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2 地 图b第二课时(中考复习)
2013地理中考复习之地 图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章:地图✧明白考点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 在经纬网地图上写出某点的经纬度并判断位置和方向。
5:初步学会使用地图(根据目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地图和比例尺,开始学会用语言描述图中的地理信息)。
✧基础巩固1、比例尺是分数,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在一般地图上,通常是依据“”判断方向。
3、海拔是地面某个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相减。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等高线密集表示;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向低处凸出表示。
5、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
✧梳理知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现形式数字式:如1:10000或1/10000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2千米”线段式:比例尺大小比较三种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应统一为数字式后方可利用分式概念比较分母大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愈大。
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愈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内容越简单,表示的范围越大。
要画学校或某乡镇等小范围的地方,应选用较大的比例尺;画中国或世界地图则要选用较小比例尺。
2、方向的判读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0 1 2 3千米注意: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 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点之间只有南北方向,而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地之间则只有东西方向;既不在同一条经线,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地之间,则可能是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方向;东西方向要注意读近不读远,即读劣弧不读优弧。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2021/4/6
22
CHENLI
地形判断
特点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
(E)
的低地
11_陡__崖__ (F)
等高线重叠
示意图
2021/4/6
23
CHENLI
地形部位 高凸谷,低凸脊; 缓坡稀,陡坡密, 陡崖坡最陡,密成线一条; 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桥。
2021/4/6
24
CHENLI
4.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
图示
2021/4/6
8
CHENLI
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2021/4/6
9
CHENLI
3. 图例和注记 (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指标的说明。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 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
2021/4/6
3
CHENLI
二、地图三要素
1. 比例尺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⑥__缩__小__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⑦_图__上__距__离___/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①线段式:
;
②数字式(1∶500 0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2021/4/6
2021/4/6
13
CHENLI
2. 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1)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③ __大__的地图; (2)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 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④_小___的地图。
中考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复习

(2)划分
春季:春分前后的3、4、5月; 夏季:夏至前后的6、7、8月 秋季:秋分前后的9、10、11月; 冬季:冬至前后的12、1、2月
B.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如下图所示
(春分后)
(秋分后)
当太阳直射北半
当太阳直射南半
球时,北半球各
球时,北半球各
纬度昼长夜短,
纬度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
纬度越高,昼越
意义 (现象)
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不变
椭圆叫黄道
1.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
1.四季交替
2.时间差异(时差)
2.昼夜长短及变化
3.日影变化 4.改变地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5.水平运动偏向: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3.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五带的形成 4.太阳高度与日影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 物射 次。
D. 太阳高度与日影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 日影最短。
如下图所示:
冬至日则相反。
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 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 2 课时
教学要点: 地球的运动
3、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1、自转和公转的定义、规律及其意义对比一览表
定义 中心 方向
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公转
在自转的同时不停地绕太阳运动 太阳
同自转
规 律
周期
1天(24时)
一年(恒星年:365.6.9.10; 回归年:365.5.48.46)
特征 轨道
冬至日:则相反。
2.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3.公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1)规律:(见上表) (2)地理意义(即地理现象)——公转造成下列现象
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课件(中图版)

考 点 2 地球仪:
1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南极:地球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地球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地球仪表面与地 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 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考 点 2 地球仪:
地轴
2 地球仪上的线:
1 地轴 2 南极、北极 3 赤道 4 南、北回归线 5 南、北极圈 南极:90°S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期
末
考
点
大
串
讲
目录
CONTENTS
01
知识结构
02
地球和地球仪
03
地
图
04
地形图01来自PART ONE 知识结构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02 PART TWO 地球和地球仪
考 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盖天说
②浑天说
③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典例训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主席撰写的著名诗句,根据诗句意思完成
下5.面“5-坐6地小日题行。八万里”的地点是指(C)
A.北回归线上任一点
B.南回归线上任一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意一点
6.“八万里”指的是( D)
1 形状:圆圈;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除极点外) 2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步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3 方向:东西方向 4 纬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两极为点) 5 数量关系:纬线有无数条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新课标)课件 湘教版

第2课时 ┃ 地球
第2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__两_极__稍__扁_、__赤_道__略__鼓_的不规则球 体。
证据: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海面远 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整个船身;月食 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第2课时 ┃ 要点探究 2.大小:
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与纬线 __垂__直____相交的弧线
__半__圆____
______相__等______
__南__北____方向
___赤__道___(0°)
本初__子__午__线__(0°)
第2课时 ┃ 考点整合 90°
180°
第2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3 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不同
( B) A.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无关
第1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第(1)题,估算山顶高度时,大于数值最 大的等高线值小于数值最大的等高线值加等高距。第(2) 题,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第1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3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1 读图1-3,判断甲、乙两村庄之间的相对方位 为( D )
A.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 B.甲村在乙村的正东方 C.乙村在甲村的正北方 D.乙村在甲村的西北方
图1-3 [解析] 图中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将指向标 平移,建立坐标轴,可判断乙村在甲村的西北方向。
第1课时 ┃ 要点探究
图1-5
第1课时 ┃ 要点探究 ②_鞍_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中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冲关 七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课时二 地图)课件

12/9/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2.线路(xiànlù)的选择 (1)爬山线路、宿营地的选择(考虑泥石流)
应选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的地方(比较容易,但费时间)。暴 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宿营地不能选择在山谷处,即等高线 向高处凸出的地点。 (2)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沿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根据“凸高为谷”判断河流的位置,然 后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判断河流的流向。
。
;暴雨
12/9/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中的
地,可以进
行右侧照片所示运动(yùndòng)项目;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
米,则在甲、乙两地之间比赛划船,最短要划
米。
(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
线路。
【答案】(1)丘陵 鞍部(2)李庄 刘庄(3)D 500 (4)B
12/9/2021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3.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dìtú)。 (2)地形部位的判读(陆地表面)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山峰 (A)
盆地、 洼地 (B)
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间向 四周逐渐④减
小
中间高、四周 低
等高线闭合, ⑤四周高、中
数值从中间向
间低
四周逐渐增大
12/9/2021
第十一页,共二九页。
示意图
续表
山脊(C)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海拔低 处凸出
山谷(D)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海拔⑥ 高处凸出
从山顶到山麓 凸起的高耸部
分
山脊之间的低 洼部分
鞍部(E) 相邻两个山峰 呈⑦马鞍形 之间的低地
中考地理备考复习——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时【中考目标】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维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演示地球的运动,利用经纬网认识地球的形状。
一、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一一一球体的过程。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这是人类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海上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的照片;站得高,看得远;地球的卫星照片等。
(二)、地球的大小用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 371千米)描述地球大小。
【归纳整合】平均半径说明地球的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不相等,地球不是一个正圆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三)、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叫做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注意】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而地球是一个稍显椭圆的球体。
也就是说,地球仪上的一条经线与其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周长等于赤道的周长,但在地球上却不一定是。
(四)、经纬网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形状特征半圆圆指示方向南北东西长度变化相等,无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为点2、经纬线特征纬线经线长 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两极收缩成一点。
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条 数 无数条无数条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间 隔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思考】如果从赤道上一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方向各走100千米,能否回到原点?为什么?3、经线圈。
地球仪上,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为180o 。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指南(四本书重点知识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要点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③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一般横纬竖经)00纬线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0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三、半球的划分及判断(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口诀(北北南南)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和1600E(西经200,东经1600),口诀:“东东相比,西西相较,大西小东”。
00经线在东半球,1800经线在西半球)四、纬度地带与五带的划分及判断(只看纬度)1.低纬度:纬度<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2.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回归线(23.50纬线)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极圈(66.50纬线)3.温度带的判断:热带:纬度≤23.50;温带:23.50――66.50;寒带:纬度≥66.50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和周期为1年2.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4、判断节气(北半球)、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月21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赤道3、4、5月为北半球春季昼=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7、8月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秋分)太阳直射赤道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昼=夜12月22日前后(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为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的情况)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千岁=105厘米)点拨:单位换算:千米到厘米:增加5个0;厘米到千米:减少5个0。
初三地理中考复习优质地图与地形PPT课件

.
14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坡
的
不
同
部
缓
位
坡
.
15
山顶
陡坡
盆地
.
缓坡
峡谷
16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修建水库:库址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小盆地,坝址应建在工程
量较小,坝长最短,等高线最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良田, 少迁居民,避免断层
(2) 引水渠:遵循水可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 (3) 道路建设:山区道路尽量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 (4)修梯田:应沿同一条等高线修建,但修梯田坡度要小,一般 坡度不超过25°,以获取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5) 河流:山地常呈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呈向心状水系,山脊常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2课时:地图与地形图
.
1
一:地图
• 地图的作用: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 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 线指示法、一般方法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图例与注释
.
2
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 指向标 定方向,指向标 的箭头指向 北 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经纬线 定方向,经线指
22
读材料: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 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右图)说: “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 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 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回答 15~17 题。 15、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 要注意。请你判断是哪个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必备知识点(人教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与赤道半径(6378)相差21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
2.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级逐渐缩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赤道是0°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
纬度共180°,以赤道为中心线,赤道以北叫做北纬(N)(0°-90°N),赤道以南叫做南纬(S)(0°-90°S)。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分为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三部分。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做子午线。
经线圈长度相等,都是半圆状。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东经(E),以西的180°属西经(W)。
东经度数向东增加,西经度数向西增加,东经180°和西经180°相互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习惯上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总结:形状指示方向条数长度位置关系纬线圆圈东西无数由赤道向两级递减互相平行经线半圆南北无数等长所有经线汇聚于南北极点。
(北极点所有方向都为南;南极点所有方向为北)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中考复习第一、二单元 地球与地图

图1-10
►
探究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图1-1
图1-2
图1 -3
【规律总结】 1 .无论经纬网图是以哪种形式出现,都是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 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因为地球的形状是 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所以赤道比相对 的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还要长。
E
S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以极点为中 心的经纬网图上判定点的方向。首 先,确定这是以北极为中心,所以 W 越靠近极点就越靠近北,那么首先 判定 A 在 B 的偏北方向,排除了 A 和 C 项。然后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在本 图中应该是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自 西向东转,确定了 A 在 B 的偏东方向, 这样最后确定A在B的东北方向。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无一定标准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很大
起伏不大 起伏不大 起伏很小
►
探究点一
在经纬网呈弧度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1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 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 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 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2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1) 从北 极点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点看, 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2)在以北极点为中心 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在以南 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 针。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这样的经纬网一般分两种情况,如下图: 已知地球自转方向: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经和 西经,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顺着自转方向数 值减小的是西经,然后根据极点和自转方向的关系确定南 北极点,即明确了南纬或北纬。(北逆南顺) 已知极点:首先根据极点判断南纬或北纬,然后根 据极点和自转方向的关系找出东西方向,自西向东数值增 大的是东经,自西向东数值减小的是西经。
2021年人教地理中考复习教材复习课件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课时 地图

3.图例
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的分类
分类 自然地图
传统地图 社会经济地图
现代地图
电子地图
举例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 工业图、农业图、人口图、交通图、商
业图
车载导航仪地图、手机地图
2.地图的选择 (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目的 去某地游玩,需要寻找景点
外出旅游,确定行程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
2.方向 根据不同地图,判断方向。
西南
西南
西南
指向标判断方向的方法 (1)指向标平移法。如右下图: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 步骤: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②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 然后作指向标的垂线,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 ③观察A点所在的区域,即可得出A点在B点西 北方向。
(2)转动地图法。如左图: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或书本),使指 向标箭头成“↑”,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
一般来讲,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高差相等(或为0)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 大__, 反之就越_小____
重叠为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处等高线重叠
(2)地形部位
类型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特征
山__峰____
(山顶)
符号为“ ”,等高线为闭合区域, 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越来越大,地形 四周低,中间高
位置或找某学校教学楼的位置
平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1.两种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海__平__面_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020年中考复习地理课件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 100 米,甲山峰的海拔 高度范围是 400~500 米,乙山峰的海拔高度范围是500~600 米,甲山峰海拔高度低于乙山峰,故 A 错误;①处比②处等高 线稀疏,①处坡度平缓,水流缓慢,故 B 正确;据图中指向标 可得,①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故 C 错误;小李村周围地势 特点是中部低四周高,故 D 错误。
图 1-33
1.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在公园南门集合,请在图中找到南门
是( )
A.①门
B.②门
C.③门
D.④门
答案:A
(2019 年山东东营)2019 年4 月20 日,中国万达2019 黄河
口国际马拉松赛在东营举行,比赛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
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据此完成第2 题。
2.迷你马拉松里程为 5 km,在比例尺为 1∶20 000 的比赛
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250~300 米之间。第(2)题,由
图可以看出,图中茶园主要分布在有一定坡度的丘陵,茶树适
合种植在有一定坡度的地区,这样有利于排水。
答案:(1)C (2)D
◆判读技巧 1.五种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图 1-29
图 1-30
2.五种基本地形的判断: 图 1-31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典题精练 例 2 :(2019 年四川达州) 读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 1-32),回答下列问题。
3.等高线小于 500 米且较稀疏是平原的等高线特点。( ) 解析:平原地区等高线稀疏且小于 200 米。 答案:× 4.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 答案:√ 5.无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 答案:√
中考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教案

《地球和地图》
章节(课题)名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学时 1 总课时8
三维目标知识
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会判断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掌握半球的划分。
3、理解记忆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理解记忆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5、理解记忆地图的三要素。
过程
方法
通过理解记忆及讲解的方法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
点。
2、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
五带划分。
3、地图的三要素。
记忆并且练习.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
五带划分。
2、地图的三要素。
理解记忆并且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札
记
认真分析
D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为学
有余
力学
生所
做的
调整
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为需
要帮
助的
学生
所做
记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中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课件

考点聚焦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第3节┃地图(dìtú)的阅读
内容
粗略
结论
比例尺小,实际范围
__大____,内容___粗__略___ (cūlüè)
详细
比例尺大,实际范围 ___小___,内容__详__细____
(xiángxì)
2021/12/9
考点聚焦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第3节┃地图的阅读
指示____南_北___方向
2021/12/9
考点聚焦
第七页,共四十一页。
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3.纬度(wěidù)和经度
纬度
经度
标注 起点
___赤__道___(0°纬线)
(chìdào)
__本_初__子__午___线(0°经线)
度数 划分 和符号 表示
从称赤为北道9北极0向°纬和N北(南_、_极_向_都)南9和0为°各南_分纬__S为(____________)_,__,
北极(běijí)
地轴
(dìzhóu)
经线 南极
纬线
2021/12/9
考点聚焦
第五页,共四十一页。
第1节┃地球(dìqiú)和地球(dìqiú)仪 2.纬线(wěixiàn)和经线
比较项目
纬线
经线
图示
定义 2021/12/9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考点聚焦
2021/12/9
考点聚焦
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第2节┃地球(dìqiú)的运动
5.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2021/12/9
考点聚焦
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中考地理 六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2课时)复习

(2018·安徽改编)读图,判断汽车行驶的方向是( ) A.往东 B.往北 C.往东北 D.往西北
考法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❶山脊、山谷的判断 (1)方法一:高低原理。“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 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方法二: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甲图中 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 乙图中中部的C点海拔阳中考)读某市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 列问题。
③ (1)图中①②③处在山脊线上的是___处,三地海拔最高相 差_1_0_0_米。 (2)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_山__峰__(_山__顶__)_。
(3)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_自__北__向__南__流__。 (4)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_比__例__尺__。
(3)水库修建:库址应建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 地或小盆地,以利于集水。坝址应建在工程量较小、坝身 最短、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没良田,少迁 居民,避免断层等。 (4)引水渠:遵循水可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 流。
(5)道路修建:山区道路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例如,公 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 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 设成本;②避免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 (6)修梯田:应沿同一条等高线修建,但梯田坡度要小,一 般坡度不超过25°,以获取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5)如果甲处的气温是10℃,只考虑地形因素,乙地的气温
应该不低于_1_3_._6_℃。
(6)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 是。 A.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尽可能减缓坡度 C.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尽可能节省材料 (7)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平原
17_中考复习:地球和地图二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练一练
1、700<A的海拔<700+100(等高距)
2、修水库:库址应选在面积较大的
小盆地或峡谷处,以增加集水面积。
坝址应该选在盆地或峡谷的出口
A
处、坝长最短的地方,以减少工
700
程量、减低成本。如图
600
3、修建普通公路:应尽可能地与等高线 500
平行,减少穿越等高线的数目,以减少起伏、降低成本
3
例:若地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中能让地图
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30000000
D)。
练一练2分钟
B: 1/30000
C: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D:
如图是某村平面图,判断正确的是(B )
A.图上确定方向的依据是“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B
.秀峰山位于王庄的南方
C
.小河的大致流向是从南向北流
说一说2分钟
从北极看,北极点是正北方向,其他所有的经线都是
指向正南方(如下方右图);
听一听2分钟
5
课堂检测
练一练3分钟
完成《总复习》P16—17页第4、6、13题
第4题 A 第6题 D 第13题 A
6
练一练2分钟
甲小地组与合乙作地讨的论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A )议一议3分钟 A.132米 B.254米 C.336米 D.479米 该如地何拟计建算一类水似库的,相最对佳高的度坝?址水为库(的 D ) A大.乙坝处的地址B该.丙选处择什么样C的.丁地处形。 D.戊处 7
D. 550-600米
返12回
如图1,河流干流大至从西北流向东南方。 看一看1分钟
西北
东南
返13回
在甲乙之间修建普通公路,线路④比线路③更加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将图中2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盆地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 (2)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 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1,河流从高往低处顺势而流。 (4)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BC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A )
B
)
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坡度最大的是( D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沿③附近虚线若发育有河流,其流向大致是( D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分层设色地形图: 丘陵 、高原、 (1)地形类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_____
答案:①地面湿滑,应选择缓坡登山,省力、安全。②尽量避免
沿着山谷前行,因为雨水汇集于山谷,可能形成山洪,不安全。
(1)图中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 D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2)该地山峰的海拔不会超过( C ) A.280米 B.290米 C.300米 D.310米
(1)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B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2)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D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3)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C )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
二、地形图的判读 (2013·厦门学业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B
N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C
)
A.从西向东流
C.从北向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第二讲 地
图
二、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 另一地点 的_____ 垂直 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
海拔 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_____ ▲
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 密集 ;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_____
(1)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D ) A.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 D.悬崖顶部海拔300多米 (2)考察小组选择了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记录错误的 是( C ) A.在①处看到了成片 的脐橙园 B.站在②处看到了甲、 乙两村 C.在③处看到悬崖和 向北流的河水 D.到④处考察了河流 上游的植被
读下面“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题。 14.四村中海拔最高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15.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A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丁地附近有可能形成新的河流 B.图中公路走向为东北-西南 C.四村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村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 C 的是从__________ 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____ _ 从C点到山顶A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但较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山地 (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 (5)该地的地形属于________ 重破坏,最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一”期间,刘老师来到下图中的甲地,准备按照“某地等 高线示意图”沿着虚线从①处到②处完成一次登山活动。结合 相关知识完成11~13题。
11.图中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 是( B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12.图中对河流在乙处流向判断正 确的是( A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13.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D ) A.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B.刘老师从①处到②处会经过一个山谷 C.图中丙、丁两地中,丁处比较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D.刘老师到达①处时,测得气温是22℃,此时②处气温最低 不应低于23.8℃
稀疏 。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 相对高度 。 ②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_________ (3)不同的山体部位。 ▲ 中间 向_____ 四周逐渐降低。 闭合,数值从_____ ①山峰:等高线_____ ②山脊:等高线的弯 低处凸出。 曲部分向_____ ③山谷:等高线的弯 高处 凸出。 曲部分向_____ 重叠 。 ④陡崖:等高线_____
7.当驾驶员不认识路, 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 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 进,可以省时省力,准 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 航地图属于( C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8.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 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D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D.从西南向东北流
3.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4.(2013·武汉学业考)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 200 米; B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200 米;
1 000~1 200 山顶D的高度在_____ ___米之间。
(2012·泰安)
读“某地区等高
线分布图”,回 答问题。
等高线稀疏处地势坡度小,河流落差小,则水流平缓。 提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 568米-150~200米=368~418米 ② (1)图中①、②两条支流,水流比较平缓的是_______ 。 2.4 (2)A村庄所在地与最高山峰间的温度差约为______℃。
1.图中①点所在的地形 部位是( A ) A.山脊 B.山谷 C.山顶 D.鞍部
2.图中①点与山顶②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B ) A.500米 B.650米 C.750米 D.1 000米 3.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能够看见黄村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备选】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并绘制了 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1)、(2)题。
平原 与盆地五种。 _____
(2)五种地形类型的差别。
▲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海拔(米)
500 米以上 ____ 500 米以下 ____ 500 米以上 ____
地面状况
很大 ,顶___ 尖 坡___ 陡 地势起伏_____ 较大 ,顶___ 圆 坡___ 缓 地势起伏_____ 和缓,外围较___ 陡 内部起伏较为_____ 宽广平坦 _________
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B.山地 D.丁 C.盆地 D.鞍部 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 C ) A.高原
一、地图的阅读
2. 李红想知道三明市位于什么地方,她最好选择使用( A.福建省土地资源分布图 C.福建省旅游资源分布图 B.福建省政区图 D.福建省地形图
118°12′E,33°22′N ;就 (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温 带。 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________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________ 150 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 4 西北 方向。 是________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
(2)假如C点气温为10℃,则山顶D的气温
4~5.2 ____℃。 约为____
山脊 (山脊或山谷)。 (3)图中虚线CD表示的是________
(4)某观光旅游团欲从山脚登到山顶,现有从A处、C处出发
的两条线路,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可以选择A,理由:路程较近。 或者可以选择C,理由:坡度较缓,登山较轻松。
丙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 。 (5)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 你认为该村应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答出一项即 可)。 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因为乙村周围有煤炭资源; 发展旅游业,因为乙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发展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树种植,因为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果树 种植业;发展交通运输业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 示的地形名称: A 山顶 B 山脊 C 鞍部 E 陡崖 . (2)在这幅图中,李庄 位于周庄的 西南 方向。 (3)图中小河向 北 方向流。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
D
处最合适。
(2013· 徐州中考)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
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乙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 应的是( C )
200 米以下 ____
盆地
高,中间___ 低 四周___
地形区,例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等高线 地形图某条直线_____
垂直剖面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 的地形_________
起伏 和坡度的_____ 陡缓 。 的_____
缓坡 陡坡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峰
陡
鞍部
陡崖
山脊
缓 山谷
【延伸思考】 (1)当下雨时,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的雨水怎样流淌? 答案:山脊是山地比较高的部分,雨水向两侧分流。因此,山脊 往往成为河流之间的分水岭。而山谷中间低、两侧高,雨水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