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文本地位:《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意在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能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全文配以 3 幅连环画,旨在让学生在图文阅读中识记生字、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充满了童趣与温情,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蝌蚪发育成长为幼蛙的变化过程被有序地呈现出来,青蛙的样子也被清晰地勾画出来。
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妙,为故事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态美,给人以真实感、生动感。
文末写“它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既展现了一幅青蛙母子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又让人明白青蛙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萌发要好好保护青蛙的想法。
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复述故事,并应用动词结合生活实际说话。
主要内容三、关系建构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并讲述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学习过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课及本单元的进一步学习,为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详细复述做铺垫,也为第二学段详细复述课文做准备。
四、资源拓展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故事的阅读兴趣,达到本单元的阅读量,本节课向学生推荐主题丛书中“自然探秘”专题的文章《小蝌蚪》《第一天上课》,整本书阅读童话《小鲤鱼跳龙门》《孤独的小螃蟹》。
文本地位:《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意在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能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含义,提高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
2. 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和表达。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导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理解,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探究能力和思维深度。
5.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 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的认知和数的顺序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复数的认知和数的顺序。
活动一:数的认知
- 让学生把教室中各类物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下各类物品的数量。
- 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物品数量时,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要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数的顺序
- 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并将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即数的顺序。
活动三:数的顺序比较
- 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比较大小,如何用数的顺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活动四:综合训练
- 给学生分发练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数的认知和数的顺序的理解。
课堂总结
-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数的认知和数的顺序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认知和数的顺序比较的基本概念。
通过练册中的题目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排序的游戏或应用程序,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数的顺序比较。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排序现象,拓展他们对数的顺序的认识。
注意事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文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内容为有趣的动物,而语文园地则由一到三部分构成,以“童话”为主题。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鸟龟的帮助下找到了妈妈,也变成了小青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遇到问题要多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我是什么》则生动地介绍了水的多种形态和利与害。
最后,《植物妈妈有办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这三种植物的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安排了“读读童话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惯。
教师应组织跟进式阅读,可以分阶段组织分享和交流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从本册起,“和大人一起读”变为“我爱阅读”,意味着学生自主阅读和伙伴间交流的形式取代了一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大人一起读的形式。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1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认识教、没、为、得四个多音字,感受多音字之间的联系。
3.利用生活经验、插图、字谜和形声字规律等识字方法。
4.能朗读课文,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5.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喜爱大自然、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
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练写小故事、小诗等,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计11个课时,其中课文6个课时,口语交际1个课时,语文园地3个课时,快乐读书吧1个课时。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朗读能力,掌握生字和多音字。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新生字和多音字的读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读生词,读准“尾巴、妈妈”等轻声词。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听写课后12个词语。
2.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
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
2.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教学准备】课件,新词卡片,实物展台,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课件出示:小蝌蚪找妈妈图文)我是小蝌蚪,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检查预习过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1.课件出示:预习要求:(1)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读流利。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
3.能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4.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背诵古诗《梅花》。
6.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1.能联系日常生活,用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2.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读准字音。
1.教师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出去野外吗?如果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出示课件3)(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一)学生交流。
2.课件集中出示“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等野外生存必备物品名称,引导学生练读词语。
(板书:野外必备)(1)大声读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读不准的字和词读一读拼音。
(2)同桌合作,互读词语,互相纠正字音。
(3)集体交流,教师随意指词语全班齐读。
(4)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3.生字运用,组词并造句。
(1)(出示课件4)出示“套”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并尝试给“套”字组词造句。
预设:手套套装我今天不小心把一只手套弄丢了。
出示“帽”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并尝试给“帽”字组词造句。
预设:帽子凉帽夏天出门时应该记得戴凉帽。
(出示课件5)出示“登”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并尝试给“登”字组词造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和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题为“大自然的秘密”,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课文以浅显的儿童化语言,向学生揭示了大自然的秘密,读来饶有趣味。
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此类文章,知晓自然界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通过本单元的初步学习,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喜爱大自然,乐于仔细观察,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发展。
另一条是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即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变成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的形态变化。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科普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契合了本单元“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题。
全文以韵文的形式介绍科学常识,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以及了解关于植物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话题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说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在活动与对话中探索大自然中动物的奥秘。
“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为“读读童话故事”,推荐了《小鲤鱼跳龙门》等五本童话集,重在培养学生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能够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同时,能够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一分为识字加油站旅行的装备。
字词句的运用、汉字书写规则的提示、日积月累古诗的背诵,我爱阅读童话。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课后习题题中梯度出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使用时间
教学方法与策略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0分钟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学生朗读生字、新词
二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0分钟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
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8分钟
让学生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学生认真抄写
教学教法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理解课文内容。
单元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8课时
课题内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板书
2、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花的学校: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真可爱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教学反思
课题内容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具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使用时间
教学方法与策略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6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
自学课文,结合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
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huī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yíng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zhuí追:让学生表演āyí阿姨:连词教学dǐng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gǔ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析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这一的课文大多都带有科普性质,主人公多是我们身边的植物或者动物,一些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文学的加工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可以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一起去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性,一同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多姿。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XXX,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课文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呈现了田鸡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的原理。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及其利与害,能让学生对水有一个更广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惯。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二、单元讲授方针知识与能力:1.研究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
2.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感受文中的主人公形象。
2.品味重点语句,研究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形象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新课标第一网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包括《秋天到了》、《小小的船》、《雪地里的小画家》等。
2. 词语学习: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语文园地:通过语文园地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语文园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学习:讲解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训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 语文园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课后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字练习:抄写本单元的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黄山奇石》、《日月潭》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分享学习心得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基础性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 提高性作业: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段话描述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我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教学内容,该单元包含了《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和《古诗二首》四个章节。
这些内容涉及了描绘秋天景色、介绍自然景观、探索植物生长以及学习古典诗词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与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认识自然景观,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见所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诗词的朗读与体会。
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展示秋天的落叶、丰收景象等图片。
让学生分享他们经历的秋天趣事。
2. 新课内容学习:秋天的图画: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让学生描述画中的秋天景色。
黄山奇石:介绍黄山的地理特点,学习生字词,分析奇石的形象,进行朗读训练。
植物妈妈有办法:探讨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科普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深理解。
古诗二首:解读诗意,体会诗词的韵律美,进行朗读和背诵。
3. 随堂练习:根据生字词填空。
画出你心中的秋天。
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简短描述。
4. 例题讲解:以《秋天的图画》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
以《古诗二首》为例,指导如何朗读和体会诗词。
六、板书设计1. 主要生字词和词组。
2. 秋天的特点及课文内容概括。
3. 诗词的韵律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并组词:本单元生字词。
写一篇关于“我的秋天”的短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主要节假日,以及相关的节日习俗和礼仪。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节假日的来历、意义,以及如何在节日中表达祝福和感恩。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以及一些传统的习俗和礼仪。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节假日,对节日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节日的来历、意义和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的节日习俗和礼仪感到好奇,希望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拓展到对节日的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主要节假日,以及相关的节日习俗和礼仪。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学会在节日中表达祝福和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主要节假日,以及相关的节日习俗和礼仪。
2.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日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在节日中如何表达祝福和感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节日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体验节日的氛围。
2.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具体的节日案例,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意义和习俗。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节日经历和感受。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增强对节日的认识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节日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准备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
3.设计好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确保课堂有序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节日,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节假日的来历、意义和习俗。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节日的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第一个单元,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篇阅读课文,1篇口语交际,1个语文园地,1个快乐读书吧。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热爱大自然”。
《小蝌蚪找妈妈》和《我是什么》为科普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诗歌。
3篇阅读课文蕴含了自然现象、动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种子的传播等科学常识。
课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识记生字词,从故事或形象中正确理解所蕴藏的科学常识,喜欢阅读科普类童话故事,产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宜借助不同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构音、形、义之间的关联。
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学习归类识记字词,认识动词并在语境中正确运用;产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养成观察字形结构的习惯。
在朗读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课文的表达特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学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宜借用相似结构的句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或背诵,并建构课文与学生生活的关联,鼓励尝试运用。
“口语交际”的话题为“有趣的动物”,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相符。
教师要在富有趣味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听”和“说”的能力,并养成习惯。
“语文园地”应指向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在教学中,应建构“语文园地”与本单元阅读课文之间的关联,建构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联。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应始终定位在“快乐”两字,教师宜通过让学生猜故事情节、猜角色形象,比一比谁的童话书最有趣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阅读童话故事。
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55个生字,会写要求会写3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小蝌蚪找妈妈》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3.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重点关注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这两种间架结构。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昨天老师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2)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啊!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儿,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我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和解疑的兴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1)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①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②读了课文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2)根据回答,教师随机提问: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最终找到妈妈了吗?3.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并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出示课件3)(小蝌蚪脑袋大大的,身子是黑灰色的,长着长长的尾巴)2.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页,把书拿好,自由朗读课文。
三识字读文,学写生字1.检查字词认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新词,现在你们能读正确吗?(1)结合词语,认读会写字。
(出示课件4)两条哪里宽嘴巴头顶眼睛肚皮孩子跳上来①同桌互读词语,仔细听对方读得是否正确。
②指名让学生读词语,如果学生读对了,就让这名学生领读一遍。
③教师重点指导“宽嘴巴.、孩子.”中加点字的轻声读法。
(2)结合词语,识记会认字,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5)池塘脑袋黑灰色游哇游教书捕食欢迎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披着鼓着自由练读,同桌间轮读,指名让学生读。
教师重点指导“脑袋.、披着.”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轻声。
(3)多元识字。
加一加:口+那=哪宀+艹+见=宽丁+页=顶月+土=肚子+亥=孩+兆=跳减一减:俩-亻=两披-扌=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天地人本课是识字课。
展示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爱识字的习惯。
金木水火土本文以儿歌的形式,巧妙地把“一~五”这五个数字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注意掌握其中的反义词。
口耳目本课是看图识字,五个汉字属于人体器官。
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融儿童情趣与识字为一体。
日月水火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
八个汉字配以八幅图片,图文结合展示了汉字演变的过程。
对韵歌本课是对对子的形式,用“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的韵文提供语境,配以山川风景插图。
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
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图意: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
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bǔ)。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 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
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 2 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大 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 ________长长的尾巴, ________地游来游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四、练习,巩固: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2.青蛙四条腿, ________嘴巴, 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雪白的肚皮第三课时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 13 画,第 8 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 7 画,下边是“”不是“电”;裳:共 14 画,下边是“衣”;鼓:13 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碧绿:青绿色。
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板书设计: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2.《我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法、情景创设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会写“黑”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猜谜导入(一)猜谜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二)板书课题(2、我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一)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四)交流识字方法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加一加:雨+包=雹禾+家=稼灾器换一换:澡—躁俺—淹较难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
“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六)学生读词语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
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