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7262406bec0975f565e203.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默认分类 2010-04-24 11:35:19 阅读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船舶学院时间:2009-6-16 14:40:51“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大纲(PUTER CONTROL OF ELECTRICAL MACHINE SYSTEMS)大纲编制:李哲教研室主任:李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及近机类专业学时:30(26/4)学分:1.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述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气压传动控制系统,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直流、交流电机的组成、原理、动态特性及其应用,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分类,分析和设计;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具备分析机电液气系统和设计简单的机电液气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传动;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
液压传动课程侧重于讲述液压传动系统,本课程侧重于液压控制系统。
四、教学大纲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机电控制 XX大学 2000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液压控制系统国防工业)(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业)(朱善君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理应用维护清华大学)五、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分别用实例引出机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组成,功能和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了解机电液气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选用原则。
第二章直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直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系统应用;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组成。
机器视觉第5章 尺寸测量技术
![机器视觉第5章 尺寸测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8b942b49649b6649d7470c.png)
直线拟合的哈夫变换方法
直线函数:y=px+q
图像空间XY:(x, y) 参数空间PQ:(p, q)
Y (x2, y2)
(x1, y1)
O
X
Q
q=-x1p+y1
q’
q=-x2p+y2
O
p’
P
点--线对偶性:
图像空间中共线的点,对应在参
数空间中相交的线。
参数空间中相交于一点的所有直
Hough变换的基本思想:依次检查图像上的每个棋子(特定 像素)。对每个棋子,找到所有包含它的容器(直线),并 为每个容器的计数器加1。遍历结束后,统计每个容器 所包含的棋子数量。当图像上某个直线包含的特定像素 足够多时,就可以认为直线存在。
第5章 尺寸测量技术
L4
A L1
B L8
L6
L7
L2
L3
Hough变换时,依次对像素A、B进行处理
像素A的处理结果:L1、L2、L3、L4等直线的计数器加1; 像素B的处理结果:L2、L6、L7、L8等直线的计数器加1; 最终结果:除L2外,其余直线区域的计数器值均为1。
根据图像大小设定阈值T,规定若某个直线计数器内包含 的特定像素数量>T,则认为此直线存在。
第5章 尺寸测量技术
5.5 角度测量
在工业零件视觉检测的应用中,经常需要对工件中的一些 角度进行测量。
螺母正视图中每条边相互的夹角大小及是否相等 零件底面与侧面的垂直度检测
角度检测的关键是对所测角度的两条边线的提取,然后利 用斜率计算公式得到两条线的夹角。
可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得出两条直线方程
第5章 尺寸测量技术
Hough算法的改进
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
![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81737500029bd64793e2cb2.png)
题目: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专业:铁道电气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陈艳学习中心:学习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年月日摘要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铁道电气化年级201 学号1 姓名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指导教师题目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摘要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周)第二部分(周)第三部分(周)评阅或答辩(周)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承诺人(钢笔填写):年月日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应用及几何参数的测量计算摘要了解接触网施工中测量工具的种类、名称及使用方法.能够对某段接触网施工进行实际测量计算并进行相关论述.接触网施工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有:经纬仪、全站仪、钢卷尺、皮尺、丁字尺、线坠等。
基本的几何参数包含:侧面限界、跨距、拉出值、支柱斜率、导高、超高等等.测量支柱侧面限界,为了确定支柱的横向位置,实际上是在跨距已确定的情况下,确定支柱的绝对坐标以及有关腕臂的计算。
测量跨距,确定支柱的纵向位置。
接触网施工中的计算包含:腕臂计算、软横跨计算、拉出值计算、负载计算等等。
关键词:接触网;测量工具;几何参数;腕臂计算;软横跨计算目录摘要 (VI)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72655117a8114431b90dd872.png)
§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
• 互换性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产品设计 采用具有互换性标准零部件,大大简化绘图、 计算等设计工作量,也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缩 短设计周期 产品制造 同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可分散在多个工厂同 时加工。
§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
产品装配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装配作业顺利,易于实 现流水作业或自动化装配,缩短装配周期,提高 装配作业质量 产品使用 容易保证其运转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使用 价值。 产品管理 在技术和物资供应以及计划管理方面,便于 实现科学化管理
测量
• 几何量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而进 行的实验过程。 其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 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 测量过程4要素 被测对象:本课程主要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表 面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齿轮的各种几 何参数。 计量单位:长度计量基本单位为m,常用单位有mm、 μm;角度单位是rad或度、分、秒 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 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通过规定几何参数的公差保证成品的几何参 数充分近似的互换,又称狭义互换。本课程主要 研究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 功能互换
要保证零件使用功能要求,不仅取决于几何 参数一致性,还取决于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 等参数的一致性。通过规定功能参数(如材料力 学性能、理化性能等参数)的公差所达到的互换 为功能互换,又称广义互换。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
概述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概
零件尺寸的测量
![零件尺寸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e84b5c0da38376baf1faef4.png)
机械检测技术
零件尺寸的测量
“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经过 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9世纪“米”逐渐成为 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 量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 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 在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米的定义是:“1米等 于真空中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量级之间跃迁时辐射1 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2011、2
机械检测技术
零件尺寸的测量
米原器
2011、2
机械检测技术
零件尺寸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除特别精密零件的测量外,一般不直接 用基准光波波长测量零件。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必须把国 家基准所复现的长度计量单位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的计 量器具和工件上去,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 和一致。为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从组织到技术上建立起一套 严密而完整的体系,即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如图1所示。这 个系统的传递媒介是量块和线纹尺,它们是机械制造中的实 用长度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到地方各级计量管理机构逐 级传递和定期检定。
2011、2
机械检测技术
零件尺寸的测量
被测对象:本课程主要是几何量,即长度、角度、形状、位置、 表面粗糙度以及齿轮等零件的几何参数; 测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长度为米,角度为弧度和度、 分、秒。 测量方法:测量时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 和。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一致的程度。反义词为测量误 差。测量误差大,测量精度低,测量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2011、2
机械检测技术
零件尺寸的测量
二)量块 标准量是体现测量单位的某种物质形式,具有较高的稳 定性和精确度。 光波波长:直接使用米定义咨询委员会推荐使用的五种激光 和两种同位素光谱灯的任一种来复现。 使用波长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精确度, 但因对复现的条件有很高的要求,不便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尺 寸的测量。因此,需要将基准的量值按照定义的规定,复现 在实物计量标准器上。常见的实物计量标准器有量块(块规) 和线纹尺。 量块用铬锰钢等特殊合金钢或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 耐磨以及不易变形的其它材料制成。其形状有长方体和圆柱 体两种,常用的是长方体。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_3版(孟兆新,马惠萍主编)PPT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_3版(孟兆新,马惠萍主编)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661f3be561252d381eb6e59.png)
章 渐 开 线 圆 柱 齿
7
01 7.1齿轮传动的使用 02 7.2影响渐开线圆柱
要求
齿轮精度的因素
03 7.3渐开线圆柱齿轮 04 7.4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的评定参数
精度标准
05 7.5渐开线圆柱齿轮 06 习题7
精度设计
09
O
N
E
第8章尺寸链的计算
第8章尺寸链的计 算
8.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8.2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8.3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8.4用其他方法解装配尺寸链 习题8
05
3.5几何公 差的选用
03
3.3几何误 差的评定
06
习题3
05
O
N
E
第4章表面粗糙度
第4章表面粗糙度
4.1基本概念 4.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4.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4.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习题4
06
O
N
E
第5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测第
技 术 基 础
章 几 何 参
第2章尺寸精度设 计
2.1有关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 定义 2.2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简介 2.3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习题2
04
O
N
E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01
3.1几何误 差
04
3.4几何公 差与尺寸公
差的关系
02
3.2几何公 差
感谢聆听
章 常 用 典
型
零
6
01 6.1滚动轴承结合的 02 6.2平键、矩形花键
精度设计
结合的精度设计
第五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第五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7ad65d8ce2f0066f53322aa.png)
被测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
<2>非接触测量:指测量时计量器具的测
头不与被测表面接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按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所起作用不同,分为 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1)主动测量: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 (2)被动测量:零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 按零件在测量过程中状态不同,分为静态测 量与动态测量。 (1)静态测量:被测表面和测量头是相对静止的 (2)动态测量:被测表面和测量头有相对运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5.5 测 量 误 差
一、测量误差的分类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小措施 三、测量误差的合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一、测量误差的分类
按测量误差数字表达形式不同,分为:
1、绝对误差:被测量测得值与真值之差。
x x0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
100% x0 x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测量精度:它是指用相应测量方法进行比较, 其结果和可靠程度,也即测量结果离开真值的 程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精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精确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总和 测量精度: 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精确度高的则精密度和正确度都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5、量块的精度 量块按其长度的制造精度分为00,0, K,1,2,3级,00级精度最高。
量块按其测量的不确定分为1,2,3,4, 5,6等,1等精度最高。 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作尺寸即为量块检 定长度的实测值,因而它不包含量块的制造偏 差,所以在测量中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i xi x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A02-3543 第五章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A02-3543 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f2ce4917dd88d0d233d46aad.png)
标记示例:
标记示例:
五、普通螺纹的偏差表及应用
【例5-1】查出M20×2—6H/5g6g细牙普通螺纹的内、 外螺纹中径、顶径的极限偏差,并计算其极限尺寸。
解题过程
§5-4 螺纹的检测
一、综合检验法——采用螺纹工作量规对影响螺纹 互换性的几何参数的综合结果 进行检验。
第五章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5-1 概述 §5-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5-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5-4 螺纹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七 螺纹的检测
§5-1 概述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二、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三、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具有相同牙型、沿螺旋线连续凸起的牙体。
2.螺纹公差带的大小和公差பைடு நூலகம்级
螺纹公差等级
3.螺纹的旋合长度 标准规定将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
短旋合长度(S) 中等旋合长度(N) 长旋合长度(L)
三、螺纹的选用公差带与配合
四、螺纹在图样上的标记
螺纹代号:粗牙普通螺纹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表示; 细牙普通螺纹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 左旋螺纹在旋合长度代号后加注LH,右旋螺纹不加注。
d2 M 3d0 0.866 P
最佳量针
d 0(最佳)
P
2 c os
2
普通螺纹(=60°):
【例5-2】用三针法测量螺栓M20×2-5g6g的中径尺寸, 选用d0=1.2mm的量针,测得跨距M=20.43mm。若不计螺距误 差和牙侧角误差的影响,试计算该螺栓的中径的实际尺寸, 并判定该螺栓的中径是否合格。
二、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几何量检测方法
![几何量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7fe02caf45b307e8719720.png)
x
x
x
x
测量基准的种类: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验 基准、装配基准。 一般原则:成品测量选用设计基准,中间工序 测量用工艺基准,装配前测量用装配基准。 若图纸已明确基准的用规定基准,若图纸未明 确基准的选用辅助基准。 选用辅助基准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选尺寸精度高的表面。 2.基面稳定性好。 3.若被测尺寸较多,应选择精度大致相同并与 其它尺寸关系密切的表面。
螺纹旋合长度:内、外螺纹旋合时,在轴向螺旋 面上接触部分的长度。 牙型角:牙型角是在螺纹轴向剖面内的螺纹牙型 上,相邻两牙侧间的夹角,普通螺纹的牙型角 α=60°;牙型半角是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 夹角α/2=30°。(牙型角无误差,牙型半角仍 可能有误差,故测量时应该检测牙型半角。 测量方法:利用光学仪器轴切法和影像法测出左 右压型半角,注意消除重影即调整螺旋升角。 螺旋升角: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与垂直于螺纹 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它与中径d2及导程L的关 系为:tgφ=L/лd2,对单头螺纹:tgφ=P/лd2。
检测基础知识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值。(由于真值不 能确定,实际上使用约定真值) 检定: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确定与证实测量器具是否完 全满足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米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 进的路程。 泰勒原则:“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它的测 量面理论上应具有与孔或轴相应的完整表面(即全形量 规),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最大实体尺寸,量规长度等 于配合长度。“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它的 测量面理论上应为点状的(即不全形量规),其尺寸等 于孔或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顶径:与内螺纹或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的直 径,即外螺纹大径或内螺纹小径。 测量方法:多用千分尺、测微计、光学显微镜、二 次元、二坐标等进行检测;精密外螺纹大径的测量, 应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不少于两个截面上进行,每一 截面要求在近似90°的两个方向上测量。螺距较小时 能接触较多牙顶可直接测出,螺距较大时因只能单顶 接触,容易产生较大误差,所以我们在侧头之间放上 合适的垫块(量块)等使支撑平稳,对大螺距螺纹多 用此法;注意:为避免测量时冲击力使工件牙顶产生 大的压陷量,侧头接触时注意轻放。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培训(1)可修改文字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培训(1)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56abe9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e.png)
-0.025
轴 -0.041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例1 已知轴
mm,孔 60 0.01 0.03
60
0.03 0
mm,求孔、轴的极限尺寸和公差。
公差基础知识培训
公差基础知识培训
一、公差与测量概述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目
三、形位公差基础知识
录
四、表面粗糙度基础知识
五、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一、公差与测量概述
(一)互换性概述
1、什么叫互换性? (1)定义: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不需要任何挑选、 调整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就能直接装配,并能保证产 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标准的含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规定的 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它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2 . 标准化: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 规模大、 分工细、 协作多, 为使社会生产有序地进行,必须通过标准化使产品规格简化,使分散的、
局部的生产环节相互协调和统一。
标准化的含义:制定、颁布、实施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
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并作出合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 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意义: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 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检测是机械制造的“眼睛”。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 工精度的提高外,往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所以,合理 地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 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一) 尺寸的基本术语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详解+习题+答案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详解+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ee8a4416fc700aba68fc1e.png)
第一章习题1-1 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选择、调整或辅助加工(修配)的互换性为完今互换性。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
这时,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之便于加工,而在零件完工后再用测量器具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使每组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时按相应组进行(例如,大孔组零件与大轴组零件装配,小孔组零件与小轴组零件装配)。
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工困难,降低成本。
此种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的特性,称之为不完全互换性。
1-2 什么是标准、标准化?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有哪几种?标准(Standard):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的技术标准有四个层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公差(Tolerance):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
检测(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即检验和测量,是将被测几何参数与单位量值进行比较或判断的过程,由此确定被测几何参数是否在给定的极限范围之内。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互换性定义(Interchangeability):指按同一规格标准制成的合格零部件在尺寸上和功能上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能。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的关系:A 零件的尺寸大小一定时,给定的公差值越小,精度就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加工困难。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5ebbca4f242336c1fb95e9e.png)
□ 量块分级主要是按量块中心长度的极限偏差、长 度变动量允许值、测量面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块研 合性等质量指标划分。
□ 各级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 见表6-2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常用长度测量仪器原理 □机械类量仪
●杠杆式齿轮比较仪原理
测量时,测杆1向上或向下移
动,使杠杆的短壁R4发生摆动,
杠杆长臂R3随之摆动,R3带有一
个扇形齿轮,当扇形齿轮摆动时,
带动小齿轮转动,从而使和小齿
轮固接的指针R1偏转,并由刻度
盘读数实现测量、放大被测量的
目的。
图6.5 杠杆式齿轮比较仪原理图
□光学机械类量仪
△光学几何类量仪:是将微小的长度量或则物体经光学方法放 大后,进行读数或瞄准的量仪。
■光波干涉类量仪:利用光的分振幅法将同一光源的光分成两 束,一束为参考光,一束为测量光,两束光相遇后发生干涉, 因为测量光束的光程随工件的尺寸变化而变化,因此两光束相 遇后的光程差发生变化,干涉条纹产生移动,即可测量微小直 线的位移。分为接触干涉仪和激光干涉仪。
组合成所需的尺寸,首先选择能出去最后一位小数的 量块,然后逐级递增。
★例如:选择83块成套量块 组合成58.885mm的尺寸, 选择量块的步骤如下:
第一块:1.005mm; 第二块:1.38mm; 第三块:6.5mm; 第四块:50mm
※用四个量块组成了所需尺寸。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3、量块的精度
第六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6.2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系统
M106103《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M106103《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2a77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代码:M106103总学时:54 学分:3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检测与控制方向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系统掌握各类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计量测试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计量测试的基本知识,能够依据被测量的技术要求拟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并分析处理测量结果,完成一个测试的全过程,何参量精从而具有初步解决工程测量中几密测试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2、公差基础知识3、测量的基本概念4、测量方法的选择12学时第二章长度尺寸的测量1、长度的基准与标准2、量块的检定3、线纹尺的检定4、光滑极限量规5、轴类零件测量6、孔类零件测量7、大尺寸测量及新技术发展6学时8、微小尺寸测量及纳米测量技术第三章角度测量1、角度的实用基准2、角度和锥度的测量心」6学时3、小角度测量技术4、新型角度传感器第四章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3、微观形貌测量新技术的发展第五章形位误差测量12学时1、直线度误差测量及准直技术的新发展2、平面度误差测量3、圆度误差测量4、平行度位置误差测量5、垂直度位置误差测量6、同轴度位置误差测量7、误差分离技术8、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第六章螺纹测量6学时1、螺纹测量基础2、普通螺纹的综合检验3、螺纹的单项测量4、丝杠的测量第七章圆柱齿轮测量8学时1、概述2、齿轮单项测量3、齿轮综合测量4、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精密计量与测试发展概况,熟悉量值传递系统,掌握长度计量检定基本内容。
2、理解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则,对拟定测试方案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掌握工程测量中各种几何量参数的测量原理、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了解各种常用仪器的技术指标。
机械 互换性 1一章 绪论
![机械 互换性 1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eed254269eae009581bece2.png)
内,并判断其是否合格,而不一定得出被测量的具体 数值;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的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 合格品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 预防废品产生。
学习目的
●了解机械精度设计的重要性,能够较好地处理机器的 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间的矛盾
●学会合理确定公差,使用检测手段以保证精度设计的实现
●为学习相关知识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精度设计和测量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尺寸精度设计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 第五章 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第六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内容
系统设计 参数设计 精度设计
(1)系统设计:运动学的设计,如传动系统、位移、 速度、加速度等,这些内容主要由机械原理课程研究;
(2)参数设计:确定产品各零件几何要素的公称值, 以保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工作寿命,如结构、强度、 刚度、寿命等,这些内容主要由机械设计课程研究。
(3)精度设计:
▲原则上,厂际之间的协作采用完全互换,厂内 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
3、外互换和内互换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可分为外互换和内互换。
■外互换是指整个部件或机构与其相配件之间的互换性。 ■内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性。
滚动轴承与外部相配部件为 外互换,采用完全互换。
■互换性原则是组织现代化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技术经济原则。
▲ 作用 ● 使用上:以新换旧,方便维修,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寿命; ● 制造上: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基础 ; ● 设计上: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
SECRI FGM-5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 说明书
![SECRI FGM-5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1e2afe770bf78a6529543a.png)
FGM-5 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用 户 手 册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军工路1000号目录第一章总述.............................................................................................................................- 3 -第二章技术说明...........................................................................................................................- 4 -第一节测试方法 (4)第二节技术参数 (4)第三章工作原理.....................................................................................................................- 6 -第一节光纤(通讯光纤)简介 (6)第二节 FGM-5工作原理 (9)第四章硬件说明 (16)第一节整机外形 (16)第二节系统连线 (17)第五章软件使用 (19)第一节系统软件框架图 (19)第二节软件系统框架图 (23)第三节软件测试界面 (24)第六章操作手册 (37)第七章注意事项 (41)第八章技术支持 (41)SECRI FGM用户手册第一章 总 述光缆是现代通讯主要传播介质之一,作为光缆最主要的生产材料光纤是一种介质圆柱光波导,它能够约束并导引光波在其内部或其表面附近沿其轴线方向向前传播。
它的性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通讯质量,光纤几何参数是光纤的重要参数,它关系到光通信中光的耦合传输、接续等多个方面,是光纤研制、生产中的必测数据。
FGM-5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是上海电缆研究所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测试光纤几何尺寸的测试仪器。
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智能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智能制造-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e328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4.png)
(三)重点与难点
(1)互换性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实际案例分析
(2)互换性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
(3)互换性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在设计具体零部件的设计依据。
第四单元 表面粗糙度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4)会对零部的尺寸精度件进行配合设计和计算。
(三)重点与难点
(1)互换性尺寸公差与尺寸配合的实际案例分析
(2)互换性尺寸公差与尺寸配合的标注
(3)互换性最大和最小原则的使用依据
第三单元 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第四章几何公差与检测
(一)课程内容
(1)理解各种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特征及应用;
(2)理解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两者之间的关系;
2-1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运行控制等有关的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2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或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是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一门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要求学生具有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能识别轴系列、盘系列、叉系列和箱体系列等零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能识别和判断复杂互换性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第5讲:几何量测量基础
![第5讲:几何量测量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ceb5df619e8b8f67c1cb98e.png)
潍坊学院 王长春
几何量测量的有关知识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量值传递 三、量块的有关知识 四、计量器具及其技术指标 五、测量方法及分类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狭义上:
测量
指将被测量与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 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量值 的实验过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
2) 按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不同分类
(1) 绝对测量 从测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的整个量 值的测量。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轴径值。 (2) 相对测量 将被测量和与其量值只有微小差别的同一种 已知量(一般为测量标准量)相比较,得到被测量与已知 量的相对偏差。例如比较仪用量块调零后,测量轴的直 径,比较仪的示值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差。 相对测量时,对仪器示值范围的要求比较小,因而能提高仪 器的测量精度。若已知量(标准量)与被测量的材质相同 时,因偏离标准温度(20℃)及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要比绝对测量法小得多。
(10)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 被测几何量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直接反 映测量结果的置信度
五、测量方法及其分类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 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1) 按所测得的量(参数)是否为欲测之量分类
(1) 直接测量 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欲测 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例如用游标 卡尺测量外圆直径,比较仪测量长度尺寸等。 (2) 间接测量 先测出与欲测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 的相关量,然后按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求得欲测 之量的测量结果。例如用“弦高法”测量大尺寸 圆柱体的直径
6) 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类 (1) 静态测量 测量时被测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头 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等。 (2) 动态测量 测量时被测零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 头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或测量过程是模拟零件在 工作或加工时的运动状态,它能反映生产过程中 被测参数的变化过程。例如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 面粗糙度等。
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ppt课件
![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f528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2.png)
解:孔的极限偏差 ES=Dmax-D=50.025-50=+0.025mm EI=Dmin-D=50-50=0 轴的极限偏差 es=dmax-d=49.950-50=-0.050mm ei=dmin-d=49.934-50=-0.066mm 孔的实际偏差 Da-D=50.010-50=+0.010mm 轴的实际偏差 da-d=49.946-50=-0.054mm 孔的公差 TD=Dmax-Dmin=50.025-50=0.025mm 轴的公差 Td=dmax-dmin=49.950-49.934=0.016mm
图5-1
*
二、 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1. 尺寸 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长度值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单位:毫米(mm)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给定的,孔用D表示,轴用d表示。 3.实际尺寸(Da,da)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孔的实际尺寸以Da表示,轴的实际尺寸以da表示。 4.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如图5-2所示。
图5-3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
*
5.尺寸公差带 零件的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所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尺寸公差带。用图所表示的公差带称为公差带图。 零线为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在画公差带图时,注上相应的符号“0”“+”和“-”号,并在零线下方画上带单箭头的尺寸线标上基本尺寸值。 上、下偏差之间的宽度表示公差带的大小,即公差值。公差带沿零线方向的长度可适当选取。公差带图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偏差及公差的单位也可以用微米(μm)表示,单位省略不写。 6.标准公差 标准中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7.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称为基本偏差。一般为公差带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条件是指测量时零件和测量器具所处的环境,如温度、 湿度、振动和灰尘等。 测量时基准温度为+20℃,一般计量室的温度要控制在 [+20±(2~O.5)]℃,同时还要尽可能使被测零件与计量 器具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测量,计量室的相对湿度应以 50%~60%为适宜 此外,还应远离振动源、清洁度要高等。
在测量技术领域和技术监督工作中,还经常用到检验和检 定两个术语。 检验是确定被检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 而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检验通常用量规、样 板等专用定值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象的合格性, 不一定要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 器具的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例如用量块来检定千分 尺的精度指标等
δ
x0
×100%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基准件误差。一般来说基准件的误差不应超过总测量 误差的l/5~1/3。 计量器具误差。计量器具内在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包 括设计原理、制造、装配调整存在的误差。 方法误差。采用不完善的测量方法而引起的误差。 环境误差。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灰尘 等。环境温度影响最大。 人为误差。测量人技术不熟练、视力分辨能力差、估 值判断不准。
5.2.2 量块
1. 2. 3.
量块的尺寸 量块的研合性 量块的精度 国家标准GB6093-1985将量块的制造精度从高到低分 为00、0、1、2、3和K共6个级别。 量块按鉴定精度由高到低分为1-6共6个等级。
4. 量块的使用
量块的使用方法可分为按“级”使用和按“等”使用 两种。 量块按“级”使用时,是用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 尺寸,即不计算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它们将 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使测量精度受到影响。因不需 修正,所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用量块经检定后所给出的 实际中心长度尺寸作为工作尺寸,由于消除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中仅包 含有量块检定时较小的鉴定误差和检定后的磨损误差, 从而得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2.量仪 量仪是指能将被测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 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 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量仪可分为机械式、光学 式、气动式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如光电式等。
5.3.2 测量方法的分类
(1)按测量结果获得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就是用计量器具直接测量被测量的整个数值或 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千分尺测轴径等。 间接测量就是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再通 过函数关系式求出被测量,例如求一个圆的面积可通过 测量其直径,再通过公式得出。 (2)按测得示值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就是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表示出被测量 的全值,例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直径,其实际尺寸由刻 度尺直接读出。 , 相对测量就是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只表示出被测量 相对于已知标准量的偏差值,倒如用量块(或标准件)调 整比较仪的零位,然后再换上被测件,则比较仪所指示 的是相对于标准件的偏差值。
在实际应用中,除特别精密零件的测量外,一般不直接用 基准光波波长测量零件。 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必须把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长度计量 单位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的计量器具和工件上去,以 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需要在全国范围从组织到技术上建立起一套严密而完整的 体系,即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系统传递媒介是量块和线纹尺,它们是机械制造中的实用 长度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到地方各级计量管理机构逐 级传递和定期检定。
5.5.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处理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和粗大误差共3种。 1.随机误差 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 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正负符 号的出现具有确定的概率。 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多数情况下呈正态分布规律。正态分 布曲线(高斯曲线),具有以下四大分布特性: 对称性: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有界性: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5.2.3 角度单位与多面棱体
角度也属于几何参数。国家标准规定角度的计量单位为弧 度(rad)和度(°)、分(′)、秒( 〞)。 由于圆周角的定义是360°,因此角度不需要像长度那样 再建立一个自然基准。 在高精度的分度中,一般以多面棱体作为角度基准。 多面棱体是用特殊合金钢或者石英玻璃经过精细加工而成 的,常见有4、6、8、12、24、36、72等正多面体。
1 y= e σ 2π y : 概率密度函数
δ2 2σ 2
σ :标准偏差 δ :随机误差
当δ =0时,正太分布的概率密度最大 1 y max = σ 2π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σ=
∑ ( xi − x )
i =1
n
n −1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并取其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测量极限误差:
5.4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1.分度值(i):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间 的距离所代表的量值。数字显示仪器的分度值称为分辨率, 它表示最末一位数字间隔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刻度间距(a):计量器具刻度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 的中心距离。为了便于眼力观察,一般刻度间距在l~ 1.25mm之间。 3.示值范围(b):由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 值的范围。 4.测量范围(B):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被 测量的范围。测量范围不仅包括示值范围,而且还包括仪 器的悬臂或尾座等的调节范围。
5.1
技术测量概述
在机械制造中,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几何参数 进行测量和检验的问题。 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就是将被测量(如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 状和相互位置误差等)与复现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q= x/E x = q.E
x表示被测量,E表示计量单位或标准量,q表示测量值
10.测量力: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与被接触工件之间的接触 力。测量力太大或者太小都将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测量力 大小要适宜。 11.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时,由于测量 误差的存在,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计量器具的不确 定度是一项综合精度指标,它包括测量仪的示值误差、示 值变动性、回程误差、灵敏限以及调整标准件误差等的综 合影响。
5.5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1.测量误差的概念 不管使用多么精确的测量器具,采用多么可靠的测量 方法,都不可避免产生一些误差。 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决定了测量精度的高低,误差 的绝对值愈大,测量精度愈低,反之愈高。 相对误差:它等于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比。
绝对误差:δ = x − x0 相对误差: ε =
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1米是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将米的定义从建立在自然基准上改为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 (光速)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为进一步提高长度基准的复现 精度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国际计量大会推荐用稳定的激光 辐射来复现它。 1985年3月起,我国用碘吸收稳定的0.633μm氦氖激光辐射 波长作为国家长度基准,现在其频率稳定度为 10−17 。
第五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教学提示: 要实现互换性,除了合理地规定公差外,还需要在加工的 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测量与检验,只有通过测量和检验判定 为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
教学要求: 理解有关测量的概念,掌握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特 点,测量误差的分类、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措施,随机 误差的特性与测量结果的表示。
5.3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计量器具可分为量具和量仪 1.量具 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它包括标准量具、 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等。 标准量具是用作计量标准,供量值传递用的量具,如量 块、线纹尺等。 专用量具是用来专门检测某种几何量的测量器具,如光 滑极限量规、花键量规、螺纹量规等。 通用量具是指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可以测量一定尺 寸范围内的几何量,并且能获得具体数值的测量器具, 如游标卡尺、于分尺等。
几何量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4个要素,即被测对象、计量 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被测对象: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 形位误差等。 计量单位:长度计量的基本单位是米,在机械制造中 常用的单位是毫米;在几何精密测量中,长度单位用 微米;超精密测量时,多采用纳米。 测量方法:指在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 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它体现了 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3)被测表面与计量器具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测量和 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就是计量器具的测量头与被测表面直接接触,并 存在一定的机械测量力。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工件的尺寸 等。 非接触测量就是计量器具的测量头与被测表面不直接接 触。非接触测量没有测量力引起的误差,例如用光切显微 镜测量表面的粗糙度等。 (4)按零件上同时被测的参数多少可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例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的实际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 等,属于单项测量。 综合测量就是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例如用 螺纹量规综合检验螺纹各参数。
(5)按技术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动测量 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就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其测量 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防止废品的 产生。 被动测量就是在零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 能判别零件是否合格,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分静态测量和 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就是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是相对静止的, 例如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工件的尺寸等。 动态测量就是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处于相对运动 状态,例如用动态丝杠检测仪检测丝杠的参数等。
δ lim x = ±3σ x
σ
n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σ,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时,测量误 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系统误差可分为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已定系统误差是指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 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恒定不变,或者在条件改变 时,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 未定系统误差是指不易确切掌握误差大小,或不必花费 很多精力去掌握其规律,但是可以估计出其不能超过的 极限范围的系统误差。 发现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是:残余误差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