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在北京,文化氛围浓厚,旅游景点众多。
无论是历史文化类的博物馆,还是自然风光的旅游区域,都是游客前往的热门旅游胜地。
而在这些景点中,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地方。
博物馆概述北京鲁迅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9号。
这里曾是作家鲁迅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博物馆内展示了鲁迅先生当年的生活、文学成就、办刊经历等。
博物馆共有三个展馆,分别是鲁迅故居、新馆和中华鲁迅研究会馆。
值得一提的是,故居和新馆都是鲁迅生前住所的原址。
博物馆观后感作为国内著名的文化名人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以庭院式的园林风景和充满贴近生活的展品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这里是鲁迅先生的故居,不仅可以感受到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能够深刻体验作家在迫害和艰难困苦中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执着。
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了生活用具、鲁迅先生的手稿、著作、家庭纪念品等,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生活,以及作家通过文字抒发的思想和情感,更可以透过家庭论文及日记体小说,真正领会鲁迅先生严于律己、为民请命、坚持不懈、崇高的精神和学识。
此外,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配有音频导览器的讲解服务。
导览器上有许多讲解员的音频,它们依据每一展室的主题和展品配置而成,配合展品一一介绍,使解说更加详细、直观。
这样的讲解方式能够更好地让游客了解到每件展品的背景、历史和相关知识。
最后,整个博物馆是以鲁迅先生为中心的,他的生活、思想、文学成就、书信等都被深入讲解。
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人生历程和成就,还能够感受到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道德和人性的关注。
小结总体来说,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一座充满灵性的文化名人博物馆,这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个博物馆布置典雅温馨,形象和谐,彰显了鲁迅先生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
无论是拥有文化美誉的人文访客还是家庭旅游者,都强烈建议来此参观。
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
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1爸爸经常对我说,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让我多读鲁迅的书。
但我对鲁迅并不太熟,所以我一直想了解鲁迅。
八月的一天,天气很晴朗,我央求妈妈带我去参观了鲁迅博物馆。
通过参观,我知道了很多关于鲁迅的知识。
鲁迅的真名叫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东昌坊口新太门。
他的爸爸妈妈最初叫他周豫山,十八岁时才改名叫周树人。
他有句名言,让我看后就牢牢地记住了它: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还知道了他的故事。
在鲁迅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生病了。
因为家里的钱不够,他只能把家里的衣服当了,才有钱去买药。
1898年5月,鲁迅来到南京上学,他上学十分刻苦,考试也考的很好。
他把获得的金牌换成钱,买书看。
1918年,他第一次创作了小说《狂人日记》,鲁迅是他自己想出的笔名。
就这样,转眼间过了三十年,因为他努力学习、勤奋写作,他成了一个有名的作家,他写的《药》《野草》等许多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可惜的是,在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时25分时,鲁迅因病逝世。
终年56岁。
看了鲁迅的故事后,我想到了一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想,鲁迅不是和那些成功的人一样,他们的辉煌历程,不是用勤劳与汗水造就出来的吗?他们的人生之路,不就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吗?去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收获真是不小啊!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2自然体育课——鲁迅故居这周二,赵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自然体育课将上一堂语文课,只不过教学地点有所改变,是去鲁迅博物馆。
大家都迫不及待,据说我们要在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了解鲁迅精神。
不久,我们就到达了博物馆。
我们列好队,在赵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开始声情并茂地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文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
们参观完鲁迅博物馆后肯定有很多感受吧,不妨用文字记录下来。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鲁迅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篇(一)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迎面是鲁迅先生的石雕半身像,目光坚定,面容安详。
石像后面就是博物馆陈列大厅。
鲁迅先生逝世已70周年,今年博物馆将展厅重新布置过。
举步入内,能感到新的展厅色调清爽、空间明亮。
新陈列里的旧日时光自1956年建馆以来,展厅已几经变迁。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展厅颇具俄罗斯风格,90年代新建时又一变为东方情调。
时至今日,由于使用了10年之久,展柜和展品(复制品)已出现破旧和破损。
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博物馆对其基本陈列“鲁迅生平陈列”重新布展。
调整充实后的馆藏陈列,即将与访者见面。
改造过的展厅,质朴、自然、明快、流畅,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最近10年间,中国在鲁迅研究方面,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不但有新史料的发现,而且学术界对文学史上的一些事件,有了更明晰的脉络和说法。
这次改进陈列的成果之一,就是在内容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比如在原有《新青年》的展品旁边,新添了钱玄同和陈独秀的手稿,让人们对于《新青年》的了解更具有丰富性。
在新的展示陈列中,科技手段广泛应用,触摸屏、录像片等电子媒介的引入,超越了对历史静态的呈现,而赋予一种动感。
在展柜里,多了几个电子屏幕,播放的都是有关鲁迅生平的纪录片。
其中之一,播放的录像竟然就是当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看到的有关日俄的“画片”。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鲁迅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借助这黑白和无声的影像,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进了百年前的风和人生世象。
历史记忆承载民族希望展厅中央,是几面造型美观的展墙。
参观北京鲁迅纪念馆有感
参观北京鲁迅纪念馆有感五月十八日,我们参加党校提高班的一行人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感触颇深。
北京鲁迅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故居内。
1956年十月十九日落成开放,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
纪念馆内的鲁迅故居(原为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为三开间小四合院,是鲁迅先生1923年底购买,1924年春天亲自设计改建的一座四合院。
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此居住,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
在这里,鲁迅完成了许多战斗作品,《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写的。
这座普通的小四合院是鲁迅故居中保存最完好,唯一对外开放的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按照参观顺序,先后参观了展览厅和鲁迅故居。
我们走进陈列厅,慢慢走进鲁迅世界馆里按时间顺序以手迹、照片、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的生平事迹。
站在仿真三味书屋前, 我仿佛看了碧绿菜畦,光滑市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桑椹,又仿佛听了油蛉低唱蟋蟀们琴声。
站在鲁迅先生照片前,注视着始终坚定犀利目光,我仿佛看了鲁迅先生眉头紧锁奋笔疾书战斗场面,仿佛听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深沉呐喊。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对鲁迅的生平事迹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对鲁迅先生有了更为崇敬的感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问及《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篇一: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今天,我们六年级两个班开展了班级特色活动---到“鲁迅博物馆”去参观!到了“鲁迅博物馆”,我们首先来到一层。
映入眼帘的便是刻满了字的墙壁。
我带着好奇心跑过去,认真的读着墙上的字:野花,阿Q正传,朝花夕拾,呐喊??。
咦!这不全是鲁迅先生写的作品吗?整整三面墙上刻满了鲁迅的作品。
他一生写过肆仟多部作品,差不多每两天就会出一部作品。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人民群众的挚爱和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如小说?故乡?。
鲁迅先生常以笔为武器,写作品来抨击旧社会的黑暗。
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层。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桌子———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学习的课桌。
这张桌子上可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这是因为: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你瞧!鲁迅先生做什么事都积极上进,有决心。
最后,我们参观了第三层。
我知道了,鲁迅是因繁重和紧张的工作极大的损坏了他的健康。
他经常咳嗽,气喘,高烧,体重下降到三十多公斤。
即使他的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坏,他仍艰苦忘我的工作。
他是以实际行动来迫切的希望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早日苏醒。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确这就是鲁迅一生真实的写照。
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他那种爱国之情,热爱人民,勤学苦练的精神。
篇二: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今天7月8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观了位于阜成门的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是基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扩建而成的,位于阜成门东大街的一条小胡同里。
胡同非常普通,和北京其他的胡同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我们路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竟然走过了,要不是有同学以前来过提醒我们到了,我们决不会意识到在这样普通的一条胡同里竟然曾经住着一位让亿万中国人民铭记的“脊梁”。
鲁迅纪念馆读后感模板
鲁迅纪念馆读后感模板读《鲁迅纪念馆》有感鲁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而鲁迅纪念馆,作为一个纪念他的地方,更是承载着他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最近,我有幸去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鲁迅纪念馆位于北京,我一直对鲁迅的事迹和思想非常感兴趣,所以一定要亲自去参观一下。
当我走进鲁迅纪念馆的大门时,我便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整个纪念馆是一个仿古建筑,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气息。
我忍不住加快了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鲁迅先生的文物。
进入展览室,我首先看到的是鲁迅的生平事迹。
墙上挂满了他的照片和文字介绍,我读着每一段文字,仿佛能够感受到鲁迅不屈的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鲁迅面对的是一个被压迫的社会,但他从不畏惧,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进步的执着。
他的文章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问题。
他的思想和作品虽然在当时被封禁和打压,但他的精神却在人们心中发芽,并不断地传承下去。
他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在纪念馆里,我似乎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在告诫我们要关心社会和人民,要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除了展示鲁迅的生平事迹,纪念馆还收藏了他的珍贵文物和手稿。
这些文物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的伟大。
他的文字简洁而有力,他的思想深邃而犀利。
我看着他的手稿,仿佛能够感受到他思考问题的痕迹和他笔下文字的力量。
他的笔触不经意间勾勒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扭曲。
这些手稿让我为他的才华和坚持深深地感到敬佩。
鲁迅纪念馆还有一个展示鲁迅的书籍和文化遗产的区域。
这里展示了他的各种著作和他收藏的书籍。
鲁迅是中国百年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著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他的小说、散文、译著等丰富的作品。
他的作品激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创作,他的思想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深深地被他的作品所打动,也对他在文学方面的杰出成就感到钦佩。
2023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有感
2023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有感2023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有感11月15日,在教研室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课题组相关成员一起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
吃过早饭,我们就早早地出发了。
来到目的地,被告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呢。
于是大家决定在附近转转,也因此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北京胡同的机会。
周边有很多条小胡同,我们选择一条走过去。
在我的想象中,北京胡同应该是住满了人家,车水马龙,且一直忘不了尽头的,可是眼前的胡同却与首都北京显得格格不入。
破破旧旧姑且不说,人影更是少见。
深入到里面,还发现极其脏乱。
狭小的空间、凌乱的摆设,毫无生机可言,但丝毫不减其“身价”。
可不是,墙壁上贴满了小广告,有求租的,有出售的,我们随手拍了几张,感叹十几平米的破旧小屋标价都是一百多万。
面对眼前的胡同,跟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胡同,我们似乎都有太多的问题想问,遗憾的是我们很难见到人影,也许是来得太早的缘故吧!也可能是这里压根儿就没有人!同行人却都又不甘心就此罢休,终于还是忍不住敲开了一家门。
小屋的主人似乎不是很高兴,但也谈不上很厌恶,面对同行人的真诚笑脸和无比礼貌的用语,她还是礼貌性地回答了大家的疑惑。
从中我们得知,如今的胡同里,几乎没有本地人入住了,暂住此地的基本上都是外来者,有做生意的、打工的、陪孩子读书的……虽然还有很多的好奇,但时间已经快到九点了,我们还有更想去的地方,还有更想见的人。
再次来到博物馆,距离九点还有五分钟时间,门卫友好地准备让我们通行了,递交一张身份证即可免费入馆。
进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被圈起的花坛,花坛中间坐落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塑,先生深邃的眼神目视着远方,敬佩之情瞬间涌满我的全身。
先生雕塑前是一本打开的石刻书页,上面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先生的手稿。
雕塑四周盛开着火红的玫瑰花。
那一刻,我觉得书香、花香,都只能属于先生。
花坛后方是一个陈列厅,但是不对外开放,我们隔着窗户很难看出什么,于是往左走,又一座雕塑出现了,那是我们同样熟悉的可敬可爱的藤野先生,紧接着我们又看到了史沫特莱的雕像。
##年鲁迅纪念馆观后感
##年鲁迅纪念馆观后感导语: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的旗帜,鲁迅先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鲁迅纪念馆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国文化巨人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纪念日。
这周三,我系分团委组织05级各支部成员参观了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于阜城门内大街,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国家级博物馆。
是鲁迅在北京四处故居中唯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步入馆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鲁迅先生的脸上依然是那坚毅的表情,他的手中依然握着那只战斗用的钢笔。
馆中按时间顺序以手迹、照片、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生。
其中有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也有与我们熟悉的作品密切相关的文物。
如《阿Q正传》的唯一一篇残稿、鲁迅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
站在仿真的三味书屋前,我仿佛看到了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市井栏,高大得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又仿佛听到了油蛉低唱,蟋蟀们的琴声。
站在鲁迅先生的照片前,注视着他始终坚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眉头紧锁,奋笔疾书的“战斗”场面,仿佛听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沉呐喊。
走出展厅,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七十年时光流逝,这座故居中的一切却都保存完好。
在那间有名的“老虎尾巴”--不足九平方米的鲁迅工作室内:一张普通的三屉桌上,高脚煤油灯、“金不换”毛笔、砚台、文具……摆放如昔,令观者睹物思人。
庭院中,两株鲁迅当年亲手栽种的白丁香树,虽已年近古稀仍然枝繁叶茂。
时至四月,丁香花开,清香缕缕,分外宜人。
参观结束,虽然我离开了博物馆,但鲁迅先生的执著和坚毅将一直鞭策着我!鲁迅纪念馆观后感【2】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前夕,我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参观凭吊,寄托自己对这位伟人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鲁迅的文学作品。
这一天,爸爸妈妈便带我来到绍兴鲁迅故居。
虽然烈日炎炎,但是我想要遇见“鲁迅”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少。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故居,我一迈进院子,就往屋子的后院跑去。
那里有一个大花园,那是鲁迅儿时的乐园。
你们猜这是什么地方呢?对了,这就是百草园。
在鲁迅的笔下,这是一个柳绿花红的乐园,可以捉蝴蝶,找蚂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现在,百草园的中间有个小菜园子,几棵柳树围在菜园四周。
蝴蝶在园子里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有几只蚂蚱跳了出来,可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
顿时,书中百草园的影子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鲁迅在这里与他的动物伙伴们欢快地追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路上都开着灿烂的鲜花,不时有几只鸟儿从天上飞过。
没走多久,我们就来到了三味书屋。
我抬着头,四处张望。
我在找鲁迅刻在桌子上的那个“早”字呢!“在这儿”,我激动地叫了起来。
鲁迅的课桌被放在了一个角落里,上面的“早”字还清晰可见。
这个“早”字让我感受到了那时鲁迅的自律。
细细品味了鲁迅故居后,我便立刻调转方向,向咸亨酒店走去。
很快,我远远地便看到了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站在路中间的“孔乙己”,他弓着腰,穿着长衫,站在柜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走进店里,挂在墙上的一个木牌显得格外醒目:“孔乙己欠十九钱”。
孔乙己其实很少欠钱,这让我喜爱,而他的迂腐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麻木不仁。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
在这里,我参加了“遇见鲁迅”的游学活动,这使我对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文字一直影响着我们。
正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2鲁迅先生对我们来说是个并不陌生的人物,他的作品耳熟能详,比如《藤野先生》、《坟》、《为了忘却的纪念》;塑造的人物入木三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弃医从文的经历亦是广为流传……而这次参观鲁迅纪念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了鲁迅先生,他的革命,他的抗争。
游览鲁迅故居的观后感3篇(北京鲁迅故居一日游观后感)
游览鲁迅故居的观后感3篇(北京鲁迅故居一日游观后感)一方水土的她——古城绍兴,以古朴高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着大批游人,却以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般的庄重述说着二千五百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治水英雄”大禹、“书圣”王羲之、“鉴湖女侠”秋瑾、更有一位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让我的内心莫名的感动……一个星期天,我和伙伴们结伴而行,一同来到仰慕已久的鲁迅故居。
一到那儿,我们的眼睛不由得被那黑漆斑驳的木门所吸引,啊,十足的古色古香。
跨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鲁迅先生的铜像,他凝神端坐,暗黑的古铜色,眉宇间流露出坚强的目光。
我悄悄地瞻仰着,心潮起伏,不禁为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而敬佩不已。
我们穿过窄窄的青石铺成的过道,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四方庭院,一股压抑郁闷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或许就是鲁迅先生儿时所谓的“只观察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天地。
随后又来到了当年鲁迅的卧房前,只见折叠整齐的素色被褥,端庄厚重的木床,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以及桌上油黑的茶壶水瓢……一切显得那么井然有序,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当年鲁迅舒适安逸的童年生活。
一路七拐八弯后,我们穿过了一座拱形门,游历了鲁迅儿时玩耍的天堂——百草园,现在的百草园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荚树,哪棵是结过桑椹的桑树,只有一堵半人来高的泥墙,想必就是当年鲁迅拔何首乌弄坏的墙了……眼前的一片萧条荒芜,丝毫没有让人产生凄凉之感,反而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在现代化建立日新月异的绍兴,竟然还保存着如此古老悠远的历史风貌,究竟是绍兴的现代化留住了文化历史,还是绍兴的文化历史促进了现代化……在联翩遐想中,我们走出了鲁迅故居,踏在青石板的步行街道上,两旁的商店起劲地叫卖着琳琅满目的绍兴土特产:甘醇芳香的古越黄酒、令人回味无穷的茴香豆、乌黑油亮的霉干菜……此时的我们,感觉像是走进了鲁迅童年的天地,恍若隔世。
突然一股奇臭无比的气味随风袭来,“啊,臭豆腐!”伙伴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鲁迅博物馆参观感受
鲁迅博物馆参观有感
今天,我参观了鲁迅博物馆。
一进大门,我立刻看到了一座十分具有鲁迅风格的建筑,于是我心想:没来错。
然后,我踏进了大门。
这是鲁迅在钟楼上时的石碑
这是鲁迅的故乡_——绍兴。
图中的四个人分别是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和原妻。
这是他在南京和日本的照片和事迹。
这是鲁迅在这些地方教书的学校。
这是他在厦门和广州的照片,以及他在上海的教书,和临终前的寓所。
这是鲁迅的办公桌,是个干净而朴素的地方。
这是鲁迅先生在教课的场面。
看!我正在当他的助教呢!
最后,我从鲁迅博物馆出来了。
恋恋不舍的回了一次头,这次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也对鲁
迅先生有了进一步的解。
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感受
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感受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思想非常感兴趣。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让我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进入鲁迅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红色鲁迅字样,让我不禁心生敬意和激动。
博物馆内部布置简洁大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展览分为多个区域,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首先是鲁迅先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介绍。
通过展板、图片和文字的展示,我了解到鲁迅先生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医生,家中藏书丰富。
这样的成长环境无疑为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是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转变。
展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触动,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这段时期的经历对鲁迅先生的后期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览的另一部分是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
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手稿、书籍和相关文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主张。
鲁迅先生的作品通篇贯穿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以启示,更让人深思。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鲁迅先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和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
他坚持用文字和思想唤醒人们的觉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这种精神和勇气令我非常敬佩。
除了展览区域,鲁迅博物馆还有一个专门的纪念区,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照片、亲友信件和一些珍贵的遗物。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贴近鲁迅先生的生活,感受到他对家庭和朋友的情感。
同时,也让我对他的奋斗和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他的精神和追求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鲁迅先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的思想和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发着他们勇于反思和追求进步。
鲁迅博物馆参观感想
鲁迅博物馆参观感想上周日是5月18号,我们党课课程组织去北京鲁迅博物馆参观,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情不自禁的热血奋涌,想到了好多事情。
在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鲁迅充满坎坷的人生。
1898年5月,鲁迅离开家乡,独自去南京求学,这一年他18岁。
1902年3月,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与民主思想。
在家庭条件窘困的情况下,在社会局面不稳定的时局下,鲁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学习之旅,这对于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在《致曹白》中写道:“我们总要争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到后来。
”这句话诠释了鲁迅的一生,鲁迅正是这样一个在动荡社会中不断寻找光明的文人志士。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鲁迅先生战斗的人生。
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自由,鲁迅用尽自己的一生在黑暗中摸索潜行,为的只是探求一个救国救民的有效方法。
他曾立志学医以此来拯救病态的中国人,让同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可以及时得到治疗。
但当他在日本看到麻木的留学生时,他明白了学医只能救治人民的身体却不能医治人民的愚昧,于是他弃医从文,拿起了最有力的武器,向旧社会作白刃战的,刀刀见血的斗争。
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让他在“枪林弹雨”中“不惮于前行”,让他在“禁锢的黑屋子中”高声“呐喊”。
参观完后,我在想,是什么力量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这么一个身材弱小的躯体这么顽强地战斗的呢?我想答案应该是:信仰力!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贞不二的信仰!信仰力就是动力。
这是鲁迅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为了革命事业他义无返顾,他愿意“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忘却了敌人无孔不入的侵蚀着正义之士,危险可谓在近尺之内。
他依旧把生命的热血泼洒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决不退缩。
一个人若没有了信仰,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不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信仰就是旗帜,信仰就是方向。
那么作为我,该拿什么作为自己的信仰呢?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应该面对未来,坚定信念,把自己的理想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
[精选]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精选]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春节期间,曾去了鲁迅博物馆参观。
思索再三,再三感叹,余味深长,还想去。
这次赶上休礼拜,又去鲁迅博物馆参观。
我想深刻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至今仍有其意义。
想不通的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要从中学课本上被撤下来?难道真的是看不懂学不会吗?还是他的话他的思想触动了一些人的灵魂深处?颇为惊诧,莫名其妙的惊诧,不可思议,百般不得其解。
这些人的思维是否出现了问题,还是有意而为之?是不是害怕了?其目的何在啊?某些人有贬低鲁迅先生的意味,因为触动了其心痛处。
贬低鲁迅先生,实际上是贬低自己民族的愚蠢行为,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说学不懂学不会,乃无稽之谈,强词夺理。
难道所有文章在一开始就都懂吗?天才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天才,也是逐步学习来的。
不懂,可以慢慢理解吗?当时不理解,以后会慢慢理解的。
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深深理解鲁迅先生的苦衷了。
这可是咱们的"民族魂"啊。
如若都似鲁迅先生的思想与作风,至今的国人的文明会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可惜啊,可惜。
悲哀啊,悲哀。
心痛啊,心痛。
如果鲁迅先生生活至今,不知作何感想呢?是否拿起杂文的"匕首"投向对方呢?"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忙。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要医治一些国人根深蒂固的顽固思想疾病。
现在有不少人依旧患有如此的思想疾病。
鲁迅先生讽刺的阿Q,是某些国人的生动写照。
软的欺负硬的害怕,典型的奴才相,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攀附权贵,苟且于人生,不知善恶之辨,游戏人生,极其悲哀的角色,至今仍比比皆是。
另外闰土,也是人情冷暖的社会体现,是所处底层生活的悲哀,小人物生活极其不易,至今不也有富贵贫困、高层底层之划分吗?这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小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实,鲁迅的名言至今仍有道理:"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参观鲁迅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鲁迅博物馆的观后感本次参观鲁迅博物馆让我深受启发。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博物馆以富有历史感的建筑和详实的展览,生动地呈现了鲁迅先生的一生和他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的展览布置有条理且生动有趣,给予参观者们充分的信息和思考。
从鲁迅先生的早期生活环境到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每个展览区域都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向人们展示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
我看到了他的重要著作和关于民族问题、社会矛盾的深刻见解。
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批判和启发,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参观鲁迅博物馆也让我对鲁迅先生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他坚定的人民立场到他不畏权势的勇气,他的一生都体现了一个道义和正直的文化人应有的品质。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个人物品、手稿和照片,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示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创作过程,使我更加亲近他的思想和灵魂。
鲁迅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教育区域,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
参观者可以通过讲解员的引导和多媒体展示,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化思想。
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许多相关的文化座谈会和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参观鲁迅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贡献,我更加珍视自己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环境。
他的奋斗精神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励着我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并且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结束参观后,我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和崇高的理想。
我相信,只有秉持着他推崇的对人类的关怀和社会的责任感,我们才能继续传承和发展他的思想精华。
鲁迅先生的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二年级语文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
二年级语文参观鲁迅博物馆作文走进鲁迅博物馆,感受文学的魅力今天,我们班去了一个特别的地方——鲁迅博物馆。
听说这里藏有丰富的书籍和文物,还有好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我可兴奋了!一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哇塞,好大的一个展厅啊!墙上挂着一幅幅画,画的都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看,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原来是一个小朋友在玩一个游戏机。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小朋友正在玩一款模拟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的游戏。
他告诉我,这个游戏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体验那个时代的生活。
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体验一下呢!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先生的书房。
那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书我还从没看过呢!我看得眼花缭乱,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些书都是鲁迅先生小时候读过的。
我心想,鲁迅先生一定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吧!我们还去了鲁迅先生的工作室。
那里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架。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文具,书架上摆满了鲁迅先生写的书。
导游阿姨说,这就是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的地方。
我想象着鲁迅先生坐在那里,手里拿着笔,认真地写着每一个字,心里真是佩服得不得了。
我们还去看了鲁迅先生的雕像。
那是一个高大威武的雕像,站在雕像前,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变成了鲁迅先生一样伟大。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个雕像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而建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完鲁迅博物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我觉得这次参观真是太有意义了!以后我要多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学习他的写作技巧,争取也能写出像他一样精彩的文章来!。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前言鲁迅,这个名字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鲁迅的思想和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他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背后故事,我来到了北京的鲁迅博物馆。
到达鲁迅博物馆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建筑。
我专程前往,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能更加深入了解鲁迅的一生和他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展览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鲁迅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他的形象。
通过它,我感受到了鲁迅的威严和伟大。
接下来,我进入了展览区域。
博物馆的展览区域分为几个主题展厅,每个展厅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我首先来到了“鲁迅的家”展厅。
在这个展厅里,展示了鲁迅一家人的照片、家具和生活用品。
墙上悬挂着鲁迅的手迹,看到那些潦草的字迹,我仿佛能听到他在为中国的命运而奋斗的声音。
展厅中还有鲁迅夫人许广平的照片和手稿,她同样是一个杰出的作家。
通过展览,我更加了解到了鲁迅夫妇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接下来,我来到了“鲁迅与新文化运动”展厅。
这个展厅重点介绍了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重要贡献。
展厅中展示了鲁迅的各种著作和手稿,我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思想的深度。
同时,展览也回顾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思潮。
在博物馆的其他展厅中,还展示了鲁迅的翻译作品、绘画和书法作品等。
这些展览充分展示了鲁迅的多才多艺和对艺术的热爱。
参观感想通过参观鲁迅博物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这位伟大文化人的一生和他的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思想的火花,影响了无数人的思想和行动。
在博物馆的参观中,我被鲁迅那种为人民呐喊与奋斗的精神所震撼。
他以饱满的激情和深思熟虑的态度关注社会问题,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他对于社会不公和愚昧的控诉让我深思,也激发了我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参观鲁迅博物馆的作文
参观鲁迅博物馆的作文参观鲁迅博物馆的作文博物馆里有很多的资料、照片、手稿,都是介绍鲁迅写的文章和参加过的活动,小编整理了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欢迎阅读。
第一篇:参观鲁迅博物馆爸爸经常对我说,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让我多读鲁迅的书。
但我对鲁迅并不太熟,所以我一直想了解鲁迅。
八月的一天,天气很晴朗,我央求妈妈带我去参观了鲁迅博物馆。
通过参观,我知道了很多关于鲁迅的知识。
鲁迅的真名叫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东昌坊口新太门。
他的爸爸妈妈最初叫他周豫山,十八岁时才改名叫周树人。
他有句,让我看后就牢牢地记住了它: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还知道了他的故事。
在鲁迅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生病了。
因为家里的钱不够,他只能把家里的衣服当了,才有钱去买药。
1898年5月,鲁迅来到南京上学,他上学十分刻苦,也考的很好。
他把获得的金牌换成钱,买书看。
1918年,他第一次创作了小说《狂人》,鲁迅是他自己想出的笔名。
就这样,转眼间过了三十年,因为他努力学习、勤奋写作,他成了一个有名的作家,他写的《药》《野草》等许多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可惜的是,在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时25分时,鲁迅因病逝世。
终年56岁。
看了鲁迅的故事后,我想到了一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想,鲁迅不是和那些成功的人一样,他们的辉煌历程,不是用勤劳与汗水造就出来的吗?他们的人生之路,不就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吗?去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收获真是不小啊!第二篇:参观鲁迅博物馆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位于阜成门内北街的鲁迅博物馆,关于鲁迅,我可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知道他是很久以前的人,是谁都知道的名人,但是跟很多歌星明星不一样,鲁迅好像永远是名人,爷爷说他小时候就知道鲁迅,现在我这么小也知道他,我和爷爷都熟悉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
要说我熟悉鲁迅,好像也不是,知道他的文章很有名,看过几篇,似乎不是很懂,不光内容不懂,连句子好像也和现在的不一样,要是我这么写句子,老师肯定会判为病句,学过日文的爸爸说,那是因为鲁迅去过日本,好多文字受日文的影响。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800字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800字中华民族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走进了那条不起眼的小胡同,跨入鲁迅博物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静优雅的中式小院。
在满树黄叶下,鲁迅先生的雕塑座落在那里,深邃的眼神目视着远方,敬佩之情瞬间涌满我的全身。
雕塑前的一本打开着的石刻书上,密密麻麻镌刻着鲁迅先生的手稿,仿佛为我们敞开了文学的大门,使我们走进了鲁迅的内心。
绕过雕塑进入主展厅,我们紧随鲁迅先生的足迹,探寻他伟大的生命历程。
馆中按时间顺序以手迹、照片、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一生。
鲁迅1898年到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在展柜中,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青年读本”——简单素雅的封面,隶书书写着《侯官严几道先生述赫胥黎天演论》。
这本书对一代中国一代精英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日子里,想必也受到了《天演论》的启发,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1905年,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看到中国人被日军斩首而围观的国民表情麻木。
鲁迅的人生道路,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反转,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国民的疾病不仅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遂弃医从文。
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听到“铁屋中的呐喊”。
鲁迅说“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随后,撰写了《阿Q正传》等作品,显示了“五四”新文学的成绩和力量。
1926年3月18日,历史记住了一次卑劣的事件,也记住了鲁迅的愤怒。
《无花的蔷薇》、《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篇篇犀利如匕首的文章历历在目。
不久鲁迅结束了他在北平的生涯,从此南下。
我很难在此一一讲述展柜里的一切,和这一切讲述的历史。
但是,这些历史记忆最终会停留在1936年10月19日。
在这一日,斯人远游。
由沈钧题写的“民族魂”白色锦旗,那几个大字的墨色之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终其一生,鲁迅先生那股希望的火焰都在和他的生命一起燃烧。
走出展厅,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七十年时光流逝,这座故居之中的一切都保存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观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
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们六年级两个班开展了班级特色活动---到“鲁迅博物馆”去参观!
到了“鲁迅博物馆”,我们首先来到一层。
映入眼帘的便是刻满了字的墙壁。
我带着好奇心跑过去,认真的读着墙上的字:野花,阿Q 正传,朝花夕拾,呐喊??。
咦!这不全是鲁迅先生写的作品吗?整整三面墙上刻满了鲁迅的作品。
他一生写过肆仟多部作品,差不多每两天就会出一部作品。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人民群众的挚爱和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如小说?故乡?。
鲁迅先生常以笔为武器,写作品来抨击旧社会的黑暗。
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层。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桌子———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学习的课桌。
这张桌子上可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这是因为: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你瞧!鲁迅先生做什么事都积极上进,有决心。
最后,我们参观了第三层。
我知道了,鲁迅是因繁重和紧张的工作极大的损坏了他的健康。
他经常咳嗽,气喘,高烧,体重下降到三十多公斤。
即使他的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坏,他仍艰苦忘我的工作。
他是以实际行动来迫切的希望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早日苏醒。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确这就是鲁迅一生真实的写照。
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他那种爱国之情,热爱人民,勤学苦练的精神。
篇二: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今天7月8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观了位于阜成门的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是基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扩建而成的,位于阜成门东大街的一条小胡同里。
胡同非常普通,和北京其他的胡同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我们路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竟然走过了,要不是有
同学以前来过提醒我们到了,我们决不会意识到在这样普通的一条胡同里竟然曾经住着一位让亿万中国人民铭记的“脊梁”。
纪念馆的风格给人一种老北京四合院的感觉,中式,又很平民化。
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小片草坪中有一尊鲁迅半身像,用的是白色的大理石,雕的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一个形象:一寸长的头发根根树立着,小撮胡子,和略现疲惫但非常坚定的眼神。
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必做的便是找景观照相,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但这次当我站在雕塑前面对镜头摆出笑容的时候却心虚不已。
不难想象:站在这样一个灵魂面前,背后有如此的目光审视着自己,感觉就像把手放进了真理之口一样,让你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往的一切。
再向前便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了。
一座庄重的中式建筑,踏进大门,迎面的是两面浮雕,雕的是鲁迅小说里的情景,有百草园,有三味书屋,还有一面是一组镏金的行书。
纪念馆分两层一层地上一层地下。
馆藏依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件藏品,有鲁迅的手稿、三味书屋的桌椅板凳,鲁迅收集的古董,鲁迅的写字台、摇椅,还有他用过的日历,这些物件被复原了原貌,看起来充满了生活气息。
让人细细品味的是鲁迅的故居:一座别致的小四合院。
青砖绿瓦,带门槛的木质大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门里有两棵白丁香树开的正是时候,小院里飘着丁香的淡淡香味,很清雅。
正北房和西厢房是锁着的,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老旧的家具,上面落着淡淡的浮尘。
正当我看着北房里的家具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回头一看,是一个中年女人蹲在南房门里,在脸盆里洗着抹布,“东厢房没锁你进去看看吧!”她说的那
么自然让我觉得她就住在这个小院里一样。
其实她是一名工作人员,在他的故居里,工作员也完全没有其他馆里的循规蹈矩。
出了四合院,这次参观结束了,我们又走回了那条胡同里。
09小学教育杨涛
篇三: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在寒假期间,我抱着缅怀革命文人,继往开来的心态,参观了鲁迅纪念馆。
它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无比的震撼。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给我们这些晚辈留下的,不仅是文章、语言,更多地是精神和灵魂得感动。
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财富,无人能及的是他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带来的革命,谁也不能替代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其中有一件展馆是专门介绍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经历的。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从1923年起,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执教期间,鲁迅发现许广平是最敢于淘气和放肆的一个。
她坐在第一排,好提问题,有时竟会打断鲁迅先生的话。
是她的聪明、才气以及肯动脑筋的好习惯打动了鲁迅先生,使鲁迅对她颇怀好感。
后来与许广平相识、相知,并彼此倾心爱慕。
鲁迅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父亲过世得早,从小是母亲带大的。
从小是母亲带大的。
所以当他得知母亲骗他回国娶亲的真相后,也没有拒绝,他说过,他说过,与朱安结婚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意外的礼
物,是母亲在娶儿媳妇,“我只能好好地保养她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于是和朱安的名义婚姻一直持续到了鲁迅去世。
鲁迅的伟大体现在他的爱国上。
他曾经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言并为此而奋斗着,弃医从文是他意识到从精神方面改变国民的重要性所做的决定,为此迈出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
当封建制度死灰复燃时,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有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
在这段时光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忠实伴侣许广平。
可以说,正是有了许广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先生在“在上海”,也是生命的最后9年时间内,留下了浩卷繁帙的文学作品。
鲁迅,这个名字永远烙印在我心里,每当听到这个名字,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如今有幸能够参观鲁迅纪念馆,兴奋之情难以言说。
他的生活是如此的简朴,他把他的一生致力于唤醒国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之中。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