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计算表 一 Excel
excel竖曲线高程计算表 - 副本
第一竖曲线 K2+006.000 30.000 2.1724 -1.2838 600 K1+995.632 K2+016.368 0.0896 10.368
第二竖曲线 变坡点桩号 变坡点高程 坡度(i1) 坡度(i2) 曲线半径(R) 竖曲线起点桩号 竖曲线终点桩号 外距 (E) 切线长(T) K3+332.500 12.971 -1.2838 30.3399 333 K3+279.847 K3+385.153 4.1627 52.653
第三竖曲线 变坡点桩号 变坡点高程 坡度(i1) 坡度(i2) 曲线半径(R) 竖曲线起点桩号 竖曲线终点桩号 外距 (E) 切线长(T) K4+562.000 386.000 30.3399 -40.0216 10000 K1+043.925 K8+080.075 618.8426 3518.075
第四竖曲线 变坡点桩号 变坡点高程 坡度(i1) 坡度(i2) 曲线半径(R) 竖曲线起点桩号 竖曲线终点桩号 外距 (E) 切线长(T) K10+000.000 8.116 -40.0216 0.0000 0 K4+629.996 K5+506.200 #DIV/0! 0.000
竖曲线参数表
编号 1 2 3 4 5 交点桩号
K1+002 K2+006 K3+333 K4+562.000 K5+506.200
交点高程 8.189 30 12.971 386 8.116
曲线曲线 变坡点桩号 变坡点高程 坡度(i1) 坡度(i2) 曲线半径(R) 竖曲线起点桩号 竖曲线终点桩号 外距 (E) 切线长(T)
凸形、凹形竖曲线高程计算表
i1-i2
-0.050
凹曲线
点号 计算桩号
1 4956.469 2 4958.469 3 4960.469 4 4962.469 5 4964.469 6 4966.469 7 4967.000 8 4968.469 9 4970.469 10 4972.469
K4+956.469~K4+977.531m竖曲线范围内各点高程 凸形竖曲线
曲线中点 桩号
桩号差L
变坡点 高程Hz
半 径R
i1
1
10150.000 10200.000
-50
7.200
4000.000
0.01
2
10175.000 10200.000
-25
7.200
4000.000
0.01
3
10200.000 10200.000
0
7.200
4000.000
0.01
4
10225.000 10200.000
第一坡度i1 -0.032
第一坡度i2 切线长T 外矢距E 外矢距E 0.017967 12.49175 0.15604 0.156044
x
y=x2/2R
10.000
0.1
验算的过程
切线高程
待计算点高程 验算
1610.740744 1610.840744
备注
12.492 0.1560501 1610.661
4967.000 3.469 1611.200 600.000 0.017967 -0.017137 1611.099
4967.000 5.469 1611.200 600.000 0.017967 -0.017137 1611.085
竖曲线高程计算excel表
竖曲线高程计算通常涉及到纵坡设计,可以用于计算道路或其他线性结构的竖向变化。
如果你想创建一个Excel表格来进行竖曲线高程计算,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指南:
1. 打开Excel
首先,打开Microsoft Excel软件。
2. 创建表格
在Excel中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表。
在这个表中,你可以创建两列,一列是里程(或水平距离),另一列是高程。
3. 输入已知数据
在里程列中输入已知的里程点,在对应的高程列中输入相应里程点的高程。
4. 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每个里程点,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其高程:
(H = H_{0} + i \times d)
其中:
•(H) 是当前里程点的高程。
•(H_{0}) 是前一个里程点的高程。
•(i) 是纵坡的坡度(单位为米/米或米/公里)。
•(d) 是当前里程与前一个里程之间的水平距离。
你可以在每个里程点的高程单元格中输入这个公式,并使用拖放功能将公式应用到其他里程点。
5. 保存和分享表格
完成计算后,保存你的Excel表格。
你可以将这个表格分享给其他人,或者将其导入到其他软件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可视化。
示例:
假设你有以下里程和对应的高程数据:
你可以在里程为1和2的单元格中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对应的高程。
然后,使用拖放功能将这个公式应用到其他里程点。
竖曲线计算方法
竖曲线计算书一、 变坡点桩号为220k28+,变坡点标高为m 135.873,两相邻路段的纵坡为%303.0%0.39921-=+=i i 和,m R 15000=凸。
1.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度 )(105.3)00303.000399.0(15000m R L =+⨯==ω 切线长度 )(7.5223.1052m L T ===外距 )(09.01500027.52*7..5222m R T E =⨯==2. 求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桩号(1) 竖曲线起点桩号:3.167287.522202822028+=-+=-+K K T K竖曲线起点高程:135.873-52.7 ⨯0.00399=135.663(2) 竖曲线终点桩号:7.272287.522202822028+=++=++K K T K竖曲线终点高程:135.873-52.7⨯0.00303=135.7133. 求各桩号标高和竖曲线高程二、 变坡点桩号为23029+K ,变坡点标高为m 809.132,两相邻路段的纵坡为%401.0%303.021+=-=i i 和,m R 9000=凹。
1.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度 )(36.63)]00303.0(00401.0[9000m R L =--⨯==ω切线长度 )(68.31236.632m L T ===外距 )(06.09000268.31*68.3122m R T E =⨯==2. 求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桩号(1) 竖曲线起点桩号:32.1982968.312302923029+=-+=-+K K T K竖曲线起点高程:132.809+31.68⨯0.00303=132.905(2)竖曲线终点桩号:68.2612968.312302923029+=++=++K K T K竖曲线终点高程:132.809+31.68⨯0.00401=132.9363. 求各桩号标高和竖曲线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