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的知识
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
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1、为什么要献血?为挽救患者而捐献自身血液或血液成分称之为献血。
血液是特殊的宝贵资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
外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
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情况下,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
献血是一种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帮助的文明体现。
2、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坚持长期适量献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3)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适量献血可以减少体内铁质,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献血是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5)可延年益寿。
由此可见,献血不但无损身体健康,还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我们诚心地期待您加入无偿献血爱心大家庭。
3、献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正常成人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即一个体重50公斤,其体内的血液约为4000mL~5000mL,一次献血300~400mL只占总血量的5%-10%,失去的血容量能很快地从组织间液和饮用水得以补充。
失去的血细胞在一个月内就可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科学、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4、什么样的人可以献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女士体重≥45Kg,男士体重≥50Kg,年龄18周岁至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经初筛检验、体检合格的健康中国公民,均可参加献血。
5、间隔多长时间可以献血?两次献全血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献全血后3个月可献成分血;献单采血小板后不少于4周可献全血;两次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无偿献血知识问答
无偿献血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自愿献血且不带任何物质利益回报的捐血行为。
2. 献血需要哪些条件?
献血者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血液符合安全捐献标准,未曾有任何艾滋病毒、梅毒或乙肝病毒感染史,且至少在前年进行过题目齐全的献血。
3. 献血前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献血前需要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检查,还需要进行血液常规、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等相关病毒感染检测。
4. 献血会有哪些不适症状?
献血后可能会出现疲乏、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但一般并不严重,可以通过休息、补充水分等方法缓解。
5. 献血对健康有什么益处?
适量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循环系统,对减轻贫血、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风险有一定的益处。
6. 献血是否会传播疾病?
现代医学技术和严格的献血安全标准确保了献血的安全性,献血不会传播疾病。
7. 献血的间隔时间是多久?
根据国家规定,男性献血间隔至少为3个月,女性献血间隔至少为4个月。
8. 献血后需要注意什么?
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等刺激身体的行为,以免影响健康。
献血知识及献血注意事项
献血知识及献血注意事项一、献血知识1、献血影响健康吗?科学研究证明:健康成年人定期适量献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可改善血液质量,提高造血功能,降低血脂和粘稠度。
无偿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4%。
因此,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2、献血安全吗?无论是献血车还是献血屋,工作人员都定时采用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等方式进行环境消毒,质量管理部门还对献血环境进行抽检,以保证献血环境的安全可靠。
采血时所用的全部耗材都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一次性器材,不会交叉共用。
因此,绝对不会因献血而感染疾病。
3、什么人不应献血?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具有高危行为的人士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风险者。
4、为什么献血“无偿”而用血“有偿”?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但血液在用于临床患者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包括采集、检验、分离、储存、运输等,仅血液检测就涉及ABO血型、血红蛋白等8个项目累计16次检测。
此外,血液还需经过离心处理,分离成为不同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浆与血小板等。
这些处理流程均会产生相应成本。
二、献血注意事项1、献血前:前一天保持睡眠充足,饮食不油腻;献血当天不空腹。
务必带好本人工卡和身份证原件、水笔。
2、献血中:保持良好情绪,提供的牛奶、食品等尽量服用,如献血中有不适,立即下蹲,并告知旁边的医务人员。
3、献血后:数小时内献血的手臂不要提拎重物,当天洗澡时不揉搓创口部位,不熬夜。
两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不需要大补长休,否则会造成营养过剩,产生其它副作用,反而对健康不利。
厂医院2019年8月12日。
献血知识宣传
献血知识宣传一、献血的好处1. 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
献血能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废物,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适量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 献血有益于心理健康。
献血可以激发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帮助人们消除紧张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3. 献血能帮助他人。
通过献血,我们可以帮助那些需要输血的患者。
在临床急救、治疗等方面,血液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份献血都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二、献血的注意事项1. 年龄和体重:通常要求献血者年龄在18-60周岁,体重超过50公斤(男生)或45公斤(女生)。
2. 健康状况:献血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传染病、血液疾病等。
3. 饮食和药物: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应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和药物,以免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4. 休息和运动:献血前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5. 献血间隔时间:两次全血捐献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两次血小板捐献间隔期不少于2周。
三、献血的益处1. 无偿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享受5倍无偿献血量的医疗用血,5年后免费享受与无偿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或其配偶和直系亲属自献血30日起免费享受与无偿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
2. 无偿献血累计2000毫升及Rh阴性血液1000毫升以上的公民,本人终身免费享受无限量的临床用血。
3. 无偿献血者获得由政府颁发的《无偿献血证》,该证是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的凭证和荣誉证明,也是医院用血的依据。
4. 无偿献血者还将获得由政府颁发的《无偿献血荣誉证》,该证是记录公民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间的凭证和荣誉证明,也是申请积分入户时加分的依据。
四、如何参与献血1. 了解当地献血政策和相关规定,确保自己符合献血条件。
2. 前往当地的献血中心或采血车进行咨询和登记,了解献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在献血前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献血。
4. 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采血,完成献血后休息并领取《无偿献血证》和《无偿献血荣誉证》。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行动,能够帮助众多需要帮助的人,但是
很多人并不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下面是一些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点,供大家了解。
献血能够救人
献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行动,献血能够帮助众多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手术、交通事故、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需要输血的病人,通过献血
能够给他们带来生命的希望和慰藉。
献血前需要注意安全
在献血之前,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献血者应该年满18岁到60岁
之间,身体健康,符合献血者的基本条件。
在献血当天,要保持身体
清洁,避免患有流感等传染病,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献血过程是安全的
献血过程并不会危害献血者的健康。
献血时采用的一次性器材可以避
免交叉感染。
一般情况下,捐献200-400毫升的血液并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不适,但是在献血期间,有专业医护人员看护,一旦发现献血者有
不适症状,就会立即采取措施。
献血不能过于频繁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但是不能过于频繁。
一般来说,女性每年不要超过4次,男性每年不要超过6次。
如果献血过于频繁,就容易对献血者的身体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贫血等问题。
献血是一项美德
献血是一项美德,它证明了献血者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忠诚。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在危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总之,献血虽然是一项小小的举动,但是它蕴含着无穷的爱和责任。
通过献血,献血者能够成为生命的守护者,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无偿献血,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量。
有关献血的知识整理简单
有关献血的知识整理简单
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以下是与献血相关的一些知识:
1. 献血的好处:除了能够帮助需要输血的患者,献血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例如,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
2. 献血的条件:一般来说,成年人身体健康、体重达到一定标准、没有感染性疾病和合适的血型都可以成为献血者。
3. 献血的过程:献血一般需要在专业的献血车上或者献血站里进行。
献血者需要先接受一些检查,确定是否符合献血条件。
然后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常规检查。
最后进行献血,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
4. 献血的注意事项:献血前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并且在献血当天避免剧烈运动。
献血后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以便恢复体力。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献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对献血者自身的健康也有好处。
但是,在献血前,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确定自己是否符合献血条件,并且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献血的基础知识
献血的基础知识献血基础知识1.献血前准备在献血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确保身体处于良好状态,无任何不适感。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要空腹献血,献血前可适量进食。
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2.献血类型根据国家规定,献血分为全血捐献和成分血捐献两种类型。
全血捐献:抽取一定量的全血,用于需要输血的患者。
成分血捐献:仅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如血小板、白细胞等,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3.献血间隔为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国家规定献血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4.献血流程献血流程如下:填表:填写献血登记表,了解献血规定和注意事项。
体检: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化验:抽取适量血液进行化验,检查血红蛋白、转氨酶等指标。
采血:根据献血类型和献血量进行采血。
休息:献血后休息15-30分钟,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发证:领取献血证和纪念品。
5.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注意营养补充,多吃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
6.献血的益处献血对身体有以下益处:有利于降低患心脏病、脑血管病和癌症的风险。
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对于已患心脏病或患高血压的人群,献血有助于改善病情。
7.献血的禁忌症以下人群不宜献血: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携带传染性病毒者。
高度近视、弱视等眼部疾病患者。
女性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
献血前一晚饮酒或使用某些药物者。
8.献血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可参加献血。
每次全血献血量为200毫升至400毫升,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成分血捐献则根据医院需求而定。
总之,了解献血的基础知识对于准备献血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确保自己身体健康并遵循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参加献血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咨询当地血液中心或相关机构。
有关献血的知识整理简单
有关献血的知识整理简单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可以帮助拯救生命。
以下是有关献血的一些基本知识整理:1. 献血的重要性:献血是维持医疗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之一。
许多患有严重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患者需要输血来维持生命。
献血可以帮助这些患者获得所需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存几率。
2. 献血的种类:常见的献血类型包括全血献血、成分献血和血小板献血。
全血献血是指将整个血液单位一次性捐赠给需要的患者。
成分献血是将捐赠的血液分离成各个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再根据需要使用。
血小板献血则是专门收集血小板,这对于某些病患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血小板可以防止出血。
3. 献血的条件:献血者通常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
例如,年龄通常要在18岁到60岁之间,身体健康且无慢性疾病,体重达到一定标准,没有近期的手术史,不吸烟或最近戒烟,以及没有某些传染病,如HIV、乙肝等。
4. 献血的过程:献血是一个相对简单且安全的过程。
在献血前,献血者通常会接受健康评估,包括测量血压、体温和血红蛋白水平。
献血时,医生会用消毒剂清洁献血者的手臂,然后用一根细针插入静脉,收集适量的血液。
整个过程通常只需10到15分钟。
之后,献血者可以休息片刻,并享用提供的饮料和小吃。
5. 献血的益处:献血不仅对受益者有益,也对献血者本人有益。
献血可以帮助减少体内铁元素的过多积累,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献血还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激活造血系统,提高免疫力。
总之,献血是一项有意义的行为,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生命线。
献血者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获得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益处。
如果您符合献血条件,不妨考虑参与献血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承担着供氧、运输养分和排除废物等重要功能。
然而,许多人由于充满怀疑心理、恐惧以及缺乏相关知识,对献血心存疑虑或者根本不愿意参与。
本文将介绍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帮助人们了解献血的重要性、献血流程和无偿献血的好处。
一、献血的重要性1.救死扶伤:无偿献血是许多病人生命的希望。
在急诊手术、大面积创伤和大量出血的情况下,输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足够的血液储备,医疗救治将面临严重困难。
2.维持血液供应:血液是一种无法人工合成的物质,血库的血液储备需要通过献血者才能得以维持和充实。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病人需要输血,只有通过无偿献血才能保证血液供应的稳定。
3.促进社会和谐:无偿献血是一种公益行为,体现了人类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献血,人们可以无私地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和谐共处意识。
二、无偿献血的流程无偿献血是一项相对简单和安全的公益行为,以下是献血的基本流程:1.登记信息:作为献血者,第一步是填写相关信息表格,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健康状况等。
2.身体检查:在登记完成后,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和血红蛋白含量等。
这些检查主要是为了保护献血者的健康和确保输血安全。
3.采集血液:在通过检查后,医生会选取一个合适的静脉进行采血。
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献血者只需舒服地坐着等待。
4.休息与观察:完成采血后,献血者可以在专门的休息区域进行休息和观察,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
三、无偿献血的好处1.保持健康:无偿献血有助于促进健康。
通过定期献血,可以有效地减少血液中的铁元素积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检测身体状况:无偿献血前,医生会对献血者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压和血红蛋白含量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传递爱心:通过无偿献血,每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关爱和爱心传递给他人,为他人带去希望与温暖。
《无偿献血知识》课件
献血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适当休息
献血后应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补充营养
献血后需适当补充营养,多食 用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 的食物,如瘦肉、猪肝、新鲜 蔬菜等。
避免感染
献血后需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 干燥,避免感染。如出现红肿 、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适反应的处理
如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 状,应立即平躺休息,补充水 分。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
《无偿献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献血的基本知识 • 献血的过程与护理 • 献血的益处与社会责任 • 无偿献血的发展与推广 • 常见问题解答
01
献血的基本知识
Chapter
献血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献血是指通过医疗单位或献血站 ,将健康的血液采集出来,用于 救治患者或进行血液储备的行为 。
意义
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能 够拯救他人的生命,促进社会和 谐与进步。
注意事项
献血前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度劳累;献血过程中应放松心 情,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导;献血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时补充营养 。
02
献血的过程与护理
Chapter
献血前的准备
献血前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献血前24小时内不宜 饮酒、食用油腻食物,以免影响 血液质量。
献血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至关重要。
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可以体现社会成员的互助关爱精神,推 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为更多患者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献血者的社会责任与荣誉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一、何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收任何报酬的人,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
外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采自健康人体。
献血是以利他主义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二、献血有什么好处对于献血,很多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献血会伤元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医学研究发现,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1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到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定期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正是给了自己一个“除旧迎新”的机会。
三、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献血是有一定条件的,医生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来确定是否能献血。
主要条件是:(1)年龄在18-55周岁,男体重≥50公斤,女体重≥45公斤(2)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血比重筛选;男≥1.052,女≥1.050(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BbsAg):阴性(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6)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阴性(7)梅毒试验(抗-TP):阴性。
献血知识问答
献血知识问答一、献血前的准备1. 献血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答:献血前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咖啡因。
此外,还需要提前预约献血时间,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献血证(如有),并确保自己的体重符合献血要求。
2. 献血前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事项?答:献血前一段时间内,如患有感冒、发热、怀孕、哺乳期、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患有肝炎、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禁止献血的。
此外,有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献血的资格,如抗生素、抗凝药物等。
二、献血的过程3. 献血的流程是怎样的?答:献血的流程主要包括登记、体检、采血和休息四个步骤。
首先,献血者需要填写相关的登记表格,并接受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如测量血压、体温等。
然后,进行采血,一般采用静脉穿刺的方式,将血液抽取到采血袋中。
最后,献血者需要在休息区休息片刻,以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4. 献血的时间和频率有限制吗?答:献血的时间一般在上午和下午,根据不同的血站有所不同。
至于频率,男性每次献血间隔至少为3个月,女性则为4个月。
这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身体能够充分恢复,再次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5. 献血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献血后,需要多休息、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此外,献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不适感,如头晕、乏力等,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休息后消失。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6. 献血后的补血方法有哪些?答:献血后,可以通过饮食补血。
食物中含铁丰富的有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失去的血液中的铁元素。
另外,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铁元素。
四、献血的意义和效果7. 献血的意义是什么?答:献血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救助他人的生命、改善社会公共卫生、促进血液制品的研发等方面。
通过献血,可以为那些急需输血的患者提供及时的援助,拯救生命,同时也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血液资源。
献血科普知识
献血科普知识1.献血分为献全血和献成分血,献全血就是直接从血管中抽出200ml、300ml或400ml的血液;成分血通常指献血小板,它需要将血液抽出来,经过采血机的离心,将血小板分离出来,再将血液输回献血者体内,因此会比献全血慢很多。
2.我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有34%的血量用于癌症和血液病患者;如果没人献血了。
每年在治4.5万白血病患儿将直接被宣布绝症。
3.近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32.8万提高到2021年的1674.5万,增长了50倍。
4.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献血200ml—400ml,不超过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5.参加无偿献血前,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是不会造成贫血的。
献血的好处: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坚持定期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
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能有效降低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科学定期献血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的再生,降低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可以提升机体的自我更新能力。
3.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
《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故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献血的条件生理条件:①年满18周岁。
②男生体重超过50kg,女生体重超过45kg。
身体状况: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献血前一个月内接受疫苗者不可献血;有感冒、发烧、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无偿献血小知识
无偿献血小知识
1. 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捐赠出来,以供他人使用。
献血者应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没有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 献血前要进行预约,按照规定的时间前往献血点。
献血点通常会对献血者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检查,以确保献血的安全性。
3. 献血时,护士会在献血者的手臂上找到合适的静脉,并用针头将血液抽走。
整个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左右。
4. 献血后,献血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适应血液的流失。
通常会提供充足的饮料和小吃,以帮助恢复体力。
5. 献血后,被采集的血液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包括血型、传染病标记等。
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血液才会用于他人的治疗。
6. 献血补血是必要的,损失的血液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自然恢复。
献血后,献血者应多喝水、多休息,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
7. 每个人的血型不同,各种血型的需求也不同。
常见的血型有O型、A型、B 型和AB型,其中O型血可提供给任何类型的受血者。
8. 献血的好处包括:挽救生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髓功能等。
正常人每次献血可以捐赠约400-450毫升的血液,一般情况下每年献血3-4次是安全的。
9. 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如头晕、乏力、恶心等,但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都会很快缓解。
如有严重不适,应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10. 献血是一项爱心行为,但献血者应保证自身的安全。
献血前要咨询医生,确保自己没有禁止献血的疾病或症状。
同时,献血者应遵守献血点的规定和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捐赠给需要的人或机构。
无偿献血是指无偿捐赠自己的血液,这种行为既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献血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在献血前,需要先进行一些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等指标。
如果符合献血条件,还需要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表,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
献血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无偿献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小的。
在献血后,身体会自行恢复,通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不过,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适当补充营养。
献血有哪些好处
献血除了能够帮助需要输血的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献血可以刺激造血功能,有助于身体调整。
献血还能够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哪些人不能献血
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献血。
例如,孕妇、乳母、月经期间的女性、感冒、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的人都不能献血。
如果有疾病史或曾经接受过某些药物治疗,也可能会被认为不适合献血。
总之,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献血前,需要做好身体检查,填写问卷,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适当补充营养。
献血有助于调整身体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但是,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献血,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导言:无偿献血是一种仁爱行为,通过无偿献血,可以帮助病人获得安全、可靠的血液,挽救许多病患的生命。
了解无偿献血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数量的重要性和血液传播的相关风险,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无偿献血相关的知识,包括献血的意义、献血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一、无偿献血的意义无偿献血指的是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他人,主要用于救治疾病、手术、意外事故等。
无偿献血的意义十分重大:1. 挽救生命:无偿献血能够提供血液支持,及时救治许多危重病患,挽救生命;2. 改善生活质量:许多疾病和手术都需要血液支持,无偿献血可以保证病患得到安全、可靠的血液,帮助他们恢复健康;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一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献血的条件虽然无偿献血是一项慈善行为,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1. 年龄限制:通常,无偿献血的年龄要求在18-55岁之间,过了55岁不再接受无偿献血;2. 健康状况:无偿献血者需要身体健康,无严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3. 体重限制:无偿献血者需要达到一定的体重要求,通常要求体重在50公斤以上;4. 生育状况:女性无偿献血者不能在生育后的一年内献血。
同时,怀孕、哺乳期和经期也是不能献血的;5. 疫苗接种:无偿献血者需要在疫苗注射后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能献血。
三、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无偿献血虽然是积极的行为,但是与之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1. 提前做好准备:献血前一天或当天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喝酒、熬夜等;2. 进食注意:献血当天,空腹状态或者进食不减少的情况下不宜进行献血,同时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3. 饮水要足够:献血前后需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血液流畅;4. 完善的献血流程:无偿献血者需要按照医嘱补全相关信息,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5. 献血后的休息:献完血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有必要的补充营养,以保证身体恢复和健康。
献血知识科普
献血知识科普
献血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献血?
献血是指健康的人,在一定的要求下,将其全部或部分的血液,在无偿投入的情况下,捐给患者用于治疗恢复健康的过程。
二、什么情况下不能献血?
1、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人;
2、年龄未满18周岁或超过60周岁的人;
3、对血液病、梅毒、艾滋病表现出抗体的人;
4、在最近一年内发生过外科手术的人;
5、妊娠、哺乳期女性;
6、晕血、贫血及有其他疾病的人。
三、献血有什么好处?
1、献血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御疾病;
2、献血可增强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献血可减少血压、血糖等指标,改善心脏健康;
4、献血可消除体内毒素,有助于改善器官功能,提高身体全面素质;
5、献血也可以帮助有血液病的病人迅速恢复健康。
四、献血的注意事项
1、在献血前,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
2、合理安排血液检查,确保血液安全。
3、献血当天要保持足够的睡眠,饮食要高蛋白低脂肪,避免油腻和酒精。
4、献血当天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血管造成出血,影响献血。
5、献血后要注意保暖,多喝水,避免人体过度劳累,定期检查血压,确保自身健康。
有关献血的知识
有关献血的知识
献血是指健康人们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需要输血的人。
通过献血,可以为需要输血的病人提供及时的血液支持,并可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以下是有关献血的一些知识:
1. 献血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献血者必须年满18岁,身体健康,体重不低于50公斤,血压、血糖等指标正常。
严格遵守献血前的体检
及问答环节,保证个人及他人健康安全。
2. 献血的注意事项:在献血前,应该注重休息,营养和饮水的平衡。
献血后,要注意休息和补水,避免剧烈运动和酗酒。
3. 献血的好处:献血对献血者本身也有好处,例如可以促进血液
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血液病等。
4. 献血的风险:献血会产生一些风险,例如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
头晕、乏力、出汗等不适,但这些症状往往在献血完成后就会消失。
献血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发热、感染等不适症状应及
时就医。
总之,献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
助的人们,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献血前
必须了解自身状态和献血知识,做到科学安全献血。
关于献血的知识
关于献血的知识献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伟大的行为,通过无偿捐赠血液,可以为他人的生命提供重要的救助和支持。
然而,关于献血的一些知识和信息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不清楚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关于献血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献血的重要性和过程。
1. 献血的定义和意义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无偿捐赠给需要的人,为救治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患者提供血液支持。
献血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可以挽救生命,治疗严重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并在事故和灾难中及时提供血液救助。
2. 献血的步骤和条件献血的步骤通常包括登记、体检、采血和休息等环节。
在正式献血前,献血者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并接受一系列体检,包括血压、血红蛋白水平和疾病史等方面的检查。
如果献血者符合健康标准,采血过程将开始,通常只需抽取250-500毫升的血液。
血液采集后,献血者需要休息片刻,以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3. 献血的适宜人群大部分人都可以献血,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献血。
通常,献血者需要年满18岁以上、体重达到一定标准、身体健康以及没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等。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哺乳妇女和长期服药者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献血。
4. 献血的注意事项在献血前,献血者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充足的休息和饮水,当天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及提前进食等。
同时,献血者需要遵守献血中心的规定,如暂时禁止抽烟和喝酒等。
献血后,献血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合理饮食和休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血液再生。
5. 献血的安全性和风险献血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或出现血肿等情况。
为了确保献血的安全性,献血中心通常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如使用一次性器具、消毒和检测等,以保证血液的使用安全和无菌。
6. 献血的频率和重要性献血频率因个人身体情况和医疗要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议男性每隔3个月献血一次,女性每隔4个月献血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献血得知识
为什么需要献血?
一、医学科研日新月异,创造了无数奇迹。
然而,至今却没有研制出一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全部功能得人造血液,供给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施行外科手术伤病员得救治。
因此,血液这种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得宝贵物质,目前还只能依靠健康适龄得公民献血来获取。
二、据统计,医疗临床用血每年约以20%得速度递增,仅佛山市目前每年用于临床治疗血液达10吨,每年约需5万多人次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得需求。
科学献血有益身体健康
正常成人总血量约占体重8%,即约4000-5000ml。
一次献血200-400ml只占总血量得5%-10%。
失去得血容量能很快地从组织间液与饮用水得以补充,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得成熟红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得生成。
失去得血细胞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献血能降低血液得粘稠度,促进血细胞、骨髓新陈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得发生率。
所以说一个健康得人,科学、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什么叫Rh血型?
Rh血型就是一个独立得血型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AB、O血型系统。
在临床上红细胞含有D抗原得人称Rh阳性,不含D抗原得人称Rh阴性。
我国汉族人口中99、7%以上得人为Rh阳性,所以Rh阴性血型被称之为稀有血型。
血型有好坏之分吗?
所谓“血型有好坏之分”,就是指以前所说得“O型人就是万能输血者,而AB 型人就是万能受血者”。
但随着医学科学得发展,现在临床上输血都就是同型输注,而不用O型代替。
随着科学得不断发展,使我们懂得血型远远不止红细胞ABO血型系统,目前已发现20多种血型系统,与临床意义较大得还有Rh血型系统。
人类血型相当复杂,不论什么样得血型得血都可以用来抢救所需血型得病人,因此认为血型有好坏之分得说法就是不科学得。
献血使用得针头为什么那么粗?
献血所用得针头为16号针头,较一般所使用得为粗,原因在于防止献血过程中,红血球因挤压而破裂,造成溶血,导致血液报废,另外,较细得针头,当血流较为缓慢时,容易造成血液堵塞针头。
献血前或献血后为何要补充水份?
血液得主要成分就是水分,献血前后多喝水,可使血容量很快恢复,避免献血后不适。
为什么献血时,一定要携带证件与填写内容真实得《献血登记表》且还需要体检问诊?
献血者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驾驶证、军官证等),确认就是否为本人献血,以防献血后血液检测不符合要求时能及时通知献血者本人,作进一步得检查。
填写《献血登记表》就是为每次献血留下完整个人资料记录以备日后需要查询核对。
体检问诊目得:
1)保护献血者,防止因献血而危害其健康,排除不适合献血得状况;
2)保护受血者,防止因输血而感染疾病。
◎采血用得血袋均就是一次性且经严格消毒灭菌,临床使用后销毁,献血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献血约两周后您将会收到血液检验报告结果。
◎现时由于血液还不能人工制造与储存过久,而临床需求又就是永无止境得,因此,在您方便与她人急需得时候,请踊跃献血。
什么人适合献血?
年龄在18周岁至55周岁之间,女士体重≥45kg,男士体重≥50kg,经体检合格得健康公民,均可参加献血。
什么人不适合献血?
一、暂时不能献血情况:妇女月经前后三天或妊娠期;一周内曾患感冒、急性肠胃炎等;一年内患甲型肝炎。
二、不能献血情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慢性皮肤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甲亢、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等。
温馨提示:为了您及受血者得健康,如果有下列情形,请不要献血:
1)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毒者或确认为艾滋病患者;
2)从事色情行业者或多个性伴侣者;
3)同性恋或双性恋行为者;
4)两年内曾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者;
5)静脉注射药物成瘾者、曾有吸毒、慢性酒精中毒者。
献血流程
①填表:请仔细阅读《献血登记表》中得各项内容后真实、清楚填写→②验血:血色素、血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③体检:量血压、秤体重、听心肺等→④献血:约需15分钟→⑤休息:用棉球压住针眼处10分钟后,贴“创可贴”→⑥领献血证、纪念品。
献血前注意事项
◎献血前一天要休息好,晚上要有充足得睡眠;
◎献血前一天晚上与当天早餐不要喝酒,不要吃肥肉、油条等脂肪含量高得食物;◎献血前不要空腹,可以吃些清淡得食物,如馒头、稀饭、咸菜等;
◎了解一些血液生理知识,避免不必要得紧张情绪;
◎把两臂洗干净;
◎别忘了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与献血证(军人持《军官证》或《士兵证》、外籍人员持《护照》)。
献血中注意事项
◎入座后,将手臂伸展于采血椅上,露出肘部,让采血护士进行消毒;
◎采血过程中,全身放松,保持心情愉快,内心充满荣誉感,保持安静,避免皮肤肌肉收缩,影响进针与产生疼痛感;
◎献血过程中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干等感觉时,应告诉采血护士或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献血后注意事项
◎将采血手臂放松、伸直,手指紧压针眼处10分钟,切忌揉搓;
◎保持针眼处干燥、清洁,晚间洗澡后可除去“创可贴”;
◎献血后当天避免剧烈运动,晚上早点休息,采过血得手臂当天勿提举重物;
◎多饮水,饮食适当搭配蛋白质、蔬菜,勿暴饮、暴食、酗酒。
献血后皮下淤紫得处理
献血后个别献血者得采血针眼处或周围出现皮下淤紫,这就是由于采血拔针后压迫止血不当,采血针眼出现皮下出血所致。
可在献血当天用冰块冷敷,隔天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意冻伤或烫伤)。
约一周后皮下淤紫会消失。
献血者得权益
依照《中华人民共与国献血法》、《广东省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及《佛山市献血管理规定》,献血者享有以下权益:
1)无偿献血200ml或以上,血液经检验合格得,献血者可享有免费、优先用血得权利,无偿献血600ml或以上得,其配偶与直系亲属亦享有上述权利。
献血后血液经检验不合格,献血者可等量免费用血。
2)全国献血奖励:
献血量≥4000ml 铜奖
献血量≥6000ml 银奖
献血量≥8000ml 金奖
血液检查得项目
◎血型
◎血色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谷丙转氨酶
◎丙型肝炎抗体
◎梅毒试验
◎艾滋病病毒抗体
用血报销程序
一、携带献血者得《无偿献血证》、身份证与用血者身份证。
二、携带献血者与用血者关系得有效证明:户口簿、出生证、结婚证、居委会证明、所在地派出所证明得任何一种就可以了。
三、出示医院病历证明书、用血证明(含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需输血科/血库或检验科盖章)及出院收费清单(需医院盖章)。
四、用血交款或住院交款原始收据。
五、提供以上有关证件得原件以便核对,复印件一份留作存档。
六、备齐以上有关证件后交市献血办公室审核,经批准后即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