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与重载车辆

合集下载

重载铁路的研究进展

重载铁路的研究进展

重载铁路的研究进展第一篇:重载铁路的研究进展重载铁路的研究进展1.什么是重载铁路运输?铁路重载运输定义:用于运载大宗散货的总重大、轴重大的列车、货车行驶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

运输量5000t以上,总重1~2万吨,轴重25t以上,年运量2亿吨以上。

重载铁路是一种效率甚高的运输方式。

重载列车需着重研究的问题是运行管理、轨道的适应性,以及大宗散货的装卸等。

重载运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加、俄、巴西、南非、澳大利亚领先,美国运煤列车长6500m,重44000t,500车辆、6台机车;南非矿石列车,长7200m,重71600m,660车辆;俄国重载列车长6500m,重43000t,400车辆,4台机车;澳大利亚2001年6月创新的世界记录,列车长7353m,总重99734t,682车辆,8台机车;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2002年实现1亿吨年运量设计能力,2004年实现1.5亿吨年运量,2005年实现2亿吨年运量,2006年实现2.5亿吨年运量,2007年实现3亿吨年运量,3亿吨创国际年运量最高记录。

未来目标40000 t。

2.重载铁路运输方式重载列车种类:单元式、整列式、合并式。

单元式重载列车是把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与一定编成辆数的同类专用货车固定组成一个运输“单元”(unit),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

单元式重载列车特点:固定机车车辆编组,固定发站和到站,固定运行线路,运送单一品种的货物列车。

它在装卸站间往返循环运行,中间无改编作业。

(大秦铁路)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

机车分别挂于各自的物货列车首部,由最前方货物列车的机车担任本务机车,运行至前方某一技术站或终到站后,分解为普通货物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双机牵引,采用普通货物列车的作业组织方法,牵引重量达到5 000 t及其以上的列车。

1)单元重载列车是加速货物送达和机车车辆周转的有效运输组织形式。

安全提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品质追求

安全提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品质追求

人民铁道/2014年/7月/29日/第A02版深度报道安全提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品质追求——27吨轴重80吨级通用重载货物列车开行追踪报道本报记者王雄赵妮娜“多拉快跑”,是人们对交通工具的恒久期望。

铁路重载运输简单地理解,就是“多拉”,再具体一点,就是尽可能地让一趟货物列车的载重量增加,以实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重载铁路运输,旨在“重”。

重载的要义,常常以运量提升数据、跨入世界重载运输行列这些来总结和表述。

然而,在中国铁路的现实场景中,在“重”之外,中国铁路坚持多年的货运重载之路,有哪些未被我们关注的功用以及将在或正在发生作用的真实潜能量?6月14日上午,在大秦铁路线上,当第一列全新的27吨轴重80吨级通用敞车运煤专列从眼前雄壮地通过时,我们一边感慨地计算着运量增加的数据,一边又忽然生出上面的思考。

在对27吨轴重80吨级通用重载货物列车开行所进行的追踪报道中,我们沿着中国铁路重载的发展足迹,去发现、去品味,深刻感受到了四个沉甸甸的大字:“安全提效”。

这是中国铁路重载发展的本质追求,也是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历史性变革的品质追求。

既有线重载的新时空铁路重载运输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发展到现在,国外重载列车实际运营中的牵引重量一般为1万至3万吨,美国重载列车编组通常为108辆货车,牵引重量为13600吨;加拿大典型单元重载列车编组为124辆货车,牵引重量为16000吨;澳大利亚纽曼山重载列车编组通常为240辆货车,牵引重量为38400吨。

而自上个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加拿大、南非、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开行重载列车,效益明显。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尝试始于1984年,那一年的11月,北京铁路局在大同至秦皇岛间进行了双机牵引7400吨的重载组合列车的试验。

而后的1986年4月1日,重载列车在这一区间正式开行,每天6对。

与此同时,平顶山至武汉间、徐州北至南京东站间开行了6500至8000吨的重载组合列车。

但是,重载列车只是在很少的几个区段开通,开行量也很小,多数每日只是开行1对。

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国外铁路货车重载技术发展的情况,同时结合我国目前货运的现状,得出研究大轴重铁路货车、发展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提高货运能力的最佳选择,最后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国内重载技术的发展方向。

标签:铁路;重载货车;发展1 重载运输的定义与模式1.1 何为重载铁路国际重载协会(IHHA)在1986年温哥华会议上第一次定义了重载运输,随后历经几次修订,2005年国际重载协会(IHHA)对重载运输规定如下:列车轴重不小于27t,重量不少于8000t,并且在长度超过150km运路上的年运量至少达到4000万t。

1.2 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整列式重载列车:由挂于头部的一台或多台牵引机车联合牵引,由不同载重、型式的货车混合编组,中间需要解体和重新编组,这种运输模式以我国最为典型代表。

组合式重载列车:由开往同一方向的两列或两列以上普通货物列车组合成一整列。

货物列车首尾依次相联,货物列车组合后牵引机车位于货物列车的中间和头部,该模式典型代表为俄罗斯。

单元式重载列车:以固定的机车和一定数量的货车编组,在固定的到发站之间循环往返运行,且运输过程中不再解体和重新编组。

单元式重载列车运送货物品种单一,运量大且集中,以北美铁路为典型代表,在我国大秦运煤专线也大量开行。

2 国外发达国家铁路重载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铁路的货运技术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首先是重载运输技术,主要特征是列车编组货车数量多,编组的货车自重系数低、轴重大、车辆吨位高。

重载运输技术以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为代表。

其次是快速货运技术,主要特征是列车编组数量少、运行速度快。

快速货运技术以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为代表。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重载运输发展最先进的国家,目前主要的重载运输货车轴重是35.7t,并已开始39t轴重的货车的研究。

美国重载列车普遍采用大轴重的单元式重载列车,一般由135~150 辆货车编组,其牽引质量可达 1.75万~2万t。

浅析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

浅析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

1铁路重载运输的概念
随着 重载运输 的发 展和 时代的 进步 , 2 O 年 , 际 重 载 运 输 协 会 定 义 重 载 铁 路 O5 国 必 须 满 足 以 三条 杯 准 中 的 至 少 两 条 :
于 装 卸 线 的 数 量 、 度 雨 装 卸 形 式 以 及 上 长 I 述 因 素 固 定 的 程 度 不 同 , 元 式 载 列 车 单 也 就 形 式 多 样 , 就 更 增 强 了 这 种 列 车 的 这
持 于 列 车 头 部 和 中 部 , 质 上是 两 列 货物 实 种 形 式 , 经 在 基 地 煤 炭 外 运 通 道 上 规 已 列车利用一 条货车运行线 。 划和 开行 。 种列 车的特点 是 : 定车J 这 固 彘、
3. . 1 3整 列 式 重裁 列车 整 列 式 重 载 列 车 的 概 念 是 , 大 功 率 由 内 燃 或 电 力机 车 . 或双 帆 牵 引 , 车 重 机 列 量 在 5 0 吨 以 机 车挂 于 列 车 头 部 , 00 站线 固定 到 发 地 点 、 定 货物 品名 、 崮 固定 装 卸 运 行 时 刻 和 运 行 线 , 装 卸 地 间循 环 运 转 。 存 由
学 术 论 坛
浅 析 我 国铁 路 的 重 载 运 输
刘 向 东 ( 北京 交通大学 北京 1 0 4 ) 0 4 0 摘 要: 铁路在 交通运输体 系中占有重要地 位,为了提 高铁 路运输 的效率 , 适应 国民经 济发展 需求 , 国铁路 应高度 重视 大宗货 物的重载 我 运输 , 积极采取 技术措施 , 并 解决 目前重载运 输 中的 问题 , 力提 高铁路 的 总体 运输 效益 。 努 关键词 : 铁路 重载运输 组织 方式 中图分类 号 : 96 U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7 —0 8 2 1 ) 6 c一o 3 一o 1 4 9 X( 0 o ( ) 2 2 6 o 7

重载运输—中国铁路货运发展之路

重载运输—中国铁路货运发展之路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0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学术论坛1铁路重载运输的概述铁路重载运输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作了最新定义。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 的单元或组合列车;在长度至少为150km 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万t 及其以上;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25t 及以上的列车。

目前,国内外铁路开行的重载列车组织形式主要有单元式、整列式和组合式重载列车三种。

1.1单元式重载列车单元式重载列车是以固定的机车车辆(大功率机车+一定编成辆数的同一类型的专用货车)组合成为一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单位,在装卸车站间循环直达运行的货物列车。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运用范围广,经济效益显著。

美国、加拿大等国均采用此方式,我国大秦重载运煤专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1.2整列式重载列车整列式重载列车是采用普通列车的组织方法,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多机牵引,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

在我国繁忙干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这种模式,其它国家应用较少。

1.3组合式重载列车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这种重载运输方式始于1964年前苏联。

我国大秦线进行的20000t 重载列车采用该形式。

2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2.1国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萌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战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多机牵引方式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总功率,从而牵引更多的车辆,大幅度增加列车重量,扩大运输能力,加快货物运输,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益。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

发展方向。
车地和卸车地之间循环往返运行。我国 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在丰沙大线源自关键词:铁路 重载运输 发展
大秦线目前即采用这种组织方式。这种 (丰台—— —沙城—— —大同)和京秦线(丰
方式可实现单一货品的重载高效运输, 台—— —秦皇岛)上进行试验,将同方向
一、概述
但货车车辆运用率较低,货品到达目的 运行的两列普通货物列车联挂在一起
(一)重载运输的定义。1986 年 10 混编重载运输,可有效缓解客货混运繁 单元列车。运输组织采用固定车辆,固
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 忙、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货车车辆运 定编组,循环直达运行,全程无改编作
重载运输会议上,对重载列车的标准进 用率较高,但车列解编作业相对复杂。 业。自 1992 年 8 月 1 日起,每天开行
运列车不断提速的同时,结合既有线路 信息等固定设备的建造技术及养护、维 有 60t,轴重只有 21t,且自重系数偏大,
改造,通过调整牵引机型、采用大功率 修方法,已实现重载运输的线路里程达 25t 轴重的货车刚刚在大秦线投入运
机车、进行电气化改造等手段,将普通 到 5 000 余公里,有效提高了运输效率 营。而发达国家货车轴重普遍在 30t 以
118
发展·月刊
FAZHAN·XUESHUZONGHENG
学术纵横
为每月 1 列,最终因装卸、集结、运行等 与存在的技术差距
国产和谐系列交直交传动大功率机车
方面问题,万吨列车停开。
(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取得的成 尚处于起步阶段,性能尚不够稳定,可
(四)第三阶段:改造既有繁忙干 就
靠性亟待提高,且远未达到普及水平。
行了界定,即至少应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三、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_赵俊军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_赵俊军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赵俊军(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三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简述了重载铁路的定义、标准和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重点介绍了重载铁路在机车、车辆、运营养护维修技术;总结了我国重载运输在运输组织、技术装备、运营效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我国重载铁路技术与其它国家在重载铁路技术上的差异。

【关键词】重载铁路;标准;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U239.4【文献标识码】A[定稿日期]2013-09-13[作者简介]赵俊军(1955 ),男,副总工程师。

1重载铁路概况重载铁路因运输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采用。

特别是在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和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瑞典等,发展尤为迅速。

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目的不同,采用重载列车运输类型和组织方式各有不同。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是以降低运输成本、获取更大利润为目的。

这些国家的铁路网规模大,行车密度小,货运比重大,运能有较大富余。

而且货流量大,去向又集中,一般均组织由装车地到卸车地之间的单元式重载列车。

我国和前苏联铁路是客货混运,运输能紧张,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而发展重载运输,因而多采用组合式列车。

列车重量的提高是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总体水平的体现。

重载铁路经过40多年来发展,列车牵引试验牵引重量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突破。

1967年10月,美国铁路在韦尔什-朴次茅斯间250km 区段上,开行了500辆煤车编组、由6台内燃机车分别分布在列车头部和中部牵引、全长6500m 、总重达44066t 的重载列车。

1989年8月,南非铁路在锡申-萨尔达尼亚矿石运输专线上,试验开行了编组660辆货车、由16台机车牵引、总长为7200m 、总重达71600t 的重载列车。

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铁路BHP 公司开行了一列由682辆货车和8台机车组成的列车,长度达7300m ,装载82000t 铁矿石,总重达99734t 。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摘要】阐述了铁路重载运输的经济效应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对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认为铁路重载运输后,铁路货运需求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从长期看应有所增长;同时铁路重载运输可增加铁路运输企业供给能力。

因此,铁路推行货物重载运输是一种改进,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展,又能对社会其它部门产生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阐述了神华集团既有铁路对发展重载列车的必要性和优势。

【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经济分析;福利效应;神华优势一、铁路重载运输及其运输组织方式铁路重载运输(railway heavy haul traffic)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1986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重载铁路会议上,通过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线路年运量在 2 000万t 及其以上,列车牵引重量至少为5 000 t,列车中的车辆轴重达到21t,具备以上条件之二者,皆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

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一些修改。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2.在长度最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T及其以上;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为25T及其以上的列车。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是铁路挖潜提效、提高输送能力、降低运输成本的主要途径,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化货运方式,铁路重载运输代表了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

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

论重载运输对铁路设备的要求

论重载运输对铁路设备的要求
3、降低货车动力作用。可通过车辆结构合理优化来实现。如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无间隙
牵引杆新型结构设计、车体外形采用流线形设计、缩短车长等。
4、提高车钩强度和缓冲器容量。加强货车车钩强度,从车钩材质的选取、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提高车钩强度,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改善车钩纵向力,提高缓冲器的容量。
机车采用交直交电传动主电路形式,可靠性高,易于维护;车体采用中央梁承载方式,便于模块化生产;转向架采用低位牵引杆,基础制动采用轮盘制动,有效提高了机车的可靠性;采用CCBII空气制动系统,电制动采用再生制动,节能环保;机车具有外重联控制功能,装有LOCOTROL远程重联控制系统,司机可以在一个司机室对两台重联机车进行控制。这款机车是由中外公司共同研发的产品之一,在被命名为“和谐”型以前,被称为DJ4。当中DJ4共有两个款式,第一款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及德国西门子研发,编号由0001起(HXD1型);另一款则由大同电力机车及法国阿尔斯通研发,编号由6001起(HXD2型)。两款机车均采用交流牵引电动机,使用交直交传动及双机重联,单机轴式为Bo-Bo,即前后各一个两轴转向架。
三、重载运输对铁路机务设备的要求
开行重载列车必须采用大功率的电力或内燃机车,牵引机车应采用电空制动方式、无线遥控同步运转的“locotrol”系统等技术方法及技术设备;同时还应具有能牵引或顶送重载列车的调车机车。
目前在重载线上主要运行的是有南车集团生产的HXD1系列机车:HXD1型电力机车是由两节完全相同的4轴电力机车通过内重联环节连接组成的8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每节车设有一个司机室,为一完整系统。
那么,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有何特殊要求呢?由于重载运输的列车重量往往在5000吨以上,按目前每节车载重60吨计算,大约需要80多节,连接起来有1公里多长。所以停靠重载列车的车站站线有效长度基本要达到1050米,最好达到1700米。另外,重载列车拉得多,爬坡自然困难,因此线路的最大坡度不能超过8~9‰,也就是说每1000米的铁路线的上升幅度不得超过8~9米。因为载重量大,一般的轨道无法承载,必须铺设或更换每米重60公斤以上的高强度钢轨,并配套同等强度的其它轨道构件。在有条件的线路地段,尽可能地铺设全断面淬火钢轨无缝线路,采用弹性扣件、硬质碎石道床、钢筋混凝土轨枕以及强化路基等。

浅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与重载车辆

浅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与重载车辆

浅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与重载车辆摘要:对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重载车辆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以C100A(H)三支点车为例对我国发展多轴重载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车辆三支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货物列车重载运输技术迅速发展,重载运输的国家已经遍及五大洲和几乎所有的铁路大国。

重载运输技术已被国际公认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重载运输取得的效益已由各国的实际运输业绩所证实。

提高轴重是世界各国重载运输一致采用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的运行考核证明这项措施既提高了运输收入,又降低了维修成本。

同时,提出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动重载运输取得更大的进展。

1铁路重载运输的概述1.1 铁路重载运输的含义铁路重载运输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1.2铁路重载运输的标准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作了最新定义。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2.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1.2.2在长度至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万t及其以上;1.2.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25t及以上的列车。

1.3 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铁路开行的重载列车组织形式主要有单元式、整列式和组合式重载列车三种。

1.3.1 单元式重载列车。

单元式重载列车是以固定的机车车辆(大功率机车+一定编成辆数的同一类型的专用货车)组合成为一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单位,在装卸车站间循环直达运行的货物列车。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运用范围广,经济效益显著。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采用此方式,我国大秦重载运煤专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1.3.2 整列式重载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采用普通列车的组织方法,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多机牵引,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

铁路重载运输-

铁路重载运输-

第7篇铁路货物重载运输要点:阐述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组织形式,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单元式、组合式重载运输组织方法以及重载运输对铁路技术装备的要求。

第19章重载运输概述19.1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组织形式19.1.1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特点铁路重载运输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铁路重载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长度,不降低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充分利用运输设施的综合能力,采用大功率内燃或电力机车(一台或多台)牵引达到一定重量标准的运输方式,发挥铁路集中、大宗、长距离、全天候的运输优势,达到增加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着眼点不一样,采用的重载列车运输类型和组织方式也各有特点。

对于重载列车的重量过去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都是开行重载列车的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技术条件和运营需要,按照相对于普通列车的重量和长度进行确定的。

为了促进各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1986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重载会议上,在综合各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国际重载协会通过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线路年运量在2000万t及其以上,列车牵引重量至少为5000t,列车中车辆轴重达到21t。

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

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一些修改。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2)在长度至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万t及其以上;(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25t及以上的列车。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

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货运方式。

铁 路 重 载 运 输

铁 路 重 载 运 输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重载运输的国家。其重载 运输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重 载运输在铁路货运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诞生并得到初步 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后半段开始,在政府对铁路长 期严格管制以及公路、航空运输迅猛发展的双重影响 下,美国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份额大幅下降。
铁路重载运输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目前运用范围最广,经济效益也 最显著。在路网规模大、行车密度小、货运比重大、运 能较富裕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组织开行从 装车地到卸车地之间的重载单元列车,通过货物集中发 送、快速装卸和加速机车车辆的周转来降低成本,从而 获得较大的效益,提高竞争力。我国在大秦重载运煤专 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铁路重载运输
苏联铁路是客货混用,列车数量多,行车密度 大,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扩大运输能力 和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在繁忙运输方向上能力紧 张区段组织开行超重、超长列车或组合式列车,以 加速车流和货流输送,提高运输能力。苏联铁路曾 成功试验开行了总重达 43 047 t的重载列车。2004 年年底,我国大秦线进行的2×104 t重载列车牵引试 验采用的就是4个 5 000 t列车组合的形式。
铁路重载运输
组合式重载列车比上述两种重载列车灵活,既可在 装车站(集运站)或编组站内组合成列,整列进入卸车 站;也可在途中适当地点分解成原列进入卸车站,或在 解体站分解为两列以后进入卸车站。组合式重载列车既 适用于始发和技术直达列车,也适用于直通列车和区段 列车。但其对机车操纵控制技术和运输组织各环节有更 多的要求,因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不太广泛。
铁路重载运输
目前,在我国繁忙干线上开行的重载 列车主要采用整列式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 而其他国家应用较少。整列式重载列车具 有“短、轻、快”的特点。以客运为主的 一些欧洲国家,目前也在结合本国实际条 件,开行不同重量的整列式重载列车。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

浅析铁路重载运输【摘要】阐述了铁路重载运输的经济效应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对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认为铁路重载运输后,铁路货运需求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从长期看应有所增长;同时铁路重载运输可增加铁路运输企业供给能力。

因此,铁路推行货物重载运输是一种改进,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展,又能对社会其它部门产生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阐述了神华集团既有铁路对发展重载列车的必要性和优势。

【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经济分析;福利效应;神华优势一、铁路重载运输及其运输组织方式铁路重载运输(railway heavy haul traffic)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1986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重载铁路会议上,通过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线路年运量在 2 000万t 及其以上,列车牵引重量至少为5 000 t,列车中的车辆轴重达到21t,具备以上条件之二者,皆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

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一些修改。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2.在长度最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T及其以上;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为25T及其以上的列车。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是铁路挖潜提效、提高输送能力、降低运输成本的主要途径,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化货运方式,铁路重载运输代表了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

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

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

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

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铁路重载运输能够广泛应用于大宗货物的运送,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因此,重载运输也成为了我国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

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方式成熟,运输能力提高,且成本较低,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对于一些资源丰富,需要运送大量大宗货物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铁路重载运输发展迅速,是未来铁路货运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1.铁路重载运输的概述1.1铁路重载运输的含义铁路重载运输指的是运载大宗散货的总重大、轴重大的列车、货车行驶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

重载铁路较其他运输方式更为高效,重载列车的运行管理、轨道适应性以及大宗货物的装卸是目前铁路重载运输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1.2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单元式、合并式、整列式。

单元式重载列车指的是将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与一定编成辆数的同类专用货车绑定形成一个运输“单元”,并将其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

大秦铁路是单元式重载列车应用的典型代表,单元式重载列车既固定了机车车辆编组,又固定了铁路运行的线路与始发站,是一种运送单一品种货物的列车,单元式列车间不需要改编作业,只要在装卸站间往返循环运行即可。

合并式重载列车指的是将至少两列的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连,组合在一起的列车,本务机车由最前方的货物列车的机车担任,在列车运行到某一技术站或终点站后,合并式列车便分解成普通货物列车,而后作为普通货物列车服务[2]。

整列式重载列车指的是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双机牵引的列车,能够牵引重量达到5000t及其以上的列车,采用的作业组织方法与普通货物列车相同。

2.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历程2.1改造旧线、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模式阶段改造旧线、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模式阶段起始于1985年,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在丰沙大线(丰台―――沙城―――大同)和京秦线(丰台―――秦皇岛)进行改造,作为试点,将同方向运行的两列普通货物列车连接在一起,机车分别挂于车列头部和中部,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2]。

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技术发展

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技术发展

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技术发展近年来,中国铁路重载货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提速货车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

目前,中国80%以上货车具备了时速120公里技术基础;新造货车实现了载重由60吨级向70吨级全面升级换代,大秦线80吨级运煤专用货车2万吨重载列车的顺利开行,实现了重载运输新跨越;制动系统模块化组装、摇枕侧架B+级钢整体芯铸造、不锈钢焊接三项制造工艺新技术取得突破;既有货车惯性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载荷谱测试、环形线可靠性试验等基础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中国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中国当前条件下的铁路运输发展需要。

中国重载货车技术发展情况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货车技术快速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货车速度、载重、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货车技术研发平台,开创了中国特色的货车提速重载之路。

王春山(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货车处):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技术政策,到2012年全国将建成1.3万公里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将基本建成,铁路主要通道将实现客货分线,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客货分线后中国既有铁路干线将以货物运输为主,大能力煤运通道将施行煤炭重载运输,新建线路将对既有通用线路和专用线路的运输能力进行补充,铁路瓶颈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铁路货车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铁路货车应适应发展需求,深入研究,扎实工作,创新理念,统筹规划,加快新一代重载、快捷货车产品开发。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立足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满足客货分线及大能力运煤通道建设对铁路货车的需求,推进中国铁路货车迈上30吨轴重和时速160公里新台阶。

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制约重载、快捷货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使中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研制30吨轴重专用货车、载重80吨级通用货车、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车三大系列产品,系统研究线路、桥梁等与货车重载的匹配关系,建立建全中国重载快捷货车标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与重载车辆摘要:对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重载车辆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以C100A(H)三支点车为例对我国发展多轴重载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车辆三支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货物列车重载运输技术迅速发展,重载运输的国家已经遍及五大洲和几乎所有的铁路大国。

重载运输技术已被国际公认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重载运输取得的效益已由各国的实际运输业绩所证实。

提高轴重是世界各国重载运输一致采用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的运行考核证明这项措施既提高了运输收入,又降低了维修成本。

同时,提出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动重载运输取得更大的进展。

1铁路重载运输的概述1.1 铁路重载运输的含义铁路重载运输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1.2铁路重载运输的标准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作了最新定义。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2.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1.2.2在长度至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万t及其以上;1.2.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25t及以上的列车。

1.3 重载列车的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铁路开行的重载列车组织形式主要有单元式、整列式和组合式重载列车三种。

1.3.1 单元式重载列车。

单元式重载列车是以固定的机车车辆(大功率机车+一定编成辆数的同一类型的专用货车)组合成为一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单位,在装卸车站间循环直达运行的货物列车。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运用范围广,经济效益显著。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采用此方式,我国大秦重载运煤专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1.3.2 整列式重载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采用普通列车的组织方法,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多机牵引,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

在我国繁忙干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这种模式,其它国家应用较少。

1.3.3 组合式重载列车。

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始于1964年前苏联。

我国大秦线进行的20000 t重载列车采用该形式。

2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2.1 国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以开行长大列车为主要特征的重载运输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重载运输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铁路相继在运输大宗散装货物的主要方向上开创了固定车底单元列车循环运输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广泛应用,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及装备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列车重量的提高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总体水平的体现。

重载运输发展40多年来,一些国家列车牵引试验牵引重量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突破:2.1.1 1967年10月,美国诺克福西方铁路公司(N&W)在韦尔什-朴次茅斯间开行重载列车(编组500辆、6台内燃机车、全长6 500m、总重44066 t)。

2.1.2 1989年8月,南非铁路在锡申-萨尔达尼亚间开行重载列车(编组660辆、16台内燃机车、总长7200 m、总重71600 t)。

2.1.3 1996年5月28日,澳大利亚在纽曼山-海德兰港间开行重载列车(编组540辆、10台Dash-8内燃机车)。

2.1.4 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BHP公司开行重载列车(编组682辆、8台机车、总重99734 t、总长7300 m),全列只有1名司机,另外7台机车由GE公司生产的哈里斯机车遥控系统控制。

2.2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铁路重载运输起步较晚,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在北京局管辖的丰沙大和京秦电气化铁路试验开行重载列车,从此开始了我国的铁路重载运输。

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走两个途径:一是对既有干线铁路进行配套改造,在既有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5000t级整列式重载列车;二是新建能力大、标准高的重载运输专线,如大同-秦皇岛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0年)为改造旧线、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模式阶段。

1984年11月在大同-沙城-丰台-秦皇岛间首次开行了由两列普通货物列车合并的重载列车,随后又在沈山线、石德线和平顶山-江岸西间开行了7000~7600t的组合列车。

第二阶段(1990~1992年)为新建大秦铁路,开行单元式重载列车模式阶段。

1992年我国建成了全长653.2km的大同-秦皇岛铁路,它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的运煤专线,单元列车的重量达到了10000 t 。

它是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为逐步改造既有繁忙干线,开行5000吨级混编重载列车阶段。

为缓解京沪、京广、经京哈等繁忙线路的运输紧张局面,铁道部决定通过调整机车类型和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至1050米,开行了5000t级重载混编列车。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为大秦线开行2万吨单元重载列车,繁忙干线开行5500~600吨重载混编列车。

虽然我国重载运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猛,目前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大秦铁路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在2002年运量达到1亿吨设计能力的基础上,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2008年达到3.4亿吨,今年将实现3.8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

3. 提高车辆载重的途径重载是当今世界铁路货车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提高铁路货运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增加货车载重更是提高重载运输能力的基础之一。

目前增加货车载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车辆的轴重,二是增加车辆的轴数。

货车重载化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轴重。

但轴重又受到轨道与桥梁结构强度的限制,因此要求线路结构与轴重提高相协调。

如国外已采用70kg/m的钢轨,货车载重量达到90t,轴重为31.25t。

重载货车通常采用载重量大、强度高、自重系数小的大型四轴货车。

货车车体大量采用耐腐蚀的钢结构和铝合金材料,高强度、低自重、浴盆式车体,低动力作用的转向架或径向转向架,装备新型的空气制动装臵、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高性能缓冲器。

3.1 提高车辆轴重。

国际重载协会于1994年把重载货车的轴重标准从21t提高到了25t,有的国家已将货车轴重提高到25t,有的高达35t。

更大轴重的货车经济性和适用性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3.2 降低车辆自重。

这是提高货车净载重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采用耐候钢、低合金钢及铝合金等轻型高强度的车体结构材料,以及采取改进车体承载型式和优化结构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3.3 降低货车动力作用。

可通过车辆结构合理优化来实现。

如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无间隙牵引杆新型结构设计、车体外形采用流线形设计、缩短车长等。

3.4 提高车钩强度和缓冲器容量。

加强货车车钩强度,从车钩材质的选取、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提高车钩强度,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改善车钩纵向力,提高缓冲器的容量。

4 我国典型重载车辆近几年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立足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重载铁路货物运输,通过增加货车轴重,使铁路通用货车实现了载重由60t级向70t级的全面升级换代。

同时,通过应用80t级专用货车,大秦线上顺利开行了2万吨重载列车。

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货车(不含企业自备车)已拥有C70型货车6.72万辆、C80型货车2.79万辆。

但增加货车轴重,对线路技术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车辆载重达到100t,采用四轴车,轴重将达到32t以上。

而我国目前路网大部分线桥等基础设施基本上仅适应于运行25t级的货车,要开行大轴重货车,需要对线桥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改造费用巨大且周期长。

而通过增加轴数,可以在同样轴重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货车载重,不需要对既有线路和桥梁进行改造,即可实现重载运输。

所以,从2004年开始,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结合中国铁路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三支点铁路货车技术的研究,并于2005年研制开发了载重100t三支点矿料、钢材运输专用敞车。

该车于2006年5月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组织的技术审查,并被定型为C100A(C100AH)型三支点矿料、钢材运输专用敞车。

2007年10月,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了30辆C100AH型和30辆C100A型三支点矿料、钢材运输专用敞车及配套的装载加固装臵。

这些车辆于2007年11月在包头至天津港线路上投入试运行。

从运用情况看,该车运行情况良好,能满足客户提高运能、降低运输成本的要求,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C100A(C100AH)型三支点矿料车、钢材运输专用敞车主要特点:该车适用于在我国铁路标准轨距线路上运行,主要用于装运矿石、矿粉、卷钢、钢板、型材、线材、盘条以及砂石等比重较大的货物。

该车可适应抓斗式卸料机或螺旋卸车机卸货,人工卸货,新型大型翻车机卸货和机械化自动驼峰调车作业,能满足解冻库使用的要求。

该车在二位与三位转向架之间设有均载装臵。

均载装臵由安装座、斜楔、斜楔滚轮、连杆、均衡拉杆、连接杆、旁承滚轮、旁承及销轴组成。

一位转向架采用标准的转K2或K4型转向架,二、三位转向架在转K2或转K4型转向架的基础上对摇枕进行了改造,采用旁承承载结构。

二位转向架无下心盘,可相对车体横向移动。

三位转向架采用圆柱式导向心盘,可绕车体上的心盘转动。

车钩缓冲装臵采用E级钢材质的17号车钩、改进型钩舌、17型锻造钩尾框、合金钢钩尾销和HN-1型新型胶泥缓冲器。

车辆技术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该车与同轴重的C64型通用敞车相比,载重由61t提高到100t,增加了39t,增加幅度达63.9%。

中部集载能力由13t提高到60t,增加了47t,增加幅度达361.5%。

突破传统的两支点承载结构,采用三支点承载技术该车采用三支点承载结构,在轴重与我国通用敞车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轴数较大提高了车辆载重,可在不改造我国既有线路和桥梁的条件下实现铁路重载运输。

采用专用装载加固装臵该车在装载钢卷时,采用专用鞍座进行装载加固,不需要捆绑加固,操作方便,不仅提高了钢卷装载和卸载的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同时,该车的专用鞍座可重复使用,节省了大量一次性使用的捆绑加固材料,降低了钢卷装载加固的成本。

车辆创新技术该车根据三支点结构的特点,为保证车辆安全通过小半径曲线和保持三个支点承载均衡,研究创新了车辆曲线通过技术和均载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