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墨经》及后期墨家)【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墨经》及后期墨家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1.战国墨家的流派

战国时期,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与邓陵氏之墨。

2.《墨经》

战国时期,《墨经》已经出现。墨家从感觉的观点出发解释宇宙,理论趋于精密。

3.儒墨与辩者

辩者所持之论,皆与吾人之常识违反。儒墨之学,皆注重实用,对于宇宙之见解,多根据常识。见辩者之“然不然,可不可”,皆以为“怪说觭辞”而竞起驳之。然辩者立论,皆有名理的根据,故驳之者之立论,亦须根据名理。所以墨家有《墨经》,儒家有《荀子》之《正名篇》,皆拥护常识,驳辩者之说。儒墨不同,而对于反辩者则立于同一观点。盖儒墨乃从感觉之观点以解释宇宙,而辩者则从理智之观点以解释宇宙也。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墨子哲学的根本思想,《墨经》确立起功利主义的依据。《墨经》认为道德的要素是“利”。边沁所谓快乐苦痛,《墨经》谓之利害,即可以致快乐苦痛者也。边沁所谓理性,《墨经》谓之智。欲是盲目的,必须智之指导,方可趋将来之利而避将来之害。

三、论知识

1.知识之性质及其起源

《墨经》从知识论方面论证知识的性质与起源。

(1)人类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2)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3)已经掌握的知识是认识其他事物的基础。

(4)不从感觉得来的知识,可能来自于天生。

2.知之才能——生命之要素

《墨经》认为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人类生命的要素。

3.知识之来源及其种类

(1)知识之来源

①闻,是指由传授得到的知识。

②说,是指由推论得到的知识。

③亲,是指由亲身经历得到的知识。

(2)知识之种类

①名,是指关于名的知识。

②实,是指关于实的知识。

③合,是指关于名实相合的知识。

④为,是指关于人类行事的知识。为分为存、亡、易、荡、治、化。

四、论“辩”

1.辩之广义狭义

(1)《经》与《经说》所说的“辩”,是指争“辩”的“辩”,是狭义的“辩”。

(2)《小取篇》所说的“辩”,是指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是广义的“辩”。

2.立说之方法

(1)或也者,不尽也。

(2)假也者,今不然也。

(3)效也者,为之法也。

(4)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5)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6)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

(7)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1.同

同是指重、体、合、类。同四种。故谓此物与彼物同,彼物与此物同,其同同而所以同不必同也。如墨子与墨翟,二名俱指一实,是重同也。凡相“连属”者,如手足头目,同为一人之一体,是体同也。凡“同所”,“俱处于室”,即同在一处者,如同室之人,同在一室之中,是合同也。同类之物,皆有相同之性质,是类同也。

2.异

异是指不体、不合、不类。异亦有四种。必先知所谓同物之同,果为何种之同;所谓异物之异,果为何种之异,然后方可对之有所推论而不致陷于误谬也。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墨经》主张离同异、合坚白。《墨经》认为共相蕴含在个体之中,共相不能独为名所指。《墨经》以为坚白相盈,不相外,同在于石,所谓“存”也。吾人视石,得白不得坚;吾人拊石,得坚不得白;然此自是吾人之知与不知耳,非关石之有无坚与白也。坚一也,白二也,因见不见离,而谓一二不相盈。然见与不见,与石之有无坚白无关。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1.驳“火不热”之说

“火不热”之说认为火的热来源于人的感觉。《墨经》认为热是客观存在的。

2.驳“一尺之棰,曰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说

《墨经》认为凡是可以分割之物必须能够分为两半,如果微小到不能分为两半,就不可以分割。

3.驳“今日适越而昔至”之说

《墨经》认为远行必须历经一段时间。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1.对墨家兼爱之说的批评

(1)“无穷害兼”,是指天下之人多的无法个个兼爱。

(2)“杀盗即杀人”,是指墨家主张兼爱众人与惩罚有罪者自相矛盾。

2.墨家对兼爱之说之辩护

(1)“无穷害兼”之辩护

人的数量可以准确知道,爱的人数可以穷尽。人的住处远近,并不妨碍兼爱之心的扩散。

(2)“杀盗即杀人”之辩护

盗贼虽然是人,但是与一般的人在本质上不相同,杀盗不会有损于兼爱之心。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1.驳儒家祖述尧舜之说

尧舜的统治只能适合于当时的社会,世易时移,不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尧舜的仁义之举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总结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尧舜的仁义之举,可能名实不符。

2.驳告子一派仁内义外之说

仁义一体,都有爱与利。

3.驳阴阳五行家之说

五行相胜之说并不合理。

4.驳老子之说

(1)教必有学,学有益处。

(2)“有无相生”并不适合一切事物。

5.驳庄子之说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与人的意见,万有不齐。执一为是,并不合理。《墨经》主张人所是非不同则辩,辩则当者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