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与知识
第1章 认识数据与大数据1.1 数据、信息与知识-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教案)
![第1章 认识数据与大数据1.1 数据、信息与知识-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219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c.png)
1.1.3理解知识
知识概念: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数据处理成信息,信息提炼为知识。
实践题:选择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信息价值及如何转化为知识。
拓展阅读:阅读关于数据科学的基础文章,了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
使用思维导图工具,绘制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图,并标注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
3.拓展阅读
阅读有关数据科学的基础文章或书籍的指定章节,了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查找并学习关于信息技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案例,准备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板书设计
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
1.1数据、信息与知识
1.1.1感知数据
思维导图的应用:引入思维导图作为知识管理工具,帮助学生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信息,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介绍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和区别。
使用思维导图工具逐步构建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图谱,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同样的数据对于不同的人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信息?”和“信息如何转化为知识?”
根据老师提供的定义和例子,记录笔记并尝试解释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参与思维导图的创建,通过互动式电子白板或在线协作工具添加自己的见解和例子。
小组内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理解。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探讨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其关系,增强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的能力。
活动三: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分发实际案例分析材料,如体质数据、在线学习数据等。
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数据,分析信息,并转化为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9ce20476c66137ee06197f.png)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认 识过程,层次越高,外延、深度、含义、概念化和价 值不断增加。在数据、信息、知识中,一方面,低层 次是高层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低层次就不可能有高 层次,数据是信息的源泉,信息是知识的“子集或基 石”。信息是数据与知识的桥梁。知识反映信息的本 质。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 区别与联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数据
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信号通过感觉器官或观测 仪器感知,形成了文本、数字、事实或图像等形式的数据。 它是最原始的记录,未被加工解释,没有回答特定的 问题;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种运动状态,除此以外没有其 他意义;它与其它数据之间没有建立相互联系,是分散和孤 立的。数据是客观事物被大脑感知的最初的印象,是客观 事物与大脑最浅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
案例
沃尔玛是一家极其讲究卖场现场管理的企业, 沃尔玛创始人老沃尔顿最大的乐趣就是卖场巡视, 更多的运用自己的双眼而不是数据来发现事实。针 对这一情况,沃尔玛从客户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 对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确定了“啤 酒”与“尿布”之间确实存在关联关系。此时, “啤酒”与“尿布”的关联关系已经变成了知识。
H.J.Bajaria
收集原始数据以便 于再利用
立刻找回与当前兴趣 检查以前的成功的方 有关的数据 案以适应当前的环境
王德禄
反映事物运动状态 的原始数字和事实
已经排列成有意义的 经过加工提炼,将很多 形式的数据 信息材料的内在联系 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 出的系统结论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IlkkaTuomi(1999)对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层次结构 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相反的层次结构,指出当知识被 语法、语义等结构描述后成为信息,信息被详细定义的数 据结构规范后成为数据。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转换 过程大致如下:数据 信息 知识 新数据 新信息 新知识。
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和关系
![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和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581ef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9.png)
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和关系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数据和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虽然它们有时会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含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信息的定义和特征信息是指对于某个主体具有意义的数据,是通过传递、共享和处理数据而产生的。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信息是有意义的:只有当数据被解释和理解后,才能成为信息。
例如,一串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没有意义,但如果将其解释为某种密码或密码,那么它就成为了信息。
2. 信息是有用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和解决困难。
例如,一篇医学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如果能够被解释为某种新的治疗方法,那么它就成为了有用的信息。
3. 信息是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例如文字、声音、图像等。
通过传递,信息可以被共享和传播。
三、数据的定义和特征数据是指以数字、字符、符号等形式存储的原始事实或观察结果。
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数据是客观的: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一组温度数据不会因为不同人的主观感受而改变。
2. 数据是中立的:数据本身并不带有任何解释和意义,它们只是客观呈现事实和现象。
例如,一组人口统计数据只是描述了人口的数量和特征,并没有解释人口变化的原因。
3. 数据是可测量的:数据可以用某种方式进行测量和记录,以便进行分析和处理。
例如,通过测量体重可以得到一组体重数据。
四、知识的定义和特征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学习和经验积累而获得的有关事物的理解和能力。
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知识是主观的:知识是个体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和学习获得的,它受到个人主观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例如,两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2. 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是有组织和结构的,它包括概念、原理、规律等。
例如,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包括了许多概念和原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ppt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f2d792915f804d2b16c1ee.pn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案例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沃尔玛超市中,沃尔玛的超市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 现了一个令人难于理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会经常出 现在一个购物篮中,这种独特的销售现象引起了管理人员 的注意,经过后续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出现在年轻的父亲 身上。
案例
沃尔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尝试A prior算法引入到 POS机数据分析中,并获得了成功。这是一个数据处理 的过程 ,通过数据处理沃尔玛得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啤酒”与“尿布”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啤酒”与“尿布”之间 存在关联关系,这也可能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比如这 些啤酒与尿布同时出现是否具有规律?啤酒和尿布的价格 是多少?是否同时对啤酒与尿布进行了促销……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 区别与联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数据
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信号通过感觉器官或观测 仪器感知,形成了文本、数字、事实或图像等形式的数据。
它是最原始的记录,未被加工解释,没有回答特定的 问题;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种运动状态,除此以外没有其 他意义;它与其它数据之间没有建立相互联系,是分散和孤 立的。数据是客观事物被大脑感知的最初的印象,是客观 事物与大脑最浅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精编版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55fb06a8956bec0975e3f4.png)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知识
知识不是数据和信息的简单积累,知识是可用于指 导实践的信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 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已经 或可以文本化的知识,并易于传播。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 人头脑中的经验或知识,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总结和展 现,才能转化成显性知识。
案例
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中,一般是母亲在家中照看婴儿, 年轻的父亲前去购买尿布。父亲在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 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这样就会出现啤酒与尿布这两件看上 去不相干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一个购物篮的现象。如果这个 年轻的父亲在卖场只能买到两件商品之一,则他很有可能会 放弃购物而到另一家商店,直到可以一次同时买到啤酒与尿 布为止。沃尔玛发现了这一独特现象,开始在卖场尝试将啤 酒与尿布摆放在相同的区域,让年轻的父亲可以同时找到这 两件商品,并很快完成购物,而沃尔玛也可以让这些客户一 次购买两件商品,而不是一件,从而获得了很好商品的销售 收入,这就是“啤酒与尿布”故事的由来。
THE END!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信息
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数据之间建 立相互联系,形成回答了某个特定问题的文本,以及被解释 具有某些意义的数字、事实、图像等形式的信息。它包 含了某种类型可能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回答“why(谁)”、 “what(什么)”、“where(哪里)”或“when(何时)”等 问题。
案例
当然“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必须有技术方面的支持。 1993年美国学者艾格拉沃提出通过分析购物篮中的商品 集合,从而找出商品之间关联关系的关联算法,并根据 商品之间的关系,找出客户的购买行为。艾格拉沃从数 学及计算机算法角度提出了商品关联关系的计算方法— —A prior算法。沃尔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尝试A prior算 法引入到POS机数据分析中,并获得了成功,于是产生 了“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课件】数据、信息与知识 2022—2023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课件】数据、信息与知识 2022—2023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fc852f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d.png)
感知数据--数据
什么是数据呢?其实数据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日常交流中,我们可 能会听到“这位同学的体重是60 kg”“今天的气温是25 ℃”“这 件衬衫的价格是49元”等表述,这其中的60,25,49作为数据描述 了不同事物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在计算机中,我 们能够看到不同格式的文件,例如,“doc”“xls”“ppt”等文 件,这些文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由数据组成的,通过计算机中的相 应软件编辑文稿、制作表格、编排演示文稿,都是对数据进行处理。
认识信息--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体现了信息的意义。信息可进行复制、传播或分享, 不会因使用人数和次数的累积而耗损其内容。例如,电视台直播的比 赛实况可以将信息传播给众多的观众,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还节省 了社会成本。信息的无损共享使信息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 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图1.1.8所示。
移动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二维码则通过链接的电话号码、网址、图片 等数据来描述事物,可以用来表示更多种类的信息,应用于多种场 景。
感知数据--数据
综上所述,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在计算机 科学中,数据是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例如字符、图像 和音频等。
感知数据--数据的应用
如今,数据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使 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信息,借助电子地图进行导航等,都是在与数 据打交道。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生产方式。
步入信息社会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数据的产生与传输,使 社会数据量迅猛增长。例如:在物联网中,通过各种传感器可以采 集到大量的数据,人们在社交网站的交流过程中也产生着海量数 据……这些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 结构与生产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319a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7.png)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理解,并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78c27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8.png)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标题: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理解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这些词汇。
它们似乎相互关联,但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你能更深入地理解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数据1. 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记录,它通常是未经加工和分析的原始素材。
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但在不经解释和整合的情况下,数据本身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
一组数字“246810”就是数据,没有上下文和解释,我们无法得知它们代表什么。
2. 数据在现实中的例子在商业领域,每天产生大量的销售数据、客户数据和市场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销售额、客户尊称、产品库存等。
但如果没有经过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二、信息3. 信息的定义当数据经过加工、分析和解释后,就会变成信息。
信息是具有明确意义和用途的数据,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了解情况、获取知识等。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如果我们将销售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某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持续增长”,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信息。
4. 信息在现实中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科研成果等都属于信息的范畴。
这些信息是对客观事实和数据的解释和概括,能够为人们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三、知识5.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在认知、理解和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和智慧。
它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规律的理解和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当企业利用市场分析的信息,形成了关于产品销售趋势和市场需求的经验和规律性认识,这就属于知识。
6. 知识在现实中的例子知识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例如科学研究、经济管理、艺术创作等。
科学家对自然规律的研究成果、企业家对市场的判断、艺术家对人生境界的领悟,都是知识的具体表现。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fc47b133687e21ae45a9af.png)
D共享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解析】信息有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这里考察载体依附性。
3、关于信息的一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而独立存在 B 信息只能被一个信息接收者接收
C 信息是有价值的
D 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案】c
【解析】考察信息的特征。
4、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时效性 B载体依附性 C真伪性 D可加工性
现代社会中,数据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把“数据”比作石油和矿石,合 理加工后能够生成多种产品和价值。因此,更好地利用数据为我们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 认识信息: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 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信息可 以用来消除接收者某种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接收 者获得信息后,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信息量 的大小可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表示。
思考活动—医生靠什么诊断病情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 换为相应的信息。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 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人 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明创造或预测未来时, 知识就升华为智慧。
练习
1. 有“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38”和“叶达 的口腔温度是38度”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和 (填写数据、 信息和知识)
人教版 信息技术 (2019版)
(高中)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1章 认识数据与大数据
信息技术:数据信息与知识
![信息技术:数据信息与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105bd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e.png)
例题
第 23 页
D 4. 下列关于“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一百”属于数据 B. 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 C. 面对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知识 D. 仅通过知识的积累可以形成智慧
C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 B. 智慧是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 C. 知识就是信息,信息就是知识 D.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代表不同的信息
信息是什么? 从数据到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1.2.2信息 第6 页 信息的定义
信息论的奠基者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在 《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形态,也是事 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1.2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师
Hale Waihona Puke .2.1数据 第4 页 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其中,数字是最 简单的一种数据,是对数据的一种传统和狭义的理解。
语义性 普遍性
多样性 感知性
1.2.2信息 第5 页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早晨闹铃的钟声,传递了“时间到了,该起床”的信息;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提供的信息可以控制行人和车辆的停和行; 看书、看电视、上网都在不断的获取信息; ……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 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因此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法也可以不同。
思考: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
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 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 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6844113f78a6529647d5392.png)
THE END!
案例
沃尔玛是一家极其讲究卖场现场管理的企业, 沃尔玛创始人老沃尔顿最大的乐趣就是卖场巡视, 更多的运用自己的双眼而不是数据来发现事实。针 对这一情况,沃尔玛从客户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 对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确定了“啤 酒”与“尿布”之间确实存在关联关系。此时, “啤酒”与“尿布”的关联关系已经变成了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 区别与联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数据
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信号通过感觉器官或观测 仪器感知,形成了文本、数字、事实或图像等形式的数据。
它是最原始的记录,未被加工解释,没有回答特定的 问题;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种运动状态,除此以外没有其 他意义;它与其它数据之间没有建立相互联系,是分散和孤 立的。数据是客观事物被大脑感知的最初的印象,是客观 事物与大脑最浅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信息
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数据之间建 立相互联系,形成回答了某个特定问题的文本,以及被解释 具有某些意义的数字、事实、图像等形式的信息。它包 含了某种类型可能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回答“why(谁)”、 “what(什么)”、“where(哪里)”或“when(何时)”等 问题。
数据、信息、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三者都是对事实的描述,被统一到 了对事实的认识过程中。首先,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或者所采用的工具的低级性,导致了数据只是对事实的初步 认识,甚至存在错误;然后,借助人的思维或者信息技术对 上述数据进行处理,经过处理,人们进一步揭示了事实中事 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信息;最后,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处 理和反复验证,事实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被正确揭示,形成知 识。
案例
数据、信息与知识课件(16PPT)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信息与知识课件(16PPT)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62a28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f.png)
共享性
可共享,不会损耗
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可加工处理,转变形态 信息有真假
价值性
显性价值,隐性价值 相对价值
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
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二维码,代码......) 信息依附于载体体现了信息的可存储性与传播性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所存储,保留,传播,但不能脱离载体
课堂练习
D 1. 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数据和数据的解释可以分开 B. 数据只有数字一种表现形式 C. 数据就是信息 D.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
课堂练习
2. 考古人员通过对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分析,推测古人的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状况。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历史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B. 文物出土前,文物所承载的信息是不存在的 C. 考古人员对文物进行分析推测,体现了信息的加工处理性 D. 信息自古就有,随着信息的迁移,价值可能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D 3. 下列关于“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理解错误的是( )
什么 意思?
0℃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经过解释,数据才变得有意义。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 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形、 图像、音频、视频等。
“明天白天气温将会降到0℃以下。”
原来是这么回事! 将数据放在某个语境中,或在某个真实场景中 使用,数据就有了意义,这就是信息。
信息的特征
价值性
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相对价值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ac0d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2.png)
1.认识信息
(1)提问:观察在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落叶的图片,并听一段有关打雷音频,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认识到信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通过感知,对事物状态的描述。
(2)学生归纳出信息的概念:
1信息可以用来消除接收者某种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依附字符、图像和音频等载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能够帮助获取者了解情况、形成判断或做出决策的内容。
(1)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2)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词,从中获得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这一特征,同时介绍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表示方式与传播方式。
【思考探究】
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2)传递性和共享性
古代通过烽火台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传递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纷给大家,这体现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科书
书 名:《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运用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
【分享交流】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出几种你常用的分享信息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适合分享哪些载体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
数据信息知识
![数据信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1502d258f5f61fb6366611.png)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知识点1: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意会性知识是靠个人体验、领悟而获得,人们无法对它进行 言传表述。其中一部分是靠形体动作获得与间接传授的。另 一部分则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感悟而获得的。 人们常常关注的是言传性知识,对意会性知识,却未予重 视,甚至有时会损害或妨碍它的获取、传播和应用。但是人 类的知识中相当一部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国外的学 者常引用Polanyi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总是比我们所说出来 的多”。我国2000多年前解释《易经》的《易传》中就提到 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奶奶问了,孩子是 不是发烧,该去医 院? 妈妈也手足无措!
3、知识分类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原理与规律性的知识。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的技巧,诀窍与能 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这涉及谁与所做的事有关的信息, 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关系。 前两种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可称为“显性(言传性知 识”(Explicit Knowledge),后两种之中包含了诀窍、能力、洞 察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可称为“隐性(意会性)知识” (Tacit Knowled1: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1、基本概念 -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一系列符号; - 信息则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用途的数据; - 知识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经过逻辑或非逻辑思维,认识事 物的本质而形成的经验与理论; - 智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以及采取行动的综 合能力。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知识点1: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4、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信息
知识
理清概念: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理清概念: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af7a08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01.png)
理清概念: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导读: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看到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这些高频词汇,它们紧密相关,但又含义不同。
本文简单阐述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构建我们思维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层次关系,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金字塔,从数据作为基础逐渐升级到智慧的过程。
1、数据(Data)数据是单纯的事实和记录,是指通过观察、测量或收集而得到的原始、未经处理的数字或符号。
它们没有任何意义或上下文的背景。
例如,一个温度计测量到的数字、人口统计数据等都属于数据。
数据本身不能提供任何洞察力或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2、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和结构的数据。
当数据被组织、解释和加工后,就变成了信息。
信息可以告诉我们某个特定的事实、事件或现象。
例如,将温度计测量到的数字与当前天气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出"今天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这样的信息。
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但它仍然是相对具体和局部的。
3、知识(Knowledge)知识是对信息进行理解、组织和内化后形成的结构化知识体系。
知识是通过分析、评估和整合多种信息,从而形成更深入的洞察、规律和关联性。
它是一种累积的、抽象的和广泛适用的经验。
例如,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气象学家对天气模式的认识和预测就是一种知识。
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决策。
4、智慧(Wisdom)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认知能力和判断力。
它是对知识进行综合、创新和跨领域应用的结果,帮助我们做出明智、有效的决策。
智慧超越了个别知识和特定情境,它是全面理解和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智慧不仅依赖于知识,还需要情感、道德和伦理等因素的支持。
写在最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数据是构建信息的基础,信息是构建知识的基础,而知识则是智慧的基石。
通过在这个金字塔上不断积累和学习,可以从数据中获得洞察、从信息中获取认识、从知识中得到智慧。
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e97289b647d27284b7351ca.png)
数据、信息和知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与网络相结合,也使得网络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印迹,即产生并存储了越来越多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用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表示。
数据经过数字化后能够被计算机存贮、处理和输出。
数据本身是没意义的,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
例如,“20”是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它本身没有意义。
将它放在数据库中“年龄”属性下,它表示“20岁”;将它放在“价格”属性下,它表示“20元”。
“20岁”和“20元”就成为了信息。
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一些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同一事物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知识就是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
知识是有规律性的信息,一般表示为关系、表达式或过程,能够指导行动、发挥作用。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的分类,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事实知识),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原理知识),关于事物的客观原理和规律性的知识;(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即技能知识),用于改变世界的知识;(4)知道有谁的知识(know-who,即人际知识),知道谁能做哪些事的知识,即人际交往知识。
四种类型的知识可划分成两大类别:显性知识(理论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知识)。
显性知识(理论知识)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以书本、报纸、杂志、计算机知识库等形式存储,便于交流、共享和转移。
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属于显性知识。
这类知识适用范围大,通用性强。
隐性知识(实践知识)是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它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传播给别人比较困难。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与关系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与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2d5a6e02d276a201292e08.png)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 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
数据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 据。也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 模拟数据。
数据本身的表现形式不能够完全表达其内容,需 要经过解释,才能体现其价值。
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
传输者 的知识
数据
信息接收者 的知识 Nhomakorabea军事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是,情报是“以侦察 的手段或其它方式获取有关对方的机秘情况” 。
信息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是,情报是被人们感 受并可交流的信息。
知识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是,情报是人们为解 决特定问题而被活化了的更为高级,更为实用 的知识,是传播中的知识。
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信息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 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经济学界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特征的形式, 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 之一,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信息进行提炼、推理后获得的正确的理论是 知识。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 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对信息对自然界、 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 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 的信息集合。
编码化、序列化、结构 数据+背景(为接收数据所做的准备)=信息
信息+经验(提炼、推理)=知识
化; 信息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 知识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是,情报是人们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被活化了的更为高级,更为实用的知识,是传播中的知识。
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体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对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表示、传播和存储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 用来反映其内容和含义。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体现了信息的意义。 信息的产生和利用都具有时效性。 信息的价值和效用因人而异。
信息: 听到闹钟声,按时起床; 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决定“行”和“停”的行为; 根据个人体质数据,采取合理的保健措施。
知识: 例如,在体质数据分析过程中具备相应的知识就 能依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判断体质健康状况。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数据作为对事物状态的一种原始 记录,经过处理并被赋予某种意义后,才会转化为信息。人 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 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人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 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明创造或预测未来时,知识就升 华为智慧。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 信息 知识 处理并被赋予意义
提炼和归纳,获得解决问 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
智慧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HOIST SAIL THE FAR SAIL
感谢您的观赏
知识
相比数据和信息,知识直接推动着社会的 发展。知识可用于理解不同信息片段之间的关 系。
知识
医生靠 什么诊 断病情
知识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 获得的结论,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 统化的信息集合,是人对世界的认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掌握。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 数值、字符、图像、声音和视频等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经验的医家,通过“望闻问切”四 诊法获取人体信息,经过辨证论治,对人体健康状况作出诊断,提出健 身、防病的建议,是为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目前,国内一些信息技术企业,让“治未病”理念插上信息化的翅 膀,研制出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实时采集使用者的心率、血压等数据, 通过数据比对,实现对身体健康的监测。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些高度智 能化的设备能将望、闻、问、切的信息与科学测量的数据综合起来,研 判监测指标变化对设备使用者的健康状况的意义,提示患病风险并提出 针对性解决方案,“治未病”将成为人们普遍享有的福利。这就是“大 数据”带给人类健康的福音。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
数据
数据可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是可处理、可加工的。 数据是描述事物状态的原始记录,是信息的 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
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认为信息 是用来消除接收者某种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