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d7f72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6.png)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一、教学内容1. 概述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概念2. 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特点3. 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4. 动手实验金属钠与水反应三、教学准备1. 教学模型:水、金属钠,试管、放大器、平台2. 教学辅助材料:安全眼镜、烧杯、量杯、酸碱指示剂、水3. 教学仪器:浴血坩埚、显微镜等四、教学方法1. 以说的方式来讲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以演示方式来模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过程,明确反应的特点;3. 以讨论的方式来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让学生充分思考;4. 以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操作材料,体会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老师向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发生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的兴趣的的引导下引出课题。
2.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意义:教师用丰富的生活范例,让学生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意义,来理解实践针对性,营造学习气氛。
3. 过程体验: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金属钠进行反应时发生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反应时发生的物化变化,加深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理解。
4. 思考分析:教师请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以思考和分析的方式,找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反应原理,做出自己的总结分析,归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内容,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5. 技能实践:老师让学生用具体的材料实验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用具体的动作让材料发生化学变化,让学生逐一运用知识把理论知识变为技能实践。
6. 总结结论:教师总结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整理实验结果,以及学生分析的思考,对学生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六、实验活动1. 安全预案: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传递安全第一的十分重要的理念,实验前一定要认真讲解安全规范,防止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2. 配置材料:烧杯、量杯、金属钠、酸碱指示剂、水,依照实验顺序准备金属钠与水反应所用材料,引导学生用一定的量比给实验材料准备好。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41ec68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a.png)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教学重点: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过程,掌握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社会生活事件引入化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讲授法: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社会生活事件引入化学知识,介绍钠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包括钠的颜色、硬度、密度等。
3、实验:进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4、讲解:讲解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包括钠与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过程。
5、实验:进行钠着火后的处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掌握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钠的重要性和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教学评价】1、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的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3、学生对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情况。
板书设计】钠与水的反应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反应:钠+水→氢气+氢氧化钠钠的保存方法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课后作业】1、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2、查阅资料,了解钠的其他应用。
为了引入新课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个实物展示,吸引学生目光,激发他们对钠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法来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在实验室中,钠被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我们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割,观察到钠的颜色是银白色,硬度较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钠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银白、轻、软、导、低等方面。
钠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提出问题: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而不像初中学过的白磷那样保存在水中呢?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实验惯和化学兴趣。
化学钠和水反应实验教学教案
![化学钠和水反应实验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b27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2.png)
实验的安全注意 事项和环保要求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氢气
钠与水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影 响
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可以用于 制备肥皂、纸浆等工业产品
实验反思与建议
实验设计合理,操作简便 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结果准确,易于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 意识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和热情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社会责任感
实验原理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 气中容易氧化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氢气
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钠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 盐和氢气
钠是一种活泼金 属,与水反应生 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实验后处理: 清洗实验仪器, 整理实验数据, 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及分析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钠块浮在水面上,剧烈反应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 反应结束后,钠块消失,溶液呈碱性
钠与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和氢气
反应过程中钠的 体积变化和温度
变化
氢氧化钠的性质 和用途
氢气的性质和用 途
实验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和解决方
水:实验辅助材料,用于与 钠反应
玻璃棒:实验工具,用于搅 拌和转移反应物
导管:实验工具,用于导出 反应反应容器,防止烫伤
钠:实验主要材料,用于与 水反应
烧杯:实验容器,用于盛放 反应物和生成物
温度计:实验工具,用于测 量反应温度
酒精灯:实验工具,用于加 热反应物
反应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条件:常温 常压下即可发生
金属钠与水反应教案
![金属钠与水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293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3.png)
钠与水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1)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亲自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及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学习,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
1、重点:钠与水的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以及钠与水反应产物的判断。
三、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小烧杯、镊子、小刀、滤纸、火柴、酒精灯、玻璃片
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f21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f.png)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现象和结论。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现象和结论。
2. 教学难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 运用讲授法,讲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和结论。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相关问题。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镊子、小刀、玻璃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金属钠、水、酚酞指示剂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内容1.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硬度等。
2.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盐酸等物质的反应。
3.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钠离子与水分子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气。
4.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红。
5.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结论: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和氢气。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演示:在实验室中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讲解与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知识拓展:介绍金属钠在其他溶液中的反应,如金属钠与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的反应。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学生活动1. 参与实验:观察并记录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 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和结论。
3. 完成练习: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47a5814028915f804dc2c5.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钠和水的反应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第二课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本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复习初中学习中所认识的金属性质,引出高中要介绍的金属钠、铝、铁与氧气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第二部分介绍金属钠、铁和水的反应;第三部分介绍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最后则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等内容。
钠与水反应是金属化学性质中的重点,对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学习有指导启示作用,对其以后教学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方法、实验观察等有借鉴作用,所以教好、学好这节课对后续内容有很重要的意义。
钠与水反应具有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易于总结等优点,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有利于强调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易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4个班的学生已通过对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实验探究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兴趣,特别是对前一课时的学习,既初步形成了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分类思维模式,又对本节课的实验操作、现象充满了期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质;(2)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发生条件及生成物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在归纳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四、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分析六、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复习回顾法、练习法七、教前准备:金属钠、塑料片、滤纸、洗瓶、烧杯、镊子、酚酞、硫酸铜溶液、多媒体课件。
高中化学 钠与水的反应5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钠与水的反应5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c7103770bf78a64295455.png)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钠与水反应实验,了解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2、通过钠与水反应实验,初步学会有序的实验观察方法;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训练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化学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设计
呢?应放热2.产生气体
【投影展示】实验探究一的相关注意事项仔细阅读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发生
意外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一:钠与水反应小组讨论、合作动手
进行实验探究一。
培养小组协作能力及动
手能力
板书记录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予以指导。
【板书】保存煤油中;质软;银白色;变暗;浮;熔;响;游;小组汇报记录的实验结果。
验证了自己的推测。
1.反
应放热2.产生气体
培养全面、有序的实验观
察能力
问题三: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协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二。
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方案一:
亲自实验,没有明显现象。
继续讨论,抓住核心,改进
方案。
方案二:理论分
析,不可行。
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培养
实验设计能力。
【演示改进实验】观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
题,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
氢气的同时,体验对课本
实验进行改进的必要性。
问题四:钠与水反应除生成氢气外,选择试剂,进行实验探究三回忆初中所学知识,训练
四、板书设计。
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1ab965360cba1aa911da19.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钠和水的反应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第二课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是金属化学性质中的重点,对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学习有指导歧视作用,对后续内容有很重要的意义,钠与水反应具有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易于总结等优点,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有利于强调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高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易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实验探究方面,以具有一定的基础兴趣,特别是对前一课时的学习计,初步形成了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分类思维模式,又对本节课的实验操作现象充满了期待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写出钠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特点(2)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质(3)能说出并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2、过程与方法(1)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发生条件及生成物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在归纳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四、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分析六、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和练习法七、教前准备:金属钠、塑料片、滤纸、洗瓶、烧杯、镊子、酚酞、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导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接连三天惊现神秘水雷,先后有八个铁皮桶漂浮在水面,其中五个发生爆炸,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打捞,在整个过程中无人员伤亡。
经广州市化工集团化学品专家确定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
【教师引导】浮在水面上的“水雷”发生了爆炸!钠与水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钠与水的神秘面纱!【学生行为】认真的思考、感到好奇地听讲【过渡】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要了解钠与水之间的反应,我们先看看钠的结构示意图。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ebf058ec281e53a5902ff87.png)
《金属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主要性质。
以钠和水反应这个实验为基础,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思考与交流,自主学习,丰富有关金属的知识。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内容,新人教版打破了旧教材的编排格式,将原本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内容调放到元素周期律之前进行学习,体现了金属的特性,不过相比旧教材而言系统性降低,因此在进行授课时要合理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指导和总结。
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也是高中化学的一大重点,这一部分的的学习不仅是前两章《从实验室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后面铝、铁等金属性质的学习也有着铺垫的作用,并且为化学必修二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1.学生们在初中的学习中掌握了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了解钠位于金属的活动顺序的位置。
2.通过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迁移,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出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大,钠与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任务高效实施;学生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规则和技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4.学生存在着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全面、不能用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化学现象以及知识迁移有难度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能正确写出钠与水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能判断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锻炼运用各种感官捕捉信息的能力,掌握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db4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钠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硬度等。
2. 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
4.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2. 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安全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钠与水反应的原因。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镊子、滴管、试管、酒精灯、石头等。
2. 实验试剂:钠、水、酚酞溶液等。
3. 安全措施: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准备醋酸溶液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钠与水的反应。
2. 讲解钠的物理性质:通过PPT展示钠的密度、熔点、硬度等性质,让学生了解钠的基本特征。
3. 讲解钠的化学性质:介绍钠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为学生理解钠与水反应打下基础。
4. 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讨钠与水反应产生浮、熔、游、响现象的原因。
6. 讲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PPT展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自学。
七、课堂练习1. 根据钠的物理性质,解释为什么钠能在水中浮起来。
2.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描述钠与水反应时的实验现象。
八、课后作业1. 复习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深入研究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853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5.png)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本节课主要讲述钠与水的反应。
在初中已经研究了一些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但本章节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学生对金属的理解。
钠是高中阶段研究的第一种金属元素,研究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突出。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判断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钠与水的反应及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以及通过实验探究钠的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是钠与水的反应,包括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这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学好这一点,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高中生观察和分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虽然学生对新事物和新现象充满好奇心,但他们需要更仔细全面地观察,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突破这个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鼓励他们注重实验研究。
为了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仪器,如烧杯、镊子、滤纸、小刀、玻璃片、水、金属钠、酚酞和试管。
在复阶段,学生需要练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新闻事件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钠着火的情况。
在新知探究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他们需要将钠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会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并板书钠与水的化学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
教师会解释每个现象的原因,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最后,教师会让学生思考如何扑灭着火的钠。
思考交流阶段,学生需要回答金属钠和酸反应是否会产生氢气,以及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中是否能置换出铜。
在课堂总结中,教师会回顾今天研究的知识,强调钠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需要牢记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现象。
如果钠着火了,应该用沙土扑灭,而不能用水扑灭。
1.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离子方程式:2Na + 2H2O → 2Na+ + 2OH- + H22.钠与水反应时,与钠的熔点低、硬度小和强还原性无关的是钠的密度小。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2bc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f.png)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钠和水的反应教学对象:高中化学课教学目标:1.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和机制。
2.掌握钠与水反应条件和实验方法。
3.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
教学内容:1.钠的性质与特点:(1)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电性。
(2)钠具有低密度和低熔点的特点。
(3)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与水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热。
2.钠与水的反应原理和机制:(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2Na + 2H2O → 2NaOH +H2↑。
(2)钠与水反应时,钠原子的电子被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所吸引,形成了Na+和OH-离子,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氢气和热。
(3)钠和水反应的速度取决于钠的初始大小和形状以及水的温度和纯度等因素。
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钠片、水槽、盛水瓶、试管、取滴管、点火器等。
(2)实验步骤:1)将干净的钠片切成适当大小,放入水槽中的盛水瓶中。
2)用取滴管取一些水,在小试管中放置。
3)轻轻用点火器点燃小试管中的水,观察现象。
4)将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改变水的温度,再对钠的反应进行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1)一定要注意安全,穿戴好实验室制服和安全防护用具。
2)钠片一定要切成适当的大小,并避免由于反应过程中的汽化造成的钠片飞溅。
3)在实验前必须检查水的纯度,使用纯净水对结果的准确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1)钠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热,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瓶颈位置过高,导致大量氢气释放而产生安全隐患。
(2)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为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接触后会引起皮肤灼伤。
(3)在进行实验时,必须穿戴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和讲解,学生深入了解了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和机制,并掌握了钠与水反应的条件和实验方法。
同时,学生也对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钠与水反应教案
![钠与水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669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f.png)
钠与水反应教案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用品:烧杯、镊子、小刀、滤纸;实验试剂:金属钠、水、酚酞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捉鬼的故事。
说有个农夫,他的妻子肚子痛得非常厉害,他就去请了一个老巫婆来给妻子看病。
老巫婆来到一看就说:你妻子是鬼附身了!农夫吓得赶紧请巫婆施法。
只见巫婆拿来一碗水,倒入了几滴无色溶液。
然后放入“一颗仙丹”,只见仙丹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了,而水也变了成了红色。
巫婆说,这是仙丹发挥了作用,那声音是鬼的惨叫声,他最终变成了一滩血水。
那么现在大家相信巫婆说的“仙丹”吗?今天就给同学们重现“捉鬼”的精彩一幕。
请大家把书翻到49页,我们今天来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板书】(标题)钠与水的反应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顺序表,说说它的规律是什么?请三位同学上来写一写Fe、Mg、Al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面的同学在草稿本上写。
从离子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质是金属与酸中+1价氢离子反应。
水是弱电解质,也电离少量的氢离子,但我们熟悉的金属一般与水反应没什么现象,比如说Fe、Cu。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钠也是一种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又是怎样的一个景象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钠与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P49实验3—3】听故事,抓关键情节回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前的金属遇到酸能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并写离子方程式钠浮在水面,钠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钠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发出“嘶增强学生好奇心,为进入新课做好准备回忆旧知识,为下一步做好准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2滴酚酞,用玻棒搅匀后,从煤油瓶中取出一小块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刮去表面的物质,接着切下一小块,用镊子夹住,慢慢投入水中。
(最后一个操作由学生来做),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可以从钠与溶液的变化,有没有气体产生,反应是否放出热量等这几方面来观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钠浮在水面,说明什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人教版(精品教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人教版(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0151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b.png)
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案(设计)课题;金属与水的反应授课教师:教材版本人教版章节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材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本节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实验现象;(2)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3)了解钠的保存方法以及钠着火的扑灭方法,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过程与方法:()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通过思考题的练习以及回答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b60d8e551810a6f4248619.png)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钠在与水发生反应情况及其原因。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和酸反应教学方法:启发式、并进探究实验法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复习:1:钠的物理性质2:钠与氧气的反应导入:【情景】 广州日报大洋网上找到了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 “水雷”谜团待解》(2002-7-9):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
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
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讨论】 1、俗话说“水火不相溶” ,为什么今天水会引火呢?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呢?2、装有钠的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呢?【活动探究】 向一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到小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用耳朵听,用手触摸感受。
【提醒】 ① 钠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切割钠在玻璃片上进行④ 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观察】主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钠 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钠 成光亮小球反应 热且熔点低四处 动生成发出嘶嘶 声反应溶液变反应生成物显【交流与讨论】 ① 生成的碱性物质是②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这是个氧化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定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要降低,只可能是 元素了。
结论:实质:金属钠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课堂延伸】1、钠应该怎么保存?2、钠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吗?。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9fb43ece2f0066f4332286.png)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金属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主要性质。
以钠和水反应这个实验为基础,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思考与交流,自主学习,丰富有关金属的知识。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内容,新人教版打破了旧教材的编排格式,将原本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内容调放到元素周期律之前进行学习,体现了金属的特性,不过相比旧教材而言系统性降低,因此在进行授课时要合理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指导和总结。
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也是高中化学的一大重点,这一部分的的学习不仅是前两章《从实验室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后面铝、铁等金属性质的学习也有着铺垫的作用,并且为化学必修二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1.学生们在初中的学习中掌握了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了解钠位于金属的活动顺序的位置。
2.通过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迁移,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出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大,钠与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任务高效实施;学生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规则和技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4.学生存在着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全面、不能用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化学现象以及知识迁移有难度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能正确写出钠与水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能判断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e55ff7bb90d6c85ec3ac68a.png)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金属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主要性质。
以钠和水反应这个实验为基础,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思考与交流,自主学习,丰富有关金属的知识。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内容,新人教版打破了旧教材的编排格式,将原本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内容调放到元素周期律之前进行学习,体现了金属的特性,不过相比旧教材而言系统性降低,因此在进行授课时要合理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指导和总结。
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也是高中化学的一大重点,这一部分的的学习不仅是前两章《从实验室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后面铝、铁等金属性质的学习也有着铺垫的作用,并且为化学必修二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1.学生们在初中的学习中掌握了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了解钠位于金属的活动顺序的位置。
2.通过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迁移,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出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大,钠与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任务高效实施;学生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规则和技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4.学生存在着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全面、不能用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化学现象以及知识迁移有难度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能正确写出钠与水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能判断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锻炼运用各种感官捕捉信息的能力,掌握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化学(师范)
学号20120513035 姓名张雪琴
实习学校重庆一中指导教师许应华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授课教师:张雪琴
教材分析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紧承上一课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深入分析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其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并且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观察法、实验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本章节中,学生初步尝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索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科学思维,这种学习过程和方法也为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
(2)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滴水生火的魔术”的导入激发学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兴趣,通过动手切割金属钠以及将钠块投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学会观察、描绘、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初步学会从宏观物质到化学符号再到微观世界的“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滴水生火”的魔术的解释以及生产中钠爆炸的实例分析感受学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的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解释“滴水生火”魔术感受钠与水反应的学习价值,初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使用。
【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
本节课在教的过程中运用了实验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生也可以激发学生到学习化学的兴趣。
但是整个课堂没有让学生做题来巩固练习所学的知识是这堂课的缺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