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手工灯笼教案
幼儿园小班灯笼制作教案

幼儿园小班灯笼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2. 帮助孩子认识灯笼,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精细的实用工艺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明信片纸或软卡纸。
2. 剪刀,胶棒。
3. 彩色带和其他装饰材料。
三、教学过程:1. 介绍主题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中国传统灯笼的图片,并告诉他们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向孩子们解释,看见灯笼就会想起春节,就会想起家。
2. 准备材料向孩子们展示灯笼的制作过程中所需的材料。
明信片纸或软卡纸,剪刀,胶棒,彩色带等。
3. 制作流程步骤一:准备纸张在纸张的两个短边中央各剪一个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小圆孔步骤二:成型把毛边半径给圆的一面向外,对折成半圆状,使两孔对齐,然后把两张纸交替地交缠在一起,使用胶棒固定不要让灯笼变形步骤三:装饰用彩色带和其他装饰材料为灯笼增添色彩和亮点,可以在顶部和底部两侧各系上一根长长的带子作为提手,这样就可以挂起来了。
4. 活动结束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鼓励,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灯笼制作的乐趣与快乐。
四、适合年龄:本活动适合幼儿园小班。
五、注意事项:1. 本活动过程中,涉及到剪刀的使用,请老师严格控制剪刀的安全。
2. 本活动可以进行多次,孩子们可以慢慢提高制作难度,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和技巧。
3. 保持场地的整洁,和材料的规范安排。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灯笼的制作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操作和动手能力。
此外,本次活动也增进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中秋小班做手工灯笼教案

中秋小班做手工灯笼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学会制作手工灯笼。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动手制作灯笼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中秋节资料和图片。
2.准备制作灯笼的材料,纸、剪刀、胶水、彩笔、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制作灯笼(30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并讲解每个步骤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用纸、剪刀和胶水制作灯笼的外壳。
(3)学生用彩笔在灯笼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文字。
(4)学生用细绳将灯笼的上部固定好,使其可以挂起来。
3.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并向同学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4.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制作灯笼的过程,回顾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还学会了制作手工灯笼。
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制作灯笼,学生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制作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制作。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
小班美术教案《灯笼》3篇

小班美术教案《灯笼》小班美术教案《灯笼》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 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灯笼- 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铅笔、彩色笔等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带来一个自制的灯笼样品,向学生展示并解释灯笼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
让学生自由组队,准备制作自己的灯笼。
3. 制作灯笼的步骤:a. 选择合适的彩纸,将纸剪成一个长方形,大小适合灯笼的大小。
b. 将纸的两头用剪刀剪出花边,使灯笼更好看。
c. 把彩纸纵向捏成一个圆筒状,并用胶水将两边粘起来。
d. 在纸筒的底部留一个小洞,用来插上蜡烛或者灯泡。
e. 可以在灯笼的中间部位进行装饰,如用彩色笔绘画、贴上装饰纸等。
4. 执行操作:给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并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自己的灯笼。
5.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制作完毕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灯笼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6. 点评和总结:老师可以点评学生的作品,表扬他们的创造力和努力。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制作灯笼的过程和技巧。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灯笼,如纸板、丝绸等。
-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社区举办的灯笼节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灯笼文化。
小班美术教案《灯笼》精选3篇(二)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油画《烈日当空》的内容和创作背景;2. 学习油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通过实践绘制油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油画《烈日当空》的内容和创作背景;2. 学习油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践绘制油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烈日当空》的图片或绘画作品;2. 油画颜料、画笔、调色板等绘画工具;3. 平滑的画板或画纸;4. 视频或PPT介绍油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烈日当空》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色彩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小班手工灯笼简单教案反思

小班手工灯笼简单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小班手工灯笼简单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手工灯笼的制作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自己的手工灯笼。
3. 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手工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制作手工灯笼所需材料。
2. 教室中心区域的工作台和座位。
3. 为学生准备好的模板,以帮助他们理解制作过程。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手工灯笼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手工灯笼图片。
- 与学生讨论手工灯笼的作用和意义。
2. 示范制作(10分钟):- 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展示一张手工灯笼的模板,并解释每个步骤。
- 逐步示范制作手工灯笼,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方法。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3. 学生实践(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成人辅导员。
- 将所需材料和模板分发给每个小组。
- 学生根据示范和模板,自己制作手工灯笼。
- 辅导员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灯笼。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收获。
-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给予肯定的评价。
5. 反思(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制作过程,询问他们对制作手工灯笼的感受和体验。
-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
教案反思:本次教案的设计目标是让小班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手工灯笼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的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改进点:1. 时间安排:教案中的时间安排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
2. 材料准备: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材料和工具,以避免资源不足的情况发生。
3. 分组管理:小班学生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合作关系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氛围良好。
灯笼教案(精选14篇)

灯笼教案(精选14篇)灯笼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制作简单的福灯笼,并进行装饰。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体验制作福灯笼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彩色纸、剪刀、丝带、胶棒等。
2.教师自制福灯笼一个。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是元旦了,你们想把我们的教室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吗?1.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
师:你们觉得这个灯笼漂亮吗?它和买的灯笼有什么不同?你们能看出这个灯笼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吗?2.引导幼儿讲述制作灯笼的步骤。
3.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1)先在长方形的纸上进行装饰。
如:纸的上下两条长边进行装饰。
(2)将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或者折成长方体、三棱柱,并将对边粘贴牢固。
(3)用彩纸做成小穗头粘贴在灯笼的底部。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2)注意满足个别幼儿的需要,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延伸:一起将幼儿自制的福灯笼悬挂在教师中,装饰节日的教室。
活动反思:为了迎接元旦,班级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
每个班级张灯结彩,贴对联,挂“福”字,挂灯笼。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对灯笼还是很熟悉的,对于这次的水粉写生画“新年灯笼”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和欣赏各种灯笼,能共用水粉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造型并且能够大胆选色,尝试用水粉平涂或点彩的方法装饰灯笼。
活动开始,请小朋友们谈谈过新年需要什么来装扮教室,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主题。
有红色的小猫咪灯笼,有圆形的小熊灯笼,还有圆形的大红色灯笼……这些都是孩子们最近在教室里观察得到的印象。
当我说,“我们今天来画灯笼”时,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兴奋与欣喜。
第一环节出示灯笼时,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小动物的灯笼上而忽略的传统的花灯和大红灯笼。
这个环节应该传统的灯笼放一桌,小动物造型的灯笼放一桌,让幼儿区观察。
做灯笼幼儿版教案

做灯笼幼儿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灯笼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通过制作灯笼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 帮助幼儿掌握灯笼制作的技巧。
2. 让幼儿通过制作灯笼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1. 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
2. 绘制好的灯笼制作图纸。
3. 准备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图片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图片,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形状和制作材料。
并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对灯笼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制作灯笼。
教师向幼儿展示灯笼的制作图纸,并详细讲解制作步骤。
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灯笼,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贴彩绘。
制作好灯笼的幼儿可以在灯笼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彩绘,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欣赏。
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一起欣赏,让幼儿感受到制作灯笼的成就感。
5. 总结。
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制作灯笼的过程,让幼儿总结制作灯笼的经验和收获,培养他们的总结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幼儿制作灯笼,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
3. 教师要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制作灯笼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通过制作灯笼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幼儿园手工教案大全做灯笼

幼儿园手工教案大全:做灯笼引言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中,制作灯笼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手工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心,还能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幼儿园的手工教案,教您如何带领幼儿制作精美的灯笼。
教案一:小红灯笼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认识传统文化。
教学材料红色卡纸、剪刀、彩带、胶水。
教学步骤1.将红色卡纸对折成长方形,两头用剪刀剪成花边状。
2.将卡纸的边缘处用剪刀剪上一些纹路,增加装饰效果。
3.打开卡纸对折处,将两边剪口对折处对齐。
4.用胶水将两边的剪口粘起来,形成一个圆柱形。
5.用彩带固定灯笼顶部,即可完成小红灯笼制作。
教案二:彩虹灯笼教学目标锻炼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彩色纸、剪刀、胶带。
教学步骤1.将彩色纸剪成长方形,每个颜色剪一张。
2.将每个颜色的纸对折成矩形,对折线处用剪刀剪出花边状。
3.将剪好的纸打开,用胶带将两头粘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条状。
4.将各种颜色的长条依次用胶带粘在一起,形成一个长长的彩虹。
5.用剪刀在彩虹两端剪上一个圆形的小洞,方便挂起来。
教案三:动物灯笼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学习动物形态,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材料彩色纸、剪刀、胶带。
教学步骤1.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动物,选择相应颜色的彩色纸。
2.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头部、身体和四肢的形状。
3.将剪好的形状用胶带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动物造型。
4.在动物造型上开上一个小洞,方便插入蜡烛。
教案四:植物灯笼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教学材料彩色纸、剪刀、胶带。
教学步骤1.选择绿色的彩色纸作为灯笼的主体。
2.将彩色纸剪成长方形,两头用剪刀剪成花边状。
3.在纸的一侧,剪出植物的形状,可以是草、树叶等。
4.将纸对折,用胶带将两边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形。
5.用剪刀在植物形状处剪上一个小洞,方便插入蜡烛。
幼儿创意手工中秋灯笼教案

幼儿创意手工中秋灯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中秋灯笼,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中秋节的相关故事、图片和视频,以便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准备制作中秋灯笼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3.准备教师制作好的范例灯笼,以便给幼儿展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和想法。
2.制作灯笼(4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范例灯笼,然后向幼儿讲解制作灯笼的步骤。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制作灯笼的步骤图,引导幼儿一步步完成制作。
同时,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制作灯笼。
3.展示成果(1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灯笼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4.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制作灯笼的过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幼儿们需要用到剪、粘、画等技能,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
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手工制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手工活动小班灯笼教案设计

手工活动小班灯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灯笼的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灯笼的形状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灯笼,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材料,红色、黄色、绿色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细线、彩色装饰纸、铅笔。
2.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有足够的桌椅和工具,确保幼儿可以安全地完成手工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灯笼的形状和特点,让他们观察真实的灯笼,并简单介绍灯笼的由来和意义。
2. 演示,老师向幼儿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并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指导,老师带领幼儿按照步骤依次制作灯笼,引导他们用剪刀剪纸、用胶水粘贴、用彩色细线做吊带等。
4. 制作,幼儿根据老师的指导,动手制作灯笼,老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装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色装饰纸、彩色笔等装饰自己的灯笼,增加灯笼的美观性。
6. 整理,幼儿完成制作后,老师帮助他们整理工具和材料,确保教室的整洁。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幼儿,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完成制作。
2. 老师要及时表扬幼儿的成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使用工具时不会受伤。
4.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制作。
5. 教学结束后,老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幼儿分享制作灯笼的感受和体会,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
通过这样的手工活动,幼儿不仅可以认识到灯笼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幼儿发展细致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耐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因此,手工活动小班灯笼教案设计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教学活动,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小班元宵灯笼教案

小班元宵灯笼教案小班元宵灯笼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教师和幼儿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小班元宵灯笼教案2一、活动目标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音乐CD,CD播放机花灯图片,鼓、打棒三、活动重难点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四、活动过程1、暖身活动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美术精品教案《灯笼》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精品教案《灯笼》含反思盖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制作灯笼。
通过让幼儿动手制作灯笼,了解灯笼的外形特征,掌握简单的美术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外形特征,知道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地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形状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灯笼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灯笼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灯笼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灯笼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并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制作步骤。
3. 制作灯笼(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已完成的灯笼,让幼儿根据记忆说出灯笼的制作步骤,巩固所学内容。
5. 展示评价(10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灯笼作品,教师和全体幼儿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灯笼样品图2. 灯笼制作步骤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请将制作的灯笼展示给爸爸妈妈看,并讲述制作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动手制作灯笼,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在剪纸和粘贴环节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民间手工艺制作灯笼的过程,让幼儿深入了解灯笼的制作工艺。
2. 开展“我是小小灯笼设计师”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灯笼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地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形状特点。
特色灯笼手工教案小班

特色灯笼手工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传统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统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
难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 教学课件,包括传统灯笼的图片和制作步骤。
3.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提前布置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制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灯笼的样式和制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老师简要介绍传统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3. 演示,老师现场演示制作灯笼的步骤,让学生看到实际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使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制作自己的传统灯笼。
5. 创作,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设计,制作出个性化的灯笼作品。
6. 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进行展示和交流,让他们分享制作灯笼的心得和体会。
7.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制作灯笼的过程和体会,引导他们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的工具,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受伤。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
3.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传统节日或民间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这样一堂特色灯笼手工教案小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制作传统灯笼,还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灯笼》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灯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创意无限》的第三章《有趣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第二节《灯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外形特点,学习制作简单的灯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外形特点,知道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灯笼的制作方法及创意设计。
重点:了解灯笼的外形特点,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灯笼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组一份灯笼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灯笼的制作步骤,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
3. 幼儿动手制作灯笼(1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意设计(10分钟)在掌握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进行创意设计,如添加图案、颜色等。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灯笼作品,讲解其制作过程,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灯笼。
六、板书设计1. 灯笼的外形特点2. 灯笼制作步骤3. 创意设计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灯笼。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一个独特的灯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节日的习俗,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班手工灯笼教案

小班手工灯笼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手工灯笼制作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传统的中国灯笼文化。
2.培养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案内容:1.导入活动(10分钟):教师在教室中布置一些灯笼,引发幼儿对灯笼的注意和兴趣。
教师让幼儿观察灯笼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并询问幼儿对灯笼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介绍中国灯笼文化(15分钟):教师给幼儿讲解中国灯笼的由来、种类和象征意义,引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以增加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3.展示制作样例(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小班学生制作的手工灯笼样例,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参与制作。
教师可以解释每个样例的制作过程和材料。
4.分组制作手工灯笼(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制作灯笼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教师向幼儿解释制作过程,并进行示范。
步骤如下:a.幼儿选择彩纸并将其折叠成折纸球状。
b.幼儿在彩纸上绘制图案,可以是任何自己想象的图案。
c.幼儿使用剪刀将图案剪下,小心不要剪断整个彩纸。
d.幼儿将彩纸展开,然后将两边粘在一起,形成灯笼的圆筒状。
e.幼儿用剩余的彩纸制作灯笼的顶部和底部,然后将其粘贴在灯笼上。
f.幼儿可以在灯笼的四角处打孔,并使用绳子穿过孔,用于悬挂和提灯。
5.制作完成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手工灯笼,并让幼儿分享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关于灯笼样式、图案和配色的问题,以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提醒幼儿灯笼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幼儿进行制作,增加幼儿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制作能够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灯笼的形状、结构和制作方法。
2. 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灯笼的形状和结构2. 手工制作技巧3. 灯笼装饰方法4. 传统节日与灯笼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 灯笼模板2. 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手工材料3. PPT课件或图片4. 教学视频或故事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灯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 讲解:介绍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讲解如何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4. 制作: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装饰:学生发挥创意,用彩纸、颜料等材料装饰灯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 学生对灯笼制作流程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4.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美观程度教案编辑专员:X日期:年月日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灯笼心得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或社区中的灯笼展览,拓宽视野。
3. 邀请家长参与灯笼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4. 开展灯笼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七、安全事项:1.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2. 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远离火源,避免灯笼着火。
3. 提醒学生不要食用彩纸、颜料等非食品材料,以防误食。
4.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动态,确保课堂秩序和安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4.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九、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灯笼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2. 观察家人或邻居是否有过节期间挂灯笼的传统,了解当地风俗。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小班手工教案灯笼(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小班手工教案灯笼,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剪、折等方法制作灯笼。
2、让幼儿正确使用剪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耐心做事的习惯,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活动用书纸工第8页。
2、幼儿人手一把剪刀。
3、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门口有没有挂灯笼呀?灯笼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灯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自己做的灯笼请你们看看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的?二、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新年树的制作方法。
1、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来做这个好看的灯笼吧。
(请幼儿观察图示)2、你们觉得最难做地方在哪里?(解决难点问题——沿虚线折叠的地方,采用同伴解答与教师重点示范的方法)。
3、教师示范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灯笼是怎样制作的吗?(2)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①先沿着正方形的外轮廓把正方形剪下来。
②将正方形纸对折后打开再向中必线对折。
③将短边沿虚线向后折,并翻过来。
④将四角沿虚线折叠,⑤再沿虚线向后折叠。
⑥撑开两边口袋,即成灯笼。
三、分发材料,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看看制作图示,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3、重点指导幼儿小朋友要先把正方形剪下,要求幼儿要剪平整,再按步骤折成灯笼。
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比一比谁制作的灯笼最漂亮。
四、讲评,展示作品。
1、请幼儿都把自己制作的灯笼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儿一起看看,谁的灯笼最漂亮。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

小班手工教案灯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第五章“光与色彩”,具体为“制作灯笼”。
通过学习制作灯笼,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同时培养色彩搭配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来历和意义,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灯笼。
3. 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学会色彩搭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难点:熟练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出精美的灯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灯笼样品、彩纸、剪刀、胶水、彩笔、尺子、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灯笼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过年的趣事,引出灯笼,激发幼儿兴趣。
展示灯笼样品,让幼儿观察、讨论灯笼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灯笼的来历和意义,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演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强调重点和难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按照制作步骤,独立完成灯笼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制作步骤和色彩搭配技巧。
提问幼儿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幼儿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制作灯笼2. 内容:灯笼的来历和意义制作步骤:剪、折、粘、装饰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灯笼。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完成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开展“我的灯笼最漂亮”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灯笼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4.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5. 随堂练习的个别指导6. 互动环节的积极性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8.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与答案的开放性9.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灯笼制作的基本步骤和色彩搭配技巧上。
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范文(精选5篇)

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
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活动过程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
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2.尝试制作灯笼(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
3.挂灯笼装扮教室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
小班元宵节做灯笼教案2活动目标1.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 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3. 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知道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
用发型与服装的变化表现男、女人物。
活动准备1.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动流程介绍元宵节——欣赏讨论——幼儿创作——引导讲评——制作教具(灯笼)活动过程:1.介绍元宵节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
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手工灯笼教案【篇一:小班美术图形灯笼一课三研】一课三研过程性资料一、教材分折:正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小班的孩子们对元宵节了解不是很多,通过这次美工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彩纸,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开关的图形进行组全,感受不同图形组合成灯笼后的变化和效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节日气氛。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小班:图形灯笼(重点领域:美术)(第一研)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进行验证。
3.能够简单地描述自己制作灯笼的过程。
活动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一个图形灯笼范例。
2.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
自己做了一个图形灯笼。
你们看看它是什么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
1.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1.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2.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图形灯笼的?你觉得哪盏灯笼最好看?为什么?我们下次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那宝宝们回家邀请好。
活动延伸:可以用废旧纸盒、塑料餐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灯笼。
第一次讨论意见:优点略建议:1.观察范例和教师示范结合为一个环节,便于幼儿理解灯笼地制作重点是正反面和灯穗。
2.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合并为一个环节,不罗嗦,简洁明了。
3.第3个目标中是技能方面的,放到第2个目标中,第3个目标为情感目标。
4.经验准备中应该加一项:已看过或欣赏过各种花灯。
5.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图形灯笼的图片,拓展幼儿的经验。
小班:图形灯笼(重点领域:美术)(第二研)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简单地描述制作的过程。
3.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各种灯笼。
2.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做好1个图形灯笼的范例。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场里都挂了好多灯笼来庆贺。
老师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一盏图形灯笼。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示范。
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间的呢?我们先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涂上浆糊,再把绉纹纸贴在正方形纸的中间的下面一点,最后把另外一张正方形纸边对边角对角贴整齐就行了,记住要让漂亮的颜色在外面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么?我们下次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那宝宝们回家邀请好。
活动延伸:可以用废旧纸盒、塑料餐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灯笼。
第二次活动评价:优点略建议:1.在示范灯穗做法时,可以请一名幼儿来示范操作,更具体形象,体现幼儿的自主参与性。
2.在导入活动时,要以放一段灯会的录像,充分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制作的兴趣。
3.语言再精练些,制作要求明确。
4.最后的活动环节,让幼儿欣赏大家的花灯,也要以把灯谜贴上,让幼儿带回家或直接在活动室里布置灯会,营造元宵节氛围。
小班:图形灯笼(重点领域:美术)第三次活动实录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简单地描述制作的过程。
3.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各种灯笼。
2.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做好1个图形灯笼的范例。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幼儿:灯笼。
教师:上个星期天是元宵节,街上、广场上、商场里都挂了好多灯笼来庆贺。
老师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一盏图形灯笼。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幼儿:好。
(评析:有些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看了元宵灯会,对花灯有了一些了解,对这些漂亮的花灯也很感兴趣,当教师出示自制的花灯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兴趣很高。
)(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示范。
1.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2.教师示范做灯穗。
教师:这是灯笼的什么呀?幼儿:灯穗。
教师:我们用绉纹纸做灯笼的灯穗,那这个灯穗怎么会夹在中间的呢?我们先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涂上浆糊,再把绉纹纸贴在正方形纸的中间的下面一点,最后把另外一张正方形纸边对边角对角贴整齐就行了,记住要让漂亮的颜色在外面噢!3.请一幼儿试一试。
教师:谁想上来试一试,怎么做灯穗呢?4.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能很清楚地知道灯穗的制作方法,再请一名幼儿来示范后,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制作方法,自己也能很好地进行制作。
)(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1.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2.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提醒下,大部分幼儿能找到相同颜色形状的图形片进行制作,而且贴合地很整齐,制作地比较漂亮。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图形灯笼的?你觉得哪盏灯笼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能大胆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能从形状、颜色来讲,灯穗制作地比较好。
)活动延伸: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教后小记:在庆祝元宵节的过程中提到灯笼,小朋友们表示想做灯笼,我根据小朋友的愿望设计了图形灯笼这节课。
因为是他们提出来的,加上我准备的活动材料颜色鲜艳,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他们按照制作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起来。
老师你看我的很漂亮、老师我做得好不好、老师我想把它挂在我家门口……这一节课小朋友们不但学习了连接粘合的方法,还体验了制作灯笼布置环境的快乐。
有利的将活动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1.从幼儿的喜好角度选择题材。
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活动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
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
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视觉角度培养幼儿美术兴趣。
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和材料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篇二: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5个】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5个第一个、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国庆节》活动意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
祖国也有自己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通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知道祖国的生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的:1、知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炮竹的图片(没有烟花)人手一份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解放军阅兵的光碟或图片活动过程:1、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的碟子,为什么到处有鲜花?2、介绍国庆节。
(1)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呀?(2)学说: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
(3)大家会怎样庆祝呢?(4)欣赏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5)带领幼儿参观中国地图,认识祖国的首都和国旗。
3、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4、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5、将作品送给“祖国”。
活动延伸: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活动反思:幼儿年龄小,语言和行动的表达方式不强,且由于自身的已有知识极度缺乏,只知道“过节了,我们可以玩了”。
所以设计此活动时,根据幼儿的情况,让幼儿通过看、听,对“国庆节”有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幼儿现有的能力,添画烟花,让他们动手参与到庆祝活动中,从中感到节日的气氛。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们认识了“祖国的生日”,对中国地图也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国旗是红色的,有“一颗大星星,四颗小星星“,最后,幼儿纷纷给祖国”送礼“,表达庆祝,将活动推向高潮。
第二个、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欢腾的国庆节》内容与要求:1、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
2、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活动设计思路:环境,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刻的老师。
时值国庆,街上热闹的场景,高高升起的彩旗,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节日夜晚里的焰火等等,自然而然地将幼儿置身于主题需要的氛围中。
对国庆节的好奇,对节日的渴盼,就是孩子参与主题的原动力。
“欢腾的国庆节”其活动时间可安排在国庆节前夕开始,一直延续到节后回园。
节日前夕,活动组织以感受节日气氛、装点节日环境为主。
而在节日过程中,则可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功效,家长可给予幼儿最即时的回应以及最自然状态下的一些国庆常识的授予。
同时幼儿在节日里的见闻则成了节后活动的自然切入点,比如文艺节目中关于焰火及京剧脸谱、中国工夫的一些图象。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一些关键经验的获得,如5以内的加减运算等。
如有共性问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
尤其是对于大班初期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国庆问答赛”中,教师可以作为一名组员参与到团队中去,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活动具体内容:活动提示:欢腾的国庆节,我爱中国国庆前夕:家园互动去附近街道观看节日布置,了解和感受人们迎国庆的欢乐情绪。
讨论怎样布置活动室迎接国庆,并一起分工制作和布置活动室,准备和排练迎国庆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