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
2020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逻辑填空中成语的注意事项
![2020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逻辑填空中成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d78a3de5acfa1c7aa00ccdd.png)
2020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逻辑填空中成语的注意事项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逻辑填空中成语的注意事项:一、注意“一语二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能改变成语的含义,但有些成语在特定语境中能够改变其常规用法而产生一种临时意义,这种“一语二用”现象,在辨误时应予以注重。
如: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2.最近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想入非非”本指胡思乱想,多含贬义,而在这里表示想象进入到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
它已不再是贬义词,而是临时转变成了褒义词,表明埃及人想象奇特。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和风潮,多含贬义,而在这里却是个中性词,表明“维纳斯”计划对中国信息产业界影响很大。
二、注意习惯用法有些成语不但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而且也有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如果临时变更用法,常常使人不明其意。
如: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不过有人等闲视之。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应灵药,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不能”、“岂能”等否定词语,故这里不符使用习惯。
“万应灵药”指各种疾病都能治疗的灵药,比喻任何情况都能适合的好办法,含有讽刺或诙谐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灵丹妙药”。
三、注意隐含信息成语当然要“整体使用”,但“整体使用”不但要从整体意思上去理解,还要明确成语内部的隐含信息(包括成语语素本身的限定、使用前提或条件等)如不注意隐含信息,只从局部意思去理解,就会造成断章取义的错误。
如: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雷部队已死亡200多人。
“生死攸关”是强调生和死两个方面,而从整个例句来看,强调排雷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包含“生”的因素,这是因为没有顾及成语的隐含信息而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错误。
四、注意回归本义很多成语都有引申义,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使用,当一个成语重新用于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da8d2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0.png)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年行测考试中的成语积累及其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备考内容。
成语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有助于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2024年行测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
1. 画龙点睛,形容在一幅画或一篇文章的最后加上点睛之笔,使整体作品更加完美。
2.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分恐惧而产生的错觉,也用来形容疑神疑鬼的样子。
3.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下请教为耻,愿意虚心向人学习。
4.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弄得事情反而不好了。
5. 杞人忧天,比喻无事生非,瞎担心。
6.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盖真相。
7.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8. 望洋兴叹,比喻眼高手低,自愧不如。
9. 狗尾续貂,比喻把下流的东西加在高尚的东西后面,使其变得不值钱。
10. 杀鸡取卵,比喻为一己私利而毁掉他人利益。
以上是一些可能在2024年行测考试中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语文书籍,多积累成语,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祝你考试顺利!。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186个成语汇总【推荐】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186个成语汇总【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a3492af84254b35eefd34bc.png)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1.炙手可热【解析】炙:烤。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权贵气焰之盛。
多用于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某样事物很吃香或是很抢手”。
2.空穴来风【解析】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含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毫无根据”或“无中生有”。
3.目不窥园【解析】窥:观赏。
园:花园。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学习精神。
【注】不可理解为“不要窥探或刺探他人的隐私”。
4.守株待兔【解析】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含贬义。
【注】不可表达为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或误解为“正面肯定或一般的等待”。
5.运斤成风【解析】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可简单理解为像锄头的锐器)。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
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注】不可理解为“有力气”。
6.上行下效【解析】行:做;效:仿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注】不可理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7.一饭千金【解析】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注】不可理解为“饭食昂贵”或“挥霍无度”。
8.求田问舍【解析】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
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贬义词。
【注】不可理解为“归隐田野”或“安居生活”。
9.猫鼠同眠【解析】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
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注】不可理解为“化敌为友”或“胸怀宽广”。
10.百里挑一【解析】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注】不可理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11.安土重迁【解析】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乡。
【注】不可理解为迁徙。
12.空谷足音【解析】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如何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如何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3e24238e71fe910ef12df85c.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如何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想要在成语类题目中的得到满意的分数,仅仅理解成语的含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了六种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的判断方法,助考生避免轻易的失分。
判断方法一:从适用对象角度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判断方法二:从程度轻重角度判断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
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二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
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判断方法三:从侧重点角度判断有的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彼此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
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侧重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
实际中具体应该选用哪个才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相关语境斟酌选择。
判断方法四:从感情色彩角度判断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
判断方法五:从语法角度判断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
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
行测重点成语
![行测重点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5fcc2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e.png)
行测重点成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成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重点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在选词填空、逻辑填空等题型中准确作答。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些行测中常见的重点成语。
“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比如:“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在行测题目中,当语境强调某个目标的达成并非简单迅速,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时,就不能用“一蹴而就”来形容。
“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现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例如:“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从不马虎。
”这个成语在行测中常被用来描述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有序进行,但有时也会被误用为缺乏创新、墨守成规的意思。
“独树一帜”,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比如:“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当需要强调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时,“独树一帜”就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脍炙人口”,意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等能够广泛传播并受到好评的对象。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如:“由于资金短缺,公司的研发工作已经捉襟见肘。
”在行测中,当描述资源、能力等不足,无法满足需求时,常能用到这个成语。
“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它体现了一种前瞻性和预防性的思维。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在表达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时,使用“相辅相成”能准确传达含义。
“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
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b24d44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c.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能从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来分析,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广大考生应当全面而扎实的掌控此类题型的作答技能。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能,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能方法一:元素分析法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
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用于一个特定的句子当中,这个成语就在此句中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成语中的语素与题干的某些元素必定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解题进程中,可通过分析相干元素的关系来找出正确选项。
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运用“元素分析法”解答此类题目,可帮考生快速排除困惑项,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国家行测真题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达不到改进弱者境遇的成效。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适得其反 B。
事与愿违 C。
南辕北辙 D。
雪上加霜【答案】B。
【技能点拨】1.找出关键句:“达不到改进弱者境遇的成效”。
2.综合分析,提取语素。
以下图所示:改进弱者境遇→ 表达的是一种愿望→ 愿达不到……成效→表达与预期情形相反→违3.由上面的分析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为“事与愿违”。
正确答案为B。
知满天教育网专家将运用“元素分析法”解题的步骤归结以下: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一样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说明说明。
2.进行元素分析。
第一要对关键句中的信息点分类,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语素。
3.语素对照。
用缩减的语素比对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方法二:成语(连用)关系判定法成语连用,从语法上讲,它们都是复句或联合词组,其结构复杂,所以能够表达复杂的内容;从修辞上讲,两个成语连用后,形成抑扬顿挫、韵律和谐的音调,具有语音美,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填空中的成语使用
![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填空中的成语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f26a37376baf1ffc4fad4b.png)
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逻辑填空中的成语使用在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中,逻辑填空中成语的使用至关重要,所以考生在平常的练习中应该多多复习,争取在考试中学以致用。
一、积累常用成语考生在备考时应整理出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成语,同时还要在平常学习中关注并积累高频成语。
【例题】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______,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时俱进B.推陈出新C.破旧立新D.精益求精答案:A。
二、关注语法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
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
【例题】百年来,谈论辛亥革命的论著文章汗牛充栋,但_____不多。
章士钊的当年论述和晚年静思,往往_____,令人心折。
这段箴言,值得人们反复沉思。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人至深一鸣惊人B.真知灼见一针见血C.有感而发醍醐灌顶D.有理有据雷霆万钧答案:B三、注意感情色彩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所以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
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
【例题】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作祟产生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
其中,许多知识分子起到了 _________的作用,他们或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_________种族差异、民族至上和阶级对立,或投笔从戎,直接参与战争。
对这一现象,哲学家班达不以为然,认为知识分子假借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_________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助纣为虐膜拜击碎B.中流砥柱批判展现C.推波助澜鼓吹背叛D.力挽狂澜抨击彰显答案:C。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be8a9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9.png)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选词填空是一个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尤其是成语的使用,更是常常让人感到困惑。
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具有简洁而丰富的表达力,但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就很容易在选词填空中出错。
首先,我们要明白成语使用出错的常见原因。
一是望文生义,很多成语的含义并非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如果仅仅根据字面去理解,就容易造成误用。
比如“文不加点”,这个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二是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可能用错。
比如“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其他事物。
三是褒贬误用,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固定的,如果用错了褒贬,也会导致错误。
像“处心积虑”是个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就不合适。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在选词填空中使用成语呢?第一步,要注重积累。
平时多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遇到不懂的成语及时查阅词典,弄清楚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新学到的成语记录下来,并且定期复习。
第二步,要学会分析语境。
在做选词填空题时,仔细阅读题干,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通过语境来判断需要填入的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是形容人还是形容物,是表达动作还是表达状态等等。
第三步,要善于对比选项。
对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的成语,进行逐一分析和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选择最合适的那个。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他这个人经常______,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选项有“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口无遮拦”侧重于说话没有分寸,“信口开河”侧重于随口乱说,没有根据,“信口雌黄”则侧重于恶意歪曲事实。
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择“口无遮拦”,更能突出他说话不顾及别人感受,没有分寸的特点。
再比如:“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得非常出色,______,最终获得了冠军。
公务员行测指导:选词填空成语理解解题之道
![公务员行测指导:选词填空成语理解解题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ce7f72b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3.png)
公务员行测指导:选词填空成语理解解题之道行测要牢牢把握真题,从中分析出解题之道,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总结出来的,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在选词填空成语部分能够拿到更好的成绩。
成语由于其历史渊源,各自有其特定的含义,考生切忌望文生义,凭借字面意思枉自判断成语的含义,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在成语题中经常考到的,而又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
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含贬义。
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
本指尚可振奋人心。
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
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题常见错因
![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题常见错因](https://img.taocdn.com/s3/m/79ebd151192e45361166f545.png)
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题常见错因选词填空中成语题是一个重要题型,在这类题中考生经常出现错误,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题常见错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题常见错因一、望文生义指的是不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做出错误或不确切的解释。
例子1:七月流火: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错误使用:形容天气炎热。
例子2: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错误使用:罪行还没到被杀的程度。
【例题】当天下午,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可谓________,人们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来到当地着名的科学城礼堂观看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当《春节序曲》等全球华人________的乐曲响彻整个表演大厅时,整个大厅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倾巢而出耳闻则诵B.人头攒动烂熟于心C.摩肩接踵口口相传D.万人空巷耳熟能详【解析】“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与题干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人头攒动”指人多,且频繁的在移动,与语境不符;“摩肩接踵”形容来往人多,拥挤不堪,也与语境不符。
“万人空巷”意思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二、不辩色彩指的是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不了解,导致对其错误使用。
例子: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集腋成裘:集少成多。
多指好的事物。
【例题】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________的思维,而人生中的________从来都是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出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捷径B.一成不变捷径C.画地为牢道路D.中规中矩道路【解析】本题的突破口为第二空,“人生道路”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不经历颠簸与坎坷也存在。
由此可排除C、D两项。
“墨守成规”侧重于不愿做出改变的主观意愿,含贬义;“一成不变”则更侧重于没有发生变化这一客观事实。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08f5d5e0b90d6c85ed3ac6b3.png)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
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
下面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
(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1.形近、音近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
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B.勇往直前C.前赴后继D.发奋图强【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
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
“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推荐】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184857031126edb6f1a10ca.png)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成语部分一、望文生义的掌握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二、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行测-选词填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doc
![行测-选词填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25134a19e8b8f67d1cb940.png)
行测-选词填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要想准确地使用成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行测-选词填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
的使用中得以固定。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闻鸡起舞者,秉烛达旦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这个句子中的汗牛充栋属于误用,汗牛充栋的意思是形容书很多,多得用牛来搬运都累得牛出汗,摆放时充满了整个屋子。
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形容书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别的事物的众多。
7.成语造句的逻辑性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很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性上保持了一致。
如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一句子中的事倍功半显然用错了,学会书目应该是一种进步,不可能功半,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误用。
第 1 页共1 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正确运用成语核心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正确运用成语核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073714b51e79b89680226dd.png)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
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技巧的实际运用见下文中的历年真题讲解。
【例1】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
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
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日中天B. 声名鹊起C. 享誉中外D. 名声大噪【答案】B【解析】一道成语辨析题。
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C项“享誉中外”是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
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
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区分釜底抽薪B. 确认投石问路C. 割裂一石二鸟D. 分割正本清源【答案】C【解析】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根据文意表达,可知第一组词要与“联系”搭配,首先排除A项的“区分”和B项的“确认”,而D项“分割”一词与“联系”也搭配不当。
再进行第二组词的确认,“一石二鸟”指的是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军转干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梳理
![军转干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112a92caaedd3382c4d38d.png)
军转干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梳理【导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包含片段阅读、选词填空两部分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
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为您提供【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学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一、范围应用的错误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或者缩小使用的范围甚至误作他用。
【例题】(1)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2)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解析】(1)句中,“琳琅满目”一般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用在“城市‘夜景观’”上不合适。
(2)句中,“绘声绘色”用来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用于形容“演出”显然不妥。
二、敬谦错位的错误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
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推荐:行测选词填空谦敬辞梳理【例题】(1)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1)句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句中误用作敬辞。
(2)句中,“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是敬辞,句中误用为谦辞。
三、否词肯用的错误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着很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用法上也往往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不可随意改变。
比如,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
【例题】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以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A球队望其项背。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讲解——成语填空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讲解——成语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dfdb8a8db9d528ea81c7799c.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讲解——成语填空成语填空考查应试者对于成语意义的掌握和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
成语辨析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题型。
这种题型首先要求考生对于成语要有一定的了解,必须知道这些成语的意义,其次还要求考生能够从意义、用法等角度,对近义成语进行辨析,最后,还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各类用法。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在平时进行一定量的成语积累。
如果复习时间不够,或者考试时遇到了不认识的成语,望文生义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所谓望文生义,就是通过对于组成成语的字的意义的分析,推断出成语的字面含义。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但在无法查阅词典的情况下,是不得已的选择。
下面京佳周老师通过几道真题,给大家讲解回答成语填空的步骤。
例1. 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_ ,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撞到自已身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眼欲穿 B.翘首以盼 C.浮想联翩 D.守株待兔--2012年国考第27题京佳解析这道题很简单,只要注意到“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这个信息,联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就知道守株待兔更符合文意,因为守株待兔指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故选D。
例2.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
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 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2011年国考第26题京佳解析由顿号可知空缺处填的词应与日积月累、不断求知形成并列关系,即形式相同,意义相近。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346f5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4.png)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一、副省级卷第21题行之有效:方法或措施实行起来有成效。
环环相扣:事物之间紧密连接,相互关联,任何一环都不可或缺。
畅通无阻:通行或进行过程中毫无阻碍,十分顺利。
井然有序:排列整齐,有条理,有秩序。
第23题与众不同:与其他人或事物不一样,具有独特性。
言简意赅:言语简洁但意思完备。
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具有独特新奇的风格或特点。
字斟句酌:对字句仔细推敲、斟酌,态度慎重。
遥遥领先:在某方面远远地走在前面,优势明显。
删繁就简:去除繁琐的,使简明扼要。
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去克服。
惜墨如金:写作等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炼。
第24题一脉相承:前后有继承关系,具有连贯性和传承性。
如出一辙:两种事物非常相似,几乎无差别。
别无二致: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不谋而合:事先未商量,但意见或行动一致。
第25题振聋发聩:言论等具有极大震撼力,能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深入人心:思想等被人们理解接受,影响深远。
高屋建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眼光,能从高处看待处理问题。
硕果累累:取得众多显著成果,成就很大。
第26题捉襟见肘:经济等方面不足,应付困难,顾此失彼。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前进,跟上时代步伐。
左支右绌:力量不足,应付了这边,那边又出问题。
另辟蹊径:开辟新途径、新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
有心无力:有想法但因条件限制无法付诸实践。
推陈出新:剔除旧事物的糟粕,吸取精华,创造新事物。
难以为继:难以继续下去,面临困境需改变调整。
统筹兼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各方面利益和需求。
第28题名不副实:指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空有虚名。
走马观花:形容粗略地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
乘虚而入:趁着对方空虚、没有防备的时候进入或进攻,常指利用对方的弱点、漏洞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
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往往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和更重要的目标,做事过于浮躁。
行测要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
![行测要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99d9ec266c85ec3a86c2c511.png)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选词填空(一)词语类—语意分析法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是适用范围却不尽相同。
例:财产—财富财产:具体的物质财富,不包括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
财富:既可指物质财富,又可指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范围较大。
战争—战役—战斗(范围由大及小)2、看词语适用的对象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适用的对象却不尽相同。
例:驱除—祛除驱除: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物。
祛除:适用于抽象的迷信或疾病。
爱护—爱戴—爱惜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
爱戴:只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
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
如时间、生命、粮食等。
3、看词义的轻重程度和侧重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或者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
例:相信—信任—信赖(词义由轻到重)洪亮—嘹亮—响亮洪亮:侧重在音域宽宏(声音洪亮)。
嘹亮:侧重在音色清脆、高远(一声长长的嘹亮的鸣叫声)。
响亮:侧重在声音响度大(比刚才笑得更响亮,更长久)。
4、看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即使意思相近,在使用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例:爱护—庇护—保护爱护:褒义词,要在肯定赞扬的方面。
庇护:贬义词,要在否定批判的方面。
保护:中性词,在不需要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时可以使用。
5、看词语的语体色彩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分为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两类。
书面语体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
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
在使用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
例:商量—商榷—商讨—商议商量:侧重于口语(出版社来商量,很多读者要求重印)。
商榷:侧重于书面语(条列大有商榷的余地)。
商讨:具有庄重色彩(商讨科学发展规划)。
商议:用于较普通的场合(大家尝尝到一块儿商议)。
6、看词语的搭配习惯有些词语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
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
下面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
(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1.形近、音近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
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B.勇往直前C.前赴后继D.发奋图强【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
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
“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二)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三)语义重复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3.有些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经包含了句子某方面的意思。
例题1:华北解放军南下的主力,就像冲决堤坝的洪峰,_______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势不可当B.势如破竹C.英姿飒爽D.长驱直入【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势不可当”,迷惑项是“势如破竹”。
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势迅猛,不能抵挡,但题干中已有比喻词“像”,故不能选“势如破竹”这个带有比喻词“如”的比喻性成语,而“势不可当”入句后可以跟比喻性成分搭配,恰合句意。
例题2: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_____的苦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难言之隐B.言不尽意C.溢于言表D.情非得已【答案】D。
【技巧点拨】此题容易误选“难言之隐”。
“难言之隐”意为难以说出口的隐衷,与后面的“苦衷”语义重复。
(四)逻辑脱节使用成语应切合题干中论述的话题,如果在使用中背离了论述话题,就会造成语义逻辑上的脱节。
例题:湖南行测真题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_____;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言之成理矫揉造作B.言简意赅矫揉造作C.有的放矢言不由衷D.言之成理拖泥带水【答案】B。
【技巧点拨】“言之成理”强调的是合理性,“有的放矢”是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言简意赅”强调语言的简洁准确,第一空中只有“言简意赅”与“简明扼要”在逻辑上相切合。
同理,后一空中应填“矫揉造作”,恰好与“朴素、自然”相对应。
因此,本题选B。
(五)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语义较轻,有些成语语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如“信口雌黄”与“信口开河”,前者语意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轻,指说话不假思索,随口乱说。
再如“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例题:浙江行测真题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_____,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
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屑一顾一无是处B.颇有微词一无是处C.心怀不敬体无完肤D.嗤之以鼻一塌糊涂【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的程度较轻的成语。
而“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所以第一空应选“颇有微词”。
(六)对象误用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范围及对象缺乏了解,就极易扩大其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专家将成语的特定适用对象分为以下三类:1.只能用于形容个体或群体。
如“莘莘学子”指很多学生;“芸芸众生”指很多人。
2.专用于特定的人物关系之间。
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幼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破镜重圆”指夫妻;“萍水相逢”用来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来形容老朋友相遇;“不期而遇”则表示认识的人意外地相遇。
3.适用的于某个类。
如“洗心革面”的适用对象是人而不能是物;“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而不能形容风景;“汗牛充栋”形容的对象是书籍而不是人;“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别出机杼”是指作品的出色、创新。
例题:(08浙江真题)自张爱玲在大洋彼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_____告别人世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_____,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研究专著和张爱玲评论汇编接连不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悄然蔚为大观B.悄悄汗牛充栋C.悄然汗牛充栋D.悄悄蔚为大观【答案】A。
【技巧点拨】“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到屋顶。
它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来形容“张爱玲研究”。
(七)感情色彩颠倒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指成语所带有的感性上的表达色彩,很多成语都有褒贬之分,从而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倾向,与褒贬相对应的则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
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若句子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便可根据成语的感情色彩快速排除干扰项。
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也会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
有的词更是可褒可贬,如“标新立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等,这些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例题: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
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______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等历史陈迹的______,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引领席卷而来B.引导沉渣泛起C.主导异军突起D.引领纷至沓来【答案】C。
【技巧点拨】“沉渣泛起”指沉下去的渣滓重新浮起,比喻残存下来的腐朽无用的事物重新出现。
它明显是贬义词,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八)功能混乱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比如有些成语不能单独使用,有些则能单独使用;有些成语不能用于否定句,有些则只能用于否定句;有些成语能用于被动语态,有些则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等。
例题:优秀的作家将及时听取读者的呼声,不断汲取读者的建议,写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广大读者_____的优秀作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B.脍炙人口C.爱不释手D.津津乐道【答案】A。
【技巧点拨】“喜闻乐见”指很受欢迎。
“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文章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爱不释手”指非常喜爱,不舍得放手。
“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为”是“被”的意思,“脍炙人口”、“爱不释手”都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由此可排除B、C。
(九)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只能用于自称,比如谦词;有些成语用于称呼对方,而不能称呼自己,比如敬词。
这些成语如果不分场合随便使用,就容易犯谦敬错位的错误,从而影响句子整体语境的协调。
如:“蓬荜生辉”是谦词,只能对己,不能对人。
“虚怀若谷”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例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也算够民主了,说一句_____不为过,现在的博主数以千记,相信大家对博客都有自己的看法,众口难调,还是顺其自然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善如流B.虚怀若谷C.我行我素D.大智若愚【答案】A。
【技巧点拨】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它是个敬词,不能用来指自己。
由此排除B。
(十)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若只断取某个语素的意义,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意完全相悖。
例题: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题干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