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学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02
小麦栽培技术基础
Chapter
土壤选择与改良
土壤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 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改良
通过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合 理轮作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和肥 力。
播种前准备
01
02
03
种子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小麦种子, 进行晒种、选种、药剂拌 种等处理,提高种子发芽 率和抗病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 小麦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小麦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Chapter
倒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倒伏原因
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病虫害严重、风雨天气等。
预防措施
选用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做好田间管理等。
冻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冻害原因
极端低温天气、品种不抗冻、播种过 早或过晚、田间管理等。
应对措施
04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撒播等适 宜的播种方式,确保 小麦出苗均匀、整齐 。
03
小麦田间管理
Chapter
水分管理
播种前水分管理
确保底墒充足,为小麦出 苗和前期生长提供良好水 分环境。
生长期水分管理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 墒情,合理安排灌溉,避 免干旱灌、喷灌等,提高水分利 用效率。
肥料运筹与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
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的原则,注重氮、磷、钾等营养
元素的平衡供应。
施肥时期与方法
结合小麦生长需求,合理安排基肥 、追肥和叶面喷肥等施肥措施。
小麦栽培学课堂PPT-2024鲜版
CATALOGUE 目录•小麦栽培学概述•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小麦的栽培技术•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形成•小麦的育种与良种繁育•小麦栽培学的未来发展01小麦栽培学概述小麦的起源与传播起源地小麦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月牙地带”(Fertile Crescent),即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地。
传播路径从起源地开始,小麦通过人类迁徙和贸易活动逐渐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
传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之间,小麦开始被人类广泛栽培。
小麦的分类与分布分类分布小麦的栽培意义粮食来源01经济价值02社会文化0302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小麦的生长发育生育期生长阶段温光反应特性小麦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光合作用物质生产与分配小麦的抗逆性与适应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03小麦的栽培技术整地与播种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进行深耕细作,耕深25厘米左右,耕后耙平做畦。
播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适时早播,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而定。
一般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深度3-5厘米。
施肥与灌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小麦常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等。
发病初期可选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小麦常见虫害有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农业防治可通过深耕细作、清除杂草等措施减少虫源;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04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形成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030201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的品质性状与评价标准加工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合理密植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途径05小麦的育种与良种繁育小麦的育种目标与方法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小麦的良种繁育体系与程序良种繁育体系良种繁育程序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选育过程推广策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小麦种植栽培学
新疆冬春麦区:新疆全部
青藏春冬麦区:青海西部和西藏
2、冬麦区 北方冬麦区: 京、津、河北中北部、晋中-东南、甘肃陇东、陕西渭北高原和 延安、宁夏固原、辽宁锦州沿海、山东胶东半岛北部 气候特点:日照丰富,小麦生育期降水100-150mm,且分布不 均,冬季寒冷,多风 小麦生产:一年一熟或两熟,小麦品种为冬性或强冬性,生育 期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第一节 小麦生产概况
一、面积与产量 (1)世界 年份 种植面积(亿亩) 单产(Kg/亩) 总产(亿吨) 1997 1998 1999 2000 消费 1997-1998年5.91亿吨;1998-1999年5.96亿吨;1999-2000年5.9 亿吨;2000-2001年6.0亿吨 34.04 33.77 32.07 32.25 179.061 174.500 182.090 180.4 6.096 5.891 5.839 5.82
安徽以皖麦38、豫麦34、郑麦9023(弱筋小麦?)、皖麦 33、烟农19、豫麦47为主; 江苏以济南17、烟农19、苏徐1号为主; 陕西以陕优225、小偃503、小偃54、陕150、早优504、陕 160、陕旱8968为主
2、大兴安岭沿麓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基本情况-主要由黑龙江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适 宜地区构成,是重要的商品春小麦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年 降雨量550-650毫米,生态条件与加拿大、美国等强筋小麦生 产地区相似,具有发展我国面包用硬红春小麦的生态优势。 现有小麦面积 1000 多万亩,亩产 250 公斤左右,商品率高达 70%以上。 发展目标-- 力争在未来5年内,建成我国优质强筋春小麦产 业带,发展优质强筋小麦700万亩,其中黑龙江400万亩,内 蒙古300万亩,并开拓日本和东南亚小麦市场。
2024版(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机械化与智能化栽培技术的发展
机械化播种与收割
01
利用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现小麦的精准播种和高效
收割,提高劳动生产率。
智能化田间管理
02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小麦生长环境进行
灌溉与排水
灌溉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一般播种 前要浇足底墒水,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是小麦需水的关键时期,应根据土壤墒 情及时灌溉。
排水
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季节,应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渍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小麦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赤 霉病等。应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及时喷药防治。
小麦的品质评价指标
蛋白质含量 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面粉 的品质和食品加工性能。
湿面筋含量
湿面筋含量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 一,与面团的弹性和延展性有关。
沉降值
沉降值反映了小麦蛋白质的质量和数 量,与面团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关。
吸水率
吸水率反映了小麦粉在加工过程中的 吸水能力,与面团的软硬度和加工品 质有关。
排水防涝
在小麦生长后期,如遇连续阴雨 天气,应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渍 害。
去除杂草
及时去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对 小麦生长的影响。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遇雨造成穗发 芽或霉变。
防虫防鼠
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防虫防鼠,确保小麦安 全贮藏。
干燥贮藏
收获后的小麦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使水分降 至安全水分以下,然后入仓贮藏。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小麦栽培技术一.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一)实现高产的土壤指标小麦适应性广,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高产麦田的耕作层深度一般为20cm以上,土壤容重1.2g/cm3左右,孔隙度为50-55%(其中非毛管孔隙:15-20%),水气比例:1.0:0.9—1.0 ,有机质含量:砂壤土1.2%以上;粘土2.5%左右,其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要占50%以上,土壤含氮量0.1%以上,小麦生长期间水解N70mg/kg左右,速效P含量> 15mg/kg,速效K含量大于120mg/kg,土地平整,地面坡降小于0.1%-0.3%,有利灌排,土壤PH6.8-7.0左右。
(二)麦田整地方法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麦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深、透、细、平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整地方法因地而异,有的地区冬春干旱,要注意抗旱保墒;有的地区雨水多,要防止烂耕烂种。
1、稻茬麦田整地稻茬田含水高,质地粘重,宜耕期短,耕整难度大,必须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加强水分管理,在稻田四周开挖排水沟。
在水稻收获前适时干田,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0天左右停止上水,收稻时土壤表土发白,脚踩不下陷,耕出的土块易散碎时为宜耕期,立即进行随耕随耙随播种。
早中稻收后距小麦播种有较充裕时间,应进行耕翻晒垡,使土壤风化,改善理化性状,播种前,应再浅耕,耙碎作畦。
机耕整地可采用旋─耕─旋的方法,先旋耕灭茬,后用铧犁耕翻,再用旋耕犁碎垡。
晚茬稻收割迟,种麦季节紧,必须边收割边耕边耙,边播种。
南方麦区稻茬麦面积大,为克服稻田整地费工、缓解稻麦两熟季节紧、劳力紧张的矛盾,近年来发展了稻茬少、免耕种麦技术和反旋灭茬秸秆还田技术。
少免耕种麦减少了耕作程序,比耕翻种麦省工节本,有利于适时播种。
免耕麦田表土平整,播种深度一致,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高,有利苗期早发,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快。
但少,免耕种麦杂草较严重,肥料施得浅,易流失,根系在土壤0-10cm分布比例大,在土壤下层根量比例小,在生长中后期,易出现早衰现象。
小麦栽培学
小麦栽培学一.种子、发芽和出苗(一)麦粒的构造小麦的种子在植物学上叫颖果,它是由受精后的整个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由于果皮很薄,成熟后与种子紧连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生产上通称为种子或籽粒。
小麦籽粒的形状因品种而异,从外形的背面观可分为椭圆形、梭形、卵圆形、圆筒形和近圆形。
横切面呈心脏形、三角形、肾形等。
子粒隆起的一面称为背面,相对一面为腹面,腹面凹起处称为颊,两颊之间的沟称为腹沟,背面基部有胚,顶端有茸毛称冠毛。
>>TOP<<图2-1 小麦种子的外形构造I 种子的形态和主要组成部分 II种子的横切面1.果皮2.种皮3.糊粉细胞4.胚乳细胞5.颊的一侧6.冠毛7.胚8.腹沟小麦的籽粒由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TOP<<1.皮层包括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果皮和由内珠被发育而的种皮。
皮层的重量约占子粒总重量的5-7.5%。
在加工过程中与胚乳的糊粉层合并成为麸皮,麸皮约占籽粒重量的15-17%,皮层厚,出粉率低。
干燥的皮层对水和空气有一定程度的不透性,从而对种子的内部组织和器官在代谢生长方面产生一种调节作用(种子的休眠特性)和保护作用。
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和空气则可通过种皮进入籽粒内部。
皮层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含量占整个种子纤维素量的75%。
皮层的两个部分:果皮和种皮成分各不相同。
(1)果皮:由外表皮、横细胞和管细胞组成,果皮厚度约45-50um,(2)种皮:位于果皮内侧管细胞下方,子粒的粒色主要是由于内珠被内层细胞含有色素所致(外层细胞无色),白皮小麦种皮内无色素。
红皮小麦含有红色或棕色油酯物,种皮在腹沟中部折叠,并在此处与种子的珠柄相连。
2.胚乳 >>TOP<<皮层内部绝大部分为胚乳所占据,占籽粒重量90%左右,外层为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的糊粉层,占种子重量7%,糊粉层不含淀粉,而充满着糊粉粒(蛋白质的一种),主要成分为含N化合物、脂肪、糖和纤维素。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
• 2 根据品种温光特性合理用种。——
– 若走稀播高产途径以选用冬性偏强、分蘖成穗偏 多的品种;晚播密植则要选用春性较强的大穗型 品种。
2018年9月6日
(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
• 3 根据品种冬春性确定播期。
– 冬性品种在春化阶段,可以耐-20℃~-30℃ 的低温。春化结束进入光照阶段后,抗寒性便降 低。冬性品种多在越冬期间完成春化,春季才进 入光照阶段,因此在冬季的抗寒力仍较强。而春 性品种完成春化快,可能在冬季进入光照阶段, 使抗寒性降低。
化的影响,品种温光类型的分布也具有区域 间、区域内相互交叉分布的特点,特别是在 区域间的过渡带更为明显。如冬性与春性, 强冬性与冬性品种在同一区域都可能交叉分 布。
2018年9月6日
15
(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
• 1 根据区域生态特性与品种特性引种。——
– 凡从温光生态环境相近地区引种容易成功。
2018年9月6日 11
(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
• 小麦温光反应是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因此品种
温光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生育进 程有密切关系。 • 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育前 中期,约占总生育期的50%~70%,且越是 冬性强的品种,前期经历日数的比重越大。 • 这说明,小麦生育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温光 反应的差异,特别是春化阶段长短决定的。
• (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
2018年9月6日
6
(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
• 典型冬小麦秋播,翌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但如
不经任何处理在春季播种,会延迟或不能抽穗开 花。
• 这表明,在小麦一生要经过一些以某种外界或内
小麦栽培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小麦栽培实践,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小麦栽培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栽培管理措施的比较,探讨适宜本地区小麦生长的最佳栽培技术。
二、实验材料1. 小麦品种:冬小麦“郑麦9023”。
2. 土壤:沙壤土,pH值6.5-7.0。
3. 农药:多菌灵、灭幼脲等。
4. 肥料: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深耕20-25厘米,施足底肥,底肥以复合肥为主,亩施用量为50公斤。
2. 播种: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时间为10月20日,播量每亩1.5公斤,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
3. 田间管理:- 施肥:小麦返青期亩施尿素10公斤,拔节期亩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
- 灌溉: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各灌溉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返青期防治纹枯病、白粉病,拔节期防治蚜虫、吸浆虫,孕穗期防治赤霉病。
4. 收割:小麦成熟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确保籽粒饱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经测定,本实验小麦产量为每亩750公斤,较对照田块增产20%。
2. 品质分析:本实验小麦籽粒饱满,色泽好,品质优良。
3. 栽培技术分析:- 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施肥:合理施肥,保证小麦营养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 灌溉: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提高产量。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2. 在本地区,冬小麦“郑麦9023”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宜推广种植。
3.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种期、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六、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
2.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小麦的生育期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相同存有非常大差异。
通常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短。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相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相同。
春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明朗晚,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明朗晚,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通常在-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通常收割较晚,明朗较晚,生育期略长。
鄂西北地区,通常收割较晚,明朗较晚,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种子萌生、播种、分蘖、田喜荣、孕穗、发芽、开花、灌浆、明朗等生育进程。
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出现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发生和构成各种相同的器官,最后构成作物产量。
冬小麦一生分割四个时期:即为幼苗期、分蘖期、田喜荣孕穗期和发芽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变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量变叫做阶段发育。
相同的发育阶段都建议一定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就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至主导作用,若缺乏主导因素促进作用,小麦就无法顺利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无法开花结实。
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建议差异很大。
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以分成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春化阶段就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
冬小麦在幼苗播种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就可以步入生殖生长时期。
温度起至主要促进作用,这一阶段称作春化阶段,又称作感温阶段。
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少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暂停在分蘖状态而不发芽。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多寡和时间长短的建议相同,小麦品种可以分成三个基本类型:(1)冬性品种。
小麦栽培学试题库
小麦栽培学试题库一、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错填不给分;]l、小麦是低温长日照作物,在小麦的一生中必需经过和才能进展下一阶段的生长发育。
2、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中生长锥伸长期的特征是。
3、小麦的叶具有和叶耳。
4、小麦属千禾本科小麦属,可分为5个系22个种,目前世界上种植的小麦绝大局部属种。
5、小麦在光照阶段承受日长反响的器官是。
心依据小麦不同品种完成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可将小麦分为三个类型,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属类型。
7、小麦出苗期标准是。
8、小麦根系有两种类型,其中于主茎第一片真叶抽出时就停顿发生的根称为9、小麦的真叶由叶片、叶鞘、10、当小麦主茎第7/0抽出时,鞘在伸长。
、和叶枕组成。
叶叶片在伸长,叶叶11、正常条件下,小麦茎杆伸长节间从开场伸长至定长一般持续个叶龄期。
12、小麦的穗在植物学上称为复穗状花序,由组成。
和13、小麦的幼穗分化过程可以从外部形态上进展诊断,对主茎总叶片数11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而言,幼穗开场分化的叶龄为,物候学拔节期幼穗分化处于时期。
14、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为15、小麦冻害致死缘由主要有低温干脆造成的冻融造成根拔或凌截死苗。
及土壤16、小麦倒伏有和两种类型。
17、小麦属千科小麦属,依据形态学特征、染色体组的异同及染色体数和倍性关系,可分为个系22个种。
18、依据小麦不同品种完成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可将小麦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西南地区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属类型。
19、小麦在春化阶段承受低温反响的器官是。
20、小麦主茎总叶数为13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当主茎第7/0叶抽出时,第叶节节根发生。
21、小麦主茎总叶数为13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幼穗分化进入药隔形成期时,基部第节间接近定长。
22、小麦穗的小穗包括部。
、和23、相对而言,我国冬麦区小麦籽粒蛋臼质含最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步。
24、小麦冻害发生的缘由主要有低温干脆造成的_及土壤冻融造成或凌截死苗。
作物栽培学各论-小麦-参考答案
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1.1.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我国小麦种植区划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地理地域、品种特性、栽培环境,小麦种植区域的划分,根据环境、耕作制度、品种、栽培特点等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进行划分,也是最直接服务于决策的综合区划。
我国小麦种植划分为三个主区,十个亚区。
小麦子粒的品质,既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小麦子粒品质特性是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表现。
�春麦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冬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冬春麦兼播区:新疆冬春麦区、青藏冬春麦区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2.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小麦自种子萌发之后,必须经过几个阶段的顺序渐进的质变过程,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的阶段性的质变是器官形成的基础,也就是每一器官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发育基础上才能实现。
当麦苗尚未通过春化阶段的时候,茎生长锥的分生组织主要分化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等营养器官;小麦穗分化达二棱期,春化阶段结束,进入光照阶段,茎生长锥分化生成雌蕊和雄蕊原基,拔节到开花阶段小麦对光周期的反应性仍然存在。
春化阶段是决定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数多少的时期,光照阶段是决定小穗数多少的时期。
春化阶段较长的冬性小麦叶片和分蘖数多于春化阶段短的春性小麦。
延长春华能增加分蘖数,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大穗。
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3.3.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根:小麦的根系为须根系,由初生根群和次生根群组成。
初生根由种子生出,又称种子根或者胚根。
种子萌发时,从胚的基部首先长出一条主胚根,然后长出一对或者多对侧胚根。
当第一片绿叶展开后,初生根停止发生,其数目一般3-5条,多者能到7-8条,根细而坚韧,有分支,倾向于垂直向下生长,入土较深。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世界和中国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掌握小麦的起源与分类,了解我国小麦的分区状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
全世界约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
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另外,小麦加工后的副产品中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是良好的饲料,麦秆还可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也可作为造纸原料。
籽粒含水量较低,易于贮藏和运输,是主要的商品粮之一,在国际国内的粮食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小麦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既能在温度较高的南方生长,也能忍受北方零下20℃的严寒,无论山地、丘陵、平原的沙土和粘土均可种植。
小麦可与多种作物实行间、套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
小麦在耕作、播种、收获等环节中都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一)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TOP<<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南至45°S(阿根廷),北至67°N(挪威、芬兰),均有种植。
但主要集中在20°~60°N和20°~40°S之间,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90%,非洲由于干旱而小麦面积很少,赤道附近只能种在3657m以上的高度。
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面积比例约为3∶1。
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约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9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资料,1998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2.244×108hm2,总产58884×104t,单产2625kg/ hm2。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整地:翻耕、耙地、镇压等,使 土壤疏松、平整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保证土壤湿润
播种技术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类型和 种子大小选择合适的播种深 度
播种时间:根据气候和土壤 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 土壤肥力选择合适的播种密
度
播种方法:可以选择人工播 种、机械播种等方式进行播
种
田间管理
施肥: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 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和水分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小麦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 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杂草防治:使用除草剂,人工除 草,机械除草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 损失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适时收获:根据小麦成熟度适时收获, 保证产量和质量
科学施肥: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养 分状况进行科学施肥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 生长环境质量
07
小麦的品质与加工 利用
小麦的品质指标与评价方法
品质指标:包括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淀粉含量等 评价方法:感官评价、化学分析、仪器检测等 蛋白质含量:影响面粉的加工性能和食品品质 面筋质量:影响面团的加工性能和食品品质 淀粉含量:影响面粉的加工性能和食品品质 仪器检测: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播种技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播种质量 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灌溉,保证养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 收获技术:适时收获,保证产量和质量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中国是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 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东 北和西北地区。
小麦的分类和品种
01
小麦可根据籽粒大小、皮色、粒 形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普 通小麦、硬粒小麦、黑麦和蓝粒 小麦等。
02
中国小麦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 区和种植环境,可分为冬小麦和 春小麦两大类,每类又有多种不 同的品种。
小麦的种植环境
小麦也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之一,为啤酒提供特有的香味
和口感。
小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营养价值
小麦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 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小麦粉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也可用于烘焙食 品,如面包、蛋糕等。
小麦在饲料和工业上的应用Leabharlann 病虫害识别化学防治
了解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和危害特 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 操作,避免造成药害和残留超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 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和生态。
04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的产量构成和影响因素
05 小麦的加工和利用
小麦的加工技术和产品
01
02
03
04
面粉加工
小麦通过磨粉机研磨成面粉, 根据细度和用途不同,可生产
出不同等级的面粉。
面包制作
面粉是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 通过添加酵母、水和糖等,经
过发酵和烘烤制成面包。
面条制作
小麦粉加水搅拌成面团,经过 擀面、切条等工序制成各种面
条。
小麦啤酒
总结词
小麦的产量构成主要包括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最主要的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种植密度 、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小麦的生育期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
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
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
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
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
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
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
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
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
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
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冬性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子的颜色
按皮色的不同分类
白皮小麦 红皮小麦 彩色小麦
绿粒小麦
蓝粒小麦
紫粒小麦
糯粒小麦
按籽粒胚乳结构分类
硬质小麦
软质小麦
角质,又叫玻璃质,其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粉质,
胚乳疏松,呈石膏状。 凡角质占本粮粒横截面1/2以上的籽粒,称角质粒。凡角质 不足本粮粒1/2(包括1/2)的籽粒,称粉质粒。 含角质粒50%以上的小麦称硬质小麦。含粉质粒50%以上的
四、分蘖节以及分蘖发生规律
(一)分蘖节
1、定义:地下部不伸长的节间、节、腋芽等紧缩在一起的一个节群,它位于地 中茎上方,长约1cm。 2、功能 不断分化叶原基、蘖芽原基和根原基。
连接主茎和分蘖、根系,是运输枢纽。
是贮存器官,可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和维持呼吸的底物,以及返青的重要物
质基础。
小麦节间伸长与叶片、叶鞘伸长存在一定同伸关系: n叶伸长=(n-1)叶的叶鞘伸长 =(n-2)叶的节间伸长
(二)茎秆的性状与倒伏
1、茎秆高度与倒伏 80~85cm中矮秆较好
研究表明,茎秆的倒伏与基部节间长度有关,第一节间大于5cm,第二
节间大于10cm较易倒伏。
倒伏时期与减产程度
时 期 拔节 孕穗 抽穗开花 灌浆 乳熟(后)
(3)功能期
主要是出苗到拔节期,但一直到植株成熟前,仍保持其活力。
次生根
(1)构成 着生在分蘖节上,三叶期之后开始发生,每节发根数一般为1~3条。次生根的 发生有两个发生旺盛期:一是冬前分蘖期,二是春季分蘖期。单株次生根数一般 为30~70条,多者可达百条以上。 (2)特征分布 粗壮、根毛密集、冬前一般不分支,多生长在20-30cm耕层内,与地表夹角较
24061
22533
22074
20567
20200
21200
全国总产(万吨) 9963
9387
9029
8577
9745.1
9195.3
产区与销售区
2、地区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川、陕西和 甘肃8个省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74% 和80%。 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 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和各省会所在市。
皮层 胚乳 糊粉层 淀粉层
种子
胚
胚芽 胚根 胚轴 盾片 外胚叶
小麦籽粒蛋白质分类 (根据其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清蛋白:溶于水的 ( 9%) 球蛋白:溶于盐的 ( 5%) 醇溶蛋白:溶于酒精溶液 ( 40%) 谷蛋白:溶于稀酸或稀碱 ( 46%) 。
二、种子的形状
小麦籽粒的形状 1.椭圆形 2.卵圆形 3.近圆形 4.圆筒形 5.梭形
小麦,称为软质小麦。
四、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一)种子的萌发过程
吸水膨胀过程 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纤维素)在水分较多时,由凝胶
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体积不断增大。
物质转化过程:
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简单物质;简单物质合成新的复杂物
质,或将他们用于呼吸,释放能量供胚细胞分裂和生长。
生物学过程
二、面积与产量 • 全世界常年种植小麦一般在2.2亿公顷(34亿亩),占世 界谷物总面积的32%。 • 就各国小麦种植面积而言,以中国最大,俄罗斯其次,美
国第三。
• 小麦总产5.7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28.9%。
• 世界小麦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约世界产量的29%),其次 是俄罗斯、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该六国的产量占 世界的67.2%。
产麦大国单产(亩产)比较 美国:单产194公斤,排世界第41位; 加拿大:单产151公斤,排第61位; 澳大利亚:单产127公斤,排第74位; 中国:单产244公斤,排第25位。 欧洲国家:单产500公斤以上。
增产原因与发展趋势
• 世界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 1.选用良种 2.自然条件优越 3.畜牧业发达,土地肥沃 4.扩大灌溉面积 5.机械化程度高
小麦栽培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一)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2005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2.17亿hm2 (32.55亿mu)
总产62 956.6万t (6 295.7亿kg)
单产2 901.2 kg/hm2 (193.4 kg/mu) 中国小麦播种面积3.42亿mu (占世界的10.5%) 总产974.5亿kg (占世界的 15.5%) 单产285 kg (是世界的 147.4%)
• 根据监测,由于国内小麦品质的改善,国内市场对进口小麦的 需求在下降。
三、生产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不平衡 (2)种植区域曾经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减少 (3)高产典型不断涌现
(4)各地发展不平衡
26
四.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1)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差很大,不同地区产量水 平不平衡;
(2)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少,栽培技术不配套,产业化经营 能力低;
二.我国小麦分区
春 麦 区
1、东北春麦区 2、北部春麦区 3、西北春麦区
我国春小麦主产区 全国单产最低区 单产据春麦区之首,全国第二
冬 麦 区
4、北部冬麦区 单产冬麦区最低 5、黄淮冬麦区 我国小麦主产区 6、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单产全国最高 7、西南冬麦区 四川盆地为主产区
24
•
这些年来在小麦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国内小麦生产越来越重 视小麦品质的改善,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品质不 断提高,但是与进口的优质小麦相比,还存在着品质上的差距。 因此,国内市场对进口小麦存在一定数量的需求。
上部叶片指旗叶和倒二叶,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
小麦叶片功能的分组
三、茎
小麦的茎由节和节间组 成。 分为地中茎(根茎),
节间不伸长的茎(分蘖节)
和地上部伸长的茎。 功能主要是支持、运输、
贮藏作用,还有一定的光
合作用。
(一)茎秆的形态与生长
小麦的茎一般有 12~14个节及节间,分为地下(分蘖节) 和地上( 4~6个节间, 多数5个节间 )两部分。
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与小麦越冬
一级分蘖:从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用I、II、III 等表示。
二级分蘖:从一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用IP、I1、I2、I3 等表示。
三级分蘖:从二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用I1-P、I1-1、I1-2、I1-3等来表示。
小麦主茎不同叶龄期的单株茎蘖数,如不计算芽鞘蘖,则可表示为:
主茎叶龄: 3
单株茎蘖: 1
4
2
5
3
6
5
7
8
8
13
9
21
10
34
(三)分蘖的消长规律
1、小麦分蘖的产生 正常播种的冬小麦,一般7天左右出苗,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此后, 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分蘖数不断增多,群体不断加大 ,入冬前达到最大 ; 入 冬后群体会下降;第二年起身返青后,新分蘖形成,群体再次加大。春小麦,
小。
(3)功能期Biblioteka 一直持续到植株成熟,但在灌浆期,根系功能开始衰弱。
(二)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温度 到抑制。
最适为16~22℃,最低为2℃,超过30℃根系生长受
2、土壤水分
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3、土壤肥力与矿质营养 4、深耕 5、密度
二、叶 (一)叶的结构与功能
不完全叶:胚芽鞘和分蘖鞘
亚洲地区进口小麦较多,小麦进口量占到世界贸易的近一半。
我国是亚洲地区进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小麦贸易总量的10%左右。
第三节 中国小麦的分布及生产概况
一、我国小麦的生产现状
1、全国的情况
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100万公顷。
小麦总产1亿吨左右。
项目 年份 播种面积(千公 顷)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二)小麦的营养价值高 碳水化合物 60%~80% 蛋白质 8%~15% 脂肪 1.5%~2% 矿物质 1.5%~2%
(三)小麦全身皆宝
1、食用、营养 小麦提供人类消耗蛋白质总量的20.3%、热量的18.6%、 食物总量的11.1%,是人类的主要食粮之一。 2、加工制品 从制品数量、制品花样的多少来看,小麦均居各类作物
(3)小麦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效益低。
27
五、主要措施对策
(1)优化布局,合理规划,提高我国优质小麦比重。 (2)打好优质小麦的品种生产基础。 (3)确保商品小麦质量稳定。 (4)推进产业化经营。 (5)加强质量检验,加大优质商品基地建设力度。 (6)加强内外检疫及病虫害预防。
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一、种子的结构
• 世界小麦产量,除个别年份外逐年都在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 人口增加,世界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
提高单产 1.培育和选用高产、稳产、早熟、优质、耐肥水、抗逆性强 的优良品种 2.扩大灌溉面积,并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
3.改进化肥品种,培肥地力
4.田间作业自动化
18
三、进出口
世界小麦的贸易量为1亿吨。 小麦出口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欧共体、澳大利亚、阿根 廷等十几个国家。 进口较多的是中国,其次是俄罗斯、日本、埃及、巴西、韩国等十几个 国家。
小麦的茎节原始体在起身期开始伸长,开花期结束。其伸长具有顺序性和重迭性。 节间长度以基部第一节间最短,向上依次增长,穗下节间最长。
茎节的粗度通常第一节间较细,第二、三节间开始加粗,最上一节间又逐渐变细。 茎壁的厚度却自下而上逐渐变薄,以基部第一节间最厚,向上变薄,同一节内基 部较厚。
拔节:当基部节间伸长到3~4cm(露出地面约1.5cm)时,称为拔节。
品种特性及种子质量
种皮的厚度(厚—发芽慢);休眠期的长短(长—慢);蛋白质含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