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物理光学知识归纳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归纳总结一、光的本质与传播光的实质是电磁波,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向垂直传播的电磁波所组成。
光的传播具有直线传播、波动传播和光线传播三种形式。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入射角与法线的夹角关系,可以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经验规律。
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得到入射角、折射角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三、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线同时作用于同一位置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现象可以推导出叠加原理和干涉条纹的产生。
2.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通过障碍物的边缘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限制性和光的波动性。
四、光的偏振与旋光现象1. 光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可以沿任意方向存在的非偏振光,也可以沿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光片进行选择性透过或者阻挡。
2. 光的旋光现象:某些物质具有旋光性质,当光通过旋光物质时,光的振动方向会发生旋转。
五、光的色散与光的色彩1. 光的色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频率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2. 光的色彩:光的色彩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根据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可以得到光的色彩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六、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1. 光的成像:光通过凸透镜或者凹透镜时,可以形成实像或者虚像。
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距、像距和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2. 光学仪器:利用光的传播、折射和成像原理,可以制造出各种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
七、光的衍射光栅与光的激光1. 光的衍射光栅:光通过光栅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光栅是由很多平行的有规律的线条或者孔洞组成的光学元件,可以分散多种频率的光,并形成光的衍射光谱。
2. 光的激光:激光是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和单一频率的光。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性质、传播和相互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光,了解一些光学知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物理光学知识点入手,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遵循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米/秒,是一种具有电磁振荡的波动现象。
光的传播具有直线传播和波阵面的等距传播特点,即光沿直线传播,并且波阵面上每个点相位相同。
二、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的波与叠加形成新波的现象。
其中,干涉分为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
相长干涉是两个波源的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重合,形成强光点;相消干涉是两个波源的波峰与波谷重合,形成弱光点。
干涉的实现需要波源具有一定的相位差,并且满足一定条件。
衍射是指波遇到物体或开口时发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当波遇到一个孔或一个尺寸较小的物体时,波将在其后方散射或弯曲。
衍射现象常见于光通过狭缝、边缘等时发生。
衍射对光的传播和成像有很大影响。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的变化而发生的偏折现象。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在两种介质交界处的折射规律。
根据折射定律,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关系,即$n_1\sin\theta_1=n_2\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部分或全部光被界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反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镜子、水面等。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电场矢量沿特定方向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来实现。
常见的偏振器有偏振片、偏振镜等。
光的偏振对于许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偏振墨镜、液晶显示等。
物理光学知识点
物理光学知识点物理光学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关键的物理光学知识点。
一、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列或多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始终减弱,从而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经典实验。
在杨氏双缝干涉中,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双缝间距以及双缝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2、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等都是常见的衍射现象。
衍射条纹的宽度与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以及光的波长有关。
3、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会变成偏振光。
偏振光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立体电影、偏振光显微镜等。
二、光的粒子性1、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而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方程为:$h\nu =W +\frac{1}{2}mv^2$,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nu$为光的频率,$W$为金属的逸出功,$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逸出后的速度。
2、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当 X 射线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碰撞时,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发生改变,散射后的 X 射线波长变长。
三、光的传播1、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常量,约为$3\times 10^8$米/秒。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满足$v =\frac{c}{n}$,其中$v$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c$为真空中的光速,$n$为介质的折射率。
2、折射与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折射定律为:$n_1\sin\theta_1 = n_2\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光子)。
- 可见光谱是人眼能够感知的光的范围,大约在380纳米至750纳米之间。
2. 光的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真空中的光速约为299,792,458米/秒。
- 光的传播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3. 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 = θr。
4. 折射定律(Snell定律)- 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5. 光的干涉- 干涉是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 干涉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差恒定。
-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
6. 光的衍射- 衍射是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弯曲和展开的现象。
-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光栅衍射是常见的衍射现象。
7. 光的偏振- 偏振光是电磁波振动方向受到限制的光。
- 线性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是偏振光的三种类型。
- 偏振片可以用来控制光的偏振状态。
8. 光的散射- 散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粒子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 散射的强度与粒子大小、光波长和入射光强度有关。
- 常见的散射现象有大气散射,导致天空呈现蓝色。
9. 光的颜色和色散- 颜色是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光的波长有关。
- 色散是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因折射率不同而分离的现象。
- 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10. 光的量子性- 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 波恩提出的波函数描述了光子的概率分布。
-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的量子性质的学科。
11. 光的相干性和光源- 相干光具有固定的相位关系,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的光源。
- 光源可以是自然的,如太阳,也可以是人造的,如激光器和灯泡。
12. 光学仪器- 望远镜、显微镜、光纤和光学传感器都是利用光学原理工作的仪器。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讲解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讲解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本质、传播规律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一些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垂直。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二、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1.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当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被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
根据光的色散特性,我们可以使用光栅进行分光。
2.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相遇时,各个光波在空间中叠加的现象。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杨氏双缝干涉和牛顿环等。
三、凸透镜和凹透镜1.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能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或发散。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实焦和虚焦。
2. 凹透镜凹透镜是两边薄中间厚的透镜,能使光线经过折射后发散。
凹透镜同样有两个焦点,分别也是实焦和虚焦。
四、光的投射和成像1. 光的投射光的投射是光线从一个点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现象。
根据光的传播路径,我们可以使用光线追迹法进行光线的投射分析。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通过折射、反射等方式在屏幕上形成的光学图像。
根据物体与成像的关系,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以及放大和缩小的情况。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指的是光具有波动性质,如干涉、衍射等。
这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
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指的是光可以看作由光子组成的粒子,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这可以用光量子理论来解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六、光的偏振和光的衍射1.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在某一平面上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实验观察和解释。
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通过一个障碍物或通过物体的缝隙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基础知识1.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速在真空中约为3×10^8 m/s,在其他介质中速度会减小。
2.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射光线规律性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 漫反射:粗糙表面反射光线规律性弱,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
3.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 折射率: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对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
4. 光的颜色-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大约在380 nm到750 nm之间。
- 颜色由光的波长决定,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 光谱:通过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般的光谱。
二、透镜及其成像1. 透镜的类型- 凸透镜:两侧向外凸起,能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
- 凹透镜:两侧向内凹陷,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2. 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凹透镜成像:-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3. 透镜的光学参数- 焦距: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 视距:透镜中心到成像位置的距离。
- 放大倍数:成像与物体大小的比值。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 干涉条件:两束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2. 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传播方向发生偏离直线的现象。
- 单缝衍射: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时产生的衍射图样。
四、光的偏振1. 偏振光- 偏振光是振动方向受到限制的光波。
- 通过偏振片可以获得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线偏振光。
初中物理光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光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是光的直线传播性质。
光通过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致。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是在真空中,为光速,约为3.00×10^8m/s。
二、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有两个重要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利用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光的反射现象。
三、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也有两个重要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利用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介质时,由于光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介质对光折射率的不同,不同频率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也不同,导致光的分散现象。
当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线会分散成不同的方向。
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和反射,形成了彩虹。
五、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形成明暗条纹的现象。
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是:光的波长相同,光的相位差相等或者相差整数倍。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可以通过干涉实验来观察和研究。
六、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孔径或者物体边缘时,发生扩散和弯曲的现象。
光的衍射也是波动性质的表现之一。
常见的衍射现象有单缝衍射、双缝衍射等。
利用光的衍射现象,人们发明了激光、显微镜等很多仪器和设备。
七、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经过透明介质时,由于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在屏幕上形成物体的像。
根据成像形式的不同,光的成像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精讲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精讲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部分。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光学现象,还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打下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关键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这是光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例如,我们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手电筒,就能看到笔直的光柱,这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直观体现。
小孔成像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光线通过小孔时,在屏幕上会形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也与光的直线传播密切相关。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影区域的人就会看到日食。
而月食则是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
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月球表面无法反射太阳光,我们就会看到月食。
二、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就是因为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就是常见的光反射现象。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在实际生活中,汽车的后视镜、潜望镜等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三、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例如,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好像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透镜就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高二物理高三新课:物理光学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高三新课:物理光学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物理光学二. 知识要点:〔一〕光的本性学说开展史上的五个学说1.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沿直线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反射和直线传播,难以解释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2. 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预和衍射现象但难以解释光电效应。
3. 麦克斯韦的电磁说:认为光是电磁波,实验依据是赫兹实验证明了光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且均为横波。
4.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的传播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其能量与它的E=,光子说能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频率成正比,即γh5. 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学说:认为光是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个别光子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频率大的光子粒子性明显,而频率小的光子波动性明显。
〔二〕光的干预1. 相干光与相干光源两束频率一样,振动情况总是一样的光叫相干光;能够产生相干光的光源叫相干光源。
2. 光的干预干预现象:两束〔或几束〕相干光在空间相遇,互相叠加,在叠加区域,光在一些地方互相加强,在另一些地方互相削弱,这种现象叫光的干预。
干预图样:在光的叠加区域放一光屏,就能看到干预条纹,叫干预图样。
单色光的干预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的干预条纹是彩色的条纹干预条件:两列光〔或几列光〕的频率一样,或振动情况完全一样注:干预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光能发生干预现象,证明了光确实是一种波。
3. 双缝干预〔1〕双缝干预产生原理:当某点到两缝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到达该点的光互相加强为亮纹;当某点到两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到达该点的光互相削弱出现暗纹,条纹间距跟光的波长成正比。
〔2〕产生稳定干预的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等且振动状态一样,相干光源可用同一束光分成两列获得。
〔3〕双缝干预图样:单色光时是明暗相间条纹,且宽度相等,白光时是彩色条纹。
4. 薄膜干预的产生原因由薄膜的前、后外表的反射光叠加而产生干预,出现明、暗相间条纹。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和光的特性。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光学方面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 光的传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各向同性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大约为300,000 km/s。
2. 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是垂直于表面的一条线。
3. 折射定律: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4.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是使折射角等于90度的入射角。
5.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光线会被聚焦的透镜,凹透镜则是光线会被分散的透镜。
凸透镜有正焦距,能够成像,而凹透镜则没有实际焦点。
6. 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会成实像或虚像,光线经过凹透镜则只能成虚像。
实像是光线相交处能被观察到的影像,虚像则是看似存在于透镜或镜面背后的影像。
7. 自然界中的光现象:自然界中的一些光现象包括彩虹、太阳光的折射和散射、珍珠的光折射等。
这些现象是由光的传播、折射、反射以及干涉等原理所解释的。
8.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光波的叠加现象,包括相关干涉和干涉条纹。
相关干涉是两束相干光通过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区域,干涉条纹则是干涉的结果在观察屏上形成的一系列明暗条纹。
9.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波通过障碍物或狭缝后产生弯曲和传播现象。
衍射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光通过窄缝后在屏幕上形成暗亮相间的条纹。
10.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介质后,不同频率的光波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产生出色彩分散的现象。
这是我们可以看到色彩丰富的彩虹的原理。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光学方面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和光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就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我们全面了解这些知识。
一、光线的传播和反射1. 光线的传播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它具有继承光源的特点,传播过程中不会改变光源的性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反映了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像的特点光的反射产生的像具有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
实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虚像则不能。
二、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基本定律。
它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的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的折射角。
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三、光的干涉1. 光的波动性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可以解释光的干涉现象。
2.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相互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
3. 干涉条纹的性质干涉条纹具有明暗相间、交替分布的特点。
干涉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相干光的相位差。
四、光的衍射1. 光的衍射现象光经过通过较小的孔或物体的缝隙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光线会沿着缝隙的周围弯曲传播。
2. 衍射的特点衍射是波动特性的表现,与波的波长和衍射孔的大小有关。
波长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五、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将非偏振光中的所有方向的振动分量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而得到的偏振光。
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到此结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能够解释和预测光的现象。
学好光学知识对于理解光学仪器和技术应用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第十一讲物理光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二讲 物 理 光 学 §2.1 光的波动性2.1.1光的电磁理论 19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展了电磁理论,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使波动说发展到了相当完美的地步。
2.1.2光的干涉1、干涉现象是波动的特性凡有强弱按一定分布的干涉花样出现的现象,都可作为该现象具有波动本性的最可靠最有力的实验证据。
2、光的相干迭加两列波的迭加问题可以归结为讨论空间任一点电磁振动的力迭加,所以,合振动平均强度为)cos(212212221ϕϕ-++=A A A A I其中1A 、2A 为振幅,1ϕ、2ϕ为振动初相位。
⎪⎩⎪⎨⎧=-=+=-==-12121212)(,2,1,0,)12(,2,1,0,2A A j j j j 为其他值且ϕϕπϕϕπϕϕ2cos 4)()(1222221221ϕϕ-=-=+=A I A A I A A I 干涉相消干涉相加3、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在暗室里,托马斯·杨利用壁上的小孔得到一束阳光。
在这束光里,在垂直光束方向里放置了两条靠得很近的狭缝的黑屏,在屏在那边再放一块白屏,如图2-1-1所示,于是得到了与缝平行的彩色条纹;如果在双缝前放一块滤光片,就得到明暗相同的条纹。
A 、B 为双缝,相距为d ,M 为白屏与双缝相距为l ,DO 为AB 的中垂线。
屏上距离O 为x 的一点P 到双缝的距离222222)2(,)2(d x l PB d x l PA ++=-+=dx PA PB PA PB 2)()(=+⋅- 由于d 、x 均远小于l ,因此PB+PA=2l ,所以P 点到A 、B 的光程差为:x l d PA PB =-=δ若A 、B 是同位相光源,当δ为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波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P 为加强点(亮点);当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波波峰与波谷相遇,P 为减弱点(暗点)。
因此,白屏上干涉明条纹对应位置为)2,1,0( =⋅⋅±=k d lk x λ暗条纹对应位置为)2,1,0()21( =⋅-±=k l dk x λ。
物理光学知识点
物理光学知识点物理光学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物理光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光的波动性光具有波动性,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来体现。
1、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相遇时,如果它们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就会发生干涉现象。
最典型的干涉实验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两条狭缝的光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亮条纹处是光的加强区域,暗条纹处是光的减弱区域。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双缝间距以及双缝到屏幕的距离有关。
2、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会偏离直线传播而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在障碍物的阴影区域形成一定的光强分布。
例如,单缝衍射实验中,当一束光通过一个狭窄的单缝时,在屏幕上会形成中央亮纹宽而两侧亮纹窄的衍射条纹。
3、光的偏振光是一种横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光的偏振现象表明了光的横波特性。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可以变成偏振光,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是特定的。
偏振光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 3D 电影的眼镜就是利用了偏振光的原理。
二、光的粒子性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
1、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而逸出表面,这就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发生存在截止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
而且,光电子的逸出几乎是瞬间的,与光的强度无关,而与光的频率有关。
2、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E =hν,其中E 是光子的能量,h 是普朗克常量,ν 是光的频率。
三、光的折射与反射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指出,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折射率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和光的波长。
2、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常见的两种反射形式。
九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光的基本性质,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下面,我将对九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遵循两条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通过这两个规律,我们可以解释很多光的现象,比如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折射角满足折射率的正弦定律。
我们通过折射现象可以解释光的传播、水中看到的折射效应以及棱镜分光等现象。
三、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某些介质后,不同波长的光线被分散成不同角度的现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三棱镜,我们可以看到光被分成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同,从而导致色散现象的发生。
四、光的镜面成像镜面成像是指光线通过反射后在镜面上形成的反射光束的集合,可以用来观察物体的形象。
镜面成像有两种情况:凸面镜成像和凹面镜成像。
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而得到物体的像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镜面成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五、眼睛的调节及光的衍射眼睛是观察光线的重要器官,能够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弧度来聚焦光线,从而使视网膜上的像清晰。
我们通过眼睛的调节,可以看到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此外,光的衍射也是光学的重要现象之一。
光的衍射可以解释为什么线宽较宽的光束可以穿过障碍物,形成衍射现象。
通过对九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相互作用规律。
光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对世界认识的重要窗口之一。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讲解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讲解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一门学科。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光学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讲解。
一、光的传播1.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2.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3.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或吸收等现象。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发生改变方向并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光线与物体表面法线的夹角。
3. 光的反射有三种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散射反射。
其中,镜面反射是光在光滑表面上发生的反射,漫反射和散射反射是光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
三、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比等于折射角的正弦比,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光线与介质表面法线的夹角。
3.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4. 光由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会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背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四、光的干涉1.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后,互相叠加形成干涉条纹的现象。
2. 光的干涉分为构成干涉的两种波:相干波和单色波。
3. 相干波是指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波相互叠加形成的干涉现象。
4. 单色波是指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相互叠加形成的干涉现象。
5. 光的干涉有两种类型:横向干涉和纵向干涉。
横向干涉是光波在平面波的交汇区域产生明暗相间、规则的干涉条纹;纵向干涉是光波在同一光源上产生奇异的干涉现象。
五、光的衍射1.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产生波的传播方向偏离直线、产生环形或半环形的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相互作用等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波是一种横波,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而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2. 光的传导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3.0×10^8 m/s。
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光的传播路径及直线传播的条件。
二、反射和折射1. 反射现象: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部分或全部被折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2.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现象:光线由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经过一个表面,一部分光线发生偏离,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4.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 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
6. 全反射:当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发生全反射。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干涉现象:光的波动性质使得光波能够互相叠加和干涉,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2. 干涉条件:干涉需要两个或多个光源和接收屏幕,光源之间的波长差别要小,以保证形成干涉现象。
3. 干涉现象的解释:干涉现象可以用光的波动性来解释,即光的波峰与波谷相互叠加或相互抵消。
4. 衍射现象: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物体时,会产生弯曲和传播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衍射。
5. 衍射图样:衍射光线经过狭缝或物体时,会发生弯曲和互相干涉,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衍射图样。
6. 衍射的条件:光波通过小孔或物体时,波长与孔径(或物体尺寸)的比值要接近1,以保证发生衍射现象。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与梳理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与梳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与梳理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色散等现象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光学知识,并逐渐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总结和梳理初中物理中的光学知识点,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1. 光的特性:光具有直线传播、沿径路传播速度恒定、可以被物体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特性。
2. 光的传播路径:光线传播的路径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确定。
光线从更密集的介质向密度较小的介质传播时,角度变小,反之角度变大。
3.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约为3.0×10^8 m/s;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发生改变。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的方向与入射光的方向在法线上对称。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这个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方向的变化。
三、光的颜色与色散1. 光的颜色:白光是由多种颜色光混合而成的。
主要颜色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
2. 光的色散:白光在经过折射、衍射等过程中会发生颜色的分散现象,这就是色散。
色散现象使得光在经过棱镜等透明介质时呈现出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谱。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的现象。
根据光波叠加的方式,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
1. 构成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叠加在一起形成干涉条纹。
典型的构成干涉有等厚干涉和薄膜干涉。
2. 破坏干涉: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会互相抵消,形成破坏干涉。
破坏干涉的典型现象是劈尖和暗纹。
五、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波在经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的波动现象。
衍射可以使光以直线传播的特性发生变化。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实验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实验解析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性质、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光学知识进行归纳,并结合实验进行解析。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我们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开一个小孔,然后将盒子放在阳光下,通过小孔可以看到阳光的光线。
这个实验表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还有一个重要性质是光的速度。
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来测量光的速度。
例如,可以使用皮克尔衡器来测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或者使用水槽来测量光在水中的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约为3×10^8米/秒。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对于平面镜反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
将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当我们观察镜子时,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像与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关系是对称的。
对于平面镜反射,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利用一个角度标尺,使光线射向平面镜,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利用一个透明的物体,例如玻璃棒或者水槽,将它放在一个小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激光笔将光线射入玻璃棒或者水中,观察光线的偏折现象。
光的折射还有一个重要规律是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表明,折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斯涅尔定律。
利用三棱镜,射入一束光线,不同角度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相等。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不同频率的光波弯曲程度不同的现象。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初中的物理光学知识总结
初中的物理光学知识总结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光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研究光和光的行为。
本文将对初中的物理光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光的颜色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从光的传播开始。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近似为每秒30万千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光瞬间到达我们的眼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光的反射。
当光射向一个平坦的镜面时,它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角是光线和垂直于镜面的线之间的夹角,而反射角是光线和平坦镜面的夹角。
这意味着当光线与镜面形成一个特定的角度时,它将被完全反射,并且光的方向将改变。
除了反射,光在进入介质界面时还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当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会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特定的关系,即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的颜色是物理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光的波长越长,它的颜色就越接近红色;光的波长越短,它的颜色就越接近紫色。
通过将不同颜色的光进行组合,我们可以得到其他各种颜色。
此外,当光束经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被折射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分离出来。
在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颜色之后,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与光学相关的实验。
例如,使用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同样地,凹透镜会将光线发散开来。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和行为。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光学知识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颜色以及光学实验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 1.同心心光束:物点与像点的基本光学特征 • 根据同心心光束确定实物、虚物、实像、虚像 • 2.物方方、像方方:从物到元件的空间是物方方;经过元件
射出的光线所在的空间是像方方 • 3.折射面面、反射面面、薄透镜:元件与光线作用用的基本
实验定律律的要点
• 1.⻆角度关系: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角 度以入入射点处的法线作为基准
• 2.入入射面面:入入射光线与入入界面面法线所确定的唯一一的 平面面为入入射面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在入入射面面内
• 3.全反射:在一一定条件下发生生 • 4.光程:光线传播过程与介质有关 • 5.数学处理理:虚光线、虚光程、可以将反射作为折
光波的叠加原理理
• 1.本质是电场强度(当然也包括磁感应强度) 瞬时值的叠加,表现结果是合振动的振幅分布 (光强)
• 2.相干干叠加与非非相干干叠加 • 3.相干干条件与相干干性 • 4.分立立的波列列,直接求和,归类于光的干干涉; • 5.连续分布的次波中心心发出的波列列,计算积
分,归类于光的衍射
基本方方法
• 1.逐次成像:前一一元件的像作为后一一元件的物,是
作图、计算的基本步骤
s2 = d − s1ʹ
• 2.一一定要注意区分实物与虚物
• 作图时虚物不不能直接利利用用;计算时虚物的物距取作 负值
• 虚像只要在物方方(实际上通常都是在物方方),可视 为实物
• 作图法的核心心是由物光线求出共轭像光线
像的简单关系
友情提示
• 根据基本的物理理规律律分析成像的过程 • 剩下的都是数学问题,所以要记住基本的公
式 • 需要记住以下公式: • 单球面面的物像公式,单透镜的物像公式,
焦距、光焦度的公式,横向放大大率的公式
波动光学
基础:电磁波理理论 核心心:光波的叠加原理理,光的相干干性 数学处理理:定态光波的数学表示,复振幅的
焦距、光焦度的数学公式
• 单个球面面
Φ
=
nʹ − r
n
f
=
nr nʹ − n
f
ʹ
=
nʹr nʹ − n
•
单f 个= 薄nLr透1− n镜+n
nʹ
− r2
n
L
n =
Φ
fʹ=
nʹ
nL − r1
n
+
nʹ
− nL r2
nʹ =
Φ
Φ
=
Φ1
+
Φ2
#43;
nʹ − nL r2
• 多个紧贴的反射面Φ面、= ∑折in=射1Φ面i 面
光学总结
几几何光学:实验定律律与成像定理理 波动光学:相干干叠加与非非相干干叠加 变换光学:空间滤波、相衬显微、全息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用:吸收、色色散、散射 光的量量子子性:黑黑体辐射、波粒二二象性、激光
几几何光学
基础:实验定律律,费⻢马原理理 核心心:物像公式
基本方方法:逐次成像 应用用:各种成像仪器器
叠加(相干干) 基本方方法:相干干叠加与非非相干干叠加 相干干叠加:干干涉、衍射 非非相干干叠加:非非相干干光源、光的偏振
电磁波模型
• 1.空间周期性、时间周期性 • 2.定态光波 • 3.相位、振幅、相速度、电矢矢量量(光矢矢量量)、波矢矢、波
面面、波前、波前函数(波函数)、光程差与相位差、 复振幅、光通量量、光强 • 4.波前函数的表达式:余弦式、复振幅式 • 不不同表达式对于相位超前或滞后的描述不不同 • 5.平面面波、球面面波 • 6.傍轴条件、远场条件 • 7.光的偏振态:5种
• 1.根据波列列传播的路路径求出光程,可得到波前(即接收屏 幕)上的波前函数的相位
• 2.根据光程差确定干干涉相⻓长或干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一方方法 适用用于光源位置确定的情况
• 3.根据相位差确定干干涉相⻓长或干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一方方法 适用用于平面面波的情况
• 4.对于有反射的情形,要考虑是否存在半波损失 • 5.针对具体的干干涉装置,有不不同的相位差或光程差表达式
光的干干涉
• 1.获得相干干光:实际中,光波只与自自己己相干干 • 2.直接应用用光的叠加原理理:根据每一一列列光波
的波前函数的相位分布计算该波前上的光强 分布 • 3.杨氏氏干干涉:看作是两个相干干光源的干干涉 • 因为总是在某一一面面上观察光的干干涉情况,所 以往往对波前函数求和即可
波前函数的相位
叠加原理理的基本物理理结果
• 1.两列列定态相干干光波的叠加
∫ •
I=1 τ
τ 0
A2dt
=
A12
2.相干干叠加的干干涉项
+
A22 + 2 A1A2 cos Δϕ
2A1 A2 cos Δϕ
• 3.非非相干干叠加
• 正交电矢矢量量的叠加
• 两列列不不同频率单色色光的叠加:光学拍
• 非非单色色光的叠加:波包,群速度
• 计算法的核心心是由物距求出像距
高高级内容
• 非非近轴系统的阿⻉贝正弦条件与⻬齐明点 • 阿⻉贝正弦条件 ny sin u = nʹyʹsin uʹ
M
• ⻬齐明点
QC
=
nʹ r n
QʹC
=
n nʹ
r
r
Qʹ
Q CH A
nʹ n
光学仪器器
• 光学仪器器就是物镜、目目镜及其组合 • 可看作理理想光具组 • 系统的主要光学参数是⻆角放大大率 • 望远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 显微镜物镜目目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 成像物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阑与成
单元,可以将反射面面作为折射面面的特例例处理理 • 4.光具组:折射面面(包括反射面面)、薄透镜的组合 • 实际处理理上,将透镜作为一一个基本成像单元,由透
镜组成光具组,一一般都是共轴的理理想光具组 • 5.近轴条件:理理想光具组的近似条件
近轴条件下成像的基本关系
• 1.符号约定 • 2.物距、像距、焦距、焦平面面、光焦度 • 3.单个ns折ʹʹ +射ns =球nʹ面r−面n的= Φ物象关sfʹʹ 系+ sf(= 1高高斯公式) • 4.薄透镜的sf物ʹʹ + 象sf =关1 系(xx高ʹ 高=斯ffyʹ公ʹ 式ns、ʹ 牛牛顿公式yʹ) sʹ • 5.横向放大大率 折射面面、透镜 y = − nʹs 反射镜 y = − s • 6.共轭光线:同一一条物方方像方方光线
分波前的干干涉装置
• 在杨氏氏干干涉装置基础上发展起来 • 通常采用用几几何成像的方方式,将每一一列列光波分
为两列列 • 菲涅耳耳双棱镜,菲涅耳耳双面面镜 • 劳埃德镜 • 对切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