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设计与实现
基于颜色Petri网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建模分析
基于颜色Petri网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建模分析作者:周新宇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9年第19期摘 ; 要: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计算机领域一个经典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广泛地应用于并行系统中。
现在已经利用多种技术实现了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仿真,其中,利用Petri 网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仿真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比较可行的仿真方案。
文章对Petri网仿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进行进一步优化,采用颜色Petri网对其进行仿真,并对优化后的模型与普通的模型进行了模拟运行。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与普通的Petri网模型有相近的模拟结果,说明优化后的模型可以代替原有的模型进行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拟,降低了系统模型的复杂度。
关键词:生产者—消费者;建模;仿真;颜色Petri网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进程同步的经典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的同步问题建模分析,如在并行算法[1]、大量数据环境[2]、网管系统[3]等场景中,利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解决相关的同步问题。
由于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应用广泛,对这个问题的仿真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如利用Java[4]语言、Linux[5]系统、COM[6]组件、C#[7]语言等对其进行的仿真研究。
Petri网是用来描述并发系统的一种形式化方法。
Petri网是由Carl Adam Petri(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初用来表示信息流模型,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由简单的、普通的Petri网发展到高级Petri网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利用Petri网的建模研究已经实现了利用普通的Petri网对其建模及仿真[8-9]。
本文采用颜色Petri网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进行建模,比较了普通的Petri网建模与本方法的建模模型,通过实验证明本方案降低了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建模的复杂性。
1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1 ;模型简介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种多线程同步问题的模型,一個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如图1所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进程同步模拟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进程同步模拟设计——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06姓名张方纪指导教师孙玉芬2010 年 1 月2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张方纪专业班级:计算机0806指导教师:孙玉芬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题目: 进程同步模拟设计——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初始条件:1.预备内容:阅读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章节内容,对进程的同步和互斥,以及信号量机制度有深入的理解。
2.实践准备: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使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模拟用信号量机制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
2.设计报告内容应说明:⑴需求分析;⑵功能设计(数据结构及模块说明);⑶开发平台及源程序的主要部分;⑷测试用例,运行结果与运行情况分析;⑸自我评价与总结:i)你认为你完成的设计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或比较出色;ii)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以后如何改正;iii)从本设计得到的收获(在编写,调试,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iv)完成本题是否有其他方法(如果有,简要说明该方法);时间安排:设计安排一周:周1、周2:完成程序分析及设计。
周2、周3:完成程序调试及测试。
周4、周5:验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注意事项:严禁抄袭,一旦发现,一律按0分记)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进程同步模拟设计——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1课设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在于,通过编写一个具体的有关操作系统进程同步互斥的经典问题,加强对操作系统实现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机制的理解。
同时培养提出问题、发现知识、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地,我们要编制出一个程序,利用PV原语以及进程创建、同步、互斥、销毁等相关的系统调用来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背景介绍2.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the producer-consumerproblem)问题描述:一组生产者向一组消费者提供消息,它们共享一个有界缓冲区n,生产者向其中投放消息,消费者从中取得消息。
多线程常考的算法题
多线程常考的算法题
多线程算法题常常考察对并行处理和线程同步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考的多线程算法题:
1.筷子原理(或称二叉堆栈):有两个栈,它们共享一段连续的内存。
这两个栈的指针分别为high 和low,每次操作都需要两个栈的指针进行比较,然后移动指针。
请设计一个线程安全的筷子算法。
2.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生产者生产物品放入缓冲区,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物品。
当缓冲区满时,生产者需要等待消费者取出物品;当缓冲区为空时,消费者需要等待生产者放入物品。
如何用多线程解决此问题?
3.栅栏问题:有一串数列,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排栅栏,每次只能向右移动一位,求最少多少次可以移动到最右边。
如何用多线程加速求解?
4.银行家算法:银行家算法是一种避免死锁的资源调度算法。
假设有多个进程请求资源,如何用多线程实现银行家算法?
5.线程池问题:如何设计一个线程池,使得任务队列不会溢出,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多核资源?
6.锁的粒度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锁粒度来平衡线程安全和性能?
7.读写锁问题:如何使用读写锁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缓存系统?
8.死锁检测与恢复:如何检测一个多线程系统中的死锁,并在检测到死锁后如何恢复?
9.线程同步问题:如何使用信号量、互斥锁等工具实现线程同步?
10.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问题: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强一致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多线程算法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多线程并行处理和线程同步的理解。
(完整word版)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操作系统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博雅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拟实现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习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加深对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和重要算法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设计内容2.1 概述用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C或C++语言实现。
通过研究Linux 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
说明:有界缓冲区内设有20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1-20这20个整型数.设计要求:(1)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县城的标识符。
(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
(3)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
2.2 设计原理多进程是一种非常简洁的多任务操作方式。
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烦琐的多任务工作方式。
生产者-消费者方案是多进程应用程序开发中最常用的构造之一。
因此困难也在于此。
因为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可以多次重复生产者—消费者行为,其代码也可以如此。
设计中创建了Consumer 类,该类通过在一些多进程应用程序中促进代码重用以及简化代码调试和维护来解决这个问题。
多进程应用程序通常利用生产者—消费者编程方案,其中由生产者进程创建重复性作业,将其传递给作业队列,然后由消费者进程处理作业.多进程是一种使应用程序能同时处理多个操作的编程技术。
通常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多进程操作使用多个进程:适时事件,当作业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或在特定的间隔内调度执行时;后台处理,当后台事件必须与当前执行流并行处理或执行时;适时事件的示例包括程序提醒、超时事件以及诸如轮询和刷新之类的重复性操作。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第一章、概述1.1 课题背景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同步问题十分重要,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因而吸引了不少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读者—写者问题” 、“哲学家进餐问题”等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进程同步概念及实现方法。
1.2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Producer_consumer)是一个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
它描述的是: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此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
为使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能并发执行,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可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从一个缓冲区取得一个产品消费。
尽管所有的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都是以异步的方式运行的,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装有消息尚未被取走产品的缓冲区投放产品。
如下图所示:1.3进程同步机制在中引入进程后,虽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但由于进程的异步性,也会给系统造成混乱,尤其是在它们争用临界资源的时候。
例如,当多个进程去争用一台打印机时,有可能使多个进程的输出结果交织在一起,难于区分;而当多个进程去争用共享变量,表格,链表时,有可能使数据处理出错。
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1.4进程同步优点进程同步其优点在于能够让操作系统更加有效地对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最大潜力地发挥处理机的性能。
让系统的执行更加畅通无阻,尽可能地让系统少出现一些由于系统资源分配不合理所带来的死锁、死机之类的事情的发生。
保持了处理机的高速运行之后从用户角度来说程序运行所花费的时间就会更短。
从而保证了处理机在相同的时间内有更大的吞吐量。
而把并发进程的同步和互斥问题一般化,就可以得到一个抽象的一般模型,即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大问题之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题目三大经典问题之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1、加深对并发协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使学生掌握有关进程(线程)同步与互斥的原理,以及解决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算法,从而进一步巩固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等有关的内容。
2、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进程(线程)的控制原语或系统调用的使用。
3、了解Windows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学习使用Windows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应的API函数。
4、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知识综合,独立开发较大程序的能力。
5、培养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的调试技术。
6、培养学生开发大型程序的方法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7、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算法分析能力。
9、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文字论述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其要求在Windows?XP、Windows?2000等操作系统下,使用的VC、VB、Java或C等编程语言,采用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技术编写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或哲学家进餐问题或读者-写者问题或自己设计一个简单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实际问题。
要求:(1)经调试后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2)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方式运行,体现了进程(线程)同步互斥的关系。
(3)程序界面美观。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要求利用PV操作实现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的同步问题。
此问题描述的是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消费者进程可从缓冲区中取走产品去消费,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装满且尚未取出的缓冲区中投放产品,并且生产者消费者互斥使用缓冲区。
四、实验原理图五、算法实现(1)有一个生产者线程ProduceThread,有1个消费者进程CustomerThread;缓冲区为shareList。
生产消费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验证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互斥的方法。
4. 验证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语言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三、实验内容1. 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介绍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是操作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并发控制模型,用于解决多个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
在该模型中,生产者负责生成数据,消费者负责消费数据。
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共享资源(如缓冲区)进行通信。
2. 实验设计(1)环形缓冲区为了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步,我们设计了一个环形缓冲区,由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缓冲块组成。
每个缓冲块可以容纳一个产品。
环形缓冲区的指针分别指向当前的第一个空缓冲块和第一个满缓冲块。
(2)信号量为了实现进程互斥和同步,我们使用了三个信号量:① 公用信号量:用于实现临界区互斥,初始值为1。
② 生产者私用信号量:用于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同步,初始值为0。
③ 消费者私用信号量:用于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同步,初始值为0。
(3)生产者进程生产者进程负责生成数据,并将数据存入环形缓冲区。
当环形缓冲区满时,生产者进程等待;当环形缓冲区有空位时,生产者进程继续生成数据。
(4)消费者进程消费者进程负责从环形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并消费。
当环形缓冲区空时,消费者进程等待;当环形缓冲区有数据时,消费者进程继续消费数据。
3. 实验步骤(1)创建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
(2)初始化信号量。
(3)运行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
(4)按任意键停止程序,显示当前系统的各个参数的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运行实验程序,我们可以观察到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的运行情况。
当按下任意键停止程序时,程序将显示当前系统的各个参数的值,包括环形缓冲区的空位数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状态等。
2. 分析(1)互斥:通过公用信号量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形缓冲区的互斥访问,防止了同时操作缓冲区的问题。
产销对接方案
产销对接方案产销对接是指将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有效连接,以实现产品的顺利推广和销售的过程。
在传统的产销模式中,生产者生产产品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渠道进行销售,而销售者则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费用,产销对接方案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销售效益和消费者满意度。
首先,产销对接方案可以提高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沟通效率。
在传统模式中,生产者往往无法准确了解销售者的需求,销售者也难以准确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但是在产销对接方案下,生产者和销售者可以通过实时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来达到更高程度的配合和合作。
比如,生产者可以根据销售者反馈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规模,销售者也可以根据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信息来制定更精确的销售策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
其次,产销对接方案能够降低产品流通成本。
传统的产销模式中,产品需要经过中间商、经销商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价格,也增加了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而产销对接方案可以通过直接销售或者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减少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环节,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和流通时间。
例如,一些电商平台通过与生产者建立合作关系,采用直接发货的方式,可以更快地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另外,产销对接方案还能够增加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在传统的产销模式中,生产者往往只能通过有限数量的销售渠道来将产品推广给消费者,而销售者也只能选择有限的产品进行销售。
而产销对接方案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合作关系,将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地区和消费群体。
比如,生产者可以与不同地区的销售团队、批发商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渠道和资源来推广和销售产品。
这样一来,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就会大大提高,消费者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提高了产品销量和知名度。
最后,产销对接方案也可以促进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设计模式之生产者和消费者
设计模式之⽣产者和消费者⼀.简介⽣产者消费者模式并不是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之⼀,23种设计模式都是建⽴在⾯向对象的基础之上的,但其实⾯向过程的编程中也有很多⾼效的编程模式,⽣产者消费者模式便是其中之⼀,它是我们编程过程中最常⽤的⼀种设计模式。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
产⽣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产者;⽽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产者/消费者模式。
该模式还需要有⼀个缓冲区处于⽣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个中介。
⽣产者把数据放⼊缓冲区,⽽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概的结构如下图。
为了不⾄于太抽象,我们举⼀个寄信的例⼦(虽说这年头寄信已经不时兴,但这个例⼦还是⽐较贴切的)。
假设你要寄⼀封平信,⼤致过程如下:你把信写好——相当于⽣产者制造数据你把信放⼊邮筒——相当于⽣产者把数据放⼊缓冲区邮递员把信从邮筒取出——相当于消费者把数据取出缓冲区邮递员把信拿去邮局做相应的处理——相当于消费者处理数据⼆.优点解耦假设⽣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
如果让⽣产者直接调⽤消费者的某个⽅法,那么⽣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依赖(也就是耦合)。
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产者。
⽽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接着上述的例⼦,如果不使⽤邮筒(也就是缓冲区),你必须得把信直接交给邮递员。
有同学会说,直接给邮递员不是挺简单的嘛?其实不简单,你必须得认识谁是邮递员,才能把信给他(光凭⾝上穿的制服,万⼀有⼈假冒,就惨了)。
这就产⽣和你和邮递员之间的依赖(相当于⽣产者和消费者的强耦合)。
万⼀哪天邮递员换⼈了,你还要重新认识⼀下(相当于消费者变化导致修改⽣产者代码)。
⽽邮筒相对来说⽐较固定,你依赖它的成本就⽐较低(相当于和缓冲区之间的弱耦合)。
操作系统之进程(生产者---消费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内容1、模拟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和互斥;2、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的算法实现;二、实验目的1、熟悉临界资源、信号量及PV操作的定义与物理意义;2、了解进程通信的方法;3、掌握进程互斥与进程同步的相关知识;4、掌握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问题;5、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深刻理解进程同步问题;三、实验题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用C语言实现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具体要求如下:(1)一个大小为10的缓冲区,初始状态为空。
(2)2个生产者,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往缓冲区中添加数据,若缓冲区已满,等待消费者取走数据之后再添加,重复10次。
页脚内容1(3)2个消费者,随机等待一段时间,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若缓冲区为空,等待生产者添加数据之后再读取,重复10次。
四、思想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模拟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和互斥。
在系统进程并发执行异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资源共享和进程间合作而造成进程间相互制约。
进程间的相互制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间接制约。
这是由于多个进程共享同一资源(如CPU、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而引起的,即共享资源的多个进程因系统协调使用资源而相互制约。
(2)直接制约。
只是由于进程合作中各个进程为完成同一任务而造成的,即并发进程各自的执行结果互为对方的执行条件,从而限制各个进程的执行速度。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生产者不断的向缓冲区中写入数据,而消费者则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对缓冲区的操作是互斥,即当前只能有一个进程对这个缓冲区进行操作,生产者进入操作缓冲区之前,先要看缓冲区是否已满,如果缓冲区已满,则它必须等待消费者进程将数据取出才能写入数据,同样的,消费者进程从缓冲区读取数据之前,也要判断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必须等待生产者进程写入数据才能读取数据。
在本实验中,进程之间要进行通信来操作同一缓冲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
题目1: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模拟要求:用实验方法模拟单处理机系统的进程调度,并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作为进程调度算法。
具体任务:1、理解掌握进程调度实现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如何组织进程、如何实现处理机调度。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结构,进程控制块的链表组织。
进程调度程序包含从进程就绪队列选择并摘取进程、给该进程分配处理机。
2、设计进程控制块相关数据结构,进程状态跃迁的相关模拟;3、实现时间片进程调度算法模拟程序设计、编码及调试。
题目2: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模拟要求:用实验方法模拟单处理机系统的进程调度,并采用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作为进程调度算法。
具体任务:1、理解掌握进程调度实现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如何组织进程、如何实现处理机调度。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结构,进程控制块的链表组织。
进程调度程序包含从进程就绪队列选择并摘取进程、给该进程分配处理机。
2、设计进程控制块相关数据结构,进程状态跃迁的相关模拟;3、实现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模拟程序设计、编码及调试。
题目3:最短剩余时间优先(动态优先)调度算法模拟要求:用实验方法模拟单处理机系统的进程调度,并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调度算法作为进程调度算法。
具体任务:1、理解掌握进程调度实现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如何组织进程、如何实现处理机调度。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结构,进程控制块的链表组织。
进程调度程序包含从进程就绪队列选择并摘取进程、给该进程分配处理机。
2、设计进程控制块相关数据结构,进程状态跃迁的相关模拟;3、实现最短剩余时间优先调度算法模拟程序设计、编码及调试。
题目4 作业调度设计1、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作业调度算法的设计加深对作业管理基本原理的理解。
2、内容⑴在后备作业队列中,输入5个作业各自运行所需要的时间及存储空间。
①按先来先服务的原则进行调度,输出作业调度的顺序及等待的时间。
②按最短作业(即运行时间最短)优先的原则进行调度,输出作业调度的顺序及等待时间。
③按最小作业(即存储空间最小)优先的原则进行调度,输出作业调度的顺序及等待的时间。
chap2(15-16)
哲学家进餐问题
哲学家进餐问题
有五个哲学家共用一张
P3
ck4
ck3 P2 ck2 P1 P0 ck1
圆桌,有五个碗和五只 筷子,每个哲学家必须 左右手都获得筷子时, 才允许进餐。
P4
ck0
2.4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分析:
当一个哲学家思考时,他与相邻的两个哲学家不 会相互影响; 但当他进餐时,需要同时获得最靠近他的左右两 只筷子,若其中一只被相邻的哲学家拿走,他就 必须等待,因此,他们相互制约。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个生产者,1个消费者,共享n个缓冲区
将n个缓冲区组织成环形,因此需要指针指示放入产品的 位置(w)以及消费产品的位置(r) semaphore s_empty=n,s_item=0; item buffer[n]; int w=0,r=0;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void producer() { L1: produce a item x; wait(s_empty); buffer[w]=x; w=(w+1)%n; signal(s_item); goto L1; } void consumer() { L2:wait(s_item); y=buffer[r]; r=(r+1)%n; signal(s_empty); consume y; goto L2; }
2.4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2、某小型超级市场,可容纳50人同时购物。入口 处备有篮子,每个购物者从入口入内购物,在出口 处结帐(出口和入口禁止多人同时通过)。试用 wait(s)、signal(s)操作为同步机制写出它们并发执 行时能正确工作的程序。
semaphore sm=50;//资源信号量,控制并发度 semaphore in_mut=1,out_mut=1;//入口、出口互斥使用 void readeri() {L1: wait(sm);//是否有位置 wait(in_mut);//申请入口 通过入口; signal(in_mut);//释放入口 在超市中购物; wait(out_mut);//申请出口 通过出口; signal(out_mut);//释放出口 signal(sm);//释放位置 goto L1; }
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
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关于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的背景和重要性的简要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撰写:概述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是指为了解决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衔接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产销对接的问题一直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与销售之间信息不对称、协同不足等原因,导致资源浪费、库存积压、效率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
为了有效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确保生产与销售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制定并实施一种长效的产销对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该机制旨在通过信息共享、合理规划、协同配合等方式,打破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收入。
本文将对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进行全面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详细剖析当前面临的产销对接问题,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随后,我们将探讨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列举其带来的潜在优势和利益。
最后,我们将总结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对于一个长文的撰写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结构设计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产销对接问题分析2.2 长效机制的必要性3. 结论3.1 总结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方案3.2 展望未来发展在文章结构的设计上,我们采用了三层目录结构。
首先是引言部分,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1.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3.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4.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5.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归纳为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6.“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8.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9.提出管理的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报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0计划的分类11控制的类型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2.根据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分为预先、过程、事后控制3.根据实施控制的来源分正式组织、群体、自我控制4.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分反馈、前馈控制5.根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间接控制.12控制原则1.控制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从总体上看,它既包括对人的控制,也包括对物的控制,这就增加了控制的复杂.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2.系统控制原则3.一致与比较原则4.预防性原则5.例外与重点原则6.灵活性原则7.经济合理原则8.反馈原则13.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试分析两者关系.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M=K(基本环境容量)+R(变动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环境承载力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即某一时刻环境状态下不仅与自身的运动状态有关,还与人类作用有关.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14.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1.资源供给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程度.2.社会影响指标:如经济实力、污染防治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口密度等.3.污染容量指标:如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和污染物净化能力.15.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答: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人类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有目的、合理地去探索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从天然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产品、废旧产品到产品最终处置———加以优化的系统方法.需要优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能量和资本.其内涵:认为工业(industry)的外延涵盖了人类的各种活动,扩展到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基础16.生态工业园区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过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费接着”的循环途径.17生态产业园: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知道下,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不同产业,按照物质循环、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资源利用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网,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求得多产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8.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间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20.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财经独立的两个经济单位(如公司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和它的影响范围,提出解决环境污染这个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各种方法.21.物质平衡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肯尼斯·鲍尔丁(KEBoulding)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环境经济学问题———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关系问题.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其物质形态并没有消失,必然存在于物质系统之中.物质平衡理论的一个现代经济系统由物质加工、能量转换、污染物处理和最终消费四个部门(或部分)组成.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发展,正是物质平衡理论在可持续条件下的实践.22.庇古税:是解决环境问题古典的教科书的方式,属于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是一种从量税,庇古税的单位税额,根据一项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于边际效益的均衡点来确定,这时对污染排放的税率就处于最佳水平.23.科斯定理: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HCoase,1991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了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提出了着名的科斯定理.在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的条件下,受外部性影响的各方将会就资源配置量达成一致意见,使这种资源配置量既是最优的,又独立于任何事先的产权安排.科斯定理说明庇古观点的片面与错误,认为要解决外部性问题无需政府的干涉.24.排污权交易:着名经济学家戴尔斯(JHDales)提出的排污交易权理论就是在科斯定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排污权交易理论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商品,政府拥有所有权,政府可以在专家帮助下组织实施排污权交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外部性内部化,达到避免较重的损害的目的.也就是政府有效地使用其对环境资源这个特殊商品的产权,使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化配置和外部性内部化问题上发挥最佳时间这就是着名的排污权交易.25.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他分析26.环境统计调查方法1.定期普查2.抽样调查3.科学估算4.专项调查27.什么是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在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水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28什么是城市环境规划,包括那些内容答: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城市生态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要改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状态必须从城市生态的结构入手,而合理布局则是调控城市生态结构的关键环节.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的内容包括:预测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确定功能分区及各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值;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环境目标值的污染防治方案,其中包括污染源控制方案、环保投资方案、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等.29.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方法:1)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编制依据 2)固体废物规划分析方法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选址方法:①填埋场与城市的距离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环境保护条件④场地建设条件⑤地质环境条件30.试举例简述生态规划的基本步骤与主要规划内容.答:生态规划目前尚无统一的工作程序,麦克哈格在“DesignwithNature”一书中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框架,后来被称之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法.生态调查生态评价决策分析生态规划的内容为:1生态调查生态调查是指调查了解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特征及相关关系的过程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2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基础.3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31.何谓污染预防,它与末端控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污染预防指在人类活动各种过程中,如材料、产品的制造,使用以及服务过程,采取消除或减少污染控制措施,它包括不用或少用有害物质、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制造技术与工艺等,以达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生产、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2.实施污染预防环境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2)―废物最小化‖,即由减少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3)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3.污染预防环境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主要是从组织形态和组织各项管理活动两个方面进行环境管理.(2)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①工业企业的污染预防②污染预防与ISO14000系列标准(3)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①经济决策的全过程控制②物质流通领域的全过程控制③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34产业生态学是关于技术组织及其资源使用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它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35.环境绩效是只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体系成效.36.环境绩效评估是有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37.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的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清洁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对生产过程,要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数量、毒性和污染;对产品,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设计和实践中.”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 38.清洁生产审计的特点鲜明的目的性完整的系统性突出预防性符合经济性强调持续性注重可操作性39.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计是指对组织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全过程的重点或优先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监测,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制定方案,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审计明确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废弃物在哪里产生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2)为什么会产生废弃物这要求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3)如何消除这些废弃物针对每一个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40.环境管理体系审计过程: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报告、纠正与预防措施和跟踪审核41.产品生态设计系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都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设计改进,使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为最低,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42.产品生态设计基本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中的工业代谢理论与生命周期评价.43.生态设计的长期战略:从环境的角度考虑,生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寻找到更加合理的、更具建设性的方案来长期地、持续地减少环境影响.这就需要开发新的设计理念来构筑生态设计的长期战略44.什么是生命周期评价,并简述其发展过程.答: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其总体核心是:生命周期评价是对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即所谓从摇篮到坟墓)——从获取原材料、生产、使用直至最终处置——的环境因素及其潜在影响的研究.45.如何实施产品环境标志制度.答: ①确定授予环境标志的产品类别②确定授予标志的标准和尺度③制定标准图形46..所谓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指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要求及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运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排污收费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对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47.点源调查统计内容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国家坐标系)及分布平面图;②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④烟气出口速度(m/s);⑤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48.废物最小化对策的两个途径:源削减,再循环49.污染预防的概念:在人类活动各种过程中,如材料、产品的制造,使用过程以及服务过程,采取消除或减少污染控制措施,它包括不用或少用有害物质,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制造技术与工艺灯,以达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各种(生产、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0.清洁生产在工业污染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污染预防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51.环境绩效基准是管理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他基准.组织在规划EPE时应参照其所设定的环境绩效基准,以便所选择的EPE 指针能适当地反映组织的环境绩效.可以获得环境绩效基准的来源包括:①目前和过去的绩效;②法令规定;③相关之规定、标准和措施;④绩效数据和由工业及其他产业发展出来的信息;⑤管理审查和稽核;⑥科学研究.53.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区别在于环境影响评价所考虑的是相对确定的事件,其影响程度也相对比较容易测量和预测;而环境风险评价所考虑的是不确定性的危害事件或潜在的危险事件,这类事件具有概率特征,危害后果发生的时间、范围、强度等都难以事先预测.9.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①环境特征调查②生态调查③污染源调查④环境质量调查⑤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效果调查⑥环境管理现状调查10.环境质量预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①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法②水环境质量预测:水质模型,如河流模型,河口、湖泊水库模型等.③固体废物环境质量预测: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④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交通噪声预测、环境噪声预测.11.环境审计的内容:①符合性审计②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③过渡审计④关于有害物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⑤污染预防审计⑥环境效益审计⑦产品审计12.环境效益审计:评价由于采取了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产生的成本及其估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并估计环境治理的效益.13.产品审计:确定产品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14.环境系统的构成: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模型库等软硬件)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的系统.按内容可分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和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15.环境预测的内容:①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②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③环境质量预测④生态环境预测⑤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16.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①分析调查评价结果②分析预测的结果③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④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⑤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经典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范文大全[修改版]
第一篇: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经典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二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一、目的实现对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拟,以便更好的理解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编制生产者—消费者算法,模拟一个生产者、一个消费者,共享一个缓冲池的情形。
1、实现对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拟,以便更好的理解此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典型的PV 操作问题,假设系统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缓冲池,生产者的任务是只要缓冲池未满就可以将生产出的产品放入其中,而消费者的任务是只要缓冲池未空就可以从缓冲池中拿走产品。
缓冲池被占用时,任何进程都不能访问。
2、每一个生产者都要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放入缓冲池,每个消费者从缓冲池中取走产品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消费者进程同步,因为只有通过互通消息才知道是否能存入产品或者取走产品。
他们之间也存在互斥,即生产者消费者必须互斥访问缓冲池,即不能有两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进行。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原理分析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两个线程。
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消费者线程消费。
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中获得物品,然后释放缓冲区。
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线程释放一个空缓冲区。
当消费者线程消费物品时,如果没有满的缓冲区,那么消费者线程将被阻挡,直到新的物品被生产出来。
四、生产者与消费者功能描述:生产者功能描述: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两个线程。
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消费者线程消费。
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线程释放出一个空缓冲区。
消费者功能描述: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获得物品,然后释放缓冲区,当消费者线程消费物品时,如果没有满的缓冲区,那么消费者线程将被阻塞,直到新的物品被生产出来。
五、实验环境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 系统。
编程语言:C#。
多线程面试题目(3篇)
第1篇1. 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是一种程序执行方式,允许程序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
2. 多线程有哪些优点?(1)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充分利用多核CPU资源;(2)防止程序阻塞,提高用户体验;(3)简化程序设计,使程序结构更清晰。
3. 什么是线程?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是进程的一部分。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堆栈、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4. 什么是线程池?线程池是一组预先创建的线程,用于执行多个任务。
线程池可以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提高程序性能。
5. 什么是同步?同步是线程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
6. 什么是互斥锁?互斥锁是一种同步机制,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该资源。
7. 什么是条件变量?条件变量是一种线程间的通信机制,用于线程之间的同步。
二、多线程实现方式1. Java中的多线程实现方式(1)继承Thread类:通过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创建线程对象。
(2)实现Runnable接口: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创建线程对象。
(3)使用Callable和Future:Callable接口与Runnable接口类似,但返回值。
Future接口用于获取Callable接口的返回值。
2. C中的多线程实现方式(1)继承Thread类:与Java类似,通过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创建线程对象。
(2)实现Runnable接口:与Java类似,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创建线程对象。
(3)使用Task和TaskCompletionSource:Task是C中的异步编程模型,TaskCompletionSource用于获取异步操作的结果。
3. Python中的多线程实现方式(1)使用threading模块:Python中的threading模块提供了创建线程、同步机制等功能。
操作系统实验4-4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4-4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 4-4 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互斥等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短作业优先(SJF)算法时间片轮转(RR)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2、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使用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使用互斥锁实现哲学家进餐问题四、实验步骤1、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设计数据结构来表示进程,包括进程ID、到达时间、服务时间等。
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放入就绪队列。
从就绪队列中选择第一个进程进行处理,计算其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在设计的数据结构中增加作业长度的字段。
每次从就绪队列中选择服务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处理。
计算相关的时间指标。
时间片轮转(RR)算法设定时间片的大小。
将就绪进程按照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放入队列。
每个进程每次获得一个时间片的执行时间,若未完成则重新放入队列末尾。
优先级调度算法为每个进程设置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从就绪队列中选择进程执行。
2、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创建一个共享缓冲区。
生产者进程负责向缓冲区中生产数据,消费者进程从缓冲区中消费数据。
使用信号量来控制缓冲区的满和空状态,实现进程的同步。
哲学家进餐问题模拟多个哲学家围绕一张圆桌进餐的场景。
每个哲学家需要同时获取左右两边的筷子才能进餐。
使用互斥锁来保证筷子的互斥访问,避免死锁的发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调度算法的结果与分析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优点:实现简单,公平对待每个进程。
缺点:对短作业不利,平均周转时间可能较长。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优点:能有效降低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产品怎样实现绿色环保
产品怎样实现绿色环保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环保。
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生产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环保效果。
本文将探讨产品怎样实现绿色环保,以及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绿色产品的重要性绿色产品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
生产和使用绿色产品有助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
绿色产品的出现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品生产阶段的绿色环保措施1. 原材料选择选择环保原材料是生产绿色产品的首要步骤。
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易于回收利用的材料,并避免使用有毒或难降解的材料。
2. 生产过程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放物的排放,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境标准。
3. 节能减排在生产过程中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优化设备能效、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产品使用阶段的绿色环保措施1. 增加产品寿命设计产品时考虑耐用性和维修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新换代频率,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2. 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消费者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开车出行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产品回收再利用建立完善的产品回收体系,鼓励消费者回收废弃产品并进行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推动绿色产品发展的政策和机制政府在绿色产品领域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研发和生产。
同时建立产业联盟、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案例分析举例介绍几个成功实现绿色环保的产品案例,探讨其采取的绿色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及取得的环保效果。
总结绿色环保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产品绿色化是实现绿色社会的关键一环。
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使用、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环节中推动绿色环保,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产品怎样实现绿色环保的讨论,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管程的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管程的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设计背景:管程是一种高级抽象数据类型,它支持在它的函数中隐含互斥操作。
结合条件变量和其他一些低级通信原语,管程可以解决许多仅用低级原语不能解决的同步问题。
例如,本实验中利用管程提供一个不会发生死锁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就是利用管程的很好的例子。
管程封装了并发进程或线程要互斥执行的函数。
为了让这些并发进程或线程在管程内互斥的执行,管程的实现必须隐含的具有锁或二值信号量。
如果没有条件变量,管程就不会有很有用,条件变量提供了一种对管程内并发协作进程的同步机制。
条件变量代表了管程中一些并发进程或线程可能要等待的条件。
一个条件变量管理着管程内的一个等待队列。
如果管程内某个进程或线程发现其执行条件为假,则该进程或线程就会被条件变量挂入管程内等待该条件的队列。
如果管程内另外的进程或线程满足了这个条件,则它会通过条件变量再次唤醒等待该条件的进程或线程,从而避免了死锁的产生。
所以,一个条件变量C应具有两种操作 C.wait()和C.signal()。
当管程内同时出现唤醒者和被唤醒者时,由于要求管程内的进程或线程必须互斥执行,因此就出现了两种样式的条件变量:Mesa Style(signal-and-continue): 唤醒者进程或线程继续执行,被唤醒者进程或线程等到唤醒者进程或线程阻塞或离开管程后再执行。
Hoare Style(signal-and-wait): 被唤醒者进程或线程立即执行,唤醒者进程或线程阻塞,直道被唤醒者阻塞或离开管程后再执行。
我们实验所做的就是在原来mesa样式的基础上进行Hoare样式的改进;这种样式也是我们实验中需要实现的样式。
2.设计目标验证并分析Nachos中Bridge管程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单行桥双向过桥问题。
定义和实现Hoare样式的条件变量Condition_H类利用Hoare样式的条件变量Condition_H,实现Ring类中定义的各个方法,使用Ring管程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产销对接方案
产销对接方案一、背景介绍产销对接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协作,旨在实现生产和销售环节的高效衔接,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产销对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需求分析在设计产销对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和消费者的反馈,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以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以减少库存和降低运营成本。
3. 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销售覆盖率和销售额。
4. 提供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例如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铺等。
5. 加强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
基于以上需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产销对接方案。
三、产销对接方案设计1.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根据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我们确定了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定位。
我们的产品将以高品质、创新性和环保为核心卖点,定位于高端消费市场。
通过与设计师和科研人员的合作,我们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我们将与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货物的及时配送和库存的及时补充。
同时,我们还将引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便减少库存损耗和运营成本。
3.销售网络和渠道拓展为了扩大销售渠道,我们将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线上销售渠道。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在各大城市建立实体店铺,以提升产品的销售覆盖率和销售额。
4.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我们将提供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
除了线上销售和线下实体店铺外,我们还将考虑推出移动端销售应用程序,以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购买我们的产品。
5.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我们将加强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选题背景 (1)2.设计思路 (1)3.过程讨论 (1)4.结果分析 (7)5.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录 (10)指导教师评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绩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选题背景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研究多线程程序时绕不开的经典问题之一,它描述是有一块缓冲区作为仓库,生产者可以将产品放入仓库,消费者则可以从仓库中取走产品。
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两类:(1)采用某种机制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同步;(2)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管道。
第一种方式有较高的效率,并且易于实现,代码的可控制性较好,属于常用的模式。
第二种管道缓冲区不易控制,被传输数据对象不易于封装等,实用性不强。
因此本文只介绍同步机制实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同步问题核心在于:如何保证同一资源被多个线程并发访问时的完整性。
常用的同步方法是采用信号或加锁机制,保证资源在任意时刻至多被一个线程访问。
Java语言在多线程编程上实现了完全对象化,提供了对同步机制的良好支持。
在Java中一共有四种方法支持同步,其中前三个是同步方法,一个是管道方法。
2.设计思路2.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种同步问题的抽象描述。
2.2计算机系统中的每个进程都可以消费或生产某类资源。
当系统中某一进程使用某一资源时,可以看作是消耗,且该进程称为消费者。
2.3而当某个进程释放资源时,则它就相当一个生产者3.过程论述首先,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同时进入缓冲区,甚至可能同时读/写一个存储单元,将导致执行结果不确定。
这显然是不允许的。
所以,必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互斥进入缓冲区。
即某时刻只允许一个实体(生产者或消费者)访问缓冲区,生产者互斥消费者和其他任何生产者。
其次,生产者不能向满的缓冲区写数据,消费者也不能在空缓冲区中取数据,即生产者与消费者必须同步。
当生产者产生出数据,需要将其存入缓冲区之前,首先检查缓冲区中是否有“空”存储单元,若缓冲区存储单元全部用完,则生产者必须阻塞等待,直到消费者取走一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唤醒它。
若缓冲区内有“空”存储单元,生产者需要判断此时是否有别的生产者或消费者正在使用缓冲区,若是有,则阻塞等待,否则,获得缓冲区的使用权,将数据存入缓冲区,释放缓冲区的使用权。
消费者取数据之前,首先检查缓冲区中是否存在装有数据的存储单元,若缓冲区为“空”,则阻塞等待,否则,判断缓冲区是否正在被使用,若正被使用,若正被使用,则阻塞等待,否则,获得缓冲区的使用权,进入缓冲区取数据,释放缓冲区的使用权。
3.1系统流程图3.1.1生产者流程图:3.1.2消费者流程图:3.1.3主程序流程图:3.1.4生产者:ProducerThread//定义生产者线程class Produc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productNo = 0; //产品编号int id; //生产者IDpublic ProducerThread(int id){this.id = id;}public void run(){while(isRun){productNo++; //生产产品buffers.put(productNo, id); //将产品放入缓冲队列try{Thread.sleep(1000);}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3.1.5消费者 ConsumerThread//定义消费者线程class Consum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id; //消费者IDpublic ConsumerThread(int id){this.id = id;}public void run(){while(isRun){buffers.get(id); //从缓冲队列中取出产品try{Thread.sleep(1000);}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3.1.6缓冲区Bufferclass Buffer {JTextArea ta;static final int productBufferNum = 10; //缓冲单元数ProductBuffer pBuffer[] = new ProductBuffer[productBufferNum]; //缓冲队列int in = 0; //缓冲单元指针,用于放产品get()int out = 0; //缓冲单元指针,用于取产品put()int consumeProductNo; //记录消费产品的编号int usedBufferNum = 0; //记录缓冲队列已使用的缓冲单元个数public Buffer (JTextArea ta){this.ta = ta;//初始化for(int j=0; j<productBufferNum; j++){pBuffer[j] = new ProductBuffer();}for(int i=0; i<productBufferNum; i++){pBuffer[i].product = -1;pBuffer[i].hasProduct = false;}}//取产品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get(int id){//缓冲队列空则等待if(usedBufferNum <= 0){try{super.wait();}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consumeProductNo = pBuffer[out].product; //取出产品pBuffer[out].product = 0; //清空缓冲单元pBuffer[out].hasProduct = false; //置"无产品"标识usedBufferNum--;//输出本次取产品后缓冲队列的情况ta.append("消费者"+id+"将产品"+consumeProductNo+"从缓冲单元"+out+"取出,缓冲队列状态如下:\n");printBuffer();out=(out+1)%productBufferNum; //更新指针//唤醒等待线程super.notify();}//放产品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int productNo, int id){//缓冲队列满则等待if(usedBufferNum == productBufferNum){try{super.wait();}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pBuffer[in].product = productNo; //放产品pBuffer[in].hasProduct = true; //置“有产品”标识usedBufferNum++;///输出本次放入产品后,缓冲队列的情况ta.append("生产者"+id+"将产品"+productNo+"放入缓冲单元"+in+",缓冲队列状态如下:\n");printBuffer();in=(in+1)%productBufferNum; //更新指针//唤醒等待线程super.notify();}//打印缓冲队列当前情况private void printBuffer(){ta.append(" 缓冲单元编号产品编号缓冲单元状态\n");for(int i=0; i<productBufferNum; i++){ta.append("\t"+i+"\t"+pBuffer[i].product+"\t"+pBuffer[i].hasProdu ct+"\n");}}}/*一个缓冲单元*/class ProductBuffer {int product; //存放产品编号boolean hasProduct; //标识该缓冲区是否有产品,true有产品,false 无产品}3.1.7图形界面createUIpublic void createUI(){JFrame frame = new JFrame("生产者消费者");JPanel panel = new JPanel(new BorderLayout());//ta.setBackground(Color.blue);JScrollPane scrPane = new JScrollPane(ta);panel.add(scrPane, BorderLayout.CENTER);JButton button = new JButton("停止");button.addActionListener(this);panel.add(button, BorderLayout.SOUTH);panel.setBackground(Color.BLUE);frame.add(panel);frame.setVisible(true);frame.setSize(1000,500);frame.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3.1.8事件驱动actionPerformed//按钮响应事件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isRun = false; //控制线程结束System.out.println("停止");}4.结果分析运行主程序得到一个GUI窗口,在文本域中输出结果,一共10个缓冲单元,三个生产者随机生产产品依次从0编号的缓冲区放入产品,消费者按照生产的先后顺序消费产品。
当缓冲单元有产品时,状态栏显示true,否则显示false。
并且当消费者取走产品后,产品编号会变成0.5.结论这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我用Java语言编写的,用关键字synchronized来实现多个线程同步,用继承Thread来将生产者线程与消费者线程实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