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分布与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的分布与移动

1 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及其原因

1.1 人口分布状况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

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数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省104320459、山东省95792719、河南省94029939、四川省80417528、江苏省78660941。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 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 ,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 1990年 ,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 ,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 ,南距三亚 164 公里 ,北距漠河2470 公里 ,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 ,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1.2 原因

1.2.1自然环境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总是受到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长期的综合作用。中国人口分布的东密西疏的不平衡性,正是人口分布规律的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人口分布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滨临海洋,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几乎包括了全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部分暖温带和一部分中温带;占据了三级地形中的第一台阶(海拨0~500米)的全部和部分第二台阶(海拨1000~2000米),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总面积的25.5%;有东北平原的黑土、

华北平原的黄褐土、华中丘陵山地的棕壤、长江流域的水稻土等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农业人口。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等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这些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区。西部地区占有全部的第三台阶(海拨4500米以上)和大部分的第二台阶,除高山和少数河谷外,几乎全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占全国面积15.5%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几乎全在西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带有较密的人口。

1.2.2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及布局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第一,一定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第二,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一般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高密度状态,城市人口比重高。第三,生产力布局尤其是现代化交通布局的扩展,使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相应扩展,有的地方达到了过去根本无法相比的规模和速度。在农业社会里,粮食产区吸引着较高的人口密度;在工业社会中,工商城市和交通枢纽吸引着众多的人口。

2 我国人口迁移的驱动因素与迁移方式

2.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据估计,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约为8亿左右,其中农村劳动力数量约为5亿左右,除去农业所需劳动力115亿和乡镇企业所需农民工7000万左右外,尚有至少218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经济中来,目前这部分就业人口约为112亿左右,这就是说,在未来20年内,我国还会有大约116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继续被城市经济所吸纳。

2.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的巨大差异进一步激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引发劳动力在两地之间流动的基本因素是两地为劳动力提供的收入差距。而收入的差距则是由两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所造成的,这种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和城乡之间。

2.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扩大是人口迁移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

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城乡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促进了人口迁移的加剧。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在总人口迁移中的比例高达73%。这种人口乡城迁移规模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2.4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加快了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一方面,随着许多城市通达性的提高和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容纳外来人口的潜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城市吸纳各类型劳动力的能力也显著增强,在诸如建筑、城市清洁、低端服务业等领域,农民工甚至成为城市劳动力的主力军。

2.5旧城改造和高尚社区建设推动了城市内部人口的空间再分布和城市郊区化的发展根据对北京市迁移人口的调查(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在迁移人口中,市内迁移人口比例接近一半,占4714%。从市内迁移人口的迁移原因来看,拆迁搬家的比例最高,占4017%,其次是学习培训和随迁家属,分别占1711%和1117%。造成拆迁搬家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是北京市危房改造、住宅新区的开发和市政建设的迅速发展。

2.6其它宏观社会原因包括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移民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财政政策等的变化引起的移民。如三峡工程中,从1992年之后的10年中有14万农村人口从三峡库区迁出流向全国。而根据规划,全库区建房,迁移人口将达到110156万(刘成斌,风笑天,2007)。

2.7迁移个体的经济、社会动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要迁移动力是寻找就业机会,获取更高的收入(顾朝林、蔡建明,1999);其次是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个人价值,这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20~35岁的青年人为主;再其次是迫于家庭成员及社会群体的压力,为了家庭收益最大化进行迁移(黄平,1997)。但同时,由于家庭对这类人具有“拉力”,一般来说,他们还是会回到迁入地的。此外,社会群体的压力也促使迁移个体意愿的产生。他们没有强烈的迁移动机,但受外部环境的刺激,迁移的动机得到强化,从而产生迁移。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同一区域内其它个体的平均收入或者迁移者认为与他同一等级的个体的收入;第四是获得家人团聚的机会,以已婚的女性为主;第五是为了后代人的发展进入城市,以年龄3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