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参考幻灯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火
? 包括肝火、心火、胃火与阴虚火旺等内生火热。 ? 有成于发病之先者,为素蕴火热;
有生于既病之后者,即因病而生之火热。 ? 实火常见
原因:
? 虚火责之阴亏
情志过激,气郁化火; 情志不遂,或忿郁化火,肝郁化火; 或劳神过度,五志过极,心火暴甚; 饮食失节,嗜欲偏颇,积热内蕴
水不涵木,水不制火,木火生风; 则肝阳化风,肝风内动,风火相煽。
12

正虚
肝肾阴虚
13
中风病因病机
? 正气亏虚,心肝肾等脏阴阳失调、痰阻血 瘀,外邪乘虚而入之本虚标实之证。
气血素虚
?
劳倦内伤
忧思恼怒 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
瘀血阻滞 痰热内蕴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脑脉痹阻
血溢脑脉之 外
发为中风
14
中风辨证要点
6.标本 虚实
1. 中风 先兆
5.病势 的顺逆
中风辨 证要点
10
3、痰
? ——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与肺、脾、 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 肥、贵人生活优裕,嗜食肥甘,脾之运化不及,聚湿生痰, 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中风。
11
4、瘀
? 指凝于脉中之血,或溢于脉外的“离经之 血”,亦指流行不畅而郁滞之血。
? 瘀血理论在近代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则随 着对“活血化瘀”方药的深入研究及现代 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确立了其地位。
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
牛膝──引血下行
天麻、钩藤、菊花──增强平肝熄风之力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 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 而喎僻不遂等为主要的病症,因发病急骤, 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里风性善行而数变相似, 古人类比风邪如矢石之中人,故曰中风。”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5
二、病因病机
? 内风论--外风论--内外风统一论。 ? 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主张“”内虚邪中”。 ? 唐宋以后,突出“内风” 立论。 ?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 近代将内外风相合,才标志着完善的中风
18
治疗原则
? 1、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 2、中腑──通瘀泄热 ? 3、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之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 4、中风恢复期、后遗症 ──多为虚实兼夹,扶正
祛邪,标本兼顾
19
症治分类 (中经络)
(一)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二)肝阳暴亢,风阳上扰 (三)阴虚风动 (四)气虚血瘀 (五)痰热腑实 (六)风痰瘀内,闭阻经络
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22
(二)肝阳暴亢,风阳上扰
? 症状: 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 痛,面红目赤 2)兼症: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3)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腻干,脉弦数。
?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栀子、夏枯草等。
? 导源于《黄帝内经》——偏枯: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
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 风的含义——六淫外邪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善行而数变 、主动”
? 注:此中风不同于《伤寒论》的中风: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
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中风的概念
脱证
病性


病机
邪气内闭清窍
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 将离决
神志昏迷、牙关紧 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
症状
闭、口噤不开、两 手握固、肢体强痉
开、四肢松懈瘫软、手 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鼻息低微等
17
鉴别诊断
中风当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 头痛:不同病因所致,疼痛性质、部位多样性、可变性 ? 厥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短时间内可苏醒,醒后如常人 ? 痿病:肌肉萎缩、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为主,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 痉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属于筋脉之病 ? 中恶:感受邪恶秽浊之气而发,无口眼涡斜及偏瘫现象 ? 痫病:多见于青少年,醒后无语言障碍、偏瘫、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 昏迷:多种疾病的严重阶段出现,醒后有原发病证存在
23
(三) 阴虚风动
1、症状:
1)主症: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
则半身不遂等症。
2)兼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腰酸膝软 。
3)苔脉: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 2、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 3、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 4、常用药:
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柔肝熄风
理论得以形成。
6
中风病因病机
7
病机
?火
?风
?虚
?痰
?瘀
虚 在 中 风 病 机 中 处 于 基 础 的 地 位
8
风 外风——1、肝风内动
1)、中风为风邪所致,风邪多通肝,“风气通于肝”; 2)、中风多由情志引起,特别是怒,怒伤肝; 3)、“肝主身之筋膜”,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
不利甚或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与肝之阴血 不足或“肝风内动”有关。
中风
中医辨证论治
1
内容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辨证论治 4 现代研究 5 名医经验
2
一、概述
? 西医概念: 中风——是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
的俗称,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
包括: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3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2.真中、
类中、 复中
3.病位
4.闭证 和脱证
浅深和
病情轻

15
(一)辨中经络、中脏腑
------主要依据神志清与不清区别
? 中经络——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 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 中腑——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 无昏迷;
? 中脏——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16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
20
(一)风火上扰清窍
闭证
症治分类 (中脏腑)
脱证
(二)痰湿蒙蔽心神
21
(一)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1、症状: 1)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
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2)兼症: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 等症。 3)苔脉:苔薄白,脉浮数。
? 2、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 ? 3、主方:大秦艽汤加减。小续命汤、大续命散 ? 4、常用药: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