少都对我们有过影响。

”崔健说,“有一个叫‘滚石’的乐队,一本名为‘滚石’的杂志,台湾有一个叫‘滚石’的唱片公司,包括后来大家很喜欢用的和‘stone’有关的名字,都是从他的歌里出来的。

”身为中国的摇滚教父,崔健曾被媒体认为是中国最接近鲍勃·迪伦的人,但他并不愿意做这个比较,“鲍勃·迪伦是一个传奇。

”作家麦加表示,中国没有鲍勃·迪伦这样的人物,他请自以为像鲍勃·迪伦这样的人别自作多情。

“鲍勃·迪伦不单纯是个词人、音乐人,他是时间,也是世界。

他属于时间,属于世界。

”独立表达的歌手在中国大陆,迪伦最早是以文字而不是音乐的方式出现的。

两部大名鼎鼎的启蒙大作——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和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伊甸园之门》郑重介绍了迪伦。

《伊甸园之门》有整整一章专讲迪伦,看得嗷嗷待哺的中国青年干着急,听不到歌,只能加倍把他想象成一个1960年代的革命尤物。

终于听到而不仅仅是读到迪伦,要等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首《答案在空中飘扬》(Blowin’ in the Wind )。

有人认为,迪伦在中国的最初乃至最大的贡献,是通过这首他25岁之后就差不多不再唱的成名作普及了英语。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鲍勃·迪伦的音乐在中国的流传,都只能借助于一些音乐杂志的推崇和人们的口口相传。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6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 ◆2016年度的诺贝尔⽂学奖⾸次颁给了⼀位⾳乐⼈:美国⾳乐家、诗⼈鲍勃·迪伦。

◆颁奖词:“在伟⼤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 北京时间2016年10⽉13⽇晚7点,瑞典⽂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学奖授予美国作家兼歌⼿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

这是诺贝尔⽂学奖⾸次颁给⾳乐⼈。

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被多次提名诺贝尔⽂学奖了。

鲍勃·迪伦曾如此评价⾃⼰“我觉得⾃⼰先是⼀个诗⼈,然后才是个⾳乐家。

我活着像个诗⼈,死后也还是个诗⼈。

”也许你并不了解他,没关系,今天⼩编⽤⾳乐带你了解鲍勃·迪伦,你会相信,他实⾄名归。

“这是⼀场属于摇滚诗⼈的胜利” 在以前,⽂学奖颁给了⾳乐⼈,⼀定是颁奖⼈“疯了”。

在今天,当⾳乐家是⼀位诗⼈,是⼀位25岁时就被奉为美国年轻⼈精神偶像的歌⼿,惊愕中于是有了新意。

⼈们评说,今年诺贝尔⽂学奖开出了鲍勃·迪伦,苦了陪跑的村上春树,可惜了已经“被得奖”的阿多尼斯。

鲍勃·迪伦这个名字,让⾳乐成为表达⼈⽣观和态度的⼯具。

从1962年发布⾸张专辑⾄今,鲍勃·迪伦在流⾏⾳乐界和⽂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

公认的⼀种说法是,他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揭⽰现实的寓⾔诗,写出了上世纪60年代甚⾄整个⾳乐史上伟⼤的数⾸诗篇。

带你认识鲍勃·迪伦 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民谣歌⼿ 鲍勃·迪伦(Bob Dylan)出⽣于1941年,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他是⼀位重要的⾏吟歌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民谣歌⼿。

鲍勃在⾼中的时候就组建了⾃⼰的乐队。

1959年⾼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学。

在读⼤学期间,对民谣产⽣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演出,并⾸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

人物阅读素材:鲍勃·迪伦和他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人物阅读素材:鲍勃·迪伦和他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人物阅读素材:鲍勃·迪伦和他的《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袁悦【鲍勃·迪伦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是美国流行乐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视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其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等歌曲曾在美国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广泛传唱。

】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70岁的帕蒂·史密斯以和她往日朋克教母形象截然相反的衬衫西装出现在舞台上,这次她是替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献唱后者的著名曲目《大雨将至》。

帕蒂·史密斯的身后是颁奖典礼的管弦乐队,而非民谣演出吉他、口琴的简单装备。

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史密斯的表现极不自然。

她开始不久就连连唱错,不好意思,我们可不可以重新开始这段。

我太紧张了,她说。

鲍勃·迪伦没有出现。

他本人也说,他花了两周时间才确认自己真的得奖。

他接受奖项,但因已有其他安排不能前去领奖。

我的精神与颁奖典礼同在,迪伦在事先撰写好的获奖感言上这样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从未想象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75岁的迪伦获奖。

上一次美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要追溯到1993年获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

二十余年后,再次得到这个奖项的美国人却是活跃在音乐圈而非文学界的迪伦。

在充满意外的2016年,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推特上说:恭喜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鲍勃·迪伦获奖,他配得上这个奖项。

多产的美国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也发推文说:鲍勃·迪伦能得诺贝尔奖,我真的非常兴奋。

在这段暗淡而悲伤的日子里,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反对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电影《猜火车》的原著欧文·威尔士说:我是鲍勃·迪伦的粉丝,但这个决定是拙劣的怀旧,充满陈腐和衰老感,令人感到奇怪。

英国电视剧编剧罗布·德兰尼嘲讽道:鲍勃·迪伦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德里克·基特(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凭他的卤肉饭得托尼奖?瑞典学院有自己的解释。

论鲍勃·迪伦创作的传播力之源

论鲍勃·迪伦创作的传播力之源

2017.04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是一位复合型的艺术家,既是歌手,也是吉他演唱家,还是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

他的创作具有较强的传播力量,取得了较好传播效果,其力量根源在于他复合型的才华,跨界的创作方式。

他的诗、曲、唱的艺术活动扎根现实,回归了艺术原初的魅力,获得了强大艺术生命力、感染力,他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人类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

评奖委员会对其评价是“他在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

这种表达的力量源于人类口头传统作为复合艺术形态的“原生与酵母作用”。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这一事件引起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效应,他的诗词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众文化的走向。

而所谓的传播效应是指通过传播活动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作为受传者的大众们在接受他的音乐文学作品信息传播的同时,自身情感、态度、行为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我们应借助传播效应这一特点,将自身文化正确迅速地传播向全世界。

一、作品扎根现实,融情于景鲍勃迪伦歌词中所体现出的反叛精神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很大的牵连,他在七十年代经历的创作困境与美国当时发生的经济文化危机对应发生,因此他的音乐、文学修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

他的作品角色都是经济危机下处于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有:流浪街头的歌手、忍受饥寒的顽童、亚米西农民、乡村男孩、剧场演员、耶稣一般的鲍勃.....他通过他的歌喉塑造角色,用声音唱出社会底层大众的生活面貌。

一次次巡演过程正是一个很好地传播过程,鲍勃迪伦厌恶那种社会环境的心声通过摇滚乐传播给广大听众,他的乐曲也唱出了广大听众的心声,从而得到了更多听众遥相呼应。

他在《Blow-ing in the wind》这首歌中用平缓的歌声唱出心中的波澜,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一个男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被称为男人一只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睡加农炮弹还得飞行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着呢答案就在风里飘着呢一座山要存在多久才会被冲进大海人要活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得遥望多少次才能望得见天空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还要有多少人死他才知道已有太多人死去鲍勃迪伦用这首歌唱出了对战争的控诉,歌词扎根现实,面对凄凉动荡的社会,悲伤的情愫涌上心头。

鲍勃迪伦获奖争议作文

鲍勃迪伦获奖争议作文

鲍勃迪伦获奖争议作文近年来,美国著名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文学家。

然而,他的获奖并没有得到全面认可,还引发了一场争议。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鲍勃迪伦作为一位歌手和诗人,值得获得这一殊荣。

他的诗歌被认为是改变美国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他的歌曲启发了许多文学作家,他的一些歌曲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的反响,以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歌迷。

因此,他有资格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他从事文学工作的认可。

另一种观点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界最高荣誉,应该颁发给身为文学工作者的真正学者,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表演。

鲍勃迪伦除了作为一名歌手和诗人外,他的文学成就还不够,不足以获得这一荣誉。

此外,他的文学作品并不是自己完成的,而是来自他的歌曲,所以他不应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无论如何,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实可以说不在争议之中。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是为了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也是他获奖触发争议的真正原因。

鲍勃迪伦是美国摇滚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歌曲为美国社会和文化创造了巨大影响。

此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歌作家,他的一些诗作都很有启发性,引起社会的关注。

他的一些作品,如《抗议》,《拯救我的灵魂》,《梦想改变世界》,《咆哮的狮子》等都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除了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原因令鲍勃迪伦受到极大关注的原因是他有能力将艺术融入到政治中,他也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他的作品反映出他对全球性问题的深刻理解,他的作品可以帮助许多人理解和更有洞察力地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除此之外,鲍勃迪伦还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拥护民权等人权。

他也曾发起了许多关于反对战争的运动,说服人们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以及奉行正义等。

总之,无论从文学成就还是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来看,鲍勃迪伦都应当受到赞扬,也值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普利策,为什么这么多奖项需要鲍勃·迪伦

诺贝尔、普利策,为什么这么多奖项需要鲍勃·迪伦

诺贝尔、普利策,为什么这么多奖项需要鲍勃·迪伦[摘要]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歌手、创作人,还是作家、演员和画家。

他早已坐拥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金球奖、奥斯卡小金人、普利策奖特别褒扬奖,现在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文学类奖项。

这不是鲍勃·迪伦第一次跨界受誉。

比如,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在众多领域有非凡成就的艺术家,鲍勃·迪伦还是第一位得到普利策奖的音乐人。

而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文学成就早已获得承认,距离首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也已经过去了20年。

撰文:小砂实习生段晓颖因为“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范畴内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美国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出乎意料。

已经年过七旬的鲍勃·迪伦一生成就已无需赘述。

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歌手、创作人,还是作家、演员和画家。

他早已坐拥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金球奖、奥斯卡小金人、普利策奖特别褒扬奖,现在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文学类奖项。

出生于1941年的鲍勃·迪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摇滚乐手之一,从1961年发表首张专辑至今的五十年间,他的音乐影响深远。

包括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他的歌迷。

在鲍勃·迪伦的音乐中,他用歌词探讨感情、世界和人生,充满了批判和对自我的探索,这也让迪伦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之一。

然而,歌手仅仅是鲍勃·迪伦的其中一个身份。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主流文学评论称他为“现代美国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

从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就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有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

”1976 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

1990 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的影响力〕
导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欢迎大家阅读!
▲外界评价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评)。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

(郑钧评)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评) 。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

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

(崔健评)
▲获奖记录
▲格莱美奖
▪ 2006 18 最佳摇滚歌手 (获奖)
▪ 2006 48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2001 43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摇滚男歌手 (获奖)
▪ 1997 39 年度最佳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4 36 最佳传统民谣 (获奖)
▪ 1991 33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1989 31 最佳摇滚演唱组 (获奖)
▪ 1973 15 年度专辑奖《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 (获奖)
▪ 1963 5 最佳民谣录音《Bob Dylan》 (提名)
▲格莱美名人堂
▪ 2006 34 格莱美名人堂《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 (获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