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
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
:
语言的演变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它包括三个方面:语音、词汇和语法。
首先,我们从语音开始讨论。
语音学家们普遍认为,语音变化受到人们习惯和
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口音、俚语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一个音节可能会变成另一个音节,或者一个词会发生变化,使得它具有更多的意义。
其次,与语音变化相关的是词汇变化。
新词汇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
的多样性,例如在网络的发展中,新的词汇和说话轜如洪波般涌现。
虽然这些词汇没有正式的写法,但它们也向人们传达了种种信息,如新兴技术、习惯用语等。
最后,语法演变。
语法是一个关于如何使用词汇和句子来构成一段文字的规则。
语法的演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英语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变化和改变。
总的来说,从语音、词汇到语法,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演变的规律性和变化性。
它源于人类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技术和趋势也将延续下去,不断推动着语言的演变。
最新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
“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
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古今汉语语音变化规律的再探析
古今汉语语音变化规律的再探析
一、普遍规律
1、音节结构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单音节跃向双音节的演变,以及双音节合并,形成一个音节的演变。
2、声母的变化中主要有音的演变、省音的演变和改变结构的演变。
特别是前鼻音的变化,如口腔鼻音从/ɤ/或/e/到/ŋ/,牙齿鼻音从/tʰ/到/ʔ/,舌面鼻音从/n/到/l/。
3、此外,声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三声变为四声或五声,组合声音也有所变化。
二、时代和地域差异
1、不同时期音变规律上有显著的差异。
如古代汉语在音节结构、声调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现代汉语的音变则更加完善,复杂性更大。
2、地域差异也会影响汉语的音变,如东南汉语相比西北汉语,不但存在四声、五声的差异,而且音节结构也有不同。
总之,随着时代变迁,汉语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上就是其中一些规律综述。
叶蜚声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语言系统发展
齐:九 kiou → tiou 撮:虚 xy
尖团合流:
ts ts‘ s(齐、撮) k k‘ x(齐、撮)
这种规律性的特点:
1.有一定条件限制; 2.有时间性; 3.有地区性
语音的发展各地不平衡,但有整齐的对应关系。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 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2. 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3.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测拟原始“母语”的方法。
10
语言学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略)
11
语言学
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12
语言学
知识要点: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三、词义的演变
13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1. 新事物、新认识的产生引起新词的产生 2. 旧事物的消失引起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1. 什么是词语的替换
只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 发生变化。“名变实不变”。
1. 浊音清化,平送仄不送
古音
b d ɡ dz 病蛋柜皂
例字
平潭葵曹
今音
规律
p‘ t‘ k‘ ts‘(平:送气清音) p t k ts (仄:不送气清音)
8
2. 尖团合流
古尖音 ts ts‘ s
齐:酒 tsiou → tiou 撮:须 sy
→ y → y
→ t t‘
9
古团音 k
k‘ x
1. 通过方言和亲属语言
①古无轻唇音:分、肺、饭、甫 (古念重唇p…)
②古无舌上音:直、朝、张、车
③娘日二纽归泥:娘;日、儿、燃
举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
举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语音演变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语音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它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的起源。
语音演变是语言变迁的一个方面,能够揭示出语言的变动和变迁过程,其中蕴含着一些规律。
本文将以汉语为例,详细阐述语音演变的规律。
一、声母的变化汉字音韵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声音的变化,汉语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声母/p/在韵母为/i/或/ü/时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声母/b/。
这种现象称为"轻声母变"。
另外,古汉语中的一些辅音字母还发生了消失的现象,例如"ㄞ"变成了"喜","ㄥ"变成了"哈"等。
二、韵母的变化在汉语语音演变中,韵母的变化常常伴随着声母的变化。
例如,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韵母在不同的声母前会发生变音。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uang"发音变化为现代汉语中的"uan"。
还有一些韵母因为声母的变化而消失,例如古代汉语中的"ie"变为现代汉语中的"e"。
三、声调的变化声调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发展成了现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声。
同时,声调的变化还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声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会发生变化。
四、音变规律的普遍性虽然具体的语音演变过程会因为地域、方言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可以总结出来。
一般来说,音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不是完全随机的。
同一类音之间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对较高,相似的音更容易产生变音。
此外,也存在一些音变规律是由于语音的便利性或听觉上的相似性而产生的。
五、语音演变的原因语音演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类:自然演变和社会影响。
语言演变的特点
语言演变的特点在语言的演变中,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有4点:即不平衡性、渐变性、相关性和规律性。
1、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具体表现是: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
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而语法、语音系统的发展变化则相对较慢。
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
第三,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
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2、语言发展变化的渐变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职能决定了它不可能采取突变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
例如现代汉语的时态助词“了”,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了”虚化而来,其演变过程大约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
这就是文字可以进行改革,而语言不能改革,只能因势利导逐渐使其规范的原因。
3、语言发展变化的相关性语言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某一语言单位或某一语言规则的发展变化,也会引发与之相关的语言单位或语言规则发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的相应的发展变化。
例如汉语轻声这一语音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音强的变化带来元音的变化,再由元音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词汇和语法。
4、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的语言,其发展变化可能遵循不同的规律,同一语言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也可能有自己不同的规律,但是语言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点是共同的。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 ),二是(时间性 ),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 )(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 )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A。
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
语法聚合规则 D。
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
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
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
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儿童语言发育进程的一般规律
儿童语言发育进程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语言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
以下是儿童语言发育的一般规律,主要包含以下九个方面:
1. 发音清晰度逐渐提高:儿童的语言最初通常是模糊不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音会逐渐变得清晰准确。
2. 词汇量不断增加:随着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强,他们开始使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 语法结构日趋复杂:儿童开始使用简单的语法结构,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语法结构,如使用主语和谓语、形容词和副词等。
4. 语言表达逐渐连贯:儿童开始能够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再只是单个词汇或短语的简单堆砌。
5. 理解力逐渐增强:随着语言的发育,儿童开始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指令和语言含义,对于不同的语言形式也能有更好的理解。
6. 交流能力逐渐提高:儿童开始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不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7. 自我表达能力逐渐完善:随着语言的发育,儿童开始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也能够描述事件和经历。
8. 模仿能力逐渐增强:儿童开始能够模仿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社交技能发展非常重要。
9. 语言创造力逐渐发展:儿童开始能够创造新的词汇和短语,也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这些规律是儿童语言发育的一般过程,但每个儿童的语言发育速度可
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发现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等问题,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语言病理学家或治疗师的帮助。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结构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非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
我们把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词形变化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时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形态变化。
词形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
克里奥尔语它是洋泾浜在一定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被孩子作为母语来学习的一种语言接触特殊形式。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和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音位一种语言中可以区别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义场:一种语言的词义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中每一个词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它词的意义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之中的。
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把假设干个词义划分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语义聚合体,这种聚合体就是语义场。
如果假设干个词义含有相同的表共性的义素和相应的表差异的义素,那么这些词义就构成一个语义场。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是结构范畴;名词、动词等是词类范畴。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常见的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级等语法的递归性主要是针对组合关系而言的。
因此所谓的“语法的递归性〞是指有限符号和有限规那么的无线运用。
语法的递归性保证了语言在有限的材料和规那么的根底上能够生成无限多句子或话语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表达需要。
世界语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国际辅助语言。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现代汉语作为中国国内最主要的语言,其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声调演变、音变规律、语音变异以及外来词影响等方面,探讨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1. 声调演变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意义的区别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声调演变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方面,它受到音变和语音变异的影响,例如南北方言的差异和外来语对声调的改变。
另一方面,声调演变也是汉字的变体之一,诸如古汉字的不同读音和现代汉字的破音变调。
2. 音变规律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种重要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音变规律主要体现在声母音变、韵母音变和整体音变方面。
在不同语境和语音环境中,汉语的音变规律也会受到一些规范化的影响,例如方言差异和外来语的音变规律。
3. 语音变异语音变异是指在汉语中存在的个别语音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个体性的。
地域性变异主要指不同地区的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例如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语音特点。
个体性变异则是指个人在发音上的差异,这种变异往往是受到个体习惯、语音环境和语言学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4. 外来词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外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外来词的引入带来了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和调整。
例如,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词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和音韵规律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产生了一些变异和演变。
在未来发展中,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和变化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和语言交流的增加,外来语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地区间的交流也将促使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逐渐减少,全国范围内的普通话将更加统一。
总之,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以上所述只是对其中一些方面的讨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现代汉语语音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语言学概论9
一、组合规则的发展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印欧语最早的词序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与此相 联系,关系从句在主词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 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系语言大多由“宾—动” 型变成“动—宾”型,与此相联系,关系从句从 主词前移到主词后,修饰语移到中心语后面。 这个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现在,英语修饰 语的位置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还处在两可之间。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量词是汉语中后起的词类。先秦汉语
中还很少有这一类词。
它们在两汉开始兴起,到南北朝时就
大量使用了。
数量结构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在汉语语法的发展中还产生了粘附在词末 表示语法意义的构形语素:“了”表行为 动作的完成,“着”表行为动作的持续, “过”表行为动作的曾经发生。 它们粘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成为这两个 词类的明显的标志。 这种意义的“了”“着”“过”是隋唐以 后逐步发展出来的,有人认为这是“近代 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 许多欧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 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主要表现在两 方面: 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 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 特有的量词; 一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子、~儿、~头等) 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了、~着、 ~过)。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为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仿译西方语言 用派生法构成的术语,汉语中陆续增加了好些能产的构词 词缀,如相当于英语“-ize”,“-ization”的“化”, 相当于英语“-ty”,“-ness”等的“性”就参与了好多 新词的构成,如:
欧化、普通化、标准化、物质化、军事化、机械化、理想化; 可能性、或然性、重要性、明显性、确切性、严重性、必要性。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元音质量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元音的发音方式和质量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和"上"声原本可能是高调,但后来发展成了低平调和高平调。
2. 调值的变化:汉语古代音节的声调会受到声母和韵母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例如,"平"声在古代可能是一个高调,但由于声母的影响,它后来演变成了一个低调。
3. 声调的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同的声调可能会合并成为相同的声调。
这可能是因为语音的变化导致了一些声调的发音方式相似,或者因为某些音节从语言中消失而导致声调的合并。
4. 声调的分化:相反地,原本相同的声调可能会分化成为不同的声调。
这可能是因为某些音节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本相同的声调在发音上有细微的差别。
总的来说,古今声调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语音学家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现代方言的语音特点,揭示了声调演变的一般规律。
但是由于历史演变的复杂性,每个方言的声调演变规律可能略有不同。
语言系统的发展
(二)旧词的消失
1 与它们标志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消失联系在一起的,像 “鼎、椁、太监、社稷、巡抚、钦差、八股”等都是现代汉 语 中的历史词。 2 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人们认识上的变化的结果。
三 词汇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新词的产生总要比旧词的消失多得多。
阳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声
去声
第二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交往等。 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对词汇具有持久、均衡的影响和
作用,使词汇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变化。
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对词汇产生直接的影响。 经济制度对词汇的影响也很大。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也会对词汇产生重要影响
第九章
一、历时音变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有规 律性的音变现象,叫历时音变。
(一)历时音变规律
把一定历史时期内语言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概括成公式,我 们称为历时音变规律。历时音变规律涉及的是整类现象的有规则 的变化,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音变规律在限定的范围内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 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 “例外”,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第四节 语法的发展变化
一、语法发展的类化和异化
(一)语法发展的类化
语法发展的类化是指语法成分由不统一趋向统 一,形成表现形式一致的语法类别。
在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动宾结构采用“动+宾”的形 式,但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等情况时,也采用“动+宾”的形式,如“大王来何 操?”“不吾知也”。由于类化的作用,到现代汉语时, “动+宾”的格式消失了,而统一为“动+宾”的格式。 (二)语法发展的异化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2、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3)地区性。语音的演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 进行。 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 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仍保留原来 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象。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语音对应关系:是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 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 系统性差异。 *要根据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 系。 2、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推测原始母语的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 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苏州话不论声母的清浊,都分尖、团;宁波话则
不论声母的清浊,都不分尖、团;上海话中的清 声母不分尖、团,浊声母却又分尖、团。
吴方言尖、团音合流的线索:从南往北, 宁波话先合流,上海话次之,现在还没有 完成合流的全过程,而苏州话还分尖、团 两套。
2、记录了语音的文字。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
一、语法演变的结果 1、组合规则的演变 语法的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序的改变上。 形态丰富的语言,词序的变化一般并不影响词语 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并不固 定,词序相当自由。 The student’s book The book of the student
2、词义演变的结果 (2)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概括反 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 “江”、“河”原来特指“长江”和“黄河”, 现在则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2)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反映的 现实想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古代汉语中“谷” 是指谷类的总称,现在在北方只指粟(去皮后为 小米),在南方只指稻谷。 3)词义的转移。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 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如古汉语的 “闻”是用耳朵听,现在则转为用鼻子嗅。
音韵学古今语音演变的基本规律
音韵学古今语音演变的基本规律
音韵学中,古今语音演变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种:
- 浊音清化:指原先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逐渐演化成声带不振动的音。
例如,拼音字母"b"对应的浊音为"b",在发音部位和除阻方式相同的条件下,浊音"b"发音时声带振动,清音"b"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 元音高化:指舌位较低的音受前后音位条件的影响转化为舌位较高的音。
一般与开口度大小有关,开口度越大,舌位越低,反之,则越高。
例如发普通话"i"与"a"时,"i"的开口度小,因此相对于"a"讲,"i"的舌位比较高。
- 腭化:指发某一辅音时,舌面抬高,接近硬腭,使其具有了舌面音色彩。
在汉语普通话中,"g、k、h"与齐齿呼(i)、撮口呼(ü)相拼时会腭化成"j、q、x"。
以“斜”字的读音演变为例,"斜"字的读音从"zia"变为"xie",就体现了上述规律。
首先,"z"为浊音,后清化成了它的对应清音"s"。
然后,"ia"中的"a"因受"i"舌面前高特征的影响,舌位高化成了"e",查元音舌位图可知a与e同属舌面前元音,区别特征只是舌位高低的不同。
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
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语言演变是一个经历很长时间才产生出来的综合系统,因此一般来说,语言演变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来看,语言演变的规律性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从语音上来看,语言演变的规律性表现为不断的变异。
由于历史上各个社会的人们接触天然环境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口音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口音造就不同的语言系统,即使来自同一地区的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异。
另外,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发音特点,比如有些地区自然而然就会偏好某种发音,有些地区可能会改变许多发音。
因此,口音的变异会使得一个语言的发展变得非常动态。
其次,从语法上来看,语言演变的规律更加明显。
语言的语法一般按照两种规律进行发展,一种是合并,也就是一种语言的某些语法特征会和其他语言的语法特征合并,产生一种新的语言;另一种是分裂,也就是一种语言会分裂出两个语言,这种分裂会导致新语言发展出不同的语法特征。
因此,变化的语法规律也是语言演变的规律之一。
最后,从词汇上来看,语言演变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词汇的变化主要是源于某种语言的衍生变化以及某种语言的活跃使用。
词汇的衍生变化是指某种语言的新词汇会通过改变已有词汇的结构、词性或音节等方式而产生新的词汇,并进入某种语言的词汇库;而词汇的活跃使用,是指某种语言的词汇如果在使用上较为活跃,就会创造出更多丰富的新词汇,从而造就词汇的一种规律性变化。
因此,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来看,语言演变的规律性是非常明显的。
语言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语言会受到历史、文化、思想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语言演变的规律性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从口音、语法还是词汇三个方面来看,都可以看到语言演变的规律性,这也是语言发展的一大标志。
王力《汉语语音史》: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
王力《汉语语音史》: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00种之第8种。
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了一先生的学风或者学术成就:中西融会,龙虫并雕。
——季羡林▲ 王力(1900—1986)王力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治学经验丰富。
王力先生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王力先生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果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促进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力先生还在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以及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的与实际工作,或撰写文章和读物,或参加座谈讨论,或做演讲,观点鲜明,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有着广泛的影响。
▲ 王力先生手迹王力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
他一生所研究的方面很广,涉及语言学和汉语的现状及历史的许多领域,但王力先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的是汉语音韵学(包括语音史)方面。
他不愧为我国当代音韵学大师。
《汉语语音史》这部近五十万字的著作集中了他对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就,是他晚年对他数十年来关于汉语音韵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所以《汉语语音史》不是《汉语史稿》的修订本,而是完全重新撰写的一部新著,不仅篇幅比《汉语史稿》(上册)“语音发展”部分扩大两倍以上,而且有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分期详细,内容充实。
研究历史必须进行分期,因为科学的分期可以体现我们对历史识的深度,同时也能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阶段性。
自商代甲骨文开始,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语言虽有其稳固性,演变比较缓慢,但在历史长河中,汉语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语音演变的规律
语音演变的规律
语音演变规律是指语音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语音对应规律。
语音的演变往往不是任意的,大都受一定的原因支配,因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中古汉语的平声发展到近代汉语,依据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调(平分阴阳),由于清声母发音时的调值始终如一,而浊声母发音时,其开头的调值总要低一点。
语音规律具有严整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严整性是指语言中凡是符合某一条件的音全都按规律发生演变;时间性是指规律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作用,过了一定的时间就不起作用;地域性是指只在一定的地域或语言社团中发生作用,离开一定的地域或语言社团就不起作用。
例如,中古汉语的重唇音声母在汉语北方话中普遍发生轻唇化,这符合语音规律的严整性,但在吴语区则有许多字未变成轻唇音声母,这符合语音规律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格林定律七大语音定律
格林定律七大语音定律一、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它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音的运作机制,格林提出了七大语音定律,这些定律详细说明了语音的产生、发展以及与语言的关系。
二、第一大定律:语音有物理性质。
声音是由气流的震动声带而产生的,具有波动性和频率之分。
语音在我们的喉咙中通过声带和口腔的共同作用产生,所以它既具有声音的物理特性,也与人体的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第二大定律:语音具有功能性。
语音在交际中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通过语音,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语音以其独特的功能使得人类成为社会性动物中最具优势的一群。
四、第三大定律:语音具有规律性。
语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各自独特的规律性。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音节结构。
人们通过遵循这些规律性,才能够正确地发音和理解语言。
五、第四大定律:语音具有历史性。
语音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语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可以了解语言的发展脉络以及文化变迁。
六、第五大定律:语音具有环境性。
语音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语音的表达和理解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加大音量和语速,以便更好地听到和被听到。
七、第六大定律:语音具有个体性。
每个人的语音特点各异,因为每个人的发音习惯和语言环境都不尽相同。
人们的声带、嘴型以及语言经验都会对语音产生影响,形成个性化的发音风格。
八、第七大定律:语音具有文化性。
语音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语音系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通过学习和理解语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总结:格林定律七大语音定律详细阐述了语音的物理性质、功能性、规律性、历史性、环境性、个体性和文化性。
这些定律揭示了语音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并为我们研究和掌握语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论
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家曾提出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论,也即任何语音的变化都是规律
性的变化,即便那些表面看来是孤立的、个体的变化也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律。
如:
2、语音演变规律的表现
音位的变化
音值的变化
整个系统的简化
古汉语(全)浊音清化的规律:原平声(现分阴平、阳平)分化到同部位送气清声
母中,原仄声(上、去、入)分化到同部位不送气清声母中。
分化结果:汉语声母系统简化。
3、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
(1)条件限制。
例如:北京话的尖团合流问题。
见组、精组→细音(齐、摄)→舌面音
在地域上表现为:
有分有合:北京合山东分
尖、千、钱、仙、旋――精组
坚、牵、虔、掀、玄――见组
分者读音也不统一:山东各地有6 种读法。
(2)时间与地区的不平衡。
例如:汉语方言的尖团分合问题。
汉语方言中,凡是古代“精、清、从、心、邪”五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i[i] /
u[y] 或以i[i] / u[y]起头的字,叫做尖音字。
凡是古代“见、溪、群、晓、匣”五
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i[i] / u[y]或以i[i] / u[y]起头的字,叫做团音字。
不论两组字的声母具体读什么音,只要它们能成系统地分开,我们就说这个方
言分尖团;只要它们合为一类,我们就说这个方言不分尖团。
(3)系统性。
例如:中古咸山摄韵母的读音。
中古北京石家庄济南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