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条件是指测量时零件和测量器具所处的环境,如温度、 湿度、振动和灰尘等。 测量时基准温度为+20℃,一般计量室的温度要控制在 [+20±(2~O.5)]℃,同时还要尽可能使被测零件与计量 器具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测量,计量室的相对湿度应以 50%~60%为适宜 此外,还应远离振动源、清洁度要高等。
在测量技术领域和技术监督工作中,还经常用到检验和检 定两个术语。 检验是确定被检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 而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检验通常用量规、样 板等专用定值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象的合格性, 不一定要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 器具的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例如用量块来检定千分 尺的精度指标等
1 y= e σ 2π y : 概率密度函数
δ2 2σ 2
σ :标准偏差 δ :随机误差
当δ =0时,正太分布的概率密度最大 1 y max = σ 2π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σ=
∑ ( xi − x )
i =1
n
n −1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并取其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测量极限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除特别精密零件的测量外,一般不直接用 基准光波波长测量零件。 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必须把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长度计量 单位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的计量器具和工件上去,以 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需要在全国范围从组织到技术上建立起一套严密而完整的 体系,即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系统传递媒介是量块和线纹尺,它们是机械制造中的实用 长度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到地方各级计量管理机构逐 级传递和定期检定。
δ
x0
×100%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基准件误差。一般来说基准件的误差不应超过总测量 误差的l/5~1/3。 计量器具误差。计量器具内在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包 括设计原理、制造、装配调整存在的误差。 方法误差。采用不完善的测量方法而引起的误差。 环境误差。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灰尘 等。环境温度影响最大。 人为误差。测量人技术不熟练、视力分辨能力差、估 值判断不准。
5.3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计量器具可分为量具和量仪 1.量具 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它包括标准量具、 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等。 标准量具是用作计量标准,供量值传递用的量具,如量 块、线纹尺等。 专用量具是用来专门检测某种几何量的测量器具,如光 滑极限量规、花键量规、螺纹量规等。 通用量具是指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可以测量一定尺 寸范围内的几何量,并且能获得具体数值的测量器具, 如游标卡尺、于分尺等。
5.5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1.测量误差的概念 不管使用多么精确的测量器具,采用多么可靠的测量 方法,都不可避免产生一些误差。 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决定了测量精度的高低,误差 的绝对值愈大,测量精度愈低,反之愈高。 相对误差:它等于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比。
绝对误差:δ = x − x0 相对误差: ε =
(5)按技术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动测量 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就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其测量 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防止废品的 产生。 被动测量就是在零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 能判别零件是否合格,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分静态测量和 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就是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是相对静止的, 例如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工件的尺寸等。 动态测量就是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处于相对运动 状态,例如用动态丝杠检测仪检测丝杠的参数等。
(3)被测表面与计量器具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测量和 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就是计量器具的测量头与被测表面直接接触,并 存在一定的机械测量力。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工件的尺寸 等。 非接触测量就是计量器具的测量头与被测表面不直接接 触。非接触测量没有测量力引起的误差,例如用光切显微 镜测量表面的粗糙度等。 (4)按零件上同时被测的参数多少可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例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的实际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 等,属于单项测量。 综合测量就是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例如用 螺纹量规综合检验螺纹各参数。
几何量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4个要素,即被测对象、计量 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被测对象: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 形位误差等。 计量单位:长度计量的基本单位是米,在机械制造中 常用的单位是毫米;在几何精密测量中,长度单位用 微米;超精密测量时,多采用纳米。 测量方法:指在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 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它体现了 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vi = xi − x
消除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 (1)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消除。例如调整好仪器的零位、 正确选择测量基准、保证被测零件和仪器都处于标准温度 条件等。 (2)用加修正值的方法消除。用更精密的标准件或仪器事先 检定出它的系统误差,然后将此误差的相反数作为修正值 加到测量结果上。 (3)用两次读数法消除。 如果用两种测量法测量,产生的系统误差的符号相 反、大小相等或相近,则可以用这两种测量方法测 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从而消除系统误差。 例如用水平仪测量某一平面倾角,由于水平仪气泡 原始零位不准确而产生系统误差为正值,如果将水 平仪调头再测一次则产生的系统误差为负值,并且 大小相等,因此司取两次读数之算术平均值作为结 果。
10.测量力: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与被接触工件之间的接触 力。测量力太大或者太小都将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测量力 大小要适宜。 11.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时,由于测量 误差的存在,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计量器具的不确 定度是一项综合精度指标,它包括测量仪的示值误差、示 值变动性、回程误差、灵敏限以及调整标准件误差等的综 合影响。
δ lim x = ±3σ x
σ
n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σ x =
2.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值时,测量误 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系统误差可分为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已定系统误差是指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 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恒定不变,或者在条件改变 时,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 未定系统误差是指不易确切掌握误差大小,或不必花费 很多精力去掌握其规律,但是可以估计出其不能超过的 极限范围的系统误差。 发现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是:残余误差观察法
5.4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1.分度值(i):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间 的距离所代表的量值。数字显示仪器的分度值称为分辨率, 它表示最末一位数字间隔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刻度间距(a):计量器具刻度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 的中心距离。为了便于眼力观察,一般刻度间距在l~ 1.25mm之间。 3.示值范围(b):由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 值的范围。 4.测量范围(B):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被 测量的范围。测量范围不仅包括示值范围,而且还包括仪 器的悬臂或尾座等的调节范围。
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1米是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将米的定义从建立在自然基准上改为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 (光速)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为进一步提高长度基准的复现 精度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国际计量大会推荐用稳定的激光 辐射来复现它。 1985年3月起,我国用碘吸收稳定的0.633μm氦氖激光辐射 波长作为国家长度基准,现在其频率稳定度为 10−17 。
第五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教学提示: 要实现互换性,除了合理地规定公差外,还需要在加工的 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测量与检验,只有通过测量和检验判定 为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
教学要求: 理解有关测量的概念,掌握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特 点,测量误差的分类、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措施,随机 误差的特性与测量结果的表示。
5.2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系统
5.2.1 米的定义与量值传递系统 我国法定基本计量单位是米(m),在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单 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 米最初是由法国人在1791 年给出的,1889年第1届国际计 量大会批准了米原器。并规定了1米的定义为“在标准大 气压和O℃时,国际米原器上两条规定刻线间的距离。” 国际米原器是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存放在巴黎国际计量局, 各参加国复制副原器作为国家基准米原器。
5.5.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处理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和粗大误差共3种。 1.随机误差 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 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正负符 号的出现具有确定的概率。 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多数情况下呈正态分布规律。正态分 布曲线(高斯曲线),具有以下四大分布特性: 对称性: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有界性: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5.灵敏度(k):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灵敏度 又称为放大比。 6.灵敏限(灵敏阀)能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觉察变化的被测 量的最小变化值。 7.示值误差:计量器具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 8.示值变动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 次重复测量时,计量器所指示的最大差值。 9.回程误差: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当被测量不变时,计量 器具沿正、反行程在同一测量点上所指示的最大差值。
5.2.3 角度单位与多面棱体
角度也属于几何参数。国家标准规定角度的计量单位为弧 度(rad)和度(°)、分(′)、秒( 〞)。 由于圆周角的定义是360°,因此角度不需要像长度那样 再建立一个自然基准。 在高精度的分度中,一般以多面棱体作为角度基准。 多面棱体是用特殊合金钢或者石英玻璃经过精细加工而成 的,常见有4、6、8、12、24、36、72等正多面体。
5.2.2 量块
1. 2. 3.
量块的尺寸 量块的研合性 量块的精度 国家标准GB6093-1985将量块的制造精度从高到低分 为00、0、1、2、3和K共6个级别。 量块按鉴定精度由高到低分为1-6共6个等级。
4. 量块的使用
量块的使用方法可分为按“级”使用和按“等”使用 两种。 量块按“级”使用时,是用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 尺寸,即不计算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它们将 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使测量精度受到影响。因不需 修正,所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用量块经检定后所给出的 实际中心长度尺寸作为工作尺寸,由于消除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中仅包 含有量块检定时较小的鉴定误差和检定后的磨损误差, 从而得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5.1
技术测量概述
在机械制造中,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几何参数 进行测量和检验的问题。 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就是将被测量(如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 状和相互位置误差等)与复现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q= x/E x = q.E
x表示被测量,E表示计量单位或标准量,q表示测量值
2.量仪 量仪是指能将被测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 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 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量仪可分为机械式、光学 式、气动式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如光电式等。
5.3.2 测量方法的分类
(1)按测量结果获得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就是用计量器具直接测量被测量的整个数值或 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千分尺测轴径等。 间接测量就是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再通 过函数关系式求出被测量,例如求一个圆的面积可通过 测量其直径,再通过公式得出。 (2)按测得示值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就是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表示出被测量 的全值,例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直径,其实际尺寸由刻 度尺直接读出。 , 相对测量就是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只表示出被测量 相对于已知标准量的偏差值,倒如用量块(或标准件)调 整比较仪的零位,然后再换上被测件,则比较仪所指示 的是相对于标准件的偏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